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生平简介》PPT课件.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5582054 上传时间:2023-07-30 格式:PPT 页数:18 大小:27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孔子生平简介》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孔子生平简介》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孔子生平简介》PPT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孔子生平简介》PPT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孔子生平简介》PPT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孔子生平简介》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孔子生平简介》PPT课件.ppt(1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孔子论语的社会思想,孔子生平简介,孔子(公元前551479年)名丘,字仲尼,春秋末鲁国阳邑(今山东曲阜东南)人,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先祖是宋国贵族。幼年丧父,家境衰落,过着“贫且贱”的生活。及长,从事政治活动,曾在贵族家中作过小官,后来当过鲁国的司寇,参与国政三个月。因与鲁君及执政贵族政见不合,遂辞官而去。他周游列国,但其政治主张未被各国采纳。回到鲁国后广收门徒,从事教育和文化典籍的整理工作。,孔子基本的社会思想,孔子的社会思想是以“礼”为标志的一套社会制度、社会规范等思想。礼的主要形式就是西周以来的等级名分制度,有天子礼、诸侯礼、大夫礼、士礼等。在这种制度下,每个等级的人都安于自己的地位,扮

2、演特定的社会角色,社会井然有序。,以礼治国的社会控制思想,孔子对于当时礼崩乐坏,天下无道 德混乱状况极为反感,他认为只有回到古,恢复周礼,以礼治国,才能稳定社 会秩序,规范社会行为。,“礼”和”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论语.颜渊 克制自己,严格遵守礼仪制度,把自己的一言一 行规范,这就是仁,一旦这样做,天下就实现了“仁”的理想了。“礼”即周礼,“仁”则是孔子“礼”中的核心。,何谓“仁”?子曰:“爱人。”仁,从字形上看是两个人,也就是人爱人。具体的说,有仁德的人,自己要想有所建树的同时也一定要帮助他人成功,自己希望达到的也要帮助他人达到,这样以自己为例,推及到他人

3、,这就是实行了仁德。反过来,也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当然,孔子的爱人是有差别的,“亲亲有术,尊贤有别。”这种具体的差别则是由礼治来体现的。,周礼,孔子最推崇的是周礼,子曰:“周鉴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论语.八俏 夏、商两代的礼制,由于年代久远,许多都已经搞不清楚了。而周礼吸取、借鉴了夏商两代,使多么丰富,茂盛啊,我遵从周礼。,周礼的具体规定,“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仁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个人社会化的过程和目标,个性形成和自我发展的过程社会化的主要内

4、容要勤学多思,个性形成和自我发展过程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论语.为政 我十五岁就立志学习,三十岁已能自立,四十岁已明白各种事理而不会感到疑惑,五十岁知道上天赋予自己的责任是什么,六十岁听到什么就能辨别其中是非善恶,到七十岁则完全能随心所欲而不超越规矩。,社会化的主要内容,真善美的要求“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论语.桑伯基本社会技能“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六艺”论语.述而人格方面 温、良、恭、俭、让,要勤学多思,“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知不学,其蔽 也荡;好信不好学,其

5、蔽也贼;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论语.阳货,家庭伦理规范,孝敬父母“事父母,能竭其力。”论语.学而孝悌为本“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论语.学而,人际交往的规范,忠、恕、信、义择友之道“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述而严于律己“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论语.子路,在社会经济上的均平,乐贫思想,社会的分层和等级必然包括了经济上的贫富分化,特别是当时的新兴地主阶级积累财富超过了奴隶主贵族,但是对此孔子不以为然。传统的一些解释都说老百姓要安贫乐贫,以利于维护封建统治。这只是后世孺子的借题发挥。孔子的本意是针对新

6、兴暴发户的,是没落贵族阶层在财富面的一种矜持清高姿态。在义和利之间,宁守清贫而坚守礼义。孔子的均贫思想从本质上看是小农生产方式的反应,后来成为中国人民族心理的一个基本点,在历史和现实中都有其正、反两重功能。,人性论和人格论,人性问题既是一种社会心理的界定,也是演绎出各种社会思想的一个逻辑起点。孔子一方面肯定“唯上智与下愚不移”,不人性分为君子,小人。而另一方面又承认这种差别是后天修习的结果:“性相近也,习相远也”。在孔子的论语中对君子和小人特别作了一系列的界定,也可以说是古代的一种人格论。,社会变迁,“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其或继周者,虽百世可知也。”论语.为政 这是一种渐变式的社会进化论。,复古的社会思想,孔子念念不忘“先王之道”“大哉尧之为君也!巍巍乎,唯天为大,唯尧则之。”论语.泰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