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矿物》PPT课件.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5485093 上传时间:2023-07-12 格式:PPT 页数:107 大小:2.3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土壤矿物》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07页
《土壤矿物》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07页
《土壤矿物》PPT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07页
《土壤矿物》PPT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07页
《土壤矿物》PPT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0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土壤矿物》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土壤矿物》PPT课件.ppt(10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2 土壤固相组成及其诊断特性,2.1 土壤矿物质2.2 土壤有机质2.3 土壤固相的物理诊断特性,土壤的组成,岩 石,成土母质,土 壤,风化作用,成土作用,2.1 土壤矿物质,土壤矿物质是土壤的主要组成物质,构成了土壤的“骨骼”。土壤矿物质主要来自成土母质,按其成因可分为原生矿物和次生矿物两大类,2.1 土壤矿物质,2.1.1 土壤矿物质的类型及性质2.1.2 土壤矿物质的迁移转化2.1.3 土壤质地,2.1.1 土壤矿物质的类型及性质,(1)原生矿物 岩石经物理风化后所形成的矿物,其原来的化学组成和结晶构造均未改变。土壤原生矿物的种类和含量,随母质类型、风化强度和成土过程的不同而异。土壤中

2、的粉砂粒、砂粒几乎全是原生矿物。,土壤原生矿物种类主要有:1)硅酸盐、铝硅酸盐类矿物 2)氧化物类矿物 3)硫化物 4)磷酸盐类矿物,1)硅酸盐、铝硅酸盐类矿物:土壤原生矿物中以硅酸盐、铝硅酸盐类占绝对优势,一般为晶质矿物。常见的有长石、云母、辉石、角闪石和橄榄石等类。,A 长石类,长石类矿物占地壳重量的50 60%,占土壤重量的10 15%,是岩石中分布最广的一类矿物。长石包括钾长石、钠长石和钙长石。长石风化可产生高岭石、二氧化硅和盐基物质(如Ca、K、Na等)。钾长石是土壤中钾素的重要来源。,B 云母类,占岩浆岩矿物4%常见的有 白云母 KH2Al3(SiO4)3、黑云母 KH2(MgFe

3、)3Al(SiO4)3。此外,还有金云母、钠云母、锂云母等。云母类易于风化,是土壤钾素主要来源,同时亦释放许多微量元素。,C 橄榄石类,呈橄榄绿色,是含铁、镁而不含铝的硅酸盐通式为(Mg、Fe)2SiO4,含多种微量元素常见的有:镁橄榄石、铁橄榄石、橄榄石、锰橄榄石、钙镁橄榄石、绿粒橄榄石、硅铅锌矿等。在氧化条件下,由于亚铁氧化促使晶格破坏,所以极易风化。,D 辉石、角闪石类,约占岩浆岩重量的16.8%,属偏硅酸盐类;普通辉石Ca(MgFeAl)(SiAl)2O6和角闪石在土壤中比较丰富。它们的铁、镁、钙等含量都很高。,2)氧化物类矿物:,包括石英(SiO2)、赤铁矿(Fe2O3)、金红石(T

4、iO2)、蓝晶石(Al2SiO5)等。石英是土壤中分布最广的一种矿物,为砂粒的主要成分。赤铁矿是热带、亚热带土壤中常见的矿物,使土壤呈红色。它很易受到水化,其水化物又常使土壤呈明显的黄、褐、棕等色调。,3)硫化物类矿物,在土壤中通常只有铁的硫化物矿物,即黄铁矿和白铁矿,两者是同质异构物,黄铁矿属等轴晶系,白铁矿属斜方晶系,分子式为FeS2。它们极易风化,成为土壤中硫素的主要来源。,4)磷酸盐类矿物,磷灰石在自然界以氟磷灰石Ca5(PO4)3F最为常见,此外还有氯磷灰石、羟磷灰石等。磷灰石约含42%的P2O5,它们是土壤中无机磷的重要来源。,(2)次生矿物,由原生矿物经风化后重新形成的矿物,其化

5、学组成和构造都经过改变,而不同于原来的原生矿物。次生矿物是土壤物质中最细小的部分(粒径0.001毫米),具胶体的性质,所以又常称之为粘土矿物或粘粒矿物,它是土壤固体物质中最有影响的部分,影响着土壤许多重要的物理、化学性质,如吸收性、膨胀收缩性、粘着性等。因而无论在土壤发生学,或是农业生产上,都具有重要意义。根据其组成、构造和性质可分为三类:简单盐类、次生氧化物类和次生铝硅酸盐类。,1)简单盐类,包括各种碳酸盐、重碳酸盐、氯化物等,它们都是原生矿物经化学风化后的最终产物,结晶构造都较简单,常见于干旱和半干旱地区的土壤中。,2)次生氧化物矿物,A 氧化铁和氢氧化铁类:褐铁矿(2Fe2O33H2O)

6、是含水氧化铁,广泛分布于土壤和风化壳中,使土壤呈棕褐、橘红和红色。,赤铁矿(2Fe2O3)赤铁矿可来自母质,也可在温暖地带的土壤中由氢氧化铁沉淀而成,色赭红,常与针铁矿共生于红色土壤中。干热地区,土壤通气性好,有利于赤铁矿生成。,磁赤铁矿(Fe2O3)原生磁铁矿氧化或纤铁矿脱水都可生成磁赤铁矿,常与赤铁矿共生,使土壤呈红棕色。常见于热带、亚热带岩浆岩高度风化的土壤中。,针铁矿(2FeOOH)几乎所有的土壤类型中都含有针铁矿,它使土壤染成黄-棕褐色。CO2和亚铁离子有利于针铁矿生成,针铁矿中常含有不少铝和锰。,B 氧化铝矿物,次生氧化铝矿物中的铝来自含铝硅酸盐矿物的风化.次生氧化铝矿物分为一水氧

7、化铝(Al2O3H2O)和三水氧化铝(Al2O33H2O)。一水氧化铝在热带土壤和石灰岩风化土壤中偶尔可得到。三水氧化铝普遍存在于灰化土,湿热气候下的砖红壤、赤红壤和黄壤。它是含铝矿物在强烈淋溶条件下高度风化的最终产物,比高岭石还稳定。,C 氧化锰矿物,土壤中常见为MnO和MnO2,氧化高价锰(MnO2)更为常见。在土壤结构表面上呈棕、黑色胶膜,或呈结核状存在。,D 次生氧化硅,主要指氧化硅凝胶和蛋白石(SiO2nH2O)。土壤溶液中氧化硅在酸性介质中可由单体聚合为凝胶,凝胶老化时缩合为蛋白石。蛋白石包裹着许多有机和无机杂质,使它呈现彩色。蛋白石进一步脱水可成隐晶质的石英或方英石玉髓。来源于生

8、物的蛋白石,可作为埋藏土层和古地理环境的指示矿物,包裹在植物蛋白石中的有机碳可用来测定土壤的年龄。,3)次生铝硅酸盐类,包括伊利石、蒙脱石、高岭石等。它们是构成土壤粘粒的主要成分。铝硅酸盐粘土矿物的晶体是由硅氧四面体片和铝氧八面体片两种基本晶片连接而成的薄片层状结晶体。,硅氧四面体 四个氧原子围绕一个硅原子,形成具有四面构造。,硅酸盐的晶体结构,岛状,一系列的硅氧四面体通过共同氧原子联结成平面,形成一个片状的四面体层,或称硅氧片,硅酸盐的晶体结构,环状,硅酸盐的晶体结构,链状,硅酸盐的晶体结构,层状和架状,羟基,铝、镁等原子,铝氧八面体,六个氧原子或氢氧根(-OH)围绕一个铝原子,形成的八面构

9、造。,铝氧八面体通过共用氧原子互相联结成平面,排列成片状的八面体层,或称铝氧片或水铝片。,1:1型粘土矿物,2:1型粘土矿物,由一层硅氧片和一层铝氧片组成一晶层,属11型晶格,如高岭石、埃洛石等。由二层硅氧片夹一层铝氧片结合而成一晶层,属21型晶格,如蒙脱石、蛭石和伊利石等。,由二层硅氧片和二层铝氧片组合而成一晶层,属22型晶格,如绿泥石等。土壤中许多重要特征,如粘性、膨胀性、吸收性和保蓄性等,都与这些次生粘土矿有密切的关系。,组成矿物的中心离子被电性相同、大小相近的离子所替代而晶格构造保持不变的现象。离子大小要相近、电性相同,电价可以同价或不等价 在硅酸盐粘土矿物中,最普遍的同晶替代现象是晶

10、体中的中心离子被低价的离子所代替,如四面体中的Si4+被Al3+离子所替代,八面体中的 Al3+被Mg2+所替代,所以土壤粘土矿物一般以带负电荷为主。同晶替代现象在2:1和2:1:1型的粘土矿物中较为普遍,而在1:1型的粘土矿物中相对较少。,同晶替代作用,A 1:1型矿物 高岭石和埃洛石,高岭石晶体中的两层,是由每层中各自的硅原子和铝原子通过共用的氧原子联结起来。晶层与晶层之间没有阳离子,氧和氢氧离子是通过氢键紧密地联结起来。晶格固定,晶层间距离固定;湿时一般不发生膨胀,阳离子和水分子不能进入晶格内部,只局限于晶体外表面。与蒙脱石颗粒相对比,其半径较大,约0.15微米,多数在0.22微米范围内

11、。表面积低、同晶取代少、阳离子吸附量低。由于其结构单元联结得非常紧密,所以高岭石晶体不易分割成极细的薄片。高岭石的可塑性、粘结性、收缩性和膨胀性都很低,代换量也低,所以富含高岭石的土壤供肥、保肥能力差,造成植物养分不足。,B 2:1型膨胀性矿物 蒙脱石和蛭石,2:1型层状硅酸盐中晶体两面都是氧,通过很弱的氧键松弛地联结起来,水分子(阳离子也一样)被吸收到两晶体单元之间的空隙处,引起晶格膨胀。膨胀性大;其颗粒直径为0.011微米,分散性高,吸水性强;内表面积比外表面积大得多,比表面为700800 m2/g,大大超过高岭石的比表面;同晶取代作用强,使蒙脱石晶体获得了高的净负电荷。所以蒙脱石代换量极

12、高(80120 厘摩尔()每千克土)。蒙脱石吸收的水分,植物难于利用,因此富含蒙脱石的土壤,造成植物水分缺乏。同时也以其高的可塑性和内聚力,干燥时发生剧烈收缩为其特征。在干燥时干裂严重,形成干硬的土团,难以耕种。蒙脱石在温带干旱地区的土壤中含量较高。,蒙脱石扫描电子显微镜照片,C 2:1型非膨胀性矿物 伊利石,伊利石是云母风化时向蛭石或蒙脱石过渡的中间产物,与蒙脱石、蛭石同属2:1型晶格,但因层间有代换性钾离子存在,使晶层紧密地相互结合,因而不表现膨胀性。伊利石的电荷主要是由四面体上的同晶置换作用产生的。伊利石晶体大小介于蒙脱石和高岭石之间,一般为0.12.0微米,其代换量、水化作用、膨胀、收

13、缩和可塑性等性质介于蒙脱石和高岭石之间。伊利石广布于一般土壤中,但以温带干旱地区的土壤含量最多。富含伊利石的土壤富含钾素。,D 2:2型矿物 绿泥石,绿泥石是带有铁、铝的镁硅酸盐。典型的绿泥石晶体是,具有与蒙脱石相似晶层构造的滑石层和水镁石Mg(OH)2层交替组成的。因此,晶层是由两层硅氧四面体片和两层镁的八面体片组成。晶层之间吸附水分较少,所以不易膨胀,其代换量远低于蒙脱石和蛭石。土壤中绿泥石大多是母质带来的,特别是石灰性土壤中含量更高,黑云母也可转变为绿泥石。黄土和河流冲积物中有较多的绿泥石,变质岩区的冰碛物中绿泥石更多。绿泥石经不起化学风化作用,随着风化和成土作用的加强,母质中原有的绿泥

14、石将迅速消失。,土壤主要粘土矿物的一些特征,土壤矿物种类虽不太多,但其含量和组合方式复杂多样,并且可反映母质和成土因素的综合影响;土壤矿物质的粗细,可形成不同的土壤质地。矿物质提供了除氮素以外的植物所需的大量和微量营养元素。各种次生粘土矿物具有吸附保存呈离子态养分的能力,并表现出不同的吸收性、保蓄性、粘性和膨胀、收缩性。所以土壤矿物和土壤的理化特性、土壤肥力都有密切关系。,2.1.2 土壤矿物质的迁移转化,(1)土壤矿物质的风化作用 裸露在地表的岩石矿物在大气圈、水圈、生物圈的综合作用下,不仅改变了原有物理性状,而且也改变了原有的化学组成和性质,甚至形成新的矿物,这种复杂的变化过程,称为风化作

15、用。根据风化的性质可把风化过程分为物理风化、化学风化、生物风化三种类型。它们在自然界中不是孤立的,而是相辅相成,同时同地进行的,只是由于条件不同,风化程度有强弱区别而已。,1)物理风化,物理风化又称机械崩解作用 温度的变化 水分的冻结 碎石劈裂以及风力 流水、冰川的摩擦力等物理因素 结果是使岩石矿物由大变小,由粗变细,矿物在化学性质和组成上均未发生变化,物理风化过程在温度变化剧烈的干燥地区较突出。,2)化学风化,参与化学风化的因子有水、二氧化碳和氧,其中以水的作用最为突出。A 水的溶解作用 没有一种岩石或矿物是完全不溶于水的,CO2遇水产生H2CO3,可加强水对岩石矿物的溶解作用.例如Ca3(

16、PO4)2不溶于水,但是经过碳酸作用可生成能溶于水的CaH4(PO4)2:Ca3(PO4)22H2O2CO2 CaH4(PO4)22CaCO3,B 水化作用,岩石矿物的化学成分,可以与水分子结合在一起,成为含水的化合物。如:石膏的水化 CaSO42H2O CaSO42H2O 氧化铁的水化 2Fe2O33H2O 2Fe2O33H2O 水化的结果往往使矿物膨胀失去光泽、变松,促进其风化作用的进行,C 水解作用,这是水的最主要的作用,使矿物风化更为彻底。水解作用主要决定于水离解出的H+。当水中有CO2时可生成H2CO3。在碳酸溶液中,加强H+的作用,即离解为H+和HCO3-而使H+增多。水解过程可分

17、为几个阶段(以正长石为例):,脱盐基作用:H+交换出矿物中的盐基离子形成可溶性盐而被淋溶:K2Al2Si6O16+H2CO3KHAl2Si6O16+KHCO3(正长石)(酸性铝硅酸)KHAl2Si6O16+H2CO3H2Al2Si6O16+KHCO3(游离铝硅酸)脱硅作用:硅以游离硅的氧化物离析,并开始淋溶:H2Al2Si6O16+H2CO3H2Al2Si2O82H2O+4SiO2+CO2(高岭土)富铝化作用:矿物被彻底分解,硅酸继续淋溶,氢氧化铝富集:H2Al2Si2O8+4H2O2Al(OH)3+2H2SiO3,D 氧化作用,矿物质中的一些非氧化态矿物容易发生氧化,氧化促使矿物分解,同时使

18、被氧化矿物活化。以黄铁矿为例:2FeS2+7O2+2H2O2FeSO4+2H2SO4 硫酸亚铁进一步氧化:6FeSO4+3H2O+11/2O22Fe2(SO4)3+2Fe(OH)3 Fe2(SO4)3可进一步水解生成Fe(OH)3和硫酸:Fe2(SO4)3+6H2O2Fe(OH)3+3H2SO4 上述生成物中的硫酸是强烈的氧化剂,它能使原生岩石受到深度的化学风化,硫酸破坏碳酸盐和铝硅酸盐物质,形成硫酸盐类物质,并加入地球化学迁移。,3)生物风化,低等植物 高等植物 生物对岩石的风化起到了促进作用,如根系穿插的机械作用促进了物理风化,另外根系及微生物分泌CO2和有机酸等加速了化学风化。,(2)矿

19、物分解的阶段性,1)碎屑阶段:物理风化作用为主、化学风化作用微弱 岩石矿物发生机械粉碎,形成碎屑风化壳。风化壳中细土粒很少,主要为粗大岩石碎块;岩石矿物的化学成分没有改变,也未发生迁移。属风化的最初阶段。多出现在高山区和极地,同时广泛出现在干旱荒漠地区。侵蚀严重的地形部位,亦有存在。,2)钙淀积阶段:,风化第二阶段,化学和生物作用加强,原生矿物进一步遭到分解破坏,最易移动的元素Cl、S及一部分Na被分解淋失,一部分被生物吸收。Ca、Mg、K等大部分保留在风化壳中,有些被分解出来并与碳酸根生成不易溶解的碳酸盐,如CaCO3等,在土壤或风化壳中聚积,形成钙淀积风化壳,故称钙淀积风化阶段。此阶段生成

20、大量的次生粘土矿物,主要有蒙脱石、拜来石、方解石、白云石、白云母、绢云母等。钙淀积阶段主要出现在森林草原地区,在半荒漠、荒漠地区多属这个阶段。,3)酸性硅铝阶段,降水量大于蒸发量的潮湿气候条件下,盐类受到大量分解淋溶,硅酸盐和铝硅酸盐分解形成的硅酸,也很快被淋失,风化壳中的阳离子显著减少,相对地堆积了Si、Al、Fe组成的次生粘土矿物,所以叫硅铝风化阶段。初级阶段:Ca、Mg相当丰富,吸收体被Ca、Mg所饱和,溶液呈中性反应,称为中性(饱和)硅铝风化阶段;酸性硅铝风化阶段:随着Ca、Mg的淋失,吸收性复合体不为Ca、Mg所饱和,而且有了交换性H+和Al3+出现,溶液中酸性加强,H+作为硅铝风化

21、阶段的标志离子。酸性硅铝阶段广泛发生在气候湿润地区,如中温带、暖温带和北亚热带。在中亚热带、南亚热带、热带和赤道带的山地垂直带中,也存在着这种风化阶段。,4)富铝化阶段,岩石风化的最后阶段 高温多湿的气候条件下,盐基彻底淋失,硅铝酸盐分解出的硅酸也大量淋失,Al2O3和Fe2O3积累在风化壳或土壤中,故称富铝化阶段。Fe2O3水化物含量虽然很少,但常使风化壳染成砖红色,故又称为砖红壤风化壳。富铝风化壳呈酸性反应,粘土矿物主要是高岭石、水铝石、赤铁矿和硬锰矿等。,(3)矿物风化程度的量度指标,土壤矿物分解程度愈高,矿物质中的化学元素的淋溶迁移作用也愈强,所以风化程度是可以度量的。硅铁铝比率是常用

22、的量度指标之一。,SiO2/R2O3的分子比率第一步:计算出SiO2、Al2O3、Fe2O3的摩尔数;第二步:计算分子比。即SiO2/Al2O3+Fe2O3 简写为SiO2/R2O3,我国主要土壤的次生粘土矿物(5微米,%),(1)土壤粒级,土壤中的各种固体颗粒简称土粒。分单粒和复粒。粒级(粒组):土粒按照粒径的大小及其性质不同分成若干级别。一般将土粒分为石砾、砂粒、粉砂粒和粘粒四级。,2.1.3 土壤质地,国际土粒分类制:,卡庆斯基土粒分类制:,卡庆斯基土粒简化分类制:,将大于1毫米的称为石砾;1-0.01mm为称为物理性砂粒;0.01mm的土粒称为物理性粘粒。,各粒级土粒的矿物组成,各粒级

23、土粒的化学组成,(2)土壤质地,概念,大小不同的各粒级土粒在土壤中所占的百分含量,叫土壤质地,也叫土壤机械组成。,土壤质地分类制,A 国际制土壤质地分类:是一种三级分类法,即按砂粒、粉粒、粘粒三种粒级占百分数进行分类,划分为砂土、壤土、粘壤土、粘土四类十二级。,国际制土壤质地分类:,B 卡庆斯基质地分类:,卡庆斯基质地分类制:,(3)不同质地土壤的肥力特点,A 沙土类a 粒间孔隙大,毛管作用弱,通气透水性强,漏 水漏肥。b 矿物成分主要是石英,含养分少,保肥性差,c 温度变化大;d 松散易耕,泡水后容易沉淀、板结、闭气。,a 粒间孔隙小,通气透水性差,保水保肥能力强;b 养分含量高,供应能力弱

24、;c 含水量多、热容量较大,升温慢降温也慢;d 粘土干时紧实坚硬,湿时泥泞,耕作费力。,B 粘土类,这类土壤由于砂粘适中,兼有砂土类、粘土类的优点,消除了砂土类和粘土类的缺点,是农业生产上质地比较理想的土壤。,C 壤土类,土壤质地的层次性表现为上砂下粘、上粘下砂或砂粘相间。产 冲积性母质发育的土壤生 自然因素的 水分在剖面中的淋洗作用原因 人为因素(耕作),D 土壤质地的层次性,夹砂层,土壤质地的层次性,夹粘层,(4)不同质地土壤的利用和改良,A 增施有机肥料;B 掺砂掺粘、客土;C 引洪漫淤;D 翻淤压砂、翻砂压淤;E 施用土壤改良剂。,土壤质地的改良措施,粗骨土,辛苦了,休息一下,水晶,白

25、云母,黑云母,方解石,金属自然金,岩浆岩,沉积岩,沉积岩,变质岩,火山爆发,意大利庞贝城被岩浆吞噬后人们的遗体,4.次生粘土矿物的形成 原生矿物经风化分解作用后,分解产物经过絮凝、吸收、交换等物理化学作用重新合成新的次生粘土矿物。其过程大致是:在岩石风化过程中,首先从原生矿物晶格上将SiO2、Fe2O3,和Al2O3分离出来,然后它们互相化合,形成粘土矿物。由于风化过程形成的SiO2是带负电的,当它在酸性或中性环境中遇到胶体状态带正电荷的Al(OH)3、Fe(OH)3时,互相凝聚,生成类似粘土的非晶形矿物水铝石类,随后再生成晶形的次生粘土矿物,如高岭石、蒙脱石、拜来石等。其所形成矿物种类,由S

26、iO2与Al2O3的分子比例、介质的pH值及溶液中存在的盐基离子,如Ca2+、Mg2+等而定。例如,介质中胶体状态物质的硅铝比率大于24,而且含有较多代换性和可溶性盐时,形成的粘土矿物多为蒙脱石、蛭石等,这种情况多出现在碱性和炎热干旱地区。反之,若介质中胶体状态物质的硅铝比率低于2,而且代换性和可溶性盐基含量低时,则多形成高岭石型粘土矿物,这种情况多出现在高温湿润的亚热带区,在热带则形成铁、铝的氧化物和氢氧化物。风化壳中如有SiO2胶体溶液流入,会使水铝石转化为高岭石;当SiO2,与K、Ca、Mg继续补充时,在中性或碱性环境中,高岭石可变成伊利石,然后再变成蒙脱石或蛭石。所以粘土矿物的形成过程

27、,不仅是原生矿物分解形成21型粘土矿物和进一步分解形成11型粘土矿物的过程,而且是可以重新接纳某些成分,朝相反的方向进行的过程。,4)风化指数,:对岩石和风化壳中残余的稳定和不稳定风化物含量进行对比,以确定风化程度的大小。其公式为:,式中EAR为风化指数;R0,R1分别为未风化岩石和所研究岩层中氧化物的含量;S0,S1分别为未风化岩石和所研究风化壳或土壤标准氧化物含量。有些学者根据地球化学的原理,把那些克拉克值较高而又较强烈迁移或富集的主要元素,离子和化合物称为标型元素,标型离子或标型化合物,以此作为土壤地球化学过程特征及其强度的标志。也有根据风化壳或土壤中物质的绝对蓄积量,计算各种组成分的损

28、失量和收入量的物质平衡方法研究风化壳的风化作用,并以公斤/立方米或毫克/立方厘米表示。风化作用形成有三种物质平衡类型:淋溶型(负值)、累积型(正值)、过渡型(某些化合物是正的,另外一些则是负的)。,三八面体,二八面体,2.1.1 形成土壤的主要岩石类型,根据岩石的成因分为:岩浆岩 沉积岩 变质岩,岩浆岩根据SiO2的含量分为:酸性岩、中性盐、基性岩和超基性岩,沉积岩,在地表常温常压下,先生成的岩石风化剥蚀的产物、以及生物作用与火山作用的产物在原地或经外力搬运形成沉积层,再经固结成岩作用而成的岩石。虽占地壳重量5%,占大陆面积75%砾岩(颗粒直径2毫米)砂岩(颗粒直径0.05-2毫米)粉砂岩(颗粒直径0.005-0.05毫米)粘土岩(颗粒直径0.005毫米)石灰岩(贝类动物的残骸堆积、压实和固结而成;也有纯化学沉淀作用生成的石灰岩),变质岩,岩浆岩或沉积岩受到地壳运动或岩浆运动造成的高温高压和热气热液作用,而发生变质的岩石。在变质过程中,矿物重新结晶或产生新矿物,或作定向排列,使原有岩石的结构、构造和矿物成分发生变化。片麻岩(多由花岗岩变质而成)石英岩(一般由石英砂岩变质而成)大理岩(一般由石灰岩重新结晶而成)片岩(大多由基性岩和超基性岩变质而成)千枚岩(页岩、长石砂岩和酸性喷出岩变质而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