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格检查规范》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体格检查规范》PPT课件.ppt(7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体格检查规范曙光医院内科学教研室,体格检查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发现阳性体征,指导进一步的理化检查及治疗标准的体格检查手法较易发现阳性体征。全面系统的体格检查训练是为了不要遗漏阳性体征。,为什么要制定体格检查规范?,制定本体格检查规范的依据是什么?,新世纪十五规划教材诊断学基础戴万亨主编卫生部部属高等医学院校诊断学教学协作组关于体格检查手法若干问题的意见高等医药院校教材“诊断学”辅导材料 临床体格检查手册(第二版)吕卓人主编体格检查VCD 华西医科大学制作 人民卫生出版社 1998年7月出版2006年8月上海中医药大学5家附属医院诊断 学教学协调会会议精神,全面体格检查的顺序,生命体征、一般情况 头
2、颈部 前胸部(包括胸廓、肺脏、心脏)后胸部(包括脊柱、肾区压痛和叩击痛)腹部(包括腹壁反射)四肢、神经系统(包括周围血管征)卧位病人只须坐起一次,坐位病人亦只须躺下一次。,人文关怀,注意病人的保暖,不需要暴露的部位应予以遮盖。要求病人变换体位时应予以帮助。注意保护病人的隐私。检查完毕后为病人盖好被子,感谢被检者的配合,并道别。,检查开始前,1.确保器具齐备。(体温表、血压计、听诊器、叩诊锤、直尺、手电筒、消毒棉签、压舌板、标记笔等)2.洗手 3.站在病人右侧,自我介绍,向病人问候,告之查体注意事项。,一、生命体征的测量,测量体温。检查脉搏,至少计数30秒。观察病人呼吸频率,计数30秒4.测量血
3、压。,血压的测量方法及注意点,打开血压计开关,检查水银柱是否与0点平齐。肘部与心脏右心房放在同一水平(坐位时平第四肋软骨、卧位时平腋中线)。患者裸露右上臂并外展45,束带褶理平顺整齐,下缘应距肘 2 3cm,应松紧适宜,一般以伸进一指为宜。橡皮带不应褶叠。检查者先于肘窝处触知肱动脉搏动,再将听诊器体件置于肱动脉上,不宜将体件塞在袖带下,轻压听诊器体件。用橡皮球将空气打入袖带,待动脉音消失再继续注气使水银柱再升高 2030 毫米汞柱左右,开始缓慢(26mmHg/s)放气,听到第一个声音时水银柱所表示之刻度即为收缩压,继续放气使水银柱继续下降,待音调突然明显消失时即是舒张压(个别声音不消失者,可采
4、用变音值作为舒张压并加以注明)。相隔2分钟重复测量,重复测量时应使水银柱下降到“0”后再向袖带内打气。取两次读数的平均值记录。如果两次测量的收缩压或舒张压相差5mmHg,则相隔2分钟后再次测量,取三次读数的平均值。解下袖带,整理好后放入血压计内。向右侧倾斜血压计约45,使水银柱内水银进入水银槽内后关闭开关。,二、一般状态检查,发育营养体型面容表情步态体位神智,三、皮肤粘膜毛发淋巴结,1、皮肤粘膜1)颜色2)皮疹3)皮下出血4)肝掌蜘蛛痣5)皮下结节(大小、硬度、部位、活动度、压痛)6)水肿7)皮下气肿8)温度湿度9)弹性2、毛发,皮肤弹性检查,检查者以左手握住病人右腕将其上臂轻度外展。右手拇指
5、与食指捏起病人手背/前臂内侧处皮肤,片刻后松手,观察皮肤皱折平复的情况。,淋巴结,触诊顺序:耳前耳后乳突枕后颌下颏下颈后颈前锁 骨上腋窝滑车上腹股沟腘窝 观察内容:部位、数目、大小、质地、压痛、移动度、有无粘连、表面是否光滑、有无红肿波动疤痕溃疡瘘管。,颈后三角:双手指尖沿斜方肌前缘和胸锁乳突肌后缘触诊 颈前三角:翻掌,双手指沿胸锁乳突肌前缘触诊,被检者头稍低向左侧,检查者右手指尖分别触摸颌下和颏下淋巴结,同法触摸右侧颌下淋巴结 锁骨上淋巴结:被检者头部稍前屈,用双手指尖在锁骨上窝内由浅部逐渐触摸至锁骨后深部。,触诊腋窝淋巴结l 腋窝淋巴结分为 5 组,即腋窝顶部淋巴部、腋窝前壁(胸肌)淋巴结
6、、腋窝内侧壁(中央)淋巴结、腋窝后壁(肩胛下)淋巴结和腋窝外侧壁(上臂内侧)淋巴结。检查应逐一检查,不要遗漏。检查方法是:以右手查左腋,左手查右腋。检查左腋时,检查者左手握住病人左腕向外上屈肘外展抬高约 45,右手指拼拢,掌面贴近胸壁向上逐渐达腋窝顶部。滑动触诊,然后依次触诊腋窝后、内、前壁,再翻掌向外,将病人外展之上臂下垂,触诊腋窝外侧壁。检查腋窝前壁时,应在 胸大肌深面仔细触摸。检查腋窝后壁时,应在腋窝后壁肌群深面触摸。,触 诊 腋 窝 淋 巴 结,触诊滑车上淋巴结位置:肱骨滑车以上肱二头肌与肱三头肌沟肱动、静下段周围检查方法:检查右侧滑车上淋巴结时,检查者右手握住病人右手腕,抬至胸前,左
7、手掌向上,小指抵在肱骨内上髁,无名指、中指、食指并拢在肱二头肌与肱三头肌沟中纵行、横行滑动触摸,以发现肿大之滑车上淋巴结。检查左侧时,左手握病人 右手腕,右手触摸,方法同检查右侧,触诊滑车上淋巴结,五、头面部,1、头颅颜面1)头颅大小、形态2)头颅压痛、包块3)颜面,2、眼,观察眉毛(有无脱落)观察眼睑(有无红肿、浮肿,睑缘有无内翻或外翻,睫毛排列是否整齐及生长方向,两侧眼睑是否对称,上睑提起及闭合功能是否正常)。观察上下睑结膜、穹窿结膜、球结膜、巩膜(结膜的颜色,有无充血、水肿、乳头肥大、滤泡增生、瘢痕形成巩膜有无黄染)检查角膜(透明度,有无白斑、云翳、溃疡、角膜软化 和血管增生等)观察瞳孔
8、大小形状、直接和间接对光反射。观察眼球的外形。检查眼球运动。有无 眼球震颤。检查调节、辐辏反射。,对光反射,直接对光反射:手电光由外向内移动,直接照射瞳孔,并观察左瞳孔是否缩小。间接对光反射:移开光源后,用手隔开双眼,再次用手电光直接照射左瞳孔并观察右侧瞳孔的动态反应。同法检测右瞳孔。,眼球运动,医师左手置于被检查者头顶并固定头部,使头部不能随眼转动;右手指尖(或棉签)放在被检查者眼前3040cm处,嘱被检查者两眼随医师右手指尖移动方向运动。一般按被检查者的左侧左上左下,右侧右上右下,共6个方向进行。每次均要回到中点。注意眼球运动幅度、灵活性、持久性、两眼是否同步,并询问病人有无复视,眼球震颤
9、,嘱被检查者眼球随医师手指所示方向(水平或垂直)往返运动数次,观察是否出现一系列有规律的往返运动。双侧眼球出现一系列快速水平或垂直的往返运动,称为眼球震颤。运动方向以水平方向多见,垂直和旋转方向很少见。,调节辐辏反射,嘱被检查者注视1m以外的目标(通常为检查者的示指尖),然后逐渐将目标移至距被检查者眼球约10cm处,这时观察双眼瞳孔变化情况。由看远逐渐变为看近,即由不调节状态到调节状态时,正常反应是双侧瞳孔逐渐缩小(调节反射)、双眼球向内聚合(聚合反射)。示指较快地向鼻梁方向移动时调节反射明显。示指缓慢移近眼球时辐辏反射明显。,3、耳 检查耳廓,观察外耳道,检查乳突4、鼻 观察鼻外形、鼻前庭和
10、鼻腔,检查两侧鼻通气。触压双侧额窦、筛窦和上颌窦。5、口 观察口唇;用消毒压舌板观察口腔粘 膜、牙齿、牙龈、咽、扁桃体 观察舌体、舌苔、伸舌运动,触诊副鼻窦,检查额窦压痛时,一手扶住被检查者枕后,另一手拇指或示指置于眼眶上缘内侧,用力向后上方按压。检查上颌窦压痛时,双手拇指置于被检查者颧部,其余手指分别置于被检查者的两侧耳后,固定其头部,双拇指向后方按压。检查筛窦压痛时,双手扶住被检查者两侧耳后,双侧拇指分别置于鼻根部与眼内眦之间,向后方按压。蝶窦因解剖位置较深,不能在体表检查 到压痛。,压舌板使用,嘱被检查者头稍向后仰,口张大并拉长发“啊”声,此时软腭上抬用压舌板在舌的前2/3与后1/3交界
11、处迅速下压舌体,在照明下观察口咽组织(软腭、软腭弓、悬雍垂、扁桃腺和咽后壁)。用压舌板轻轻压迫牙龈,注意 有无牙龈出血溢脓。,五、颈部,观察颈部外形、皮肤 检查甲状腺(大小、是否对称、硬度、有无压痛、是否光滑、有无结节、震颤、血管杂音)。检查气管 检查颈部血管(颈静脉有无充盈、颈静脉颈动脉搏动、肝颈返流征),肝颈返流征,用手掌压迫右上腹,观察颈静脉,如出现颈静脉怒张更加明显,则为肝颈静脉回流征阳性。,正面触诊甲状腺 用拇指从胸骨上切迹向上触摸检查峡部;时,一手拇指施压于一侧甲状软骨,将气管推向对侧,另一手示指、中指在对侧胸锁乳头肌后缘向前推挤甲状腺侧叶,拇指在胸锁乳突肌前缘触诊,配合吞咽动作,
12、触摸甲状腺侧叶。可触及被推挤压的甲状腺。同样的方法可检查另一叶甲状腺。,背面触诊甲状腺,用示指从胸骨上切迹向上触摸,可感到气管前软组织,判断有无增厚以检查甲状腺峡部。然后触摸甲状腺侧叶,一手示指、中指施压于一叶甲状软骨,将气管推向对侧,另一手拇指在对侧胸锁乳突肌后缘向前推挤甲状腺,示指、中指在其前缘触诊甲状腺。触到肿大的甲状腺时,如让被检查者做吞咽动作,甲状腺随之上下移动,可帮助判断。,触诊甲状腺,从背面触诊,从正面触诊,气管触诊,让被检查者取坐位或仰卧位,头颈部保持自然正中位置。医师分别将右手的示指和无名指置于两侧胸锁关节上,中指在胸骨上切迹部位置于气管正中,观察中指是否在示指和无名指的中间
13、。如中指与示指、无名指的距离不等,则表示有气管移位,六、前胸部和肺部,1、胸廓外形2、胸壁静脉皮下气肿胸壁压痛肋间隙3、乳房视诊:两侧乳房的大小、对称性、外表、乳头状态及有无溢液等触诊:略,1)视诊:呼吸类型 呼吸频率、深度、节律 呼吸运动2)触诊:呼吸运动(胸廓活动度)触觉语颤 胸膜摩擦感3)叩诊:间接叩诊 肺下界叩诊*肺下界移动度4)听诊:呼吸音、病理性呼吸音、罗音 听觉语音 胸膜摩擦音,4、肺部检查,胸廓活动度,检查者的左、右拇指展开在胸骨下端正中线相遇,两手掌及其余四指分开紧贴两侧前下胸部。让被检查者作深吸气运动,检查者的手即可感觉到被检查者的胸廓呼吸运动的范围及两侧呼吸运动是否对称,
14、亦可从拇指移开后距前正中 线的距离来加以判断。,触觉语颤,检查者将两手掌或手掌尺侧缘平贴于病人胸壁两侧对称部位让病人用同等强度低音调拉长说“一”字音并双手做一次交换以排除两手感觉差异。检查者的手掌应轻轻平放在胸壁上(太紧会减弱胸壁的震动)自上而下、从内侧到外侧,再到背部,比较两侧对称部位的语颤是否相同,注意有无增强/减弱。,触诊胸膜摩擦感,检查者双手掌置于被检查者胸廓下侧部(腋中线第57肋间隙最易感觉到),嘱其深吸气,触诊有无摩擦感。,间接叩诊,以胸骨角为标志确定肋间隙。扳指语肋骨平行。从第1肋间隙逐一肋间隙向下进行叩诊至第四肋间。按照由外向内、自上而下两侧对称的原则进行。叩诊力量要轻重适宜
15、叩诊时,叩诊应有适当节奏,不可过快,每一部位每次叩诊只需连续叩击2次,最多不超过3次,每次叩击后,右手中指应迅速抬起离开板指。叩诊力度应均匀适中,以便于 对比。叩诊应从容进行,不行过急 或过缓,应仔细分辩音响变化,,肺下界叩诊,在胸部右锁骨中线上,自上(通常是第4肋间隙)而下轻叩时,先为清音(第4肋间隙),然后是浊音(常在第5肋间隙),最后是实音(常在第6肋间隙),浊音与实音的交界(一般在第6肋骨)时,翻转扳指,取扳指中部用笔作标记,数肋间隙,即为肺下界。,肺下界活动度叩诊,先叩出平静呼吸状态时的肩胛下角线肺下界(由清音叩至出现浊音)板指不移动位置,在原位翻转使手指腹侧向外,用笔在该处作一标记
16、。让病人深吸气,屏住呼吸片刻,迅速向下由清音区叩至浊音区,在此处作标记。再嘱病人作深呼气,重新由上向下叩出已上升的肺下界,作标记。测量深吸气至深呼气两个标记之距离,即为肺下界移动度 始终坚持由清音移至浊音的原则,听诊呼吸音,嘱被检查者微张口作均匀呼吸,必要时可作较深的呼吸或咳嗽几声后立即听诊。听诊顺序一般由肺尖开始,自上而下,由前胸到侧胸和背部。正面可取锁骨中线、腋前线、腋中线上中下部左右对称部位(共18个听诊部位)听诊听诊时要上下对比、左右对称部位对比。,听觉语音,听诊器体件位置同语音震颤的检查,上中下三个部位,嘱被检者以一般的声音重复发“yi”,作两侧对比,有无增强/减弱。,胸膜摩擦音,嘱
17、被检者深吸气,在前下侧胸壁听诊有无胸膜摩擦音。,5、心脏,1)视诊:心前区隆起、心尖搏动、心前区其他搏动2)触诊:心尖搏动与心前区搏动、震颤、心包摩擦感3)叩诊:心脏相对浊音界4)听诊:心率、心律、心音、杂音、心包摩擦音,先叩左界,从心尖搏动最强点外23cm处开始,由外向内,由清变浊,作标记;如此自下而上叩至第2肋间。叩右界则沿右锁骨中线,自上而下,叩至相对浊音,于其上一肋间由外向内叩出浊音界,自下而上叩至第2肋间;然后用直尺测量左右心浊音界各标记点距前正中线的垂直距离和左锁骨中线与前正中线间的距离。,叩诊心浊音界,心脏听诊,听诊顺序:二尖瓣区(心尖搏动最强处,又称心尖区,一般情况下,位于第5
18、肋间隙左锁骨中线内侧)肺动脉瓣区(胸骨左缘第2肋间隙)主动脉瓣区(胸骨右缘第2肋间隙)主动脉瓣第二听诊区(胸骨左缘第3、4肋间隙)三尖瓣区(胸骨体下端近剑突偏右或偏左处)听到杂音应辨别其最响的部位、时期、性质、强度、传导、与体位呼吸运动的关系通常在胸骨左缘3、4肋间隙处较易听到心包摩擦音,七、背部、脊柱,1、甲状腺2、肺1)视诊2)触诊:呼吸运动(胸廓活动度)触觉语颤3)叩诊:直接叩诊 间接叩诊 肺下界叩诊 肺下界移动度4)听诊,直接叩诊:用右手拇指以外的4指掌面直接拍击检查背 部,借拍击的音响和指下的震动感来判断有 无胸膜粘连或增厚、气胸、大量胸水。间接叩诊:检查腋部时,让患者将上臂置于头顶
19、,从腋窝开始向下叩至肋缘。检查背部时,让患者头低垂,上身略向前倾,双手交叉抱肘;逐一肋间隙向下叩诊。可取肩胛间区脊柱两侧上下共4点,左右腋后线、肩胛线左右上下共8点。肩胛间区扳指同脊柱平行。,背部叩诊,背部听诊,呼吸音听诊部位:肩胛间区脊柱两侧上下共4点,左右腋后线、肩胛线上下共8 点。听诊语音共振:嘱被检者以相同的声音强度发“yi”长音,部位同上,两侧对比。,3、脊柱,1)脊柱弯曲度检查时患者取直立位或坐位,先从侧面观察脊柱有无过度的前凸与后凸。再从后面观察脊柱有无侧弯然后进一步用手指沿脊柱棘突以适当的压力从上向下划压,划压后的皮肤出现一条红色充血线,以此线为标准,观察脊柱有无侧弯。,2)脊
20、柱压痛与叩击痛检查脊柱压痛时,患者取端坐位,身体稍向前倾,医师用右手拇指自上而下逐个按压脊椎棘突及椎旁肌肉,了解患者是否有压痛。直接叩诊法:医师用手指或用叩诊锤直接叩击各个脊柱棘突了解患者是否有叩击痛。多用于检查胸、腰段。间接叩诊法:患者取坐位,医师将左手掌置于患者头顶部,右手半握拳,以小鱼际肌部位叩击左手背,了解患者的脊柱是否有疼痛。,4、肾,医师以左手掌平放于患者肾区(肋脊角处),右手握拳用轻到中等力量叩击手背,检查有无肾区扣击痛,5、肋脊点、肋腰点压痛,肋脊点;在背部脊柱与第12肋所成的夹角顶点,又称肋脊角肋腰点;在第12肋与腰肌外缘的夹角顶点,又称肋腰点。,八、腹部,1、视诊1)腹部外
21、形2)呼吸运动3)腹壁腹壁静脉皮肤改变:皮疹和腹纹脐疝胃肠型及蠕动波等上腹部搏动,2、触诊,触诊时患者一般取仰卧位,头垫低枕,双手自然平放于躯干两侧,双腿屈曲并稍分开,使腹肌松弛,嘱患者张口缓慢做腹式呼吸,使膈下脏器上下移动以便检查。触诊时指甲剪短,手要温暖,动作轻柔,由浅入深,先从健康部位开始,逐渐移向病痛区。一般自左下腹部开始逆时针方向,顺序对腹部各区仔细进行触诊,边触诊边观察患者的反应与表情,以进行比较。1),触诊内容,1)腹壁紧张度2)压痛及反跳痛(包括麦氏点、胆囊点)3)*液波震颤 4)腹内器官触诊肝脏触诊胆囊触诊脾脏触诊上中输尿管点压痛5)腹部包块,麦氏点、胆囊点,阑尾点又称麦氏(
22、McBurney)点,位于右髂前上棘与脐连线外1/3与中1/3交界处,阑尾病变时此处有压痛;停留片刻后突然将手抬起,以检查有无反跳痛。胆囊点,位于右侧腹直肌外缘与肋弓交界处,*液波震颤,检查时患者仰卧,医师用手掌面贴于患者腹壁一侧,以另一手并拢屈曲的四指指端迅速叩击腹壁另一侧,如腹腔内有大量游离液体时,贴于腹壁的手掌就可感到液波的冲击,称为液波震颤或波动感。为防止腹壁震动造成的错觉,可让另一人将手掌尺侧缘轻压于患者脐部腹中线上,即可阻止腹壁震动的传导,肝脏触诊1单手触诊法,适于:腹壁软薄者或肝下缘较表浅易触者。手法:将右手掌平放于患者右侧腹壁上,腕关节自然伸直,四指并拢,掌指关节伸直,以示指前
23、端的桡侧或示指与中指指端对着肋缘,自髂前上棘连线水平、右侧腹直肌外侧开始自下而上,逐渐向右季肋缘移动。配合呼吸:嘱患者作慢而深的腹式呼吸运动,触诊的手应与呼吸运动紧密配合。吸气时,右手在继续施压中随腹壁隆起抬高,但上抬速度要晚于腹壁的隆起,并向季肋缘方向触探肝缘。呼气时,腹壁松弛并下陷,触诊手应及时向腹深部按压,如肝脏肿大,则可触及肝下缘从手指端滑过。,肝脏触诊2双手触诊法,双手触诊法可以提高触诊效果医师右手位置同单手触诊法,用左手掌托住患者右后腰,左大拇指张开置于右肋缘,在吸气的同时,左手向前推,使肝下缘紧贴前腹壁下移,并限制右下胸扩张,以增加膈肌下移的幅度。如此,随吸气下移的肝下缘就更易碰
24、到迎触的右手指。,肝脏触诊3,用上述方法,还应在腹中线上由脐平面到剑突区域(肝左叶)进行触诊。在腹部某处触及肝下缘后,应自该处起向两侧延伸触诊,以了解整个肝脏和全部肝下缘的情况。触及肝脏后,应详细描述以下几点。大小、质地、表面形态及边缘、压痛、搏动、肝区摩擦感,胆囊触诊,触诊法与肝脏触诊相同。正常胆囊不能触及墨菲征:医师将左手掌平放于患者右肋下部,先以左手拇指指腹用适度压力勾压右肋下部胆囊点处,然后嘱患者缓慢深吸气。在深吸气时发炎的胆囊下移时碰到用力按压的拇指引起疼痛,患者因疼痛而突然屏气,为阳性,脾脏触诊1,单手触诊:脾脏明显肿大而位置较表浅者双手触诊法:肿大的脾脏位置较深者。患者仰卧,双腿
25、稍屈曲,医师左手绕过患者腹部前方,手掌置于患者左腰部第710肋处,试将脾从后向前托起。右手掌平放于上腹部,与肋弓成垂直方向,以稍弯曲的手指末端轻压向腹部深处,随病人腹式呼吸运动,由下向上逐渐移近左肋弓,直到触及脾缘或左肋缘。,脾脏触诊2,右侧卧位触诊:脾脏轻度肿大而仰 卧位不易触及者。患者右下肢伸直,左下肢屈 髋、屈膝,用双手触诊法较易 触及。触及脾脏后应注意其大小、质地、表面形态、有无压痛及摩擦感等。,脾脏触诊3脾肿大测量:,轻度脾肿大:甲乙线(第1线)左锁骨中线与左肋缘交点至脾下缘的垂直距离(cm)脾脏明显肿大:甲乙线(第1线)甲丙线(第2线)左锁骨中线与左 肋缘交点至最远脾尖之间的距离丁
26、戊线(第3线)脾右缘到前正中线的距离,如脾肿大向右未超过前正中线,测量脾右缘至前正中线的最短距离,以“”表示;超过前正中线则测量脾右缘至前正中线的最大距离,以“”表示。,上中输尿管点压痛,上输尿管点:在脐水平线上腹直肌外缘中输尿管点:在两侧髂前上棘水平腹直肌外缘,相当于输尿管第二狭窄处(入骨盆腔处);,腹部包块,检查时用一手或两手重叠,由浅入深、逐渐加压以达深部当触及时必须注意以下几点:部位、大小、形态、质地、压痛、搏动、移动度、与邻近器官的关系,3、叩诊,1)腹部叩诊音 从左下腹开始,以逆时针方向叩诊 2)肝脏及胆囊叩诊 叩诊肝的上下界 肝胆叩击痛3)移动性浊音,叩诊肝的上下界,一般是沿右锁
27、骨中线由肺区往下叩向腹部,当清音转为浊音时,即为肝上界,此处相当于被肺遮盖的肝顶部,故又称肝相对浊音界;再往下轻叩,由浊音转为实音时,此处肝脏不被肺遮盖,直接贴近胸壁,称肝绝对浊音界(肺下界)。继续往下叩,由实音转为鼓音处,即为肝下界。定肝下界时,也可由腹部鼓音区沿右锁骨中线或前正中线向上叩,当鼓音转为浊音处即是。由于肝下界与胃和结肠等重叠,很难叩准,故常用触诊或叩诊法确定。,移动性浊音,先从脐部开始,沿脐水平向左侧方向移动。当叩诊音由鼓音变为浊音时,扳指位置固定,嘱被检者右侧卧位,稍停片刻,重新叩诊该处,听取音调是否变为鼓音。然后向右侧移动叩诊,移动不便时可改变指尖方向,继续叩诊直达浊音区。
28、叩诊扳指固定位置,嘱被检者向左侧翻身180度呈左侧卧位,停留片刻后再次叩诊,听取叩诊音变化。如出现浊音区随体位移动而改变的现象,位移动性浊音阳性。,4、听诊,1)肠鸣音右下腹听诊肠鸣音1分钟。2)振水音 患者仰卧,医师用耳凑近患者上腹部或将听诊器体件放于此处,然后用稍弯曲(手指与腹壁呈70度)的手指以冲击触诊法连续迅速冲击患者上腹部,如听到胃内液体与气体相撞击的声音,称为振水音。也可用双手左右摇晃患者上腹部以闻及振水音。3)*血管杂音 在脐部和脐上两侧听诊有无血管杂音,腹壁反射:,患者仰卧,两下肢稍屈曲使腹壁放松,然后用叩诊锤柄部末端钝尖部/棉签迅速从外向内分别轻划两侧上、中、下腹部(沿肋弓、
29、脐水平、腹股沟)皮肤,先左后右,左右对比,检查上、中、下腹壁反射是否引出。正常人在受刺激部位出现腹肌收缩上腹壁反射通过脊髓胸段78节,中腹壁反射通过胸910节,下腹壁反射通过胸1112节。,九、四肢及部分神经反射,1、上肢:1)视诊上肢皮肤、关节、手指及指甲有无形态异常2)上肢血管检查3)*请被检者活动上肢,观察有无运动功能障碍或异常4)上肢肌张力5)上肢肌力6)上肢生理反射7)上肢病理反射,2、下肢1)暴露下肢,视诊双下肢皮肤、下肢静脉、关节、踝部及趾甲。2)下肢血管检查3)*请被检查者活动下肢,观察 有无运动功能障碍。4)下肢肌力5)下肢生理反射。6)下肢病理反射,3、脑膜刺激征,1)颈强
30、直(cervical rigidity):患者去枕仰卧,下肢伸直,在确定患者颈椎体或颈髓没有外伤时,医师左手托其枕部作被动屈颈动作,正常时下颏可贴近前胸。如下颏不能贴近前胸且医师感到有抵抗感,患者感颈后疼痛时为阳性。2)布鲁津斯基征(Brudzinski sign):患者去枕仰卧,双下肢自然伸直,医师左手托患者枕部,右手置于患者胸前,使颈部移动前屈,如两膝关节和髋关节反射性屈曲为阳性。以同样的方法检查另一侧。3)凯尔尼格征(Kernig sign):患者去枕仰卧,一腿伸直,医师将另一下肢先屈髋、屈膝成直角,然后抬小腿伸直其膝部,正常人膝关节可伸达135以上。如小于135时就出现抵抗,且伴有疼痛及屈肌痉挛时为阳性,以同样的方法再检查另一侧。,THANK YOU VERY MU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