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之思维》PPT课件.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5508985 上传时间:2023-07-15 格式:PPT 页数:54 大小:36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心理学之思维》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54页
《心理学之思维》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54页
《心理学之思维》PPT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54页
《心理学之思维》PPT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54页
《心理学之思维》PPT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5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心理学之思维》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心理学之思维》PPT课件.ppt(5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九章 思维,思考是人类最大的乐趣。布莱希特,主要内容:,1、思维及其特征2、思维的分类3、思维和语言的关系4、问题解决的概念及其策略5、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6、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清朝康熙年间,某日,浙江总督赵廷臣正在督府坐堂办公。忽然门外传来一阵高似一阵的吵闹声,不一会儿,只见差役领来一个屠户和一个半瞎子,俩人正扭打着,吵吵嚷嚷前来督府告状。赵廷臣喝问道:“肃静!到底是啥回事?快快说来!”屠户抢先说:“刚才这个家伙私自闯进我的屋里,招呼几声没人,就把我放在筐里的铜钱偷出来了,正好被我回家撞住。就抓他来了。”半瞎子捶胸顿足,大叫道:“冤枉啊!这是我的钱,他看我眼神不好,欺负我,抢我钱!”赵廷臣吩

2、咐左右端来一盆水,钱沉下去了,水面上浮起一层油脂,赵廷臣就把钱还给了屠户。,一、思维的概念及特征,内涵借助语言、表象或动作实现的,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属性及内在规律性的间接和概括的认识。是认识的高级形式。它能揭示事物的本质特征和内部联系,并主要表现在概念形成和问题解决的活动中。特征概括性:抽取共同特征和规律间接性:借助的媒介和知识经验是对经验的改组、重建,思维基本形式,1、概念2、判断3、推理,二、思维的过程,内涵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对外界输入的信息进行分析、综合、比较、抽象和概括的过程就是思维的过程。理解分析与综合:思维的基本过程比较抽象和概括,三、思维的种类,直观动作思维、形象思维和逻辑

3、思维(凭借物)直观动作思维:摆积木、拼地图、玩魔块依赖于实际的动作来解决问题逻辑思维:运用概念、判断、推理、理论知识来解决问题。,形象思维:利用具体形象来解决问题。,经验思维和理论思维(思维过程)经验思维:借助日常生活经验进行(大臣巧开大门)理论思维:根据科学的概念和论断来判断和解决问题直觉思维和分析思维(思维结果有无明确的思考步骤和对过程有无清晰的意识)直觉思维:迅速理解并作出判断的思维分析思维:是遵循逻辑规律,经推导而得出结论,辐合思维和发散思维(探索目标方向不同)辐合思维:根据已知的信息,利用熟悉的规则解决问题。发散思维:沿着不同的方向思考,产生出大量、独特的新思想。常规思维与创造思维(

4、创新程度)常规思维:按现成的方案和程序直接解决问题。创造思维:是重新组织已有的知识经验,提出新的方案或程序,并创造新的思维成果,某城市中心有一堡垒,将军欲率领部队攻占它。但从堡垒中延伸出许多条道路,每条道路上都居住着老百姓。如果将大部队集中起来从一条道上进攻,则很容易伤及老百姓。你如何解决这一难题?,二、思维与语言(一)联系1思维特点:思维和语言都具有间接性和概括性,语言是思维的工具,但不是唯一的工具。2思维的种系发生:思维和语言是同步发生的。3思维的内容和结果:思维是内容,语言是形式。4.思维的个体发展:儿童掌握语言的过程和思维发展过程是一致的。,(二)区别,1本质特征:思维是一种心理现象,

5、而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2二者与客观事物的关系:思维与事物的关系是反映与被反映的关系,二者之间有着必然的联系;而语言与客观事物的关系是标志与标志的关系,二者之间并没有必然的联系。3构成因素:思维的内容是由概念组成,而构成语言的材料是词,词和概念意义有时不同。4生理机制:思维的器官主要是大脑,语言的器官主要是眼、耳、喉和口腔。5规律不同:思维发展的规律具有全人类的性质;而语言和语法结构具有民族特点。,第二节 概念及其形成,一、什么是概念概念(concept)一词有广狭两种意义。广义言之,概念指个体对具有共同属性的事物所获得的概括性的认识。例如:儿童在吃过、闻过、看过、拿过形状、颜色、大小不尽相同的

6、苹果之后,在他的意识中所形成的一种概括苹果共同属性的认识,即是关于苹果的概念。狭义言之,以一个概括性的名称或符号,用以代表具有共同属性的一类事物的全体时,此名称或符号所代表者,即为概念。,用以代表概念的名称或符号,有的较为具体,如“铅笔”、“报纸”、“小学生”等;有的较为抽象,如真理、价值、数学上常用的X,Y,Z等。显然,上述界说中,同类事物的“属性”是形成概念的关键。所谓属性(attribute),是指可以辨识的特征(feature)。举凡事物之形、色、质、量等特质,均可构成概念的属性。但构成概念的属性是选择性的,不是全部收罗在内的。,通常,一个概念往往包含的是事物的本质属性。如“三角形”是

7、一个概念,此一概念只有一个“形状”属性是本质的;即由三条直线构成的封闭图形。此外,图形之大小及形状的特征(如等边、等腰、直角等),均不属于“三角形”这一概念的本质属性。可见,概念是人认识事物的心理基础。从信息加工的观点看,人在将周围事物当做信息来处理时,在编码与贮存的过程中,就是将所接受的信息按概念来分类处理的。,因此,在认知心理学上,有时将概念形成(concept formation)与分类(categorization)视为同义词;都是指通过对事物属性之辨别,而获得认识的心理过程。由此可见,概念形成是思维的基础。,二、概念形成的心理过程,个体如何从事物的众多特征中,选择适当的属性以形成概念

8、。换言之,人究竟是以何种认知过程来对某一类事物形成概念?,以下我们介绍一项典型的概念形成实验(Reed,1972),用以回答这个问题。该实验采用的材料,如图所示,包括八个特征各不相同的人类面孔。按特征的组合来分类,这八个面孔分为三类特征:一是脸型,分宽脸与长脸两种;二是眼睛位置,分在上与在下两种;三是嘴角表情,分笑意与愁容两种。如就这些特征中,选出一部分或全部来,当做概念的属性,就可形成范围大小不同的概念。,1如只把“面孔”当做唯一属性,其概念范围为八个图形。2如说“宽面孔”,属性就有两个,其概念范围为四个图形。3如说“宽而笑意的面孔”,属性就有三个,其概念范围为两个图形。4如说“宽而笑意且眼

9、在上的面孔”,属性就有四个,其概念范围只有一个图形。,由此可见:其一,概念必须靠属性来界定;属性不明确,就难以形成概念。其二,属性愈少,其所“概”的范围就愈大,其所指涉的事物就愈不肯定;属性愈多,其所“概。的范围就愈小,其所指涉的事物就愈肯定。如只说“学生”,虽成为概念,但所指是无限的,如说成“华中师大教科院2000级学生”,其所指就确定多了。不过,概念范围的大小,各有其必要;该大时要大,该小时要小。,三、影响概念形成的因素在教学条件下,学生掌握科学概念受多种因素影响,其中主要有:1日常概念。当日常概念的含义与科学概念的内涵基本一致时,日常概念会促进科学概念的掌握。如学生在日常中形成的“相邻”

10、的概念,对学习邻角、邻边具有促进作用。,当日常概念的含义与科学概念的内涵不一致时,日常概念对科学概念的掌握产生消极作用。如“垂”的概念,日常理解为自上而下,所以在学习几何中“垂线”概念时,也只理解为自上而下。2变式。变式是指概念的肯定例证在无关特征上的变化。客观事物常常有多种表现样式。如果教学中所提供的变式不充分或不正确,往往会引起缩小概念内涵或扩大概念外延的错误。多提供具有本质属性的变式,有助于科学概念的掌握。,3下定义。下定义是用简洁、明确的语言来表达概念的内涵。通过下定义可以把概念的内涵固定化,从而有助于学生理解概念的实质,即掌握概念所标志的事物的本质属性与共同特征,并以此去辨认事物。在

11、教学中下定义要适合学生的接受能力与知识水平。,第三节 问题解决,一、问题解决的概念,问题解决的概念内涵:是由一定的情景引起的,按照一定的目标,应用各种认知活动、技能等,经过一系列思维操作,使问题得以解决的过程。常规性问题解决和创造性问题解决代表:纽厄尔和西蒙(Newell Simon,1972)问题的种类有固定答案的问题和无固定答案的问题,王国维人生三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二、问题解决中的策略,算法(机械式问题解决)算法策略就是在问题空间中随机搜索所有可能的解决问题的方法,直至选择一种有效的

12、方法解决问题。启发式是人根据一定的经验,在问题空间内进行较少的搜索,以达到问题解决的一种方法。手段目的分析逆向搜索爬山法,4、简化计划法,该策略的基本思想是,先抛开某些细节而抓住问题解决中的主要结构,把问题抽象成较简单的形式,然后解决这个简单的问题,再从此解决整个复杂问题。如生活的定义,一句话,做自己喜欢做的事,并为之而奋斗。,请考虑如何解决下面的问题?,某病人腹部有一肿瘤,但不可开刀,只能用一种射线治疗。如果射线强度太大,虽然能够杀伤肿瘤细胞,但同时也损伤肿瘤周围的健康肌体组织。如果射线强度太弱,虽无害于健康肌体,但对肿瘤亦不起作用。请问:如何应用射线治疗肿瘤,但同时又不伤害健康组织?,请回

13、答下面的问题,一个佛教徒要去一座高山顶上的寺庙朝拜,并在那停留一夜。有一条通往山顶的盘山道路。教徒在日出时开始爬山,不停歇地爬了一整天后,在快要日落时到达了山顶。他在寺庙中祈祷了一夜。第二天日出时,教徒开始下山。下山所用的时间是上山的三分之二。问题是:教徒下山和上山时是否会在相同的时辰经过道路的某一处?,淘汰赛问题,网球锦标赛要进行多轮淘汰赛,每场比赛的获胜者进入下一轮的比赛。如果某一轮比赛中选手的人数是奇数,则某选手(随机抽取)将自动进入下一轮比赛。在一个有47位选手参加的比赛中,要经过多少场的比赛才能决出最后一名获胜者?,三、影响问题解决的其它因素,1、知识的表征方式(知觉情境的影响)九点

14、连线要求:笔不离纸,用不多于四条直线连在一起,两种答案:,你有8个一样大小的球,其中7个的重量是一样的,另一个比较重。怎样能够用天平仅称两次将那个重一些的球找出来。,2、定势重复先前的心理操作所引起的对活动的准备状态,其影响有积极的,也有消极的。瓶子里装着桔子水,瓶口塞着着软木塞,既不准打碎瓶子,弄碎软木塞,又不准拔出软木塞,怎么才能喝到瓶子里的桔子水?怎样使火柴在水下燃烧?,抗美援朝时期,我志愿军某部在出征前举行誓师大会。朱德、刘亚楼等同志亲临大会,当时部队里有一位首长做了精彩的动员,话讲到最后,为了鼓舞士气,他大声问“全体官兵,大家有决心没有?”台下群情激昂,齐声高喊:“有!”再问一句:“

15、有信心没有?”“有!”“有孬种没有?”“有!”台下官兵不加思索的齐声回答。话一出口,一片哄笑,连朱老总也笑出了声。,3、功能固着人们把某种功能赋予某种物体的倾向,问题利用如图所示的材料,将蜡烛象壁灯一样立在墙上。,问题答案,4、动机和情绪耶基斯道德森定律:动机强度与解决问题效率的关系,5、原型启发(秀才做梦)意思是现实生活中存在的某个人或某件事,可以对有相似性的人或事产生启示。6、人际关系。从众现象7、人格的影响8、专家与新手在知识数量上的差异9、原来的知识经验习得性无助,五、创造性,概念指人们应用新颖的方式解决问题,并能产生新的、有社会价值的产品的心理过程。创造性的心理成分及其测量1辐合思维

16、与发散思维流畅性(fluency)变通性(flexibility)独特性(originality),2远距离联想能力远距离联想能力(remote association)是在彼此相距很远的观念间看出其关系的能力。远距离联想测验:说出第四个词3有关的人格因素,影响创造性的因素酝酿与创造性酝酿(incubation):在对问题经过长时间的思考后,仍未找到答案,但当稍稍休息后,突然找到了答案。可能原因:酝酿排除了定式或功能固着的影响社会因素与创造性实验:如果被试知道成果被评估,则创造性下降。,第四节 创造思维,一、什么是创造思维 创造思维就是创造活动中的一种思维。创造活动是一种提供独特的、具有社会价

17、值产物的活动。科学中新概念、新理论的提出,新机器的发明,文学艺术作品的创作等等,都是不同实践领域中的创造活动。所谓独特性是指与众不同或前所未有的意思。但是,即使是独特性的产物也不一定都是创造。因为独特的东西也可能是毫无社会价值的、与客观规律相违背的。例如,精神病人的胡言乱语是独特的,却不能把这些东西说成是创造的。因此,某种产物是否是创造,不仅要具有独特性,而且必须符合客观规律,具有社会价值。,创造思维是多种思维的结晶。它既是发散式思维和聚合式思维的统一,也是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的统一。例如,自然科学家提出新假设时,开始运用发散式思维提出各种各样的观点,然后用聚合式思维归纳成假设。形象思维对创造思

18、维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例如,有些化学家想象自己变成了运动着的分子,自己亲身感受到分子遇到的情况。美国科学家麦克林托克(BMcClintok)在获得诺贝尔生物学奖后谈到她的研究工作时说,她跟玉米的关系好象是朋友关系,通过跟玉米的对话,发现了染色体中遗传基因内的“转座因子”。这是形象思维。但创造活动中的形象思维还得通过抽象逻辑思维加以验证和确认。,二、创造思维的过程 创造思维伴随着创造过程。对于创造过程的分析,最有影响的理论是沃拉斯(JWallas,1926)提出的四个阶段的理论。与创造活动相联系的创造思维过程大致经历准备期、酝酿期、豁朗期和验证期四个阶段。,二、创造性思维的过程,准备阶段:“昨夜西

19、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孕育阶段:“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顿悟突破阶段:“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验证完善阶段:“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百思不得其解的问题,一下于便迎刃而解。这种现象称为灵感或直觉。许多科学家、文学家都谈到过灵感在创造性思维中的作用。高斯(Karl,F,Gauss,17771855)在谈到他求证数年未解的一个数学问题的一段经历时说:“终于在两天以前我成功了,像闪电一样,谜一下解开了。我自己也说不清楚是什么导线把我原先的知识和使我成功的东西连接了起采。”灵感有时出现在睡梦之中,德国化学家凯库勒(FriedriclKek

20、ule,18291896)曾谈到过他在睡梦状态中得到灵感的情境:“但事情进行得不顺利,我的心想着别的事了。我把坐椅转向炉边,进入半睡眠状态。原子在我眼前飞动:长长的队伍,变化多姿,靠近了,连结起来了,一个个扭动着,回转着,像蛇一样。看那是什么?一条蛇咬住了自己的尾巴,在我眼前轻蔑地旋转。我如从电掣中惊醒。那晚我为这个假设的结果工作了整夜。”这个蛇形结构被证实是苯的分子结构,梦中的心象为一个重要的科学难题提供了答案。,三、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创造性思维是在一般思维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是后天培养和训练的结果。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一)激发学习动机,培养学习兴趣和求知欲(二)改变传统的评定学习成绩的观念,鼓励学生的创造行为(三)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和聚合思维的能力(四)引导学生积极参加创造性活动,创造性思维训练,树上有5只鸟,猎人打了一枪,击中一只,你说树上还有几只鸟?为什么?,“肯定视角”泛化训练,A/高校大学生扩招B/大学生难就业C/大学生玩游戏D/大学生谈恋爱,谢谢大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