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托出教研广阔天地.ppt

上传人:sccc 文档编号:5457341 上传时间:2023-07-09 格式:PPT 页数:30 大小:342.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网络托出教研广阔天地.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网络托出教研广阔天地.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网络托出教研广阔天地.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网络托出教研广阔天地.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网络托出教研广阔天地.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网络托出教研广阔天地.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网络托出教研广阔天地.ppt(3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欢迎大家,网络托出教研广阔天地,晋城市教学研究室 卢团云,汇报提纲,网络教研产生的背景网络教研让我们看到了什么网络环境下校本教研的措施与操作网络教研的实践反思,一、网络教研产生的背景,我认为下面三个瓶颈导致了当前课程改革的种种困惑,第一个瓶颈:招考制度滞后。第二个瓶颈:教育立法滞后。第三个瓶颈:教师研究滞后。,课程改革,成在教师,败在管理,关键在教研。,教育部关于2003年义务教育新课程实验工作有关要求的通知中明确要求:“区域性推进以校为本教研制度建设,以期通过校本教研制度的建设转变教师的教学、研究和培训方式,进而改变教师的职业生活方式,推动学校文化的创建,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推动基础教育课程

2、改革的可持续发展。”,“如果您想让教师的劳动能给教师带来乐趣,不至于使天天上课变成简单乏味的义务,那么就请您把每位教师引导到从事研究这条幸福的道路上来吧!”,由于专业支持力量不足,各级教研室有三件想做却做不到的事:一是教研走向校本要求教研队伍迅速扩大,教研室做不到;二是教研走向校本必须使教研与教学同步,长流水不断线,教研室做不到;三是教研走向校本必须经常性地贴近教师、紧跟课堂,及时回应教学问题,教研室做不到。,网络教研,2005年5月,教育部基础教育教材发展中心正式立项并全面启动了“新课程网络教研”建设工程.6月11日-12日,全国“新课程网络教研工作会议”在海南,作为网络项目的第一次工作会议

3、,会议全面介绍海南省培训院依托“成长博客”广泛开展网络教研的经验,并启动专业网站的建设工作。9月28日-29日,在北京召开“新课程网络教研”项目第二次工作会议,教育部基础教育司有关处室负责人及教育部课程中心领导班子和全体成员参加会议,朱慕菊副司长到会并作重要讲话。,朱慕菊副司长强调:实施“新课程网络教研”项目是推进新课程的重大举措,要充分认识这项工作的内在价值和长远意义。希望通过“新课程网络教研”建设工程,能够为广大一线教师提供内容丰富、体现新课程理念、反映最新研究成果且有助于切实解决广大一线教师教学中各种现实问题的优秀课程资源。,二、网络教研让我们看到了什么,网络教研是通过教育社区论坛或者基

4、于在线通讯工具的教研群体,大家可以进行区域或跨区域的教研活动;利用论坛发贴子等方式还能够解决众多教师参加教研活动的时间不一致的问题,实现异步交流。,目前,在网络上已形成了几种形式的教研形态,包括:教育行政部门的官方网站组织的论坛讨论、成果展示、课例交流等;各家教材出版社组织的教材网站,进行教材培训、教材研讨及教学资源支持等;专家或教师自己组织的专题网站,针对特定学科领域进行网络研讨,进行教学心得、教学难题方面的讨论。另外,最近比较流行的网络教研模式还有教育博客等形式。,1、改变教师的学习、工作状态,提升学校的教研文化。博客也叫工作日志,它帮助众多教师摆脱了仅凭个人狭隘的经验学习和工作的状态,由

5、独学无友的学习状态,进入了自主开放、能够利用先进技术进行高效率学习的状态。不仅强化了教师教研意识,而且激发了他们学习的自觉能动性,促进了反思能力的提高和反思习惯的形成。,2、改变研教分离的现状,促进教研的知行结合。一是改变了原来那种缺乏系统目标,难以持续跟进的“蛙跳式”教研活动,通过网络使教研与教学同步进行,对教学中的问题能及时回应和解决。二是从少数人的教研到全员参与、人人受益的教研。三是改变 了以往教学研究的粗疏性,使教研成为真正改变教师教学行为的活动。,3、实现专家坐堂,开展民主讨论。通过网络教研,专家可以定期地参加与讨论一些疑难问题,既解决了一线的困惑,也有利于教师发表真实的言论,这对专

6、家了解基层、调整学术方向也有益处。,4、达到群研聚合,共享集体智慧。通过网络教研,群策群力,大家把自己的教学困惑、教学观点、教学经验与大家一起分享,凝聚更多人的智慧,达到一种更高的学术层次,促进了普通教师与国家级专家和各地优秀教师的广泛交流。,5、发挥教研的引领作用,促进教研的深入。对教师教研的深度引领,包括对课改难题的探讨,教学问题的深究,育人规律的探索,实践经验的总结,都需要过程,需要连续,需要专家与教师多次互动交流。网络教研能与教学同步,专家与教师经常性地在线接触,具备对教学深度引领的基本条件。教研员用博客做课题,做到及时交流、追踪问题、在线研讨、共建资源、共享成果、跟进管理、多元评价,

7、保证课题实验的可持续深入开展。,6、改变教师的成长环境,为骨干和榜样脱颖创造出公平机会。博客给每个教师以公平。课改需要榜样也造就榜样,而发挥榜样作用需要做两方面的工作:一是关注和提升榜样,二是宣传和展示榜样。博客就是关注和提升、宣传和展示榜样的好平台。,7、优化学校的人际关系,孕育并催生出新的课程文化。新课程需要新的课程文化。博客给予师生新的学习、生活、工作和交流方式,孕育并催生出新的课程文化。博客是以个人主动参与为特征的网络表达和交流形式,博客在学校的广泛应用,解决了层级互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困难,提供了师生主动参与课程建设和学校管理的环境条件。,三、网络环境下校本教研的措施与操作,利用

8、校园网,探索网络环境下校本教研的新方法,努力提高学校教研活动的实效,提高教师业务水平,提高课堂教学效率。1、完善网络 2、培训教师 3、建立制度 4、开展活动 5、及时反馈 6、实现共享,四、网络教研的实践反思,网络教研不是网站与教研的简单相加,而是互联网对教研的全面服务和深刻改造。网络教研需要硬件条件、新的教研方式、网络技术,而比这更重要也更困难的是观念、状态和结构的改变。,1、比硬件更重要的是观念。资源观。教师资源、时间资源是最宝贵的资源。合作观。合作高于竞争,共享集体智慧,是互联网的精神和优势。服务观。教研就是服务,为师生、为教学服务。共建观。共建才体现主体,参与才获得提高。,2、比方法更重要的是状态。新的技术要有新的方法。但网络教研的实践证明:比方法更重要、更难解决的是状态。,3、比技术更重要的是结构。网络教研和传统教研相比,在系统性、技术性、预见性、协调性、合作性、互动性、反馈性等方面都加强了,教学研究有了网络这个技术中介后,各方面关系结构、活动结构都发生了变化。因此,网络教研需要对教研的组织、计划、内容、活动和评价等方面的结构进行调整,以形成数字化教研配套体系。,希望大家多提宝贵意见!,谢 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农业报告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