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宏观经济运行和财税改革ppt课件.ppt

上传人:sccc 文档编号:5504449 上传时间:2023-07-14 格式:PPT 页数:22 大小:1.9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我国宏观经济运行和财税改革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我国宏观经济运行和财税改革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我国宏观经济运行和财税改革ppt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我国宏观经济运行和财税改革ppt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我国宏观经济运行和财税改革ppt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我国宏观经济运行和财税改革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我国宏观经济运行和财税改革ppt课件.ppt(2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我国宏观经济运行和财税改革江西财经大学 蒋经法 1.我国宏观经济环境评析 2.我国收入分配存在的问题 3.我国财税改革的环境困境 4.对中国财税改革国内形势的判断 5.我国财政税收政策走势分析,1.我国宏观经济环境评析,1.宏观经济环境评析,1.1.上年我国基本经济数据2012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为519322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7.8%,增速比上年下降1.5个百分点2012年全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将突破210307亿元,预计同比增长14.3%。2012年我国居民消费价格(CPI)比上年上涨3.3%。其中,12月份CPI上涨2.6%,涨幅回落2%。中国GDP增长的7.8个

2、百分点中,投资的贡献率仍高达52%。固定资产投资比去年同期增长20.3%,其中,房地产投资增长26%左右2012年全国财政收入117210亿元,比上年增加13350亿元,增长128,比上年下降9%。据海关统计全年进出口总额38668亿美元,比2011年同期增长6.2%,比上年下降16.2。其中,出口20489亿美元,增长7.9,下降12.4%;进口18178亿美元,增长4.3%。,1.宏观经济环境评析,1.2 宏观经济运行存在的问题持续通货膨胀,超货币供给生产发展方式不合理(我国2009年调整后的GDP占世界的份额只有6.4%,而当年我国消费的原油、原煤、铁矿石、钢材、氧化铝、水泥,却分别占全

3、世界消费总量的11.4%、31%、30%、27%、25%、40%,建国60年来,我国GDP增长了14倍,但是我们的矿产资源消耗增加了40多倍。环境污染严重,生态恶化加速,)经济结构失衡,经济下行压力与产能过剩 并行(集中在钢铁水泥能源汽车等行业,无法充分就业,社会服务业发展滞后)收入分配不公,有效需求不足.居民消费倾向不断下降(83%下降到49%)财政收入下降与财政支出刚性增长交织.企业成本上升,中小企业融资十分困难,金融风险正在积累.,1.3 宏观经济存在问题的剖析国内原因:第一,房地产、汽车产业市场的畸形的发展,导致产业结构失衡。房市和车市-钢铁、水泥、有色、石化、机械装备等重化工业产生巨

4、大需求,重化工业-煤电油运产生巨大需求-投资高速增长-通货膨胀。第二,体制和政策缺陷导致盲目投资和低水平扩张。(1)土地开发成本很低。(2)资金使用成本很低。信贷增长加速,而在经济升温、物价上涨以后,利率却没有变化。(3)环境和资源的使用成本很低。环保和资源利用方面缺少必要的准入标准和补偿标准,建设项目几乎不计环境、资源的使用成本。(4)收入分配政策缺陷。第三,应对金融危机政策偏差。(用明天的产能过剩来消化今天的产能过剩)国际因素:弱势美元对中国通货膨胀的输入定价权大战中中国的失策,三个定价权之战制造业定价权之战(定位世界制造业中心,但缺乏核心技术,导致两头在外,利润的大量转移.例如广东工人的

5、工资一直不得提高,原材料价格牢牢控制在美国手中等);制造业定价权的失陷,加上我国政府在应对危机的政策缺失,如应对危机总是加税,对节能减排的不当承若以及劳动政策上的问题,最终爆发我国制造业危机.货币定价权之战(操纵美圆,逼人民币升值.我国制造业进一步陷入困境.出口中小企业纷纷破产,热钱大量流入中国)金融市场定价权之战(要求中国向高盛等美国投资银行发牌照,允许美国机构进入中国股市,让华尔街进入中国,2020年向美国开放节能减排市场),2.我国收入分配存在的主要问题,2.我国收入分配存在的主要问题2.1 初次分配领域的主要原因1市场体制不完善,存在明显的价格扭曲和主体扭曲,第一,基本要素价格扭曲。虽

6、然我国劳动力价格整体便宜,但由于资源要素价格被人为压低,例如工业用地价格“零地价”,水价仅为发达国家的1015,矿产资源税费很低,排污等环境收费很低,信贷利率和汇率也偏低,使得劳动力要素也必须长期保持低水平,否则就会发生资本对劳动的替代。第二,市场主体扭曲,机会不均等,非公经济和中小企业发展不足,使社会就业不充分。第三,国有经济占用大量社会剩余,但收益并不为广大居民分享。第四,行业垄断和行政性垄断突出,行业间收入分配差距并非竞争力和人力资本差异的体现。2劳动力市场不健全,劳资关系尚未根本理顺一是劳动力市场存在着一定的就业歧视;二是劳动力市场存在城乡分割、行业分割和地区分割的问题;三是协调劳资关

7、系的有效机制缺失;四是劳动者权益保障制度不完善。3土地和资本市场化程度低,财产性收入增长缓慢,2.2 二次分配领域的主要原因1政府职能转变滞后,公共服务供给不足教育、医疗和社会保障三项公共服务支出占政府总支出的比重合计仅为377,比人均3000至6000美元国家的平均水平低163个百分点。2二次分配调节不力,逆向调节现象普遍转移性支付实际上是“重城市、轻农村”,特别是城市二元结构明显,形成收入再分配中的“逆向转移”。社会保障存在明显的城乡二元体制,即便是直接用于再分配的社会保障支出,也主要面向城镇居民,并未真正起到调节收入分配的作用。3税制结构不合理,增收功能强,收入调节作用弱。间接税为主的税

8、制结构,难以调节居民收入分配。2009年我国所得税占全部税收收入的26,其中个人所得税只占全部税收收入的66。二是个人所得税存在制度缺陷。比如税制不科学、抵扣范围过窄、个人所得税分级层偏多、个体工商户的税负偏高等。个人所得税征管制度不健全,造成高收入者的实际税负低于名义税负,难以充分发挥个人所得税在调节收入分配方面的作用。,2.我国收入分配存在的主要问题,2.3 三次分配领域的主要原因一是尚未建立起有利于社会捐赠的制度环境和政策体系二是尚未建立健全的居民财产课税制度2007年美国、德国、日本个人所得税收入占总税收收入的比重分别为38.1%、25.1%和19.6%,占当年GDP的比例分别为10.

9、8%、9.1%和5.5%;OECD国家总的个人所得税收入占总税收收入与当年GDP的比值分别为25.3%与9.4%。相比而言,我国2008年、2009年个人所得税占全国税收收入的比重仅为6.4%和6.6%,占当年GDP的比重分别为1.18%和1.16%,2.我国收入分配存在的主要问题,10最富的人占有45的财富,10最穷的人只占有1.4的财富,基尼系数高达0.45以上工资总额占GDP比重不断下降的局面。1980年、1990年和2000年分别17、16、12。2000年后,这一比重略有上升,徘徊在12-12.5之间。两降四大一不顺.两降,一是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中的比重降低。1995年为 67.3%

10、,2005 年降为54.1%,2009 年再降为48.6%。二是劳动报酬在国民收入初次分配总额中的比重持续下降。四大,一是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偏大。近三年一直保持在3.3倍左右,而国际一般只有1倍左右。二是地区收入差距偏大。三是行业工资差距进一步扩大。2008年,非农行业细分行业职工平均工资最高的为证券业,人均17.21万元,最低行业为畜牧业,人均1.083万元,二者相差15.93倍。四是群体之间薪酬差距迅速拉大。企业高管薪酬水平与其他职位人员薪酬差距扩大,比如,少数金融企业高管薪酬是是全国职工平均工资的140多倍,个别企业高管薪酬是社平工资的上千倍;居民收入最高组与最低组相差十多倍。一不顺,就是

11、组织层级之间、机关事业与企业之间分配关系尚未理顺。,3.我国财税改革的环境困境,3.我国财税改革的环境困境,国内环境:中国的政治与法律环境 中国现阶段的经济与社会发展环境 中国财税制度结构环境 中国互联网环境 国际环境:经济全球化使得财政税收改革的国际化进程加快,国际财政政策、税种的设置,税收负担的高低,税收的征收管理,国际双重征税的避免,国际避税和逃税以及出口退税等税收问题日益国际化。,1,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的现实没有改变(1)发展仍然是我国当前的第一要务(2)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市场化和国际化巨大市场潜力,给予不可使2,经济发展方式急需变化(1)进程出现阶段性特征(不可持续,不协调,不

12、全面等)(2)矛盾突出期,事故突发期(3)国际质疑3,财税改革科学化(抬头看路)财税管理精细化(埋头拉车),4.对中国财税改革国内形势的判断,5.我国财政税收政策走势分析两大热点:-财税政策必须服务于经济结构调整,-财税政策作用点在于公平收入分配扮演收入分配角色两大转变:-财政支出重点转向民生-税收功能转向市场公平 紧紧围绕调结构、保增长、促发展,财税政策将重点围绕分税制制度完善、公共品供应政策调整、开放市场、抓大放小以及营业税改增值税等税制改革进行。,财政体制方面的改革:1,分税制体制的完善;(中央与地方,省以下财政体制资源税和消费税的区分,房价淡化行政调控,温和调控)2,地方债务问题,;3

13、,预算硬约束问题;分配制度方面的改革:1、用财税措施“限高提低”-限垄断企业和高收入群体收入(不超过当地平均工资三倍)-提最低生活保障、最低工资标准、最低退休金(不低于当地平均工资50%-60%,现低于3 0%)。减中小企业税费负担2、完善社会保障和税收制度,(一)加快营业税转增值税步伐,(二)不失时机地推进资源税和环境税制改革,完善消费课税体系,建立绿色税收体系。如资源税由从量计征改为从价计征,扩大资源征税范围,实行差别税率。将环保相关的收费改为环境税;消费税改革,应根据商品消耗资源的程度设定不同税率,如提高了部分高档消费品、奢侈品和大排量汽车等的消费税税率就是这一原则的体现。(三)强化税收

14、对收入分配的调节作用。重点是推进个人所得税和社会保障费改税制度改。加快推进综合与分类相结合的个人所得税改革,并建立与物价水平()联动调节机制;扩大免征额,减少级次,建立具有一定调节功能的税率结构(四)加快开征科学的财产税体系,建立捐赠税收制度,推进建立第三次分配体系,关于物业税(财产)的几点思考1,物业税是真正意义上现代公共财政政策精神的体现2,我国必须要开征物业税(构建未来地方财政主体税种,实现地方财政可持续发展;现阶段公平收入,控制房价过度上涨等)3,物业税应该对所有的房屋征收(规定免征额即可)4,税率应该为累进税率5,目前应对投资性和投机性住房加大财政与货币政策调控力度,而非非冀望物业税

15、开征就万事大吉;6,重庆上海开征的物业税仅仅是试点初期的模式.而非以后真正在全国开征的物业税,表1 上海、重庆房产税实施细则上海 税率:暂定为0.6%。应税住房每平方米市场交易价格低于本市上年度新建商品住房平均销售价格2倍(含2倍)的,税率暂减为0.4%。征税对象:本地居民:家庭第二套及以上住房(包括新购二手存量住房和新建商品住房);外地居民:非本市居民家庭在本市新购的住房;计税依据:试点初期,暂以应税住房的市场交易价格作为计税依据。房产税暂按应税住房市场交易价格的70%计算缴纳;免税面积:居民家庭人均60 平方米;重庆税率:以上两年主城区新房均价为基准,3倍以下的0.5%,3-4倍的1%,4

16、倍以上的1.2%。征税对象:1、个人拥有的独栋商品住宅;2、个人新购的高档住房;3无户籍、无企业、无工作的个人新购的第二套(含第二套)以上的普通住房.计税依据:应税住房的计税价值为房产交易价。条件成熟时,以房产评估值作为计税依据免税面积:一个家庭可对一套应税住房扣除免税面积,存量独栋住宅为180 平方米,新购高档住房为100 平方米.,通过上述比较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结论:“重庆凶悍,上海温柔”,主要表现在上海仅对新购住房征税,且有较多的减免,税率相对较低;重庆除针对新购高档住房和“三无人员”新购第二套住房征税外,还对存量独栋商品住宅征税,税率跨度大;“上海抑投资,重庆打豪宅”,主要表现在重庆对

17、新购普通住房免税,而上海对新购住房(不论是否为第一套)均征收房产税。目前应该加快总结两市房地产税收改革的经验和得失,从制度设计和管理改进两个方面推进房地产税收的全国试点.,现在地方政府常规预算不足,依赖土地财政,靠卖地来维持支出。如果没有了卖地收入怎么办?必须严格控制现行地方政府支出,特别是“三公消费”,扩大民间投资范围,开放政府公共资源。另一方面,中央和地方之间的财政关系要重新调整,财权和事权要统一。现在中央政府对地方有大量转移支付,但一半是专项转移,一事一议,没有统一标准,导致地方政府“跑部钱进”,“会哭的孩子有奶吃”。应把专项支付的大部分用于充实地方经常预算,满足其公共服务职能的需要。从

18、目前来看,垄断行业和其他行业间的巨大收入差距还是触目惊心的。只控制垄断行业和国有企业高管的工资是不够的,因为这涉及到资源性收入和垄断性收入是怎么分配的。要提高资源税税率和国有企业上缴红利比例。现行对石油、天然气收5%(从价)的资源税太低,澳大利亚前些时候搞资源税改革,对资源部门的利润征收30%的资源税,这还是退了一步,原来的方案是40%。因为石油部门的成本利润率比别的竞争性部门要高七八倍,如果这部分资源收益都交给企业自己去支配,给自己的管理层买房子、搞福利,那是不公平的,因为你花的钱不是你经营所得,而是自然资源所得。这部分资源所得应该全社会共享,应该拿到公共财政,而且用于公共服务。,谢谢大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农业报告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