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设计方法》PPT课件.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5494333 上传时间:2023-07-13 格式:PPT 页数:64 大小:5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实验设计方法》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64页
《实验设计方法》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64页
《实验设计方法》PPT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64页
《实验设计方法》PPT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64页
《实验设计方法》PPT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6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实验设计方法》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实验设计方法》PPT课件.ppt(6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四章 实验设计方法第一节 实验设计方法概述,研究设计是建立在选题、文献研究和提出研究假设的基础上,对研究的理论基础、具体课题和研究方法认真地分析、周密地思考;充分预计可能遇到的问题或困难,并形成对研究整体框架和程序的完整构思。一项好的、缜密的研究设计可以指引研究者明确、顺利、经济地完成研究任务。,一 研究假设的形成,选定研究课题后,要根据事实和已有的资料对研究的问题进行分析、比较、推理、概括,设想出一种或几种可能的答案或结论,这就是“假设”。研究假设具体、准确地表述了将要研究的问题,并按确定的目标决定着研究方法。例如:不同的教学方法会影响学生成绩的提高。能否提出好的研究假设,直接关系到该项研

2、究能否达到较高的科学水平。,假设作为对科学问题的一种试探性回答,应满足三个条件:(1)能够合理地解释原有的理论所能够解释的那些事实和现象;(2)能够解释新发现的、但原有理论不能解释的那些事实和现象;(3)能够明确预言尚未发现的新事实,为进一步检验假设提供可能性。当一个研究能够满足第一个条件和第二个条件时,它既与原有的理论不矛盾,又对原有理论有所发展;当它满足第三个条件时,研究者才有可能通过事实进行验证,这样的研究假设才是有科学价值的。,二 研究中变量的确定,被研究的事实或者现象就是研究假设中的重要元素,用来表示这些被研究的事实或者现象的指标称为变量。变量是指在性质、数量上可以变化、测量或操纵的

3、条件、现象、事件或事物的特征。例如:人的性别和体重 等,变量的类别,根据变量的作用,可以把科学研究中的变量分为自变量、因变量、无关变量和干扰变量:自变量:是在研究中可以独立变化并同时引起其它变量的变化的变量。在研究中自变量是引起某种现象变化的原因。例如,教师的教学方法(如启发式、讨论式、研究式)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自变量常常是区别被试各种特征(如学生的性别、年龄、智力水平、学习努力程度、兴趣、父母的文化程度、父母的职业、家庭经济状况)或者选择被试的依据,所以自变量又称为被试变量 因变量:是指随着自变量的变化而发生变化并且不能由研究者操作和控制的变量,研究者只能观察和收集描述被试行为的资料(

4、如学生学习效果的资料:考试成绩,学习能力测验分数等)。在上例中,学生的学习效果的变化是由教师的教学方式(自变量)引起的。,无关变量: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当一项研究中的自变量与依变量被确定下来之后,相对于一项研究的自变量和依变量关系而言,与被研究现象有关的其他变量就都成为无关变量。如涉及到被研究的现象(学习效果)的变量还有许多,如学生的性别、智力水平、学习动机、努力程度、学习方法、父母的文化程度、父母的职业、家庭的经济状况等等,这些因素都被排除在研究的现象之外,成了无关变量,干扰变量:上述无关变量中还有一些会对学生的学习效果产生影响。而这些能够对研究的现象产生影响的变量被称为干扰变量。在科学研究中

5、,只有对可能影响研究结果的干扰变量加以控制,才能得到比较真实的结论。,从统计学处理资料的角度,可以把变量分为四种:类别变量、次序变量、等距变量和等比变量:类别变量 类别变量是指用名称或数值对研究现象进行分类的变量。例如:教学方法、学生的性别、学生的血型等等。由类别变量获得的资料即为分类资料。等级变量(或次序变量)等级变量(或次序变量)是指可以利用数值或名称对研究现象进行排序或赋予等级的变量。例如,学生的学习成绩可分为优、良、中、差。由次序变量获得的资料即等级资料。,等距变量 等距变量是指可以对其排序,并可以计算彼此差异大小的变量。例如,用温度计测量气温所得的结果,就是等距变量。由等距变量获得的

6、资料即等距资料。等比变量 等比变量是指可以赋予名称、可以排序、可以计算差异大小,还可以找出比率关系的变量。例如,身体检查时测得的身高、体重等结果,就是等比变量。由等比变量获得的资料即等比资料。区分变量的统计学类别是非常重要的。不同类别的变量,以不同的精确程度反映着所研究现象,而且在统计分析时所能运用的统计方法也不同。,变量之间的关系,对研究的问题的规律或原因作出的一种推测性论断和假定性解释是以变量以及变量之间的关系来表述的。分清楚变量之间的关系,是形成和表达假设的重要基础。科学研究中研究变量之间的关系一般有三种类型:1比较关系可以对两个或几个变量进行比较,以查明它们之间是否存在着差异。例如,我

7、们常常对实验对象在实验前和实验后的某项成绩进行比较,以查明这两次的成绩之间是否存在差异,从而确认该项实验是否取得良好的效果。,2相关关系 相关关系是指,两个或多个变量之间由于受某种共同因素的影响而存在着一定的联系。例如:数学学得好的学生,其物理成绩一般也会比较好,那么数学成绩与物理成绩之间就是一种相关关系。相关关系有相关方向和相关程度的区分 3因果关系 因果关系是指,两个变量之间不但存在着相关关系,而且其中一个变量是受另一个变量的影响而发生变化的。即前述的,依变量随自变量的变化而发生变化。收集有关学生学习效果的实证资料,以验证新的教学方法或教学措施的改进是否提高了教学效果。即教学方法与教学效果

8、之间的因果关系。,三、设计研究策略,设计研究程序时,首先要考虑的就是以何种方式对假设进行验证。1明确自变量和因变量首先应分析并明确研究所涉及的变量中,哪些是自变量,哪些是随着自变量的变化而相应变化的因变量。自变量是在研究中需要施以一定的措施加以改变的,而因变量是在研究中需要通过一定的方法收集资料以辨明其随着自变量而发生相应变化的。,例如,当研究假设为:概念型假设:不同的教学方法会影响学生阅读成绩的提高。操作型假设:对不同阅读成绩的学生,用方案A教学后阅读成绩的平均增加分数与用方案B教学后的平均增加分数之间存在显著差异。根据上述假设,在研究中需要证实的是“不同教学方法”对“学生阅读成绩的提高”的

9、影响。其中,“教学方法”是原因,是自变量;“阅读成绩”是结果,是依变量。,2确定对自变量的操作方式采用不同的研究方式时,对自变量的操作方式不同:如果是根据现状进行预测性研究,那么常常采用调查的方法进行研究,一般不需对自变量进行操作,只需认真确定调查内容和方法;如果是对现象间的因果关系进行研究,则应采用实验研究,那么就需要通过一定的操作来改变自变量,并观察和测量依变量的相应变化。,3选择对自变量和依变量的观测指标及观测方法对自变量和依变量,都需要采用一定的观测指标以收集实证数据。观测指标可以是客观的(如学习成绩、脑电活动、反应时等),或是主观的(如满意度、自我效能感等);或是质性的(如访谈记录、

10、观察记录等),也可以是量化的(如某项测验分数或测量结果等)。,选择变量的观测指标需要根据研究的目的、变量本身的特性、能够采用的观测手段乃至统计分析方法等结合起来通盘考虑和选择。一般来讲,在形成研究假设时,即已经对变量的观测指标有所考虑,在研究设计阶段是使它们更具体和明确。,4确定控制无关变量的方法 对依变量产生影响的往往不只是研究中的自变量,还会有无关变量。要使研究能得到比较客观的结果,需要对无关变量进行控制,把它们对依变量的干扰作用减少到最小甚至完全消除。对研究假设给予验证。如,由同一位教师分别以A方案和B方案对两个班的学生施教,以避免由教师的教学风格不同而带来的影响;,对学生方面,可以选择

11、性别相同、学习习惯、学习能力和原有阅读成绩等均相同的学生分别分到两个班,使两个班的学生的构成条件基本一致,再开展实验教学,这样可以最大程度地减少由学生之间的差异造成的影响。对无关变量给以控制以后,依变量在实验研究中表现出来的变化基本上就可以看作是由自变量引起的。,四、设计取样方法,任何一项研究,都希望针对特定的总体发现一定的规律,以便对更广泛的应用具有指导作用。总体是指在规定范围内具有某些共同的可观察特征的个体或某种客体的完整集合体,例如某一年龄的所有儿童等等。在绝大多数情况下,研究者不可能也没有必要对总体内的每一个个体逐一进行研究。,从要研究的总体中抽取一定数量的具体对象组成样本,对样本内的

12、每一个对象进行研究之后,将研究结论推广到总体。推论的可靠性直接依赖于研究样本的代表性。如果样本不能有效地代表总体,即使研究中对无关变量控制得再好,统计方法运用得非常恰当,由样本所得的结论对总体进行推论仍然是不可靠的。取样的恰当与否直接影响着所做研究的有效性。,1取样的意义,(1)解决总体研究的困难:如果涉及的研究总体很大,研究对象又分散在广阔地理区域内,总体无法确定其总数量时,可以采取抽样研究的方法。(2)降低研究成本:对总体进行研究,需要研究的对象数量很大,因而要耗费大量时间、精力、人力、物力和费用,往往使研究者无法达到。可根据科学方法抽取适量的、有代表性的样本进行研究,旨在显著地提高研究工

13、作的效率。,(3)提高研究结果的准确性和研究深度:由于对总体进行研究时对象的数量多,参与人员多,数据处理规模巨大,会使数据收集和加工处理过程中的随机误差急剧增多,从而降低研究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使获取资料的手段、方法受到严重限制,这样就难以对研究对象进行深入的分析与研究,影响研究结果的准确性和深度。采用科学的抽样方法,被试人数少,便于保证主试素质和提高数据收集与整理的质量,减少研究过程中的误差或系统误差,反而会提高研究的准确性。,(4)有利于减少研究“污染”范围,保证以后研究的科学性;科学研究中,测小相实验处理会影响研究对象的行为,使被试获取有关经验,产生各种效应(如练习效应、敏感效应等),从而

14、影响进一步的测试和随后的研究。如果进行总体研究,将使总体中的每一个体受到某一个或多个研究的“污染”,从而影响随后测量或研究的准确性。采取抽样的方法,可起到减少研究“污染”范围,保护总体,保证随后研究科学性的作用。,2取样的基本过程,取样的基本原则是随机性原则:指在进行抽样时,总体中的每一个体被选取的机会完全均等。具有最大的可能使总体的某些特征在样本中得以充分表现,从而保证由样本推论总体的可靠性。可以对抽样误差的范围进行预算或控制,能够客观地评价研究结果的精确度、决定样本的容量大小。,取样过程,一般应包括四个步骤:(1)定义总体 从内涵和外延两方面明确定义总体的界限 研究的目的、课题的性质决定总

15、体的内涵。例如,“大学生学习现状调查与学习指导的研究”,总体就是全国的所有大学生;研究的目的决定了总体的范围。研究者准备将研究成果推广到什么样的范围,就应在该范围内取样。要区分是城市学校,还是农村学校;是重点校、一般校还是基础薄弱的学校;是大学理科,还是工科、文科;是男生还是女生;是低年级还是高年级。从某一总体抽取的样本,经过研究获得的结果只能推广到这一总体中去。,(2)准备抽样框,抽样框(sampling frame):指能够代表总体,并可以从中选取样本的一个框架。主要包括有总体全部单位的名册、地图等。例如,对某大学的学生进行调查,全体学生的名册就是一个抽样框;目前市场调研中对市民的消费水平

16、进行调查,以电话簿作为抽样框。抽样框在抽样调查中处于基础地位,是抽样调查必不可少的部分,其对于推断总体具有相当大的影响。,(3)确定样本容量,指样本内所包含的研究对象的数量。样本容量与样本的代表性有关,样本容量越大,代表性越好;样本容量太小,可能失去对总体的代表性。确定样本的容量时须考虑三个因素:研究者的时间、人力和财力等客观条件;统计分析时允许的误差(可查阅生物统计书籍中的相关内容);总体内研究对象之间的相似性程度。(4)选择取样方法及取样,(4)取样注意事项,选择取样方法时:应该依据研究目标考虑研究总体的特征、范围与数量注意具体取样方法的特点与要求进行研究工作的主客观条件等等 实施取样应遵

17、循科学、规范的取样程序,否则将会由于样本选取不恰当而影响研究结论的正确性。例如,有人研究某大学学生课余休闲和爱好,利用晚自习时间到图书馆发放问卷,问卷回收率90以上,结论是:65的大学生晚上都是在图书馆度过的。这一结论由于取样的偏差而带来误差。,(4)分析单位与研究内容,分析单位是研究者所要调查和描述的对象,它是研究的基本单位,研究的最终目的是将这些分析单位的特征汇集起来以描述由它们组成的较大集合体或解释某种社会现象。研究内容是指分析单位的属性和特征,它们是研究者所要调查和描述的具体项目或指标。(一),分析单位 一般来说,分析单位等同于抽样单位。例如要描述学生的思想状态可抽取一个个学生,要描述

18、学校的思想政治工作可抽取一个个学校。,但有时,分析单位可能与抽样单位不一致:例如要分析家长对子女的态度,这时,分析单位是家长,而抽样单位可能是“户。另外要注意,分析单位不一定是研究结论中所解释的单位,如杜尔凯姆分析的是个人特征(年龄、性别、贫富等),但他所解释的是不同群体的自杀率。社会研究中的分析单位主要有以下几类:1,个人 个人是社会科学中最常用的分析单位,大部分社会研究都要通过分析个人特征来解释和说明各种社会现象。社会科学不像生物学、心理学、生理学或医学那样分析人类所共有的特征,而是分析在不同社会环境、不同社会制度或不同文化中的具体特征,分析各种社会角色的特征,如家长与子女、学生与教师、领

19、导者与技领导者等等。此外,社会研究一般并不停留在个人层次,因为它鹕主要目的是描述或解释由个人或个人行为组合而成的社会现象。2,群体群体主要指具有某些共同特征的一群人如妇女、儿童、青少年、老年人、工人、农民、干部、富人、帮派、非正式团体、明友、社交圈等等。它们可作为社会研究的独立的分析单位。群体特征不同于个人特征,例如家庭的特征包括家庭规模、形式、高档消费品的拥有量等。,但有些群体特征可由个人特征汇集或抽取而来,如家庭的经济状况是由每个家庭成员的收入决定的;家庭的社会地位取决于家长的职业和声望:群体成员特征的平均值也可用来描述群体特征如工人的平均文化程度、知识分子的平均收入等等。3,组织组织是指

20、由具有共同目标和正式分工的一群人所组成的单位如企业、商店、公司、学校、医院、机关单位、政党等。组织特征包括组织的规模、组织方式、管理方式、组织行为、组织规范、上下级关系、任用、晋升、解雇等等。,社会组织是社会的基本构成单位,它是社会研究的重要对象。社会研究一般要分析某一组织在社会系统中的位置和功能,它与其它部门的联系以及组织内部的结构与人际关系等。4,社区 社区是按地理区域划分的社会单位,如乡村、小城镇、城市等。社区内的人们一般都共同从事社会、政治、经济等项活动,并具有较一致的文化规范和价值标准。将社区作为分析单位通常是描述社区居民的生活状况、交往活动、文化活动、行为规范以及社区历史发展过程等

21、。由社区研究可进一步扩展为对整个社会的研究从而上升到宏观层次。,5,社会产物,各种类型的社会活动、社会关系、社会制度和社会产品。例如以历史和现代的各次战争为分析单位,描述它们的特点和共同特征,或分析各个历史时期各个国家的政治制度、经济制度、国际关系、区域关系、家族关系、婚姻关系、生育制度等。社会行为也是社会研究的一个重点。在将犯罪、离婚、自杀、革命、罢工、游行等行为当作分析单位时,不是把行为主体作为研究对象,而是侧重描述各个行为本身的特征。例如分析每一次游行的规模、方式、目的等等。,社会产品指建筑物、交通工具、书籍、服装、报刊、电影、歌曲等物品。它们也可作为独立的分析单位。例如,研究者可分析不

22、同国家的电影的主题、内容、表现手法、道德准则等特征;描述每家报刊的政治立场和影响力;对报刊上不同广告的持点进行分析,其中一个个广告又成为分析单位。,在选择分析单位时应注意:(1)一项研究课题可以采用多种分析单位,如研究犯罪的问题可以个人、群体或社区为单位,也可将犯罪活动本身作为分析单位;研究者应根据社会现象的复杂程度和研究目的来选择分析单位;对于复杂的现象,只有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去收集资料才有可能得到更完整、更真实的信息;研究者一般选择1-2个最主要的分析单位,以减少调查的工作量。,(2)在研究 中,如果以某一分析单位进行调查所收集的资料不能完满地解答研究课题的话,就应当增加或改变分析单位。

23、例如,要解释学生考试作弊的问题,最初以个人为单位,但当资料不能满足需要时就应该考虑以学校或城市为分析单位。,(二)、研究内容,研究的内容不应过多,因为一个分析单位的属性和特征包含各个方面,如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心理、态度、行为等等。一项研究不可能调查所有的方面。一般来说,可以将分析单位的属性特征划分为三大类:1,状态状态是一些客观指标,通过它们可以描述分析单位的基本状况,如个人的状态包括年龄、性别、身高、体重、职业、收入、文化程度、婚姻状况等.,企业的状态有组织结构、人员规模、产量、产值、利润等。社会产品的状态有产品形式、风格、质量、重量、色彩等。研究者可根据研究假设选择其中某些指标。例如

24、,要研究人们的政治态度受哪些因素影响,可选择个人的年龄、职业、文化程度、经济收入等状态变量作为主要影响因素。状态变量一般可作为自变量,它们对态度、行为及其它社会现象都可能有重要影响。,2,意向性意向性是分析单位的内在属性,它是一种主观变量。意向性包括态度、观念、信仰、个性、动机、偏好、倾向性等等。不仅个人和群体具有意向性,组织、社区甚至社会产品也具有意向性,例如,国营企业与乡镇企业有不同的价值观念和行为倾向;不同的社区有不同的社会舆论;报刊社论可表现出不同的政治倾向。,这是由于社会现象不同于自然现象,它们都包含人的主观意义。意向性是内隐的,很难直接观测,研究者通常是设计一组题目来描述态度、观念

25、行为倾向的不同类别或不同程度。对意向性的分析是要以分析单位的行为目的、动机、手段、策略等来解释它的行为。例如个人的宗教信仰、政治观点或世界观都会影响他的行为。又如,对游行活动可以区分为不同目的、不同动机(如政治动机与非政治动机加以研究。,3,行为行为是一种外显变量,研究者可直接观察到的各种社会行为和社会活动,如选举、加入政党、考大学、参军、就业、结婚、迁居、变换职业等等。群体、组织和社区等分析单位也有其特殊的行为。对社会行为可从各个方面考察。例如,韦伯区分了四种主要的社会行为:目标-理性行为、价值-理性行为、情感性行为和传统性行为。还可从其它角度划分,如分为政治、经济、社交、长期性、短期性等行

26、为。,一般来说,社会行为通常是研究所要解释的因变量,它受状态变量和意向性的影响。同时,社会行为之间还存在着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如一个人的行为会导致另一个人的相应行为,反之亦然。对行为有影响的因素还包括社会结构、社会制度、社会关系变量、社会环境、历史、文化等变量,它们是较高层次的分析单位的属性和特征,五、确定收集资料的方法与工具,根据研究的目的、对研究问题的了解程度以及研究现象的性质,选用合适的收集资料的方法。如果研究现象是可以进行测量的,应采用量化的方法收集资料;如果研究现象是不能精确测量而只能进行评定分级或分类的,则应采用质化研究的方法收集资料。,应确定采用什么工具收集研究资料:如果采用质性分

27、析的方法,要根据具体方法的要求准备访谈提纲、观察记录提纲等相应工具;如果采用量化研究的方法,要根据研究的需要准备测验工具或调查工具。一般有两种方式:一是购买或选用现有的研究工具和仪器,二是根据需要编制有关研究工具,如设计表格、编制调查问卷等等。,无论采用哪种方式,确定研究材料与工具都必须全面考虑到研究的目的、被试的特点、研究的其他条件和各种仪器自身的特点和适用条件,以保证所用材料与工具的科学性、适宜性。在确定收集资料的方法时,应着重考虑所选的方法与描述的现象的适合性。在确定收集资料的工具时,应着重考虑所选的工具的有效性和可靠性。,六、设计分析资料的方法,在研究设计时,要初步考虑如何对收集到的研

28、究数据、资料进行整理、分类,将用什么方法进行统计分析。根据研究假设和数据的类型,确定数据分析的统计方法。对于不同类型的数据,不同的研究假设,需要采用不同的统计方法;对于预测型研究假设,一般采用描述统计和显著性检验的统计方法;对于相关性研究假设,一般采用相关分析的方法;对于因果性研究假设,可采用回归分析的统计方法,t 检验主要用于检验两个处理平均数差异是否显著;方差分析主要用于检验多个处理平均数间差异是否显著;检验 主要用于由质量性状得来的次数资料的显著性检验等。,下一张,主 页,退 出,上一张,七、形成研究方案,研究方案是在进行研究设计的基础上,对整个研究过程的全面规划,对研究的各项主要工作进

29、行合理的安排。研究方案的完成,标志研究的构思阶段基本结束。1研究方案的基本内容 研究课题名称 研究课题的名称应简明具体,反映研究的实质并有新颖性。课题目的及意义(立论根据)对研究课题的目的意义,一般从两方面进行论证。,(1)本课题研究的现状和趋势,包括本课题需要解决的科学问题,涉及的学科领域,国内外研究水平,存在的主要问题。要说明本课题的学术思想、立论根据、主攻关键以及独到之处。(2)研究本课题的实际意义和理论意义。课题研究的基本内容,预计突破哪些难题 要说明该课题所研究的具体问题,在较大型的研究中,还须列出所含的子课题。课题的研究思路和方法,制定研究工作方案和进度计划。,研究课题已具备的工作

30、基础和有关条件 主要包括参加人员水平,研究工作的资料准备情况和研究手段。研究成果的形式及应用范围。经费概算以及需购置的仪器设备 经费概算一般包括图书资料费、调研费、文具费打印费及购置仪器设备费等项内容。,二、研究方案示例一统计调查,1课题:赤峰地区农村牧区蒙族与汉族的通婚研究目的 通过对影响蒙汉通婚的各种因素的分析,建立能解释族通婚一般模式的理论模型。这一研究既具有理论意义,也具有应用价值,但比较来说,研究者更注重前者。理论构架(理论假设)影响蒙汉通婚的主要因素有六类:经济活动、居住特点、人口迁移、语言文化、历史因素、政策因素。其中后两种因素起独立的影响。,研究假设 通过对前四类因素的具体化和

31、经验推演,筛选出1 O个影响民族通婚的自变量:(1)某一民族在一个村的总户数中的比重,(2)居民的平均文化水平(3)户主的年龄,(4)户主的文化水平,(5)职业,(6)户口类型(7)是否移民,(8)掌握另一个民族语言的能力,(9)邻居中另一民族成员的多少,(1 O)与另一民族成员的交友情况。将它们与因变量(民族通婚的程度)联系起来,建立了四组陈述变量间关系的研究假设。将这些假设联系起来,就构成了一个解释民族通婚的因果模型。,2研究设计类型 解释性研究、横剖研究和抽样调查 研究方法 以统计调查为主,结合实地研究。具体方法:采用问卷法收集数据资料、利用计算机进行统计分析(相关分析、回归分析和路径分

32、析)。此外,还需结合现场观察、深度访谈、文献收集等方法。3分析单位 主要是户主(但抽样单位是户),辅助的分析单位有家庭、村、乡、旗和民族政策。研究内容:户主的主要特征【变量(2)一(10)】、各特征组的民族通婚程度,户主所在的村、乡、旗的历史与现状,民族政策的历史变化等。,4抽样方案研究总体是赤峰地区的居民户,选点:根据地区特征,选择四个有典型意义的旗(县),在这四个旗(县)中选择五个有代表性的乡(苏木),再在这五个乡中各选择23个村,共选出1 2个村。以这1 2个村的3 200户来代表赤峰农牧地区的所有居民户这一阶段的抽样是采用非概率的方法(立意抽样),被调查的旗(县)、乡(苏木)、村是主观

33、选择的。第二阶段的抽样是从3 200户中采取概率抽样(等距抽样,每四户中选三户)的方法抽取243 9户,这已几乎等于在1 2个村中进行普查。,5设计调查问卷 基本问卷是调查户主的各项持征和基本情况:年龄、文化水平、职业变动、婚姻史、配偶情况、生育史、语言能力、社会交往、邻居情况、个人收入、个人对居住地的满意程变等等。每一方面都设置一个或几个问题来了解。它们是对因果模型中涉及户主的8个自变量的测量。辅助问卷有两个,一个是了解家庭情况,另一个是了解迁移情况。此外,还设计了描述村、乡、旗的 基本概况的调查表或调查提纲。6调查时间 正式调查是在1 9 8 5年6一8月 调查场所:直接进入家庭访问。之所

34、以选择户访而不是集中填写问卷或由村干部分发,一是由于被调查者的文化水平较低,但更主要的是因为通过问卷以外的无结构访谈和现场观察可以获得更多的信息和感性材料。,调查计划 在正式调查前进行文献考察和实地考察,走访了地区、旗(县)的一些部门。在问卷初稿设计好之后,进行“试调查”,以修订问卷。正式调查每天访问40-5 0户(调查组有5人,每人访问8-1 0户),计划两个月完成。除发放问卷的1 2个村外,还需考察其它村的概况(共访问了4 1个村)。2009年9月一11月进行资料整理和计算机处理,2009年1 2月一2010年3月结合资料分析撰写研究报告。,整个研究过程从准备阶段到完成报告约一年时间。7研

35、究经费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边区开发课题经费物质手段 主要考虑计算机处理资料的问题。计算机本所可以解决;统计软件使用SPSS+软件包,但尚需掌握和开发某些统计程序,例二,实地研究的设计,1研究课题 吸食大麻者的研究 研究目的 通过对吸食大麻者的观察和访问建立一种“如何成为大麻吸食者”的过程理论。这一研究对于人们认识越轨行为的产生过程有普遍的理论意义。理论设想 心理学者常以个人心理特征来解释越轨行为。但本研究的理论假设是:越轨行为的产生是一系列社会经历连续作用的结果。人在这些社会经历中逐渐形成了一定的观念、认知和情景判断,它们导致了一定的行为动机或行为倾向。,在研究之前,没有明确的研究假设和理论概

36、念,它们有待于研究之后形成。2研究设计类型 描述性研究、纵贯研究(追踪研究)、个案调查 研究方法 实地研究,通过无结构访问和长期观察来收集资料,运用“列举归纳和理解法来整理和分析资料3分析单位:个人 研究内容:个人经历、个人对吸大麻的态度变化、成为吸大麻者的过程、吸食量的变化等。,4抽样方案 非概率抽样(滚雪球式)。研究者以他认识的吸大麻者为首批调查对象,然后通过他们再介绍更多的吸大麻者,共调查了5 O个人。5访问提纲 根据研究内容进行询问、交谈。作详细的访谈纪录或录音。6调查时间、场所 由被访者选择他们认为合适的时间、地点接受访问。时间计划 在第一次访问之后间隔几个月或半年后再进行访问,共访

37、问两三次。调查时间约一年半。课题组有三人,每人负责自己的调查对象。,7研究经费和物质手段(略)贝克尔在研究报告中对所有个案的共性进行了归纳,概括出为吸食大麻者的三个阶段:(1)学习吸食大麻的方法,(2)学会体吸食大麻的效果,(3)享受吸食效果。由此抽象出三个相互联系抽象概念:接触一体验一享受,它们可描述许多越轨行为的产生过程,并且可以建立一种“社会习得理论来反驳心理学的“个性论或“先天倾向”理论对越轨行为所作的解释。,这一例子可说明实地研究设计的一些持点:不事先制订严格的假设和调查指标,对少量个案进行长期观察、采用定性分析运用归纳法建构理论等。研究设计实际上是在各种研究手段和策略之间进行选择,在查研究中,这些选择之间具有一定的相关性,由此可区分出两种究方式:(1)统计调查,(2)实地研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