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贸易利得》PPT课件.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5484318 上传时间:2023-07-12 格式:PPT 页数:164 大小:23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国际贸易利得》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64页
《国际贸易利得》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64页
《国际贸易利得》PPT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64页
《国际贸易利得》PPT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64页
《国际贸易利得》PPT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6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国际贸易利得》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际贸易利得》PPT课件.ppt(16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五章 国际贸易利得,学习本章的目的与要求:,了解国际贸易的直接利得和间接利得,掌握如何计量分析贸易利得,从而进一步把握与贸易利得分配有关的因素,加深对国际贸易重要性的认识。,第一节 国际贸易的直接利得第二节 国际贸易的间接利得第三节 国际贸易的间接利得的计量分析第四节 国际贸易利得的分配,第一节 国际贸易的直接利得,一、国际贸易利得的类型二、国际贸易直接利得的 一 般均衡分析三、国际贸易直接投资的局 部均衡分析,一、国际贸易利得的类型,1.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对贸易利得作了四种解释:()通过使用价值的交换,满足消费者的欲望。,()交换价值的增加()出口可增加居民的就业和收入()对外贸易扩大了

2、市场,从而促进了分工,提高了劳动生产率,2.大卫李嘉图的比较利益学说对国际贸易利得作出了更加科学的说明,并成为现代国际贸易理论解释国际贸易利得的主要依据。,对贸易利得,可从直接和间接、静态和动态角度进行分析;,直接利得:,含义:是指在国际贸易过程中并由国际贸易本身所产生的利得;表现为:生产的扩大、消费的增加和产品价格的变化,并综合表现为社会福利水平的提高。,间接利得:,含义:是指通过国际贸易而产生并表现在贸易之外的其他方面的利得;,如果从静态和动态角度分析贸易利得,直接利得又可视为静态利得,间接利得又可视为动态利得。,国际贸易直接利得表现在生产、消费和价格方面;用一般均衡分析法,可以分析出一个

3、国家贸易前后直接利得的不同情况。,二、国际贸易直接利得的 一 般均衡分析,一般均衡分析法,是指用生产可能性曲线和消费无差异曲线来分析贸易均衡的方法;,这种方法,把经济整体的一般相互依存关系全部考虑进去,并把货币机制抽象掉,可同时分析多个产品、多个市场的贸易情况;因此,又被称为国际贸易的纯理论分析。,图5-1:贸易利得的一般均衡,O,S0,布,T1,小麦,40,G,C,L0,80,T0,50,20,L1,20,40,S1,60,如图5-1所示,假设美国的生产可能性曲线为AB;在没有发生国际贸易时,美国国内价格线T0(斜率为2:1,表示2单位的小麦换1单位的布)同时与生产可能性曲线和消费无差异曲线

4、相切于S0点。,在这一点,即美国在生产和消费50单位的小麦和40单位的布时,生产和消费达到均衡;美国参加国际贸易后,国际市场小麦和布的价格为1:1。,根据比较利益原理,美国将扩大生产具有比较利益的小麦,将原来用于生产布的一部分资源,转移到小麦的生产上。,当小麦的生产成本提高到和国际市场小麦的价格一致时,即生产点转移到国际价格线T1,与美国生产可能性曲线相切于S1点时,这种转移便停止下来;在S1点上,美国生产80单位的小麦和20单位的布;,美国将本国生产的小麦的一半用于出口,换回40单位的布供国内消费,这时便形成一个新的消费点C;在C点上,美国国内消费者得到了更大程度的满足。,现在,用贸易前后情

5、况对照表,说明贸易对生产、消费和价格所产生的影响:表5-1:,从上表可知,贸易后美国的生产扩大了,消费增加了,布的价格下降了,国家福利水平由L0提高到L1;这便是国际贸易所产生的直接利得。,这一贸易利得来源于美国参加了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若美国只参加贸易而不参与分工,情况如何?,图5-2:贸易利得来源分析,O,S0,布,T1,小麦,40,C,L0,80,T0,50,20,L1,20,40,S1,60,S2,55,35,L2,T2,如图5-2所示,当美国只参加贸易而不参加分工时,生产点还是S0,但消费点达不到C,而只能在由生产点S0处引出一条平行于国际价格线T1的价格线T2与另一条无差异曲线L2

6、的相切处S2点上。,这表明美国的生产规模没有变化,而年因参与贸易,使消费水平由原来的50单位小麦,40单位布,变为35单位小麦和55单位布;国家福利水平 由L0提高到L2。,可见,若把贸易利得划分成交换利得两部分,则L0L2是美国得自交换的利益;L2 L1是美国得自分工的利益;通常说的贸易直接利得,是指这两部分利得之和。,三、国际贸易直接投资的 局部均衡分析,局部均衡分析:是指把各种商品的供求假定为只是商品价格的函数来进行分析,是用以分析单个市场、单个商品的价格与供求关系变换的一种经济理论。,用局部均衡分析法看国际贸易直接利得,就是从局部的、价格的角度去看,进口商品可以比国内生产的商品买得更便

7、宜,出口商品可以比国内卖得更贵;这种价格变化的实质,就是贸易对生产者、消费者和整个国家福利的不同影响。,相关概念:,生产者剩余:是指生产者因产品收益大于生产耗费而获得的净收益。消费者剩余:是指消费者获得的效用超过其支付价格所代表的效用而产生的净收益。,相关假定:,假定效用可以测定,可以按一定的货币额来把握,并且货币的边际效用也是一定的,从而使用效用计算的消费者剩余可以与用货币计算的生产者剩余相互比较。,图5-3:贸易利得的局部均衡分析,O,B,数量,价格,C,20,40,A,60,1,2,c,a,b,d,布市场,小麦市场,O,E,数量,价格,D,20,40,G,60,0.5,1,H,g,h,i

8、,F,根据图51,可以得出美国的布和小麦两种产品的供求曲线,如图53所示;在图53的布市场上,美国不参加国际贸易时,布的生产和消费在A点上达到均衡,这时消费者剩余为c,生产者剩余为a+e;,当美国参加国际贸易时,布的生产点变成C,消费点变成B;消费者剩余变成a+b+c+d;生产者剩余变为e;,这样,美国参加贸易后,使消费者增加了由面积a+b+c所表示的净利益,使生产者减少了由面积a 所表示的净利益。,在图53的小麦市场上,当美国没有参加国际贸易时,小麦的生产和消费在E点达到均衡,消费者剩余为f+g(g为四边 形HDEG),生产者剩余为h;,当美国参加国际贸易时,生产点变为F,消费点变为G,生产

9、者剩余变为g+h+i,消费者剩余变为f;,贸易使美国小麦的生产者获得由面积g+i所表示的净利益,使美国小麦的消费者损失了由g所表示的净利益。,根据前面的假设,生产者剩余和消费者剩余可以直接相减;那么,美国参加贸易后布市场的净利益等于b+d的面积,小麦市场的净利益等于i的面积。,若将两个市场的情况进行综合,美国在进口布和出口小麦的贸易中,获得了由面积b+d+i所表示的净利益。,同理可知,与美国进行自由贸易的其他国家也可以获得相应的贸易直接利得,双方贸易利得之和,便是整个世界进行自由贸易所获得的净利益;可见,贸易直接利得还表现为:参贸易会使各国的福利水平都有所提高。,第二节 国际贸易的间接利得,一

10、、国际贸易与市场二、国际贸易与产业结构三、国际贸易与经济增长四、国际贸易与国际关系,回顾:在第一节中,我们把国际贸易当做一个静态系统,去考察国际贸易的直接利得。在本节则把国际贸易当做一个动态系统,去考察国际贸易的间接利得。,一、国际贸易与市场,(一)国际贸易使国际市场扩大(二)国际贸易打破国内市场的垄断,(一)国际贸易使国际市场扩大,1.亚当斯密在分析对外贸易对一国经济的影响时指出,对外贸易为一国的剩余产品提供了出路。,因为参加国际贸易的各个国家只出口本国劳动产品的剩余部分,这些东西如果不输出国外,它们就没有任何价值;国际贸易使市场扩大,就是贸易间接利得的一种表现。,近代经济学家认为这一理论对

11、发展中国家更为适用。如图5-4,B,C2,C1,C0,O,Y,X,图54 国际贸易对市场影响分析,如图5-4所示,一国由于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只能集中于低层次的X产品的生产,从而造成X产品的供给过剩,Y产品的供给不足。,结果,生产在B点,消费点却只能在生产可能性曲线之内,假设点C0点。这样,虽然本国的资源得到了充分利用,但它所带来的是效益低水平,因而国家福利水平也很低。,若该国参加国际贸易,剩余的X产品在国际市场上找到了出路,并且可以换回Y产品,满足国内需求,使消费点变为C1,甚至C2,福利水平将得以提高。,(二)国际贸易打破国内 市场的垄断,在封闭条件下,发达国家的一些经济部门,很容易通过控制

12、产量,来控制市场价格,从而形成垄断局面。,假设甲国小麦的生产部门形成垄断,乙国布的生产部门形成垄断,在两国贸易中,甲国将进口小麦,乙国将出口布。详见图5-5,B,C,O,小麦,布,图55 国际贸易对进口竞争部门垄断和出口竞争部门垄断的影响,L2,A,L1,Q1,Q2,B,C,O,乙,L2,A,L1,Q1,Q2,甲,小麦,布,如甲图所示,为了垄断市场,该国小麦产量控制在Q1,产量低,但价格很高。这时,生产点和消费点虽都在A点,由于按垄断价格进行消费,消费无差异曲线为L1。,当该国参加国际贸易后,国外的竞争者打破了小麦市场的垄断,于是小麦生产者不得不把产量提高到Q2(按照国际价格生产),使该国小麦

13、的生产点提高到B,消费点提高到C0,很明显,消费无差异曲线L2高于L1。,如乙图所示,在封闭条件下,乙国在布的生产上形成国内垄断;假设垄断者把布的产量控制在Q1,因而价格也较高;这时,生产点和消费点虽都在A点,但消费是按较高的价格进行的,则消费无差异曲线为L1。,当该国参加国际贸易后,布的生产者不需要控制产量就可以获得叫高的卖价,从而刺激该国布的生产者增加产量,一直增加到Q2,此时,布的边际成本等于国际价格,该国充分发挥了自己的比较优势,生产点提高到B,消费点提高到C。,二、国际贸易与产业结构,(一)纵向看,国际贸易可以产生连锁效应(二)横向看,国际贸易可以促进产业结构的调整,使之致于合理,(

14、一)纵向看,国际贸易 可以产生连锁效应,按照比较利益原则,一国参加国际贸易时,应该从事具有比较利益的产品的专业化生产,发展具有比较利益的出口产业。,而这一产业的崛起,将会作为一种先导产业而带动一批其他产业的发展。,一方面,它可以利用其产出作为投入,带动后续产业的发展。另一方面,它可以推动向其提供投入的前续产业的发展。这就是所谓经济发展中的产业连锁效应。,(二)横向看,国际贸易可以促进产业结构的调整,使之致于合理(略),三、国际贸易与经济增长,(一)国际贸易是经济增长的动力源(二)国际贸易对一国经济的综合影响,主要表现在出口贸易和进口贸易的不同作用上,四、国际贸易与国际关系,(略),第三节 国际

15、贸易的间接利得的计量分析,一、对外贸易与国民收入均衡二、进口与国民收入的关系三、出口与国民收入的关系四、贸易依赖程度,一、对外贸易与国民收入均衡,要弄清对外贸易与国民收入均衡关系,必须对一国贸易前后的不同情况加以比较。,假设,在一个没有对外贸易的封闭经济中,一国的国民收入为Y;根据凯恩斯的总量分析的经济模型,一国的国民收入,从最终用途分解为消费(C)和储蓄(S)两部分;,根据其来源,又可分为社会总消费(C)和总投资(I)两部分;这样在一个封闭经济中,影响一个国家国民收入的主要因素是消费、储蓄和投资。,储蓄是投资的来源,因此以上变量之间的关系可表示为:Y=C+I=C+S(5-1)由上可知,要使国

16、民收入保持均衡,就必须使I=S;即封闭条件下国民收入均衡条件是I=S(5-1),为了更准确地表达各种经济变量之间的关系,把政府支出G和政府税收T也考虑进来;因政府税收是政府支出的来源,所以公式(5-1)又可表示为:Y=C+I+G=C+S+T(5-3)公式(5-2)又可表示为:I+G=S+T(5-4),一种经济由封闭走向开放的主要标志是开展对外贸易;因此,影响开放经济中国民收入变化的经济变量,除了以上提到的各种变量之外,还增加了进口和出口这两个新的变量。,若用M表示进口,用X表示出口,则开放条件下国民收入均衡条件是:Y=C+I+G+(X-M)(5-5),对经济进行总量分析的宏观经济理论认为:(1

17、)开放经济中的投资、消费、政府支出和出口,对国民收入来说,属于一种“注入”;理由是:投资、消费、政府支出,既是新增加的收入,又是继续成为支出的部分。,(2)储蓄、政府税收和进口,对国民收入来说,属于一种“溢出”理由是:新增收入中的储蓄和政府税收部门,离开国民生产的循环过程,不再创造新的收入。,进口亦然,若新增收入中的一部分用以购买外国产品,这部分收入边“溢出”国民生产的循环过程,不再为本国创造就业机会和带来新的收入。,根据以上分析可知:开放经济中总注入量(I+G+X)等于总漏出量(S+T+M),国民收入也将形成均衡;这一均衡条件用公式表达为:I+G+X=S+T+M(5-6),二、进口与国民收入

18、的关系,(一)进口(M)与国民收入有着确定的相依关系;即进口是国民收入的增函数:M=M(Y);(二)衡量进口对国民收入相依关系程度的最重要参数,是平均进口倾向、边际进口倾向和进口需求收入弹性。,相关概念:,平均进口倾向:是指一个国家的总进口在国民收入中所占的份额,即APM=M/Y;反映了一国经济的对外开放程度和贸易依赖程度。,边际进口倾向:是指进口的变动量与引起进口变动的国民收入变动量之间的比率;即MPM=M/Y(5-7)它表明经济发展带来的国民收入的增加究竟有多少“溢出”,转化为进口支出。,边际需求收入弹性:是假设价格不变和其他情况相同的条件下,进口变化率与国民收入变化率之间的比率;公式(5

19、-8)它表明该国进口对国民收入的相依程度不断提高。,三、出口与国民收入的关系,(一)国民收入的变动与出口的变动,有时方向一致,而有时方向不一致(二)出口对国民收入的乘数扩张作用,出口对国民收入的乘数扩张作用,出口对国民收入有着乘数扩张作用,这个乘数被称为对外贸易乘数对外贸易乘数,可以根据开放经济达到国民收入均衡的条件推倒出来,已知开放经济中国民收入均衡的条件是:I+G+X=S+T+M一般来说,加进政府的收支,开放经济的国民收入不会有实质性的变化,为此上式简化为:I+X=S+M,当等式中的任一变量发生变化,它的对应方必然要有相应的变动,使经济重新获得平衡则有:I+X=S+M(5-9),1.相关概

20、念:,边际消费倾向:是指国民收入每变动一个单位所引起的消费支出的变动量。公式表示为:MPC=C/Y以下用c来表示。,边际储蓄倾向:是指国民收入每变动一个单位所引起的储蓄支出的变动量。公式表示为:MPS=S/Y以下用s来表示。,在封闭经济中,国民收入要么用于消费,要么用于储蓄,所以,边际消费倾向和边际储蓄倾向之和等于1,即c+s=1。,而在开放经济中,国民收入的一部分还要用于进口;如果边际进口倾向MPM用m来表示,则有:c+s+m=1(5-10),根据边际储蓄倾向和边际进口倾向的定义,可知:S=sY(5-11)M=mY(5-12)将公式(5-11)、(5-12)代入公式(5-9),可得:(s+m

21、)Y=I+X(5-13)则Y=1/(s+m)I+X,把c+s+m=1代入(5-13)可得:Y=1/(s+m)I+X=1/(1-c)I+X(5-14)利用这个公式,对于无论来自国内投资的变动或是出口的变动,只要乘上系数1/(s+m),就可得知国民收入的最终变化情况。,上述公式的系数K=Y/(I+X)=1/(s+m)对外贸易乘数对外贸易乘数也可用边际消费倾向表示为:K=1/(1-c)。,当一国的投资不发生变动,即I=0时,公式(5-13)为:Y=1/(s+m)*X;这时在一个国家的边际进口倾向、边际储蓄倾向和边际消费倾向为已知的情况下,可计算出出口的变动量对该国国民收入的乘数扩张作用。,四、贸易依

22、赖程度,(一)贸易依赖程度的含义(二)贸易依存度不断提高,(一)贸易依赖程度的含义贸易依赖程度等于贸易额除以国民收入之商。,(二)贸易依存度不断提高(略),第四节 国际贸易利得的分配,一、影响国际贸易利得大小的 因素二、贸易条件与贸易利得分配三、过别差别与贸易利得分配四、交易成本与贸易利得分配五、汇率与贸易利得分配,一、影响 国际贸易利得大小 的因素,(一)贸易参加国之间比较成本的差距越大,贸易利得也越多(二)两国提供曲线的弹性越大,贸易利得也越大,(一)贸易参加国之间比较成本 的差距越大,贸易利得也越多,假定世界上只有两个国家:英国和葡萄牙只生产两种产品 酒和布,英国倾其所有资源,只能生产出

23、100个单位的布或75个单位的酒;而葡萄牙只能生产出50单位的酒和100单位的布;再假设两国两种产品的边际机会成本是固定不变的。,如图5-7,布,酒,酒,布,B,50,C,O,O,75,40,C,图5-7 比较成本与贸易利得,如图5-7所示,分别以O和O为原点,横轴为布的产量,纵轴为酒的产量,作出英国的生产可能性曲线AB和葡萄牙的生产可能曲线AC;这时,AOB是英国的生产可能性范围,AOC是葡萄牙的生产可能性范围。,如果两国根据比较利益原理进行分工,各自生产具有比较利益的产品英国专门生产酒葡萄牙专门生产布,那么,四边形AOBO便是分工后,英葡两国新的生产可能性范围,这个“世界”生产可能性范围的

24、面积,大于分工前两国生产可能性范围的两个三角形之和。,这个大出的面积ABC,就是贸易利得区,原则进行专业化生产,使产品的产量增加一部分,这一部分经贸易后被两国分割。,很明显,若两国生产100个单位布的比较成本之差,由75单位酒-50单位酒,变为75单位酒-40单位酒。那么,葡萄牙的生产可能性曲线为AC,从而使贸易利得由ABC扩大到ABC。,可见,双方比较成本差距越大,贸易量也越大,从而使可供瓜分的贸易利得区域也越大。,(二)两国提供曲线的弹性 越大,贸易利得也越大,1.提供曲线弹性的含义2.提供曲线弹性与贸易利得的关系,1.提供曲线弹性的含义,含义:弹性是指一个变数的变化率除以另一个变数的变化

25、了率。,Y,X,B,D,E,O,C,图5-8 提供曲线的弹性,F,A,T,如图5-8,如图5-8所示,OA为某国的提供曲线,也表示某国对Y 商品的进口需求量(一个变数),随着交换条件(另一个变数)变化而变化的函数关系。,如果用表示OA曲线的弹性,用 表示Y商品进口 需求量的变化率,交换条件为,起变化率为,则得出弹性(进口需求弹性)公式:(5-15),在的提供曲线OA上选一点D,假设D就是贸易均衡点,过D点作OA曲线的切线与X轴相交与B点,国际价格线T也过D点。,很明显,当D 在OA曲线上移动时,B点、C点也随之移动,当D点移动到E的位置时,由E点引出的OA的切线EF垂直于X轴,此时OC=OB,

26、=1;,当D点在OE一段移动时,OCOB,1;当D点在E点以上移动时,OCOB,1;这里所说的提供曲线的弹性,一般是指其弹性大于1的那部分的弹性。,2.提供曲线弹性与贸易利得的关系,由提供曲线的做法可知:提供曲线的弯度越大,弹性越小;弯度越小,弹性越大。,Y,X,B,O,图5-9 提供曲线弹性与弯度的关系,A,如图5-8,A,B,如图5-9所示:提供曲线OA、OB的弹性大于OA、OB的弹性;由提供曲线的做法又知:OA、OB所示的贸易过程中两国的成本差距大于OA与OB所表示的贸易过程中两国的成本差距;,因而,即使贸易条件不变,OA、OB所示的贸易过程中的贸易利得也会大于OA与OB所表示的贸易过程

27、中的贸易利得;,因此,两国提供曲线所包括的范围与贸易利得成正相关的关系,所以,两国提供曲线的弹性越小,贸易产生的利得也越大,反之亦然。,二、贸易条件与贸易利得分配,(一)理论中的贸易条件与贸易利得分配(二)现实中的贸易条件与利得分配,(一)理论中的贸易条件与贸易利得分配,国际贸易理论中的贸易条件:指商品的交换条件,即一国在一定时期内,以一定数量的出口商品换回进口商品的数量;也就是古典经济学家所说的国际交换比价。,1.早期明确指出国家交换比价对贸易利得分配产生影响的是约翰穆勒。,约翰穆勒认为:,国际交换比价接近本国国内的交换比价,该国所得到的贸易利益越少;国际交换比价越接近他国国内的交换比价,该

28、国所得到的贸易利益越多。(如图5-10),B,A,O,酒,布,图510 贸易条件线与贸易利得分配,酒,100,50,C,O,75,布,D,2.马歇尔根据穆勒的相互需求原理,用现代分析方法得出提供曲线,又称相互需求曲线。,马歇尔的提供曲线:,用提供曲线可以抽象而鲜明地勾勒出贸易条件对贸易利得分配产生的影响。,A,O,Y,X,图511提供曲线与贸易条件线,A,T,A,T,T,(1),O,Y,X,图511提供曲线与贸易条件线,B,A,T,T,(2),B,B,T,如图5-11(1)所示,对A国来说,OT表明贸易条件恶化,OT表明贸易条件改善;对于B国来说,情况正好相反。图5-11(2)所示,对B国来说

29、,OT表明贸易条件恶化,OT表明贸易条件改善;对于A国来说,情况正好相反。,3.各国都希望在贸易过程中,使贸易条件向着有利于本国的方面转化;那么,怎样才能做到这一点呢?,(1)使本国的提供曲线弹性变小,亦即使提供曲线的弯度变大,贸易条件线靠近一国的提供曲线,则国际交换比价越接近该国国内两种产品的交换比价。,(2)使本国的提供曲线向进口产品轴靠近,亦即使本国出口产品的生产减少,或对进口产品的需求下降;(3)使贸易对象国的提供曲线向外扩展。,(二)现实中的贸易条件与利得分配,(1)商品贸易条件 Px Qx=Pm Qm 当贸易顺差时:Px QxPm Qm 当贸易顺差时:Px QxPm Qm,(2)收

30、入贸易条件 I=Px/Pm Qx(3)要素贸易条件 F=(Px/Pm)(VxVm),三、交易成本与贸易利得分配,(一)“大国”与“大国”的贸易利得分配(二)大国与小国的贸易利得分配(三)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贸易利得分配,(一)“大国”与“大国”的贸易利得分配,大国:是指该国进出口在国际贸易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对国际价格具有很大的影响力,在一定程度上,是国际价格的制造者。,大国的生产比较容易形成规模,从而使边际机会成本递减;在这种情况下,两个“大国”无论怎样进行国际分工和交换,都会使两国获得利益。(如图5-12),图5-12 边际机会成本递减条件下的贸易利得,A,小麦,C,O,25,A,布,

31、B,C,B,(二)大国与小国的贸易利得分配,小国:是指该国对外贸易在世界贸易中无足轻重,该国对国际价格不具影响力,或影响力甚小,是国际价格的接受者。,目前大多数经济学理论认为:在比较利益基础上所进行的国际贸易,如果这种贸易是在一大国和一小国之间进行的;那么,这种贸易倒会使小国走上高度甚至完全专业化生产的道路,获得大部分甚至全部利得。(如图5-13),图5-13 大国与小国的贸易条件,X,O,Y,E,B,T,T国,A国,(三)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贸易利得分配,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贸易越来越具有这样一种明显的趋势:发达国家瓜分的贸易利得越来越多,而发展中国家则在贸易中处于越来越不利的地位;,发

32、达国家的出口产品是工业制成品、高技术产品和新开发产品;发展中国家的出口产品则是初级产品、技术相对落后的产品和劳动密集型产品。如图5-14的提供曲线,图5-14 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提供曲线所示的利得分配,X,O,Y,E,T,B,A,在双方贸易时,发达国家的经济越发展,收入越提高,对发展中国家的出口产品的需求量越小,发达国家的提供曲线的弹性越小,则弯度较大;,而发展中国家的经济越发展,收入越提高,对发达国家的出口产品的需求量越大,发展中国家的提供曲线的弹性越大,则弯度较小;,四、交易成本与贸易利得分配,回顾:传统国际贸易理论和现代国际贸易理论,都假设国际贸易是没有交易成本的。,实际上,国际贸易

33、的交易成本是非常大的,它使得贸易利得不仅在贸易国之间分配,而且还将扩展到参与贸易的国家或利益集团,最终使参加的各国,预计获得的贸易利益大大减少。,图5-15 交易成本对贸易利得的影响,X,O,Y,T,B,B,A,C,C,T,如图5-15所示,一国在参加贸易前,其生产与消费的均衡点在A点,该国参加国际贸易后,因T为国际价格线,则该国会在B点生产、在C点消费。,若考虑到交易成本,该国所面临的国际价格线是T(进口商品的价格上升了),则该国会在B点生产、在C点消费;很显然,交易成本降低了国内生产的专业化程度,减少了贸易量以及贸易利得。,若把交易成本的获得者,称为第三方;那么,预期的贸易利得则被贸易当事

34、双方和贸易第三方共同瓜分;,若交易成本超过参加贸易双方所能得到的贸易利得之和,则表明贸易利得被第三方独占,这时贸易就会停止。,下面分析这个极限的数量假设分工前,A国1单位小麦可换a单位布,B国1单位小麦可换b单位布;分工后,国际商品交换条件为 1单位小麦=P单位布,各国承担的每单位布或每单位小麦的运费为F单位布。,表5-4,对于A国来说,1单位小麦所换回的布必须多于分工前,即P-Fa;对于B国来说,1单位布所换回的小麦必须多于分工前,(1-F)/P1/b;联立以上两式,可得 F(b-a)/(b+1),由此可见,各国承担的单位运费超过(b-a)/(b+1),国际贸易无法进行。,五、汇率与贸易利得分配,汇率:是以一国货币表示的另一国货币的价格。因此,外汇也是一种商品,它的价格由外汇市场上外汇供给与需求的状况决定,并随着外汇供需状况的变动而变动。,外汇价格的变动会影响贸易利得分配的变动,具体表现在:,1.国际间的外汇供给与需求,最终取决于各国的国际收支差额。2.汇率变化的最直接、最主要的效应,是改变本国商品与外国商品的相对价格。,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