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服务需求.ppt

上传人:sccc 文档编号:5407756 上传时间:2023-07-04 格式:PPT 页数:83 大小:494.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卫生服务需求.ppt_第1页
第1页 / 共83页
卫生服务需求.ppt_第2页
第2页 / 共83页
卫生服务需求.ppt_第3页
第3页 / 共83页
卫生服务需求.ppt_第4页
第4页 / 共83页
卫生服务需求.ppt_第5页
第5页 / 共8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卫生服务需求.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卫生服务需求.ppt(8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一章 卫生服务需求,第一节 需求的基本理论 第二节 弹性理论 第三节 消费者行为理论 第四节 诱导需求,成都中医药大学管理学院 杨练E-mail:联系电话:13540359258,第一节 需求的基本理论,一、卫生服务需求与需求(一)卫生服务需求由健康需求派生 指一定时期,一定价格水平下,消费者愿意购买并且能够的卫生服务的数量。或一定时期人们对卫生服务的实际利用。两个基本条件:(1)购买的愿望(2)购买的能力 需求定理:价格下降,需求量增加。价格上升,需求量减少。,衡量卫生服务需求的指标:需求:两周就诊率调查人群中调查前两周内就诊人次数/调查人数(%);住院率调查人群中调查前一年内住院人次数/

2、调查人数(%)潜在需求:未就诊率 两周内有病患者未就诊人次数/患病人次数(%);未住院率 一年内经医生诊断应住院未住院人次数/应住院人次数(%),(二)卫生服务需要,定义:是指从消费者健康状况出发,在不考虑实际支付能力的情况下,由医学专业人员根据现有的医学知识,分析判断消费者是否应该获得卫生服务及卫生服务的数量 分类:消费者个体认识到的需要、由医学专家判定的需要,衡量卫生服务需要的指标:两周患病率调查前两周内每千人口患病人次数;慢性病患病率*调查前半年内每千人口患慢性病人数;两周患病持续天数调查前两周内每千人口患病持续天数累计;两周患病休工、休学天数调查前两周内每千人口患病休工、休学天数累计;

3、伤残率每千人口中伤残人数。,患病定义:1、自觉身体不适,去医疗单位诊治;2、自觉身体不适,未去医疗单位诊治,但自服药物或采取一些辅助治疗;3、自觉身体不适,未去就诊治疗,也未采取自服药物或一些辅助治疗,但因身体不适休工、休学或卧床一天及以 上。上述情况有其一者,即认为“患病”。慢性病患病定义:1、调查前半年内,经过医务人员诊断明确患有慢性病(既病史超过三个月的各种感染性和非感染性疾病);2、半年以前经医生诊断,在调查前半年内时有发作,并采取治疗措施如服药、理疗等。上述情况有其一者,即认为患“慢性病”。,A:专家和个人都认为有卫生服务的需要,因而有必要得到卫生服务B:个人实际存在健康问题,尚未被

4、个体所认知,但从医学的角度上看该个体需要利用医疗卫生服务C:个体认为有健康问题,需要利用卫生服务,但医学专家认为没有卫生服务的需要,主要是由于个体疑病或存在无需利用医疗服务的极小健康问题所致D:专家和个人都认为没有卫生服务的需要,因而不需要得到卫生服务,(三)需要与需求的关系,需要是需求的基础,需求和需要是政策和计划的出发点,二、影响需求的因素及需求函数 影响因素:商品本身的价格 消费者的收入 其它商品的价格 消费者偏好 消费者的预期 政策的变化 Q=f(P,I,Py,e,d n)Q=f(P,I,Py,e,d n),三、需求量的变动和需求的变动 需求量的变动是指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商品本身

5、价格的变动所引起的需求量变动。它表现为需求量的变动在同一条曲线上移动。需求的变动是指在商品本身价格不变的情况下,其它因素变动所引起的需求变动。它表现为需求曲线的平行移动。,四、卫生服务需求的特点,卫生服务需求的盲目性卫生服务需求的被动性四个阶段:自我判断求医医务人员诊断服务利用卫生服务需求的不确定性卫生服务需求的外部性卫生服务费用支付的多源性,五、当前卫生服务需求特征卫生服务总需求特征:居民医疗需要增加,但城市居民医疗服务利用下降,需求发生转移。居民医药卫生费用在消费支出中的比例增加,个人对医疗卫生服务支付能力增加有限,有效需求减少。需求多样化,差异化。中医卫生服务需求特征:中医服务需求在农村

6、下降,在城市上升。中医医疗服务需求从初级向高层次发展。大、中城市婴幼儿的中医服务利用率高。女性中医服务利用率高。,第三次国家卫生服务调查,调查地区两周就诊率为133.8(城市为118.1,农村为139.2),与1998年调查结果相比下降了18.4%(城市下降27.1%,农村下降15.4%)。由此测算我国居民年就诊人次数为47.5亿,与1998年相比减少了5.8亿人次。本次调查发现,患者中,去医疗机构就诊的占51.1%,自我医疗占35.7%,未采取任何治疗措施的占13.1%。也就是说,患者未就诊比例为48.9%(城市为57.0%,农村为45.8%)。调查地区居民年住院率为3.6%(城市为4.2%

7、,农村为3.4%)。与前两次调查比较,城市住院率呈现下降趋势,农村基本没有变化。调查发现,医生诊断应该住院治疗的患者而没有住院的比例为29.6%(城市27.8%、农村30.3%)。居民对医疗机构的利用减少,有效需求发生转移。许多居民生病后不去医院就诊,跑到药店购药,采取自我医疗。本次调查显示,全国36%的患者采取了自我医疗。自我医疗的比例逐年增加:农村由1998年的23%增加31%、城市由44%增加到47%。,第二节 弹性理论,一、弹性的概念,表示当两个经济变量之间存在函数关系时,因变量的相对变化对自变量的相对变化的反应程度,一般用弹性系数来表示弹性的大小、衡量因变量的相对变化对自变量相对变化

8、的灵敏度。分为:弧弹性和点弹性,二、卫生服务的需求价格弹性,(一)定义:是指卫生服务需求量变动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二)公式:,注意:因为价格与需求量间呈负相关,故弹性系数的值是负,负号只是反映方向,用绝对值代表大小,(三)分类 需求弹性的类型及其特点,P,P,Q,EdP0,弹性和斜率的关系,注意:需求曲线上每一点的弹性是不同的 卫生服务提供者的总收入=需要量价格 大多数卫生服务缺乏价格弹性,例:,某种卫生服务产品的价格为50,需求量为500,其价格弹性等于2,当产品的价格下降10%时,供方的总收入是多少?若其价格弹性等于0.5,当这个产品的价格下降时,供方的总收入是多少?原收入=50*500

9、=25000 若弹性=2,价格下降10%,需求增加20%总收入=45*600=27000 若弹性=0.5,价格下降10%,需求增加5%总收入=45*525=23625,(四)影响需求弹性的因素,1.卫生服务替代品获得的难易程度 2.卫生服务的费用水平在消费者收入或总预算支出中比例 3.对卫生服务需要的强度4.卫生服务持续的时间的长短、疾病的迁延性,案例分析:,1、血透析降价 某县中医院新开展透析项目,县医院有此项目,定价420元。成本260元,中医院为吸引病员,定价至320元,结果达到目的。县医院后来也降低收费至320元。2、免收挂号费 某县中医院为吸引病人,采取免收挂号费办法,结果,病人没有

10、明显增加。损失挂号费损失近10万元。,三、卫生服务需求的收入弹性,(一)定义:在商品价格不变的条件下,消费者收入的变动将引起需求量的变动。反映需求量变动对于收入变动的反映程度。(二)公式:,(三)种类,1.对于一般商品EI1:高档品;收入的变化小于需求量的变化,如一些可有可无的产品,对消费者不是必需的只有当收入增加很多时,才能引起增加EI1:必需品EI0:低档品或劣质品;收入增加,需求减少,2.对于卫生服务而言,对医疗卫生服务的研究表明:无论是住院服务、门诊服务还是牙医服务,收入弹性都是正的,但大多数的估计值都比较小。例如:Newhouse和Phelps1976估计 住院服务的收入弹性为0.0

11、20.04,Fuchs和Kramer1972年估计 门诊服务的收入弹性为0.200.57。,四、卫生服务需求的交叉弹性,(一)定义:反映一种物品(服务)的需求对另一种物品(服务X)价格变动的反映程度。(二)公式:,(三)分类,0:表示服务X价格变动与服务Y的需求量变动方向相反,说明两种服务具有互补的功能;0:表示服务X价格变动与服务Y的需求量变东方相一致,说明两种服务具有替代的功能;0:表示服务X价格变动与服务Y的需求量不发生影响,说明两种服务间互相独立、互不相关。,五、需求价格弹性的研究,(一)政策意义 吸烟是卫生政策制定者关注的问题 吸烟是一种“理性嗜好”,一般估计的价格弹性为-0.4左右

12、,但青少年需求的价格弹性一般估计都超过-1.0。因而,若通过增加卷烟税收而提高卷烟的价格会降低对卷烟的需求,尤其是对青少年的效果更好。并且,对成年人而言,卷烟是缺乏价格弹性的,因而,若赋税的提高使价格增加,则减少吸烟又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二)研究结果,70年代以来,许多人用不同的资料估计价格弹性,大多数报告在-0.1-0.7之间,这表明病人虽然对价格有反应,但反应的敏感程度不高,既缺乏弹性70年代,估计住院价格和门诊的替代弹性为1.0左右,门诊价格与住院替代弹性为0.25左右1985年把“医生次数”作为需求的代表(因变量),估计了个别厂商(医生)需求价格弹性,其弹性在-3.0-3.26之间

13、,比前述门诊需求弹性大的多Feldma和Dowd估计,个别医院(厂商)的需求弹性为-0.74-1.1说明个别医院有相当大的市场支配权价格对住院的影响较弱,对门诊的影响较大。如果价格长一倍,对住院只有25的作用,对门诊作用可大到44,六、卫生服务需求的影响因素分析,(一)健康状况 迈克格罗丝曼的观点,卫生服务需求来自更基本的健康需求。消费者对健康的需求出于两个原因:健康是消费物品(服务),它可以使消费者感觉良好;健康是一种投资物品(服务),健康状态将决定消费者可以利用的时间量,(二)社会、人口和文化因素 1.人口数量,年龄构成 2.性别 3.收入和支付能力 4.婚姻状况 5.文化水平 6.居住条

14、件,(三)一般经济因素,1.卫生服务的价格 成反相关 2.需求者收入 成正相关 3.货币储蓄 同样收入的消费者,货币储蓄额高,则可用于消费的货币量就少,在价格不变的情况下,对商品和服务的需求水平相对低,反之,亦然。,4.消费偏好 消费者对卫生服务存在质量偏好。因为卫生服务的提供关系到人的健康和生命 当价格一定时,消费者会购买更多质量更高的医疗卫生服务。提高医疗卫生服务质量会使医疗卫生服务需求增加。,5.对未来物品(服务)供应情况的预期 包括对价格和供应量的预期6.相关物品的价格 相关物品包括互补物品和替代物品。一般来讲,某物品(服务)的序曲量与其替代品价格成同向变动;与互补品的价格成反向变动,

15、(四)时间价值,时间是实现医疗卫生服务消费不可缺少的条件,而时间是有价值的,时间对卫生服务的影响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考虑:1.对于某类卫生服务项目,提供的时间长,意味着成本相对高,有可能价格也高,从而对需求产生影响2.时间的机会成本。机会成本是指在作出一种选择或决策时所放弃的东西,称为这一选择或决策机会成本。利用卫生服务需要花费一定的时间,有可能因此而放弃收入、升迁的机会等。着就是卫生服务的机会成本,卫生服务的机会成本越高,对需求量的影响越大。但不同类型的人卫生服务的机会成本不同,在其他条件不变的前提下,时间机会成本高的人卫生服务需求低于时间成本低的人。,PF=Pm+PtPm:货币价格 Pt:时间

16、价格 PF:全价格例:一个病人的日工资为400元,即每小时为50元;他看医生(包括乘车、候诊和诊断)用了2小时,挂号费10元,药费120元,则其Pm=130,Pt=100元,PF=230元 若医疗卫生服务价格上涨,Pm=200元,而时间价格不变,Pt=100元,于是全价格变为PF=300元,这时,若他看医生的数量由5次变为4次,计算全价格弹性Ef 和货币价格弹性EmEf=0.84,Em=-0.52,时间是“有价”的,时间是消费者必须支付的成本之一。时间对需求的影响与货币对需求的影响是完全类似的。若时间成本上升则对医疗卫生服务的需求会降低。一般低收入者比高收入者的时间机会成本低,因而低收入者更能

17、忍受长的候诊时间。若其它条件不变,在社区增加就医点,使消费者降低时间成本(从而使全价格低)则医疗卫生服务需求量会增加。,时间价值研究的政策意义:随着服务价格的减少,卫生服务需求对时间成本更为敏感;为了增加某些人口对卫生服务的利用,除了降低货币价格以外,还可以通过降低 他们的时间成本以增加他们对卫生服务的利用;在制定卫生服务价格(货币价格)时,还应把消费者的时间价格考虑进去。,(五)卫生服务提供者 医生具有双重身份,既是病人选择卫生服务的代理人,同时又是卫生服务的提供者,所以医生的决策成为决定卫生服务选择是否合理的关键年因素。医生的决策通常取决于几方面的因素:对病人的需要进行专业判断、病人的支付

18、能力以及医生的自己的利益。(六)医疗保险对卫生服务需求的影响 起付线对个人卫生服务需求的影响 封顶线对个人卫生服务需求的影响 按比例补偿对个人卫生服务需求的影响,D,B,第三节 消费者行为理论,效用 指人们从消费商品或劳务中获得的心理上(主观)的满足程度。基数效用论:效用是可以及计量的,并可加总求和。分析方法为边际分析。序数效用理论:效用作为一种心理现象,是无法计量的,也不能加总求和只能表示满足程度的高低顺序,因此,只能用序数来表示。分析方法为无差异分析。,一、边际分析(一)总效用与边际效用 总效用指消费者消费某种一定量的商品或劳务所获得的总的满足程度,或效用的总和。边际效用指消费者消费某种商

19、品或劳务,每增加一个单位消费量所增加的满足程度,即消费者消费量的变动所引起的总效用的变动。,表2-2 卫生服务的总效用与边际效用,当边际效用为0时,总效用最大,当边际效用为负时,则总效用就开始下降,(二)边际效用递减规律 总效用和边际效用的关系:当边际 效用为正时,总效用增加;当边际效用为零时,总效用达到最大;当边际效用为负时,总效用减少。随着消费者对某种商品或劳务消费数量的增加,消费者从连续增加的消费中所获得的边际效用是递减的。,(三)消费者均衡的原则 消费者均衡原则是消费者行为理论的核心。消费者均衡原则是指在消费者收入一定的条件下,实现效用最大化的购买行为。均衡的约束条件(1)偏好(2)收

20、入固定(3)价格不变,1.无差异分析(1)无差异曲线(等效用线)指用来表示两种或两组商品的不同组合给消费者所带来的效用完全相同的一条曲线。,x4,U,(2)无差异曲线特征:是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一条曲线,其斜率为负值。在同一平面上有无数条无差异曲线,离原点越远的 表明效用越大,离原心越近的表明效用越小。在同一平面上任意两条无差异曲线不能相交。无差异曲线通常是凸向原点的。,(3)边际替代率 指为了维持原有的满足程度不变,消费者增加一个单位 X 商品的消费,必须放弃一定量的 m商品的消费。这就称为X 商品对m 商品的边际替代率。m MUx MRSxy=x MUm 边际替代率无差异曲线的斜率,边际替代

21、率是递减的,斜率的绝对值也是递减的 它表明消费者愿意按这一 比率将m和x交换,2.预算线(消费可能线)指在商品价格不变的情况下,消费者用一定的收入所能购买的两种或两组商品的各种可能性组合。Pm M+Px X=I I:收入 Pm:医疗服务的价格 Px:其他商品和老物的价格 斜率=-Px/Py 预算线随消费者的收入和商品价格的变动而变动。,m,x,I/Px,I/Pm,3.消费者均衡 消费者均衡就是当消费者把全部收入用于购买各种商品,他从所购买的每一种商品中所获得的边际效用于其价格的比例都是相同的。这样的商品组合就是最佳的或均衡的商品组合 消费者均衡点:预算线与无差异曲线的切点 消费者均衡原则:MU

22、x MUm=MUm Px Pm,x,m,u1,u2,u3,E,(五)消费者均衡的移动 1.收入消费曲线(ICC)反映消费者在不同收入下对两种商品消费的变化,是消费者均衡点运动的轨迹。.价格消费线(PCC)指在消费者偏好、收入和其他商品价格不变的条件下,与某种商品的价格水平相联系的消费者的预算线与无差异曲线相切的消费者均衡点的轨迹。,收入消费曲线,x,m,m,x,J,m2,x2,x1,x3,m3,m1,消费者患病后产生的影响,患病引起了三件可观测到的事件发生,收入减少:预算约束线平移向原点X消费品数量减少M消费数量增加 但是,若一个人有好的保险计划,生病时可以获得相当于工资的给付,那么与他患病前

23、相比,他患病后的收入不会减少,但x消费仍会减少,而m也仍会增加,点J(x2,m2)代表了这种情形。,第四节 诱导需求,什么是诱导需求产生的原因如何减少诱导需求,一、定义:医生是医疗卫生服务的提供者,又是病人的顾问(代理人),当医生滥用这种双重角色的作用,创造出病人有充分信息时不会发生的需求,这称为医生的诱导需求,或称为供给者诱导的需求(supplier-induced demand,SID),二、产生的原因,信息不对称垄断利益驱使监督机制不健全产品不同质自我保护,供给者诱导需求的解释模型,1、价格钢性(rigidity)与诱导需求 医生诱导需求的动机 价格钢性指价格不会因供给或需求的变化而迅速

24、作出调整。诱导需求的实现还有赖于医师诱导需求的能力即可能性。,诱导需求的强度与医师诱导需求的额外成本和额外收益有关。若由于诱导而严重地损害了医师的声誉,因而成本的增加相对地更大,那么可以预期只会有很少的诱导需求,或者没有诱导需求。相反,若容易劝说病人消费更多的服务,并且在专业上和伦理道德上的约束又非常少,那么需求的移动就会非常大。,2、供给者诱导需求的目标收入模型 医生的决策行为方式是为了保持其“目标收入”(target income)。假定医师有确定的收入目标。当任何变化可能会减少医师的收入时,医师会利用信息优势来诱导病人消费更多的服务或通过市场的垄断力量来提高价格以保持目标收入。,设医师的

25、目标收入为T,则,TPsQACQ(Ps-AC)Q 其中 Ps医师服务价格,AC平均成本,Q医师服务量,(PsAC)平均净收入,记为m。T医师总的净收入。上式可写作:QT/(Ps-AC)T/m,已有多项研究表明:当价格受到控制时,医疗卫生服务利用的数量增加。它们支持了目标收入模型的假设。尚待回答的问题:(1)“目标”的概念;(2)若有多个支付人,如何实现目标?,3、酌处权的负效用模型,Evans在1974年提出了酌处权的负效用模型(disutility of discretion),较好地解释了医师是如何决定其最适诱导需求的以及医生为什么会满意于设定的目标收入。,Evans的主要创新之处在于引入

26、负效用作为医师效用函数的一个解释变量。他假定医师是效用最大化的供给者,效用函数为 U=U(Y,W,D)Y净收入;W工作时间(小时);D医师用以增加需求的酌情处理权的影响即诱导需求。(医师的“良心成本”),医师的“良心成本”:因为滥用了代理人酌情处置权而诱导了病人本来不会消费的服务,使需求增加,故会给医生带来负效用。,净收入增加,医师的效用增加,故UY0;而工作时间的增加和诱导需求的增加会带来负效用,即会使医师的总效用减少,故UW0和UD0。,医师的工作时间可定义为:WRf(P,D)其中:R医师的市场份额,可用医师所服务的人口数来表示;f(P,D)一个典型病人的需求函数,它由价格P和医师诱导的影

27、响D确定,医师的净收入定义为:YPWTCPRf(P,D)TC 其中:TC 总成本,假定它是一个固定的常数PW医师的总收入(医师的服务价格是按时间确定的)。,当诱导需求的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时,医师的效用达到最大,这时就是医师的最适诱导需求量。对供给者的诱导需求问题的许多研究,都支持了供给者诱导需求的命题。,Fuchs1996在全美经济学会的主席致词中指出:,在对全美的卫生经济学家、经济理论学者和医师的一次抽样调查中,有68 的卫生经济学家、77的经济理论学者和67的开业医师同意下面的陈述:“医师具有影响病人利用卫生服务的能力(即使需求曲线移动),而他们诱导病人利用卫生服务的倾向与需求水平呈反方向的变动。”,但同时,对供给者的诱导需求仍有许多争论,也有实证研究表明并不支持供给者诱导需求的命题,或者表明诱导需求的现象虽然存在,但诱导需求的程度并不大;并且市场的竞争力量、代理关系、消费者的搜寻行为等因素也限制了医师诱导需求的能力和意愿。,三、减少诱导需求的方法,建立长期的医患关系:如社区卫生服务充分发挥有足够信息的消费者的作用集体购买医师的服务:可以聘用专业人员进行咨询和建议建立执照制度建立医疗伤害责任制度:医疗事故处理医师主动发布信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农业报告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