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届第一课发达的古代农业最终版.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5405893 上传时间:2023-07-04 格式:PPT 页数:84 大小:4.3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5届第一课发达的古代农业最终版.ppt_第1页
第1页 / 共84页
2015届第一课发达的古代农业最终版.ppt_第2页
第2页 / 共84页
2015届第一课发达的古代农业最终版.ppt_第3页
第3页 / 共84页
2015届第一课发达的古代农业最终版.ppt_第4页
第4页 / 共84页
2015届第一课发达的古代农业最终版.ppt_第5页
第5页 / 共8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5届第一课发达的古代农业最终版.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5届第一课发达的古代农业最终版.ppt(8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高中历史课本分为:必修一:政治史必修二:经济史必修三:文化史选修一:历史上的重大改革回眸选修二:近代以来的民主思想与实践选修三:中外历史上的战争选修四:著名的历史人物我市选择选修一和选修四,课本前言经济史内容分为三方面:一、生产力的发展。二、生产手段和生产形式的变化 三、社会经济结构、经济运行方式的变化,一、生产力的发展 衡量生产力最主要的标志:生产工具 旧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青铜器时代(中国夏商周三代)铁器时代(中国春秋战国时期进入铁器时代)蒸汽时代(第一次工业革命进入)电气时代(第二次工业革命进入)信息时代(第三次科技革命进入),二、生产手段和生产形式的变化 原始社会:集体劳作奴隶社会:奴隶

2、集体劳作封建社会:个体劳作、男耕女织、一家一户、小农经济资本主义初期:工场手工业、手工作坊第一次工业革命:工场到工厂(机器生产、集中程度更高),三、社会经济结构、经济运行方式的变化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对生产力有反作用力。生产关系大而言之即社会性质的变化: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共产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是共产主义社会的初级阶段),经济与政治、文化的关系经济是政治、文化发展的基础(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政治和文化对经济有反作用力。,历史必修()-经济成长历程,在人类发展进程中,经济活动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它与社会生活息息相关,并在社会政治、文化的发展中起决

3、定作用。简略概括为: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正像达尔文发现有机界的发展规律一样,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即历来为纷繁芜杂的意识形态所掩盖着的一个简单事实: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穿,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等。所以,直接的物质的生活资料的生产,从而一个民族或一个时代的一定的经济发展阶段,便构成基础,人们的国家设施、法的观点、艺术以至宗教观念,就是从这个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因而,也必须由这个基础来解释,而不是像过去那样做得相反。恩格斯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目录 第一单元、第三单元、第四单元讲中国古代、近代、现代的经济,第五单元讲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第二单元讲世界近代的经济、

4、第六单元、第八单元讲世界现代经济。第七单元专门讲苏联的经济。,第一单元第一课:农业第二课:手工业第三课:商业第四课:古代的经济政策(土地制度的演变、重农抑商政策、海禁和闭关锁国政策)无农不稳、无工不富、无商不活,第1课前言:传说中中国农业的始祖:神农氏。,第1课前言:考古学家在华北和华南都发现了远古时期的粮食作物遗存。,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所副所长陈星灿介绍说,在中华文明起源的问题上,先后存在过四种观点,从最初的“西来说”发展到“东西对立说”,上世纪50年代“中原中心说”成为主流,而现在更多的人认同“多元一体说”。也就是说,长期以来我们一直以为黄河是中华文明惟一的摇篮,但满天星斗的说法(已故考古

5、学家苏秉琦先生在上世纪90年代提出)宣告了这一观念的终结,中华文明的起源呈现出多元、区域性、不平衡的发展态势。,课本P4 历史纵横:农业起源中心主要有三个:西亚、中南美洲、东亚。东亚主要指中国。中国农业起源最早可追溯到距今一万年左右。农业分为种植业和畜牧业。种植业:南稻北粟。,原始农业的耕作方法:刀耕火种(zhng)。,百度百科:刀耕火种(zhng)释义:古时一种耕种方法,把地上的草烧成灰做肥料,就地挖坑下种。刀耕,其意为用木具,石刀或者类似金属(青铜)类的器具来翻耕土地,让土地变松,利于作物种子的生长发育。火种,那个时候生产力不够发达,且少有可以直接开垦种粮的土地,大多是森林,要耕种的话就要

6、把森林砍伐了变成平地。但是当时的生产力低下,砍伐完整座森林不晓得要好久,所以采取用火烧的方式,并且火烧之后森木的灰烬富含钾等元素,对土地有很大的补充营养,更利于耕作。,简单农具:耒耜(li s)、青铜器。青铜器由于昂贵,以及过脆容易折断而较少使用于农业。青铜器主要用于礼器和兵器。,随着农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也从频繁迁徙开始走向定居。中国农业独立发展,自成体系。五谷丰登、六畜兴旺。,五谷:,粟,通常指稻、黍、稷、麦、豆(不同说法),六畜兴旺:,十二生肖:,鼠,牛,虎,兔,龙,蛇,马,羊,猴,鸡,狗,猪,十个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十二个地支:子(鼠)、丑(牛)、寅(虎)、卯(

7、兔)、辰(龙)、巳(蛇)、午(马)、未(羊)、申(猴)、酉(鸡)、戌(狗)、亥(猪)。今年是癸巳蛇年。,春秋战国时期铁犁牛耕开始出现。证据:1、出土文物:铁犁犁冠 2、孔子有两个学生的字号带有“牛”字,一个是冉耕,字“伯牛”;另一个是司马耕,字“子牛”。3、牛鼻的鼻环。,牛耕的运用是我国农业技术史上农用动力的一次革命。宗庙之牺为畎亩之勤。,西汉赵过推广:耦犁(两头牛牵引,三个人驾驭)后出现犁壁,使铁犁可以朝着同一个方向翻土。耦犁二牛三人的方法发展到西汉后期逐渐被二牛一人的方法取代。使用耦犁的牛耕方法,到东汉时已推广到珠江流域。汉朝以后,铁犁牛耕成为我国传统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曲辕犁一、出现的

8、时间:隋唐。二、出现的地区:江东地区(水田)。三、安装的新部件:犁评。四、优点:可以调节犁耕的深浅,既简便又轻巧,能适应各种土壤和不同田块的耕作要求。五、标志着:我国耕犁已完善,一直为后世沿用。,曲辕犁,隋唐开始出现。,耧车一、时间:西汉。二、性质:播种工具。三、特点:开沟和播种相结合。四、优点:功效提高十几倍。五、耧车是近代条播机的雏形。,耕作方法一、春秋战国时期:垄作法(当时世界上先进的耕作方法)垄作法。,垄作法 早在战国时期我国劳动人民就创造出了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耕作方法垄作法,它是将土地开成一尺来宽的垄和沟,一般高地都比较旱,就将庄稼种在沟里,叫做“上田弃亩”;等雨季来时,再将别的庄稼

9、种在“垄”上,叫做“下田弃圳”。这是一种因地制宜的耕作方法,比起原有的漫田撒播的方法是一大进步,这种耕作方法至今在旱地上仍然有很高的实用价值。,耕作方法一、春秋战国时期:垄作法二、西汉时:代田法(赵过推行),“代田法”这种方法是西汉农业科学家赵过总结前人经验加以改进推广的又一新的耕作技术,它也是将土地开成一条条宽深各一尺的“沟”和“垄”,第一年把庄稼种在“沟”里,随着作物的生长,不断将两边垄上的土铲下来为作物壅根;第二年在原来是垄的地方开沟,依法种植。实践证明这种耕作方法也有很好的抗旱效果。,赵过 赵过在农事方面所作的贡献有三项,一是推广“代田法”代替过去的“垄作法”,提高了土地的耕作效率;二

10、是发明了以牛力和人力相结合的犁耕方法“耦犁”代替过去普遍使用的人力耕作方法,提高了耕地的效率;三是发明了下种用的机械“耧车”,提高了播种的效率。,耕作方法一、春秋战国时期:垄作法二、西汉时:代田法(赵过推行)三、魏晋南北朝:耕耙耱技术(沿用至今)耙b,耱 m。,耙,经济重心的南移一、南移的过程:、魏晋南北朝时江南经济的开发,为经济重心的南移奠定基础。、唐朝安史之乱,经济重心开始南移。、南宋时经济重心南移完成。二、南移的原因:、北方战乱,北民南迁。、北民南迁为南方带来先进的生产力和劳动力。、南方日照充足、雨水充沛,自然条件优越。、政府劝课农桑,奖励耕织。、民族融合的加强。6、南方相对安定。,农业

11、灌溉一、水利工程:、都江堰(时间:战国时期;李冰父子;秦国;使四川成都平原成为天府之国;为秦统一奠定物质基础。)、汉朝:漕渠、白渠、龙首渠(坎儿井),关中,或关中平原,指中国陕西秦岭北麓渭河冲积平原,平均海拔约500米,又称关中盆地,其北部为陕北黄土高原,向南则是陕南山地、秦巴山脉,为陕西的工、农业发达,人口密集地区,富庶之地,号称八百里秦川。,井渠法,农业灌溉二、灌溉工具:、翻车(时间:曹魏;人物:马钧需要人力)、筒车(时间:唐朝;不需人力)3、高转筒车:宋朝出现。4、风力水车:明清时出现。,翻车的模型,筒车,“翻倒,翻倒,唱得醉来吐掉。转来转去自行,千匝万匝未停。停未,停未,禾苗待我灌醉。

12、”唐代诗人徐来军的这首调笑令描写的是(),耕作方式的变化一、原始社会:集体耕作二、奴隶社会:奴隶集体耕作(千耦其耘)三、春秋战国开始:个体农耕 小农经济、一家一户为单位、男耕女织 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是中国传统农业社会生产的基本模式。耕作方式变化的原因:铁犁牛耕的出现,生产力的提高。,阅读课本P7最后一段大字,提炼出小农经济的积极性和局限性。,小农经济的特点 一、较高的生产积极性。二、(1)分散性:一家一户个体小生产(2)封闭性:“男耕女织”、“自给自足”(3)落后性:小农经济的狭小生产规模和简单的性别分工,很难扩大再生产,阻碍了社会分工和交换经济的发展。到近代以后,它已成为阻碍生产发展的因素。

13、(4)自耕农经济的脆弱性:易受天灾、苛政和土地兼并的影响。,小农经济一、积极性:小农经济下的农民拥有一定的土地、农具和耕畜等生产资料,具有生产积极性。农民努力提高耕作技术,为我国农业的精耕细作作出了贡献。二、局限性:小农经济十分脆弱,极为容易陷入贫困,失去土地或破产流亡。(原因:1、封建地主阶级的沉重剥削。2、沉重的徭役。3、自然灾害。),图4描绘了汉代农民使用四齿钉耙耕作的场景。它反映出当时A.开始使用铁器 B.注重精耕细作C.尚未推广牛耕 D.雇佣关系盛行,图4 所示坎儿井(井渠)是我国古代具有地方特色的水利灌溉工程,至今还流行于新疆的吐鲁番、哈密地区。联系历史地理知识,对坎儿井解读正确的

14、是在汉代就已出现我国古代最早的灌溉工程利用了天山、昆仑山的冰雪融水井深随地势坡降而改变A B C D,新石器时代人类迎来了第一场重大的经济革命,其标志是()A 农耕逐渐取代采集B采集逐渐取代狩猎C狩猎逐渐取代驯养D渔猎逐渐取代采集,东晋南朝时期,江南经济迅速发展,乃至有“江南之为国盛矣”的赞叹,该时期江南开发的主要因素不包括()A北方大量人口南迁B民族融合进一步加强C统治者推行劝课农桑政策D农产品商品化程度高,那些不了解西方农业史的人,在得知西方直到公元 16世纪还没有条播机时,或许要大吃一惊。中国一位叫做赵过的政府官员于公元前85年向京城地区推广一种播种工具。我国播种系统在效率上至少是欧洲系

15、统的10倍,而换算成收获量的话,则为欧洲的30倍。而这正是经历1700年的情况。赵过推广的播种工具是()铁犁耧车翻车代田法,这是什么?什么时候出现?,耧车,西汉赵过发明。,这是什么?什么时候出现?,翻车,曹魏时用于灌溉,这是什么?什么时候出现?,筒车,唐朝出现。,这是什么?什么时候出现?,花楼机,明朝出现。,传说中中国农业的始祖是谁?,传说中中国农业的始祖是谁?神农氏,原始农业的主要耕作方法是什么?,原始农业的主要耕作方法是什么?刀耕火种,青铜器有无广泛运用于农业?,青铜器有无广泛运用于农业?没有,因为青铜器比较珍贵。,什么时候出现铁犁牛耕?铁犁牛耕什么时候成为我国传统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什

16、么时候出现铁犁牛耕?铁犁牛耕什么时候成为我国传统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春秋战国时期出现铁犁牛耕。汉朝以后铁犁牛耕成为我国传统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西汉赵过推广的两头牛牵引三个人驾驭的犁叫什么犁?,西汉赵过推广的两头牛牵引三个人驾驭的犁叫什么犁?耦犁。,曲辕犁是在什么地区出现的?,曲辕犁是在什么地区出现的?江东地区水田。,二、从耒耜到曲辕犁-农业生产工具(耕作方式)的发展,1.概念认识,生产力由哪些因素构成?答:生产力的涵义。生产力是人们生产物质资料的能力,它表示人们改造自然和征服自然的能力,反映人和自然界的关系。构成生产力的因素。生产力由人的因素和物的因素构成,还包括管理等其他因素。人的因素是指

17、有一定生产经验、劳动技能和科学知识的劳动者,它是生产中能动的主体要素,在生产中起着最根本的作用。物的因素是指生产资料,它是生产中的客体要素,是生产必需的物质条件。在生产资料中,起着最重要作用的是生产工具,它是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和发展状况的最主要标志,也是划分经济时期的主要标志。,禹,成都平原的都江堰,坎儿井与万里长城、京杭大运河并称为中国古代三大工程,古代中国农业经济(最主要的)-小农经济(自耕农经济)有哪些基本特点?开始形成于哪一时期,是怎样形成的(原因是什么)?小农经济有哪些优点和不足(P16测评4)?,白居易诗朱陈村:“徐州古丰县,有村曰朱陈。去县百余里,桑麻青氛氲(yn)。机梭声札札,

18、牛驴走纭纭。女汲涧中水,男采山上薪。县远官事少。山深人俗淳。有财不行商,有丁不入军。家家守村业,头白不出门。生为陈村民,死为陈村尘。”诗歌反映的社会经济生活有何特点?,天仙配-严凤英 树上的鸟儿成双对绿水青山带笑颜从今再不受那奴役苦夫妻双双把家还你耕田来我织布我挑水来你浇园寒窑虽破能避风雨夫妻恩爱苦也甜你我好比鸳鸯鸟比翼双飞在人间,西汉晁错论贵粟疏:春耕夏耘,秋获冬藏,伐薪樵,治官府,给徭役。春不得避风尘,夏不得避暑热,秋不得避阴雨,冬不得避寒冻。四时之间,亡日休息,又私自送往迎来,吊死文疾,养孤长幼在其中。勤苦如此,尚复被水旱之灾,急政暴赋,赋敛不时,朝令而暮当具。有者半贾而卖,亡者取倍称之

19、息。于是有卖田宅、鬻子孙以偿责者。,四、从千耦其耘到个体农耕-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1.早期农业特点,2.古代主要农业经济特点,商周时期(特点):大规模简单协作方式,春秋战国形成(特点):小农经济(自然经济)以家庭为单位,拥有部分土地;男耕女织,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自给自足。,评价小农经济(自耕农经济):P16测评4比较稳定,有较高的生产积极性;比较劳苦,是国家赋税徭役的主要承担者;非常脆弱;阻碍近代社会发展;引发生态矛盾,岳麓版经济第1课对某些概念尚未理清:1.耕作方式:是以生产劳动工具为主要标志的经济概念,应属于生产力范畴。2.生产方式: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概念。包括生产力和生产

20、关系两个方面,是两者在物质资料生产过程中的统一。生产力是生产方式的物质内容,生产关系是生产方式的社会形式。生产方式是马克思主义划分社会类型的基本标志。在人类历史上,从低级到高级依次经历原始共产主义的、奴隶制的、封建制的、资本主义的、共产主义的5种生产方式;以此为基础,人类历史也相应地划分为5种社会类型。“小农经济”属于这个范畴。3.精耕细作:也属于生产力范畴,强调技术层面。,我国古代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一、铁犁牛耕是传统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二、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是封建社会土地制度的主要形式三、小农经济是一种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是封建社会农业生产的基本模式,是推动精耕细作技术发展的主要动力四、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始终在中国封建经济中占据主导地位,悯农诗 唐.李绅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双齿木耒复原及使用方法示意图,犁壁,犁评,犁箭,犁铲,唐朝的曲辕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