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货币理论》PPT课件.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5482858 上传时间:2023-07-11 格式:PPT 页数:44 大小:1.8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商品货币理论》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4页
《商品货币理论》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4页
《商品货币理论》PPT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4页
《商品货币理论》PPT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44页
《商品货币理论》PPT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4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商品货币理论》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商品货币理论》PPT课件.ppt(4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上午好!,讲课人 王天义 中央党校经济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资本论研究会副会长、清华大学兼职教授首都经济学家论坛秘书长,商品和货币理论,序言,资本论是马克思用毕生精力完成的一部经济学经典巨著,自1867年出版以来一直在世界广为流传,并被称作“工人阶级的圣经”,共产党人的指导思想;当人类社会进入第二个千年的时候,主要由于资本论的影响,马克思又被西方世界评为千年思想家;2007年由美国引起的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资本论作为分析危机产生原因的重要著作,在西方世界又被抢购一空.是什么原因能够使资本论跨越时代和社会阶层而被广为传播和研究呢?我认为,可能就在于资本论作为科学巨著本身所具有的现实价值。,导论

2、:资本论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一、商品理论,二、货币理论,讲课内容,三、价值规律,附录一、二、三,导论:资本论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1843年马克思研究经济问题的最初动因,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1847年冬关于雇佣劳动与资本的演讲,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资本论第1稿),18611863年经济学手稿(资本论第2稿),18641865年经济学手稿(资本论第3稿),1867年马克思亲自校订出版资本论第1卷,1885年恩格斯整理出版资本论第2卷,1894年恩格斯整理出版资本论第3卷,1859年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出版,(一)资本论的写作及出版,(二)资本论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研究对象:由

3、国民财富转向生产关系“我要在本书研究的,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以及和它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本书的最终目的就是揭示现代社会的经济运动规律”,“我所得到的、并且一经得到就用于指导我的研究工作的总的结果,可以简要地表述如下:人们在自己生活的社会生产中发生一定的、必然的、不以他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关系,即同他们的物质生产力的一定发展阶段相适合的生产关系。这些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社会的经济结构,即由法律的和政治的上层建筑竖立其上并有一定的社会意识形式与之相适应的现实基础。”,研究方法:唯物史观,“社会的物质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便同它们一直在其中活动的现存生产关系或财产关系发生矛盾。于是这些关系便由生产

4、力的发展形式变成生产力的桎枯。那时社会革命的时代就到来了。随着经济基础的变更,全部庞大的上层建筑也或慢或快地发生变革。”,资本主义的灭亡和社会主义的胜利同样是不可避免的。,“但是,无论哪一个社会形态,在它们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决不会灭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在它存在的物质条件在旧社会的胎胞里成熟以前,是决不会出现的。”,社会经济形态的发展是一种自然的历史过程,一、商品理论,马克思研究资本主义经济为什么从分析商品开始,(一)商品的两个因素:使用价值和价值,1、使用价值,(1)物品的使用价值:有用性,(2)商品的使用价值:为别人的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的物质承担者,交换价值,表现为

5、一种使用价值和另外一种使用价值相交换的量的关系或比例,2、价 值,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二)生产商品的劳动的二重性: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1、具体劳动:在特定的具体形式下进行的劳动,2、抽象劳动:无差别的人类劳动力的耗费,3、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是生产商品同一个劳动过程的两方面,具体劳动使用价值,抽象劳动价值,商品,使用价值,价 值,具体劳动,抽象劳动,个别劳动,社会劳动,劳动,私有制,社会分工,(三)商品的价值量,1、个别劳动时间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2、简单劳动与复杂劳动,3、社会必要劳动时间随着劳动生产率的变化而变化,4、影响劳动生产率变化的五个因素,5、商品价值量与生产商品的

6、劳动量成正比,与劳动生产率成反比,二、货币理论,(一)货币的起源的本质,1、货币的起源,1只绵羊=2把斧头,=100斤小麦,=1件上衣,=1只绵羊,=1克黄金,=,1克黄金,100元,信用卡,2、货币的本质:一般等价物,(二)货币的职能,1、价值尺度,2、流通手段,3、贮藏手段,4、支付手段,5、世界货币,用货币去衡量商品的价值,商品价值在货币上的表现是商品的价格,货币流通规律=,商品价格总额,货币流通速度,由于纸币发行过多,造成纸币贬值、物价上涨,这种现象就是通货膨胀。,三、价值规律,(一)价值规律的内容和要求,1、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2、商品按其价值量进行等价交换

7、,(二)价值规律在私有制商品经济中的作用,1、自发调节资源配置,2、刺激商品生产者提高技术,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3、引起小商品生产者向两极分化,小结,价值的本质:凝结在商品中的一般人类劳动,体现着商品生产者之间相互交换劳动的经济关系,价值量: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的价值量,价值形式:价值的独立表现形式是货币。货币有五个职能: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手段、支付手段、世界货币,价值规律: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按其价值进行等价交换。价值规律在私有制商品经济中的三个作用:1、自发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生产各部门的分配比例;2、刺激商品生产者改进技术,提高劳动生产力;

8、3、引起小商品生产者两极分化,附录一:马克思关于商品生产产生、发展和消亡的历史必然性,马克思没有商品经济概念,但他有商品生产、商品交换和货币流通的概念;马克思没有市场经济的概念,但他有交换经济、货币经济和信用经济的概念。学术界对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有不同的理解。我认为,以货币为纽带连接的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总称可以叫商品经济;商品经济的发达形式或商品生产的普遍化形式可以叫市场经济。商品是市场经济的细胞和元素。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关于商品生产的逻辑可以看作是资本论关于市场经济的逻辑。,1、关于商品生产存在的原因,马克思认为,商品生产产生有两个条件:社会分工是商品生产存在的一般基础;劳动的单一性和需要的

9、多样性的矛盾只有通过交换来解决。不同利益主体是商品生产存在的根本原因。“为使让渡成为相互的让渡,人们只须默默地彼此当作独立的人相对立就行了”。资本论第1卷,第55、105页。在社会分工条件下,不同利益主体之间劳动交换必然采取的经济活动方式。商品交换是在共同体的尽头,在它们与别的共同体或其成员接触的地方开始的。但是物一旦对外成为商品,由于反作用,它们在共同体内部也成为商品。同上书第106页。因此,商品生产和商品流通是极不相同的生产方式都具有的现象,尽管它们在范围和作用方面各不相同。同上书第133页。,2、关于商品生产的基本规律,价值规律是商品生产的基本规律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版第3卷,第663页

10、价值规律对资源配置的主要作用:一是通过同一种商品的价值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要求,形成社会价值与个别价值的差额,推动同一部门不同企业优胜劣汰,资源向优势企业集中;二是通过利润率平均化,推动资源向效率高的部门转移,促进产业结构的合理化和高级化;三是通过第二种含义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作用,使资源配置建立在社会劳动按比例分配规律的基础上。四是通过国际分工和国际价值的决定,调节资源在世界不同国家之间的分配。,3、关于商品生产发展阶段,马克思把商品生产分为两个阶段:简单商品生产和资本主义商品生产。“发达的商品生产本身就是资本主义的商品生产”。资本论第2卷127页。“只有资本主义的商品生产,才成为一个划

11、时代的剥削方式,这种剥削方式在它的历史发展中,由于劳动过程的组织和技术的巨大成就,使社会的整个经济结构发生变革,并且不可比拟地超越了以前的一切时期。”同上书第44页。,4、关于商品拜物教,商品拜物教是商品生产者把商品当作神来崇拜的一种扭曲心理。马克思指出,“劳动产品一旦作为商品来生产,就带上拜物教性质。因此,拜物教是同商品生产分不开的”.资本论第1卷第89页。商品拜物教进而发展为货币拜物教和资本拜物教。这种商品、货币、资本拜物教,是导致社会一些病态、腐败和犯罪现象的一个重要原因。,5、马克思认为未来社会不存在商品生产的原因,马克思认为,随着资本主义私有制的灭亡,随着社会对生产资料的统一占有,人

12、们的个别劳动直接就是社会劳动,商品货币关系将随之消灭。,“设想有一个自由人联合体,他们用公共的生产资料进行劳动,并且自觉地把他们许多个人劳动力当作一个社会劳动力来使用仅仅为了同商品生产进行对比,我们假定,每个生产者在生活资料中得到的份额是由他的劳动时间决定的。这样,劳动时间会起双重作用。劳动时间的社会的有计划的分配,调节着各种劳动职能同各种需要的适当的比例。另一方面,劳动时间又是计量生产者个人在共同劳动中所占份额的尺度,因而也是计量生产者个人在共同产品的个人消费部分中所占份额的尺度。在那里,人们同他们的劳动和劳动产品的社会关系,无论在生产上还是在分配上,都是简单明了的”。资本论第1卷第9596

13、页。,马克思在哥达纲领批判中说得很明白:“在一个集体的、以共同占有生产资料为基础的社会里,生产者并不交换自己的产品;耗费在产品生产上的劳动,在这里也不表现为这些产品的价值,不表现为它们所具有的某种物的属性,因为这时和资本主义社会相反,个人的劳动不再经过迂回曲折的道路,而是直接地作为总劳动的构成部分存在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版第3卷,第303页。,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也说得很明白:“社会一旦占有生产资料并且以直接社会化的形式把它们应用于生产,每一个人的劳动,无论其特殊用途是如何的不同,从一开始就成为直接的社会劳动。那时,一件产品中所包含的社会劳动量,可以不必首先采用迂回的途径加以确定;日常的经

14、验就直接显示出这件产品平均需要多少数量的社会劳动。人们可以非常简单地处理一切,而不需要著名的价值插手其间。”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版第3卷,第303页。,根据马克思的分析,商品经济产生、发展和消亡,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它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它的存在和发展又推动着社会生产力的不断提高,“只有当社会生活过程即物质生产过程的形态,作为自由结合的人的产物,处于人的有意识有计划的控制之下的时候,它才会把自己的神秘的纱幕揭掉。但是,这需要有一定的社会物质基础或一系列物质生存条件,而这些条件本身又是长期的、痛苦的历史发展的自然产物”。资本论第1卷,第97页。这个条件就是个人劳动直接就是社会劳动。

15、换句话说,只要还存在着个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差别,每个人的劳动还不表现为直接的社会劳动,每个人在利益上必然存在着差别,实现每个人不同利益的途径只能是商品交换,进而具有不同利益主体的生产也只能是商品生产,商品经济必然存在并按照它的自然规律发展为市场经济。,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一稿(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中将人类社会划分为原始、奴隶、封建、资本主义和共产主义五大形态(后来,马克思又把共产主义区分为第一阶段和高级阶段),而在同一个手稿中,马克思又从人的依赖关系方面,将人类劳动交往方式即社会经济发展形式,区分为三大阶段:“人的依赖关系(起初完全是自然发生的),是最初的社会形态,在这种形态下,人的生

16、产能力只是在狭窄的范围内和孤立的地点上发展着。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是第二大形态,在这种形态下,才形成普遍的社会物质变换,全面的关系,多方面的需求以及全面的能力的体系。建立在个人全面发展和他们共同的社会生产能力成为他们的社会财富这一基础上的自由个性,是第三个阶段。第二个阶段为第三个阶段创造条件”。马克思: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版第46卷上册,第104页。,马克思人类社会的演进和发展存在两大序列,I 原始、奴隶、封建社会:资本主义 共产主义第一阶段:共产主义第二阶段 II 自 然 经 济 商 品 经 济 自由个性经济,前一序列是社会形态演进序列,它突出地反映了以生产资料所有制为基础的社会

17、基本制度的发展轨迹。在历史发展过程中,某些国家由于特殊条件而逾越其中的某一个或某几个社会形态,是完全可能的。后一序列是社会成员之间劳动交换关系的演进序列,它突出地反映了以资源配置方式为特征的社会经济发展轨迹。在历史发展中,这一序列三种形式之间客观上存在着不依人们意志为转移的时序性和继承性,即社会经济发展不可能从自然经济越过商品经济而直接进入自由个性经济阶段。,附录二:马克思关于市场机制的理论,供给,价格,竞争,需求,市场经济发展内在机理和缺陷,市场经济发展的内在机理,(1)开放性,(2)无限性,(3)动力与强制,市场经济发展的内在缺陷,(2)盲目性,(1)外部性,(3)分化性,在社会主义市场经

18、济条件下怎样坚持和发展马克思的劳动和劳动价值论,附录三:,江泽民“七一讲话”()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资本主义社会的劳动和劳动价值的理论,揭示了当时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运行特点和基本矛盾。现在,我们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当时所面对和研究的情况有很大不同。我们应该结合新的实际,深化对社会主义社会劳动和劳动价值理论的研究和认识。,1、马克思关于劳动创造价值的基本原理必须坚持,但对于新的条件下创造价值的劳动的内涵和外延必须发展,马克思生活时代与当今时代劳动的不同条件,马克思生活时代(19世纪中),当今时代(20世纪末21世纪初),基本动力:蒸汽,支柱产业:纺织、煤炭、冶金,第三产业比

19、重:英国35%左右,企业制度:向公司制过渡,预见:社会主义不存在商品货币,电力核能,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高科技产业,大多数发达国家70%以上,完善的公司制度,现实:社会主义发展市场经济,直接作用于劳动对象的物质生产领域中的劳动,间接作用于劳动对象的总体劳动,生产在流通过程的继续的劳动第三产业劳动,创造价值的劳动的内涵不断增加,简单重复性体力劳动为主,复杂创新性脑力劳动为主,管理指挥监督劳动日益重要,2、马克思研究劳动和劳动价值理论的立场和方法必须坚持,但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劳动者必须重新认识,从劳动者到建设者,在社会变革中出现的民营科技企业的创业人员和技术人员、受聘于外资企业的管理技术人员

20、、个体户、私营企业主、中介组织的从业人员、自由职业人员等社会阶层,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中共十六大报告,社会主义劳动者的特点,有产性,广泛性,变动性,多重性,从无产者到有产者,必须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要尊重和保护一切有益于人民和社会的劳动。不论是体力劳动还是脑力劳动,不论是简单劳动还是复杂劳动,一切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出贡献的劳动,都是光荣的,都应该得到承认和尊重。中共十六大报告,要形成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相适应的思想观念和创业机制,营造鼓励人们干事业、支持人们干成事业的社会氛围,放手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以造福于人民。中共十六大报告,谢谢,再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