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路公民的伦理与素养.ppt

上传人:sccc 文档编号:5461437 上传时间:2023-07-09 格式:PPT 页数:64 大小:283.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网路公民的伦理与素养.ppt_第1页
第1页 / 共64页
网路公民的伦理与素养.ppt_第2页
第2页 / 共64页
网路公民的伦理与素养.ppt_第3页
第3页 / 共64页
网路公民的伦理与素养.ppt_第4页
第4页 / 共64页
网路公民的伦理与素养.ppt_第5页
第5页 / 共6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网路公民的伦理与素养.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网路公民的伦理与素养.ppt(6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網路公民的倫理與素養,周 倩國立交通大學教育研究所師資培育中心,大 綱,網路倫理與素養網路、網路社會與網路世代的特性3.網路使用的安全性4.網路使用的合禮性5.網路使用的合宜性6.網路使用的合法性7.結語,1.網路倫理與素養(1/9),倫理:【淮南子要略】經古今之道,治倫理之序。Ethic:希臘文原意是風俗、習慣、傳統慣例;代表一種道德,用以規範特定團體族群。,1.網路倫理與素養(2/9),相關名詞:Computer ethics Internet ethics Information ethics Cyberethics,1.網路倫理與素養(3/9),Cyberethics定義:(Baird

2、 et al,2000)The analysis of the nature and social impact of computer technology and the corresponding formulation and justification of policies for the ethical use of such technology.,1.網路倫理與素養(4/9),Four ethical issues of the information age(Mason,1986)Privacy(隱私權)Accuracy(正確性)Property(財產權)Accessibi

3、lity(近用權),1.網路倫理與素養(5/9),資訊的五個議題(榮泰森,2002)資訊權:個人在社會中所擁有的隱私與自由權。財產權:智慧財產權如何受到保護。義務與責任:新資訊科技的責任法與社會慣。系統品質:資品質與系統錯誤到達一個可接受 的程水準。生活品質:資訊科技所帶的正負面影響。,1.網路倫理與素養(6/9),網路(林吉祥,2004)凡探究人類使用網路行為對與錯之問題,都可稱之為網路倫理,而人類使用網路之行為,包括人際溝通、訊息傳達、資料搜尋、檢索、儲存、整理、利用、傳播之類。核心問題在於:網路公民是否明瞭要應注意己身在網路上的言行舉止、自律、不觸法等。,1.網路倫理與素養(7/9),素

4、養:一個人讀、寫的能力。個人為了達到自我設定的目標,與外界做合理的溝通與互動,以適應社會生活,所需具備的基本能力。,1.網路倫理與素養(8/9),網路素養:知識:能了解網路資訊來源、服務;知道該如何使用這些資訊來協助解決日常生活上遭遇到的問題等認知。技能:有能力在網路上找尋資訊,與其他訊息結合,提高資訊的附加價值;利用網路資訊來分析、解決和工作或和個人相關的問題,藉此提高生活品質。,瞭解網路安全的使用網路合禮的使用網路合宜的使用網路合法的使用網路成為社會公民(citizen)與網路公民(netizen)。,1.網路倫理與素養(9/9),2.網路、網路社會、網路世代的特性(1/5),超越時空限制

5、(近用性、開放性)多元豐富的資訊(分散性)超媒體與多媒體的展現四通八達的人際網絡(隱密性、匿名性、立即性),2.網路、網路社會、網路世代的特性(2/5),資訊網路化急速且全面顛覆社會的經濟與生產結構。上網成為重要的日常生活方式。個人運用網路,進行時間與空間的轉移。個人化需求的滿足、多元化的自我發展,成為常態的價值、態度、和行為方式。人們在網路空間與真實世界交互穿梭,變換自己的生活與社會領域。網路科技導致全球化的接近性。,2.網路、網路社會、網路世代的特性(3/5),Digital Natives vs.Digital Immigrants(Prensky,2001)資料收集與交流Sharing

6、(Blogs,webcams,camera phones)Buying and selling(eBay,schoolwork)Exchanging(sites,avatars,mods)Searching(info,connections,people)Collecting(mp3,video,sensor data)Anayzing Evaluating(Epinions,Amazon,知識)Learning(about stuff that interests them),2.網路、網路社會、網路世代的特性(4/5),Digital Natives vs.Digital Immigran

7、ts(Prensky,2001)人際關係與管理Communicating(email,IM,chat)Meeting(3D cht rooms,dating)Socializing(learning social behavior,influence)Coordinating(Projects,workgroups,MMORPGs)日常生活與活動GamingReporting(Moblogs,digital photos)Programming(open system,mods,search)Evolving(peripheral,emergent behaviors)Growing up(e

8、xploring,transgressing),2.網路、網路社會、網路世代的特性(5/5),對單一事件之注意力集中時間短暫。在同一(網路)時間中多工進行、一心多用。對複雜、困難的事物,只求快速答案,不喜歡冗長的(思考、等待)過程。在虛擬與現實中穿梭,有時會混淆不清。網路使用者常說的四句話與四種迷思。,3.網路使用的安全性(1/1),3.1 個人安全防護3.2 網路通訊安全(病毒與駭客)3.3 網路資訊安全網路違法或有害資訊網路謠言網路交易網路色情3.4 人際互動安全:網路交友,電腦傷害姿勢不良(如重複施緊傷害)缺乏休息(如眼睛疲勞)電腦輻射(?)環境傷害(如課桌椅、燈光)預防方式,3.1 個

9、人安全防護(1/1),面對駭客與病毒,網路公民應該:瞭解駭客與病毒(如:強哥的故事)不製造不傳送不用盜版軟體備份重要檔案做好個人防毒措施,3.2 網路通訊安全(1/1),違法或有害資訊網路謠言網路交易網路色情,3.3 網路資訊安全(1/1),網路上違法及有害資訊:國家安全之妨害(教人製造炸彈、生產違禁毒品、恐怖活動等)未成年人之保護(暴力、色情等)人性尊嚴之維護(煽動種族仇恨及歧視等)經濟安全(詐欺、信用卡盜用之指示等)資訊安全(惡意之駭客行為等)隱私權之保護(未經授權之個人資料傳遞等)個人名譽之保護(誹謗、不法之廣告等)智慧財產權之保障(未經授權散佈他人著作,如電腦軟體或音樂等),3.3 網

10、路資訊安全違法及有害資訊(1/2),面對網路有害資訊,網路公民應該:不製造有害資訊不傳送有疑慮的資訊發展資訊選擇、評估、檢證、批判的能力檢舉有害資訊,3.3 網路資訊安全違法及有害資訊(2/2),刑事局線上檢舉信箱:http:/110.gov.tw/cib35001.asp台北刑事局總機(02)23219011 請總機轉接 刑事局偵九隊台中市警察局(04)3284579 電腦犯罪小組,網路上流傳的資訊眾多,大部分為有用的資訊,但其中亦不乏網路謠言。謠言:在群眾間針對某個對象、事件或是符合大眾興趣的問題,傳開的一種明或未經證實的解釋。,3.3 網路資訊安全網路謠言(1/5),影響:網路謠言輕則引

11、起不必要的誤會,重則影響網友生命,而散布謠言者甚至會觸犯法網。除了網路謠言製造者可能會觸法之外,協助傳佈者也會有犯罪的疑慮。,3.3 網路資訊安全網路謠言(2/5),3.3 網路資訊安全網路謠言(3/5),網路謠言之類別個人恩怨醫療糾紛破壞商譽健康訊息新奇的人事物其他,3.3 網路資訊安全網路謠言(4/5),如何分辨、查證網路謠言?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例如:東森電子報網路追追追.tw/etrumor/index.htm紅豆泥網路謠言研究院,3.3 網路資訊安全網路謠言(5/5),面對網路謠言,網路公民應該:不製造 不輕信 不轉寄 多查證,網路交易:電子商務之一種,此處以網路拍賣為範圍。最

12、早可追溯到BBS跳蚤市場,逐漸發展到拍賣網站。即使是拍賣網站盡量讓其交易機制做的更安全,但是因為其中牽涉到人(以及壞人)的因素,所以交易糾紛時有所聞。絕大多數網路使用者都不會成為網路交易的詐騙者,但是許多人會在網路上購物,故應知道可能的陷阱與問題,而能防範於未然。,3.3網路資訊安全網路交易(1/2),面對網路交易,網路公民應該:注意業者提供的聯絡資訊,詳細閱讀業者契約條款內容。選擇有商譽的網路商店進行交易;檢查其之網址、認證標章等。留下所有通訊內容。發生消費爭議時,撥打1950全國消費者服務專線電話,或直接向各縣市政府消費者保護官請求協助。,3.3網路資訊安全網路交易(2/2),3.3 網路

13、資訊安全網路色情(1/2),網路色情之型態自行架設網站,並張貼具有色情或猥褻性質之圖片及文字。利用網際網路以電子郵件或其他方式,傳送具有色情或猥褻性質之圖片或文字。將具有色情或猥褻的資訊儲存在自己的電腦中,並開放電腦的權限讓他人抓取該資訊。自行架設網站,不提供具有色情或猥褻的圖片或文字,但該網站之使用者可以將色情或猥褻的資訊上傳,提供給其他使用者下載。,面對網路色情,網路公民應該:不製造 不傳送 不模仿 不沈溺,3.3網路資訊安全網路色情(2/2),3.4 網路交友安全(1/4),網路交友之形式與現況具匿名或化名的特性。透過bbs、聊天室聊天,成為現代學生交友的重要管道。大多學生贊同網路交友,

14、一些在現實生活中見過網友。熱潮從大學生延伸至國小高年級學生。,3.4 網路交友安全(2/4),網路交友之優點與隱憂擴大交友圈、容易找到志同道合的朋友。可不經由外在相貌、身材等外界評價之下,為他人所接受。沈迷於網路交友、聊天。被網友誘騙、逃家、性侵害案件出現。,3.4 網路交友安全(3/4),網路戀情網路一夜情網路色情交易(網路援交)我國法律絕對禁止性交易,即使年滿十八歲,只要從事性交易即違法。法源基礎:社會秩序維護法第80條、兒童及少年性交易防制條例第29條、刑法第227條。網路一夜情若不牽涉到性交易或對象屬未成年者,是不觸法的,但是仍有風險。,3.4 網路交友安全(4/4),網路公民的交友安

15、全守則:遵守網路基本禮節小心謹慎的登錄個人資料不輕易透露個人資料慎選聊天室與網站避免單獨的邀約邀約時保護自己,4.網路使用的合禮性網路禮儀(1/5),面對網路新興語言,網路公民應該:瞭解語言是為了增進溝通的效率與美感。分辨使用的時機與對象。不要因此失去了使用、欣賞傳統優美語言的能力與機會。,4.網路使用的合禮性網路禮儀(2/5),網路世界中的規範,讓使用者能夠進行理性的互動。因為網路中的匿名溝通,使得現實生活中的權力和地位差異常被忽視,個人自我控制和社會約束力變得較難維持。例如校園bbs或留言版為學生提供了一個發言的管道,可以提出意見與想法,但若流於情緒性的攻擊和謾罵,會對教師的教學情緒造成很

16、大的影響,甚至會觸犯誹謗或公然侮辱等罪。,4.網路使用的合禮性網路禮儀(3/5),網路言論及措辭宜謹慎不散播謠言注意頻寬問題尊重他人隱私權尊重著作權勿從事非法行為尊重他人網路行為分享、傳承經驗遵守各網站規範對於網路上的爭吵行為應有所節制,面對網路論戰、網路小白,網路公民應該:遵守網路公約。自重重人。設身處地、以同理心看待。鍛鍊基本的民主、法治素養。不要做一個高科技野蠻人。,4.網路使用的合禮性網路禮儀(4/5),在下筆寫網誌前、寫完網誌上線前、或po上Youtube之前,先問問自己這幾個問題:內容是給誰看的?同學、朋友、家長、師、還是所有網友?如果內容是私密的或給特定人看的,被別人看到會會怎樣

17、?我的內容會會傷害到別人?如果別人也這樣寫,我會會感到很受傷?如果內容被網友一直轉貼出去,我有麼感覺?我可以接受嗎?如果內容在一個月、一後(甚至久),還在網上傳,我有麼感覺?,4.網路使用的合禮性網路書寫(5/5),5.網路使用的合宜性(1/1),5.1 預防網路沈迷5.2 合宜的玩網路遊戲,一般人使用網路、上網咖、玩電玩等,皆為正當、合宜且健康地使用網路(decent或appropriate use)。但是部分網友會因為過度使用網路,而產生一些不當或失控的身心狀態與行為,因而進入了所謂不合宜使用的範疇。區分標準在於網路使用是否會減損其身心健康與生活智能。,5.1 網路沈迷的預防(1/6),U

18、se,Abuse,Addiction,5%10%,5.1 網路沈迷的預防(2/6),網路沈迷或成癮(Internet overuse or addiction)主要是因為過度使用網路,引發心理上的依賴所產生的結果。表現出來的行為包括:不能控制自己使用網路的時間,且上網時間要一次比一次久才能獲得滿足;當網路離線時就會變得焦躁不安、易怒、沮喪;會向家人隱瞞上網程度的事實、生活作息受到影響等。,5.1 網路沈迷的預防(3/6),判定標準:你是否一心一意想著網路上的一切(包括剛剛上網發生的事情;接下來在網路上又會有什麼事發生)?你是否會覺得上網的時間需要一次比一次久,才能滿足上網的需求?你是否無法控制

19、自己上網的時間,上了網就是停不下來?當你離線或不能上網時,你是否會覺得不安、易怒、沮喪或是暴躁?你在網路上的時間常較原來預估的久。你是否曾因為上網而使得重要的人際關係、課業或工作陷入困境?你是否曾對家人或醫生隱瞞自己對網路涉入的程度?你是否利用網路來逃避問題或平復煩躁不安的情緒?,5.1 網路沈迷的預防(4/6),網路沈迷之後果犧牲睡眠影響課業出現經濟問題影響健康影響親子關係,5.1 網路沈迷的預防(5/6),網路沈迷解決之道網路沈迷是因還是果?找出網路沈迷之原因。身心科門診(節制,非禁絕)。,5.1 網路沈迷的預防(6/6),網路公民預防網路沈迷之方法:建立與經營多元、良好的人際關係。培養紓

20、解壓力的方法。釐清生活目標、使用網路目的。規劃多元的休閒活動。學習管理自我時間。,5.2合宜的玩網路遊戲(1/5),網路遊戲相關課題正面:想像力、手眼協調能力之培養宣洩情緒、娛樂消遣培養社會化技能佛林效應(Flynn Effect),5.2合宜的玩網路遊戲(2/5),網路遊戲相關課題負面:網路沈迷暴力情節之長期涵化的效果性別刻板印象之長期涵化的效果衍生之法律問題,5.2合宜的玩網路遊戲(3/5),玩家自我反省:行為層面:是在什麼場所、什麼時間玩連線遊戲,以什麼樣的心態或動機玩連線遊戲,是否因此而對日常生活的其他事物喪失了興趣。情感層面:常常玩連線遊戲是否會產生了情緒上的影響(暴力、沮喪)。,5

21、.2合宜的玩網路遊戲(4/5),玩家自我反省:健康層面:是否有精神萎靡、恍惚的情形,是否因為玩遊戲而飲食不正常、睡眠失調、視力減退,和發育不正常的情形。自我形象:玩連線遊戲是否會對自己的一些人格特質有正負面的影響。,5.2合宜的玩網路遊戲(5/5),面對網路遊戲,網路公民可以:培養多元的消遣娛樂方式不要讓電玩成為生活中唯一的消遣娛樂方式建立自律的能力玩電玩,不要讓電玩玩你提高玩電玩的層次不要只做一個電玩的消費者,可試著做一個電玩的生產者,6.網路使用的合法性網路法律(1/5),網路犯罪以網路為媒介的傳統類型犯罪網路恐嚇、誹謗、煽惑犯罪、色情、賭博、詐欺取財、未經授權傳送或販賣有智慧財產權之創作

22、等以網路本身為加害對象之犯罪干擾電磁:入侵他人電腦、破解密碼、傳送大量資料、散播病毒等,6.網路使用的合法性網路法律(2/5),相關概念:網路絕不是化外之地。犯罪問題更嚴重與頻繁。因為使用網路,很容易變成被害人或被告。,6.網路使用的合法性網路法律(3/5),相關法律包括:兒童及少年性交易防制條例刑法:妨害風化罪、散佈猥褻圖畫罪、公然 猥褻罪刑法:妨害名譽及信用罪、妨害祕密罪、誹 謗罪,6.網路使用的合法性網路法律(4/5),相關法律包括:刑法:偽造文書印文罪、毀棄損壞罪刑法:詐欺取財罪、贓物罪 刑法:妨害電腦使用罪特別法:電腦處理個人資料保護法特別法:著作權法,6.網路使用的合法性網路法律(

23、5/5),如何在網路的世界中優遊自在而不犯法,網路公民應該:增進己身的(網路)法律素養。(法律保護懂得法律之人!)不要養成違法的習慣。(勿以惡小而為之!)藉由他律,達到自律的目標。(從心所欲而不逾矩!),7.結語(1/8),網路已逐漸深入我們生活的各層面。網路有正面意義,但也帶來負面影響,是個whole package deal。如何將網路的優點發揚至最大,把缺點或負面影響減到最小?,7.結語(2/8),面對網路時代,網路公民需要:利用網路進行終生學習的動機與能力。養成在網路複雜多樣的環境與訊息中具有獨立思辨的能力。在使用過程中培養自發與自律的能力與習慣。啟發與演練網路美學鑑賞的能力。,7.結

24、語(3/8),面對網路時代,網路公民需要:鍛鍊基本的民主與法治素養。建立博愛精神,尊重與瞭解他人事地物的能力。培養真實與虛擬社群參與的能力與意願。培養傳承文化的責任感與實行能力。,7.結語(5/8),面對網路時代,各級教師需要:瞭解現代學生新的網路生活模式與經驗。注意學生是否安全、合理、合宜、合法的使用網路。培養學生正確的網路態度。偵測學生的網路使用問題與行為,尋求解決方式、求助管道。,7.結語(6/8),面對網路時代,家長需要:瞭解孩子新的網路生活模式與經驗。注意孩子是否安全、合理、合宜、合法的使用網路與具有適當的網路態度。偵測孩子網路使用問題與行為,尋求解決方式、求助管道。與孩子一起在網路世界中成長。,7.結語(7/8),面對網路時代,教育研究者需要:瞭解研究對象新的網路生活模式與經驗。細心觀察網路事件、現象與演變,不要先下定論。使用多元研究方法,關照多重面向。注重研究成果的入世性與推展性。,7.結語(8/8),教師網路素養與認知網站或稱教師 e 起來網站eteacher.edu.twwww.eteacher.edu.tw長期徵稿、歡迎參與、敬請指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农业报告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