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生平简介》PPT课件.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5491861 上传时间:2023-07-12 格式:PPT 页数:21 大小:332.4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孟子生平简介》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孟子生平简介》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孟子生平简介》PPT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孟子生平简介》PPT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孟子生平简介》PPT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孟子生平简介》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孟子生平简介》PPT课件.ppt(2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孟子生平简介,孟子生平简介,孟子名轲,邹人(今山东邹县),三岁时父亲逝世,孟子便与母亲相依为命。孟母非常疼爱自己的儿子,曾经为了替孟子找一个舒适的学习环境而三次搬家,最后搬到学宫附近。孟子自小便受严格的管教,据说他自从搬到学宫附近,便十分认真读书,稍大一点,孟子变得十分贪玩。孟母便剪断织机上的麻布,她要孟子勤奋读书,要不然将会像那块麻布般,变成一团废物。孟子牢记母亲的教诲,立志成材。孟子的青少年时代孟子长大后,被孔子的儒家思想所吸引,于是决定离开邹国到孔子的家乡鲁国深造,其老师正是孔子的孙子子思的徒弟。通过学习,孟子认为孔子是有人类以来最伟大的人,于是他立志发展孔子的思想。,孟子的成年时代与

2、晚年孟子醉心研究,终于名声大噪,邹国和鲁国国君也时常向他请教都治国之道。可惜邹、鲁这样的小国,很难实施孟子“仁政”的抱负。他决定带着学生到东方大国齐国去。但是齐国所采取的是锻炼精兵使国家更为富强的政策,对孟子的思想毫不理睬。最后,孟子来到滕国,滕国太子对孟子的“仁政”十分感兴趣,于是孟子便在滕国实行他“仁政”的思想。遗憾的是,滕国是个小国,时时有被灭亡的危险,不可能把仁政推行天下。孟子于是到其他国家宣扬他的“仁政”思想。可是没有一位君主愿意实施他的政策。孟子放弃继续宣扬仁政的念头,决心写书建立学说。,孟子成语、俗语集释,同论语一样,孟子语言的生命力更强,其中大量的语言转化成今天的格言、成语和俗

3、语。这里收录的以常见的为主,肯定还有遗漏,望网友们不吝赐教。(1)五十步笑百步:“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梁惠王)释:(逃跑的士兵)有的一口气跑了一百步停住脚,有的一口气跑了五十步停住脚。那些跑五十步的士兵竟来耻笑跑一百步的士兵,(说他胆子太小),行不行?,(2)引领而望:“如有不嗜杀人者,则天下之民皆引领而望之矣。”(梁惠王)释:如果有一位不好杀人的君主,那么,天下的老百姓都会伸长着脖子期待他的解救了。(3)君子远庖厨:“是以君子远庖厨。”(梁惠王)释:君主把厨房摆在远离自己的场所,就是这个道理。(4)明察秋毫:“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见舆薪,则王许之乎?”

4、(梁惠王)释:我的目力能够把秋天鸟的细毛看得分明,一车子柴火摆在眼前却瞧不见。,(5)挟泰山以超北海:“挟泰山以超北海,语人曰,我不能。是诚不能也。”(梁惠王)释:把泰山夹在胳臂底下跳过北海,告诉人说,“这个我办不到。”这真是不能。(6)缘木求鱼:“以若所为求若所欲,犹缘木而求鱼也。”(梁惠王)释:以您这样的作法满足您这样的欲望,好像爬到树上去捉鱼一样。(7)寡不敌众:“寡固不可以敌众,弱固不可以敌强。”(梁惠王)释:人口稀少的国家不可以跟人口众多的国家为敌,弱国不可以跟强国为敌。,(8)与民同乐:“此无他,与民同乐也。”(梁惠王)释:这没有别的原因,只是因为同百姓一同娱乐罢了。(9)乐以天下

5、,忧以天下:“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梁惠王)释:和天下的人同忧同乐,这样还不能使天下归服于他的,是从来不曾有的事。(注:范仲淹名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即化于此)(10)顾左右而言他:“王顾左右而言他。”(梁惠王)释:齐王回过头来左右张望,把话题扯到别处去了。,(11)水深火热:“如水益深,如火益热,亦运而已矣。”(梁惠王)释:如果燕国的百姓受水更深,受火更热(指灾难更加深了),那只是统治者由燕转为齐罢了。(12)救民于水火之中:“今燕虐其民,王往而征之,民以为将拯己于水火之中也,箪食壶浆以迎王师。”(梁惠王)释:如今燕国的君主虐待百姓,您去征伐他,那里的百

6、姓认为您是要把他们从水深火热的苦难中解救出来,因此都用筐盛着干饭,用壶盛着酒浆来欢迎您的军队。(13)箪食壶浆:“今燕虐其民,王往而征之,民以为将拯己于水火之中也,箪食壶浆以迎王师。”(梁惠王)释:如今燕国的君主虐待百姓,您去征伐他,那里的百姓认为您是要把他们从水深火热的苦难中解救出来,因此都用筐盛着干饭,用壶盛着酒浆来欢迎您的军队。,(14)出尔反尔:“戒之戒之!出乎尔者,反乎尔者也。”(梁惠王)释:提高警惕,提高警惕!你怎样去对待人家,人家将怎样回报你。(15)解民倒悬:“当今之时,万乘之国行仁政,民之悦之,犹解倒悬也。”(公孙丑)释:现在这个时候,拥有万辆兵车的大国实行仁政,老百姓的高兴

7、,正好像被人倒挂着而给解救了一般。(16)事半功倍:“故事半古之人,功必倍之惟此时为然。”(公孙丑)释:所以,“事半功倍”,只有在这个时代才行。,(17)具体而微:“冉牛、闵子、颜渊则具体而微。”(公孙丑)释:冉牛、闵子、颜渊大体近于孔子,却不如他那样的博大精深。(18)出类拔萃:“出于其类,拔乎其萃,自生民以来,未有盛于孔子也。”(公孙丑)释:圣人远远超出了他那一类,大大高出了他那一群。从有人类以来没有比孔子还要伟大的。(19)心悦诚服:“以德服人者,中心悦而诚服也。”(公孙丑)释:依靠道德来使人服从的,人家才会心悦顺服。(20)返求诸己:“发而不中,不怨胜己者,反求诸己而已矣。”(公孙丑)

8、释:(射箭)如果没有射中,不埋怨那些胜过自己的人,返躬自问罢了。,(21)与人为善:“取诸人以为善,是与人为善者也。”(公孙丑)释:吸取别人的优点来自己行善,这就是偕同别人一道行善。(22)绰绰有余:“我无官守,我无言责也,则吾进退,岂不绰绰然有余裕哉?”(公孙丑)释:我既没有固定的职务,又没有进言的责任,那我的行动,难道不是宽舒得有无限的回旋余地吗?(23)怨天尤人:“君子不怨天,不尤人。”(公孙丑)释:君子不抱怨天,不责怪人。(24)此一时,彼一时:“彼一时,此一时也。”(公孙丑)释:那又是一个时候,现在又是一个时候。,(25)舍我其谁:“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公孙丑)释:在今日的社会

9、里,除开我,还有谁呢?(26)为富不仁:“为富不仁矣,为仁不富矣。”(滕文公)释:要发财致富便不能仁爱,要仁爱便不能发财致富。(27)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不待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钻穴隙相窥,逾墙相从,则父母国人皆贱之。”(滕文公)释:若是不等到爹娘开口,不经过媒人介绍,自己便钻洞扒门缝来互相窥望,爬过墙去私会,那么,爹娘和社会人士都会轻视他。(28)乱臣贼子:“孔子成春秋而乱臣贼子惧。”(滕文公)释:孔子著作了春秋,叛乱的臣子、不孝的儿子才有所害怕。,(29)自暴自弃:“自暴者,不可与有言也;自弃者,不可与有为也。”(离娄)释:自己残害自己的人,不能和他谈出有价值的言语;自己抛弃自己的人,不

10、能和他做出有价值的事业。(30)不虞之誉:“有不虞之誉,有求全之毁。”(离娄)释:有意料不到的赞扬,也有过于苛求的诋毁。(31)好为人师:“人之患在好为人师。”(离娄)释:人的毛病在于喜欢做别人的老师。(32)何出此言:“先生何为出此言也?”(离娄)释:老师为什么说这样的话呢?,(33)不孝有三,无后为大:“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离娄)释:不孝顺父母的事情有三种,其中以没有子孙为最大。(34)手舞足蹈:“生则恶可已也,恶可已,则不知足之蹈之手之舞之。”(离娄)释:快乐一发生就无法休止,无法休止就会不知不觉地手舞足蹈起来了。(35)不为已甚:“仲尼不为已甚者。”(离娄)释:孔子是做什么事都不过

11、火的人。(36)左右逢源:“资之深,则取之左右逢其原。”(离娄)释:蓄积很深,便能取之不尽,左右逢源。,(37)夜以继日:“仰而思之,夜以继日。”(离娄)释:抬着头考虑,白天想不好,夜里接着想。(38)自怨自艾:“三年,太甲悔过,自怨自艾。”(万章)释:三年后,太甲悔过,自己怨恨,自己悔过。(艾,音yi)(39)先知先觉:“天之生此民也,使先知觉后知,使先觉觉后觉也。”(万章)释:上天生育人民,就是要先知先觉者来使后知后觉者有所觉悟。(40)集大成者:“集大成也者,金声而玉振之也。”(万章)释:“集大成”的意思,譬如奏乐,先敲钵钟,最后用特磬收束,有始有终的一样。,(41)却之不恭:“却之却之

12、为不恭,何哉?”(万章)释:(俗话说),“一再拒绝人家的礼物,这是不恭敬。”为什么呢?(42)杀人越货:“杀越人于货,闵不畏死,凡民罔不憝。”(万章)释:(尚书康诰)说,“杀死别人,强夺财物,横强不怕死,这种人,是没有人不痛恨的。”(43)茁壮成长:“牛羊茁壮长而已矣。”(万章)释:(孔子曾经做过管理牲畜的小吏),他说,“牛羊都壮实地长大了。”(44)知人论世:“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万章)释:吟咏他们的诗歌,研究他们的著作,不了解他们的为人,可以吗?所以要讨论他们那一个时代。,(45)一暴(pu)十寒:“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也,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告

13、子章)释:纵使有一种最容易生长的植物,晒它一天,冷它十天,没有能够再长的。(46)专心致志:“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告子)释:假使让弈秋(下棋高手)教授两个人下棋,其中的一个人一心一意,只听弈秋的话。(47)舍生取义:“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告子)释:如果两者(生命和义)不能并有,便牺牲生命,而要“义”。(48)杯水车薪:“今之为仁者,犹以一杯水救一车薪之火也。”(告子)释:如今行仁的人,好像用一杯水来救一车柴木的火焰,(结果连他们已实行的这点点仁都会消失的)。,(49)言归于好:“凡我同盟之人,既盟之后,言归于好。”(告子)释:所有我们参加盟会的人订立

14、盟约以后,完全恢复旧日的友好。(50)以邻为壑:“今吾子以邻为壑。”(告子)释:如今你却使水流到临近的国家去。(51)习焉不察:“行之而不著焉,习矣而不察焉。”(尽心章)释:如此做去,却不明白其当然;习惯了却不深知其所以然。(52)独善其身:“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尽心)释:穷困便独善其身,得意便兼善天下。,(53)不言而喻:“施于四体,四体不言而喻。”(尽心)释:(君子的本性,仁义礼智)至于手足四肢,在手足四肢的动作上,不必言语,别人一目了然。”(54)引而不发:“君子引而不发,跃如也。”(尽心)释:君子(教导别人正如射手),张满了弓,却不发箭,作出跃跃欲试的样子。(55)仁民爱物

15、:“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尽心)释:君子亲爱亲人,因而仁爱百姓;仁爱百姓因而爱惜万物。(56)当务之急:“知者无不知也,当务之为急。”(尽心)释:智者没有不该知道的,但是急于当前重要工作。(仁者没有不爱的,但是务必先爱亲人和贤者)。,57)尽信书,不如无书:“尽信书,不如无书。”(尽心)释:完全相信尚书,那还不如没有尚书。(58)茅塞顿开:“山径之蹊,间介然用之而成路;为间不用,则茅塞之矣。”(尽心)释:山坡的小路只一点点宽,经常去走它便成了一条路;只要有一个时候不去走它,又会被茅草堵塞了。(59)言近旨远:“言近而指远者,善言也。”(尽心)释:言语浅近,意义却深远的,这是“善言”。(60)同流合污:“同乎流俗,合乎污世。”(尽心)释:(这种人)同流合污,(所以说他是贼害道德的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