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染病及其预防说》PPT课件.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5462057 上传时间:2023-07-09 格式:PPT 页数:26 大小:3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传染病及其预防说》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传染病及其预防说》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传染病及其预防说》PPT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传染病及其预防说》PPT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传染病及其预防说》PPT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传染病及其预防说》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传染病及其预防说》PPT课件.ppt(2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说课稿,埔前第二中学 黄翠池,传染病及其预防,教材分析,教学目标分析,教法与学法的分析,教学过程分析,板书设计,小结反思,一、教材分析,(一)教材的作用 传染病与学生的日常生活是紧密相关的,而且几乎每个人都得过传染病。学习传染病知识的基础知识,预防疾病,增进健康,是健康生活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形成良好的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基础,是青少年儿童健康成长的基础。,本节教材具有以下的特点:一是提供给学生具体的事例和生活中的材料,在建立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认真思考和分析,主动地建构概念;二是针对学生的认知心理和规律,用丰富的图片代替文字说明,例如用图片生动形象地说明传染病的预防措施,从而有助于学生形

2、成科学的概念;三是活动设计时尽量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联系,并让学生参与其中,如章引言里的自我健康调查表格;四是注重情感教育。如练习中与艾滋病病人怎样相处的问题等。,(二)、教材特点,1、知识目标:举例说出传染病的病因、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列举常见的寄生虫病、细菌性传染病和病毒性传染病。说出艾滋病的病原体、传播途径及预防措施。2、能力目标:通过资料分析,探究传染病流行的三个基本环节。,二、教学目标的确定,4、教学重点、难点密切联系生活实际,用身边的事例来引导学生分析,理解传染病流行的三个环节以及预防的措施。,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了解传染病的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建立正确的传染病的预防观点。通过对传

3、染病的讨论,初步形成关注热点问题的习惯,培养学生积极健康的生态度。,三、说教法和学法1说教法 本课教学总的设计思想是想通过多种开放式的教学活动,构建多维互动的课堂教学形式,努力体现现代学习方式的主动性、独立性、独特性、体验性和问题性。在教学过程中,我尽可能地提供来自于生活中的丰富的感性材料,让学生结合生活中的具体事例来理解名词和概念。,2说学法 初中学的思维方式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根据这一思维特点,遵循“教必须以学为立足点”的教育理念,让每个学生自主参与课堂的活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在师生互动中让学生思考、讨论问题,获取知识,掌握学习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力。,引导学生思考、回答问题,

4、从而导入第一节传染病及其预防。,四、说教学程序,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由学生区分表格中的传染病和非传染病,结合自己熟悉的传染病的病因,从而引出传染病和病原体的概念。,2、新课教学:,(1)自主探究 导出概念,由病原体(细菌、真菌、病毒和寄生虫)引起的,能在人与人之间、人与动物之间传播的疾病。,引起传染病的细菌、病毒和寄生虫等生物。,病原体:,传染病:,并让学生观察课本中的图片,将传染病分为三种类型:,细菌性传染病,病毒性传染病,寄生虫性传染病,引导学生阅读P70页资料分析片段,分组讨论如下问题:,(2)思考讨论 合作交流,A、为什么咳嗽或打喷嚏时要用手帕捂住口鼻?,B、为什么老人和小孩更易患

5、流感?,C、肝炎患者用的碗筷要同家人的分开,否则容易使家人染上肝炎。饭馆的餐具要严格消毒,否则容易使顾客染上肝炎、流感、细菌性痢疾等传染病。以上说法有科学道理吗?谈谈你的认识。,在探索交流中获取新知,传染病的流行的基本环节:,传染源,易感人群,传播途径,举一反三,中新网1月6日电 国家卫生部今天发布甲型H1N1流感疫情信息通报,上周(2009年12月28日-2010年1月3日),境内31个省份报告甲型H1N1流感确诊病例2935例,住院治疗801例,死亡67人。卫生部表示,近期,中国大部分地区甲型H1N1流感病毒传播依然活跃,孕妇在甲型H1N1流感重症和死亡病例中的比例呈上升趋势,符合甲型H1

6、N1流感疫苗接种条件的人群,特别是孕妇,要按照当地卫生部门的安排,积极接种疫苗;社会公众要注意生产、生活环境空气流通;勤洗手,不随地吐痰,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毛巾等遮住口鼻。减少到人群密集的场所活动,避免接触流感患者。卫生部强调,有发热等流感样症状者,应尽量减少外出或在做好戴口罩等个人防护的前提下外出。慢性病患者、肥胖者、孕妇、婴幼儿和老人等较易发展成为甲型H1N1流感重症病例的高危人群,一旦出现呼吸道症状,建议立即就医。,资料分析,你能举例说出流脑的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吗?,由资料分析中得知传染病的严重性,自然过渡到预防措施中来。通过看图分析,得知预防传染病的措施有三个,(3)引导分

7、析 获取新知,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注意:在预防传染病时要根据不同病种的特点和具体情况,抓主要环节,做到综合措施和重点措施相结合),你是怎样预防传染病甲型H1N1?,理论实际相结合,将知识引申到生活中来,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思考回答:,班里有同学患了“流感”,应采取什么措施控制“流感”的传播?,“你了解艾滋病吗?”这一问题引出“红丝带”、艾滋病的相关资料片段。,(4)关注热点 培养情感,艾滋病是发现于1981年,美国出现第一例。艾滋病的医学名称为“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是一种病死率很高的严重传染病。“艾滋”,是它英文的缩写“AIDS”的音译它的病原体是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8、(HIV)引起的,传播途径血液途径传播,性途径传播,母婴途径传播。,假如你的同学或朋友不幸感染HIV,你应该如何与他相处?为什么?,思考并回答:,让学生初步形成关注热点问题的习惯,培养学生积极健康的生活态度。,五、课堂小结,以“你今天有什么收获?”为题,让学生对本节课内容进行小结,整理知识,形成网络,增加记忆,加深巩固。,传染病:,1、概念,传染病:,病原体:,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在人与人之间、人与动物之间传播的疾病。,六、板书设计,引起传染病的细菌、病毒和寄生虫等生物。,2、传染病的流行 基本环节,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3、控制传染病的基本措施,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4

9、、关注艾滋病,1、传染病是由_引起的,能在_之间或_之间传手播的疾病,具有_和的_特点。2、传染病的流行必须具_、_和_三个环节。3、从传染病流行的三个环节来看,流行性感冒流行时,流感患者是_,含有流感病毒的飞沫是_,周围对该病缺乏抵抗力的人则是_。,病原体,人与人,人与动物,传染性,流行性,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练一练,4、大量消灭苍蝇,从预防传染病的角度看是为了()A、搞好环境卫生 B、控制传染源C、切断传播途径 D、保护易感人群5、下列属于传染病的是()A、蛀牙 B、破伤风 C、阑尾炎 D、心脏病6、下列动物中,属于病原体的是()A、蛔虫 B、蚊子 C、

10、老鼠 D、蜗牛7、钉螺是血吸虫幼虫毛蚴的宿主。消灭钉螺属于预防血吸虫 病措施中的()A、消灭病原体 B、控制传染源 C、切断传播途径 D、保护易感人群8、某地流行乙肝时,一外地大学将家住该地的学生留下,对其不要回家,这种措施属于()A、消灭病原体 B、控制传染源 C、保护易感人群 D、切断传播途径,C,B,A,C,A,C,4、大量消灭苍蝇,从预防传染病的角度看是为了()A、搞好环境卫生 B、控制传染源C、切断传播途径 D、保护易感人群5、下列属于传染病的是()A、蛀牙 B、破伤风 C、阑尾炎 D、心脏病6、下列动物中,属于病原体的是()A、蛔虫 B、蚊子 C、老鼠 D、蜗牛7、钉螺是血吸虫幼虫

11、毛蚴的宿主。消灭钉螺属于预防血吸虫 病措施中的()A、消灭病原体 B、控制传染源 C、切断传播途径 D、保护易感人群8、某地流行乙肝时,一外地大学将家住该地的学生留下,对其不要回家,这种措施属于()A、消灭病原体 B、控制传染源 C、保护易感人群 D、切断传播途径,C,B,A,C,A,C,9.下列属于呼吸道传染病的是()A 流行性乙型脑炎 B 狂犬病 C 肺结核 D 病毒性肝炎10.我国政府停止一切国外血制品,其目的是为了防 止艾滋病在我国流行,这项举措是属于11.不要随地吐痰是为了预防()A 消化道传染病 B 呼吸道传染病 C 血液传染病 D 体表传染病12.控制传染病的最好时间为()A 潜伏期 B 发病后期 C 发病中期 D 发病初期 13.以下属于传染源的是()A 结膜炎 B 患狂犬病毒的狗 C 肺结核病人吐出的痰 D 已出过麻疹的健康儿童,C,切断传播途径,B,D,B,再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