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前串讲.ppt

上传人:sccc 文档编号:5458342 上传时间:2023-07-09 格式:PPT 页数:87 大小:382.5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考前串讲.ppt_第1页
第1页 / 共87页
考前串讲.ppt_第2页
第2页 / 共87页
考前串讲.ppt_第3页
第3页 / 共87页
考前串讲.ppt_第4页
第4页 / 共87页
考前串讲.ppt_第5页
第5页 / 共8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考前串讲.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考前串讲.ppt(8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教育知识与能力考前串讲,16+17+85,材料题可能考点:,1、政治与教育的关系p17 政治对教育的制约:决定性质、领导权、受教育权、目的、内容 管理体制 教育对政治:完成年轻一代的政治化、促进政治体质的变革与完善、推动国家民主政治建设、形成社会舆论、影响政治时局的力量2、经济与教育p15 经济对教育:人才规格和教育结构、发展规模和速度、内容形式和手段 教育对经济:可能劳动力变为现实劳动力、知识生产力变为直接生产力、提高劳动生产率3、文化与教育p21 文化对教育:制约内容与水平、教育模式、教育变革 教育与文化:传递、选择、创新,4、影响人身心发展的因素 遗传:提供可能、制约身心发展年龄特征、遗

2、传差异性对人身心发展有一定的影响、遗传具有可塑性 环境:外因、环境的给定性和人的主体选择性、环境对人的发展作用离不开人对环境的能动活动 教育:主导。规定发展方向、影响深刻、专门教师、调节其它因素 主观能动性:主体5、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 A好,B好,AB不可偏废 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相统一的规律;间接经验和直接经验相统一的规律;传授知识与发展能力相统一的规律;传授知识与思想教育相统一的规律(教学的教育性规律),6、教学原则 科学性与思想性相统一的原则;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直观性原则;启发性原则;循序渐进原则;巩固性原则;因材施教的原则;发展性原则对联:循序渐进 科学理论不直观 发展发财

3、得巩固,7、教学方法:p83334法则 3看(学生看):读书指导法、演示法、参观法3说 老师说:讲授法 学生说:谈话法 一起说:讨论法4做:练习法、实验法、实习作业法、研究法,8、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备课(先决条件):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备学法、编写教学计划上课(中心环节):目标明确;保障教学科学与思想性;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适时调整教学计划组织好教学活动;布置课外作业 课外辅导:抓思想、保学习学业成绩的检查与评定:评学生、评老师,9、德育规律p215 德育过程是教师教导下学生的能动的道德活动过程。德育过程是培养学生知情意行的过程。德育过程是促进学生品德发展矛盾的积极转化过程。德育过程是一个

4、长期的、反复的、不断前进的过程10、德育原则p218 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原则、疏导原则、长善救失原则、严格要求与尊重热爱学生相结合的原则、在集体中进行教育的原则、教育影响的一致性和连贯性原则,11、德育方法p224 说服、榜样、锻炼、陶冶、表扬奖励与批评处分、自我教育(修养)12、培养办集体的办法 确定班集体的发展目标。建立班集体核心队伍。建立班集体的正常秩序。组织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培养正确的舆论和良好的班风。协调人及关系,13、创设良好课堂气氛 教师:采取民主方式对待学生;更新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在教学中要讲究艺术性,让学生能够更多的参与到课堂;对学生一视同仁;采用多元评价的方式

5、来客观的对学生进行评价;树立自己的人格魅力;师生关系:营造和谐的班级氛围,让班级充满朝气和活力增强课堂教学中情感投入,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14、记忆规律在教学中的运用p118运用记忆规律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明确识记的目的和任务;充分利用无意识记忆的规律组织教学;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利用生动、具体的形象和表象进行教学(让多种感官参加记忆)提高学生的回忆效率:教会学生善于运用回忆的技能、技巧;培养学生的意志力,排除回忆过程中的干扰根据遗忘规律有效的组织复习:合理安排复习时间;恰当安排复习内容;反复阅读与试图回忆相结合;复习方法多样化,15、学习动机的基本理论:强化论(行为主义)、需要层次论(人本主

6、义)、归因理论(认知主义)、自我效能理论(社会学习理论)、成就动机理论16、中学生学习动机激发与培养p134学习动机的激发:设置合理目标成就动机理论、有效的利用反馈与评价、合理利用奖励和惩罚,维护内部学习动机、科学的使用竞争与合作-需要理论、适当进行归因训练,促使学生继续努力-归因理论、培养自我效能感,增强学生成功的自信心-自我效能感、增加学习任务的趣味性学习动机的培养:利用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互动关系培养学习动机、利用直接发生途径和间接转化途径培养学生动机、教师的解答,满足学生求知欲、学生参加各种活动,简答题可能考点:,1、影响课程变革的重要因素 社会因素(政治、经济、文化、科技)、儿童因素、

7、课程理论2、新课改课程目的、结构、内容、实施过程、评价、管理,3、个别授课制与班级授课制的区别4、影响品德发展的因素:p208 社会环境(社会风气 媒体 社会舆论)家庭环境、学校、个人5、班集体发展阶段:p236 组建阶段、核心初步形成阶段、集体自主活动阶段6、班主任工作:p238 建班、了解学生、促进学习、开班会、有活动、爱劳动、个别教育、协调影响、打评语、做总结,7、影响课堂管理的因素:p243 教师领导风格(参与式管理、监督式管理)、课堂管理跨度(班级规模)、班风与校风、学生对老师的期望(定型期望)、师生的人际关系10、课外活动的意义 p254 开阔视野,获得新知识;培养良好的品德,丰富

8、精神生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因材施教,完善个性;启迪智慧,形成能力,8、影响课堂气氛的因素 p243 教师因素:教师的领导方式、教师的移情、教师的期望、教师的焦虑、教师的教学能力、教师对学生的偏爱学生因素:学生之间彼此是否团结、和睦;学生对集体目标是否赞同,个人需求与课堂教学目标是否一致;学生是否自觉遵守课堂纪律。师生关系:和谐的师生关系课堂物理环境因素:教学时间安排、教室设备、教具、噪声、光线、空气、温度、座位编排等,9、课堂行为的处置与矫正 对课堂问题行为的管理应以预防为主,引导和促进学生端正态度,帮助学生适应学习环境,逐渐减少问题行为的产生。A、正确对待学生的课堂行为B、行为矫正强化学生

9、的良好行为、排除不良行为。(外部)C、心理辅导:通过改变学生的认知、信念、价值观念和道德观念来改变学生外部行为的一种方法。(内部)D、制定合适的教学计划,教学内容、方法、要适合学生程度和水平,使学生通过学习获得成就感,提高自信心,减少焦虑。E、对于学习给予精确的指导,使学生了解要做什么、怎么做以及如何得到帮助。F、建立良好的教学秩序。营造愉快和谐的课堂氛围。G、协调同伴间的关系。,11、影响遗忘进程的因素p116 时间、记忆材料的意义和作用、记忆材料的性质和数量、学习程度(过度学习50%)、学习方法、材料的序列位置:一般材料的开始和末尾部分记忆效果好,中间的遗忘得快。(前摄抑制:先学习的材料对

10、后学习的材料的记忆发生干扰作用。后摄抑制:后学习的材料对先学习的材料记忆发生干扰作用),12、学习理论 行为学派:刺激反应的联结学习理论。包括:桑代克(学习理论)、巴甫洛夫(经典条件反射理论)、斯金纳(操作条件反射理论)、班杜拉(社会学习理论)认知学派:认知结构学习理论。包括:布鲁纳(发现学习理论)、奥苏贝尔(认知接受学习理论)(或称“有意义的接受学习”理论)、加涅信息加工理论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包括:建构主义(知识观、学习观、教学观)、人本主义的学习理论。包括:罗杰斯和马斯洛,14、健康情绪的必要条件 正确的人生追求;宽广的胸襟;理性的适应生活;寻找身边的快乐15、调节情绪的方法 转换认知角

11、度、自我暗示、调解期望值、适当宣泄、转移注意力、升华(寄托)16、中学生良好情绪的培养 增强中学生的自信心、培养中学生的情绪自制力和挫折承受力、帮助中学生掌握情绪情感调解的办法、充实中学生的精神生活,17、中学生心理健康辅导的主要方法p196强化法:运用正强化原则,当出现所期望的心理与目标行为,采取奖励的办法,立即强化以增加此种行为出现的频率。系统脱敏法:不喜欢什么害怕什 么,给什么认知疗法:通过改变思维和行为方法来改变不良认知,达到消除不良情绪和行为的方法。-改变不好的观念以达到消除坏情绪的行为。来访者中心疗法理性情绪疗法,单选题可能考点,1、最早将“教”、“育”二字用在一起的是孟子2、教育

12、是一种有目的的培养人的社会活动(广义与狭义的教育)3、教育三要素:教育者 受教育对象 教育中介4、生物起源说:勒图尔诺、沛西能 心里起源说:孟禄5、春秋战国:私学兴起,儒、墨并称为显学,6、宋代:程朱理学成为国学,重四书、五经 四书:论语、孟子、大学、中庸 五经:诗、书、礼、易、乐、春秋7、孔子的教育学思想:“庶富教”、“性相近,习相远”、“有教无类”、“学而优则仕”8、墨子的教育学思想:染丝说、兼爱非攻的贤士、重视实用技术的传授,9、学记中国和世界教育史上最早、最完整的教育学专著。夸美纽斯大教学论独立性教育学的开端,近代最早教育学专著;赫尔巴特普通教育学,现代最早。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凯洛夫教

13、育学卢梭爱弥儿柏拉图:理想国,10、苏格拉底:产婆术11、夸美纽斯:教育适应自然原则、“泛智教育”理论 卢梭:爱弥儿自然主义教育。洛克:白板说、提倡绅士教育 康德:最早在大学开设教育学讲座的教授。,12、赫尔巴特:传统教育观(教师、教材、课堂)、学科中心主义代表人物、四段教学法。教学的教育性规律13、实验主义教育学:梅伊曼、拉伊14、杜威:现代教育(儿童中心、经验中心、活动中心)五步教学法、儿童中心主义代表人物15、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系统。认知、情感、动作技能三大目标,16、布鲁纳:发现学习观 赞科夫:发展学习观 奥苏贝尔:接受学习观 马卡连柯:集体主义教育 维果茨基:最近发展区 舒尔茨:人

14、力资本理论17、遗传决定论:霍尔、高尔顿 环境决定论:墨子、华生(以环境决定论为主)教育万能论:爱尔维修,18、人的身心发展规律顺序性-青少年的身心发展是一个不间断的由低级向高级、由量变到质变、由简单到复杂的有序过程。要求教育:循序渐进。阶段性:个体在不同的年龄阶段表现出身心发展不同的总体特征及主要矛盾,面临着不同的发展任务,这就是身心发展的阶段性。要求教育:从学生实际出发,分段实施。防止搞“一刀切”、“一锅煮”,不平衡性人的身心发展不是匀速前进的,各个部位各种功能的发展是不平衡的。要求教育:抓住关键期,适时而教个别差异性:要求教育做到因材施教”、“长善救失”。“一把钥匙开一把锁”,19、个人

15、本位论:卢梭、福禄培尔、裴斯泰洛齐20、社会本位论:涂尔干、凯兴斯泰乐21、我国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马克思全面发展学说22、1958年:教育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与生产劳动相结合1993: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与生产劳动相结合23、双轨制:西欧 单轨:美国 分支:苏联,24、壬寅学制:钦定学堂章程我国正式颁布的第一个学制,但没有实施。癸卯学制:奏定学堂章程我国第一个正式实施的学制。指导思想: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以日本为蓝本。壬戌学制:“六三三制”,以美国为蓝本,“三段五级”25、强制性:义务教育最本质的特征。公共性、免费性、基础性26、实验法科学性最强的研究方法。27、六艺:礼、乐、射、

16、御、书、数七艺:文法、修辞、辩证法、算数、几何、音乐、天文学,28、根据课程内容的组织方式,分为学科课程和综合课程 根据课程内容所固有属性,分为学科课程和活动课程 根据对课程实施的要求不同,可分为必修课与选修课。根据课程呈现方式,分为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 根据课程设计、开发和管理的主体不同:国家、地方和校本课程29、教学是学校工作的中心30、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识活动其特殊性表现在:间接性、引导性、简洁性、教育性31、孔子首开个别教学制先河。,32、道尔顿制:教师不再上课向学生系统讲授教材,只为学生分别指定自学参考书、布置作业,有学生自学和独立作业,有疑难时才向老师请教。33、分组教学是把学生

17、按能力或学业成绩分为不同的班或组,通过定期测验决定学生升级(组)或降级(组)的教学组织形式。34、特朗普制,又称“灵活的课程表”,其基本做法是,把大班上课、小班讨论、个别作业三种教学组织形式结合起来。35、文纳特卡制-个别教学与团体活动联系起来。36、班级授课制:我国教学基本组织形式,37、德育内容: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教育、理想和传统教育集体主义教育劳动教育纪律和法制科学世界观和人生观教育38、品德的心理结构:知(开端)、情、意、行(最后目的),40、埃里克森道德发展阶段论41、初二是品德发展的关键期42、思想政治课与其他学科教学德育主要途径43、三生教育:生命教育、生活教育、生存教育44、了

18、解学生,研究学生班主任工作的前提。组织和培养班集体班主任工作的中心环节45、课堂气氛的类型(积极型、消极型、对抗型)46、课堂纪律类型:教师促成纪律、集体促成纪律、任务促成纪律、自我促成纪律(维持纪律的最终目的),47、课外活动的特点:自主性、自愿性(最基本的特点)灵活性、时代性48、课外活动的形式:群众性活动、小组活动(基本组织形式)、个人活动49、人一生中最早接受的是家庭教育,起主导作用的是学校教育,影响最广泛的是社会教育。50、指向性和集中性是注意的两个基本特征。,51、注意的广度指人在同一时间内所能清楚地把握的对象的数量 注意的稳定性是指注意在同一对象或同一活动上持续的时间。注意的分配

19、是指在同一时间内,把注意分配到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的对象或活动上 注意的转移指当环境或任务发生变化时,注意从一个对象活动转到另一个对象或活动上。52、感觉是最简单的心理现象,53、感受性:一种心理量,即人对刺激物的感觉能力。感觉阈限:一种物理量,即人要想感觉到刺激的存在或变化,刺激本身的强度和强度的变化需达到一个起码的量值,这个临界值就叫感觉阈限。54、感觉适应性:感受器在刺激连续作用下,感觉会随时间的延续而发生变化,多数为感受性降低,甚至消失。,55、感觉的后象:当刺激作用于感受器停止后,感觉并不立刻消失,而是逐渐减弱。56、感觉的相互作用:一种感觉的感受性,因为其他感觉的影响而发生变化的现象

20、。57、联觉:由一种感受器官受到刺激而产生一种特定感觉的同时,又产生一种不同的感觉。58、知觉的基本特征:整体性、选择性、理解性、恒常性59、根据记忆内容不同,可以分为形象、逻辑、情感和运动记忆。根据记忆在脑中保持时间的长短,分为瞬时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60、艾宾浩斯的遗忘曲线:先快后慢,61、根据思维要解决的问题的内容:动作思维、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 根据思维过程的指向性:聚合思维&发散思维 根据思维的独创性:常规思维&创造思维62、定势是一种心理活动的准备状态。由于定势的作用,常常使人凭借以前的知识、经验惯性的看待新面临的问题。63、功能固着是指一个人看到某个物品有一种惯常的用途后,就

21、很难看出它的其它新用途;64、原型启发:根据事物的本质特征而产生新的设想和创意。,65、皮亚杰认知发展规律:感知运算阶段-客体永恒性、前运算阶段-自我中心和泛灵论、具体运算阶段-去中心化和守恒概念、运算阶段66、根据动机诱因来源:内部和外部 奥苏贝尔:认知内驱、自我提高、附属内驱力 作用时间长短:近景性动机和远景性动机67、正迁移与负迁移(按迁移的性质和作用)顺向迁移与逆向迁移(按迁移发生的水平)横向迁移与纵向迁移(按迁移发生水平)一般迁移与特殊迁移(按迁移的内容),68、PQ4R法 预览Preview、设问question、阅读read、反思reflect、背诵recite、回顾review

22、69、泛化:对那些与条件刺激相似的事物作出相似的反应就是类化。分化:条件反射过程中只对某特定刺激产生反应。条件反射的精细化70、正强化指的是,当个体做出一个行为后,给予一个积极强化物。这会增加个体做出该行为的频率。71、负强化指的是,当个体做出一个行为后,消除不利因素,增加该行为的出现频率。,72、惩罚:惩罚是和强化相反的概念,它涉及的是行为的消除机制,制止某种不当行为。73、整个中学阶段学生的心理具有过渡性、闭锁性、社会性和动荡性四个特点。74、同化:将新知识纳入已有结构中。“同化于己”75、顺应:改变自身结构实现对环境的适应心境76、心境:一种微弱、平静和持久的情绪状态。心境具有弥散性和长

23、期性。,77、激情:一种爆发强烈而持续时间短暂的情绪状态。具有爆发性和冲动性。应激:出乎意料的紧张和危急情况引起的情绪状态。暴怒是因为对客观事物不满而产生的一种情绪反应 过渡焦虑是由某种不顺心的因素而引起的不愉快的情绪反应。78、紧张是在生活情境中,对威胁的或不愉快的因素的情绪反应。抑郁是一种心理综合症。一种持久的心境低落状态 焦虑:以与客观威胁不相适合的焦虑反应。常见为考试焦虑,79、人格的基本特征:整体性、稳定性、独特性、社会性80、奥尔波特的人格特质理论 共同特质指在某一社会文化形态下,大多数或一个群体所共有的、相同的特质。个人特质,指个体身上所独具的特质。次要特质是个体一些不太重要的特

24、质,往往只有在特殊的情况下才会 表表现出来。81、卡特尔的人格因素理论:表面特质、根源特质83、弗洛伊德人格结构理论认为人格由本我(唯乐原则)、自我(现实原则)和超我(完美原则)构成。,84、埃里克森的社会性发展阶段论 信任对不信任(01岁);自主对羞怯(13岁);主动对内疚感(35岁);勤奋感对自卑感(512岁);角色同一性对角色混乱(1220岁);亲密对孤独(2024岁);繁殖对停滞(2565岁);自我整合对悲观绝望(65岁以后85、学习适应不良型概念:中学生的学习困难严重影响到他们知识的获得,而这种困难又不是智力低下所引起的,综合素质考前串讲,一、实施素质教育的途径1、教师:加强教师队伍

25、建设,提高教师整体素质A:确定现代学生观;B:提高师德;C:教师继续教育,2、课程:构建素质教育课程体系,全面提高教学质量3、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水平,加强学法指导4、评价:构建素质教育评价体系 评价学生、评价老师两方面;过程性评价取代终结性评价。5、管理:强化常规管理,严格执行规范,坚持依法执教,二、以人为本的学生观p9 学生具有个体差异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尊重与信任学生 相信学生的潜力,三、素质教育理念下的教师观1、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共同探究者2、教师是学生发展的促进引导者3、教师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 教师参加教育教学科研工作;学生的不断发展以及千差万别导致教师以一种发展态度来对教学活动

26、进行研究,来适应学生的发展。4、教师要有正确的自我观,四、教师的权力与义务权力:1、教育教学权:进行教育教学活动,开展教育教学改革和实验。2、科学研究权:从事科学研究,学术交流,参加专业的学术团体,在学术活动中发表意见。3、管理学生权:指导学生的学习和发展,评定学生的品行和学业成绩4、获取报酬待遇权:按时获取工资报酬,享受国家规定的福利待遇以及寒暑假的带薪休假,5、民主管理权:对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管理工作和教育行政部门的工作提出建议和意见,通过教职工代表大会或其他形式参与民主管理。6、进修培训权:参加进修或者其他方式的培训。义务:1、遵守宪法、法律和职业道德,为人师表。2、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

27、遵守规章制度,执行学校的教学计划,履行教师聘约,完成教学工作任务。3、对学生进行宪法所确定的基本原则的教育。,4、关心爱护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存进学生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5、制止有害于学生的行为或者其他侵犯学生合法权益的行为;批评和抵制有害于学生健康成长的现象。6、不断提高思想觉悟和教育教学业务水平。,五、教师职业道德爱国守法教师职业的基本要求。爱岗敬业教师职业的本质要求。关爱学生师德的灵魂。教书育人教师的天职。为人师表教师职业的内在要求。终身学习教师专业发展的不竭动力。,遗传,环境,教育,个体的活动,(二)影响人的发展的因素,(材料),A.遗传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遗传是指人从上

28、代继承下来的生理解剖上的特点,如机体的结构、形态、感官和神经系统的特点等。这些遗传的生理特点,也叫遗传素质。遗传在人发展中的作用主要表现在:1、为人的身心发展提供了可能性 2、制约着年轻一代身心发展年龄特征 3、遗传差异性对人身心发展有一定的影响 4、遗传具有可塑性 狼孩,B、环境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环境是围绕在个体周围的并对个体自发地发生影响的外部世界。1、环境是人发展的外部条件2、环境的给定性和人的主体选择性3、环境对人的发展作用离不开人对环境的能动活动,C、教育对人的发展的主导作用,教育规定着人的发展方向教育对人的影响较为深刻、系统、全面学校有专门教师负责教育工作教育还能对其他各种环境因

29、素加以控制和调整,D、个体的主观能动性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个体能动性是在人的活动中产生和表现出来的个体能动性是人的发展的内在动力个体能动性影响人的自我奋斗和自我设计简便记忆:遗传是基础 环境是外部条件 教育是主导 主观能动性是主体,2023/7/9,61,(一)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相统一的规律 1、教师在教学中起主导作用。-A好 P82 依据:教学任务、教学实践。2、学生在教学活动中是主体:教师的教是为了学生的学。-B好 3、防止忽视学生积极性和忽视教师主导作用的倾向。-AB不可偏废,二、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材料)简便记忆:A好,B好,AB不可偏废,(二)间接经验和直接经验相统一的规

30、律 1、教学过程是以传递和学习间接经验(书本知识)为主。-A好 A、间接经验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符合人类的认识规律;B、传递和学习间接经验是教学的基本任务;C、学习间接经验是学生认识客观世界的一条最经济、高效率的捷径。2、学习间接经验必须以直接经验(社会实践)为基础。-B好 3、正确处理间接经验和直接经验的关系。-AB不可偏废,(三)传授知识与发展能力相统一的规律 1、掌握知识是发展能力的基础A好 2、智力发展是掌握知识的重要条件B好 3、掌握知识与发展能力体现在启发式教学中 4、教学中要防止单纯抓知识教学或只注重能力发展的片面性AB不可偏废,(五)传授知识与思想教育相统一的规律(教学的

31、教育性规律),1、教学永远具有教育性。-A好 教师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总是在一定的思想体系指导下,受一定的哲学观和一定的阶级立场、及其价值观的支配;科学知识本身具有重要的思想道德教育的价值;在教学中,学生不仅从知识中受到教育,而且还从教师的教学态度和思想感情中获得教育。2、只有所学知识激起学生情感、态度积极变化才能引起他们思想真正得到提高。-B好3、防止单纯传授知识或脱离教学的思想教育的偏向。-AB不可偏废,补充:二、教学原则体系(材料题常考知识点),(一)科学性与思想性相统一的原则 含义:教学以马克思注意为指导,授予学生以科学知识,并结合知识教学对学生进行社会主义品德和正确价值观、世界观教育

32、。要求:1.保证教学的科学性。2.发掘教学内容的思想性,注意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3.重视补充有价值的资料、录像和事例。4.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的思想水平和道德修养,以身作则。,(二)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含义:是指教学要从实际出发,把理论知识讲授与实际结合起来,把教学内容同生活紧密结合起来,并注意培养学生运用科学知识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学会用、学以致用。要求:1.书本知识的教学要注重练习实际 2.根据教学的要求,适当组织学生参加必要的实践活动,培养学生运用知识于实际的能力 3.补充必要的乡土教材(地区特色,教学不脱离地区实际),(三)直观性原则,含义:指教师运用各种直观手

33、段,引导学生充分感知所学对象,使学生获得具体明确的表象。种类:实物直观-实物、标本、实验等 模象直观-图片、图表、模型、电影、视等 语言直观 要求:1.正确选择直观教具和现代化教学手段 2.直观与讲解相结合 3.防止直观滥用,(四)启发性原则,含义:是指教师在教学中通过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形成学习动机,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引导他们生动活泼主动地学习,使他们经过独立思考,融会贯通地掌握知识,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要求:1.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激发其学习动机,重视其学习的主体地位 2.善于提出疑问,引导教学步步深入 3.注重通过早实际中解决问题启发学生获取知识 4.发扬教学民主,

34、生动活泼地进行教学,(五)循序渐进原则,含义:是指教学要按学科本身的逻辑体系和学生认识规律来进行,使学生系统地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系统周密的思维能力。序:包含着教材的逻辑顺序和学生认识能力发展的顺序 进:学习的速度 要求:1、按照学科的科学体系进行教学 2、按照学生认识发展的顺序进行教学 3、抓主要矛盾,解决好重点与难点 4、讲系统性与灵活多样性结合起来,(六)巩固性原则,含义:指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牢固地掌握所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并在需要时能及时地再现和运用,为学习新知识、发展创造性思维奠定基础 要求:1.理解的基础上巩固 2.重视各种复习 3.在实际运用中巩固知识,(七)因材施

35、教的原则,含义:是指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提出统一要求,又要照顾个别差异,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把集体教育与个别指导结合起来,实施个性化的教学,使每个学生的才能和特长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要求:1.深入了解学生实际,加强调查研究 2.从大多数学生的水平出发,适当照顾学生的水平差异 3.针对学生的个性特点,提出不同要求,做到长善救失,(八)发展性原则,含义:教学内容、方法和进度要适合学生的发展水平,但又要有一定的难度。要求:1.了解学生的发展水平 2、注重全面发展 3、考虑学生认识发展的时代特点,教学原则,科学性与思想性统一原则 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主观性原则 启发性原则 循序渐进原则 巩固性原则 发展

36、性原则 因材施教原则 简便记忆:对联 循序渐进 科学理论不直观 发展发财得巩固,二、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材料题*备课*上课*课外辅导*学业成绩的检查与评定,(一)备课 上好课的先决条件,整个教学工作的起始环节。教师的备课主要是:备教材:研究课程标准,钻研教科书 备学生:了解本班学生的特点 备教法、学法 编写教学计划,(二)上课-材料题 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上好一节课应做到:目标明确;-知识、能力、情感 保障教学科学与思想性;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适时调整教学计划;组织好教学活动;布置课外作业,(三)课外辅导(抓思想,保学习)做好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养成按时完成作业的习惯;防止懒

37、惰;了解学生独立完成作业情况;与家长及时沟通。做好对学生学习的辅导工作。,(四)学业成绩的检查与评定 评学生、评老师 1、诊断学生学习状况的手段;2、分析教师的课堂教学,改进教师教学工作、调控教学活动的重要手段。,(二)培养办集体的方法(针对教师而言)-材料1.确定班集体的发展目标 教师要精心设计班级的发展目标,班集体发展目标可以分为近期、中期、远期三种目标。目标制定中药广泛听取学生意见;采取各种措施促进目标的实现,如各种奖励惩罚措施。2.建立班集体核心队伍建立一支核心队伍是培养班集体的一项重要工作。教师要善于发现和培养积极分子;教师应把对积极分子的使用与培养结合起来,既要树立积极分子威信又要

38、严格要求,既要肯定工作又要指出不足。民主性原则。3.建立班集体的正常秩序-补充班集体的正常秩序包括必要的规章制度、共同的生活准则以及一定的生活纪律。4.组织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活动使每个人都有机会为集体出力,主要由日常性的教育活动与阶段性的教育活动组成,包括主题教育活动、文艺体育活动、社会公益活动等。5.培养正确的舆论和良好的班风一个班集体舆论持久的发挥作用就形成一种风气,良好的班风的是教育班集体成员的重要手段。6、协调人及关系-补充,本章节里面,我们要学习到4个心理学学派的“学习理论”:1、行为学派:刺激反应的联结学习理论。包括:A:桑代克(学习理论)B:巴甫洛夫(经典条件反射理论)C:斯金纳

39、(操作条件反射理论)D:班杜拉(社会学习理论)2、认知学派:认知结构学习理论。包括:A:布鲁纳(发现学习理论)B:奥苏贝尔(认知接受学习理论)(或称“有意义的接受学习”理论)C:加涅信息加工理论3、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包括:A:建构主义知识观、学习观、教学观4、人本主义的学习理论。包括:A:罗杰斯和马斯洛B:主要人本主义的“教育主张”,第三节 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影响课程变革的重要因素(简答),一,社会因素、儿童因素、课程理论。(一)社会因素(政治、经济、文化、科技)1、政治因素与课程变革政治影响课程变革目标的制定政治影响课程变革内容选择政治制约课程编制过程,2、经济因素与课程变革A、经济领域

40、劳动力素质提高的要求制约课程目标 经济发展对劳动力素质提出新要求、现代社会生产要求劳动力有的品质,而这些品质需要教育的培养B、经济的地区性差异制约者课程变革C、市场经济与课程变革 课程价值取向的变化 从前,倾向于意识形态。近年来,由于市场经济的发展,更注重经济价值 课程目标综合性 市场经济导致了就业的多样性与流动性。狭窄的知识面妨碍了就业 课程结构的优化 过去,以学科为中心的简单叠加。今后,考虑知识的有机结合,因为市场经济导致就业的转换性。,第三节 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3、文化因素与课程变革教育是文化的一个子系统,文化通过教育得以保存和发展A、文化模式与课程变革要求课程依据不同的民族文化特性设

41、置不同的课程,体现民族特色。B、文化变迁与课程变革文化变迁指文化内容与结构的变化,表现为文化与文化之间的传播,或文化自身的创造C、文化多元与课程变革文化多元:社会内容多种文化并存的状态学校课程要体现文化间差异,将文化与少数族文化结合起来,第三节 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4、科技革新与课程变革A、科技革新制约课程变革的目标演变历程:传授知识与发展能力的原始结合 注重传授知识 二者并生 注重能力的发展B、科技革新推动课程结构的变革 影响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在课程系统中的地位和相互关系;学校理科课程的科目构成也与科学技术门类演变直接相关C、科技革新影响着课程变革的速度,第三节 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二)学

42、生发展与课程变革1、学生身心发展的特性与课程变革 顺序性,阶段性,个别差异性,互补性 符合受欢迎;脱离实际反对2、学生需要与课程变革满足学生身心发展的需要3、课程变革着眼点:最近发展区 着眼于最近发展区去选择教学内容。,最近发展区 维果茨基认为学生的发展有两种水平:一种是学生的现有水平,指独立活动时所能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另一种是学生可能的发展水平,也就是通过教学所获得的潜力。两者之间的差异就是最近发展区。教学应着眼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为学生提供带有难度的内容,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其潜能,超越其最近发展区而达到下一发展阶段的水平,然后在此基础上进行下一个发展区的发展。,(三)课程理论因素 课程设置者教育思想是影响课程的重要因素,建立在不同教育哲学理论上的课程论及课程的历史传统,对课程产生重要影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农业报告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