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矿山安全生产数字化基础部分建设指南(试行).docx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5479185 上传时间:2023-07-11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38.4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江省矿山安全生产数字化基础部分建设指南(试行).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浙江省矿山安全生产数字化基础部分建设指南(试行).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浙江省矿山安全生产数字化基础部分建设指南(试行).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浙江省矿山安全生产数字化基础部分建设指南(试行).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浙江省矿山安全生产数字化基础部分建设指南(试行).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浙江省矿山安全生产数字化基础部分建设指南(试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江省矿山安全生产数字化基础部分建设指南(试行).docx(2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浙江省矿山安全生产数字化基础部分建设指南(试行)按照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规程金属非金属露天矿山高陡边坡安全监测技术规范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监测监控系统建设规范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人员定位系统建设规范等标准规范和浙江省矿山重大灾害风险防控(矿山安全生产数字化)建设总体方案的要求,制订本指南。本指南为浙江省矿山企业安全生产数字化基础部分建设和应急管理部门矿山安全监管数字化平台建设提供指导。一、总体建设要求(一)矿山企业安全生产数字化建设矿山企业应充分利用现代安全风险监测和信息化管理技术,积极开展安全生产数字化建设,提升风险识别、风险管控和应急救援能力。根据我省实际情况,安全生产数字化基础部分开展以下建设

2、:1.建立矿山企业安全生产基本信息库。2 .建立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系统。3 .建立安全监测监控系统。包括:(1)视频监控。(2)人员定位和露天矿山主要设备定位。(3)露天矿山边坡安全监测。(4)地下矿山通风监测。(5)地下矿山有害气体监测。4 .建立安全生产调度和应急信号系统。5 .建立企业安全生产数字化平台。(二)应急管理部门矿山安全监管数字化平台建设为提升安全监管执法效能,强化对矿山企业重大灾害风险防控情况的监管,应急管理部门应充分利用矿山企业安全生产数字化建设成果,建立矿山安全监管数字化平台。1 .省级矿山安全监管数字化平台。省厅在工业企业安全在线建立“浙江省矿山重大灾害风险防控

3、监管子平台”,接入全省矿山企业基本信息和安全监测监控重点信息。2 .市、县矿山安全监管数字化平台。除嘉兴市以外,各设区市应急管理局应建立市级矿山重大灾害风险防控监管平台,或者在相关监管平台上建立“市级矿山重大灾害风险防控监管子平台”,接入辖区内矿山安全生产重点信息。鼓励矿山较多的县(市、区)应急管理局建立县级矿山重大灾害风险防控监管平台。相关设区市应充分利用属地县(市、区)矿山重大灾害风险防控监管平台,升级为市级平台。二、矿山企业安全生产基本信息库建设要求(一)基本信息库建设内容1.企业概况信息。包括企业名称、企业地址、企业人数、企业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负责人的姓名及联系电话、上一级企业名称(

4、指矿山企业的相对控股或者绝对控股的股东企业)等重点信息。3 .矿山概况信息。主要包括:(1)矿山名称、矿山地址、矿山生产建设状态、矿山主要负责人(限一个企业有多个独立生产系统的矿山)姓名及联系电话;(2)安全生产许可证、采矿许可证、工商营业执照的证号及有效期;(3)开采方式、开拓方式、设计年开采量、矿山规模(大型、中型、小型);(4)矿山从业人数、单班下井最大人数(限地下矿山);(5)矿山风险等级、矿山安全标准化等级;(6)露天矿山设计最大边坡高度、现状最大边坡高度;(7)地下矿山设计最大开采深度、现状最大开采深度;(8)其它矿山重点信息。4 .矿山图件信息。主要包括:(1)露天矿山:最新的矿

5、区范围GlS地图、工业广场总平面布置图、开拓系统与采剥工程平面图、地形地质图、采剥工程年末图、采场边坡工程平面及剖面图、采场最终境界图、排土场年末图(针对有排土场的矿山)、排土场工程平面及剖面图(针对有排土场的矿山)、供配电系统图(针对有供配电的矿山)、井下采空区与露天矿平面对照图(针对地下有采空区的矿山)、防排水系统图。(2)地下矿山:最新的矿山地表GIS地图、地表工业广场总平面布置图、矿区地形地质图、水文地质图、开拓系统图、中段平面图、通风系统图、井上井下对照图、压风供水排水系统图、通信系统图、供配电系统图、井下避灾路线图、相邻采区或矿山与本矿山空间位置关系图(针对存在相邻采区或矿山的矿山

6、)。(二)基本信息库建设要求采用数字化手段,实现矿山企业安全生产信息管理。主要有:1.实现企业基本信息的管理功能。2,实现企业证照的上传、存储、下载、预览等管理功能。3.实现矿山图纸的上传、存储、下载等管理功能。矿山图纸比例尺不得小于1:2000,并带CGCS2000坐标。相关图纸按照要求规范绘制,并及时更新。4.实现矿界经纬度数据维护管理功能。(三)基本信息上传要求下列信息应符合浙江省矿山企业安全生产数据接入规范(露天矿山)和浙江省矿山企业安全生产数据接入规范(地下矿山)要求,保障数据有效上传。1.企业概况信息。2.矿山概况信息。3露天矿山GIS地图、开拓系统与采剥工程平面图。4.地下矿山地

7、面GIS地图、开拓系统图、通风系统图、井上井下对照图。三、矿山企业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系统建设要(一)系统功能要求通过系统建设和日常运行,实现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日常运行的信息化管理,主要实现以下功能:1.具有安全风险辨识评估、记录、告知、管控、统计、分析、上报等全过程信息化管理功能。2 .具有事故隐患排查信息记录、上报、统计和隐患整改指令推送、过程跟踪、整改逾期报警、治理信息上报、隐患整改销号的信息化管理功能。3 .具有风险清单库的更新维护功能。4 ,通过系统实现对各岗位风险管控履职情况的自动评分,为考核机制提供支撑。5 .具有相关信息权限分级管理功能。(二)系统建设的主要内容1

8、.安全资料库建设。建设的主要内容:(1)相关法律法规、规章标准及政策文件。(2)本企业相关设备、设施的检测报告。(3)本企业(矿山)相关设计、采掘作业规程、安全评价(评估)报告和生产工艺、装置、设备的说明书。(4)露天矿山边坡稳定性分析评估报告及监测分析报告。(5)本企业(矿山)工艺物料说明书及安全技术说明书。(6)本企业相关规章制度、安全操作规程、安全生产应急预案。(7)本企业及矿山领域生产安全事故资料。2 .安全风险数据库建设。建设的主要内容:(1)各风险点(包括按照空间确定的风险点和按照作业活动确定的风险点)的风险类型、风险分级、管控措施、分级管控责任人。(2)各岗位风险管控日常排查表。

9、3 .安全隐患数据库建设。建设的主要内容:(1)按照风险管控措施缺失、失效或者弱化即为隐患的要求,形成企业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清单。(2)依据金属非金属矿山重大生产安全事故隐患判定标准(试行),根据日常排查和每月系统性排查情况,形成企业重大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清单。(3)各类事故隐患整改责任人、整改完成时间、整改完成标准等信息。4 .形成三类安全风险四色分布图。(1)固有安全风险(静态)四色分布图。露天矿山在工业广场总平面布置图、开拓系统与采剥工程平面图的基础上,地下矿山在地表工业广场总平面布置图、开拓系统与采掘工程图的基础上,依据按照空间确定的风险点开展的风险辨识、风险分级结果,形成固有安全风险(静

10、态)四色分布图。(2)固有安全风险(动态)四色分布图。在固有安全风险(静态)四色分布图的基础上,综合实时作业活动、人员定位等数据,依据按照作业活动确定的风险点开展的风险辨识、风险分级结果,形成固有安全风险(动态)四色分布图,动态反映固有安全风险情况。(3)实时安全风险四色分布图。在固有安全风险(动态)四色分布图的基础上,结合风险分级管控措施排查情况、隐患排查治理结果和安全监测监控报警情况,形成实时风险四色分布图,反映管控以后的实时安全风险情况。四、矿山安全监测监控系统建设要求(一)视频监控1.监控点位及其摄像机类型。(1)地下矿山。在安全生产关键场所(包括:矿区地面道路出入口,地表排土场、卸矿

11、场等主要附属设施,地表塌陷区,运输行人井口和紧急安全出口,井下各生产中段的马头门及调车场,提升人员的井口信号房,提升机房、水泵房、充电碉室、中央变电所等主要碉室,紧急避险设施,主风机房或主风机碉室,井下主要行人巷道和通往应急出口的巷道,矿山企业安全生产监控中心等)安装高清摄像机,实现地面生产场所、关键位置和地下运输行人巷道关键节点、重点碉室视频覆盖。其中地表排土场安装球机摄像机,其它位置位置安装枪机摄像机或球机摄像机。(2)露天矿山。在安全生产关键位置(包括:矿区道路出入口,矿山采场,矿山运输道路,一破卸矿口,一破“笼口”,排土场,矿山企业安全生产监控中心,油库,设备维修场所等)安装高清摄像机

12、,实现矿山采场、最终边坡、矿区道路、破碎生产线等重点生产场所视频全覆盖。其中矿山采场、排土场、最终边坡使用球机摄像机,其它位置安装枪机摄像机或球机摄像机。2 .视频点位命名。如下表:地下矿山视频点位命名规范监控区域监控点位命名示例矿区道路出入口例:矿区道路出入口-1;矿区道路出入口-2地表排土场例:地表排土场-1;地表排土场-2卸矿场例:卸矿场-1;卸矿场.2地表塌陷区例:地表塌陷区-1;地表塌陷区2运输行人井口例:运输行人井口-1;运输行人井口2紧急安全出口例:紧急安全出口-1;紧急安全出口-2排土场例:排土场-1;排土场-2马头门例:马头门-1;马头门-2调车场例:调车场-1;调车场2井口

13、信号房例:井口信号房-1;井口信号房-2提升机房例:提升机房1;提升机房2水泵房例:水泵房-1;水泵房-2充电碉室例:充电碉室-1;充电碉室-2中央变电所例:中央变电所-1;中央变电所-2主风机碉室例:主风机碉室1;主风机碉室2主风机房例:主风机房-1;主风机房-2井下行人巷道例:井下行人巷道-1;井下行人巷道2安全生产监控中心例:安全生产监控中心安全生产监控中心-2若监控区域不在以上列表中的,参照表格命名格式命名。露天矿山视频点位命名规范监控区域监控点位命名示例矿区道路出入口例:矿区道路出入口-1;矿区道路出入口-2矿山采场例:矿山采场-1;矿山采场-2矿山运输道路例:矿山运输道路1;矿山运

14、输道路2一破卸矿口例:一破卸矿口-1;一破卸矿口-2一破“笼口”例:一破“笼口F;一破“笼口”-2排土场例:排土场-1;排土场-2安全生产监控中心例:安全生产监控中心-1;安全生产监控中心-2矿山全景例:矿山全景-1;矿山全景-2油库例:油库-1;油库-2设备维修车间例:设备维修车间设备维修车间-2若监控区域不在以上列表中的,参照表格命名格式命名。3 .功能要求。(1)视频监控的功能与性能设计、设备选型与设置、传输方式、供电等应符合GB50395-2007的规定。视频监控图像质量的性能指标应符合民用闭路监视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GB50198-2011)的规定。(2)矿山一破卸矿口、一破“笼口

15、”像素建议不低于400万。(3)视频监控应具有地面和井下图像采集、传输和显示等功能,并保持图像信息的原始完整性和实时性。(4)视频监控应具有手动录像、定时录像、报警录像和动态检测录像等功能,同时记录时间;应保持图像信息的原始完整性和实时性,达到四级(含四级)以上图像质量等级。(5)视频监控应具有实时存储功能,系统断电或关机后,所有系统数据、用户设置信息、操作日志应保持至少30天不丢失,重新通电后应恢复失电或关机前的状态。(6)视频监控应具有运行日志功能、网络通信功能;录像设备宜具有记录和回放全双工功能,在所有视(音)频通道处于满负荷记录的状态下,进行检索及回放操作时,均能正常运行。(7)视频监

16、控应具有按照GB/T28181要求的视频发布功能。4 .技术要求。视频监控设备应满足以下技术要求:(1)摄像头分辨率不得低于1920*1080;(2)存储设备每路视频图像存储时间不小于30天;(3)支持H.264和H.265压缩标准。至少有1项码流满足H.264编码(主码流、子码流、第三码流三者之一);(4)地下矿山视频监控设备应按照执行安全标志管理的非煤地下矿山矿用产品目录要求,使用取得安全标志的矿用产品。系统建设应符合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监测监控系统建设规范(AQ/T2031-2011)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监测监控系统通用技术要求(AQT20532016)相关规定。(二)人员(设备、车辆)定位

17、1.地下矿山人员定位系统功能要求。(1)应具备携卡人员基本信息管理功能,包括姓名、卡号、身份证号、职务、工种、所在部门、工作地点、月下井次数及时间。(2)应具备携卡人员出/入井时刻、出/入重点区域时刻及出/入限制区域时刻监测功能。(3)系统应具备多个人员同时进入设定区域的识别功能。(4)系统应具备标识卡工作状态及每位下井人员携卡唯一性的识别功能。(5)系统应具备工作异常的携卡人员基本信息及分布的统计功能,并实时报警。(6)系统应具备出/入井携卡人员总数、携卡人员下井工作时间及出/入井时刻的统计功能。(7)系统应具备重点区域携卡人员基本信息及分布的统计功能。(8)系统应具备携卡人员下井活动路线信

18、息的统计功能。(9)系统应具备信息存储、显示、统计、查询、声光报警及打印功能。(10)系统应具有数据联网上传功能。(Il)支持查看人员实时位置功能。(12)支持查看1个月内人员历史轨迹。(13)报警数据存储时间不少于12个月。2.露天矿山人员(设备、车辆)定位系统功能要求。(1)支持查看采场内人员和车辆、铲车、凿岩台车等主要设备实时位置。(2)系统应实时动态、分类显示露天矿采场内人员出入情况并实时统计数量;系统应实时、动态显示露天矿采场内车辆出入情况,并显示采场内车辆、铲车、凿岩台车等主要设备类别、数量、车牌及司机信息等。(3)系统应具有数据联网上传功能。(4)支持系统内的组织、人员、车辆、用

19、户、角色、认证、区域等配置和管理。(5)支持访客管理的信息输入。(6)支持查看72小时内人员、车辆、铲车、凿岩台车等主要设备历史轨迹。(7)设置车辆限速,实现车辆超速报警及提醒;车辆报警数据存储时间不少于1个月。3 .地下矿山人员定位系统建设技术要求。地下矿山人员定位系统设备应按照执行安全标志管理的非煤地下矿山矿用产品目录要求,使用取得安全标志的矿用产品。系统建设应符合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人员定位系统建设规范(AQ/T2032-20U)、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人员定位系统通用技术要求(AQ/T2051-2016)的相关要求。4 .露天矿山人员(设备、车辆)定位系统建设技术要求。车载设备终端符合JT/

20、T794-2019道路运输车辆卫星定位系统车载终端技术要求、JT/T808-2019道路运输车辆卫星系统车载终端通讯协议及数据格式、GBZT190562021汽车行驶记录仪标准。车辆定位系统满足道路运输车辆卫星定位系统平台技术要求(GB35658-2017).道路运输车辆卫星定位系统终端通讯协议及数据格式(JT/T808-2019)、道路运输车辆卫星定位系统平台数据交换(JT/T809-2019)o人员(设备、车辆)定位应满足以下要求:(1)定位终端待机时间不低于12小时。(2)定位精度不大于5米。(三)露天矿山边坡安全监测5 .总体要求(1)监测方案。露天矿山应依据最终边坡稳定性研究报告、边

21、坡稳定性分析评估报告和安全设施设计等资料,结合露天矿山生产过程揭露的地质情况,分区确定边坡安全监测等级,按照监测等级进行边坡监测方案总体设计,并按设计要求分阶段进行建设。(2)建设内容。露天矿山边坡应依据安全监测等级,按照金属非金属露天矿山高陡边坡安全监测技术规范(AQ/T2063-2018)的要求,对边坡变形、采动应力、爆破震动、水文气象等安全风险进行全部或者部分监测。(3)边坡位移在线监测。高度超过IoOm的采场边坡或安全监测等级为一级和二级的采场边坡应对最终边坡表面位移进行在线监测;安全监测等级为一级的采场边坡应在最终边坡设置内部位移在线监测。6 .边坡位移在线监测的测点布置及预警阈值设

22、定。(1)监测点位布置。按照金属非金属露天矿山高陡边坡安全监测技术规范(AQ/T2063-2018)5.1.5.2、5.3的要求,确定测点的密度和位置,并应在可能形成滑动带处、下方需要重点保护的重点部位及变形可疑点等边坡关键部位加密测点、加强监测。每个纵向监测剖面的最上方一个测点应设置于坡顶,坡顶不具备设置条件的,应设置在最上部平台。(2)监测点命名规范。边坡变形监测设备命名采用“监测类型+标高+方位+编号”的方式统一命名。例如布点在矿山+75m南边的表面位移第1个监测点,命名为“表面+75南1”。(3)预警阈值分级。边坡位移在线监测预警阈值宜设置黄色、橙色、红色三级预警,分级联动相应响应措施

23、。其中黄色预警需要引起相关值班人员重视、查明原因,由相关值班人员予以解除或者采取进一步措施;橙色预警需要引起相关值班人员、矿山负责人重视,由矿山负责人查明原因,予以解除或者采取进一步措施;红色预警时,相关值班人员应该立即通知或者通过应急系统自动通知危险区域人员紧急撤离,并报告矿山负责人、企业主要负责人,由企业主要负责人负责组织查明原因,决定是否予以解除或者采取进一步措施。(4)预警阈值的确定。边坡稳定性分析评估报告应根据边坡地质构造、岩石物理特性、水文地质条件,结合矿山边坡破坏历史事件,确定各分区可能存在的边坡破坏类型及其变形规律。边坡位移监测设计单位应依据各分区边坡破坏类型及变形规律,确定相

24、关测点的三级监测预警阈值和监测数据采样周期,并根据实际的预警情况,及时进行动态调整。总体上,黄色预警应能对该监测点毫米级初始变形阶段的位移进行及时预警,橙色预警应能对该监测点等速变形阶段初期的位移及时进行预警,红色预警应能对该监测点等速变形阶段中后期和蠕变至加速变形阶段的位移及时进行预警,以达到有效监测边坡变形和坍塌风险的目的。7 .边坡位移在线监测系统功能要求。边坡位移在线监测系统应实现以下功能:(1)数据自动采集功能。(2)现场网络数据通信和远程通信功能。(3)数据存储及处理分析功能。(4)统计和报表功能。(5)对在线监测数据和人工监测数据的综合预警功能。(6)其它辅助功能包括数据备份、断

25、电保护、自诊断及故障显示等功能。(7)应开发在线监测系统接口,支持人工监测和人工巡查数据录入进行保存和综合预警。(8)系统应具有数据联网上传功能。(9)当位移在线监测系统触及红色预警或者触及橙色预警在一定时间内无法查明原因、消除预警的,应自动触发急信号系统,发出报警信号。4.边坡位移在线监测系统技术要求。金属非金属露天矿山应根据GB164232020和GB51016-2014和金属非金属露天矿山高陡边坡安全监测技术规范(AQ/T2063-2018)的相关要求开展建设,并符合以下要求:(1)按照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关于调整实施强制管理的计量器具目录的公告(2020年第42号),边坡位移在线监测采用的

26、测地型GNSS接收机,应具备“计量器具型式批准证书”。(2)巡测采样时间小于30min,单点采样时间小于3min,并根据监测情况可对异常点及时实现加密。(3)测量周期可调。(4)防雷电感应不小于IooOV。(5)采集装置测量范围满足被测对象有效工作范围的要求。(6)系统边坡监测数据上传至安全风险监测数据采集端的时间应不大于5s。(四)地下矿山通风监测1 .测点布置与预警阈值。(1)风速测点。在矿山总回风巷、各个生产中段和分段每翼回风巷、一翼有多个采场的在距离总回风巷的最远端采场回风巷等设置风速传感器,传感器应设置在能准确计算风量的地点,对风速进行在线监测。(2)风压和开停监测。主要通风机设置风

27、压传感器、开停传感器,传感器的设置应符合AQ2013.3中主要通风机风压的测点布置要求;辅助通风机、局部通风机应设开停传感器。(2)风速预警阈值。各测点允许的风速最低值由设计确定或者按照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通风技术规范(通风系统)(AQ/T2013.1-2008)相关要求进行计算确定,低于风速最低值立即启动红色预警。2 .通风监测系统功能要求。(1)系统应具备风压、风速及通风机开停状态的监测功能。(2)系统应具备显示、报警、存储、查询及打印功能。(3)系统巡检周期应不大于30s,并应满足监测要求。(4)系统对监测点温度、风速、压力、通风机开停状态及变化时刻等实时监测值的存储时间应保持1年以上。(

28、5)系统对异常情况报警/解除报警时刻及状态存盘记录、设备故障/恢复正常工作时刻及状态等记录应保持1年以上。(6)系统监测数据上传至安全风险监测数据采集端的时间应不大于5so3.通风监测系统技术要求。按照执行安全标志管理的非煤地下矿山矿用产品目录,通风监测系统设备应为取得安全标志的矿用产品。建设技术要求应符合或高于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通风监测技术规范(通风系统)(AQ2013.12008)、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通风监测技术规范(通风管理)(AQ/T201342008)相关要求。(五)地下矿山有害气体监测1 .测点布置与预警阈值。(1)测点布置。每个生产中段和分段的进、回风巷靠近采场位置应设置一氧化碳

29、和二氧化氮传感器;压入式通风的独头掘进巷道,应在距离回风出口5IOm回风流中设置一氧化碳或二氧化氮传感器;抽出式和混合式通风的独头掘进巷道,应在风筒出风口后1015m处设置一氧化碳或二氧化氮传感器;带式输送机滚筒下风侧1015m处应设置一氧化碳和烟雾传感器。其它有害气体监测点应符合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监测监控系统建设规范(AQ20312011)第5节、第6节有关要求。(2)传感器位置。传感器应垂直悬挂,距巷壁应不小于0.2mo一氧化碳传感器和烟雾传感器距顶板应不大于0.3m,二氧化氮传感器距底板应不高于L6m。(3)预警阈值设置。一氧化碳报警浓度不应高于24ppm,二氧化氮报警浓度不应高于25p

30、pm,硫化氢报警浓度不应高于6.6ppmo2 .有害气体监测系统功能要求。(1)系统应具备一氧化碳和二氧化氮等气体的实时监测功能。(2)系统应具备显示、报警、存储、查询功能。(3)系统巡检周期应不大于30s,并应满足监测要求。(4)系统对监测点一氧化碳和二氧化氮等实时监测值的存储时间应保持1年以上。(5)系统对异常情况报警/解除报警时刻及状态存盘记录、设备故障/恢复正常工作时刻及状态等记录应保持1年以上。(6)系统环境监测数据上传至安全风险监测数据采集端的时间应不大于5s。3 .有害气体监测系统技术要求。按照执行安全标志管理的非煤地下矿山矿用产品目录,有害气体监测系统设备应为取得安全标志的矿用

31、产品。系统建设应符合或高于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监测监控通用技术规范(AQT2053.12016)的相关要求。(六)矿山安全监测监控信息上传要求下列监测监控信息应符合浙江省矿山企业安全生产数据接入规范(露天矿山)和浙江省矿山企业安全生产数据接入规范(地下矿山)要求,保障数据有效上传。1.主要场所视频信号。主要有:露天矿山矿区道路出入口、矿山采场、最终边坡等重点场所视频;地下矿山运输行人井口和紧急安全出口、井下各生产中段的马头门及调车场、主风机房或主风机碉室等重点场所视频。4 .人员及露天矿山主要设备定位信息。5 露天矿山边坡位移监测信息。4,地下矿山通风、有害气体监测信息。6 .矿山监测监控系统预

32、警及处置信息。五、安全生产指挥调度与应急信号系统建设根据矿山企业日常安全生产调度和应急响应需求,建立可承载语音、图像、数据的安全生产指挥调度与应急信号系统。(一)指挥调度系统建设要求1.可以完成日常安全生产调度,发布安全生产指令、预警和应急撤离信号;地下矿山指挥调度系统必须可以操控主风机、辅风机,实现矿井反风。7 .矿山安全生产调度系统应具备良好的对接能力,具有全天候条件下应急通信与数据传输、指挥调度功能。已经建立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系统矿山企业,可在该系统中嵌入矿山安全生产调度系统,不需要另行单独建设。8 .地下矿山应根据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通讯联络系统建设规范(AQ2036-2011)

33、、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通讯联络系统通用技术要求(AQ2052-2016)的要求,建设完善有线通信联络系统,并在通讯联络系统的基础上建立指挥调度系统。(二)应急信号系统建设1.露天矿山应急信号系统应包括声光报警系统和应急广播,具有声光报警和人工语音播报两种功能。声光报警系统的声音信号应该覆盖整个采矿范围及周边300米范围,覆盖范围内任何一个地点其声压级应高于50dB。应急广播信号可以覆盖整个矿区及周边50米范围,覆盖范围内任何一个地点其声压级应高于40dB,或者通过清晰语音点对点通知到覆盖范围内所有人员。露天矿山应急信号系统应根据矿山应急救援预案,与边坡位移在线监测等重点风险监测的相应级别的预警信

34、号实现自动关联。2,地下矿山应设置声光报警系统。声光报警系统应覆盖主要开拓运输巷道、主要行人巷道、主要应急通道、采掘作业面,声光报警器的设置应该保障上述场所任何一个地点能看见光信号或者听见不小于40dB的声信号。有条件的矿山可以建立应急广播系统,语音信号覆盖上述场所。结合矿山相关专项应急救援预案,声光报警应该通过声音长短、光源的不同组合,表示井下发生火灾、水灾等主要灾害的种类和撤离路线。六、矿山企业安全生产数字化平台建设1.矿山企业应建立矿山安全数字化管理平台,或者在其它管理平台上建立“矿山安全数字化管理子平台”,将矿山企业基本信息库、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系统、安全监测监控系统、安全生产

35、调度和应急信号系统的安全生产数字化信息进行集成,并在企业安全监控中心进行展示、监控和处置。2 .矿山安全数字化管理平台(子平台)应实现将重要安全风险信息及时推送到矿山企业相关管理人员;重点风险监测发生红色预警时,应自动启动应急信号系统,将应急信号传达到现场作业人员和管理人员。3 .安全生产监控中心的服务器性能和网络条件应满足数字化系统部署和数据对接的需要。4 .安全生产监控中心应该设置显示屏,显示屏可展示各类矿山图件信息。其中露天矿山GIS地图应可以点开各监测点视频,开拓系统与采剥工程平面图中应展示人员、车辆、主要设备位置信息;地下矿山地面GlS地图可以点开地面各监测点视频,开拓系统图应展示下

36、井人员实时位置信息,通风系统图应该展示井下通风、有害气体监测实时信息。5 .安全生产监控中心应配备必要的值班人员,保障矿山生产期间及班前班后有值班人员在岗盯守。应急情况下,具备快速向现场作业人员发布紧急撤离指令的功能。七、应急管理部门矿山安全监管数字化平台建设(一)浙江省矿山重大灾害风险防控监管子平台主要接入以下信息:1.全省矿山企业基本信息。主要包括:企业概况信息;矿山概况信息;露天矿山GlS地图、开拓系统与采剥工程平面图;地下矿山地面GIS地图、开拓系统图、通风系统图、井上井下对照图。6 .全省矿山关键场所视频信号。主要包括:露天矿山矿区道路出入口、矿山采场、最终边坡等重点场所视频;地下矿

37、山运输行人井口和紧急安全出口、井下各生产中段马头门及调车场、主风机房或主风机碉室等重点场所视频。7 .接入全省矿山人员定位和露天矿山主要设备定位信息,在露天矿山开拓系统与采剥工程平面图或地下矿山开拓系统图中展示。4,接入全省露天矿山边坡位移监测信息,在露天GIS地图或者开拓系统与采剥工程平面图中展示。5 .接入全省地下矿山通风、有害气体监测信息,在矿山通风系统图中展示。6 ,接入全省露天矿山边坡位移监测红色预警和地下矿山通风监测预警、有害气体监测预警及企业处置信息。(二)市、县矿山重大灾害风险防控监管平台(子平台)市、县矿山重大灾害风险防控监管平台(子平台)接入的矿山安全风险信息应不少于省厅“浙江省矿山重大灾害风险防控监管子平台要求接入的信息,并符合浙江省矿山安全生产数据接入规范的要求,保障向省厅平台及时上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