提升企业中层执行力.ppt

上传人:sccc 文档编号:5404092 上传时间:2023-07-03 格式:PPT 页数:82 大小:897.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提升企业中层执行力.ppt_第1页
第1页 / 共82页
提升企业中层执行力.ppt_第2页
第2页 / 共82页
提升企业中层执行力.ppt_第3页
第3页 / 共82页
提升企业中层执行力.ppt_第4页
第4页 / 共82页
提升企业中层执行力.ppt_第5页
第5页 / 共8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提升企业中层执行力.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提升企业中层执行力.ppt(8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Quality&Satisfy,东莞德信诚培训中心,东莞培训网Http:/E-MAIL:,课堂要求,欢迎阁下参加本次课程,本课程将为您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提高您的能力和水平。请注意以下的几点:1、手机 请将您的手机开为振动或关闭。2、吸烟 在课堂内请不要吸烟。3、其它 课期间请不要大声喧哗,举手提问;不要随意走动。,提升企业中层执行力,传统管理与现代管理领导力时间管理会议管理中国式管理,更新观念、改革管理,办好事,办快事,热情办事,氛围文化知识,规范协作知识,树立技能知识,有目标战略,取得工作满意成果,办对事,目 标 一 致、运 作 规 范:搭 配 得 当、人 尽 其 长;责 权 明 确、纪

2、律 严 明:信 任 合 作、交 流 通 畅:领 导 支 持、及 时 得 力:追 求 卓 越、活 力 久 长。,创 建 团 队 精 神,人 观念转变、激励机制、资源调配企业文化 市场竞争意识、团队精神执行 按照上级指示执行坚决、果断效率 形成高效、快速的办事风格协调 部门间的矛盾,定期工作会议秩序 分类、归档、井井有条,领导力,领导的核心价值影响力,领导的三种表现与挑战:我自己能把事情做好,以身作则;我能够让别人把事做好:让有能力的人把事做好;培养没有能力的人,把事做好。领导的核心价值:影响别人的能力。,领导影响力的核心构成,领导的权力性影响力 传统因素、职位因素、资历因素 领导的非权力性影响力

3、 品格因素、能力因素、知识因素、感情因素 人格性影响力 和 榜样行为影响力 权力性影响力是“权”的体现,它的核心是“权”,属于硬件影响力。非权力性影响是领导的行为和素养的体现。它的核心是“威”,是软件影响力。,中国企业的寿命危机 一个痛苦难题!,我国中小企业的寿命只有34年,集团公司的平均寿命也只有78年;在企业最初成长的5年中,要有54.6%的企业走向倒闭,可见前5年又是企业发展的致命危险期。,65000家企业寿命分布统计(%),现代领导的挑战之一,现代领导的挑战之二,农业经济时代只要714岁接受教育,能应付40年工作生涯所需工业经济时代,学习时间延伸为522岁知识经济时代的人类必须把12年

4、制的学校义务教育延长为“80年制”的终身学习无终身职业时代,教育与学习概念发生根本性变化,学习是指不断地更新、提升、和创新知识的能力,今天社会的知识总量占2050年知识总量的比例?,挑战应对基础:现代社会的认知,全球经济,自由贸易,顾客导向,超级竞赛,环境多变,任务多元,知识经济,信息时代,后工业化社会,Customer,Challenge,Compete,未来企业经营管理的三大支柱,战略管理项目管理营销管理,卓越领导力的成功素养,领导力的成功素养百分之九十的自我训练与自我意象百分之十的工作技巧如果自我训练不够,再聪明也没用 如自我意象是垂头丧气,再好的训练也无法让你成功,自我训练,自我训练就

5、是控制心志、情绪和品味;也就是你的意志力、自我控制。它是做你该做的,避免不该做的事。告诉自己:“我能左右自己的思想”。自我训练是成功的条件。快乐和自我训练是一体的两面,是伟大人格的源泉 责任在自己手中 自我训练的范畴无所不包,称职领导角色个人素质,在压力下坚决果断具有丰富的常识有很强的主动性能从经验中吸取教训善于解决问题诚实,值得信任有逻辑思维能力有决心工作热情高有良好的交流沟通能力,称职领导角色组织要求,善于按时完成项目不接受粗心的或敷衍了事的工作确保下属确实了解他们必须完成的任务分清工作轻重缓急不怕委派任务在做决定前先了解全部有关事实协调团队有效工作仔细斟酌,使员工的能力与要完成的任务想匹

6、配明确工作目标,称职领导角色人际关系素质,乐意为下属讲话关心员工个人业绩与员工沟通良好视员工为独立个体,公平相待乐于培训,培养员工了解员工的长处和短处受员工尊敬决策时听听员工的看法让员工了解与其有关的公司事务在适当的时候表扬,建立信任:领导的品牌价值,信任很难获取,但很容易遗失信任的公式 T=(C+R+I)/ST=Trust 信任C=Credibility 可信R=Reliability 可靠I=Intimacy 可亲S=Self-orientation 自我为中心,征服Dominance,影响Influence,符合Complince,合作Steadiness,努力取得成果,努力符合标准,努

7、力适应工作环境,努力与人交流,个人风格构成,四种行事风格(教师版),您属于哪一种行事风格?卓越型行事风格理想型行事风格人际型行事风格行动型行事风格,话题三 良好的领导习惯,品格习惯与行事风格习惯(做人技巧)的关系可用冰山来说明。一般人会先看到冰山尖端的部分(做人技巧)。形象、技术及技巧习惯固然可以影响一个人外在的成功,但好的品格习惯才可孕育真正的效能,只有均衡发展并具有良好的品格与卓越能力的人,才值得信任,才能获得真正的信任,习惯的培养,习惯的定义是知识、技能及意愿运作时的交集。知识是做什么及为何去做技能是如何去做意愿是想要去做要养成习惯,我们要均衡发展这三个元素,意愿(想要去做),知识(做什

8、么,为何做),技能(怎么做),习惯,独立(我),依赖(你),公众成功,个人成功,习惯4:双赢思维,习惯3:要事第一,习惯5:知己知彼,习惯6:统合综效,习惯1:主动积极,习惯2:以始为终,互赖(我们),SEVEN HABIT,SEVEN HABIT(教师版),主动积极:个人愿景的习惯以终为始:个人领导的习惯要事第一:关键不是排出你行事的优先次序,而是订出你 要的优先次序双赢思维:人们选择去赢并确保对方也赢就是双赢思维知己知彼:下处方时必须先诊断,了解是来自于倾听统合综效:整体大于个别的总和不断更新:每天进行生理、心智、心灵、社交/情感四大 面向更新的过程,中西领导之差异,中西领导之差异管理VS

9、理管,卓越领导力的十种技能,时间管理,要事第一时间矩阵图80/20原则有效计划,80/20原则,80%最佳效果的工作,20%较为次要的工作,80%的时间,20%的时间,来自,花去,时间矩阵图,时间矩阵图,虚假的,必要的,危机,有限期的任务,项目,计划,准备,建立关系,真正的创新,领导的,干扰,一些会议,一些报告,浪费的,逃避的活动,4 D 原 则,DO IT NOW,DO IT LATER,DELEGATE,DONT DO IT,稍后做,授权,不做,立即做,普通人的时间安排,25-30%,15%,50-60%,2-3%,25-30%,15%,50-60%,2-3%,25-30%,15%,50-

10、60%,2-3%,成功人士的时间安排,20-25%,65-80%,15%,1%,美国著名效率专家爱默森12条高效原则,要有明确的目标管理人员有丰富的知识要有精明干练的咨询班子严明的纪律大公无私,平等待人及时、可靠、准确的信息和会计制度,工作的计划性和迅速敏捷的调度规定工作的标准方法和安排好工作的时间进度标准化工作条件标准化操作方法成文的标准工作条例对效率的报酬既奖励制度,四种人类天赋潜能,良知,迟到虽然不会扣我的奖金,但我觉得迟到会影响别人。,我迟到和别人有什么关系!,主动积极我还是迟到了,明天我一定要更加提前一点,被动消极这实在令人生气!因为塞车我无法按时到,我已经起床够早的啦,自觉,四种人

11、类天赋潜能,你不能样样顺利,但你可以事事尽力,我很明白这次培训对我很重要。我一定要好好珍惜这次机会。,被动消极路上塞车,这个我也不想啊,可是没有办法啊,想象力,独立意志,老板交待我来参加培训,是不是觉得我太清闲了,主动积极早上可能会塞车,不如今天提前一个小时出发,不要迟到了!,四种人类天赋潜能,你不能预知明天,但你可以利用今天。,会议管理,会议的意义,图1-1集思广益图如上图1-1,会议是一个集合的载体。通过会议使不同的人、不同的想法汇聚一堂,相互碰撞,从而产生“金点子”。许多高水准的创意就是开会期间不同观念相互碰撞的产物。,1会议是一个集思广益的渠道,会议总是在大于一人的情况下发生的,即使是

12、只有两个人的会议,这两个人也是一种小型组织。没有不开会的组织或部门,一个组织或部门不召开会议,它的存在价值就会受到质疑。因此,会议能够充分显示一个组织或部门的存在价值。,2会议显示一个组织或一个部门的存在,会议的目的,开展有效的沟通 会议是一种多项交流,可以集思广益,实现有效沟通是会议的一个主要目的。传达资讯 通过会议可以向员工通报一些决定及新决策,也就是说向员工传达来自上级或其他部门的相关资讯。监督员工、协调矛盾 许多公司或部门的常规会议其主要目的是为了监督、检查员工对工作任务的执行情况,了解员工的工作进度;同时,借助会议这种“集合”的、“面对面”的形式,来有效协调上下级以及员工之间的矛盾。

13、,资源共享 利用开会汇集资源,以期相互帮助,共同进步。开发创意 开发创意的会议目的突出反映在广告公司、媒体公司中。通过举行会议,形成新的构思,并且论证新构思,使其具有可行性。激励士气 年初或年底的会议通常具有这一目的性。这种会议是为了使公司上下团结一心,朝着一个方向共同努力。巩固主管地位 经理或主管为了体现自身的存在价值,更为了巩固自己的地位,经常会召开一些上下协调会议,以此来强化自己的地位。,达成协议与解决问题 达成协议与解决问题一般要经历以下6个步骤,通过这6个步骤,最终实现协议的产生和问题的解决。,图1-3达成协议与解决问题的6个步骤,会议成本的计算,会议成本分为时间成本、直接会议成本和

14、效率损失成本3种。会议成本是非常可观的一笔数目,它关系到一家公司的得失成败,因此万万不可等闲视之。,2.直接的会议成本,3.效率损失成本 开会时,主管人员必须离开自己的工作岗位,这有可能造成公司整体管理效率的下降。由于管理效率下降而造成的损失,就是效率损失成本。效率损失成本包括以下3种情况:,第二讲会议效率不高的原因及解决方案,【本讲重点】会议效率不高的原因及预防性管理高效会议的八大特征会议规范,1会议的通病效率不高 小王是一家公司的职员,他对公司会议有自己的一些想法,他的想法反映了许多公司会议的某些现状,值得我们思考。,会议效率不高的原因及预防性管理,很多公司往往由于以下原因,开会效率低下:

15、公司的主管都不知道何时是开会的最好时机。许多重要的会都安排在周五下午开,或非要安排在事务繁忙的周一开。许多主管对于何时开会几乎都不征询员工的意见。这使得员工疲于奔命,甚至得延后或放弃参加其他会议。有些“必须到会”的员工,因为已经与重要客户或政府官员有约在先,根本不能出席,这使得会议讨论很难进行。而到场的人往往并非与议题关系最密切的人,所以准备不充分或者根本来不及准备。,会议效率不高通常由以下7种原因造成。在这7种原因中,有3种原因是会议的“致命伤”,需要格外警惕。这3种原因是:主持人的技能、会议的地点以及会议的准备工作。,2会议效率不高的原因,表2-1会议效率不高的原因及具体表现,高效会议的八

16、大特征,与低效率会议相对的就是高效会议,高效会议充分克服了致使会议效率不高的种种不利因素。高效会议具有8大特征。,会议规范 会议规范包含3个部分:会议时间安排的规范、固定的会议流程规范以及会议规范本身。1会议时间安排的规范,2会议规范本身,会议规范是指大家达成共识的会议守则。会议规范主要包括以下条款:所有与会者将每周工作安排时间表交给会议安排人,以找出最适宜所有参会人的开会时间。超过1小时的会议应有书面通知、议程表及相关资料。所有与会者都要准备在会上发言。准时开始,准时结束。各业务单位负责人对决议能否达成负直接责任。,所有与会者应知道维护别人的尊严,不在会中羞辱别人,这条规则最重要,需特别注意

17、。意见不同是好事,议论才能面面俱到,甚至有人扮“黑脸”。会议结束2-3天后,所有与会者应拿到会议记录。所有与会者应承担起对会议质量进行反馈的职责。必要时请第三方监控,以保证会议质量。,3固定的会议流程规范,固定的会议流程规范主要包括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1)一个中心一个中心是指整个会议的议程。一个中心包括:会议的开始,具体包括:致欢迎词;阐明会议目的;交流会议议程;介绍时间安排、相关规章制度;指定会议记录人。进行会议讨论,可以分为不同的议程,比如议程一、议程二、议程三等。具体包括:分享话题和目标;交流信息;产生主意、做决定、确认行动;总结。结束会议,具体包括:总结;安排下次会议。,(2)两个

18、基本点 两个基本点是指会议的一头一尾,即会议开始前的准备和会议结束后的跟踪,这两个基本点是最容易被忽视的。但是,它们却是保证会议成败的关键。所以,一个规范的会议流程必须包含会前的准备工作与会后的跟踪工作。会前的准备工作与会后的跟踪工作具体包括写、发备忘录,制定跟踪计划,以及安排下次做汇报的人选等。,【本讲总结】会议效率不高是当前许多会议的现状。因此,找出会议效率低下的原因就显得格外重要。通常有7大因素致使会议效率低下,针对这些因素,应在会前充分做好预防性管理。与此同时,清楚了解什么是高效会议、会议规范有哪些也至关重要,只有掌握了这些,才能从正面引导我们如何提高会议的效率。,中国式管理的缺陷,中

19、国人的管理逻辑(一)当你依靠个人出色的商业嗅觉和交际能力,获取一纸批文、一块土地而取得财富时,仅仅证明了你个人出色的人脉资源,而无法证明你是一个成功的现代企业家。当你习惯于信任周围的亲朋好友,而不习惯信任陌生的外人时,你就无法超越手工作坊式的局限,从而无法走上建立大型组织之路。当你习惯于控制命令式的个人统治,而不习惯制度化的组织管理时,你就无法摆脱组织依赖个人的局面,从而无法实现组织的基业常青。这就是来自组织管理逻辑的价值不懂“组织管理”并不妨碍赚钱,但却会严重阻碍企业组织的基业长青。,重视人脉资源胜过组织竞争,现代企业组织的利润来源,是来自于准确认知顾客的组织竞争能力。但是,中国传统商业利润

20、是发生在“人与人”之间、而不是出现在“组织与顾客”之间,被深度误解的“诚信为本”商业古训,在中国传统的商帮“晋商”中,曾广泛流传一个诚信故事:从这个故事中,我们发现,中国传统商业的诚信为本原则,并非是遵循纯粹意义上的商业契约原则,而是遵守人际关系交往中的社会道德原则。对于中国传统商人来说,仅仅遵守市场交易商业原则的底线,并非是他们眼里的诚信,只有而且必须超越这个商业底线,进入到道德原则领域来衡量诚信,才算是中国传统商人眼里诚信为本的本意。,传统诚信是“熟人网络”的游戏规则,中国传统社会是一个以农业经济为主流而非商业经济为主流的社会,农业时代的竞争往往是围绕土地、财富和权力展开的。不入流的商人和

21、商业始终处在社会的边缘状态。竞争主体的不平等性、竞争秩序的紊乱性和竞争结果的非建设性,导致了官商勾结、权力寻租的泛滥,商业机会主义的丛生。,在这种表面上看似混乱、无序、非理性的商业竞争中,其实隐藏着一种商业竞争的秩序、标准或原则,那就是必须成为熟人。在这样的“熟人网络”里,冷冰冰的、法律意义上的契约关系,并不会给中国传统商人带来滚滚利润。只有投入极大的情感因素,真心真诚地结交朋友,最终达到高度的人格信任,才会因此而声誉鹊起、财源滚滚。,“个人财富”与“组织利润”并不是一回事,一个中国特有的商业现象,被忽视了一个创造了巨额财富的伟大商人,与其所领导的企业的规模、产品、影响力,常常不匹配,甚至形成

22、了鲜明的反差。晚清首富胡雪岩可谓富可敌国,然而,我们所看到的企业产品,仅仅是一些根本支撑不起其巨额财富的传统医药;即使是今天的华人首富李嘉诚先生,以上百亿美元的个人财富,与比尔盖茨同列福布斯全球富豪榜,但我们却“看不到”与之匹配的企业规模、产品、影响力。,“个人基业常青”与“组织基业常青”,统治与管理,并不是一回事。个人统治的目的,是为了实现个人事业的基业常青;而组织管理的目的,是为了实现组织事业的基业常青。现代组织管理的本质,是结束管理者个人的事业常青,从而实现组织的事业常青。但是,中国传统“内圣外王”组织制度安排的本质,却并不是为了实现组织的基业长青,而是为了实现个人统治组织的基业长青。或

23、者说,他们所关心的组织自身的基业常青,需要一个特定条件,即:必须以确保个人的权威地位为前提。,在中国的现实组织管理中,“内圣修炼”往往成为了人情练达的代名词,这意味着人情练达本身就是一种重要的管理能力,因此,对于一个中国的企业管理者来说,最重要是练好如何做人的功夫。这些“修炼”出来的所谓能力,既不面向组织目标、效益,也不面向组织效率、绩效,而是地地道道的处理人际关系、维护个人地位的能力。,“管理人”与“管理组织”并不是一回事,究竟是尊重组织还是尊重人?成为了中、西方之间关于企业管理最重要的分界线当管理对象被确定为组织时,企业的未来方向就来自组织战略设计的贡献;而当管理对象被确认为人时,企业的未

24、来方向就成为了来自企业家个人智慧的贡献。同样,基于组织角度的管理认识,企业效率是来自于各种成本、流程、标准等设计上的贡献;而基于人的角度的管理认识,企业效率就成为了来自榜样力量、无私奉献等精神层面的贡献。,更深刻的差别,则是来自于对企业组织原则的认识当中国传统管理认为管理就是管人时,企业组织的最高管理原则,就脱离了追求企业最大利润、最优效率的原则,而是成为了企业稳定、人际和谐的温和的道德主义原则。,由“轻视组织”到“蔑视制度”,尊重组织就意味着必须首先尊重制度,因为制度是一个正式组织的成熟标志。中国传统的商业或企业组织管理,从不缺少组织内部的制度规章“家有家法、店有店规”。我们今天能看到的中国

25、传统老字号的店规,不但规定得非常详尽,而且惩罚措施也非常严厉,但是,他们却并不会对违反规定者,一视同仁地严格执行惩罚,而是视具体情况而定。,案列,在一个描写中国老字号“全聚德”的电视剧里,老板面对偷窃了店里烤鸭的大师傅,并没有采取制度规定的开除的方法,反而是通过事先设置计谋,在大师傅偷窃烤鸭的瞬间突然出现,并且当众宣布大师傅是首先发现了窃贼、并赶跑了窃贼的人。就这样,一个组织内部的“内贼”,在老板的巧妙设计安排下,反而成了擒贼的“英雄”。这就是典型的中国式的计谋管理,它所破坏的是组织的公平、公正的管理制度,但换来的却是大师傅更加感恩的工作。,更为深刻的社会原因,则是来自于中国传统文化对于人与事

26、关系的认识理解上按照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处理任何事情,都需要讲究情、理、法三者之间的均衡。中国传统商业、企业组织管理,为了适应个体的特殊性、差异性,而在情、理、法之间寻找均衡点的区别对待法,其结果就必须是以蔑视制度规章为代价。,正式组织里的“非正式组织”,这让我们看到了制度本身的脆弱性。中国商业或企业组织的制度成熟过程,往往并不遵循从制度形式主义到制度实用功能的过程,而是随着时间流逝和组织的成熟,逐渐演绎成了正式制度与潜规则齐头并进、同时成熟的局面。,稳定和谐大于效率绩效,“效率”是现代企业组织管理永恒的主题。现代企业组织认为“效率来自竞争淘汰”,因此,淘汰、取代和流动成为了效率管理的关键词。

27、但是,中国传统商业、企业组织管理,却认为“效率来自稳定和谐”,甚至于不知道“效率”为何物?!,“组织效率”来源的根本性差异,100多年来,在中国人的眼里,凡是取得商业成功的优秀企业,从来都不是制度最完善、流程最科学、效率最大化的企业,而是组织凝聚力最强大的企业!换句话说,中国人认为组织的稳定性,要比组织的效率性重要得多;没有组织的高度稳定,也就没有中国人眼里的所谓组织效率;而组织稳定的最高境界,就是组织处在和谐的状态。,在百年现代西方企业组织管理历程中,从早期泰勒的科学管理,一直到今天哈默的流程再造,无人能够逃出西方经济学的鼻祖亚当斯密的分工说。但百年中国商业、企业组织管理的历程,却延续了“愚

28、公移山”所隐喻的精神动力说,“榜样力量、积极主动、大公无私”等词语,是中国企业组织最经典的效率实现语言。,中国人相信,只有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那么美好高效的组织必然会出现。正是依据这种“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的逻辑思维,百年中国商业、企业组织的管理,走向了一条与科学理性截然相反的管理之路,即以挖掘、鼓动、激励个人的无私奉献精神为主旨,通过每一个个人、个体的积极主动奉献工作,达到组织系统性、整体性的效率出现;而每一个个人、个体,只有在放弃了自私自利的利己主义,遵循利他主义的原则,才有可能出现积极主动、无私奉献的精神与行为。,与您一同创造贵公司发展史上的奇迹,德信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农业报告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