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寄生虫概述》PPT课件.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5459024 上传时间:2023-07-09 格式:PPT 页数:34 大小:8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体寄生虫概述》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人体寄生虫概述》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人体寄生虫概述》PPT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人体寄生虫概述》PPT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人体寄生虫概述》PPT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体寄生虫概述》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体寄生虫概述》PPT课件.ppt(3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医学寄生虫学(Medical parasitology)又称人体寄生虫学(Human parasitology)是研究与医学有关的寄生虫的形态结构、生活史,寄生虫与人体及外界环境因素的相互关系,以及寄生虫病的实验诊断、流行情况、防治原则的一门科学。,第一节 寄生现象、寄生虫与宿主,片利共生(共栖 Commensalism)特点:一方受益,另一方既不受益,也不受害。,寄生(Parasitism)特点:一方受益,另一方受害。,共生(Symbiosis),概念:寄生虫(parasite)宿主(host),互利共生(Mutualism)特点:互相依赖,双方有利。,白蚁与鞭毛虫的互利共生,犀牛鸟与犀牛,

2、寄生虫的类别(Types of parasites):,寄生虫的类别,体内寄生虫与体外寄生虫,长期性寄生虫与暂时性寄生虫,机会致病寄生虫,专性寄生虫、兼性寄生虫和偶然性寄生虫,体外寄生虫(蚊),体内寄生虫(钩虫),上图:钩虫成虫寄生 在人体肠壁。左图:钩虫幼虫在人 体肺组织内移行。,第二节 寄生虫生物学,寄生虫生活史(life cycle):寄生虫完成一代的生长、发育、繁殖、宿主转换的全部过程。,宿主的类别(Types of Host):,中间宿主,成虫或有性生殖阶段寄生的宿主。,幼虫或无性生殖阶段所寄生的宿主。,有些寄生虫在人体寄生,还可寄生于某些脊椎动物,作为人类寄生虫病的传染源,有保虫的

3、作用,这种动物称为保虫宿主。,幼虫侵入非正常宿主后不能发育为成虫,但进入正常终宿主后,仍能继续发育为成虫。这种非正常宿主称为转续宿主。,转续宿主,保虫宿主,终宿主,寄生虫的分类与命名:,人体寄生虫隶属于动物界无脊椎动物中的扁形动物门、线形动物门、棘头动物门、节肢动物门以及单细胞原生动物界中的肉足鞭毛门、顶复门和纤毛门。分类的阶元依次为:界、门、纲、目、科、属、种。亚门、亚纲、亚科及总纲、总目、总科为中间阶元。在有些种,种下还有亚种、变种、株等存在。,分类,命名,(Schistosoma japonicum Katsurada,1904),属名,种名,命名者,命名年份,根据国际动物命名法,寄生虫

4、的命名采用 二名制。其学名包括属名、种名和命名者的姓名及年份,采用拉丁文。如:日本血吸虫,第三节 寄生虫与宿主的相互作用,寄生虫对宿主 的致病作用:,掠夺营养,机械性损伤,毒性与免疫损伤,宿主对寄生虫的免疫作用,寄生虫侵入宿主体内后,宿主对寄生虫产生的防御作用,也就是免疫应答反应,表现为其免疫系统识别和清除寄生虫的反应。,免疫应答类型,非特异性免疫,特异性免疫,非特异性免疫:又称先天性免疫,是人类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逐渐建立起来的天然防御能力,它受遗传因素控制,具有相对稳定性。它对各种寄生虫感染均具有一定程度的抵抗作用,没有特异性。,皮肤、黏膜、胎盘等生理屏障结构。,血液及组织中的吞噬细胞、噬酸

5、性粒细胞、NK细胞等介导的防御机制。,体液因素对寄生虫的杀伤作用。,特异性免疫:又称获得性免疫,是宿主对某种特异性寄生虫抗原产生的免疫应答。当再次接触或不断接触此种特定抗原时,宿主的免疫应答增强。特异性免疫反应的防御功能是通过许多不同类型的免疫活性细胞和免疫分子相互协调发挥作用的。,两个概念:,1.带虫免疫:某些寄生虫感染诱导的特异性免疫应答可使宿主体内寄生虫处于低密度,宿主无明显的临床症状并产生一定的抗特异性攻击的能力。,2.伴随免疫:有些寄生虫感染诱导宿主产生获得性免疫力,这种免疫力对体内已有的成虫无杀伤或清除效应,但对再度感染时侵入的幼虫有一定的抵抗力。,寄生虫抗原的特点,复杂性,多源性

6、,属、种、株、期 特异性,特点2,特点1,寄生虫感染的免疫应答过程,寄生虫抗原激发宿主免疫系统的一系列免疫反应以排除该抗原的过程。,处理与提呈抗原的摄取、,细胞因子的产生 T细胞的激活和,免疫效应,细胞免疫体液免疫,免疫逃避,寄生虫与宿主长期相互适应过程中,有些寄生虫能逃避宿主的免疫反应的现象,其机制为:,免疫逃避,组织学隔离,抗原的变异与伪装,抑制或破坏宿主的免疫应答,超敏反应,宿主感染寄生虫后所产生的免疫反应,一方面可表现为对再度感染的抵抗力,另一方面也可诱导宿主病理性免疫应答,导致宿主组织损伤和炎症反应,称为超敏反应。,型超敏反应:速发型 型超敏反应:细胞毒型 型超敏反应:免疫复合型 型

7、超敏反应:迟发型,抗体介导,T细胞和巨噬细胞介导,第四节 寄生虫病的实验诊断,病原学诊断:从患者的血液、组织液、排泄物、分泌物或活体组织中检查寄生虫生活史某一发育阶段的虫体。,免疫学诊断:体外进行抗原或抗体的检测。分子生物学技术诊断:从分子水平对寄生虫病做出诊断。,第五节 寄生虫病的流行与防治,寄生虫病流行的基本环节:,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病人、带虫者、保虫宿主,水、土壤、食物、空气、媒介和直接传播,缺乏免疫力或免疫力低下的人,影响寄生虫病流行的因素,自然因素:包括温度、湿度、雨量、光照与地理环境 等。社会因素:社会制度、经济状况、文化水平、医疗设施和卫生保健等。,寄生虫病流行的特点,地方性,季节性,自然疫源性,寄生虫病的危害性,引起疾病传播,危害人类健康与畜牧业生产。世界卫生组织()要求防治的六种热带病中有五种均为寄生虫病:血吸虫病、疟疾、丝虫病、利什曼病和锥虫病。中国五大寄生虫病分别为:疟疾、血吸虫病、丝虫病、黑热病和钩虫病。,寄生虫病的防治,保护易感人群,切断传播途径,消灭传染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