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消防工程师-消防安全技术综合能力.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5408866 上传时间:2023-07-04 格式:PPT 页数:442 大小:10.9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6消防工程师-消防安全技术综合能力.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42页
2016消防工程师-消防安全技术综合能力.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42页
2016消防工程师-消防安全技术综合能力.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42页
2016消防工程师-消防安全技术综合能力.ppt_第4页
第4页 / 共442页
2016消防工程师-消防安全技术综合能力.ppt_第5页
第5页 / 共44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6消防工程师-消防安全技术综合能力.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6消防工程师-消防安全技术综合能力.ppt(44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消防工程师消防安全技术综合能力精讲班,第一篇 消防法及相关法律法规与消防执业道德,主要内容:第一章 消防法及相关法律法规第二章 注册消防工程师职业道德,第一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一、关于消防工作的方针、原则和责任制“贯彻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方针,按照政府统一领导、部门依法监管、单位全面负责、公民积极参与的原则,实行消防安全责任制”。二、关于单位的消防安全责任 对建筑消防设施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全面检测,确保完好有效,监测记录应当完整准确,存档备查。规定同一建筑物由两个以上单位管理或者使用的,应当明确各方的消防安全责任,并确定责任人对共用的疏散通道、安全出口、建筑消防设施和消防车通道进行统一管理。

2、,第一章 消防法及相关法律法规,三、关于消防产品监督管理 消防产品必须符合国家标准;没有国家标准的,必须符合行业标准。禁止生产、销售或者使用不合格的消防产品以及国家明令淘汰的消防产品。规定依法实行强制性产品认证的消防产品,认证合格后方可生产、销售、使用。新研制的尚未制定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消防产品,应当按照国务院产品质量监督部门会同国务院公安部门规定的办法,经技术鉴定符合消防安全要求的,方可投入生产、销售和使用。,第一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四、关于法律责任的规定 例如,依法消防设计审核的建设工程,未经依法审核或者审核不合格,擅自施工的,责令停止施工,并处3万元30万元罚款。不按照消防设计文

3、件和消防技术标准施工,降低消防施工质量的,责令改正或者停止施工,并处1万元10万元罚款。消防产品质量认证、消防设施检测等消防技术服务机构出具虚假文件的,责令改正,处5万元10万元罚款,直接责任人员处1万元5万元以下罚款。,第一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一、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 原则:处罚法定原则;公正、公开原则;处罚与教育相结合原则;权利保障原则;一事不再罚原则。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一)失火罪(过失引起火灾)1立案标准1)死亡1人以上,或者重伤3人以上的。2)直接经济损失50万元以上的。3)10户以上家庭的房屋以及其他基本生活资料烧毁的。,第二节 相关法律,4)造成森林火灾,过火有林地

4、面积2公顷以上或者过火疏林地、灌木林地、未成林地、苗圃地面积4公顷以上的。5)其他造成严重后果的情形。2刑罚 犯失火罪的,处3年7年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第二节 相关法律,(二)消防责任事故罪(违反消防管理法规)1立案标准1)死亡1人以上,或者重伤3人以上的。2)直接经济损失50万元以上的。3)造成森林火灾,过火有林地面积2公顷以上,或者过火疏林地、灌木林地、未成林地、苗圃地面积4公顷以上的。4)其他造成严重后果的情形。2刑罚 犯消防责任事故罪,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后果特别严重的,处3年7年以下有期徒刑。,第二节 相关法律,(三)重大责任事故罪 在生产、作

5、业中违反有关安全管理的规定,发生重大伤亡事故或者造成其他严重后果的行为。1立案标准1)造成死亡1人以上,或者重伤3人以上的。2)造成直接经济损失50万元以上的。3)发生矿山生产安全事故,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00万元以上的。4)其他造成严重后果的情形。2刑罚 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特别恶劣的,处3年7年有期徒刑。,第二节 相关法律,(四)强令违章冒险作业罪1立案标准2刑罚 强令他人违章冒险作业,因而发生重大伤亡事故或者造成其他严重后果的,处5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特别恶劣的,处5年以上有期徒刑。,第二节 相关法律,(五)重大劳动安全事故罪 安全生产设施或者安全生产条件不符合国家规定

6、,因而发生重大伤亡事故或者造成其他严重后果的行为。1立案标准2刑罚 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特别恶劣的,处3年7年以下有期徒刑。,第二节 相关法律,(六)大型群众性活动重大安全事故罪1立案标准1)造成死亡1人以上,或者重伤3人以上的。2)造成直接经济损失50万以上的。3)其他造成严重后果的情形。2刑罚 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特别恶劣的,处3年以上或者7年以下有期徒刑。,第二节 相关法律,(七)工程重大安全事故罪 建设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工程监理单位违反国家规定,降低工程质量标准,造成重大安全

7、事故的行为。1立案标准2刑罚 对直接责任人员,处5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后果特别严重的,处5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第二节 相关法律,一、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消防安全管理规定(一)加强防火检查,落实火灾隐患整改 消防安全重点单位应当每日进行防火巡查,并确定巡查的人员、内容、部位和频次。公众聚集场所在营业期间的防火巡查应当至少每两小时一次;机关、团体、事业单位应当至少每季度进行一次防火检查,其他单位应当至少每月进行一次防火检查。消防设施、器材应当依法进行维修保养检测。,第三节 部门规章,(二)开展消防宣传教育培训和疏散演练 消防安全重点单位对每名员工应当至少每年进

8、行一次消防安全培训;公众聚集场所对员工的消防安全培训应当至少每半年进行一次。单位应当制定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其中,消防安全重点单位至少每半年按照预案进行一次演练;其他单位至少每年组织一次演练。,第三节 部门规章,一、注册消防工程师制度暂行规定 消防安全技术职业活动主要包括消防技术咨询与消防安全评估、消防安全管理与技术培训、消防设施检测与维护、消防安全监测与检查、火灾事故技术分析、公安部或省级公安机关规定的其他消防安全技术工作等。,第四节 规范性文件,第二节 注册消防工程师职业道德的原则 维护公共安全原则、诚实守信原则。第三节 注册消防工程师职业道德基本规范 爱岗敬业、依法执业、客观公正、公平竞

9、争、奉献社会、保守秘密、提高技能。第四节 注册消防工程师职业道德修养 职业道德修养的途径和方法:自我反思、向榜样学习、坚持“慎独”、提高道德选择能力。,第二章 注册消防工程师职业道德,第二篇 建筑防火检查,主要内容:第一章 建筑分类和耐火等级检查第二章 总平面布局与平面布置检查第三章 防火防烟分区检查第四章 安全疏散检查第五章 防爆检查第六章 建筑装修和外保温系统检查,第二篇 建筑防火检查,第一章 建筑分类和耐火等级检查,工业建筑火灾危险性类别分为甲、乙、丙、丁、戊类;高层民用建筑的火灾危险性类别分为一类和二类。防火检查中,主要通过对建筑物的高度、层数、火灾危险性、使用性质等进行检查,核实建筑

10、分类(工业建筑含火灾危险性类别)是否符合现行国家工程建设消防技术标准的要求。,第一节 建筑分类,一、检查内容 局部突出屋顶的瞭望塔、冷却塔、水箱间、微波天线间、或设施、电梯机房、排风和排烟机房以及楼梯出口小间等辅助用房占屋面面积不大于1/4,不需计入建筑高度。住宅建筑,设置在底部且室内高度不大于2.2m的自行车库、储藏室、敞开空间,室内高差或建筑的地下或半地下室的顶板面高出室外设计地面的高度不大于1.5m的部分,不计入建筑高度。,第一节 建筑分类,厂房(仓库)的火灾危险性:同一座厂房或厂房内任一防火分区内有不同火灾危险性生产时,火灾危险性类别按火灾危险性较大的部分确定。火灾危险性较大的生产部分

11、占本层或本防火分区面积的比例小于5%,或丁、戊类厂房内的油漆工段小于10%,且发生火灾事故不足以蔓延至其他部位,或火灾危险性较大的生产部分采取了有效地防火措施时,按火灾危险性较小的部分确定。(封闭油漆工艺、防火分隔、自动灭火,防火分区不大于20%),第一节 建筑分类,当可燃包装的质量大于物品本身质量的1/4或可燃包装的体积大于物品本身体积的1/2时,仓库的火灾危险性按丙类确定。,第一节 建筑分类,建筑耐火等级是由组成建筑物的墙、柱、梁、楼板等主要构件的燃烧性能和最低耐火极限决定的,分为一、二、三、四级。一、检查内容1建筑构件的燃烧性能和耐火极限 一级耐火等级建筑的主要构件都是不燃烧体;二级耐火

12、等级建筑的主要构件,除吊顶为难燃烧体外,其余构件都是不燃烧体;三级耐火等级建筑的主要构件,除吊顶和隔墙体为难燃烧体外,民用建筑的屋顶承重构件还可以采用可燃烧体;四级耐火等级建筑的主要构件,除防火墙体外,其余构件可采用难燃烧体或可燃烧体。,第二节 建筑耐火等级,设置自动灭火系统的多层丙类厂房的屋顶承重构件和设置自动灭火系统的单层丙类厂房,单、多层丁、戊类厂房(仓库)的梁、柱、屋顶的承重构件可采用无防火保护的金属结构。一级耐火等级的单、多层厂房(仓库),当采用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能有效保护采用无防火保护的金属结构构件的全部部位时,其屋顶承重构件的耐火极限不应低于1.00h。民用建筑的中庭和屋顶承重构件

13、采用金属构件时,可通过外包覆不燃材料、设置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和喷涂防火涂料等措施,保证其耐火极限不低于相应的耐火等级的要求。,第二节 建筑耐火等级,2耐火等级与建筑分类的适应性 使用或储存特殊、贵重的机器、仪表、仪器等设备或物品时,建筑耐火等级不应低于二级。高层厂房、仓库;甲、乙类厂房、甲类仓库、多层乙类仓库;使用或产生丙类液体的厂房;高压配电室等,建筑的耐火等级不低于二级。(储存可燃液体的多层丙类仓库)单、多层丙类厂房;单、多层丙类仓库,单层乙类仓库,建筑的耐火等级不低于三级。建筑面积不大于300m2的独立的甲、乙类单层厂房,建筑面积不大于500m2的单层丙类厂房,采用三级耐火等级的建筑。,第

14、二节 建筑耐火等级,民用建筑:地下、半地下建筑(室)和一类高层建筑的耐火等级应为一级;单、多层重要公共建筑和二类高层建筑的耐火等级不低于二级。地下、半地下或高层汽车库,类汽车库、修车库的耐火等级应为一级;类、类不低于二级;类汽车库、修车库的耐火等级不低于三级。,第二节 建筑耐火等级,第二章 总平面布局与平面布置检查,防火检查:城市、企业总体布局的消防安全、防火间距、消防车道、消防车登高操作场地。一、城市总体布局的消防安全1)易燃易爆物品的工厂、仓库,甲、乙、丙类液体、液化石油气储,可燃、助燃气体储罐区等布置在城市(区域)的边缘或相对独立的安全地带,并位于城市(区域)全年最小频率风向的上风侧。2

15、)对于耐火等级低的建筑密集区和棚户区:建造一、二级耐火等级的建筑;划分不大于2500m2的分区,各分区之间留出不小于6m的通道或设置高出建筑屋面不小于50cm的防火墙。增加给水管道管径和市政消火栓,或根据具体条件修建容量为100200m3的消防蓄水池。,第一节 总平面布局,二、常见企业总平面的布局(一)石油化工企业2主要出入口 厂区主要出入口不少于两个;工艺装置区,液化烃储罐区,可燃液体的储罐区、装卸区及化学危险品仓库区按规定设置环形消防车通道。3企业消防站 消防站的设置位置应便于消防车迅速通往工艺装置区和罐区,宜位于生产区全年最小频率风向的下风侧。,第一节 总平面布局,(三)钢铁冶金企业 煤

16、气罐区:当总容积不超过200 000m3时,罐体外壁与围墙的间距不宜小于15.0m。(18.0m)三、防火间距不足的处理(P39)四、消防车通道 防火检查:设置形式,消防车道的净高、净宽、转弯半径和回车场地及承受荷载。,第一节 总平面布局,(一)检查内容1消防车通道形式1)对于高层厂房,占地面积大于3000m2的甲、乙、丙类厂房和占地面积大于1500m2的甲、乙、丙类仓库,消防车通道的设置形式为环形,确有困难时,可沿建筑物的两个长边设置消防车道。2)对于高层民用建筑,超过3000个座位的体育馆,超过2000个座位的会堂,占地面积大于3000m2的商店建筑、展览馆等单、多层公共建筑,消防车通道的

17、设置形式为环形,确有困难时,可沿建筑的两个长边设置消防车道。,第一节 总平面布局,3)对于沿街道部分的长度大于150m或总长度大于220m的建筑,设置穿过建筑物的消防车通道。确有困难时,可设置环形消防车通道。对于设有短边长度大于24m的内院或天井的建筑物,宜设置进入内院或天井的消防车通道;当该建筑物沿街时,应设置连通街道和内院的人行通道(可利用楼梯间),其间距不宜大于80m。4)占地面积大于30 000m2的可燃材料堆场,设置与环形消防车通道相连通的中间消防车通道,消防车道间距不大于150m的要求。液化石油气储罐区,甲、乙、丙类液体储罐区,可燃气体储罐区内的环形消防车道之间应设置连通的消防车道

18、。,第一节 总平面布局,2消防车通道的净宽度和净空高度均不小于4.0m,其坡度不宜大于8。(3%)5消防车通道的回车场 P40五、消防车登高操作场地(一)检查内容1消防车登高面的设置 高层建筑沿一个长边或周边长度的14且不小于一个长边长度连续布置消防车登高操作场地。对于建筑高度不大于50m的高层建筑,消防车登高面可间隔布置,间隔的距离不得大于30m。,第一节 总平面布局,2消防车登高操作场地的设置 消防车登高操作场地靠建筑外墙一侧的边缘距离建筑外墙不宜小于5m,且不大于10m;场地的坡度不大于3,长度和宽度分别不小于15m和10m。对于建筑高度不小于50m的建筑,场地的长度和宽度均不得小于20

19、m和10m。,第一节 总平面布局,一、厂房(一)检查内容1是否设置员工宿舍(严禁)2办公室、休息室的布置1)甲、乙类厂房,办公室、休息室等不应设置在厂房内,必须贴邻本厂房时:耐火等级不低于二级,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3.00h的防爆墙隔开和设置独立的安全出口。2)丙类厂房内设置办公室、休息室,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2.50h的防火隔墙和1.00h的楼板与厂房隔开,至少设置1个独立的安全出口。隔墙上开设相连通的门应采用乙级防火门。,第二节 平面布置,3.中间仓库的布置 1)甲、乙类仓库要靠外墙布置,储存量不超过一昼夜的需要量;2)甲、乙、丙类中间仓库应采用防火墙和耐火极限不低于1.50h的不燃性楼板与其

20、他部位分隔。3)设置丁、戊类仓库,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2.00h的防火隔墙和1.00h的楼板与其他部位进行分隔。4中间储罐的布置 厂房内的丙类液体储罐应设置在单独房间内,其容量不应大于5m3。设置中间储罐的房间,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3.00h的防火隔墙和1.50h的楼板与其他部位进行分隔,门采用的是甲级防火门。,第二节 平面布置,二、仓库(一)检查内容1是否设置员工宿舍(严禁)2附属办公室、休息室的布置1)甲、乙类仓库,严禁设置办公室、休息室等,不得贴邻建造。2)丙、丁类仓库,在仓库内可设置办公室、休息室,必须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2.50h的防火隔墙和1.00h的楼板分隔。应设置独立的安全出口,

21、隔墙上需开通相互连通的门,为乙级防火门。,第二节 平面布置,三、民用建筑1营业厅、展览厅 营业厅、展览厅不应设置在地下三层及以下楼层;三级耐火等级建筑内的商店只能设置在二层及首层。地下或者半地下营业厅、展览厅经营、储存和展示商品的火灾危险性不得为甲、乙类。当地下商业营业厅总建筑面积大于20 000m2时,必须采用不开设门窗洞口的防火墙进行分隔;对确需局部连通的相邻区域,采用下沉式广场等室外开敞空间、防火隔间、避难走道和防烟楼梯间等措施进行防火分隔。,第二节 平面布置,2.剧场、电影院、礼堂主要检查以下内容:1)宜设置在独立的建筑内。如必须设置在其他民用建筑内,应至少设置1个独立的安全出口和疏散

22、楼梯,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2.00h的防火隔墙和甲级防火门分隔。2)设置在一、二级耐火等级的多层建筑内,观众厅宜布置在首层、二层或三层;确需布置在四层及以上楼层,一个厅、室的疏散门不应少于2个,建筑面积不宜大于400m2。,第二节 平面布置,3)设置在三级耐火等级的建筑内,不宜设置在三层及以上楼层。4)设置在地下、半地下时,宜设置在一层,不应设置在地下三层及以下楼层,防火分区的最大允许面积不应大于1000m2。当设置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和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时,面积不得增加。5)高层建筑内观众厅、会议厅、多功能厅等人员密集场所,宜布置在首层、二层或三层;确需布置在其他楼层:一个厅、室的疏散门不应少于2个

23、,建筑面积不宜大于400m2;应设置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和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幕布的燃烧性能不应低于B1级。,第二节 平面布置,3歌舞娱乐、放映、游艺场所 防火分隔:耐火极限不低于2.00h的防火隔墙和耐火极限不低于1.00h的不燃烧体楼板;乙级防火门。不应设置在地下二层及以下楼层,宜布置在一、二级耐火等级建筑物内的首层、二层或三层的靠外墙部分,不宜布置在袋形走道的两侧或尽端。(地下一层:地面与室外出入口地坪的高度差不得大于10m)建筑面积大于50m2厅、室的疏散门不得少于2个;布置在地下或4层及以上楼层时,一个厅、室的建筑面积不得大于200m2。,第二节 平面布置,4消防控制室1)可设置在建筑物的

24、地下一层或首层的靠外墙部位;如单独建造,建筑物的耐火等级应不低于二级。2)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2.00h的隔墙和1.50h的楼板与其他部位隔开,隔墙上的门为乙级防火门。5消防水泵房1)不得设置在地下三层及以下或地下室内地面与室外出入口地坪高差大于10m的楼层内;如单独建造,建筑物的耐火等级不低于二级。2)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2.00h的隔墙和1.50h的楼板与其他部位隔开,隔墙上的门为乙级防火门。,第二节 平面布置,一、消防电梯(一)检查内容1消防电梯设置的数量 消防电梯设置在不同防火分区内,且每个防火分区不少于1台。2消防电梯前室的设置 设置位置、使用面积、首层能否直通室外或通向室外通道的长度。

25、需要注意的是,前室或合用前室的门不允许采用防火卷帘。,第三节 救援设施的布置,3消防电梯井、机房的设置 消防电梯井、机房与相邻其他电梯井、机房之间,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2.00h的防火隔墙隔开;隔墙上开设的门为甲级防火门。4消防电梯的配置 主要检查消防电梯的载重量、行驶速度、轿厢的内部装修材料、通信设备的配置,以及消防电梯的控制电缆、电线、控制面板采取的防水措施。5.消防电梯的排水 排水井的容量不小于2m3,排水泵的排水量不小于10L/s。,第三节 救援设施的布置,(二)检查方法1)核查有关证明文件,检查消防电梯的载重量、井底排水设施。2)测量消防电梯前室面积、首层消防电梯间通向室外的安全出口通

26、道的长度。(5)3)使用首层供消防人员专用的操作按钮,检查消防电梯能否下降到首层并发出反馈信号。4)模拟火灾报警,检查消防控制设备能否手动和自动控制电梯下降至首层,并接收反馈信号。5)使用消防电梯轿厢内专用消防对讲电话6)检查消防电梯行驶速度是否保证从首层到顶层的运行时间不超过1min。,第三节 救援设施的布置,二、屋顶直升机停机坪 建筑高度超过100m且标准层面积超过2000m2的公共建筑的屋顶。主要检查内容为:1与周边突出物的间距(不应小于5m)2直通屋面出口的设置 数量不少于2个,且每个出口的宽度不宜小于0.90m。3消防设施的配置 四周必须设置航空障碍灯、应急照明设施和消火栓。,第三节

27、 救援设施的布置,三、消防救援口1消防救援口的设置位置 与消防车登高操作场地相对应。2消防救援口洞口的尺寸 消防救援口洞口的净高度和净宽度分别均不宜小于1.00m,下沿距室内地面不宜大于1.20m。3消防救援口的设置数量 消防救援口沿建筑外墙逐层设置,设置间距不宜大于20m,每个防火分区不少于2个。,第三节 救援设施的布置,第三章 防火防烟分区检查,建筑内防火分区的划分:垂直方向:楼板及窗间墙(含窗槛墙),水平方向:防火墙或防火门、防火卷帘等。一、防火分区的划分(一)检查内容1防火分区面积1)工业建筑:根据火灾危险性类别、建筑物耐火等级、建筑层数等因素确定;如在同一座库房或同一个防火隔间内储存

28、数种火灾危险性不同的物品,按其中火灾危险性最大的物品确定。(民用建筑:建筑物的耐火等级),第一节 防火分区,2)敞开式、错层式、斜楼板式的汽车库的上下连通层防火分区面积须叠加计算,允许最大建筑面积可按常规要求增加1倍;建筑内设有自动灭火系统时,每层允许最大建筑面积可按常规要求增加1倍。局部设置时,增加面积可按局部面积增加1倍计算。4)溜冰馆的冰场、游泳馆的游泳池、水泵房、污水泵房、水库、厕所、盥洗间等无可燃烧的房间面积可不计入防火分区的面积;避难走道不划分防火分区。,第一节 防火分区,2防火分隔完整性1)对防火分区间代替防火墙分隔的防火卷帘,检查是否采用以背火面温升作耐火极限判定条件,如不以背

29、火面温升作耐火极限判定条件,其卷帘两侧应设置独立的闭式自动喷水灭火系统保护,系统喷水延续时间不小于3h。2)对设在变形缝处附近的防火门,应检查其是否设置在楼层较多的一侧,且门开启后不得跨越变形缝。,第一节 防火分区,二、电梯井和管道井等竖向井道(一)检查内容1竖向井道设置1)建筑的电缆井、管道井等竖向井道,均须分别独立设置。井壁耐火极限不低于1.00h,井壁上的检查门为丙级防火门。2)垃圾斗应设在垃圾道前室内,该前室的门为丙级防火门。3)电梯井井壁除开设电梯门、安全逃生门和通气孔洞外,不开设其他洞口。电梯层门的耐火极限不低于1.00h,并同时符合相关完整性和隔热性要求。,第一节 防火分区,2缝

30、隙、孔洞的封堵1)电缆井、管道井与房间、走道等相连通的孔隙,必须采用防火封堵材料封堵。2)电缆井、管道井在每层楼板处必须采用不低于楼板耐火极限的不燃烧体或防火封堵材料封堵。,第一节 防火分区,三、建筑幕墙(一)检查内容1楼板外沿墙体的设置 耐火极限不低于1.00h、高度不低于1.2m,可以是不燃性实体墙或防火玻璃墙;当室内设置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时,该部分墙体的高度不应小于0.8m。对于设置双层幕墙的建筑,当外墙体耐火极限低于1.00h时,靠室内一侧的幕墙耐火极限不得低于1.00h,可开启外窗应采用乙级防火窗或耐火极限不低于1.00h的C类防火窗。,四、中庭(一)检查内容1防火分隔措施 采用防火隔

31、墙时,耐火极限不应低于1.00h;当采用防火玻璃墙时,耐火隔热性和耐火完整性不应低于1.00h,采用耐火完整性不低于1.00hC类防火玻璃,应设置闭式自动喷水灭火系统保护;采用防火卷帘时,耐火极限不得低于3.00h;与中庭相连通的门、窗,均为能自行关闭的甲级防火门、窗。2消防设施的设置 应设置排烟设施,高层建筑中庭回廊应设置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和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第一节 防火分区,五、变形缝(伸缩缝、沉降缝、抗震缝等)(一)检查内容2管道的敷设 变形缝内不得敷设电缆、可燃气体管道和甲、乙、丙类液体管道。必须穿过时,应检查在穿过处是否加设不燃材料制作的套管或采取其他防变形措施,并采用防火封堵材料对

32、其进行封堵。当通风、空气调节系统的风管穿越防火分隔处的变形缝时,应检查其两侧是否设置公称动作温度为70的防火阀。,第一节 防火分区,一、防烟分区的设置1防烟分区的划分 具体检查要求为:1)防烟分区不得跨越防火分区。2)有特殊用途的场所,如地下室、防烟楼梯间、消防电梯、避难层间等,必须独立划分防烟分区;不设排烟设施的部位(包括地下室)、净空高度大于6m的区域可不划分防烟分区。3)防烟分区的长边一般不大于60m;当室内高度超过6m且具有自然对流条件时,长边可不大于75m。2每个防烟分区的面积不宜大于2000m2。,第二节 防烟分区,二、挡烟设施挡烟垂壁、隔墙和从顶棚下突出不小于500mm的梁等。(

33、一)检查内容1挡烟高度不得小于500mm。2挡烟垂壁 主要对挡烟垂壁的外观、材料、尺寸与搭接宽度、控制运行性能等进行逐项检查。(二)检查方法P56,第二节 防烟分区,防火分隔设施可分为两种:一种是固定式的,如建筑中的内外墙体、楼板、防火墙、防火隔间等;另一种是活动式(可启闭式)的,如防火门、防火窗、防火卷帘等。一、防火墙 耐火极限不低于3.00h的不燃性实体墙。(一)检查内容1防火墙设置位置2)设置在转角附近的防火墙,内转角两侧墙上的门、窗洞口之间最近边缘的水平距离不得小于4.0m,当采取设置乙级防火窗等防止火灾水平蔓延的措施时,距离可不限。,第三节 防火分隔措施,4)紧靠防火墙两侧的门、窗、

34、洞口之间最近边缘的水平距离不得小于2.0m;采取设置乙级防火窗等防止火灾水平蔓延的措施时,距离可不限。2防火墙墙体材料 防火墙的耐火极限一般要求为3.00h,对甲、乙类厂房和甲、乙、丙类仓库,用于防火分区分隔的防火墙耐火极限应保持不低于4.00h。防火墙上一般不开设门、窗和洞口,必须开设时,须设置不可开启或火灾时能自动关闭的甲级防火门、窗。,第三节 防火分隔措施,3穿越防火墙的管道 防火墙内不得设置排气道、可燃气体和甲、乙、丙类液体的管道。对穿过防火墙的其他管道,应检查其是否采用防火封堵材料将墙与管道之间的空隙紧密填实;对穿过防火墙处的管道保温材料,应检查其是否采用不燃材料;当管道为难燃及可燃

35、材料时,还应检查防火墙两侧的管道上采取的防火措施。,第三节 防火分隔措施,二、防火门(一)检查内容1防火门的选型 对设置在建筑内经常有人通行处的防火门优先选用常开防火门,其他位置均采用常闭防火门。3防火门的安装 对设置在变形缝附近的防火门,应检查是否安装在楼层数较多的一侧,且门扇开启后不得跨越变形缝。4.防火门的系统功能P58,第三节 防火分隔措施,四、防火卷帘(一)检查内容1防火卷帘的设置部位 防火卷帘常见的设置部位有自动扶梯周围、与中庭相连通的过厅和通道等处。对设置在中庭以外的防火卷帘,应检查其设置宽度:当防火分隔部位的宽度不大于30m时,防火卷帘的宽度不大于10m;当防火分隔部位的宽度大

36、于30m时,防火卷帘的宽度不应大于该部位宽度的13,且不应大于20m。,第三节 防火分隔措施,2防火卷帘的设置类型 当防火卷帘的耐火极限符合耐火完整性和耐火隔热性的判定条件时,可不设置自动喷水灭火系统保护;当防火卷帘的耐火极限仅符合耐火完整性的判定条件时,应设置自动喷水灭火系统保护。4组件的安装质量 防火卷帘的控制器和手动按钮盒底边距地面高度宜为1.31.5m。,第三节 防火分隔措施,(二)检查方法7)感烟、感温探测器分别发出模拟烟、温火灾报警信号,观察防火卷帘自动启动。需满足以下要求:用于分隔防火分区的防火卷帘,当发出火灾报警信号后,防火卷帘由上限位一次降至下限位全毕,并向控制室的消防控制设

37、备反馈动作信号。用于疏散通道、出口处的防火卷帘,当感烟探测器发出火灾报警信号后,防火卷帘由上限位降至1.8m处定位,并向控制室的消防控制设备反馈中位信号,当感温探测器发出火灾报警信号后,防火卷帘由中位降至下限位全闭,并向控制室的消防控制设备反馈全闭信号。(延时560s),第三节 防火分隔措施,五、防火阀(通风、空调系统的送回风管路上)平时呈开启状态,火灾时当管道内气体温度达到70时关闭。(一)检查内容2安装位置 防火阀主要安装在风管靠近防火分隔处。P613公称动作温度 公共建筑内厨房的排油烟管道与竖向风管连接的支管处设置的防火阀,公称动作温度为150。其他均为70。,第三节 防火分隔措施,六、

38、排烟防火阀 平时呈开启状态,火灾时当管道内气体温度达到280时自动关闭,通常安装在排烟风机入口处、与垂直排烟风管连接的水平风管和负担多个防烟分区排烟系统的排烟支管上。排烟防火阀与防火阀不同之处主要是安装管道和动作温度不同,防火阀安装在通风、空调系统的管道上时,其公称动作温度为70,而排烟防火阀安装在排烟系统的管道上时,其公称动作温度为280。,第三节 防火分隔措施,七、防火隔间(一)检查内容1建筑面积不小于6.0m2。2防火分隔 防火隔间墙为耐火极限不低于3.00h的防火隔墙,门为甲级防火门;不同防火分区通向防火隔间的门的最小间距不小于4m。3内部装修材料:燃烧性能均采用A级材料。4使用用途

39、防火隔间不得用于除人员通行外的其他用途。,第三节 防火分隔措施,第四章 安全疏散检查,一、安全出口 供人员安全疏散用的楼梯间、室外楼梯的出入口或直通室内外安全区域的出口。(一)检查内容2安全出口的数量 安全出口的数量与安全出口总宽度、安全疏散距离有直接关系。一般要求建筑内的每个防火分区或一个防火分区的每个楼层,安全出口不少于2个。(注意设置一个安全出口的要求),第一节 安全出口与疏散出口,3安全出口的宽度1)当每层疏散人数不等时,疏散楼梯的总宽度可分层计算,地上建筑内下层楼梯的总宽度按该层及以上疏散人数最多一层的疏散人数计算。2)地下建筑内上层楼梯的总宽度按该层及以下疏散人数最多一层的人数计算

40、。3)首层外门的总宽度按该建筑疏散人数最多的一层的疏散人数计算确定,不供其他楼层人员疏散的外门,可按本层疏散人数计算确定。4安全出口的间距 每个防火分区、一个防火分区的每个楼层,其相邻两个安全出口最近边缘之间的水平距离不小于5m。,第一节 安全出口与疏散出口,二、疏散出口 疏散出口主要指的是疏散门,即直接通向疏散走道的房间门、直接开向疏散楼梯间的门(如住宅的户门)或室外的门。(一)检查内容1疏散门的数量:根据疏散总宽度经计算确定。1)公共建筑。公共建筑内各房间疏散门的数量不少于2个。2疏散门的宽度 对于公共建筑内的疏散门和住宅建筑户门,其净宽度不小于0.9m;对于观众厅及其他人员密集场所的疏散

41、门,其净宽度不得小于1.4m。4疏散门的间距:最近边缘之间的水平距离不小于5m。,第一节 安全出口与疏散出口,三、安全疏散距离(一)检查内容1)建筑物内全部设置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时,安全疏散距离可按规定增加25。2)建筑内开向敞开式外廊的房间,疏散门至最近安全出口的距离可按规定增加5m。3)直通疏散走道的房间疏散门至最近敞开楼梯间的距离,当房间位于两个楼梯间之间时,按规定减少5m;当房间位于袋型走道两侧或尽端时,按规定减少2m。,第一节 安全出口与疏散出口,一、疏散走道 疏散走道通常作为火灾疏散时的第一安全地带。(一)检查内容1疏散走道的宽度 疏散走道的宽度一般应根据其通过人数和疏散净宽度指标经

42、计算确定。检查要求为:1)厂房疏散走道的净宽度不小于1.40m。2)单、多层公共建筑疏散走道的净宽度不小于1.10m;高层医疗建筑单面布房疏散走道的净宽度不小于1.40m(双面1.50m);其他高层公共建筑单面布房疏散走道的净宽度不小于1.30m(双面1.40m)。,第二节 疏散走道与避难走道,3)单、多层住宅疏散走道的净宽度不小于1.10m,高层住宅疏散走道的净宽度不小于1.20m。4)剧院、电影院、礼堂、体育馆等人员密集场所,观众厅内疏散走道的净宽度不小于1.00m;人员密集场所的室外疏散通道的净宽度不小于3.00m。4疏散走道与其他部位分隔 疏散走道两侧隔墙的耐火极限,一、二耐火等级的建

43、筑不低于1.00h;三级耐火等级的建筑不低于0.5h;四级耐火等级的建筑不低于0.25h。,第二节 疏散走道与避难走道,5疏散走道的内部装修 地上建筑的水平疏散走道,其顶棚装饰材料应采用A级装修材料,其他部位应采用不低于B1级的装修材料。地下民用建筑的疏散走道,其顶棚、墙面和地面的装修材料均采用A级装修材料。二、避难走道 采取防烟设施且两侧采用不低于3.00h的防火隔墙,用于人员安全通行至室外的走道。疏散时人员只要进入避难走道,就可视为进入安全区域。,第二节 疏散走道与避难走道,(一)检查内容3避难走道入口处的前室 防火分区至避难走道入口处所设前室的面积不得小于6.0m2,开向前室的门应为甲级

44、防火门,前室开向避难走道的门应为乙级防火门。4消防设施的设置 避难走道内应设置消火栓、消防应急照明、应急广播和消防专线电话。避难走道前室应设置防烟设施。5避难走道的内部装修 避难走道的内部装修材料的燃烧性能等级必须为A级。,第二节 疏散走道与避难走道,一、检查内容1疏散楼梯间的设置形式 封闭楼梯间是用建筑构件配件分隔,能防止烟和热气进入的楼梯间;防烟楼梯间是在楼梯间入口处设有防烟前室,或设有专供排烟用的阳台、凹廊等,且通向前室和楼梯间的门均为乙级防火门的楼梯间;室外楼梯可以作为辅助的防烟楼梯。1)厂房、库房。甲、乙、丙类多层厂房和高层厂房的疏散楼梯应采用封闭楼梯间或室外楼梯;建筑高度大于32m

45、且任一层人数超过10人的高层厂房应采用防烟楼梯间或室外楼梯。高层仓库采用封闭楼梯间。,第三节 疏散楼梯间,2)民用建筑。一类高层公共建筑和建筑高度大于32m的二类高层公共建筑应采用防烟楼梯间;裙房和建筑高度不大于32m的二类高层公共建筑应采用封闭楼梯间。高层公共建筑的疏散楼梯,当分散设置确有困难且从任一疏散门至最近疏散楼梯间入口的距离小于10m时,可采用剪刀楼梯间。医疗建筑、旅馆、老年人建筑,设置歌舞娱乐放映游艺场所的建筑,商店、图书馆、展览建筑、会议中心及类似使用功能的建筑,6层及以上的其他建筑均采用封闭楼梯间。,第三节 疏散楼梯间,建筑高度不大于21m的住宅建筑可采用敞开楼梯间;建筑高度大

46、于21m、小于等于33m的住宅建筑应采用封闭楼梯间,建筑高度大于33m的住宅建筑应采用防烟楼梯间。3层及以上或室内地面与室外出入口地坪高差大于10m的地下或半地下建筑(室),其疏散楼梯应采用防烟楼梯间;其他地下或半地下建筑(室),其疏散楼梯可采用封闭楼梯间。3)汽车库、修车库。室内疏散楼梯采用封闭楼梯间,建筑高度超过32m的高层汽车库的室内疏散楼梯应采用防烟楼梯间。,第三节 疏散楼梯间,4)当其底层室内地坪与室外出入口地面高度差大于10m时,应采用防烟楼梯间;当地下两层,且地下第二层的地坪与室外出入口地面高度差不大于10m时,应采用封闭楼梯间。2.疏散楼梯的平面布置 防烟楼梯间(P72),疏散

47、楼梯的净宽度。二、检查方法1)当地下室或半地下室与地上层共用楼梯间时,在首层与地下或半地下层的出入口处,必须检查是否设置耐火极限不低于2.00h的隔墙和乙级的防火门隔开,并须检查是否设有明显提示标志。,第三节 疏散楼梯间,一、避难层(间)建筑高度超过100m的公共建筑应设避难层。常见避难层的类型有敞开式、半敞开式和封闭式3种。(一)检查内容1设置位置 第一个避难层(间)的楼地面至灭火救援场地地面的高度不大于50m,且两个避难层之间的高度不宜大于50m。避难层可兼作设备层,但设备管道宜集中布置。2可供避难的面积:避难层的净面积按5.00人m2计算。,第四节 避难疏散设施,3疏散楼梯 通向避难层的

48、疏散楼梯在避难层分隔、同层错位或上下层断开。4消防设施 避难层设置消防电梯出口;消防专线电话和应急广播,消火栓和消防卷盘、避难层间设置防烟设施。5使用功能 当建筑内的避难人数较少而无须将整个楼层用作避难层时,可以采用防火墙将该楼层分隔成不同的区域,但要设置防烟前室。,第四节 避难疏散设施,二、病房楼的避难间 高层病房楼在二层及以上各楼层应设置避难间。三、下沉式广场(一)检查内容1广场的开敞区域 不同防火分区通向下沉式广场等室外开敞空间的开口,最近边缘之间的水平距离不得小于13m。室外开敞空间用于疏散的净面积不得小于169m2。2广场直通地面的疏散楼梯 直通地面的疏散楼梯不得少于1部。疏散楼梯的

49、总净宽度不得小于任一防火分区通向室外开敞空间的设计疏散总净宽度。,第四节 避难疏散设施,3广场防风雨棚的设置 防风雨棚不得完全封闭,四周开口部位要均匀布置,开口的面积不得小于室外开敞空间地面面积的25,开口高度不得小于1.0m;开口设置百叶时,百叶的有效排烟面积可按百叶通风口面积的60设置。4使用功能 不得布置任何经营性商业设施和用于人员通行外的其他用途。,第四节 避难疏散设施,第五章 防爆检查(略),第六章 建筑装修和外保温系统检查,一、检查内容 不同建筑类别、建筑规模和使用部位的装修材料,燃烧性能等级的要求不同,主要分为A(不燃性)、B1(难燃性)、B2(可燃性)和B3(易燃性)4个等级。

50、,第一节 建筑内部装修,一、检查内容1装饰材料的燃烧性能 建筑外墙的装饰层应采用燃烧性能为A级材料,但建筑高度不大于50m,可采用B1级材料。2广告牌的设置位置3设置户外电致发光广告牌墙体的燃烧性能 户外电致发光广告牌不得直接设置在有可燃、难燃材料的墙体上。,第二节 建筑外墙的装饰,一、检查内容1保温材料的燃烧性能:A、B1、B2三个等级。2防护层的设置 外墙保温材料应设置不燃材料制作的防护层,将保温材料完全覆盖。采用B1,B2级保温材料时,防护层厚度首层不应小于15mm,其它层不应小于5mm。(屋面:不应小于10mm)3防火隔离带的设置:当外墙外保温系统采用B1,B2级保温材料时,保温系统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