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会计师考试相关知识.ppt

上传人:sccc 文档编号:5443170 上传时间:2023-07-07 格式:PPT 页数:23 大小:365.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注册会计师考试相关知识.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注册会计师考试相关知识.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注册会计师考试相关知识.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注册会计师考试相关知识.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注册会计师考试相关知识.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注册会计师考试相关知识.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注册会计师考试相关知识.ppt(2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注册会计师考试相关知识,考试通过情况分析考试内容及命题分析学习及复习要求2009年开始考试科目变化2012年开始考试方式变化,一、考试通过情况,我国注册会计师全国统一考试制度关系到创于1991年,至今已成功地举办了20次注册会计师考试。纵观这些年的考试,税法的通过率基本是中等或偏低的。,历年注册会计师考试通过率(%),二、现行考试科目:,专业阶段考试科目:会计、审计、财务成本管理、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经济法、税法。综合阶段考试科目:职业能力综合测试(试卷一)、职业能力综合测试(试卷二)。,*注:2009年考试制度改革:由5门改成“6+1”,由1阶段调整为两阶段:专业及综合,新增科目:公司战略与

2、风险管理 2012年考试方法改革:机考。,2009年开始考试科目变化:,根据中注协发布的注册会计师考试制度改革方案,2009年注册会计师考试新制度下的考试科目是“6+1”模式。第一层级,专业阶段考试设6科,考试科目为会计、审计、财务成本管理、经济法、税法、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新增科目);增设的“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科目,主要考核中国注册会计师胜任能力指南要求考生应具备的组织和企业相关知识。,第二层级,综合阶段考试设综合测试1个科目。分为职业能力综合测试(试卷一)、职业能力综合测试(试卷二)。主要根据中国注册会计师胜任能力指南要求,测试考生是否具备在注册会计师职业环境中能够合理、有效地运用专业知

3、识和法律知识的能力,并测试考生“保持职业价值观、道德与态度”等综合能力。考生在通过第一阶段的全部考试科目后,才能参加第二阶段的考试。两个阶段的考试,每年各举行1次。,专业阶段单科成绩5年内有效,考生通过专业阶段全部科目考试后,取得“注册会计师考试专业阶段合格证书”。第二阶段考试科目应在取得专业阶段合格证后5年内完成。考生通过综合阶段科目考试后,取得“注册会计师考试全科合格证”。取得全科合格证考生,如5年内申请成为中注协会员,并满足继续教育要求,全科合格证长期有效。否则5年内有效。,2012年考试方式改革:,与去年相比,今年的考试工作有哪些主要变化?2012年将在注册会计师全国统一考试专业阶段和

4、综合阶段实行计算机化考试(简称机考)。即,考生在计算机终端获取试题、作答并提交答案。机考是对考试组织管理制度的重大变革,问主要出于什么考虑?中注协于2009年发布的注册会计师考试制度改革方案(简称改革方案)明确指出,考试制度包括考试基本制度、考试质量保证制度和考试组织管理制度,其中,考试基本制度改革工作已经完成。今年,在巩固考试基本制度改革成果的基础上,将积极开展以命题为核心的考试质量保证制度改革和以机考为重点的考试组织管理制度改革。实行机考后,考试题型是否会有变化?实行机考后,各科考试题型保持不变。为适应机考环境的变化,将适当简化主观题题干阅读量。专业阶段试题继续采用客观题与主观题并存的方式

5、。在保持试题难易程度总体不变的情况下,将适当增加客观题的比重。,实施机考后,对部分考生有可能不熟悉在计算机上进行文字处理的情形,是如何安排的?,根据注册会计师法规定,具有高等专科以上学校毕业学历、或者具有会计或者相关专业中级以上技术职称的中国公民,可以申请参加注册会计师全国统一考试。目前,国家教育部门已将计算机应用基础等相关课程全面纳入高等教育课程体系,成为所有高校、所有专业必修的公共基础课;国家人事部门也明确要求取得中级技术职称者需要通过相关计算机水平考试,熟练掌握计算机操作系统、办公应用系统、网络系统等计算机知识。因此,当前符合注册会计师全国统一考试报名条件的报名人员,已经具备计算机基础知

6、识和应用能力。同时,中国注册会计师胜任能力指南强调,注册会计师应当具备使用信息系统、应用信息技术控制的技能,熟练应用计算机是成为合格注册会计师的必要条件。,同时,为了方便考生适应机考环境,中注协采取了以下措施:一是将在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网站发布机考模拟试卷,供报名人员网上在线练习。二是在机考系统中提供8种输入法供考生选择,即微软拼音输入法、全拼输入法、智能ABC输入法、谷歌拼音输入法、搜狗拼音输入法、王码五笔型输入法、极品五笔输入法、万能五笔输入法。此外,针对港澳台地区居民及外国人和欧洲考区的考生另外增加2种输入法,即微软新仓颉输入法、速成输入法。三是规定1967年12月31日(含)以前出生的

7、报名人员,可以选择机考或纸笔作答考试方式。四是针对港澳台地区居民及外国人和欧洲考区的报名人员所处语言环境和法定语言的差异,允许港澳台地区居民及外国人和欧洲考区的报名人员,可以选择机考或纸笔作答考试方式。为此,为选择纸笔作答考试方式的特定范围报名人员设立专门考区。专业阶段考试考区设在石家庄、武汉、西安3个城市;综合阶段考试考区设在武汉。港澳台地区居民及外国人选择纸笔作答考试方式的特定范围报名人员专门考区设置在北京、上海、香港、澳门。,考试时间安排:,综合阶段考试:2012年9月16日 上午08:3012:00 职业能力综合测试(试卷一)下午14:0017:30 职业能力综合测试(试卷二)专业阶段

8、考试:2012年10月13日 上午08:3011:00 审计 下午13:0015:30 财务成本管理 下午17:3019:30 经济法2012年10月14日 上午08:3011:30 会计 下午13:3015:30 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 下午17:3019:30 税法,注会科目组合报考难易程度(仅供参考),1、报考一门:会计2、两门的报考方案()组合:会计和审计。难度:联系度:时间花费:(2)组合:会计和税法 难度:联系度:时间花费:(3)组合:经济法和税法 难度:联系度:时间花费:(4)组合:财管和风险管理 难度:联系度:时间花费:(5)组合:风险管理和审计 难度:联系度:时间花费:(6)其他

9、组合主要是从难度上来考虑 3、三门的报考方案(1)会计、审计和税法 难度:(2)会计、审计和风险管理 难度:(3)财管、风险管理和审计 难度:(4)会计、税法和经济法 难度:(5)审计、风险管理和税法/经济法 难度:(6)财管、风险管理和税法/经济法 难度:(7)其他组合,两个联系比较紧密的科目,加上税法或者经济法作为难度调剂,4、四门的报考方案(1)会计、审计、税法和经济法 难度:(2)会计、审计、风险管理和税法/经济法 难度:(3)财管、风险管理、审计和税法/经济法 难度:(4)审计、风险管理、税法和经济法 难度:5、五门的报考方案 可以在之前分析的基础上,增加一两门比较简单的或者自己擅长

10、的科目。6、六门的报考 之前旧制度下每年都有全科通过注会的考生,但是数量都不多,全国大致上在20个左右,通过的难度是大,但是可能性还是有的,所以全职考试的、基础比较好的可以考虑全科报名;而且新制度分为了两个阶段考试,分散了注会考试的难度,可能第一层级一次通过的人会增加,难度也会相应减少,加上新制度改革之初,总体难度并不会太难,因此选择全科报考是可以考虑的,做好最充分的准备,即便是通过四门或者五门也是很成功的。,注会科目组合报考难易程度(具体)、两门的报考方案()组合:会计和审计。难度:联系度:时间花费:一般来说审计和会计的联系比较大,比如审计中十三章到十七章属于审计理论和实务结合的部分,这部分

11、中涉及了很多的会计知识,这些知识都是需要理解和掌握的;另外审计中的调整报表的分录实际上就是在会计分录基础上,把涉及到的调整科目换成了最终的报表项目,虽然表面上看会计分录和审计调整分录差异很大,其实两者的渊源是一样的;另外就是审计对于企业内部控制的考虑,涉及到了企业内部信息流转,这个流程本身也是需要会计知识做基础的。因此不管是基本的审计理论还是审计实务都是和会计知识紧密相关的,会计和审计虽然都是难度比较大的科目,但是在一起学习可以相互促进,花费的时间要少于单独学习两门的时间。,(2)组合:会计和税法 难度:联系度:时间花费:会计和税法的结合还是比较紧密的,很明显的一点就是会计中的所得税章节,这个

12、自然不用多说。还有就是所得税的问题是贯穿会计全书的一根主线,不管是公允价值计量的资产,还是收入确认一章,还是长期股权投资,还是日后调整事项、还是或有事项等章节,递延所得税的考察一直是个重点,也是贯穿起来的一个主线,所以对于税法知识是否了解将直接影响递延所得税的分录处理。所以学习会计是不能不知道税法知识的,因为在会计的考察中涉税会计处理也一直是个重点,不仅仅是递延所得税的问题了,所以当涉税会计逐渐成为考试的重点,会计和税法的联系逐渐加强了。所以学习会计的时候学习税法是个不错的选择,对于整体把握会计教材帮助都是很大的。(3)组合:经济法和税法 难度:联系度:时间花费:经济法和税法两者唯一的共同点就

13、是属于经济法范畴,但是税法不属于注会经济法范畴。而且税法考虑的是实体如何征税,经济法考虑的是法律关系,研究的是不同的方面和层次,两者基本上可以说没有什么联系。不过两个科目有个共同的特点就是都很简单,对于比较畏惧注会的考生来说可以拿来练手,先建立自信。,(4)组合:财管和风险管理 难度:联系度:时间花费:新考试制度下风险管理主要来自现行制度下的财管,那么财管和风险管理的联系是最为紧密的,甚至是新制度下所有科目中联系最为紧密的两个科目了,风险管理中既有财管中的计算,比如企业价值评估,又有审计中的理论内容,比如内部控制的介绍,是个比较综合性的科目,不过从学习的难度上来看,主要还在于计算方面,所以财管

14、的学习有利于促进风险管理的学习。新考生报考这两门是比较合适的,除了上面说的原因,还在于新制度改革之初,风险管理的难度不会太高。(5)组合:风险管理和审计 难度:联系度:时间花费:新制度下的风险管理科目有内部控制的相关内容,这些对学习审计是很有帮助的,学员只有掌握了企业的内部控制设置,比如各个环节的票据、流程等等,才能理解审计程序设置的原因和目的,也才能自己理解和掌握好审计程序的具体运用。审计程度千差万别,但是基本原理是不变的,就比如存在认定是逆查法,完整性认定是顺查法,不变的是原理,变的只是票据和内控的说法,大家还是应该了解清楚这个本质。(6)其他组合主要是从难度上来考虑 一般来说会计和审计的

15、难度最大,财务管理次之,最后是经济法和税法。如果是会计专业的学生,可首选会计、审计、税法等科目;如果是非会计专业的考生,可首选财务管理、经济法、税法等科目,因为会计和审计科目难度较大,需要较长时间的准备。如果没有非常强的实力以及时间和精力,考生不要一次报考5科。,2、三门的报考方案 新制度因为有六门,所以建议一年三门的速度报考,加上最后的综合阶段测试,大致三年通过注会,这个速度是比较合适的,超过三年了知识的更新跟不上,学习综合测试的时候还需要重新学习之前的科目。(1)会计、审计和税法 难度:这个组合中会计和审计、会计和税法的联系都比较紧密,而且税法难度并不是很难。(2)会计、审计和风险管理 难

16、度:这个主要是考虑了审计和风险管理的关系,而且新制度下风险管理难度不是很大,所以考一考还是值得的。(3)财管、风险管理和审计 难度:这个也是考虑了风险管理和审计的联系,三个科目互相促进。(4)会计、税法和经济法 难度:这个主要突出的是会计和税法的关系,经济法搭配主要是从难度上考虑的。(5)审计、风险管理和税法/经济法 难度:税法或者经济法主要也是难度的调节。(6)财管、风险管理和税法/经济法 难度:(7)其他组合,两个联系比较紧密的科目,加上税法或者经济法作为难度调剂 这样的报考方案比较省力,而且进度符合一般人的情况,新考生是可以重点考虑三门的报考方案的。,3、四门的报考方案(1)会计、审计、

17、税法和经济法 难度:(2)会计、审计、风险管理和税法/经济法 难度:(3)财管、风险管理、审计和税法/经济法 难度:(4)审计、风险管理、税法和经济法 难度:其他方案主要考虑到自己的基础和未来的计划。4、五门的报考方案 可以在之前分析的基础上,增加一两门比较简单的或者自己擅长的科目。5、六门的报考 之前旧制度下每年都有全科通过注会的考生,但是数量都不多,全国大致上在20个左右,通过的难度是大,但是可能性还是有的,所以全职考试的、基础比较好的可以考虑全科报名;而且新制度分为了两个阶段考试,分散了注会考试的难度,可能第一层级一次通过的人会增加,难度也会相应减少,加上新制度改革之初,总体难度并不会太

18、难,因此选择全科报考是可以考虑的,做好最充分的准备,即便是通过四门或者五门也是很成功的。,会计和审计是两个难度最大的科目的组合,需要花费很多的时间和精力,考生如果学习时间不到400个小时要慎重一些;会计和税法的组合是难度相对适中的组合,税法可以安排在六月下旬到七月初开始学习,如果一天能够保证五个小时左右学习时间的,也是可以同时学习,不过建议先把税法的所得税一章好好研究一下,对于掌握会计中的所得税有关知识点有帮助,尤其是贯穿全本教材的递延所得税处理。,组合分析:会计和审计是两个难度最大的科目的组合,需要花费很多的时间和精力,考生如果学习时间不到400个小时要慎重一些;会计和税法的组合是难度相对适中的组合,税法可以安排在六月下旬到七月初开始学习,如果一天能够保证五个小时左右学习时间的,也是可以同时学习,不过建议先把税法的所得税一章好好研究一下,对于掌握会计中的所得税有关知识点有帮助,尤其是贯穿全本教材的递延所得税处理。,(2)经济法和税法组合,理由:单纯从难度最低来考虑的;(3)会计和财务成本管理组合,理由:难度仅次于会计与审计,另外会计和财务成本管理联系也是有的,两个科目花费时间基本上和会计与审计不相上下。(4)审计和税法组合,理由:无疑这是比较完美的组合,联系最大的科目放在一起考试比较节省时间,但这个难度也是比较大的;,学习网站:,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网http:/,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农业报告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