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项要素费用分配》PPT课件.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5480657 上传时间:2023-07-11 格式:PPT 页数:97 大小:29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各项要素费用分配》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97页
《各项要素费用分配》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97页
《各项要素费用分配》PPT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97页
《各项要素费用分配》PPT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97页
《各项要素费用分配》PPT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9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各项要素费用分配》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各项要素费用分配》PPT课件.ppt(9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3章 费用在各种产品以及期间费用之间的归集和分配,要素费用的归集与分配,材料费用的归集与分配外购动力费用的归集和分配职工薪酬的归集与分配折旧的归集和分配其他要素费用的归集和分配,3.1各项要素费用的分配,要素费用的分配概述,间接计入费用的分配标准1 成果类:重量、产量、体积2 消耗类:生产工时、机器工时3 定额类:定额消耗量、定额费用,材料费用的分配,1 材料费用的组成,2 材料费用的分配原则(1)直接用于产品生产构成产品实体的原材料,一般分产品领用,直接计入“直接材料”成本项目(2)由几种产品共同耗用的某种材料,在这几种产品之间进行分配后计入”直接材料”项目(3)用于产品生产且有助于实体形

2、成的辅助材料比照上述原则计入”直接材料”如果金额较少,也可简化核算直接计入”制造费用”帐户,3 分配标准:分配标准的合理与简便 合理性:所选择的分配标准与所应分配的费用大小有密切联系。简便性:作为分配标准的资料容易取得。材料费用分配标准的类型 材料定额耗用量(即材料定额消耗量)、材料定额费用(即材料定额成本)、产品产量、产品重量、产品体积等。,4 材料费用的分配方法 对于几种产品共同领用耗费的,并且在产品成本中占较大比重的直接材料费用,应在各产品之间进行分配。,(1)产品重量比例分配法在产品所耗用材料的多少与产品重量有着直接联系的情况下采用,(2)产品产量比例分配法当产品的产量与其所耗用的材料

3、有密切联系时采用,例 A企业生产甲、乙、丙三种产品,共同耗用原材料93500元。甲、乙、丙三种产品的实际产量分别为2000、2500、3000件,单位产品材料消耗定额分别为20、10、15千克。试计算分配甲各产品应负担的材料费。解答:直接材料分配率=93 500(2000+2 500+3 000)=12.47 甲产品应分配的材料费用2 000 12.47 24 940(元)乙产品应分配的材料费用2 500 12.47 31 175(元)丙产品应分配的材料费用93 500-(24 940+31 175)37 385(元)合计 93 500元,(3)定额耗用量比例分配法,此方法在各项材料消耗定额健

4、全且比较准确的情况下采用。以上方法可考核材料消耗定额的执行情况,有利于加强成本管理。为了简化核算工作,也可采用按定额消耗量的比例直接分配材料费用的方法。公式如下:,【例】企业生产甲、乙两种产品,共耗用某种原材料6000kg,每千克3.5元。甲产品实际产量1200件,单位产品材料定额耗用量3kg;乙产品实际产量800件,单位产品材料定额耗用量1.5kg。采用定额耗用量比例分配法分配材料费用。,方法一:甲产品材料定额消耗量120033600kg乙产品材料定额消耗量8001.51200kg材料消耗量分配率6000(36001200)1.25甲产品应分配的材料数量36001.254500kg乙产品应分

5、配的材料数量12001.251500kg甲产品应分配的材料费用45003.515750元乙产品应分配的材料费用15003.55250元,方法二:甲产品材料定额消耗量120033600kg乙产品材料定额消耗量8001.5=1200kg材料费用分配率(60003.5)(36001200)4.375甲产品应分配的材料费用36004.37515750(元)乙产品应分配的材料费用12004.3755250(元),例 A企业生产甲、乙、丙三种产品,共同耗用原材料93500元。甲、乙、丙三种产品的实际产量分别为2000、2500、3000件,单位产品材料消耗定额分别为20、10、15千克。试计算分配甲各产品

6、应负担的材料费。解答:甲产品材料定额耗用量20002040000(千克)乙产品材料定额耗用量25001025000(千克)丙产品材料定额耗用量30001545000(千克)合计 110000千克 原材料分配率93500110000=0.85 甲产品应分配的材料费用400000.8534000(元)乙产品应分配的材料费用250000.8521250(元)丙产品应分配的材料费用450000.8538250(元)合计 93500元,【练习】企业生产甲、乙两种产品,共同耗用某种材料1200公斤,每公斤4元。甲产品的实际产量为140件,单件产品材料消耗定额为4公斤;乙产品的实际产量为80件,单件产品材料

7、消耗定额为5.5 公斤。试计算分配甲、乙产品各自应负担的材料费。,(4)材料定额费用比例分配法在几种产品共同耗用几种材料的情况下采用,【例题】企业生产甲、乙两种产品,耗用A材料1000kg,每千克5元;耗用B材料4000kg,每千克4元。甲产品实际产量200件,单位产品材料定额费用为20元,乙产品实际产量450件,单位产品材料定额费用30元。计算甲、乙产品应负担的材料费。,甲产品材料定额费用200204000元乙产品材料定额费用4503013500元材料定额成本分配率(1000540004)(400013500)1.2甲产品应分配的材料费用40001.24800元乙产品应分配的材料费用1350

8、001.216200元,练习题一,1、目的:练习材料费用分配核算2、资料:(1)某企业生产甲乙两种产品,共同耗用原材料及主要材料情况如下:A材料 3000公斤 5.00元 计15000元 B材料 2500公斤 3.00元 计7500元(2)产品产量如下:甲产品 1000件,乙产品1500件(3)材料按产量比例分配。3、要求:根据上列资料进行材料分配,编制材料费用分配分录。,练习题二,1、目的:练习材料费用分配核算2、资料:企业生产甲乙两种产品,共同耗用A材料2500公斤,实际单位成本80元;B材料7500公斤,实际单位成本40元。甲产品产量为1000件,单位产品定额耗用量为A材料1.5公斤/件

9、,B材料5公斤/件;乙产品1500件,单位产品定额耗用量为A材料1公斤/件,B材料2公斤/件。3、要求:材料按定额费用比例分配。,解析:,1、待分配费用总额250080+750040500000(元)2、甲产品材料定额费用1000(801.5405)320000(元)乙产品材料定额费用1500(801402)240000(元)3、材料费用分配率500000(320000240000)0.8928574、甲产品分配材料费用3200000.892857285714(元)乙产品分配材料费用240000 0.892857214286(元),作业,1、目的:练习材料费用分配核算 2、资料:某企业生产甲乙

10、两种产品,共同耗用A材料2500公斤,计划单位成本80元;B材料7500公斤,计划单位成本40元。甲产品产量为1000件,单位产品定额耗用量为A材料1.5公斤/件,B材料5公斤/件;乙产品1500件,单位产品定额耗用量为A材料1公斤/件,B材料2公斤/件。材料按定额费用比例分配。3、要求:根据上列资料分配材料费用,假定A、B材料的成本差异率分别为1,2。,5 材料费用分配表的编制及其账务处理,(1)在实际工作中,材料费用的分配是通过编制材料费用分配表进行的。(2)账务处理:1)直接用于产品生产的各种原材料费用,应记入“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明细账的“直接材料”成本项目;2)用于辅助生产的原材料

11、费用,应记入“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明细账的费用(或成本)项目;3)基本生产车间管理耗用的原材料费用,应记入“制造费用”总账及其所属明细账;4)厂部管理耗用的原材料费用,记入“管理费用”账户;5)产品销售耗用的原材料费用,记入“销售费用”账户。,如上例,编制直接材料费用分配表如下:表3-1:直接材料费用分配表A企业 2010年4月 单位:元,可根据发料凭证汇总表和直接材料费用分配表编制会计分录,在实际工作中也可根据发料凭证汇总表编制如下材料费用分配表。,表3-4:材料费用分配表A企业 2005年4月 单位:元,会计分录如下:借: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甲产品-乙产品-丙产品-辅助生产成本-车间

12、 制造费用-车间 管理费用 销售费用 贷:原材料 借: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甲产品 贷:包装物借: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车间 制造费用-车间 贷:低值易耗品,外购动力费的分配,一、外购动力的内容外购动力费用是指企业从外部单位购入的电力蒸汽、热力等所支付的费用,本企业自产的动力不包括在内。,二、外购动力的归集与分配1基本生产车间耗用的动力基本生产车间耗用的动力按用途,可分为直接用于产品生产的生产工艺动力用电和照明用电。(1)直接用于产品生产工艺动力用电,属于直接燃料及动力,应记入“基本生产成本”总账和相应产品的基本生产成本明细账的“直接燃料及动力”成本项目。(2)基本生产车间照明用电,则记入

13、“制造费用”总账和所属明细账进行归集。月末分配记入“基本生产成本”总账和相应产品的基本生产成本明细账“制造费用”帐户。,分配的标准有生产工时比例、机器功率时数比例、定额消耗量比例等。计算公式如下:,2.辅助生产车间耗用的动力(1)直接用于辅助产品生产工艺动力用电,应记入“辅助生产成本”总账和相应产品或劳务的明细账的“直接燃料及动力”成本项目。用于辅助生产车间照明用电先记入“制造费用”总账和所属明细账进行归集。月末分配记入“辅助生产成本”总账和所属明细账的“制造费用”成本项目。(2)如果辅助生产不对外提供商品产品、而且辅助生产车间规模较小、辅助产品或劳务单一时,为了简化核算工作,可不设辅助生产的

14、“制造费用”科目,辅助生产车间耗用所有电力直接的全部记入“辅助生产成本”总账和相应的明细账。,3 销售机构、行政管理部门耗用的电力,不计入产品成本,而应分别记入“销售费用”、“管理费用”总账和所属明细账,做为期间费用转入“本年利润”账户,冲减当期损益。,付款时,借记“应付账款”账户,贷记“银行存款”账户。外购动力费一般不是在每月末支付,而是在每月下旬的某日支付。如:6月21日支付的电费是5月20日6月20日期间所耗电费,而不是6月份的实际电费,为了简化核算,每月分配的电费即是本月实际支付的电费。所以在付款时,暂记“应付账款”账户。若每月支付外购动力费的日期基本固定,且每月付款日至月末应付动力费

15、相差不多,也可不通过“应付账款”账户核算,可于付款时直接进行分配,分配时借记成本费用账户,贷记“银行存款”账户。,外购动力的账务处理,借:基本生产成本 辅助生产成本 制造费用 管理费用 贷:应付帐款或银行存款,【例】某企业200年9月电表记录基本生产车间生产甲、乙两种产品,共耗用外购电力35000度,计14000元。生产记录显示生产甲产品耗时15000小时,生产乙产品耗时10000小时。基本生产车间直接用于产品生产的电力按生产工时比例分配。求甲、乙产品分别耗用的电力。,解析:动力费用分配率14000/250000.56甲产品应分配的外购电力费用=150000.56=8400(元)乙产品应分配的

16、外购电力费用=100000.56=5600(元),例某企业本月以银行存款支付市供电局电费29340元,生产甲产品和乙产品,产品用电采用生产工时比例法,甲产品、乙产品的生产工时分别为12000小时、8000小时。电表上抄录的用电度数如下:车间生产产品:60 000度 机修车间:7 500度 供水车间:7 500度 基本生产车间其他用电:4 000度 管理部门:18 800度 每度电单价为0.3元。,支付电费时:借:应付账款-市供电局 29340 贷:银行存款 29340甲产品、乙产品共同耗用的电费为60 0000.3=18000(元)借:基本生产成本-甲产品 10 800-乙产品 7 200 辅

17、助生产成本-机修车间 2 250-供水车间 2 250 制造费用-某车间 1 200 管理费用 5 640 贷:应付账款-市供电局 29 340,编制外购动力费用分配表外购动力费用分配表,小结:直接材料费用和外购动力费用的分配无论采用哪种方法,都可用以下公式表示:分配率=某产品应分配的费用=该产品的分配标准分配率,各产品共同耗用的费用(即应分配的费用),分配标准之和,职工薪酬的分配,一、职工薪酬的概述(一)内容 职工薪酬,包括为在职职工和离职后为离退休人员所提供的全部货币性薪酬和非货币性福利。同时,还包括给职工的配偶、子女或其他被赡养人所提供的福利等。对“职工范围”的理解:含全职、兼职和临时职

18、工;也包括虽未与企业订立正式劳动合同但由企业正式任命的人员,如董事会成员、监事会成员和内部审计委员会成员等。在企业的计划和控制下,虽未与企业订立正式劳动合同或未由其正式任命,但为企业提供与职工类似服务的人员,如劳务用工合同人员,也视同企业职工。,具体来说,职工薪酬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职工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职工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是指按照国家统计局规定构成工资总额的计时工资、计件工资、支付给职工的超额劳动报酬和增收节支的劳务报酬、为了补偿职工特殊或额外的劳务消耗和因其他特殊原因祝福给职工的津贴,以及为了保证职工工资水平不受物价影响支付给职工的物价补贴等。2职工福利费职工福利费,是指企业为

19、职工提供的福利,如为补助职工食堂、生活困难等从成本费用中提取的金额。3社会保险费社会保险费,是指企业按照国家规定的基准和比例计算,向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缴纳的医疗保险金、养老保险金、失业保险金、工伤保险费和生育保险费。,4 住房公积金住房公积金,是指企业按照国家住房公积金管理条例规定的基准和比例计算,向住房公积金管理机构缴存的住房公积金。5 工会经费和职工教育经费工会经费和职工教育经费,是指企业为了改善职工文化生活,提高职工业务素质用于开展工会活动和职工教育及职业技能培训,根据国家规定的基准和比例,从成本费用中提取的金额。6 非货币性福利非货币性福利,是指企业以自产产品或外购商品发放给职工作为福利

20、,将自己拥有的资产无偿提供给职工使用,为职工无偿提供医疗保健服务等。7 辞退福利指在职工的合同到期之前解除劳务合同或职工资源接受裁减而给予的补偿。8 股份支付,(二)工资费用的原始记录1 考勤记录 是登记职工出勤和缺勤情况的记录,为计时工资计算提供依据。形式:考勤簿、考勤卡片(考勤钟打卡、考勤磁卡(刷卡2 产量和工时记录工作通知单、工序进程单、工作班产量记录是登记工人或生产小组在出勤时间内完成产品的数量、质量和耗用工时的原始记录,是计件工资计算的依据,同时也是统计产量和工时的依据。3 工资卡职工姓名、职务、工资等级、工资标准等资料,(三)工资总额的构成工资总额由下列六个部分组成:1 计时工资;

21、2 计件工资;3 奖金:生产奖、节约奖、劳动竞赛奖 4 津贴和补贴;保健性津贴、技术性津贴、年功性津贴、物价补贴 5 加班加点工资;6 特殊情况下支付的工资:因病、工伤、产假、计划生育假、婚丧假、事假、探亲假、定期休假、停工学习、执行国家或社会义务等原因按计时工资标准或计时工资标准的一定比例支付的工资,二、工资费用的计算,(一)计时工资1 月薪制(倒扣法)按月标准工资扣除缺勤天数应扣工资额计算某职工本月应得工资该职工月标准工资(事假天数日标准工资)-(病假天数日标准工资病假扣款率),2 日薪制(正算法)按出勤天数直接计算 某职工本月应得工资该职工本月出勤天数日标准工资病假天数日标准工资(1病假

22、扣款率)按日薪制计算应付职工计时工资时,由于各月份的实际天数不同,职工的出勤天数不同,因此各个月份都要计算,工作量较大,适用于计算临时工的工资。在我国生产企业中较少采用日薪制。,病假工资支付标准,日标准工资的计算方法:日标准工资月标准工资每月工作日数式中的每月工作日数的选择按每月30天计算(出勤期间的节假日照付工资,缺勤期间的节假日照扣工资)20.91(365天扣除104个双休日和10个法定节假日,再除以12而得。节假日不算,不扣工资)20.83(365天扣除104个双休日和10个法定节假日,再除以12而得。节假日不算,不扣工资),21.75关于职工全年月平均工作时间和工资折算问题的通知 劳社

23、部发20083号 按照劳动法第五十一条的规定,法定节假日用人单位应当依法支付工资,即折算日工资、小时工资时不剔除国家规定的11天法定节假日。据此,日工资、小时工资的折算为:日工资:月工资收入月计薪天数小时工资:月工资收入(月计薪天数8小时)。月计薪天数(365天-104天)12月21.75天按每月实际工作天数计算,元旦放假1天不变;春节放假3天不变,但放假起始时间由农历年正月初一调整为除夕;“五一”国际劳动节由3天调整为1天,减少2天;“十一”国庆节放假3天不变;清明、端午、中秋增设为国家法定节假日,各放假1天(农历节日如遇闰月,以第一个月为休假日,【例】企业某工人的月工资标准为840元。8月

24、份31天,事假4天,病假2天,双休日10天。根据该工人的工龄,其病假工资按工资标准的90计算。试按月薪制计算该工人本月应得工资。,解析:月薪制日标准工资840 21.7538.62(元)应得工资 840438.62238.6210%677.796(元)或者日标准工资840 20.8340.33(元)应得工资 840440.332 40.33 10%670.614(元),日薪制日标准工资840 21.75 38.62(元)应得工资(312-410)38.62238.62 90%648.816(元)或者日标准工资840 20.8340.33(元)应得工资(312-4 10)40.33240.339

25、0%532.356(元),练习 企业基本生产车间王某的月标准工资为570元。2010年10月考勤记录反映其病假2天,事假1天。10月份日历天数为31天,其中法定假日3天,双休日8天。根据王晟的工龄,其病假按标准工资的90计算。王晟的病假和事假期间没有节假日。按月薪制和日薪制计算王某10月的计时工资。,日标准工资57021.7526.21应付工资57026.21126.212(190)538.548(元)应得工资(3138)26.212 26.2190%571.378(元),李丽的月标准工资为1260元。四月份30天,李丽事假5天(含双休日2天),病假3天,出勤16天,该月双休日共8天。病假工资

26、按标准工资的80%发放。要求:分别按30 天、21.75天和20.83天计算日工资率,并在月薪制和日薪制下计算李丽4月份的计时工资。,例某企业李平月标准工资600元,6月份8天双休,事假4天(其中2天为双休日),病假1天,实际出勤19天,该工人工龄7年。,解答:(1)日工资率=60030=20月薪制应付计时工资=600(4+110%)20=518(元)日薪制应付计时工资=(19+6+190%)20=518(元)(2)日工资率=60020.83=28.80月薪制应付计时工资=600(2+110%)28.80=539.52(元)日薪制应付计时工资=(19+190%)28.80=573.12(元),

27、(二)计件工资1 个人计件工资的计算(1)方法一 应付计件工资(某工人本月生产每种产品产量该种产品计件单价)产品产量=合格品数量料废品数量 某种产品计件单价生产单位产品所需的工时定额该级工人小时工资率,料废品:由于原料不合格而非工人本人过失造成的不合格产品,应计算并支付工资。工废品:由于本人操作不当造成的不合格产品,不计算、支付工资。,(2)方法二(当职工在月份内生产多种计件单价不同的产品时)应付计件工资某工人本月生产各种产品定额工时之和该工人小时工资率,【例】职工李睿2010年6月加工甲、乙两种产品,甲产品120件,乙产品80件。验收时发现甲产品料废5个,工废4个。该职工小时工资率5元,制造

28、甲产品定额工时为1小时,乙产品为2小时。计算李睿6月应得的计件工资。,方法一:甲产品计件单价155(元)乙产品计件单价2510(元)李睿6月应得计件工资(1204)580101380(元)方法二:李睿生产各种产品的定额工时总额(1204)1802276(小时)李睿6月应得计件工资27651380(元),例 甲乙两种产品都应由8级工人加工。甲产品单件工时定额为30分钟,乙产品单件工时定额为45分钟。8级工人的小时工资率为2元。某8级工人加工甲产品500件,乙产品400件。试计算其计件工资。,2 集体计件工资的计算按生产小组等集体计件工资的计算方法与个人计件工资的计算基本相同。集体计件工资还需在集

29、体内部各工人之间进行分配,一般应以每人的工资标准和工作日数的乘积为分配标准进行分配。【例】某生产小组集体完成若干生产任务,按一般计件工资的计算方法算出并取得集体工资50000元。该小组由3个不同等级的工人组成,每人的姓名、等级、日工资率、出勤天数资料如下。,计算每个工人应得的工资。,三、工资费用的归集和分配,(一)工资费用分配的账务处理生产工人的工资应记入“基本生产成本”账户,车间管理人员工资记入“制造费用”账户,辅助生产部门的工资费记入“辅助生产成本”账户,销售和管理部门的分别计入“销售费用”和“管理费用”,医务及福利部门人员工资应记入“应付职工薪酬”账户。,(二)分配方法 1 生产工人工资

30、中的计件工资,属直接计人费用,应直接计入产品成本明细账;2 计时工资一般属间接计入费用,如果只生产一种产品,直接计入生产成本;如果生产多种产品,应在各受益产品之间进行分配。,分配标准:产品的生产工时、实际工时或定额工时,(二)账务处理借:基本生产成本 产品 制造费用基本生产车间 辅助生产成本车间 管理费用 销售费用 应付职工薪酬-职工福利费 贷:应付职工薪酬-工资,例:企业九月份共发生工资费用30000元,其中基本生产车间工人工资20000元,辅助生产车间工人工资3000元。车间管理人员工资1500元,行政管理人员工资2500元,企业销售人员工资3000元。其中企业生产两种产品,甲产品消耗的工

31、时为15000小时,乙产品消耗工时为5000小时。要求:分配基本生产车间工资费用,并做工资发放和分配的分录。,【例】某企业基本生产车间生产甲、乙、丙三种产品,本月发生的生产工人的计时工资共计58000元,甲产品完工1000件,乙产品完工400件,丙产品完工450件,单件产品工时定额:甲产品1小时,乙产品2.5小时,丙产品2小时。试计算分配甲乙丙三种产品各自应负担的工资费用。,答案:甲产品定额总工时100011000(小时)乙产品定额总工时4002.51000(小时)丙产品定额总工时4502900(小时)生产工人工资分配率58000290020甲产品应负担工资费20100020000(元)乙产品

32、应负担工资费201000 20000(元)丙产品应负担工资费2090018000(元),四、职工福利费的计提和分配,可比照工资费用,但医务及福利人员计提的福利费,应计入管理费用。职工福利费分配表:一般与工资费用分配表合并编制。借:基本生产成本 产品 制造费用基本生产车间 辅助生产成本车间 管理费用 销售费用 贷:应付职工薪酬-职工福利费,固定资产折旧费用的分配,一、固定资产折旧费的归集 通过编制折旧计算明细表进行 我国目前采用的折旧计算方法,主要是使用年限法、工作量法、双倍余额递减法、年数总和法。固定资产月折旧额按月初应提折旧的固定资产的原值和规定的折旧率计算。即月份内开始使用的固定资产,当月

33、不提折旧,从下月起计提折旧;月份内减少或停用的固定资产,当月仍计提折旧,从下月起停止计提折旧。,折旧的计提范围:,二、固定资产折旧费的分配 编制固定资产折旧分配表 借:制造费用基本生产车间 辅助生产车间 管理费用 销售费用 其他业务成本 贷:累计折旧,练习 甲企业2010年3月份全部固定资产应提折旧额为100000元,又知该企业3月份增加一项固定资产,价值为100000元,同时报废一项固定资产,帐面原值为120000元,该企业上列两项固定资产统一使用1%的月折旧率。要求:假设没有其他固定资产变动情况,请计算该企业2010年4月份应提固定资产折旧总额。,解析:固定资产某月应提折旧总额=上月应提折

34、旧总额+上月增加固定资产应提折旧额-上月减少固定资产应提折旧额,利息费用、税金和其他费用的核算,一、利息费用的核算-财务费用 预提时,借:财务费用 贷:预提费用 支付时,借:预提费用 贷:银行存款二、税金的核算-管理费用 1、印花税:借:管理费用 贷:银行存款 若金额大:借:待摊费用 借:管理费用 贷:银行存款 贷:待摊费用,2、房产税、车船使用税和土地使用税:计算出时:借:管理费用 贷:应交税费 交纳时:借:应交税费 贷:银行存款,三、其他费用的核算其他费用:除外购材料、外购燃料、外购动力、工资及福利费、折旧费用等费用以外的各项费用,包括邮电费、差旅费、办公费等账务处理:借:制造费用/辅助生

35、产成本/管理费用 销售费用/预提费用/待摊费用 在建工程(等)贷:银行存款(库存现金、其他应收款),单选,基本生产车间为组织管理生产领用材料应计入()账户。A.基本生产成本 B.制造费用车间C.管理费用 D.销售费用领用用于生产产品构成产品实体的原材料费用,应计入()A.生产成本 B.制造费用C.废品损失 D.管理费用,按福利人员的工资总额计提的职工福利应计入()账户的借方。A.制造费用 B.管理费用C.应付职工薪酬 D.销售费用在月薪制下应付计时工资的计算公式是()。A.应付计时工资=日工资率出勤天数B.应付计时工资=月标准工资C.应付计时工资=出勤工资+应付缺勤工资D.应付计时工资=全勤月

36、标准工资-缺勤工资,在日薪制下,应付计时工资的计算公式是()。A.应付计时工资=全勤月标准工资-缺勤工资B.应付计时工资=月出勤天数日工资率C.应付计时工资=月出勤天数日工资率+应发缺勤工资D.应付计时工资=月标准工资支付外购动力费用一般应通过()账户进行核算。A.“应付账款”B.“其他应付款”C.“预付账款”D.“应收账款,多项选择题,在按20.92日计算日工资率的企业中,节假日工资的计算方法是()A.节假日作为出勤日计发工资B.节假日不计发工资C.缺勤期间节假日不扣发工资D.缺勤期间的节假日扣发工资,下列各项中,应计发计件工资的是()A.本人加工完成的合格品B.本人加工完成的不合格品(料废

37、)C.本人加工完成的不合格品(本人过失)D.本人加工完成的不合格品(前工序班组过失)企业分配工资费用时,按其用途应分别记入()账户。A.“生产成本”B.“应付职工薪酬”C.“制造费用”D.“管理费用,判断题,生产过程中耗用的直接材料和间接材料都应计入产品生产成本。()用于几种产品生产共同耗用的、构成产品实体的原材料费用,可以直接计入各种产品成本。发出材料应负担的材料成本差异,超支在借方反映,节约在贷方反映。()直接材料费用是指直接计入费用。(),在实行月薪制计算计时工资的单位里,不论当月实际日历天数多少,只要职工按规定出全勤,每月都可得到相同的月标准工资。()当日工资率按固定30天计算,月内的星期日和法定假日不支付工资。()实发工资=应付工资-代扣款项企业福利人员的工资和提取的福利费,都应由职工福利费开支,记入“应付职工薪酬”。(),凡是构成工资总额的款项,都应通过“应付职工薪酬”账户核算。()企业全部人员的工资和福利费,都应该记入产品成本,因为工资是产品成本的组成部分。当月增加的固定资产,当月应该计提固定资产折旧。每月支付动力费用的日期基本固定,而且每月付款日到月末的应付动力费用相差不多的,也可以不通过“应付账款”账户核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