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古典诗歌鉴赏.ppt

上传人:sccc 文档编号:5444994 上传时间:2023-07-07 格式:PPT 页数:137 大小:1.2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谈古典诗歌鉴赏.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37页
谈古典诗歌鉴赏.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37页
谈古典诗歌鉴赏.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37页
谈古典诗歌鉴赏.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37页
谈古典诗歌鉴赏.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3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谈古典诗歌鉴赏.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谈古典诗歌鉴赏.ppt(13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谈古典诗歌鉴赏,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 于树泉,云南教育厅网址WWW.YNEDU.NET.CN,几点介绍人大附中中关村、直属 考试中心 足球、象棋、舞蹈 远程教学 特教、博士、外教 功能强大的网校(新浪)高考北大附+清华附+首师附+101刘彭芝中国十大教育家之首于树泉01088463702 Y百度,道在器之上,“一二三”分别指,1.一种精神,2.两个原则,3.三点做法,一、提倡一种精神 团队精神,一辱俱辱 一荣俱荣齐心协力 水到渠成,齐心出力量 二人同心,其力断金;同心之言,其臭如兰”孔子易经系词)齐心出智慧 思维碰撞,智慧火花,齐心出境界 资源共享 虚心学习 齐心出精品 组织好的石头成为建筑,

2、组织好的色彩成为图画,组织好的音符成为乐章,组织好的激情成为诗篇,组织好的事时成为科学。,二、坚持两条原则 认真与落实,基础工作扎实,任何细节都一丝不苟,这是中国原子弹为什么这么快就试验成功的重要原因之一。冯骥才一百个个人的十年搞原子弹的科学家,认真是宝葫芦,落实是原子弹 某教师的口头禅,1.认真,世界上怕就怕“认真”二字。,前与后,进与出,粗与精,有无与高低,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2.落实,凡事贵在具体,一具体就深入。摘自人大附中校长刘彭芝 人生为一大事来,对考试说明的研究 对不同层次学生的要求 对每一次练习的处理,重视三点做法:激活 训练 反馈,激活是前提学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3、,激活的利器 情感功利 目标精神 兴趣激励 让学生睁开心灵的眼睛,第二、训练是关键1、研究高考 正确定位 时间多少 节奏疏密 地位重轻 语言知识是重中之重 古诗文阅读龙头带动,文言文翻译六字诀对对译,逐字落实换古今替换留人、地、国、朝代、官职、年号、政区、典章制度、度量衡删某些虚词补省略调语序调整,三点做法之三反馈是保证 反馈前提 三不 反馈原则 落实 反馈要诀 短平快,谈古典诗词鉴赏 人大附中 于树泉 2005.3.27.,一、考点解说 二、学情分析 三、常见题材 四、常用手法 五、答题技巧 六、命题走向,六点内容,“内容的理解”不仅是鉴赏的前提和基础,而且是鉴赏的关键,如果看不懂一首诗,鉴

4、赏就无从谈起;有了对诗歌内容的正确理解,鉴赏才会成为可能。因此,“内容的理解”历来是考查的重点。,一、考试说明要点解说把北京与全国两份考试说明综合起来,一共有5个考点:,考点1:内容的理解,考点2:语言的鉴赏 语言的鉴赏,可以着眼局部,去鉴赏某个重点词语或精彩诗句;也可以着眼整体,去鉴赏一首诗的语言特点。比如咏柳(碧玉妆成一树高)的清新、锦瑟的朦胧、山中问答(李白“问余何意栖碧山”)的含蓄、观沧海的雄奇、敕勒歌的苍凉、踏沙行(秦观“雾失楼台”)的凄婉、饮酒(结庐在人境)的自然、题破山寺后禅院(清晨入古寺)的空灵、蜀相(丞相祠堂何处寻)的顿挫、梦游天姥吟留别的飘逸,考点3:表达技巧的鉴赏 不懂技

5、巧,第一会在内容情感上出现阅读理解障碍,第二会在艺术形式上出现评析鉴赏障碍。“表达技巧”从广义上看,可以包括下面内容:抒情方式:直抒胸臆;借景抒情(移情于景、融情于景、情景交融等)修辞手法(辞格、修辞格):比喻、对比、比拟、对偶、借代、夸张、双关、反问、设问、反复、反语、引用等。艺术手法(写作手法):想象、联想、烘托、渲染、对比、衬托、讽刺、象征、托物言志、抑扬褒贬、动静相衬、虚实相生等。,考点4:意境的鉴赏 意境是作品描写某种事物所达到的艺术境界,是作家的思想感情和作品的生活图景和谐统一的结果。意境的鉴赏,应是对一首诗的整体认识,是诗歌鉴赏的重点之一。意境的鉴赏方法,应该通过对一首诗的包括意

6、象在内的思想内容、感情格调以及表达技巧等等进行综合分析来完成。,考点5:形象的鉴赏“形象”在诗歌中,既指叙事诗中的人物形象,也指抒情诗中的抒情主人公形象,但更多的情况则是指诗歌中所描写的景或物,比如大漠孤烟、长河落日、春花秋月、柳絮榆荚、寂水寒山、清霜白露、冷雨寒窗、银烛青灯、晨钟暮鼓、古寺幽径、橙黄桔绿、小荷残菊、鹧鸪杜鹃等等。由于这些形象浸染了作者感情,作者的主观之意和客观之象已经融为一体,所以通常称之为意象。,鉴赏意象不能离开对诗歌内容和意境的 整体把握。在诗人笔下,同一片雪花,可以赞其美丽纯洁,也可斥其遮掩丑恶;同一团柳絮,可表现缱绻多情,也可讥讽张狂轻薄;同一朵秋菊,可以是气定神闲的

7、隐者,也可以是豪气冲天的猛士。至于究竟是赞美还是指斥,是多情还是张狂,是气定神闲还是豪气冲天,要依据诗的整体内容而定。离开了对内容和意境的整体把握,是很难对诗中的意象作出恰当鉴赏的。,二、学情分析,赠防江卒(六首选二)(南宋)刘克庄 其五战地春来血尚流,残烽缺堠满淮头。明时颇牧居深禁,若见关山也自愁。其六一炬曹瞒仅脱身,谢郎棋畔走苻秦。年年拈起防江字,地下群贤会笑人。综观这两首诗,说说“地下群贤会笑人”的妙处。,答案示例:“地下群贤会笑人”妙在一个“笑”字。诗人展开想象,虚写“前贤”如果地下有知,对南宋的不去整修防务,却一味空提“防江”的做法,定会投以耻笑的。一个“笑”字,言辞激切,情感沉痛,

8、讽刺辛辣,抨击有力。,“笑”之误答种种 欣慰,含笑九泉;激励信心斗志;神秘感;苦笑、取笑、耻笑;轻松自信的笑;谈笑间取得胜利。,赤 壁 杜 牧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注 铜雀:铜雀台,建安15年曹操建于魏国都城。二乔:乔公之女,大乔嫁孙策,小乔嫁周瑜。请就杜诗的后两句,写一段鉴赏性文字。,答案示例:1.从假设角度(虚写、想象)反思历史,指出如果没有东风的帮助,历史可能改写。见解新颖,显示了诗人的才情与智慧。,2.末句用典兼借代,将没有偶然因素、历史可能改写的抽象思考表现得形象生动。,战场上,周瑜在浴血奋战;铜雀宫中,妻子在苦苦等待。杜诗的后两句写了周瑜

9、的借东风和二乔的守活寡。杜诗的后两句写了周瑜兵败、二乔被囚的历史。用周瑜风沙中艰难前行救女儿的情景,反衬救女儿的急切 既表现诗人对周瑜的嫉妒,也写出曹操对二乔心术不正,过华清宫(唐)杜 牧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此诗是通过描述,讽刺了。,送荔枝一事 唐玄宗、杨贵妃的淫逸误国。,误答种种 写长安绸缎过剩 写山门打开的顺序 讽刺红颜薄命 讽刺人们的愚昧麻木,阅读下面唐诗,完成12题(03京春)闻 雁 韦应物 故园渺何处?归思方悠哉 淮南秋夜雨,高斋闻雁来。寒 塘 赵 嘏 晓发梳临水,寒塘坐见秋。乡心正无限,一雁过南楼1.这两首诗从体裁上看都属于。,五言绝句,

10、抒情诗,叙事诗,(表达),思乡诗,边塞诗,(内容),古体诗,近体诗(格律诗),(分界不清),七律,绝句,(概念混淆),格律诗、律诗,五言、七言,绝句、律诗,体裁、题材,古体、近体,五不 分,闻雁,赤壁,历史文化,懵懂无知,过华清宫,不辨修辞,赠防江卒,不识技巧,智力背景,扫盲,题材,修辞,技巧,意象,读懂,读本工具书,三、常见题材,1.思乡与羁旅 思乡题材的诗歌,有的纯属思乡,如王维的杂诗(君自);有的则隐含家国之痛,如杜甫的归雁(春来),阅读时需给予注意。,羁旅与乡愁常常搅在一起,难解难分,只是在内容或情感上各有侧重罢了。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张继的枫桥夜泊、温庭筠的商山早行、刘皂的旅次朔方都

11、是著名的羁旅诗。,社会背景,题目;诗眼:愁、悲、思、归、断肠,2.怀人与送别 怀人诗因思而咏。有时抒写的是对亲人、友人、恋人久别之后的绵绵之思,如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有时抒写的是对冥冥之中的亡人的悠悠之念,如元稹的离思(曾经)。其中有的纯乎个人情谊,有的融入家思乡愁,有的则有更较为广阔的时代社会背景。月夜忆舍弟(戍鼓),送别 送别诗因别而咏。古往今来,以送别为题材的优秀诗作不胜枚举,艺术风格也多姿多彩,有的昂扬,有的低落;有的明朗,有的含蓄;有的雄浑,有的委婉;有的先扬后抑,令人黯然;有的由抑而扬;催人奋发一个“别”字,万种风情。王昌龄的芙蓉楼送辛渐、高适的别董大、杜牧的赠别、李商隐的

12、绝句(十岁裁诗)等送别佳作可作分析。,3.边塞与山水田园 边塞诗是唐诗的重要流派之一,以王昌龄、高适、岑参为代表。这类诗歌记下了历史上激烈的生死拼杀、逼人的刀光剑影、艰苦的疆域戍守。在情感上,有的抒豪情,有的写郁愤,有的寄幽思如王之涣的凉州词(黄河远上)王昌龄的从军行二首(青海长云、大漠风尘)、李益的夜上受降城闻笛(回乐峰前)等。,边塞诗与山水田园诗有明显的不同前者如烈酒,后者如清茶;前者如骤雨,后者如和风;前者似号角,后者如柳笛;前者是勇士,后者为隐者;前者金刚怒目,后者闲云野鹤王维的山居秋暝,陶渊明的归园田居、饮酒等堪称此类诗歌的代表作,志南的绝句(古木阴中)、司空曙的江村即事(钓罢归来)

13、、常建的题破山寺后禅院(清晨入古寺)等也颇负盛名。以上是两种题材的总体区别。,4.登高与怀古 古人常常喜欢借登高览胜一抒怀抱或者发兴亡之慨,或者吐胸中块垒,或者歌以咏志。杜甫的登高(风急天高)、王之涣的登鹳雀楼均为杰作,崔颢的黄鹤楼与李白的登金陵凤凰台堪称双璧。,怀古诗与登高诗常常密不可分登高触发怀古,怀古源于登高。但这并不绝对。有时登高并未怀古,如杜甫的望岳、王之涣的登鹳雀楼;有时怀古未必登高,如骆宾王的易水送别(“此地别燕丹”)、李清照的绝句(“生当做人杰”)。从内容上看,此类诗歌有的属于怀古伤今,如韦庄的台城);有的属于以古鉴今,如辛弃疾的京口北固亭怀古,有的则抒发个人感慨,如苏轼的念奴

14、娇赤壁怀古。,5.咏物与咏怀 咏物诗通常有两种情况,一是别有寄托或者托物言志,或者有所讥讽,或者抒发感慨,如王冕的墨梅与白梅、于谦的咏石灰、郑板桥的题竹等。还有一种是别无寄托,只在借歌咏山川景物来畅意怡情。如咏柳(贺知章)等。,咏物诗托物言志为多 在表现手法上,咏物诗自有它的独到之处:有的重在描写,有的善用比拟,有的使用象征。来鹄的咏云(千形万象)、曾子圃的咏柳(乱条)、罗隐的蜂(无论)、张元的雪(五丁仗剑)可做分析。,咏怀诗以直抒胸臆为主。如李白的将进酒、赠汪伦,杜甫的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以及李煜的诸多词作。此外有李贺的南园(男儿)、孟郊的 登科后(昔日龌龊)、刘叉的偶书、曹松的己亥岁(泽国)、

15、刘禹锡的秋词(自古)等。,6.写景与叙事“古诗偏爱天然美,山水烟花雪月风”。在浩如烟海的古典诗歌中,以描写山川景物为内容的诗歌不仅在数量上占有绝对的优势,而且佳作也多得数不胜数从王昌龄的采莲曲,到李白的望庐山瀑布;从杜甫的绝句(“两个黄鹂”),到韩愈的晚春;从白居易的暮江吟,到苏轼的饮湖上初晴后雨简直俯拾皆是。,写景诗的一首首佳篇妙构,组成了色彩绚丽、千姿百态、美不胜收的艺术画卷,它不仅激发人们对祖国山河的热爱,而且丰富人们的艺术想象力,培养审美能力,陶冶情操,提升人格,故而有着恒久不衰的艺术魅力和超越时空的审美价值。叙事诗如三吏三别卖炭翁等,数量及影响都远不及写景诗,故此不再详作介绍。,四、

16、常用手法 古典诗词是祖国文学宝库中最璀璨的明珠,她的永恒魅力,来自于紧密联系、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写什么和怎样写。如果说了解“题材”意在解决写什么(读懂)的问题,那么了解“表达技巧”则是意在解决怎样写(鉴赏)的问题了。,纵观历年高考,几乎总要涉及对表达技巧的考查。这一考查既包括修辞手法、抒情方式在内,也包括呼应、用典、对比、衬托、动静相衬、虚实相生、直抒胸臆、情景交融等手法。考生如果对这些表达技巧不熟悉、不了解,就会出现答题障碍,不能真正读懂一首诗,更谈不到上升到理论层面去鉴赏了。,(一)抒情方式 直抒胸臆如李白的将近酒、杜甫的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李绅的悯农诗二首、李清照的声声慢。融情于景如李白的

17、望天门山、杜甫的绝句(两个黄鹂)、苏轼的惠崇春江晚景(竹外桃花)、蝶恋花(花褪残红)等。古典诗歌中,尤其是唐宋诗歌,融情于景、情景交融的占十之七八,数量最多,艺术价值最高,可考性最大,因而最值得重视。,(二)修辞格 为了增强诗歌的艺术表现力,诗中常常运用对偶、排比、反复、比喻、比拟、夸张、借代、双关、互文、叠词等修辞方法。修辞格本来是学生在初中时就已经十分熟悉,但是,由于用于诗词中的修辞格更灵活、更巧妙、更形象、更丰富、更具有艺术性,因而也就增加了识别鉴赏的困难。,1夸张 白发三千丈、危楼高百尺、千山鸟飞绝、炉火照天地、飞流直下、燕山雪花、黄河之水、蜀道之难、朝辞白帝、千里莺啼,访青崖和尚 郑

18、燮渴疾由来亦易消,山前酒旆望非遥。夜深更饮秋潭水,带月连星饮一瓢。,寄李白二十韵之一 杜 甫 昔年有狂客,尔号“谪仙人”。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声名从此大,汩没一朝伸。文采承殊渥,流传必绝伦。,2比喻 大珠小珠落玉盘、白银盘里一青螺、二月春风似剪刀、疑是银河落九天、空里流霜不觉飞、白云一片去悠悠,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 王 观 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欲问行人去那边,眉眼盈盈处。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代 赠(二首之一)李商隐 楼上黄昏欲望休,玉梯横绝月如钩。芭蕉不展丁香结,同向春风各自愁。,(复杂微妙的心理活动、孤寂无聊的失望心理),3拟人 春夜喜雨(杜甫)好雨

19、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春 日(苏轼)一夕轻雷落万丝,霁光浮瓦碧参差。有情芍药含春泪,无力蔷薇卧晓枝。,嘲 桃 李商隐 无赖夭桃面,平明露井东。春风为开了,却似笑春风。春雪 韩 愈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4借代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杜甫春夜喜雨 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城古丘。李白登金陵凤凰台 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缓歌谩舞凝丝竹,尽日君王看不足。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 白居易长恨歌,5反语 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杜甫,赴戍登程口占于家人 林则徐力微任重久神疲

20、,再度衰庸定不支。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趋避之。谪居正是君恩厚,养拙刚于戍卒宜。戏与山妻谈故事,试吟断送老头皮。,红楼梦西江月二首 无故寻愁觅恨,有时似傻如狂。纵然生得好皮囊,腹内原来草莽。潦倒不通世务,愚顽怕读文章。行为偏僻性乖张,那管世人诽谤!富贵不知乐业,贫穷难耐凄凉。可怜辜负好韶光,于国于家无望。天下无能第一,古今不肖无双。寄言纨绔与膏粱,莫效此儿形状!,6互文 在诗文中,拆开一个完整的意思,放在前后两处表达,以求内涵的扩充和升华,获得更好的艺术效果。是为互文,也叫“互文见义”。,叫嚣乎东西,隳突乎南北。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王昌龄出塞 花径不曾缘

21、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杜甫客至,7叠音双声叠音,增强音韵美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白居易暮江吟,霜草苍苍虫切切,村南村北行人绝。白居易村夜,依依袅袅复青青,勾引春风无限情。白居易杨柳枝,亭亭袅袅上瑶台苏轼花影,寻寻觅觅冷冷清清戚戚惨惨凄凄,8.双关 多情却是总无情,惟觉樽前笑不成。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杜牧赠别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文天祥过零丁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李商隐无题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刘禹锡竹枝词,可叹停机德,堪怜咏絮才。玉带林中挂,金簪雪里埋。,(三)艺术手法 在一首诗中,“表达技巧”的使用显得最丰富、最灵活;对于一首诗的理

22、解,“表达技巧”常常最关键、最重要;高考中,“表达技巧”的考查“设点”最多、“考频”最高;对学生来说,“表达技巧”最为陌生、最具威胁。故此试就最常见的表达技巧做一简单介绍。,1.赋 比 兴:诞生于诗经,是古典诗歌传统的艺术表现手法。赋,包括铺叙和陈述,都是指叙事而言;并且是照直说。如杜甫的“三吏”、“三别”、兵车行、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李绅的悯农诗二首,梅尧臣的陶者,张俞的蚕妇等。赋还包括人物的内心独白,如木兰诗中“昨夜见军帖从此替爷征”诸句。,比,也就是通常的比喻。朱庆余与张籍的酬唱赠答以及朱熹的观书有感都是因“比”中寓理而脍炙人口。近试上张水部 朱庆余 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妆罢低

23、眉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酬朱庆余 张 籍 越女新妆出镜心,自知明艳更沉吟。齐纨未足时人贵,一曲菱歌值万金。,兴,即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物。如诗经关雎中的“关关雎鸠,在河之洲”、孔雀东南飞中的“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将进酒中的“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都是托物起兴。,2.渲染与烘托 渲染与烘托都是加强艺术效果的写作技巧,且常常并提。渲染是中国传统绘画的一种技法。在诗歌中指用较为浓重的笔墨,用一连串情调一致而又富于变化的意象对环境气氛、人物行为、心理情感作多方面的正面描写、形容,以突出艺术形象、加强艺术效果的表现手法。,孔雀东南飞中对刘兰芝离开焦家时“严妆”的描写,作者不吝笔墨

24、,由足至头、至腰、至指、至口、至步态精雕细绘,表现了刘兰芝被遣前的沉着、冷静、镇定自若,突出了刘兰芝的“精妙世无双”,这是对刘兰芝的赞美,也是对封建礼教的谴责。这就是渲染的艺术效果。,几年来,高考曾数次就渲染设考点。如元稹的绝句菊花中“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两句,作者是在用议论点明自己爱菊的原因,在内容上不是写菊花的高洁气质,在形式上也谈不上渲染,故“突出渲染了菊花的高洁气质”是错误项(1994年高考题)。,约客 赵师秀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不是直露地去写客人久候不至的心情,而是“通过对环境和人物动作的渲染,描写诗人雨夜等候客人的情景,含蓄而

25、有韵味”(2000年高考),烘托 也就是烘云托月,属于侧面描写。如韦应物的赋得暮雨送李胄,全诗只在第一句直接点明“微雨”,接下来的两联“漠漠帆来重,冥冥鸟去迟。海门深不见,浦树远含滋”,则“主要是通过对船帆、鸟羽、天际、大树的描绘来烘托蒙蒙细雨”,从而增强了诗的形象性和表达力(2001年高考题)。,3对比与衬托 对比也即把两种对立的事物或一事物的两个不同方面放在一起相互比较,以突出事物特征或揭示事物本质的手法。,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杜甫,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高适燕歌行,严酷的事实对比,有力地揭露了将军和兵士之间的尖锐矛盾。,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李白,亲戚或余悲,他人

26、亦已歌。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陶渊明,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李白把酒问月,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张若虚春江花月夜,西塞山怀古 刘禹锡王濬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从今四海为家日,故垒萧萧芦荻秋。,衬托 为了使主要事物的特色更突出,诗人常常用另一种或另一些与之相似、相关或相反的次要事物作背景来陪衬,所谓“绿叶衬红花”,是为衬托(也叫“映衬”、“陪衬”)。畅当的登鹳雀楼“天势围平野,河流入断山”两句,就是“以天垂四野、黄河奔向远方山谷的壮阔景象,映衬出鹳雀楼的雄伟气势”(2002

27、北京卷)。,衬托分为正衬与反衬。正衬用相似或相关的事物来作主体的陪衬,从而使主体更为突出的一种技巧。诸如以丑衬丑、以美衬美、以乐衬乐、以苦衬苦等。如白居易长恨歌中写杨贵妃“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后宫佳丽三千人,三千宠爱在一身”,始终用皇宫中所有的美女作为陪衬来衬托杨贵妃的美。这是以美衬美的正衬手法。,反衬是用相反的事物衬托。诸如以动衬静、以静衬动、以美衬丑、以丑衬美、以乐衬苦、以苦衬乐等。如杜甫的名句“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鸟语花香是多么美好的景物,可是在特定的情景下,竟然让诗人溅泪、惊心,更显得诗人心中的乱离之苦的深重。这是以乐衬苦的反衬手法。其它如杜甫的“花近高楼伤客心”、

28、王维的渭城曲,也是以乐衬苦的反衬手法。,4动静与虚实 动静手法是指在一首诗中既有动态描写,又有静态描写。它可以是动静相衬,如贾岛的题李凝幽居中的名句“僧敲月下门”,就是以响衬静,与“鸟鸣山更幽”有异曲同工之妙(1998年高考题):还可以是动静结合:如1999年高考的杜甫漫成一首,“沙头宿鹭联拳静,船尾跳鱼拨剌声”两句,就是视觉之静与听觉之动的巧妙结合。,王维的鸟鸣涧“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两句,诗人用“时”来修饰“鸣”,写鸟鸣的时起时落,时有时无,从听觉上写出了动与静的变化,使动与静和谐地融为一体。(2001年全国春季高考),虚实相生对于一个描写对象,可以写它的眼前之景、现实之景;也可以写它

29、的假设之景、想象之景前者是实写,后者是虚写。杜甫月夜中的“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中的“遥知兄弟登高处”,借推想异地亲人的景况来写自己的思念,手法巧妙,历来为人所称道;林逋山园小梅中的“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当然也是虚写的妙笔。,诗歌创作中虚实手法的巧妙运用,可以使虚景与实景得以补充映衬,相得益彰,也就是“虚实相生”。如2002年北京卷就设计了这样一个干扰项:“(登鹳雀楼)前一联真实客观地写出了鹳雀楼耸入云天、飞鸟难及的巍巍高度。”其实,这两句诗只是借助想象与夸张手法来虚写鹳雀楼的高耸。“蓬莱有路教人到”自然也是虚写之笔。,5联想与想象 联想是一种由此及彼的思

30、维方式:“思接千载,视通万里;吟咏之间,吐纳金玉之声;眉睫之前,卷舒风云之色。”,想象是依托已知形象进而创造出新的艺术形象的一种艺术手法,是人类思维最美丽的花朵。,高考已不止一次把联想与想象作为考点。如1997年(题君山、望洞庭)的11题的A项为“通过极富想象力的描写,将洞庭的湖光山色别出心裁地再现于纸上”。又如2000上海试题(约客、雨晴)说两诗都提供了让读者自己想象的余地,前者可使人“由对客人的等待,想象客人不来的种种情况”;后者则可以让人由“蜂蝶过墙”而去想象邻家的景色。,怨 诗 孟 郊 试妾与君泪,两地滴池水。看取芙蓉花,今年为谁死!,清平调三首 李 白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

31、。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张元五丁仗剑决云霓,直取云汉下帝畿。战退玉龙三百万,败鳞残甲满天飞。,雪,6象征与用典 所谓象征,是通过特定的容易引起联想的具体形象,表现与之相似或相近的思想感情的一种艺术手法。简言之,用具体可感的事物来表现某种抽象的事理叫做象征。如火炬象征光明,乌云象征奸佞,松柏象征高洁,雄鹰象征勇敢等等。,虞世南的蝉的首句“垂绥饮清露”写蝉的形状与食性,就含有象征意义。古代常以“冠缨”指代贵宦,诗人借“蝉”这一象征物使“贵”与“清”这一对很难统一的属性融在一起(2000全国春)由于诗人的思想情趣及经历遭遇有所不同,同一象征物也可能被赋予不同的象征意义。比如,同是咏蝉,我

32、们从骆宾王那里看到的是悲愤,从虞世南那里看到的是清高,从李商隐那里看到的是抱怨。,又如,同是咏梅,在陆游那里看到的是“更著风和雨”,从瞿秋白那里看到的是“正我逍遥处”,从毛泽东那里看到的是“她在丛中笑”。有时甚至同一诗人咏同一事物,也会因为心绪、境况的不同而使其象征义前后迥异。如黄巢的两首题菊,前一首人们看到的是一种怀才不遇之愤,后一首则如同义军揭竿而起的宣言了。,用典 也就是使用典故。贴切巧妙地用典,可以用极俭省的文字表达复杂而深厚的感情,收到字少意丰、情思隽永、耐人寻味的艺术效果。,“廉颇老矣,尚能饭否”是用典;“无路请缨,等中军之弱冠;有怀投笔,羡宗悫之长风”是用典;“神女应无恙,当惊世

33、界殊”是用典;2002年全国卷“此夜曲中闻折柳”的“折柳”其实也是用典。高适的塞上听吹笛“借问梅花何处落”自然还是用典表面写梅花,实际指乐曲梅花落,借以含蓄地表达思乡之情。,五、答题技巧 1、抓“点”分“层”2、解读“密码”3、扣紧“题眼”,抓点与分层的重要性 它属于解题思路的范畴,可以解决三个问题:面对试题无从下手,找不到切入点;下手时抓不住或抓不准问题,错答或者空答;答题时杂乱无章,茫然无绪。,咸阳城西楼晚眺 许 浑一上高城万里愁,蒹葭杨柳似汀洲。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鸟下绿芜秦苑夕,蝉鸣黄叶汉宫秋。行人莫问当年事,故国东来渭水流。,例:从景物描写和情感表达的角度分析咸阳城西楼晚

34、眺三、四联的妙处。答题思路颔联景物描绘之妙 情感表达之妙颈联景物描绘之妙 情感表达之妙,示例:颔联妙在明写溪云骤起,斜日西沉,狂风大作,暴雨将至,暗写晚唐的风雨飘摇、岌岌可危。作者借咸阳西楼的风雨变化来表现时局的动荡不安,流露出深深的焦虑之情。,颈联妙在借秦汉故都的衰败写晚唐无可挽回的衰落“鸟下绿芜”暗示祸难临头的惊恐,“蝉鸣黄叶”透着来日不多的悲凉。曾经极盛一时的“秦苑”、“汉宫”一片荒凉,预示着晚唐的风光不再,前景堪悲。表现出作者的一种无可奈何的惆怅和凄苦之情,答题思路颔联景物描绘之妙 情感表达之妙颈联景物描绘之妙,示例1:二、三两联妙在景物描写颇具暗示性,并且借助景物描写来抒发作者的感情

35、。二联写风云突变、日沉雨来,预示一场社会动荡的暴风雨将横扫晚唐。三联写秦宫汉阙前满目凄凉,鸟雀仓皇躲避,秋蝉在黄叶上垂死般地悲鸣,渲染了一种悲苦莫名和惊恐不安的气氛。诗人借景物的凄凉抒发了对晚唐衰落的满腔凄凉之情。,示例2 第二联描绘了“云起日沉、山雨欲来、凄风满楼”的景象,营造了一种肃杀、压抑的气氛。黄昏暗淡、暴雨将至的惨淡景象影射晚唐日益衰败,行将覆亡。第三联写秦汉皇宫遗址现在已是“鸟下绿芜”,“蝉鸣黄叶”的废弃景象,借对秦汉兴亡的叹惋,表达对大唐盛衰的伤感。作者感情表达得不直白,通过对景物的描绘和前朝的感叹,表达了对现实的一种沉重的无力感。,9、解读密码密码1题目 观书有感、朱庆余近试上

36、张水部 密码2注释咸阳西楼晚眺咸阳,秦汉两代故都许诨,晚唐诗人密码3典故春夜洛城闻笛李白(折柳)密码4诗眼(许诨“一上高楼万里愁”),咸阳城西楼晚眺 许 浑一上高城万里愁,蒹葭杨柳似汀洲。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鸟下绿芜秦苑夕,蝉鸣黄叶汉宫秋。行人莫问当年事,故国东来渭水流。注咸阳:秦汉两代的故都。许浑:晚唐诗人。咸阳城西楼晚眺是千古名篇,第三、四两联更是为人称道,请结合诗句的具体内容,从景物描绘与情感表达的角度分析其妙处。,病例:溪云刚刚浮起,太阳却沉下西山,一个“沉”字,使人的眼前浮现出一幅日落西山的美景。山中的雨就要落下来了,金风灌满了小楼,一个“满”字让人顿感秋天的凉爽之意。鸟

37、儿飞下绿芜点缀着夕阳中秦苑的美景,蝉儿在枯黄的树叶间响亮的鸣叫,为汉宫之秋增添了活力和生机。诗中流露出作者出对秦汉两代辉煌帝业的向往,寄托了热爱祖国、希望国家振兴的感情。(0分),密码5修辞 阅读下面唐诗,按要求回答问题。塞上听吹笛 高 适雪净胡天牧马还,月明羌笛戍楼间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关山!注梅花:系乐曲梅花落。简答:为什么说塞上听吹笛的三、四两句有“语意双关”特点?,此诗的格调与一般边塞诗迥乎不同这里没有“不破楼兰终不还”的报国胸襟,没有“红旗半卷出辕门”的凛凛威风,没有“秦时明月汉时关”的肃肃杀气,没有“平沙万里无人烟”(岑参碛中作)的凄凉寂寞,没有“古来征战几人回”的慷慨悲壮,

38、没有“一夜征人尽望乡”(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的抑郁低沉,没有“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卢纶塞下曲)的剑拔弩张,甚至也没有“春风不度玉门关”幽怨苍凉。,有的是融融消逝的春雪,悠悠归牧的马群,清辉漫洒的圆月,以及静静矗立的戍楼里飘出的悠扬的笛声这是一幅多么和平宁谧的图画。戍边将士的那种哀而不伤的思乡情于是含蓄而巧妙地融入夜月笛声之中。,答好这道题的关键在于懂得“双关”的特点和含义,而题目塞上听吹笛和注释“梅花,系乐曲梅花落”为解读双关的含义提供了重要信息作者运用双关手法,将“梅花落”拆用,在“梅花”与“落”之中嵌入了“何处”二字,构成一种虚象,仿佛风吹落的是梅花而不是笛声。,答案 后两句表面上似

39、乎写塞上梅花处处盛开,在风中,一夜之间散落于关山处处。实际上“梅花落”是南方古曲,这里写的是风将笛声吹送到关山处处。将士们边塞戍守,诗人借一支古曲,把他们的思乡之情委婉含蓄地表达出来。,病例1、写边塞漫山遍野梅花的壮美,又指胡马漫山遍野。2、明写战乱,暗写渴望梅花般地回到祖国怀抱。3、以梅花喻雪花,描绘一幅壮丽的边关雪景图。4、梅是红色,这里借指鲜血。既写梅花遍野,又写一夜大战尸横遍野、血流成河的悲伤与恐惧,分析 造成以上误答的主因是对“双关”的错解。所谓双关,也就是言在此而意在彼。在具体的语境中,此“意”与彼“意”是明确的、限定的,不能毫无根据地胡乱猜测。具体到这首诗,“此”即梅花,“彼”即

40、梅花落;作者“言”在梅花,“意”在梅花落。此诗写的是戍边将士的生活场景和思想情感,在这幅边地的生活图画中,没有刀光剑影,鼓角铮鸣,没有殊死拼杀,尸横遍野;有的是春雪消融、马群归牧、月光如水、笛声悠扬,呈现一片宁静、明朗、祥和的气氛,哪有什么“一夜大战血流成河的悲伤与恐惧”?,12.读下面的诗,完成题(4分)(04北京)红梅苏轼 怕愁贪睡独开迟,自恐冰容不入时。故作小红桃杏色,尚余孤瘦雪霜姿。寒心未肯随春态,酒晕无端上玉肌。诗老不知梅格在,更看绿叶与青枝。注诗老:指苏轼的前辈诗人石曼卿,13.读下面苏轼的诗论(诗论略)并回答问题。说出苏轼赞扬写梅花、白莲的诗而批评石曼卿红梅诗的理由,并作具体分析

41、。,梅格(品格),解题钥匙,不知,绿叶青枝(外形),知晓,精神品格(内在),答一赞扬的理由是,写梅花、白莲的诗能做到神似,表现了神韵、精神品格、内在特点;批评的理由是,石曼卿的红梅诗不能抓住梅花的品格特征,仅作了外形描写。,答二:“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写出了梅的清幽、高洁;“无情有恨何人见,月晓风清欲坠时”,写出了白莲的素洁、清雅;“认桃无绿叶,辨杏有青枝”,仅从“绿叶”、“青枝”等外形上把握红梅的特征,未见红梅的精神品格。,答案示例,13题诗歌简答题在语文全卷中是一道高分值的试题(5分)。评卷时随机抽查了10本300份考卷,其中0分整整100人,占33.33%;1分81人,占2

42、7%;2分74人,占23.6%;3分36人,占12%;4分18人,占6%;满分1人,占0.33%。总得分414分,人均得分1.38分,难度系数为27.6%。,简答题失分原因分析,望而却步,弃而不答,照搬苏评,以抄代答,笼而统之,答而未答(林、皮二诗写出了特点,石诗没写出特点),不懂诗意,胡乱作答(林诗表达壮志未酬、怀才不遇,石诗体现刚正不阿、不畏强暴;石诗随波逐流的态度让人失去自我;石诗不符合事实,因为没有绿叶的不一定就是桃,而有青枝的也不一定就是杏;对石诗的批评说明,“认桃”的说法是错误的,其实桃杏也是很美丽的,对梅的赞美不能忽略桃和杏),不明所问,茫然去答(由苏轼的话,可见他在赞扬林、皮,

43、批评石试题问的是赞扬、批评的理由而不是态度本身),错置对象,不知所答(误把对白莲的赞美看成贬斥;误把苏轼的红梅看作评析对象;误把石诗红梅看成写桃李;误析桃杏,如:桃树杏树并不是没有绿叶青枝,而是等花开后才有,这是桃杏的生长特点,不能用看待一般花草的方法看待这种植物),泛化技巧,盲目填答(林、皮诗间接写,石诗直接写;正面描写,侧面描写;林、皮直抒胸臆,主旨明确,一看就知道写的是什么,石诗主旨不明确,读后疑惑,是梅,还是桃,也许还是杏;虚实结合;动静结合;比喻、通感、想象、联想、炼字;绝句、律诗、对仗),不知褒贬区别何在,无从回答(林、皮写什么像什么,石诗给人一种四不像的感觉,读者不能领会其意;苏

44、诗认为林、皮诗生动形象,见诗如见花,石诗写梅花却写了桃李,苏轼认为这样写不对,应该是什么像什么,读什么知什么,不能写什么不是什么),这道主观简答题侧重鉴赏评价,难度系数明显增加,得分情况自低而高大体呈金字塔形排列,区分度明显,在高考这种以精英选拔为目的的考试中,这道主观简答题对于全卷的得分,其制衡作用是十分明显的。,1.命题形式的由平面比照到立体比照,增加了考生“怎样比较”的难度。,2.考题指向的由一目了然到表里剥笋,增加了考生“比较什么”的难度。,3.考查内容的由比较单一到相对丰富,增强了对考生综合水平的考查。,4.考题设置的由直白浅易到承启勾连,对考生的审题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3、扣紧

45、“题眼”阅读下面两首宋人绝句,完成小题 甲 杨万里乌桕平生老染工,错将铁皂作猩红。小枫一夜偷天酒,却倩孤松掩醉容。乙 范成大春晚山花各静芳,从教红紫送韶光。忍冬清覆蔷薇酽,熏满千村万落香。,(1)下面对两首诗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两首诗从内容上看都是写景诗,甲诗描写的景物是乌桕、枫和松,乙诗描写的景物是忍冬和蔷薇。B甲诗巧用拟人手法,将乌桕和枫人格化,一个“错”字,暗含嗔怪。全诗弥漫着浓浓的浪漫主义色彩,读来情趣盎然。C乙诗的前两句用“静芳”二字写出“山花”姹紫嫣红的静态美,一个“送”字,又给人静中有动的感觉。D乙诗的尾句“熏满千村万落香”用夸张手法写花香,给人一种浓郁芬芳扑面而来,沁

46、人心脾的感觉。,B,(2)结合诗句,说说这两首诗分别侧重从什么角度写景色之美的。解题:结合诗句(落实)两首诗(比较)景色之美(同)写景角度(异)角度远望、近观 仰视、俯瞰 视觉、嗅觉、听觉、(形象、气味、声音),甲诗从色彩角度写秋季美景。诗人用拟人手法,把乌桕写成“老染工”,小枫去偷天酒。“猩红”、“醉容”都突出了红,生动描绘出了一个红彤彤的金秋风光图。乙诗从花香角度写春光。小诗先写山花的姹紫嫣红,然后侧重写花香的怡人,尤其是“熏满千村万落香”句写出了香味之浓,在嗅觉上给人以春的美好体验。4分,甲诗主要从视觉角度写乌桕的猩红,小枫的“醉容”,古松的苍翠,描绘了秋景的绚丽多彩;乙诗先写山花的色彩

47、,然后用夸张手法,从嗅觉的角度写出了浓浓的花香。3分,甲诗用拟人手法,一个“老”字,为“错”“染”打下了伏笔;一个“偷”字,好像偷喝了天上的仙酒;“一夜”二字写出秋天来临之快。乙诗用动静结合手法,写出了春天山花烂漫,“熏满”一句使用夸张,写出了花香迷人的美丽。2分,杨诗用正面描写手法,从小处入手写秋景之美,范诗用侧面描写手法,从大处落笔写春天的花香。不懂角度 造成误评 1分,甲诗从局部入手,用拟人手法,把树写活了,乌桕、小枫、孤松都有了灵气,十分生动形象,给人美的享受。乙诗从全局入手,妙在动静结合,而后使用夸张手法,写山花漫山遍野,让人美不胜收,堪称大手笔。审题不当 答非所问 0分,甲诗融情于

48、景,以美写哀,“孤”、“醉”二字写出心中满是凄凉,表达生命苦短的哀叹。而乙诗写蔷薇香自苦寒来的特点。茫然一片 离题万里 0分,问题可以归结为两点 误读诗意 甲 杨万里乌桕平生老染工,错将铁皂作猩红。小枫一夜偷天酒,却倩孤松掩醉容。乙 范成大春晚山花各静芳,从教红紫送韶光。忍冬清覆蔷薇酽,熏满千村万落香。,问题不明题意 措施抓题眼 是什么确认手法、感情等 为什么分析原因 怎么样技巧手法的使用,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过香积寺 王维 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薄暮空潭曲,安禅制毒龙。古人评诗时常用“诗眼”的说法,所谓“诗眼”往往是指一句诗中最精

49、炼传神的一个字。你认为这首诗第三联两句中的“诗眼”分别是哪一个字?为什么?请结合全诗简要赏析。(2003全国题),答:诗眼分别是“咽”、“冷”。山中的流泉由于岩石的阻拦,发出低吟,仿佛呜咽之声。照在青松上的日色,由于山林幽暗,仿佛显得幽冷。“咽”、“冷”两字绘声绘色、精练传神地显示出山中幽静孤寂的景象(意境)。,阅读下面的词,完成题(2005北京春招)苏幕遮 范仲淹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 连 波,波上寒烟翠。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两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离愁别恨)这首词

50、在景物描写方面有哪些特点?(视角层次;秋景色彩;开阔意境丽景与柔情的统一),内容与形式兼顾 景、情限制与开放并举 主、客理解与鉴赏同步 客、主意象与意境对呈 芳草、开阔,甲诗描绘了一幅秋景图,试分析其色彩美:甲诗是一首充满色彩美的小诗。诗人巧用拟人手法,写乌桕错将“铁皂”给“染”成了“猩红”,小枫因偷饮“天酒”“一夜”之间脸颊绯红,生动描绘出晚秋的山色之美和景象之奇;“却倩孤松掩醉容”,一个“掩”字既写出小枫的可掬羞态,又写出了松树与枫树的红绿掩映。整幅画面充满了色彩变化之美、红艳秾丽之美和缤纷掩映之美,可谓美不胜收。,请分析这两首优美的写景诗流露的情感色彩:两诗不是纯客观的景物描写,而是把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农业报告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