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服务需求ppt课件.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1662521 上传时间:2022-12-13 格式:PPT 页数:130 大小:1.9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卫生服务需求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30页
卫生服务需求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30页
卫生服务需求ppt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30页
卫生服务需求ppt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30页
卫生服务需求ppt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卫生服务需求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卫生服务需求ppt课件.ppt(13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二章 卫生服务需求Demand of Health Service,2,经济学中的需求和供给,需求和供给是经济学家使用最多的两个词汇。需求和供给是使市场经济得以运行的两种势力。现代微观经济学是关于供给、需求和市场均衡的学科。,3,市场,买者决定需求(demand),卖者决定供给(supply),为什么汽油的价格高于水的价格?为什么黄金的价格剧烈的波动?为什么职业球星比一般的水管工人工资高?为什么北京的房价高于西安?上述问题都可以从供求的分析中找到答案。,需求和供给的角色(role of demand and supply)问题:,卫生服务需求学习内容,卫生服务需求及有关概念,卫生服务需求分析

2、,卫生服务需求弹性,卫生服务需求影响因素,卫生服务需求相关概念及特点,几个基本概念:,卫生服务要求(Want of Health Services)卫生服务需要(Health Services Need)卫生服务需求(Demand of Health Services)卫生服务利用(Health Services Utilization),卫生服务要求(want of health services),指居民希望获得预防保健、增进健康、摆脱疾病、减少致残的主观愿望,不完全是由滋生的实际健康状况所决定。体现在: 公众对政府卫生、环保等相关部门和机构的希望、要求和建议等。 可以在专门组织的健康询问

3、调查中收集居民的卫生服务要求。,卫生服务需要(health services need),狭义: 指从消费者健康状况出发,在不考虑实际支付能力的情况下,由医学专业人员根据现有的医学知识,分析判断消费者是否应获得卫生服务及卫生服务的数量。广义: 卫生服务需要包括个人觉察到的需要、个人未认识到的需要以及医疗卫生专业人员判定的需要三部分。,A:专家和个人都认为有卫生服务的需要,因而有必要得到卫生服务B:个人实际存在健康问题,尚未被个体所认知,但从医学的角度上看该个体需要利用医疗卫生服务C:个体认为有健康问题,需要利用卫生服务 ,但医学专家认为没有卫生服务的需要,主要是由于个体疑病或存在无需利用医疗服

4、务的极小健康问题所致D:专家和个人都认为没有卫生服务的需要,因而不需要得到卫生服务,个体与医学专家对卫生服务需要的确定,卫生服务需求( demand of health services ),是指消费者在一定时期内、一定价格下,愿意并且购买的卫生服务及其数量。 当消费者存在健康问题时,就有可能产生利用卫生服务的愿望;如果消费者同时具有支付能力,就会构成对卫生服务的需求。,一个有趣的说法,一个人肚子饿了,他极端需要食物,这是生理需求。然而,如果他没钱,他这种要求便无法传递给市场,市场经济只照顾经济需求而不顾生理需求。 茅于轼,卫生服务需求( demand of health services )

5、,具备的两个基本条件:购买卫生服务的愿望消费者具有一定的支付能力。,卫生服务需要与需求之间关系,I :没有认识到的需要(潜在 需求)II:已被认识但未转化为需求 的需要 (潜在需求)III:由需要转化而来的需求 (有效需求)IV:没有需要的需求 (资源 浪费), ,需要,需求,从结构性角度分类,卫生服务的个人需求: 指个人在一定时间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水平下将购买的某种卫生服务数量,其实现类型及数量取决于价格、收入水平、卫生服务效果、个人或家庭消费目标和偏好。(基础)卫生服务的市场需求: 在某一特定市场、在一定时间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水平下所有消费者将购买的某种卫生服务数量,它是个人需求的总和

6、。,卫生服务利用( health services utilization ),是指实际发生的卫生服务的数量,可以直接反映卫生系统为人群健康提供卫生服务的数量和工作效率,间接反映卫生系统通过卫生服务对居民健康的影响。 卫生服务需求通常用消费者实际利用卫生服务的数量来衡量。,卫生服务需求与需要、利用之间有什么关系?,卫生服务需要与需求、利用关系,卫生服务需要是卫生服务需求的前提消费者认识到的需要,如果有愿望同时又有支付能力就会转化为卫生服务需求,这样卫生服务得到充分利用。卫生服务需求不一定就是来源于卫生服务需要(狭义),这样会造成部分卫生服务利用的浪费。,需要与需求的关系,A C,B,需要,需求

7、,利用,有支付能力&没有支付能力,合理&不合理,衡量卫生服务需要的指标: 两周患病率调查前两周内每千人口患病人次数; 慢性病患病率*调查前半年内每千人口患慢性病人数; 两周患病持续天数调查前两周内每千人口患病持续天数累计; 两周患病休工、休学天数调查前两周内每千人口患病休工、休学天数累计; 伤残率每千人口中伤残人数。,患病定义: 1、自觉身体不适,去医疗单位诊治; 2、自觉身体不适,未去医疗单位诊治,但自服药物或采取一些辅助治疗; 3、自觉身体不适,未去就诊治疗,也未采取自服药物或一些辅助治疗,但因身体不适休工、休学或卧床一天及以 上。 上述情况有其一者,即认为“患病”。慢性病患病定义: 1、

8、调查前半年内,经过医务人员诊断明确患有慢性病(既病史超过三个月的各种感染性和非感染性疾病); 2、半年以前经医生诊断,在调查前半年内时有发作,并采取治疗措施如服药、理疗等。 上述情况有其一者,即认为患“慢性病”。,衡量卫生服务需求的指标:需求: 两周就诊率调查人群中调查前两周内就诊人次数/调查人数(%); 住院率调查人群中调查前一年内住院人次数/调查人数(%)潜在需求: 未就诊率 两周内有病患者未就诊人次数/患病人次数(%); 未住院率 一年内经医生诊断应住院未住院人次数/应住院人次数(%),卫生服务调查,目的:了解并分析一国或一省居民的卫生服务需要、需求、利用和费用投入情况,评价一国或一省的

9、卫生服务水平,为卫生服务事业的改革与发展提供决策依据和政策性建议。,卫生服务调查,方法:采用抽样调查方法,以家庭为单位、以人为调查对象的多阶段分层整群系统随机抽样,通过样本估计总体。采用描述性分析和比较分析相结合的综合分析方法,在以主、客观两种赋权方法确定指标权重的基础上,采用层次分析法对居民卫生服务水平进行综合评价。,第四次国家卫生服务调查,家庭健康询问调查:覆盖到全国31个省的94个县(市、区)、470个乡镇(街道)、940个行政村(居委会),共有56400住户,近20万城乡居民接受了询问;机构调查:主要涉及样本地区乡(街道)、村(居委会)两级的基层卫生组织;,第四次国家卫生服务调查,医务

10、人员调查:对象是临床医生和护理人员,94个县(市、区)中7160名医护人员接受了调查专题研究: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由卫生部统计信息中心与国内著名院校的教授及研究人员合作实施。,卫生服务需求特点,消费者信息缺乏卫生服务需求的被动性卫生服务利用的效益外在性卫生服务需求的不确定性卫生服务支付的多源性,表现:不能判断是否患病,患何种疾病,需要利用服务的种类和数量、服务价格、服务质量。不同种类的卫生服务信息缺乏程度存在差异。原因:卫生服务的复杂性、高技术性,造成供需双方的信息极度不对称。(Asymmetric information)影响:须依靠提供者,利用具有一定盲目性。政策意义:医师告知义务

11、、价格公示、DRGS。,1、消费者信息缺乏,2、卫生服务需求的被动性,表现:卫生服务的种类和数量由医生决定。原因:主要来源于以下两个方面 1)消费者医学知识缺乏,卫生服务的需求主要受医护人员判断的 影响,因此是被动状态下利用卫生服务。 2)供需双方之间救援与被救援关系,不存在平等的交换关系。影响:医生可能会损害患者的利益。政策意义:采取措施规范医生的行为,3、卫生服务利用的效益外在性,定义及表现:许多卫生服务消费的效益不仅限于消费者本人,对消费者本人之外(他人和社会的福利)产生影响,即外部性(正外部性和负外部性)。 例如:传染病的防治,治愈病人的同时,也消除了传染源,切断了传播途径, 取得了正

12、外部性。 滥用抗生素,导致细菌耐药,抗生素失效,既负外部性。影响:卫生服务利用量不足或过度。政策意义:政府应鼓励消费正外部性的卫生服务,如确保传染病患者得到必要的卫生服务;限制负外部性的卫生服务消费量。,中国是22个结核病高负担国家之一,结核病人仅次于印度居于第二位,结核病死亡占全球结核病死亡25,耐药菌率达46。,一个没有接受治疗的传染性结核病人平均每年可传染1020个健康人。80%的结核病病人在农村,且分布在老少边穷地区。,4、卫生服务需求的不确定性,表现:疾病发生具有不确定性,很难预测具体的患病时间、疾病类型、严重程度,需要卫生服务的类型和数量。影响:部分消费者无力支付医疗费用而放弃利用

13、卫生服务。政策意义:需要要建立医疗保险制度消除不确定性带来的风险。,5、卫生费用支付的多源性,表现:政府、保险、个人和社会救助承担卫生服务费用。原因:卫生服务的不确定性、正外部性。影响:改变了卫生服务消费者购买力及对价格的敏感程度,改 变了消费者消费行为和供给行为也改变了卫生服务需求 的数量。政策意义:采取措施引导和规范消费者的卫生服务利用行为。,为什么要研究卫生服务需要与需求、利用?,主要就是为了对卫生资源进行优化配置,为我们国家制定卫生事业发展规划、方针、政策以及加强现代化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政策意义-卫生资源配置的依据,根据需要配置卫生资源: 估计资源量实际利用量:资源过剩 估计资源量实

14、际利用量:资源短缺根据需求配置卫生资源:公平性问题 效率与公平的选择和/或平衡,在我们国家卫生资源有限的情况下,我们应该如何来配置卫生资源,让卫生资源达到最优的利用?,一般认为,根据公共、准公共和私人消费品卫生服务的分类,兼顾卫生服务的需求和需要,根据卫生事业现况和发展目标进行区域卫生规划和卫生资源的配置。只有经过这样配置的卫生资源才是有效的。,政策意义-卫生资源配置的依据,需要指出的是,现阶段在制订卫生计划时要对不同地区、不同时期、不同领域以及不同类型和层次的卫生服务区别对待,既要保证城乡居民获得基本的卫生保健服务,满足他们的基本需要,以体现社会公平,又要适当地引入市场机制,提高卫生资源的配

15、置效益,兼顾需求。 例如,对于基本的医疗卫生服务,在我国的农村地区尤其是贫困地区,群众支付能力较差,需要难以转变为需求,主要靠国家提供社会保障,制订卫生计划时要更多地考虑需要;对于超出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一些特殊服务,完全可以依据需求制订卫生计划。此外,制订不同时期卫生计划的依据也应有所侧重。一般来说,短期卫生发展计划可相对多地考虑需求,而长期卫生发展计划则可更多地考虑需要。,卫生服务综合评价模式,卫生服务需求分析,1.需求分析的目的,发现影响需求的主要因素及其影响程度,以解释不同特征人群卫生服务利用的特点、差异和变化,并预测未来卫生服务需求水平。,2.需求函数(demand function)

16、,Q = f( X1,X2,Xn) Q: 需求量 Xn:影响因素,3.需求定理(Law of demand),需求曲线与需求定理需求定理的例外需求量的变动影响需求的因素,3.1 需求曲线与需求定理,影响需求量的因素不止一个,分析需求量的变化,不可能在影响需求量的因素同时变化的情况下进行 假定其它影响因素不变,只考察一个因素(商品自身的价格P)变化对需求量的影响。,需求曲线(demand curve),需求曲线(几何表达)是商品价格与需求量之间关系的图形一般习惯横坐标表示需求量Q,纵坐标表示价格P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 Qd= f(p),需求表,需求表(算术表达)表示一种商品价格与需求量之间关系

17、的表格 结论:需求量与价格呈反向变动,需求定理(Law of demand),在其它条件不变时,商品的价格上升,需求量减少,商品的价格下降,需求量增加,这是需求量与价格的一般依存关系。需求量与价格 呈反方向变动 P ,Q P ,Q ,需求理论适用于卫生服务实践吗?,McMenamin(1990)提出需求理论是否适用于卫生服务实践。他提出: “如果卫生服务的需求和价格有关系,那么当阑尾切除术的价格足够低时,病人应该要求两次或者更多次的手术。”由于许多手术其卫生服务的购买是一次性的,所以价格的决定性作用就显得荒谬了。,卫生服务价格理论并不是想象中的消费者对卫生服务的购买是要么必需的要么是可扩展性的

18、。经济学家主要是对必须性卫生服务的研究。因此当产品的价格下降时,消费者就购买更多的产品或者消费更多的服务。例如,当医师服务的价格下降时消费者的门诊量将增长或者医师服务成为必须性的产品。 解释卫生服务领域中“只有一次”的消费品购买时遵循的只能二选一原则,经济学家提出了产品需求可扩大性。尽管个体消费者在选择购买的卫生服务是一次性的,但是如果随着这些服务价格的下降购买者的人数会增加。因此,在价格和需求数量之间也存在着一种相反的相关关系。例如,消费者的某个龋齿拔除只有一次这种“只有一次”的消费品要么发生要么不发生但是随着龋齿拔除服务价格的下降龋齿拔除的人数就会增加。由于可扩展性,随着牙科服务的价格的下

19、降,那么就会有更多的消费者选择购买这项服务。因此,传统的需求理论对于卫生服务的价格主导作用的解释并不是那么的荒谬了。,3.2 需求定理的例外,(1)某些炫耀性商品 P,Q(2)某些珍贵、稀罕性商品 P,Q(3)某些低档商品, “吉芬商品”(Giffen goods)。(4)某些商品小幅度升降价,需求按正常情况变动;大幅度升降价,人们就会采取观望的态度,需求将出现不规则的变化。 如:金融市场,以英国人吉芬而得名。吉芬发现,在1845年爱尔兰发生灾荒时,马铃薯的价格虽然急剧上涨,但它的需求量反而增加。原因是灾荒造成爱尔兰人民实际收入急剧下降,不得不增加这类生活必需的低档食品的消费。,需求定理反映了

20、一般商品的客观实际,但并不排除某些特殊商品的例外,这些商品只占极小的一部分,因此,需求定理并没有因此而遭到破坏。,3.3 需求量的变动 (change in quantity demanded),商品本身的价格变化,而其他因素不变,引起需求曲线上点的移动。,0,价格P,量Q,D,。a,。b,P0,Q0,P1,Q1,3.4需求水平的变动 (change in demand),商品本身的价格不变,其他因素变化(收入变化)引起需求曲线的移动。 收入减少,需求曲线向左移动,需求减少。收入增加,需求曲线向右移动,需求增加。,0,P,Q,D0,P0,Q0,Q1,D1,Q2,D2,小 结,讨论:,如何减少香

21、烟的需求量?,吸烟有害健康,如何减少人们吸烟的数量呢?使香烟的需求曲线左移 方法:公益广告、香烟盒上有害健康的警示、禁止在电视上做香烟广告等等。 目的:在任何一种既定价格水平时减少香烟的需求量 提高香烟的价格 方法:政府对香烟制造商征税 目的:较高的价格减少香烟的消费量。,Cigarette pack in Australia,Pack of the Brazil,Policy started:Feb 2002Space: 100% of single sideRotation: 9 warnings for 3 years and rotate every 3 monthsLimit to

22、misleading information : mildImage: disgusting,Pack in Hong Kong,Pack in China,卫生服务需求弹性,弹 性(Elasticity),经济学中的弹性是指经济变量之间存在函数关系时,因变量对自变量变动的反应程度,其大小可以用两个变量变动的比率之比,即弹性系数来表示。设变量X为自变量,Y为因变量,E为弹性系数,弧弹性点弹性,卫生服务需求的弹性,根据不同因素对卫生服务需求量的影响度,需求弹性可以分为:需求的价格弹性需求的收入弹性需求的交叉弹性,1.需求价格弹性,需求的价格弹性(简称需求弹性),它指的是价格变动所引起的需求量变动

23、的程度,或者说需求量变动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其公式是:,在理解需求弹性的含义时要注意:(1)在需求量与价格两个变量中,价格是自变量,需求量是因变量。(2)需求弹性系数是需求量变动的比率与价格变动的比率的比,而不是需求量变动的绝对量与价格变动的绝对量的比。(3)对于任何一种正常商品来说,需求弹性都是负数,这是因为价格与需求量成反比关系。但一般取其绝对值,例:价格从元降到0.8元,需求量从100斤增加到150斤,则: 150 - 100 0.8 - 1E= -/ - 100 1 =- 2.5 取绝对值,需求价格弹性的类型与特点 卫生服务需求弹性的种类,大多数卫生服务需求是缺乏弹性, 弹性系数大约

24、在-0.2- -0.7之间,单位需求弹性 |Edp| = 1,价格变动的比率 = 需求量变动的比率。,0,需求缺乏弹性 |Edp| 1,需求量变动的比率小于价格变动的比率主要是生活必需品:水、天然气等,0,需求富有弹性 |Edp| 1,需求量变动的比率大于价格变动的比率。主要是奢侈品,0,价格无论如何变动,需求量都不会变动。如:急救药,棺材,火葬等,需求完全无弹性 |Edp| = 0,0,需求有无限弹性 |Edp| = ,价格为既定时,需求量是无限的。如:政府在既定价格上收购黄金、农产品等。,0,练习:根据下列图形指出弹性系数的种类,Qd Qd Qd,P,P,P,Qd Qd,P,P,有代表性的

25、需求弹性,医疗服务价格弹性,住院0.1-0.2外科医疗服务0.14-0.17医师服务0.16成年女性牙科服务0.5-0.7成年男性和儿童牙科服务较大一点家庭病床护理0.76,需求价格弹性理论的运用,主要研究不同的需求价格弹性,价格变化与总收益之间的关系。销售收入=价格销售量=价格需求量总收益 TR = P Q,为什么有的企业提高价格可以增加销售收入,有的则减少销售收入?,通过考察商品的价格变化所引起的企业的销售收入的变化,可以判断商品的需求的价格弹性的大小。,1.需求富有弹性 E 1,需求量变动的比率大于价格变动的比率。 例:电视机Ed=2,P1=500元/台,Q1=100台 , TR1=P1

26、*Q1=500*100=50000元 如价格下调10%,数量则增加20%, P2=500 500*10%=450元/台, Q2=100+100*20%=120台 TR2=P2*Q2=450*120=54000元 TR2 TR1=54000 50000=4000元 TR2 TR1,表明电视机价格下跌,总收益增加。,如价格上调10%,数量则减少20%, P3=500 +500*10%=550元/台, Q3=100 -100*20%=80台 TR3=P3*Q3=550*80=44000元 TR3 TR1=44000 50000= -6000元 TR3TR1,表明电视机价格上调, 总收益减少。,小结:

27、,对需求富有弹性的商品,E 1,需求量变动的比率大于价格变动的比率。 价格下调,总收益增加, 对生产者有利; 价格上调,总收益减少, 对生产者不利。 “薄利多销”,2.需求缺乏弹性 E 1,需求量变动的比率小于价格变动的比率。例:面粉Ed=0.5,P1=0.2元/斤,Q1=100斤 , TR1=P1*Q1=0.2*100=20元 如价格下调10%,数量则增加5%, P2=0.2 0.2*10%=0.18元/斤, Q2=100+100*5%=105斤 TR2=P2*Q2=0.18*105=18.9元 TR2 TR1=18.920= -1.1元 TR2 TR1,表明面粉价格下跌,总收益减少。,如价

28、格上调10%,数量则减少5%, P3=0.2 +0.2*10%=0.22元/斤, Q3=100 -100*5%=95斤 TR3=P3*Q3=0.22*95=20.9元 TR3 TR1=20.9 20= 0.9元 TR3TR1,表明面粉价格上调, 总收益增加。,小结:,对需求缺乏弹性的商品,E 1, 需求量变动的比率小于价格变动的比率。 价格上调,总收益增加, 对生产者有利; 价格下调,总收益减少, 对生产者不利。 “谷贱伤农”,3.需求单位弹性E = 1,4.需求完全弹性E = ,5.需求完全无弹性E = 0,6.小 结,弹性理论与经济政策相关,研究商品供给和需求的弹性,对于经济决策有着重大意

29、义。例如,由于各种商品的不同需求价格弹性会影响销售收入,因而调整商品价格时要考虑弹性。例如,为了提高生产者收入,往往对农产品采取提价办法,而对一些高档消费品采取降价办法,同样,给出口物资定价时,如出口目的主要是增加外汇收入,则要对价格弹性大的物资规定较低价格,对弹性小的物资规定较高价格。,影响需求价格弹性的因素,需求程度可替代程度本身用途的广泛性使用时间的长短商品在家庭支出中所占的比例,1.需求程度,需求程度大 必需品 Ed小 粮食需求程度小 奢侈品 Ed大 旅游,2.可替代程度,可替代程度大,容易找到替代品 Ed大 飞机 可替代程度小,不容易找到替代品,Ed小 胰岛素,3.本身用途的广泛性,

30、用途广泛 使用的机会大 Ed大 电力 用途小 使用的机会小 Ed小,4.使用时间的长短,时间长 耐用品 Ed大 冰箱 时间短 非耐用品 Ed小 报纸,5.商品在家庭支出中所占的比例,所占的比例大 Ed大 汽车,CT所占的比例小 Ed小 香烟,挂号,2.卫生服务需求收入弹性,需求收入弹性是指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变动对消费者收入变动的反应程度,是需求量变动的比率与收入变动的比率之比。其公式是: E = 需求量变动的比率/收入变动的比率 = (Q/Q) / (I/I) = (Q/I) I/Q,弹性系数E0,表示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消费者对此种商品的需求量随之增加。该商品即称为正常品。正常品的需求收入弹性

31、系数可等于1,大于1或小于1,弹性系数E0,表示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消费者对此种商品的需求量反而下降。该商品即称为劣等品。那些低档的日用消费品,就可能具有负的收入弹性,因为随着人们收入水平的提高,人们会更多地购买高档的消费品取而代之。,弹性系数E1,E0,E1(必需品),缺乏弹性。由此也就可以说明,为什么随着家庭收入的增加,食物开支所占的比例会越来越小,所谓恩格尔系数(=食物支出/全部支出)可以反映一国或一个家庭富裕程度与生活水平。,弹性系数E1,大于1(奢侈品),富有弹性。需要进一步指出的是:不同商品在一定的收入范围内具有不同的收入弹性,同一商品在不同的收入下有不同的收入弹性。收入弹性并不取

32、决于商品本身的属性,而取决于消费者购买时的收入水平。这是因为,收入水平提高时,本来被认为是奢侈品的东西也许会被认为是必需品,本来被认为是正常商品的东西,可能会被认为是劣等品。,3.4 有代表性的需求收入弹性,政策意义,各种商品的收入弹性也是经济决策时要认真考虑的。在规划各经济部门发展速度时,收入弹性大的行业,由于需求量增长要快于国民收入增长,因此发展速度应快些,而收入弹性小的行业,速度应慢些。,案例,根据1993年全国卫生服务总调查,我国农村基本医疗服务需求的收入弹性0.1656,价格弹性-0.4779,城市基本医疗服务需求的收入弹性0.33,价格弹性-0.4845。问题:1.分析弹性类型2.

33、 城市和农村基本医疗服务需求价格弹性近似反映了什么?3.城市和农村基本医疗服务需求收入弹性相差一倍反映了什么?,1.缺乏弹性2.反映城乡对价格变化反映的一致性,对国家制定价格政策有重要意义。3.反映即使农民收入有一定幅度的增长,由个人口袋里的钱支付医疗服务的量也不会有太大的提高。预示着改善农村医疗工作的艰巨性。(1)提高健康意识,让农民在收入增加时愿意花一定的钱。(2)要开展适宜的、负担的起的项目。(3)国家应增加对农村医疗的投入,保障农民能获得基本的医疗卫生服务。,3.需求的交叉弹性,需求的交叉弹性是需求的交叉价格弹性的简称。指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对另一种商品的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其弹性系数是一

34、种商品(x)需求量变动的比率与另一种商品(y)价格变动的比率之比。其公式是: Exy=x商品需求量变动的比率/y商品价格变动的比率 =(Qx/Qx)/(Py/Py)=(Qx/Py) Py/Qx,需求的交叉弹性可以是正值,也可以是负值,它取决于商品间关系的性质,即两种商品是互替商品还是互补商品,并由此可通过交叉弹性的度量商品之间关系的密切程度。,弹性系数Exy 0,表示随着Y商品的价格的提高(降低),X商品的需求量也随之增加(减少)。则x、y商品之间存在替代关系,为互替品。其弹性系数越大,替代性就越强。,弹性系数Exy 0,表示随着Y商品的价格的提高(降低),X商品的需求量也随之减少(增加)。则

35、x、y商品之间存在互补关系,为互补品。其弹性系数越大,互补性就越强。,弹性系数Exy = 0,说明X的需求量并不随Y商品的价格变动而发生变动。x、y既非替代品亦非互补品,它们之间没有什么相关性,是相对独立的两种商品。,中医和西医的需求是替代性产品还是互补性产品?,Yen,Tang和Su(200 J)对中国台湾地区的中医和西医是替代性消费品的验证中发现了经济学需求理论的有趣现象。根据一般性的理解,西医是科学应用药物治疗的医学,而中医是“针刺疗法和草药医学”。来自1992以来的中国台湾地区医学调查数据,模型中公式估计的自变量是上一个月的中医门诊量。模型控制了健康状况、保险制度、生活方式和人口学特征

36、等变量。公式中包括了两个价格变量:中医门诊的价格,西医门诊的价格。根据价格和需求数量相反变化关系的需求理论中医门诊价格变量的参数应该是负数,那么西医门诊价格变量的参数就成为关键性的问题。如果参数是正数,那么中医和西医就是替代性消费品,也就是随着西医价格的升高中医的需求数量增加;如果参数是负数,那么中医和西医就是互补性消费品,也就是随着西医价格的升高,中医的需求数量减少。研究结果显示,中医门诊价格的估计参数是负数并且有统计学上的显著性差异。作者同时发现西医门诊价格的估计参数是正数且有统计学上的显著性差异,这样台湾地区的中医和西医理所当然被认为是替代性消费品。但是由于交叉弹性系数的相关很小,研究者

37、认为两者的可替代性程度比较小,研究产品需求的交叉弹性也很有用。企业在制定产品价格时,应考虑到替代品和互补品之间的相互影响,否则,变动价格可能会对销路和利润产生不良后果。,4.5 政策意义,4.影响需求的因素,4.1一般经济学因素4.2 健康状况4.3 人口文化社会因素4.4 供给状况4.5 医疗保障制度4.6 时间成本4.7 供给者的双重身份,需求函数,即需求的数学表达式: Q = f(x1,x2,x3,xn) x1,x2,x3,xn代表上述影响需求的因素。,4.1 一般的经济学因素,4.1.1 商品本身的价格4.1.2 相关商品的价格4.1.3 消费者的收入4.1.4 消费者嗜好4.1.5

38、货币储蓄4.1.6 消费者对未来的预期等。,互补商品: 两种商品共同满足一种欲望。 汽车X与汽油Y Py涨价, Qy 减少, QX减少, Py 与QX 呈反方向变动,替代商品: 两种商品可以互相代替满足同一种欲望。 牛肉X与羊肉Y Py涨价, Qy 减少, QX增加,Py 与QX 呈同方向变动。中医和西医的需求是替代性产品还是互补性产品?,替代品和互补品替代品:相互替代来满足消费者同种需求的物品(服务)。 吃维生素A的药品 维生素A缺乏 多食用含维生素A的食品互补品:某些物品(服务)必须共同使用才能满足消费者。 注射器和注射液,4.2 健康状况,是卫生服务需求产生的决定因素(必要条件)影响健康

39、的因素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卫生服务的需求水平,4.3.1 人口构成4.3.2 性别4.3.3 婚姻状况4.3.4 文化程度4.3.5 职业,4.3人口文化社会因素,4.3.1人口构成,从人口学的角度考虑,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人口数量的增加,必然会增加对卫生服务的需求。人口中老年人口比例的增加也会增加对卫生服务的需求,这主要由于老年人的患病情况与年轻人不同所致。但是,老年人的收入水平一般都比较低,他们虽然有利用卫生服务的愿望,但往往缺乏相应的购买力。,2001-2050年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和老龄化程度预测,4.3.2 性别,性别对卫生服务需求的影响是不确定性因素。有些危险性和有职业毒害的工作

40、多数是由男性承担的,所以女性遭受生产性灾害和职业病的机会就较少。但是,从女性的生理特点来看,生儿育女也要增加卫生服务的需求。,4.3.3 婚姻状况,婚姻状况也影响对卫生服务的需求,有关的研究表明,独身、离婚者比婚姻正常的人对卫生服务的需求有可能增加。,4.3.4 文化程度,文化程度的高低对于卫生服务需求的影响存在两种不同的情况。受教育较多的人,由于他们所具备的知识较多,因此就会增加对卫生服务的需求;但是,在有些情况下,由于他们掌握了较多的卫生方面的知识,就可以实行自我治疗和保健,从而减少对卫生服务的需求和利用,2003年国家卫生服务总调查的结果显示文化程度越高,对卫生服务的利用概率越低。,4.

41、3.5 职业,职业对卫生服务需求和利用的影响主要是由于经济收入的差异。在三次国家卫生服务总调查中农业劳动者、无业、失业者对卫生服务的利用较低,主要是由于经济困难。,4.4 供给状况,在其他影响因素不变的情况下,供给状况将会对卫生服务需求产生直接影响。供给状况:供给的类型、数量、结构、质量和费用、卫生机构的地理位置、环境、服务态度,4.5 医疗保障制度,不同的医疗保健制度形式对卫生服务需求的影响不同通过对需方采取不同的医疗费用分担形式和分担比例改变了医疗服务价格,从而对需方的消费行为和需求量产生影响在完全免费的情况下,卫生需求量最大,半免费次之,共付又次之,自费的需求量最小。,4.6 时间成本,

42、卫生机构路途上的时间、在卫生机构内的等候时间(等候挂号、等候就诊、等候交费、等候检查和等候取药等)以及就诊时间。政策意义:低时间成本的人比高时间成本的人更有可能得到卫生服务, 降低时间成本距离减少、候诊减少等。,4.7 供给者的双重身份,医生的双重身份:病人选择医疗服务的代理人、医疗服务的提供者医生不仅为病人做出选择,还要在提供卫生服务的同时照顾自己的利益。这种双重角色决定了医生不可能完全从患者的角度出发医生诱导需求理论:需求的创造(Induced demand),诱导需求理论 20世纪70年代首先由美国斯坦福大学的Tuchs教授和加拿大Evans教授提出。 该理论认为,医疗服务市场有需方被动

43、和供方垄断的特殊性。供方医生对卫生服务的利用具有决定作用,能左右消费者的选择。在病人缺乏医学知识,而医生具有自身经济利益的服务中,医生既是顾问又是服务提供者,因此可以创造额外需求,即供方创造需求。,案例 诱导需求的危害 诱导需求的危害之一,使医源性疾病增加。诱导需求产生的过度服务不仅浪费了资源,加重了患者负担,更可怕的是给人们的身体造成了伤害,产生各种医源性疾病。这种医源性疾病可以通过检查、用药等诸多环节发生。比如X线、同位素扫描检查等,均会对人产生放射性损伤;各种造影剂以及介入诊断使用的导管、插管、纤维内镜等,都可对人体造成伤害;就连普遍认为非常安全的B超检查,目前医学界也已经有人提出它可能给人体带来负面影响。就用药而言,也会产生医源性疾病,甚至导致死亡。据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资料,在全球每年的患者死亡病例中,约有13是因药物不良反应引起的。青年时报2005年11月3日消息说,我国每年5000多万住院患者中,至少有250万人是因药物不良反应而入院治疗,其中50万人属严重不良反应,因此致死人数每年约有19.2万人,比各种传染病致死人数高出数倍,是每年交通事故死亡人数的2倍。总之,供给诱导需求不仅使医疗费用持续猛涨,并严重地损害了社会公平,给我国医疗服务保障体系的建设工作带来了巨大阻力。,讨 论,分析一下诱导需求的危害,其根源在哪?如何解决这一问题?,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