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管理基础》PPT课件.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5466902 上传时间:2023-07-10 格式:PPT 页数:61 大小:31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公共管理基础》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61页
《公共管理基础》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61页
《公共管理基础》PPT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61页
《公共管理基础》PPT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61页
《公共管理基础》PPT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6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公共管理基础》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公共管理基础》PPT课件.ppt(6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公共管理基础,中共丽水市委党校副教授 刘君龙,一、概 述,一、管理学试卷结构(管理学基础知识50分+实际问题分析50分)1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40分)2案例题(每小题2分,共30分)(3*5)3简述题(每小题4分,共20分)(5*4)4分析题(共10分)二、行政学试卷结构(行政学基础知识60分+实际问题分析40分)1选择题:30分(每题1分,共30题)2名词解释:15分(每题3分,共5题)3简述题:15分(每题5分,共3题)4论述题:20分(每题10分,共2题)2案例分析题:20分(每题67分,共3题)三、公共管理基础试卷结构(公共管理基础知识80分+实际问题分析70分)闭卷,笔试,时间

2、180分钟,满分150分。1单项选择题:130题,每小题1分,共30分。2多项选择题:3140题,每小题3分,共30分。3案例题:4150题,每小题2分,51题20分,共40分。4简述题5256,每小题6分,共30分。5论述题:57题,20分。,公共管理基础试卷结构,(公共管理基础知识80分+实际问题分析70分)闭卷,笔试,时间180分钟,满分150分。一、单项选择题:130题,每小题1分,共30分。二、多项选择题:3140题,每小题3分,共30分。三、案例题:4150题,每小题2分,51题20分,共40分。四、简述题:5256,每小题6分,共30分。五、论述题:57题,20分。,二、复习思路

3、,1、总括全书,建大框架2、练习分析,顾小细节3、寻找感觉,模拟测试,公共管理基础教材结构解析,第十章 政府工具,第九章 公共组织的文化与伦理,第一章 公共管理导论,第二章 公共组织,第三章 公共决策,第四章 行政领导,第五章 沟通与协调,第八章 公共财政管理,第六章 公共组织的人力资源管理,第七章 公共管理的法律基础,公共管理基础,管理学,行政学,主体,行为,总论,第十一章 公共组织的变革与发展,保障,主体,趋势,第一章 公共管理导论,管理与管理理论的演进,管理的含义,管理的职能,管理学,管理理论的演进,行政与行政理论的发展,行政的含义,相关概念辨析,行政学,行政理论的发展,公共管理理论的兴

4、起,公共管理理论概述,对公共管理理论的不同理解,公共管理的研究对象,公共管理的学科特征,公共管理的研究途径和方法,一、管理与管理理论的演进,1、概念:管理就是管理者在一定的环境和条件下,为了实现特定目标,动员和运用有效资源而进行的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等社会活动。2、概念理解:管理就是管理者在一定的环境和条件下,为了实现特定目标,动员和运用有效资源而进行的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等社会活动。,管理的含义,管理的职能,主体,客体,环境,目标,职能,社会实践活动,管理理论的演进:古典管理理论阶段-行为科学阶段现代管理理论阶段,管理就是管理者在一定的环境和条件下,为了实现组织目标,动员和运用有效资源而

5、进行的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等社会活动。,计划:预先性、预测性、评价性、选择性、调整性,组织:合理性、有序性、规范性,领导:权威性、主导性、决断性、公正性、协调性、规范性,控制:,管理的特征:具有两重性(科学性和艺术性),第一节 管理与管理学的演进,管理学的历史发展比较,历年试题,1、管理的两重性是指(B)(01)A管理的目标性和阶段性B管理的科学性和艺术性C管理的先进性和可行性D管理的组织性和行为性2、管理的艺术性集中体现在(D)(02)A管理活动中对于“度”的把握B管理活动是一种创造性的活动C管理活动有其特殊规律性DA项和B项,行政的含义,行政的特点:执行性、政治性、权威性,行政学的定义:

6、是一门研究国家行政机关依法有效地管理国家事务、社 会公共事务和行政机关内部事务的学科。,定义:行政是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行使国家权力,依法管理国家事务、社会公共事务和行政机关内部事务的活动,行政理论的发展,原因:1、“行政国家的出现”2“文官制度”改革运动 的发展 3多种学科的形成和发展4专业教育 和职业 教育的发展,第二节 行政与行政理论的发展,形成时期(古典管理理论阶段),成长时期(行为科学阶段),发展时期(现代管理理论阶段),发展,行政理论的发展,第三节 公共管理理论的兴起,概述:,三次重大理论转变:传统的公共行政公共政策分析公共管理,公共管理理论的产生,对公共管理理论的不同理解,将“

7、公共管理”等同于“公共行政”,把公共管理当做公共行政的一个分支学科,将公共管理看作一种新的学科框架,公共管理的学科特点(与传统相比),研究对象与范围更大,更具跨学科、综合性特点,研究焦点转为“外部取向”,涉及大量的新主题,更具现实性,研究途径,管理学,政治学,法学,经济学,公共管理学基本的研究方法,系统分析,比较分析,实验分析,案例分析,小测验,第一章 公共管理导论,管理与管理理论的演进,管理的含义,管理的职能,管理学,管理理论的演进,行政与行政理论的发展,行政的含义,相关概念辨析,行政学,行政理论的发展,公共管理理论的兴起,公共管理理论概述,对公共管理理论的不同理解,公共管理的研究对象,公共

8、管理的学科特征,公共管理的研究途径和方法,第二章 公共组织,公共组织概述,公共组织结构,公共组织环境,含义:,构成要素:,类型:,生态环境,基本构成因素,两个概念:管理幅度与层次,四种结构形式:,我国政府的组织结构:,行政体制的基本类型:,按财务-会计标准分类:营利、非营利,组织的构成要素,公共组织的类型,第一节 公共组织概述,组织的共性,是人们一定行为关系的集合,有着某种特定目标,有一定的结构和行为方式,有其内在的精神意识,是一个开放系统,人员,目标,职能,机构,职位,职权,职责,规章制度,团体意识,组织设计,支持硬件,技术和信息,根据组织权限范围:中央、地方,根据组织公共程度高低:政府、第

9、三部门,根据管理公共事务的不同:文化、科技、教育,按公共权力标准分类:强制型、半强制型、非强制型,按权威与等级结构标准分类,古典模型,官僚模型,第三部门行政模型,1,2,3,第二节 公共组织的结构,两个概念,管理幅度:有效管理下级人员(单位、部门)数目,管理层次:纵向划分的等级数,成反比,结构形式,直线结构,职能结构,直线职能结构,矩阵结构,旁系结构(如经济学会、学术学会),我国政府组织的结构,纵向结构,横向结构,中央行政组织,地方行政组织,两级制(直辖市-市),三级制(直辖市-区-乡、镇),四级制(省、自治区-地级市(自治州)-县级市、县、区-乡、镇),决策部门,执行部门,反馈部门,监督部门

10、,行政体制的基本类型,根据行政组织中最高决策权所属人数:首长制、委员会制,根据行政组织构成单位的功能和性质:层级制、职能制,根据行政权力的使用特点:集权制、分权制,根据行政组织中同一层级各部门所受的指挥和控制,完整制(集约制),分权制(独立制),第三节 公共组织环境,概念:对组织存在与发展产生影响的因素的总和P40,公共组织的生态环境,里格斯行政生态学划分,农业社会(融合)型,过渡社会(棱柱)型,工业社会(衍射)型,行政生态学家划分,微观环境(组织系统本身),中介环境(联系环节因素),宏观环境(外部环境),组织环境的基本构成因素,政治环境,经济环境,文化环境,技术环境,舆论环境,小测验,第二章

11、 公共组织,公共组织概述,公共组织结构,公共组织环境,含义:,构成要素:,类型:,生态环境,基本构成因素,两个概念:管理幅度与层次,四种结构形式:,我国政府的组织结构:,行政体制的基本类型:,第三章 公共决策,一、决策的基本问题,二、行政决策体制,三、行政决策程序,四、公共决策中的群体决策,决策的含义,决策的类型,决策的前提,行政决策的含义,行政决策系统,行政决策体制,问题界定,目标确立,方案设计,后果预测,方案抉择,群体决策及其利弊,参与决策的特征,群体决策的抉择规则,第一节 决策的基本问题,决策的含义,含义:理查德-施奈德:1选择 2过程,特征,预见性,选择性,主观性,决策的类型,根据重复

12、程度不同,根据决策目标的多寡,根据决策条件的可控程度,根据决策权限的制度安排,根据决策所要解决的问题性质,根据决策影响时间的长短,P48,决策的前提,价值因素,事实因素,区别,提出问题的角度不同,认定形成根据不同,影响决策的作用不同,第二节 行政决策体制,一、行政决策含义P49,行政决策特点,决策主体的特定性:行政权的组织+个人,决策内容的广泛性,决策的权威性,行政决策的分类:国家决策、地方决策,二、行政决策系统,三、行政决策体制,信息子系统,参谋子系统,决断子系统,监控子系统,独裁制,议会制,人民代表大会制,宗教领袖型,君主新政型,军人独裁型,议会总统制,议会内阁制,议会委员会制,第三节 行

13、政决策程序,问题界定,目标确立,方案设计,后果预测,方案抉择,三个基本环节,四个主要方法,特征(3),必须遵循的原则(5),主要经过环节(2),主要方法(5),具体步骤(2),基本方法(3),主要步骤(3),主要方法(5),主要环节(3),主要方法(4),头脑风暴法,对演法,统摄法(比喻法或集思广益法),经验判断法,“决策树”技术,试验法,模拟法,第四节 公共决策中的群体决策,领导群体决策,群体参与决策,优势(3),劣势(9),抉择规则,集思广益,群策群力,满意度增加,易于执行,加强人际沟通,增强组织凝聚力,一票否决(全体一致),多数规则,等级决定规则,孔多塞标准(两两对比法),博尔达计数(偏

14、好次序表决法),赞成投票制(同意表决法),淘汰投票制(否定表决法),正负表决法,优势与作用(P60),应注意的问题:适合下属的成熟程度,制衡、削弱集权式领导,认同和接受的程度较高,易于贯彻执行,决策的满意度较高,有利于提高公共决策的有效性和合法性,第四章 行政领导,第一节:领导与领导者,第二节:我国行政领导制度,领导的含义,公共组织领导者,领导者的基本技能,我国的根本领导制度,我国的行政领导制度,日常的行政领导制度,第一节 领导与领导者,领导的含义,作为管理职能的领导(P66):1过程2艺术,四个基本构成要素,权力,对人的认识与理解,与组织和群体成员的联系,领导的风格,公共组织领导者,职务序列

15、:五级,领导来源,内部,外部,法定,选任制,委任制,考任制,聘任制,领导权力,职务权力,非职务权力(个人权力),领导者的基本技能,技术技能(T技能),人事技能(H技能),观念技能(C技能),领导者素质的层次性(罗伯特卡茨),第二节 我国行政领导制度,我国的根本领导制度:民主集中制,我国的行政领导制度:行政首长负责制,日常的行政领导制度,处理行政领导者与行政活动参与者关系的制度,上下级行政领导者之间联系的制度,协调领导班子内部关系的制度,接待日制度,对话制度,咨询制度,信访制度,通报制度,评议制度,第五章 沟通与协调,第一节 沟通,第二 节 协调,沟通的含义,信息与沟通,沟通机制,沟通类型与模式

16、,协调的含义,协调的类型,协调的方式,协调中的若干关系,第一节 沟通,一、沟通的含义:P74,含义的理解,1沟通的实质:信息传递和处理过程,2沟通的功用:整个系统的“神经”,3沟通的目的:统一思想,4沟通的要素:发送者、接收者、信息、渠道、情境,二、信息处理的四个环节,收集,加工,传递,贮存,三、信息沟通机制,刚性机制(制度规定),柔性机制,四、信息沟通的类型,语言约束机制,心理约束机制,正式沟通,非正式沟通,信息沟通模式,聚联式,单联式,互联式,第二 节 协调,协调的含义,是一种经常性的组织行为,是一种艺术性的组织行为,是一种公关性的公共组织行为,协调的类型,从协调的对象:(对人、对事),从

17、协调的范围:(内部、外部),从协调的内容:(认识性、利益性),从协调的性质:(促进式、纠偏式),从协调的方式:(合作式、应变式),从协调的途径:(会议、非会议),协调的方式,主体合流法,中间数法,冷处理与热处理法,当面表态法,谈心法,跟踪处理法,第六章 公共组织人力资源管理,公共组织人力资源管理概述,公共组织的人力资源开发,公共组织人力资源管理的过程,公共组织人力资源管理的相关概念,公务员制度,公共组织人力资源管理的兴起,我国公共组织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的转变,公共组织人力资源的性质,公共组织人力资源开发的含义,公共组织人力资源开发的主要内容,我国公共组织人力资源开发,西方文官制度的形成与特点,我

18、国公务员制度的形成和发展,我国公务员制度的基本内容,我国公务员制度的完善,第一节 公共组织人力资源管理概述,相关概念,人事P85,人事行政内涵特征,对象:,主体,后盾,人事行政的作用:P86,兴起,人力资源管理与传统人事管理的区别P87,公共组织人力资源管理特征,过程,我国管理模式的转变,规划,工作职位和职责分配,P89,关于人的假定上,管理原则上,管理方法上,管理内容上,管理部门地位上,公务员管理上,传统政府人事管理模式的局限性,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在我国政府管理中的现实意义P91,责权分离,导致人事脱节,矛盾激化,强化了“人治”,忽视了法治,阻碍竞争机制发挥作用,不利于优秀人才脱颖而出,严重阻

19、碍人才成长,第二节 公共组织人力资源管理,公共组织人力资源管理的性质,基本性质,特殊性质,生物性,时代、时间性,能动性P92,较强的法律观念,较强的政治品质、政策水平、职业道德觉悟,从事公共服务热情,公平、公正、公开的工作准则、作风,公共组织人力资源开发的特点,战略性,系统性,社会性,前瞻性,动态性,公共组织人力资源开发的内容,预测与规划,教育与培训,选拔与使用,配置与管理,我国公共组织人力资源开发,新观念,确立第一资源观念,确立人力资本观念,确立人才商品化观念,明确人才资源开发的特殊性,我国公共组织人力资源开发的任务P96,加快我国公共组织人力资源开发的措施P96,第三节 公务员制度,西方文

20、官制度形成与特点,文官制度法律化,严格区分政务官与事务官,强调“政治中立”,公开考试,择优录用P98,我国公务员制度的形成与发展,我国公务员制度的建立(P99),我国公务员制度的发展,我国公务员制度与西方文官制度的区别,公务员法的发展与突破,公务员制度的优越性(P101),动因不同,基本原则不同,管理方式不同,服务宗旨和利益关系不同,我国公务员制度的基本内容(P102-104),我国公务员制度的完善,营造良好的社会生态环境,健全法制,建立机制,改进管理,加强监督,建设一支高素质的专业化国家行政管理干部队伍,第七章 公共管理的法律基础,公共管理与法律,公共管理的法律逻辑,公共管理与宪法、行政法、

21、组织法,公共管理与私法,行政立法、执法和司法,行政立法,行政执法,行政司法,我国行政管理的法制化,行政管理法制化的目标,行政管理法制化的主要内容,我国行政管理法制化的发展进程,第一节 公共管理与法律,公共管理的法律逻辑,公共管理研究途径:管理、政治、法律,法律途径的核心价值,公共管理法律途径的内容:P107,1正当法律程序,2个人应享有的实质权利和法律的平等保护,3维护社会公平,公共管理与,宪法:是宪法的具体运用,行政法,组织法:规范行政组织 控制行政组织,无法律即无行政:早期是限制行政国家与行政法:近代承认 行政权扩张行政法治与行政法:当前寻求平衡,公共管理与私法,大陆法系,公法,私法,公共

22、管理的变革扩大了私法的作用空间,1将公共职能委托给私人部门,2日益倾向于以市场约束方式代替命令控制规则,3市场结构模式如联邦公司的应用,4协商立法等程序规则的应用,第二节 行政立法、执法和司法,行政立法,行政执法,行政司法,含义P111,特征,主体:行政机关,对象:具有普遍性,行为:具有不可诉性,必须严格限定在法定权限范围内,种类,根据来源不同:一般授权立法与特别授权立法,根据行政立法权的主体不同:中央行政立法、地方行政立法,根据立法内容目的不同:执行性、补充性、自主性、试验性,原则:P112,特征,系统性,职权性,应时性,外部性,原则:合法性、合理性、平等、责任、公开,方式:抽象的方式、具体

23、的方式(刚性方式、柔性方式),主要内容:,行政复议制度,行政听证制度,行政裁决制度,原则:合法性原则、公平公正原则、效率原则、程序适度原则、司法终局原则,第三节 我国行政管理的法制化,行政管理法制化的目标,行政管理法制化的主要内容,我国行政管理法制化的发展进程,法治政府的必要性,是法治国家的基本要求,是市场经济的运行基石,是实现公共利益的保障,法治政府的的含义,合法行政,合理行政,程序正当,高效便民,诚实守信,权责统一,法治政府的目标,就依法行政体制而言:政企分开,就依法行政主体而言:观念巩固,就行政法律制度建设而言:符合权限P119,行政法治意识的培养,行政管理组织的法制化,行政管理职权的法

24、制化,行政管理程序的法制化,法律至上意识,服务意识,责任意识,建设法治政府:确立依法治国的总体方略,建设责任政府:制定行诉法、赔偿法,建设有限政府:制定处罚法、许可法,建设廉洁政府:制定监察法、公务员法,建设高效政府:改革行政方式,引入私法机制,建设服务政府:确立信赖保护原则和以人为本原则,第八章 公共财政管理,公共财政管理概述,公共预算管理,公共收入管理,公共支出管理,转型时期我国公共财政管理的完善,公共财政的内涵与特征,公共财政管理的内容,公共预算的含义,公共预算管理的基本模式,公共预算的过程,税收管理,政府收费管理,公债管理,购买性支出管理,政府采购管理,转移性支出管理,我国财政管理体制

25、的沿革,我国公共财政管理体制存在的问题,转型时期我国公共财政管理的完善,第一节 公共财政管理概述,公共财政的内涵,以弥补市场失灵为行为准则,为市场,为市场经济提供一视同仁的服务,非市场营利性,法治性,公共财政管理的特征,主体是公共部门,贯穿包括计划、资源取的分配、监督等环节在内的全过程,是一项技术性的活动,管理技术多元,目的是保证公共财政的基本职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履行,公共财政管理的总体目标,效率,公平,稳定,三大目标关系:既统一又矛盾,公共财政管理的地位,首先:在政府管理中居于核心地位,其次:国家政治生活最主要的舞台之一,第三:是一个变动性很大的领域、因而具有更多活力,第二节 公共预算管理,公

26、共预算的含义P128,特征,计划性透明性全面性权威性政治程序性,公共预算的分类,按照不同的政府级别:中央、地方按照不同的编制形式:单式、复式按照不同的预算作用时间:年度、中长期按照不同的收支管理范围:总预算、单位预算,公共预算管理的基本模式,分项排列的预算模式规划-计划-预算模式目标管理预算模式零基预算模式绩效预算模式,公共预算的过程,编制原则,公开性原则完整性原则可靠性原则年度性原则法律性原则,执行,收入执行支出资金拨付预算调整,决算(四阶段):准备、编制、审查、批准,第三节 公 共 收 入 管 理,税收管理,税收的概念:P133,税收的特征,强制性无偿性固定性,税收管理的要素,课税对象与税

27、率税负转嫁与税收归宿,税收种类,所得课税商品(劳务)课税财产课税,税收管理的核心,公平征税,坚持同等税收待遇原则坚持支付能力原则坚持受益原则,税收效率,政府收费管理,政府收费的概念:P136,政府收费的形式,使用者费,直接费公共事业特种费特许费,规费,行政规费司法规费,政府收费的特点:直接有偿性、排他性、非规范性,政府收费中的关键问题(P135),公债管理(P137),第三节 公 共 收 入 管 理,税收管理,政府收费管理,公债管理,公债的内涵,公债的特点,公债的种类,自愿性有偿性灵活性,公债管理过程,公债的作用,是国家信用的主要形式是公共财政活动的一种特殊形式是一种重要的经济杠杆,按公债发行

28、地域分类:国内、国外按举债主体分类:中央、地方按偿还期限:短期、中期、长期按是还允许上市流通:自由流通、非自由流通,增强政府宏观经济管理能力弥补赤字为一定时期内的特定公共投资项目筹集资金,公债设计公债发行公债流通公债偿还,第四节 公共支出管理,公共支出,购买性支出(政府直接进入市场购买商品或劳务),转移性支出(政府进行非市场性再分配),经济建设支出教科文卫支出行政管理支、国防支出,政府采购的模式:分散采购、集中采购,政府采购管理,概念:P140政府采购特点,采购资金的公共性采购目标的非市场营利性采购行为的规范性采购主体的特定性采购范围广、规模大、影响力大,原则,竞争原则公开原则透明原则运用商业

29、标准原则,转移性支出管理,社会保障支出管理,财政补贴管理原因、方式P142,其它转移性支出管理,特点,内容,动态性刚性适度性,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优抚社会福利,外援支出债务支出,第五节 转型时期我国公共财政管理的完善,公共财政管理体制沿革,计划型财政管理阶段(1950-1979),过渡阶段(计划型财政-公共财政管理)(1980-1998),明确走向公共财政管理阶段(如实施收支两条线等)(1999)(P143),1980:“划分收支,分级包干”1985:“划分税种,核定收支 分级包干“1994:实行分税制1999:正式明确提出实施,我国公共财政管理体制存在的问题,公共财政管理尚未得到全社会足够的

30、重视预算管理与经济社会发展存在矛盾公共收入管理不尽合理公共支出管理亟需规范公共财政管理的法律制度不健全,转型时期我国公共财政管理的完善,完善公共预算管理加强公共收入管理改革现行公共支出管理制度加强对公共财政管理的审计监督健全公共财政管理法律制度注重信息技术在公共财政管理中的运用,第九章 公共组织的文化与伦理,组织文化概述,组织文化的特征,组织文化的类型与结构,行政文化的构成,组织文化的功能,公共管理伦理,公共管理伦理的含义,公共管理伦理的类型,公共责任,公共责任的自律与他律,公共管理伦理建设,公共管理伦理的选择取向,公共管理伦理建设的途径,合理有效的行政伦理体系的形成,第九章 第一节组织文化概

31、述,一、组织文化的含义:P146,组织文化的特征,是组织成员的共同认知系统是组织成员都认可的习惯性行为方式是隐含在价值观背后的基本假设系统是组织成员的心理契约,二、组织文化类型(根据对成员影响力的大小),强文化弱文化,组织文化的层次,“三层论”,器物层(表层、必要条件)制度层(中间层、集中体现要求)精神层(核心、是基础和原则),“四层说”,理念层制度层行为层物质层,三、行政文化的含义:P147 行政文化的特征:历史性、阶级性、民族性、变动性、连续性,行政文化的关系构成,主体行政文化客体行政文化,行政文化的发生性构成:行政心态、行政意志、行政规范、行政评价,行政文化的功能,一般功能 P149特殊

32、功能 P150,第二节 公共管理伦理,一、公共伦理的含义 P151,二、公共管理伦理与个人伦理的区别,三、库珀提出的伦理思考方式,情感表达层次道德规则层次伦理分析层次后伦理层次,公共管理伦理的类型,体制伦理政策伦理公务员职业伦理,良心能力,公共责任分类,主观责任客观责任:职责、应尽的义务,特征,是一种义务是一种任务是一种监督、控制和制裁行为,公共责任的控制,内部控制自律外部控制他律,第三节 公共管理伦理建设,公共管理伦理的选择原则一公正,交换公正分配公正程序公正与规则公正,行政责任冲突最常见的三咱形式,权力冲突角色冲突利益冲突,公共管理价值取向的新发展,三结合 P160三导向 P160,民主公

33、民参与顾客,公共管理人参理建设的途径,加强行政伦理教育 P161强调行政伦理立法发展公民社会对行政活动的干预和监督,合理有效的行政伦理体系的形成,1、行政伦理的制度规范与行政伦理的理想信念的协调互补2、确定行政伦理的最低要求和行政伦理的理想的追求3、把行政伦理作为公务员任职、升降、奖惩的必要重要条件,第十章 政府工具,政府工具概述,政府工具的含义,政府工具的分类,政府工具的意义,传统的行政方法,行政手段,法律手段,经济手段,思想教育手段,当代政府治理的新工具,市场化工具,工商管理技术,社会化手段,第一节 政府工具概述,政府工具的含义,定义:就是达成政策目标的手段 具有一些共同属性和自身个性特征

34、:是一种制度化的行动模式是一组公共行动的权利与义务 是一种集体行动,目的是解决公共问题,政府工具的分类,市场化工具,工商管理技术,社会化手段,民营化用者付费管制与放松管制,合同外包内部市场,战略管理技术绩效管理技术顾客导向技术目标管理技术,全面质量管理技术标杆管理技术企业流程再造技术,社区治理个人与家庭志愿者组织公私伙伴关系等,政府工具的意义,理论上:全面了解、形成知识、完善体系实践上:有利于促进政府管理创新,第二节 传统的行政方法,行政手段,含义:P169,特点:,权威性强制性垂直性,具体性非经济利益性封闭性,分类:,时间:预防性干预、事中干预、事后干预方式:行政命令、行政引导、行政信息、行

35、政咨询服务,法律手段,定义:P170特点:权威性、强制性、规范性、稳定性分类:行政决定、行政检查、行政强制执行、行政处置,经济手段,定义:P171(价格、信贷、利率、税收、工资、奖惩等)特点:利益性、间接性、多样性,思想教育手段,定义:P172(宣传、说服、沟通、精神鼓励等),特点,潜在性和长期性内在稳定性主动超前性,种类,行为激励方法:目标激励、奖惩激励、竞争激励、反激励参与管理方法:团体决策、咨询制度、建议制度、信访制度行政责任方法:机关责任制、岗位责任制,第三节 当代政府治理的新工具,市场化工具,民营化用者付费合同外包特许经营凭单制,分散决策放松管理产权交易内部市场,工商管理技术,全面质

36、量管理(TQM)目标管理(MBO)绩效管理战略管理,顾客服务标杆管理流程再造,社会化手段,社区治理志愿者服务公众参与及听证会,第十一章 公共组织的变革与发展,组织变革与发展理论,组织变革,组织发展,全球公共部门改革浪潮,西方发达国家的公共部门改革,公共部门改革的全球化浪潮,全球公共部门改革的主要内容,我国的政府改革与发展,改革开放以来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简要回顾,改革开放以来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成就、经验和教训,当前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方向和内容,第一节 组织变革与发展理论,组织变革,组织的生命周期:产生阶段、成熟阶段、衰弱阶段、消亡阶段,组织变革的策略,价值策略理性策略教育策略心理策略,经济策略政

37、治策略权威策略,组织变革的类型,从变革的类型看:渐进式变革、革命式变革,技术变革能力变革产品和服务变革人力资源变革,从变革的内容看:,组织发展,含义:P185组织发展与组织变革的关系:P186组织发展历程:P186组织发展的干预(介入)技术:P187,成功组织转型的因素,对变革必要性的广泛共识清晰而持久的领导实施广泛参与灵活渐进的实施过程,第二节 全球公共部门改革浪潮,西方发达国家的公共部门改革,基本取向:采用、引入、强调、“三E”各国公共部门改革:英国、美国、澳大利亚、新西兰,公共部门改革的全球化浪潮,原苏联东欧国家的公共部门改革,背景内容经验教训,新兴工业化国家的公共部门改革,日本韩国,发

38、展中国家公共部门改革的主要内容,民营化改革放松管理改革分权化改革公务员制度改革反腐败体制改革,全球公共部门改革的主要内容,政府职能的优化公共服务的市场化、社会化分权引入现代化管理技术人力资源管理改革强化改革的法律保障,第三节 我国政府改革与发展,改革开放以来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简要回顾,改革开放以来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成就、经验和教训,当前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方向和内容,1982年改革:重点是机构改革;主要内容是撤并机构、裁减人员1988年改革:重点是转变政府职能,主要内容是放权1993年改革:目标是建立适应市场经济体制需要的行政管理体制1998年改革:明确界定政府职能,大幅裁减机构、人员2003年改革:打破以行政审批灰核心的传统行政管理模式,成就:理念、机构、职能、管理方式、干部素质,经验:P197,教训:,处理好政府改革与其他配套改革的关系处理好政府主要职能之间的关系处理好价值层面改革和工具层面改革的关系处理好自上而下改革与自下而上改革的关系,方向,服务政府责任政府法治政府,主要内容,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推进政府机构改革健全科学民主的决策机制完善政府管理法制体系改进行政管理方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