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封建社会中世纪.ppt

上传人:sccc 文档编号:5428966 上传时间:2023-07-06 格式:PPT 页数:16 大小:252.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欧洲封建社会中世纪.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欧洲封建社会中世纪.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欧洲封建社会中世纪.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欧洲封建社会中世纪.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欧洲封建社会中世纪.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欧洲封建社会中世纪.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欧洲封建社会中世纪.ppt(1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欧洲封建社会(中世纪),5世纪 15世纪 17世纪,土地所有权分散 政权分散 王权加强 权力集中 教 国 贵 自治 新君主国 君主专制 皇 王 族 城市,经济,政治,第2课 为君权辩护,(欧洲维护专制统治的理论),一、“君权神圣”君主专制理论产生,1、时间:,2、代表人物:,3、含义:,4、具体主张:,(1)统治宇宙万物的只有一个上帝,王权低于神权,(2)君主制是最好的政体,5、产生背景:,中世纪以来教权高于王权,13世纪,随着城市的大量兴起,世俗力量不断壮大,基督教神学权威受到严峻挑战,6、目的:,调和封建统治内部教权与王权的矛盾,13世纪,托马斯阿奎那(意大利),王权是上帝通过教皇授予的

2、,故是神圣的(教权高于王权),(“神学之王”),一、“君权神圣”君主专制理论产生,1、时间:,2、代表人物:,3、含义:,4、具体主张:,(1)统治宇宙万物的只有一个上帝,王权低于神权,(2)君主制是最好的政体,5、产生背景:,6、目的:,调和封建统治内部教权与王权的矛盾,13世纪,托马斯阿奎那(意大利),王权是上帝通过教皇授予的,故是神圣的(教权高于王权),(“神学之王”),7、作用:,在基督教统治的世界确立世俗政治的地位,有一定积极意义,二、“君权神授”君主专制理论发展,1、时间:,2、代表人物:,3、含义:,5、具体主张:,君权神授君权无限,4、产生背景:,王权已合并教权,6、目的:,神

3、化封建君主专制统治,8、影响:,激化王权与议会之间的矛盾,17世纪,詹姆斯一世(英国),王权是上帝授予的,国王(世俗和宗教的首领)意志不受任何干涉,封建专制统治阻碍资本主义发展,7、作用:,成为封建统治镇压民众的精神武器,三、“君权至上”君主专制理论强化,1、代表人物,2、含义:,4、具体主张:,马基雅弗利(15、16世纪),霍布斯(17世纪),否定“君权神授”,君权高于一切,3、产生背景,(1)西欧资本主义产生和发展;反对天主教会神权的社会思潮的出现。(2)一些思想家坚持以强大君权来结束国家的分裂,实现统一和社会稳定。(3)人文主义和近代自然科学的产生发展,国别:,称谓:,著作:,思想,意大

4、利,思想家,君主论,政治观点:建立“新君主国”,治国之道:政治无道德,为维护权力可不择手段,现实目标:意大利的统一,(1)马基雅弗利(15、16世纪),你是怎样看待马基雅弗利的观点?,美国政治思想史的著名学者乔治萨拜因:,“马基雅弗利这个人物和他的哲学的真实意义一直是近代史上的一个谜。他被视作是一个极其玩世不恭的人,又是一个满怀激情的爱国者,一个强烈的民族主义者。是一个善于理解权力的政治谋略家,但又是一个最早期的民主主义者。”,马基雅弗利的国家主义精神有人称作一种“不择手段的爱国主义”。,国别:,称谓:,著作:,思想,英国,思想家,利维坦,论国家:国家是人造的,不是神造的,论政体:提出“君权至

5、上“,但不鼓吹极端君主制,(2)霍布斯(17世纪),三、“君权至上”君主专制理论强化,1、代表人物,2、含义:,4、具体主张:,马基雅弗利(15、16世纪),霍布斯(17世纪),否定“君权神授”,君权高于一切,3、产生背景,5、目的,为君主权威辩护,为君主统治提供合理性,“君权神圣”,“君权神授”,“君权至上”,为君权辩护,(从神学角度),(从世俗角度),四、评价(P11最后一段),(1)进步性:“君权神授”和“君权至上”思想,都主张实行君主制,都为君主制辩护;都强调国家权力的集中和统一。这都符合近代早期西方君主权力上升的潮流,符合民族国家形成的潮流,具有进步意义。,(2)局限性:这些学说都无

6、视或蔑视民众的基本权利,终于变得不合时宜。随着历史的发展,它日益成为近代社会发展的桎梏,时代呼唤“主权在民”。,神权仍居统治地位,神权已受严重冲击,在社会上威信降低,神学、宗教角度,近代科学、世俗角度,强调君主专制,不主张极端的君主专制,反对世袭君主,都主张实行君主制,为君主制辩护,都强调国家权力的集中和统一,符合君主权力上升的潮流和民族国家形成的潮流,都无视或蔑视民众的基本权利,名称,项目,文艺复兴时代是冲破中世纪精神桎梏的时代,是“发现人性”的时代。面对同一个人性,富有浪漫艺术气息的人文主义者发现了人性的美善;与此相反,具有浓厚现实政治意识的马基雅弗利却发现了人性的丑恶。他说:人类“是忘恩负义,容易变心的;是伪装者、冒牌货;是逃避危难,追逐利益的”,甚至“人们容易忘记父亲的死,而对财产的损失却难以忘怀”;并且以此作为他政治理论的基础。实际上是位政治上理性并说了一些真话的思想家。,马基雅维利主义,马基雅维利在君主论一书中,明确提出政治无道德论,主张为了达到政治目的,应不惜采取一切手段包括最卑劣的手段,他认为“目的总是证明手段是正确的”。是一种极端个人主义和利己主义的理论但当时历史条件下,表达了新兴资产阶级要求建立独立统一的意大利国家的愿望,具有反封建、反教会神权统治的积极作用。,比较君权神圣和君权神授的区别,相同点:神化封建王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农业报告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