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丘脑影像解剖》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下丘脑影像解剖》PPT课件.ppt(2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六步十图认识下丘脑,下丘脑是个小巧而强悍的结构,掌管人的冷暖饥寒、喜怒哀乐、吃喝拉撒,能让人睡不着、醒不了,还能影响人的生育和繁殖。但是,下丘脑是如此小巧,在MRI上难以寻觅;它又是如此复杂,拥有繁杂的核团和功能。,第一步:下丘脑的边界,在正中矢状位上找到以下结构:视交叉、前联合、后联合、垂体、乳头体、漏斗及灰结节(图1)。,也许大家对前、后联合比较陌生,它们都是连接纤维(白质);前联合位于终板上方、穹隆前方,图1下方小图可以看到穹隆前下方一个小小的圆形结构、其对应的轴位和冠状位如图2;后联合位于上丘上方,其对应的轴位和冠状位如图3。至于漏斗,是下丘脑下方一个“上宽下窄”、漏斗样囊样结构,连接
2、垂体;而灰结节是漏斗后方微凸起的灰质结构。,图2 蓝色直线交叉处显示前联合,图3 蓝色直线交叉处显示后联合,第二步:找出下丘脑边界以前联合下缘、后联合前缘、视交叉、中脑上缘、乳头体及灰结节外缘围成的区域即为下丘脑区域,如图4。其前界终板,为前联合与漏斗之间的薄板结构。,图4 下丘脑大致边界,第三步:定位下丘脑分区和重要核团 根据三个主要冠状位,定位下丘脑分区和重要核团。教科书(八年制神经病学第三版)将下丘脑分为四区,分别为视前区(Preoptic region)、视上区(Supraoptic region)、结节区(Tuberal region)和乳头体区(Mammillary region)
3、,需要注意的是视前区英文为preoptic region,而结节区也被称为anterior region,翻译时极易混淆。,因为重要的核团主要在视上区、结节区和乳头体区三个平面上,以显示这三个平分区的冠状位作主要说明。视上区层面通过视交叉后缘(能同时看到视束及视交叉,但再往后一个层面就看不见视交叉了),该层面主要包括视上核(图5红色)和室旁核(图5白色)。,图5 下丘脑视上区。蓝色直线交点为视交叉后缘。视上核(红色)位于视束上方;室旁核(白色)位于视上核稍后上方。,结节区也称中间区(Middle region),冠状位层面通过灰结节(图6蓝线交点),通过穹隆分为内侧区(图6蓝色)和外侧区(图6
4、黄色);漏斗核是结节区另一重要结构,又称为弓状核(Arcuate nucleus),是环绕第三脑室周围的灰质结构,在冠状位上呈现下弯的弓形(图6棕色)。称为乳头体区(Mammillary region)或后区(Posterior region)通过乳头体,包含下丘脑后核与乳头体核(图7)。需注意,视上区和视上核容易混淆,后文中提到的视上垂体束(Supraopticohypophyseal tract)指的是视上区(包括视上核、室旁核)。,图6 下丘脑结节区。蓝色直线交点为灰结节。黄色弓形线为漏斗核,通过穹隆作竖直向下的直线,将下丘脑分为外侧区(黄色)和内侧区(紫色)。,图7 下丘脑乳头体区。蓝
5、色直线交点为乳头体,圆形结构示下丘脑后核(绿色),位于乳头体区稍上方。,第四步:了解下丘脑与垂体之间的联系 视上区的室旁核与视上核分泌ADH与催产素,形成视上垂体束,通过漏斗传递至后部垂体(神经垂体)储存,后通过海绵窦运入血;以结节区的灰结节与漏斗核为主的核团(还有其他核团如室旁核等)则分泌多种垂体激素释放激素,不直接通过突触传递,而是进入垂体门脉系统后,运输至前部垂体(腺垂体),调节垂体激素的释放(图8),经典的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就是一例,参与应激反应等。,图8 下丘脑与垂体的联系。灰结节为漏斗与乳头体之间稍隆起的灰质结构;漏斗核为漏斗深部的灰质结构。,第五步:了解下丘脑的其他重要神经联
6、系除了视上垂体束外,下丘脑还有几个重要的神经联系。乳头体向丘脑投射的乳头体丘脑(Mammilothalamic tract),通过扣带回、海马旁回、海马、穹隆,回到乳头体,形成Pepez环路;杏仁核投射至乳头体,参与边缘系统;内侧嗅皮层投射至下丘脑的内侧前脑束(Medial forebrain bundle),下丘脑投射至脑干网状激活系统,参与摄食、应激等反应。,第六步:了解下丘脑与各个核团的功能 下丘脑主要核团的主要功能总结如图9。注意,视上区和乳头体区也可分为内侧区和外侧区,但其他核团繁杂,为化繁为简,故表中未标识。此外,如第五步所述,下丘脑存在广泛的神经联系,下丘脑功能异常可引起记忆下降
7、等认知障碍,失眠和发作性睡病等睡眠、觉醒功能障碍,以及应激、抑郁等情绪异常。,图9 下丘脑重要核团的部分主要功能,下一步?参考文献总结了部分下丘脑病变的影像,自行戳原文,但是原文中下丘脑核团的解剖有些许错误,读者可自行查看1。注:本文解剖结构主要参考奈特图谱Netters Concise Neuroanatomy Updated Edition(Print ISBN:9780323480918;eBook ISBN:9780323482011;Imprint:Elsevier Published Date:28th September 2016),图10为书中附图,本文第三步中的三个平面即为图10第2、4、6个平面。欢迎大家讨论,图10 下丘脑结构引自Netter图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