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材料试验》PPT课件.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5506380 上传时间:2023-07-14 格式:PPT 页数:107 大小:2.5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建筑材料试验》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07页
《建筑材料试验》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07页
《建筑材料试验》PPT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07页
《建筑材料试验》PPT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07页
《建筑材料试验》PPT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0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建筑材料试验》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建筑材料试验》PPT课件.ppt(10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12章 建筑材料试验,12.1 建筑材料的基本性质试验,12.1.1 密度试验,(1)试验目的。,材料的密度是指在绝对密实状态下单位体积的质量。利用密度可计算材料的孔隙率和密实度。孔隙率的大小会影响到材料的吸水率、强度、抗冻性及耐久性等。,12.1 建筑材料的基本性质试验,12.1.1 密度试验,(2)主要仪器设备。,1)李氏瓶。,2)天平。,3)筛子。,4)鼓风烘箱。,5)其他。,12.1 建筑材料的基本性质试验,12.1.1 密度试验,(2)主要仪器设备。,图12-1 李氏瓶,12.1 建筑材料的基本性质试验,12.1.1 密度试验,(3)试样制备。(4)试验步骤。(5)试验结果。计算材

2、料的密度按下式计算(计算结果精确至小数点后第二位)。,(12-1),式中 材料的密度,g/cm3;m装入瓶中试样的质量,g;V装入瓶中试样的绝对体积,cm3;,12.1 建筑材料的基本性质试验,12.1.2 表观密度试验,(1)试验目的。,材料的表观密度是指在自然状态下单位体积的质量。利用材料的表观密度可以估计材料的强度、吸水性和保温性等,同时可用来计算材料的自然体积。,12.1 建筑材料的基本性质试验,12.1.2 表观密度试验,(2)主要仪器设备。,1)游标卡尺。,2)天平。,3)鼓风烘箱。,4)其他。,12.1 建筑材料的基本性质试验,12.1.2 表观密度试验,(2)主要仪器设备。,(

3、3)试验步骤。(4)试验结果计算。材料的表观密度按下式计算。,(12-2),式中 0材料的表观密度,g/cm3;m试样的质量,g;V0试样的体积,cm3。,12.1 建筑材料的基本性质试验,12.1.3 堆积密度试验,(1)试验目的。,利用材料的堆积密度可估算散粒材料的堆积体积及质量,同时可考虑材料的运输工具及估计材料的级配情况等。,12.1 建筑材料的基本性质试验,12.1.3 堆积密度试验,(2)主要仪器设备。,1)鼓风烘箱。,2)容量筒。,3)天平。,4)其他。,12.1 建筑材料的基本性质试验,12.1.3 堆积密度试验,(4)试验步骤。,3)称取容器与材料的总质量m2(单位为g)。,

4、1)称取标准容器的质量m1(单位为g)。,2)取试样一份,经过标准漏斗将其慢慢装入标准容器内,待容器顶上形成锥形,用金属直尺将多余的材料沿容器口中心线向两个相反方向刮平。,12.1 建筑材料的基本性质试验,12.1.3 堆积密度试验,(5)试验结果。,计算试样的堆积密度可按下式计算(精确至10kg/m3)。,(12-3),12.1 建筑材料的基本性质试验,12.1.4 吸水率试验,(1)试验目的。,材料的吸水率是指材料吸水饱和时的吸水量与材料干燥时的质量或体积之比。材料的吸水率对其堆积密度、抗冻性和强度等的影响很大。,12.1 建筑材料的基本性质试验,12.1.4 吸水率试验,(2)主要仪器设

5、备。,12.1 建筑材料的基本性质试验,12.1.4 吸水率试验,(4)试验步骤。,1)从干燥器中取出试样,称其质量m(单位为g)。,2)将试样放入水槽中,试样之间应留有1020mm的间隔,试样底部用玻璃棒或玻璃管垫起,避免与槽底直接接触,让水能够自由进入。,12.1 建筑材料的基本性质试验,12.1.4 吸水率试验,(4)试验步骤。,3)将水注入水槽中,使水面至试样高度的1/3处,过24h后,再加水至试样高度的2/3处,再过24h加满水,并放置24h。,4)取出试样后,用拧干的湿毛巾抹去其表面水分(不得来回擦拭),称其质量。称量后将试样仍放回水槽中浸水。,12.1 建筑材料的基本性质试验,1

6、2.1.4 吸水率试验,(5)试验结果。,计算材料的质量吸水率或体积吸水率按下式计算。,(12-4),(12-5),式中 W质质量吸水率,%;W体体积吸水率(用于高度多孔吸水材料),%;m试样干燥时的质量,g;m1试样吸水饱和后的质量,g;V0试样在自然状态下的体积,cm3;W水的密度,常温时W=1g/cm3。,12.2 水 泥 试 验,12.2.1 水泥细度的测定(筛析法),(1)试验目的。,掌握水泥细度检验方法(筛析法)(GB/T13452005)的测试方法,正确使用仪器与设备,并熟悉其性能。,12.2 水 泥 试 验,12.2.1 水泥细度的测定(筛析法),(2)主要仪器设备。,1)试验

7、筛。,2)负压筛析仪。,3)水筛架和喷头。,4)天平。,12.2 水 泥 试 验,12.2.1 水泥细度的测定(筛析法),(3)试验步骤。,1)负压筛法。,2)水筛法。,12.2 水 泥 试 验,12.2.2 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试验,(1)试验目的。,掌握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凝结时间、安定性检验方法(GB13462001)中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的测试方法,正确使用仪器、设备,并熟悉其性能。,12.2 水 泥 试 验,12.2.2 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试验,(2)主要仪器设备。,1)水泥净浆搅拌机。(如图12-3所示),图12-3 搅拌锅与搅拌叶片结构与尺寸示意图,1搅拌叶片;2搅拌锅,12.2 水

8、 泥 试 验,12.2.2 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试验,(2)主要仪器设备。,2)标准法维卡仪。,图12-4 维卡仪及配制,1底座;2金属滑杆;3松紧螺钉;4指针;5标尺;6试针,12.2 水 泥 试 验,12.2.2 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试验,(2)主要仪器设备。,3)天平。,4)量筒。,12.2 水 泥 试 验,12.2.2 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试验,(3)试验方法及步骤。,1)标准法。,2)代用法。,12.2 水 泥 试 验,12.2.2 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试验,(4)试验结果计算。,1)标准法。按下式计算。,(12-7),12.2 水 泥 试 验,12.2.2 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试验,(4)试

9、验结果计算。,2)代用法。,PS(12-8),12.2 水 泥 试 验,12.2.3 水泥凝结时间的测定试验,(1)试验目的。,测定水泥达到初凝和终凝所需的时间(凝结时间以试针沉入水泥标准稠度净浆至一定深度所需时间表示),用以评定水泥的质量。掌握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凝结时间、安定性检验方法(GB13462001)中水泥凝结时间的测试方法,正确使用仪器、设备。,12.2 水 泥 试 验,12.2.3 水泥凝结时间的测定试验,(2)主要仪器设备。,12.2 水 泥 试 验,12.2.3 水泥凝结时间的测定试验,(3)试验步骤。(4)试验结果的确定与评定。,12.2 水 泥 试 验,12.2.4 水

10、泥安定性的测定试验,(1)试验目的。,通过试验可掌握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凝结时间、安定性检验方法(GB13462001)中水泥安定性的测试方法,正确评定水泥的体积安定性。,12.2 水 泥 试 验,12.2.4 水泥安定性的测定试验,(2)主要仪器设备。,1)沸煮箱。,2)雷氏夹。,3)雷氏夹膨胀值测定仪。,4)其他。,12.2 水 泥 试 验,12.2.4 水泥安定性的测定试验,(2)主要仪器设备。,图12-5 雷氏夹的结构及尺寸,图12-6 雷氏夹受力示意图,12.2 水 泥 试 验,12.2.4 水泥安定性的测定试验,(3)试验方法及步骤。,1)测定前的准备工作。,2)水泥标准稠度净浆的

11、制备。,3)试件制备。,4)沸煮。,12.2 水 泥 试 验,12.2.4 水泥安定性的测定试验,(4)试验结果的判别。,1)试饼法判别。,2)雷氏法判别。,12.2 水 泥 试 验,12.2.5 水泥胶砂强度检验,(1)试验目的。,掌握水泥胶砂强度检验方法(ISO法)(GB/T176711999),正确使用仪器和设备,并熟悉其性能。,12.2 水 泥 试 验,12.2.5 水泥胶砂强度检验,(2)主要仪器设备。,1)胶砂搅拌机。(如图12-7所示),2)试模。(如图12-8所示),3)胶砂振实台。,12.2 水 泥 试 验,12.2.5 水泥胶砂强度检验,(2)主要仪器设备。,图12-7 搅

12、拌锅和搅拌叶片结构及尺寸示意图,12.2 水 泥 试 验,12.2.5 水泥胶砂强度检验,(2)主要仪器设备。,图12-8 水泥胶砂试模的结构1隔板;2端板;3底座,12.2 水 泥 试 验,12.2.5 水泥胶砂强度检验,(2)主要仪器设备。,4)抗折强度试验机。,5)抗压试验机。,6)抗压夹具(如图12-9所示)。,7)其他。,12.2 水 泥 试 验,12.2.5 水泥胶砂强度检验,(2)主要仪器设备。,图12-9 抗压夹具的结构,1框架;2定位器;3传压柱;4衬套;5吊簧;6上压板;7下压板,12.2 水 泥 试 验,12.2.5 水泥胶砂强度检验,(3)试验步骤。,5)强度试验。,1

13、)试验前的准备。,2)胶砂制备。,3)试件成形。,4)试件养护。,12.2 水 泥 试 验,12.2.5 水泥胶砂强度检验,(3)试验步骤。,表12-1 各龄期强度试验时间规定,12.2 水 泥 试 验,12.2.5 水泥胶砂强度检验,(4)试验结果的计算及处理。,1)抗折强度试验结果。抗折强度按下式计算(精确到0.1MPa)。,(12-9),式中 f1水泥的抗折强度,MPa;F1折断时施加于棱柱体中部的荷载,N;l支撑圆柱之间的距离,取100mm;b棱柱体正方形截面的边长,取40mm。,12.2 水 泥 试 验,12.2.5 水泥胶砂强度检验,(4)试验结果的计算及处理。,2)抗压强度试验结

14、果。抗压强度按下式计算(精确至0.1MPa)。,(12-10),式中 fc水泥的抗压强度,MPa;Fc破坏时的最大荷载,N;A受压部分面积,mm2。,12.3 混凝土用集料试验,12.3.1 砂的筛分试验,(1)试验目的。,掌握建筑用砂(GB/T146842001)的测试方法,正确使用仪器与设备,并熟悉其性能。,12.3 混凝土用集料试验,12.3.1 砂的筛分试验,(2)主要仪器设备。,1)标准筛。,2)天平。,3)鼓风烘箱。,4)摇筛机。,5)其他。,12.3 混凝土用集料试验,12.3.1 砂的筛分试验,(3)试样制备。(4)试验步骤。(5)试验结果的计算与评定。1)计算分计筛余百分率。

15、2)计算累计筛余百分率。,12.3 混凝土用集料试验,12.3.1 砂的筛分试验,3)砂的细度模数按下式计算(精确至0.1)。,(12-11),式中 Mx细度模数;A14.75mm筛的累计筛余百分率;A22.36mm筛的累计筛余百分率;A31.18mm筛的累计筛余百分率;A40.60mm筛的累计筛余百分率;A50.30mm筛的累计筛余百分率;A60.15mm筛的累计筛余百分率。,12.3 混凝土用集料试验,12.3.2 砂的表观密度测定试验,(1)试验目的。,掌握建筑用砂(GB/T146842001)的测试方法,正确使用仪器与设备,并熟悉其性能。,12.3 混凝土用集料试验,12.3.2 砂的

16、表观密度测定试验,(2)主要仪器设备。,1)容量瓶。,2)天平。,3)鼓风 烘箱。,4)其他。,12.3 混凝土用集料试验,12.3.2 砂的表观密度测定试验,(3)试样制备。(4)试验步骤。(5)试验结果的计算与评定。1)砂的表观密度按下式计算(精确至10kg/m3)。,(12-12),12.3 混凝土用集料试验,12.3.3 砂的堆积密度测定试验,通过试验测定砂的堆积密度,为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和估计运输工具的数量或存放堆场的面积等提供依据。掌握建筑用砂(GB/T146842001)的测试方法,正确使用仪器与设备,并熟悉其性能。,(1)试验目的。,12.3 混凝土用集料试验,12.3.3 砂的

17、堆积密度测定试验,(2)主要仪器设备。,图12-10 标准漏斗及容量筒的结构,12.3 混凝土用集料试验,12.3.3 砂的堆积密度测定试验,(3)试样制备。,按规定取样,用搪瓷盘装取试样约3L,置于温度为(1055)的烘箱中烘干至恒量,待冷却至室温后,筛除粒径大于4.75mm的颗粒,分成大致相等的两份备用。,12.3 混凝土用集料试验,12.3.3 砂的堆积密度测定试验,(4)试验步骤。,12.3 混凝土用集料试验,12.3.3 砂的堆积密度测定试验,(5)试验结果的计算与评定。,1)砂的松散或紧密堆积密度按下式计算(精确至10kg/m3)。,(12-13),式中 1砂的松散或紧密堆积密度,

18、kg/m3;G1试样与容量筒的总质量,g;G2容量筒的质量,g;V容量筒的容积,L。,2)堆积密度取两次试验结果的算术平均值,精确至10kg/m3。,12.3 混凝土用集料试验,12.3.4 砂中泥的质量分数试验,(1)试验目的。,通过试验测定砂中泥的质量分数,作为评定细集料质量的依据之一,掌握建筑用砂(GB/T146842001)中泥的质量分数测定方法,正确使用仪器及设备,并熟悉其性能。,12.3 混凝土用集料试验,12.3.4 砂中泥的质量分数试验,(2)主要仪器设备。,一,一,鼓风烘箱,二,三,四,天平,方孔筛,容器,五,其他,12.3 混凝土用集料试验,12.3.4 砂中泥的质量分数试

19、验,(3)试样制备。,按规定取样,并将试样以四分法缩分到1100g,放在烘箱中于(1055)下烘干至恒量,待冷却至室温后,分为大致相等的试样两份备用。,12.3 混凝土用集料试验,12.3.4 砂中泥的质量分数试验,(5)试验结果处理。,1)砂中泥的质量分数按下式计算(精确至0.1%):,(12-14),2)取两次试验测定值的算术平均值作为试验结果。,式中 Q黏土、淤泥及石屑的质量分数,%;G0冲洗前的烘干试样质量,g;G1冲洗后的烘干试样质量,g。,12.3 混凝土用集料试验,12.3.5 石子的筛分试验,(1)试验目的。,通过筛分试验测定碎石或卵石的颗粒级配,以便于选择优质粗集料,达到节约

20、水泥和改善混凝土性能的目的;掌握建筑用卵石、碎石(GB/T146852001)的测试方法,正确使用仪器与设备,并熟悉其性能。,12.3 混凝土用集料试验,12.3.5 石子的筛分试验,(2)主要仪器设备。,1)方孔筛。,2)鼓风烘箱。,3)摇筛机。,4)台称。,5)其他。,12.3 混凝土用集料试验,12.3.5 石子的筛分试验,(3)试样制备。,表12-2 粗集料筛分试验取样规定,12.3 混凝土用集料试验,12.3.5 石子的筛分试验,(5)试验结果的计算与评定。,计算分计筛余百分率。,1),计算各号筛上的累计筛余百分率。,2),根据各号筛的累计筛余百分率评定该试样的颗粒级配。,3),12

21、.3 混凝土用集料试验,12.3.6 石子的表观密度测定试验,(1)试验目的。,通过试验测定石子的表观密度,为评定石子质量和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提供依据;由于石子的表观密度可以反映集料的坚实、耐久程度,因此是一项重要的技术指标。应掌握建筑用卵石、碎石(GB/T146852001)的测试方法,正确使用仪器与设备,并熟悉其性能。,12.3 混凝土用集料试验,12.3.6 石子的表观密度测定试验,(2)主要仪器设备。,2)广口瓶法。,1)液体密度天平法。,表12-3 粗集料表观密度试验所需试样数量,12.3 混凝土用集料试验,12.3.6 石子的表观密度测定试验,(4)试验步骤。,1)液体比重天平法。,

22、2)广口瓶法。,12.3 混凝土用集料试验,12.3.6 石子的表观密度测定试验,(4)试验步骤。,1)砂中泥的质量分数按下式计算(精确至0.1%):,(12-15),1)砂中泥的质量分数按下式计算(精确至0.1%):,12.3 混凝土用集料试验,12.3.7 石子的堆积密度测定试验,(1)试验目的。,通过试验测定石子的堆积密度,还可为估计运输工具的数量及存放堆场面积等提供依据。通过试验应掌握建筑用卵石、碎石(GB/T146852001)的测试方法,正确使用仪器与设备,并熟悉其性能。,12.3 混凝土用集料试验,12.3.7 石子的堆积密度测定试验,(2)主要仪器设备。,1)台秤。,2)磅秤。

23、,3)容量筒。,4)其他。,表12-4 容量筒的规格要求,12.3 混凝土用集料试验,12.3.7 石子的堆积密度测定试验,(4)试验步骤。,1)松散堆积密度的测定。,2)紧密堆积密度的测定。,3)称出容量筒的质量,精确至10g。,12.3 混凝土用集料试验,12.3.7 石子的堆积密度测定试验,(5)试验结果的计算与评定。,1)石子的松散或紧密堆积密度按下式计算(精确至10kg/m3)。,(12-16),2)堆积密度取两次试验结果的算术平均值,精确至10kg/m3。,12.3 混凝土用集料试验,12.3.8 石子的压碎指标测定试验,(1)试验目的。,通过测试碎石或卵石抵抗压碎的能力,以间接地

24、推测其相应的强度,评定石子的质量。通过试验应掌握建筑用卵石、碎石(GB/T146852001)的测试方法,正确使用仪器与设备,并熟悉其性能。,12.3 混凝土用集料试验,12.3.8 石子的压碎指标测定试验,(2)主要仪器设备。,1)压力试验机。,2)压碎值测定仪。,3)方孔筛。,4)天平。,5)台秤。,6)其他。,12.3 混凝土用集料试验,12.3.8 石子的压碎指标测定试验,(5)试验结果的计算与评定。,1)压碎指标值按下式计算(精确至0.1%)。,(12-17),式中 Qc压碎指标值,%;G1试样的质量,g;G2压碎试验后筛余的试样质量,g。,2)压碎指标值取三次试验结果的算术平均值,

25、精确到1%。,12.4 混凝土抗压强度试验,12.3.8 石子的压碎指标测定试验,(1)试验目的。,掌握普通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方法标准(GB/T500812002)及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GBJl071987),根据检验结果确定、校核配合比,并为控制施工质量提供依据。,12.4 混凝土抗压强度试验,12.3.8 石子的压碎指标测定试验,(2)主要仪器设备。,4)试模。,6)其他。,5)养护室。,1)压力试验机。,3)振动台。,2)混凝土搅拌机。,12.4 混凝土抗压强度试验,12.3.8 石子的压碎指标测定试验,(3)试件制备。,(4)试件养护。,(5)试验步骤。,12.4 混凝土抗压强度试

26、验,12.3.8 石子的压碎指标测定试验,(6)试验结果的计算与处理。,1)混凝土立方体试件的抗压强度按下式计算(精确至0.1MPa)。,(12-18),式中 fcu混凝土立方体试件的抗压强度,MPa;F试件破坏荷载,N;A试件承压面积,mm2。,2)以3个试件测值的算术平均值作为该组试件的抗压强度值。,12.5 建筑砂浆强度试验,(1)试验目的。,测定建筑砂浆立方体的抗压强度,以便确定砂浆的强度等级,并判断其是否达到设计要求。掌握建筑砂浆基本性能试验方法(JGJ 701990),正确使用仪器与设备。,12.5 建筑砂浆强度试验,(2)主要仪器设备。,压力试验机。,2)试模。,3)其他。,12

27、.5 建筑砂浆强度试验,(4)试件养护。,水泥混合砂浆的温度应为(203),相对温度为60%80%。,水泥砂浆和微沫砂浆的温度应为(203),相对湿度在90%以上。,养护期间,试件彼此间隔不少于10mm。,2)标准养护条件。,12.5 建筑砂浆强度试验,(5)试验结果的计算与处理。,1)砂浆立方体的抗压强度应按下式计算(精确至0.1MPa)。,(12-19),式中 fm,cu砂浆立方体试件的抗压强度,MPa;F试件破坏荷载,N;A试件承压面积,mm2。,12.6 烧结普通砖试验,(1)试验目的。,测定烧结普通砖的抗压强度,为评定砖强度等级提供依据。掌握砌墙砖试验方法(GB/T25422003)

28、和烧结普通砖(GB/T51012003),正确使用仪器与设备。,12.6 烧结普通砖试验,(2)主要仪器设备。,1)压力试验机。,2)抗压试件制备平台。,3)其他。,12.6 烧结普通砖试验,(3)试件制备。,1)取10块烧结普通砖试样。将试样锯成或切断成两个半截砖,断开后的半截砖长不得小于100mm。如果半截砖不足100mm,则应另取备有试样补足。,2)在抗压试件制备平台上,将已断开的半截砖放入室温的净水中浸1020min后取出,并以断口相反方向叠放,两者中间抹以厚度不超过5mm、稠度适宜的水泥净浆(用强度等级为32.5级或42.5级的普通硅酸盐水泥调制),上下两面用厚度不超过3mm的同种水

29、泥浆抹平。制成的试件上下两面须相互平行,并垂直于侧面。,12.6 烧结普通砖试验,(4)试件养护。,制成的抹面试件应置于温度不低于10的不通风室内养护3d,再进行试验。,12.6 烧结普通砖试验,(5)试验步骤。,12.6 烧结普通砖试验,(6)试验结果的计算与处理,1)每块试件的抗压强度,按下式计算(精确至0.1MPa)。,(12-20),12.6 烧结普通砖试验,(6)试验结果的计算与处理,2)试验结果以试件抗压强度的算术平均值和标准值表示,分别按下式计算(精确至0.1MPa)。,(12-21),12.7 钢 筋 试 验,12.7.1 钢筋的拉伸性能试验,(1)试验目的。,测定低碳钢的屈服

30、强度、抗拉强度和断后伸长率3个指标,作为评定钢筋强度等级的主要技术依据。掌握金属材料室温拉伸试验方法(GB/T2282002)和钢筋强度等级的评定方法。,12.7 钢 筋 试 验,12.7.1 钢筋的拉伸性能试验,(2)主要仪器设备。,1)万能试验机。,2)其他。,12.7 钢 筋 试 验,12.7.1 钢筋的拉伸性能试验,(3)试件制备。,2)试件原始尺寸的测定。,12.7 钢 筋 试 验,12.7.1 钢筋的拉伸性能试验,(4)试验步骤。,图12-12 用移位法计算标距示意图,12.7 钢 筋 试 验,12.7.1 钢筋的拉伸性能试验,(5)试验结果处理。,1)屈服强度按下式计算。,(12

31、-23),式中 s屈服强度,MPa;Fs屈服时的荷载,N;A0试件原横截面面积,mm2。,12.7 钢 筋 试 验,12.7.1 钢筋的拉伸性能试验,(5)试验结果处理。,2)抗拉强度按下式计算。,(12-24),式中 b抗拉强度,MPa;Fb最大荷载,N;A0试件原横截面面积,mm2。,12.7 钢 筋 试 验,12.7.1 钢筋的拉伸性能试验,(5)试验结果处理。,3)断后伸长率按下式计算(精确至1%)。,(12-25),12.7 钢 筋 试 验,12.7.2 钢筋的弯曲(冷弯)性能试验,(1)试验目的。,通过检验钢筋的工艺性能评定钢筋的质量。掌握金属材料弯曲试验方法(GB/T232199

32、9),正确使用仪器设备。,12.7 钢 筋 试 验,12.7.2 钢筋的弯曲(冷弯)性能试验,(2)主要仪器设备。,试验时主要用压力试验机或万能试验机。要求其有足够硬度的支承辊,其长度应大于试样的直径;具有不同直径的弯心,弯心直径应满足有关标准规定,弯心应有足够的硬度。,12.7 钢 筋 试 验,12.7.2 钢筋的弯曲(冷弯)性能试验,(3)试件制备。,试件的弯曲外表面不得有划痕。,试样加工时,应去除剪切或火焰切割等形成的影响区域。,当钢筋直径小于35mm时,不需加工,直接试验;,弯曲试件长度根据试件直径和弯曲试验装置而定,通常按下式确定,当钢筋直径大于35mm时,应将其加工成直径为25mm

33、的试件。,12.7 钢 筋 试 验,12.7.2 钢筋的弯曲(冷弯)性能试验,(4)试验步骤。,1)半导向弯曲。,图12-13 半导向弯曲示意图a钢筋直径;d弯心直径,12.7 钢 筋 试 验,12.7.2 钢筋的弯曲(冷弯)性能试验,(4)试验步骤。,2)导向弯曲。,图12-14 冷弯试验(导向弯曲)示意图a钢筋直径;d弯心直径;L试件长度;F荷载;弯曲角度,12.7 钢 筋 试 验,12.7.2 钢筋的弯曲(冷弯)性能试验,(4)试验步骤。,图12-15 试件弯曲至两臂接触的示意图,12.7 钢 筋 试 验,12.7.2 钢筋的弯曲(冷弯)性能试验,(4)试验步骤。,图12-16 试件弯曲至两臂接触的示意图d钢筋直径;F荷载,12.7 钢 筋 试 验,12.7.2 钢筋的弯曲(冷弯)性能试验,(5)试验结果处理。,1)完好。,2)微裂纹。,3)裂纹。,4)裂缝。,5)裂断。,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