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吉林省中小学实验室及功能教室管理规范试行.ppt

上传人:sccc 文档编号:5435684 上传时间:2023-07-06 格式:PPT 页数:31 大小:216.0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解读吉林省中小学实验室及功能教室管理规范试行.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解读吉林省中小学实验室及功能教室管理规范试行.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解读吉林省中小学实验室及功能教室管理规范试行.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解读吉林省中小学实验室及功能教室管理规范试行.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解读吉林省中小学实验室及功能教室管理规范试行.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解读吉林省中小学实验室及功能教室管理规范试行.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解读吉林省中小学实验室及功能教室管理规范试行.ppt(3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解 读 吉林省中小学实验室及功能教室管理规范(试行)吉林省中小学实验室及功能教室评估细则(试行),一、相关文件:,1、中小学图书馆(室)规程(修订)(教育部教基20035号)2、建设部、国家计委、教育部发布的城市普通中小学校校舍建设标准(建标2002102号)3、建设部、国家发改委发布的农村普通中小学校建设标准(建标2008159号)4、图书馆建筑设计规范(编号JGJ38-99)5、公共图书馆建筑防火安全技术标准(WH0502-96),参考:1、图书馆学目录学资料汇编2、中小学图书馆(室)建设运行与分类管理规范实务手册3、中小学图书馆管理4、学校图书馆管理实用教程5、中小学图书馆管理基础教程6

2、中小学图书馆建设与管理实务7新时期中小学图书馆(室)规范化建设与管理工作全书,二、中小学图书馆建设要求:,图书馆(室)设置:藏书室(包括学生借书处)、学生阅览室、教师阅览室。有条件的学校可按学科分类设置阅览室和电子阅览室、电子资料室、多功能学术报告厅等。,1、中小学图书阅览室基本要求,(1)制度上墙:阅览室阅览规则。(2)在明显的地方有新书推荐、阅览时间。(3)室内张贴相应的条幅或名人名言、名人画像等,添置适宜的装饰品给师生创造一个良好读书氛围。(4)按要求建立图书阅览登记表。(5)设置办公桌椅、报刊架、陈列柜、书架,能满足教师或学生用桌椅。(6)应有一部分教师或学生用书、参考及工具书等。(7

3、)有安全、防虫、防潮、防湿、防火等措施。,2、图书馆(室)使用面积测算表:小学:(生均20册)藏书室:标准藏书总量 600册/+15;教师阅览室:教师数40%2.1/人;学生阅览室:学生数7%1.5/人。,初中:(生均30册)藏书室:标准藏书总量500册/+22;教师阅览室:教师数33%2.1/人;学生阅览室:学生数10%1.5/人。,九年一贯制学校:(生均34册)藏书室:标准藏书总量560册/+18;教师阅览室:教师数37%2.1/人;学生阅览室:学生数8%1.5/人。,高中:(生均50册)藏书室:标准藏书总量500册/+30;教师阅览室:教师数33%2.1/人;学生阅览室:学生数10%1.

4、5/人。,图书室面积:例如:某所小学有学生827人,教师65人。藏书室面积=标准藏书总量600册/+15 藏书室面积=16540600+15=42.6教师阅览室面积=教师数40%2.1/人 教师阅览室面积=6540%2.1=54.6学生阅览室面积=学生数7%1.5/人 学生阅览室面积=8277%1.5=86.8图书室总面积=42.6+54.6+86.8=184,设座比:例如:某所小学有学生827人,教师65人。(1)、教师阅览室座位=教师数40%教师阅览室座位=6540%=26座(2)、学生阅览室座位=学生数7%学生阅览室座位=8277%=58座,三、图书馆(室)设备:,评估细则(试行)要求:

5、书架、阅览桌椅、出纳台、报刊架、陈列柜、办公桌椅、电脑、除尘、复印复制、装订、安全、遮光等设备。,四、图书馆(室)组织机构与人员配备及要求:,教育部规程要求:“图书馆实行校长领导下的馆长负责制。”吉林省教育厅管理规范(试行)要求:(1)中小学图书馆(室)应配备管理员12人(含兼职)。保持管理人员的相对稳定。(2)管理员要热爱图书馆工作,有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3)管理员应熟悉计算机操作和网络使用,适应图书馆现代化管。,五、管理要求:,业务工作包括图书采购(选书、购置、验收、登录)、图书整理(分类、编目、加工)、图书保管(典藏、装订、修补)、图书利用(阅览、出借、推广、参考咨询)等一系

6、列的工作。新置书刊应进行验收、盖章、登记、分类、编目、上架。,采购要求:藏书补充计划、年生均新增图书0.5册。规程(修订)要求:一般每年新增图书比例不少于藏书标准的1%。馆藏结构:规程(修订)的藏书分类比列表执行。复本量:不超过5本,被各级各科教学列为重点推荐的学生课外读物,学校可自行确定。名人全集、选集、多卷书、丛书等:12套。,关于印发吉林省义务教育学校教育技术装备标准(试行)的通知要求:1.本标准中的图书指纸本图书。2.学校应在纸本图书之外配置一定数量的电子图书。3.纸本图书复本:规模不足100人的学校一般不超过2册;101300人的学校一般不超过3册,301500人的学校一般不超过5册

7、;500人以上的学校一般不超过10册。,藏书量:小学生均册数30册,报刊种类60种,工具书、教学参考书种类120种。规范要求:馆藏图书类别、结构比例、藏书量标准按照教育部颁布的中小学图书馆(室)规程(修订)文件执行。九年一贯制学校的图书A类、B类、Z类统一管理,其他类别中、小学分别管理,生均图书册数分别统计。,书刊登录:图书设总括登录、个别登录;期刊设总括登录、个别登录、签收簿。,图书分类:新书分类号查找。(图书在版编目(CIP)数据)目录设置:图书馆(室)设有书名目录或分类目录。分类排架:架位排列是按英文字母顺序从A、B、C、DZ依次排架,第一排书架与第二排书架之间呈“”型迂回绕架连接。每个

8、类别按分类号从小到大号排列。做好清点:(1个月1次)做好记录。,统计工作:(学期或学年)。藏书统计、书刊流通统计和分析工作。,六、书刊资料利用与读书活动,开展读书活动,可根据学生不同时期的特点,有针对性组织活动。如小学的寓言童话故事、成语接龙、名人名言积累;中学的读书改变了人生,漫游书海使我变得聪明等。,小学生均学年外借册数不得少于18册,生均学年阅览人次不得少于40次。中学生均学年外借图书不少于15册,生均学年阅览人次不少于20次。,七、图书馆(室)实行计算机管理,小学图书馆(室)应至少配备12台计算机(管理、查询),中学图书馆(室)应配备24台管理用计算机。计算机图书管理软件必须满足图书著

9、录、智能借阅(扫描借书证、条形码,完成借阅的过程)、检索查询、统计汇总等功能。要重视和加强与校园网的结合,实现校内网图书借阅信息传递。,需要解释几个名词:数字资源是文献信息的表现形式之一,是将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及多媒体技术相互融合而形成的以数字形式发布、存取、利用的信息资源总和。按存储介质可分为磁介质和光介质两种类型。其中,磁介质包括软盘、硬盘、磁盘阵列、活动硬盘、优盘、磁带等类型。光介质包括CD、DVD、LD等类型。常用的数字资源存储介质为硬盘、磁盘阵列、磁带及CD、DVD、LD等。,缩微型文献:是印刷型文献的缩微复制品,是用摄影的方法,将文献的内容缩摄在感光材料上,借助阅读设备阅读的一种

10、文献形式,包括缩微胶片、缩微胶卷和缩微卡片等。视听型文献:又称音像资料,包括唱片、录音带、录像带、幻灯片、电影片、CD、vcd、DVD等。电子出版物:是通过电子计算机存储阅读的资料,又称机读资料。其存储的载体很多,其中主要的载体类型是磁带、磁盘、光盘和网络。,一次文献:是指作者最初发表的文献,反映了科学研究与设计试制活动的直接成果。二次文献:是对原始文献群的信息特征系统检索、组配、加工、报道的文献资料。三次文献:是对原始文献群的内容进行系统综合、分析、评述而编写的文献资料即高度浓缩加工的再生科研文献。参考工具类文献:是在大量的原始文献内容反映的原理、定律、事实、方法、公式、数据及统计资料的基础

11、上,筛选出稳定、可靠而有用的知识,编写成供查阅参考的工具书文献,诸如手册、大全、年鉴、指南等。,文献著录总则规定的基本描述项目分为9个大项目,依次为:题名和责任者项、版本项、文献特殊细节项、出版发行项、载体形态项、丛编项、附注项、文献标准编号及有关记录项、提要项。,中国图书馆分类法期刊分类表参照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的发展变化,提出中国图书馆分类法期刊分类表(第三版)的具体修订措施,包括根据文献保证原则增加类目设置和类目注释、规范类目名称和注释、删除重复的类目、完善形式复分表和保持与中国图书馆分类法基本一致等。,中文机读目录意即“机器可读目录”即以代码形式和特定结构记录在计算机存储载体上的,用计算机识别与阅读的目录,它统一图书目录格式的标准,为不同图书书目机构之间交换数据创造了条件,可实现图书书目资源的共建共享。,连续出版物著录规则中国文献著录国家标准系列之一。中国文献工作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第6分会主持制订。连续出版物著录规则(GB3792.3-85)于1985年2月12日发布,同年10月起实施。连续出版物著录规则规定了连续出版物的著录项目、项目顺序、项目标识符号,用以组成统一的著录格式。连续出版物著录规则适用于编制国家书目及各种类型的目录。,谢 谢 大 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农业报告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