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心理学(函授).ppt

上传人:sccc 文档编号:5509121 上传时间:2023-07-15 格式:PPT 页数:32 大小:200.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前心理学(函授).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学前心理学(函授).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学前心理学(函授).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学前心理学(函授).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学前心理学(函授).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学前心理学(函授).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前心理学(函授).ppt(3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学前心理学,第一章 概述,一、什么是学前心理学学前心理学:研究出生至入学前儿童心理发展规律及特点 的科学。二、学前心理学在心理学中的地位,动物心理(比较心理学)心理的种系发展 原始人类心理(民族心理学)发展心理学(广义)0-6、7岁 儿童心理(018岁 心理的个体发展 6、7-1岁 成年初期(1835岁)(狭义)成年中期(3560岁)成年晚期(老年期)60至终,心理的种系发展:是指从动物到人类的演化过程中心理发生发展的历史。心理的个体发展:是指人的个体从出生到成熟到衰老的过程中心理发生发展 的历史。,三、年龄阶段的划分,(一)我国依据学制将年龄阶段划分如下:01岁 乳儿期13岁 婴儿期36、

2、7岁 幼儿期6、711、12岁 学龄初期(童年期、小学)11、1214、15岁 学龄中期(初中)14、1517、18岁 学龄晚期(高中、青年初期),1825岁 青年中期成年初期 2535岁 青年晚期 3555岁(60)成年中期 60岁以上终 成年晚期,(二)国外不同流派的划分方式,1、认知学派代表人物皮亚杰依据思维发展的特点将年龄阶段划分为四个阶段:(1)感知运动阶段(02岁)(2)前运算阶段(26、7岁)(3)具体运算阶段(6、711、12岁)(4)形式运算阶段(11、1214、15岁),依据人格特征将年龄阶段划分为八个阶段:(1)婴儿前期(02岁)信任感对怀疑感(2)婴儿后期(24岁)自主

3、感对羞耻感(3)幼儿期(47岁)主动感对内疚感(4)童年期(712岁)勤奋感对自卑(5)青少年期(1218岁)角色同一性 对角色混乱(6)成年早期(1825岁)亲密感对孤独感(7)成年中期(2550岁)繁衍感对停滞感(8)成年后期(50岁以后)完善感对厌恶感,2、精神分析学派代表人物艾里克森,四、关键期与最佳期,关键期关键期的由来奥地利动物学家:劳伦兹“刻印”现象 关键期关键期:是指儿童在某个时期最容易学习某种知识、技能或形成某种心理特征,错过了这个时期发展的障碍就难以弥补。最佳期:是指儿童学习某种知识和行为比较容易,儿童心理某个方面发展最为迅速的时期,错过了这个时期,则学习起来较为困难,发展

4、比较缓慢。,五、学前心理学的研究类型与方法,(一)研究类型横断研究:在较短的时间内对某个年龄或某几个年龄儿童的心理发展水平进行测查并加以比较。优点:省时、被试人数多缺点:缺乏连续性材料,纵向研究:在比较长的时间内,对一个儿童或一组儿童的心理发展进行有系统的定期的研究,也称追踪研究。优点:系统性强缺点:时间长聚合交叉,(二)学前心理学的研究方法,日记法1、观察法 轶事法 表格记录 现场实验法(自然实验法)2、实验法 最常用:教育学心理实验法 实验室实验法 3、其它方法:访谈法、问卷法、作品分析法、测验法,复习题:1、什么是学前心理学?2、什么是心理的种系发展、什么是心理的个体发展及学前心理学在心

5、理学中的地位。3、简述我国、皮亚杰及艾里克森各自如何划分年龄阶段4、比较关键期与最佳期的相同点与不同点5、学前心理常见的研究类型与方法有哪些?,第二章 三岁前心理发展的特点一、什么是儿童心理年龄特征儿童心理年龄特征:是指在一定社会和教育条件下,在儿童发展的不同阶段中所形成的一般的、典型的或本质的心理特征。二、三岁前的年龄特征01岁乳儿期,13岁婴儿期(一)从物质上的寄居到独立生存1、影响胎儿的因素母亲的疾病药物酒精,吸烟成瘾物质辐射环境污染母亲自身的特点营养、健身锻炼、情绪状态、母亲的 年龄2、新生儿的无条件反射01月的儿童称为新生儿(1)具有生物学意义的无条件反射A无条件的食物反射包括:觅食

6、反射、吸吮反射和吞咽反射,B无条件的防御反射包括:眨眼反射、打喷嚏和呕吐C无条件的定向反射(2)不具有生物学意义的无条件反射巴宾斯基反射抓握反射摩罗反射行走反射强直的颈反射(二)从不随意动作到随意动作与思维的发生1、动作发展的顺序,三岁前儿童手的动作发展顺序,三岁前儿童全身动作发展顺序,2、动作发展的规律:从上到下头尾原则从中间到边缘近远原则从大肌肉动作到小肌肉动作大小原则从不随意动作到随意动作3、动作思维的发生直觉行动思维直觉行动思维,是指思维活动依赖儿童自身对物体的感知和自身的动作来进行的思考活动。即儿童离开了对直接接触物体的感知和动作的操作思维就会停止。,特点:(1)直觉性和行动性(2)

7、感知与动作的概括(3)思维的狭隘性三、个性的最初萌芽1、气质托马斯切斯三种气质类型说容易型 40%迟缓型 15%困难型 10%混合型 35%,2、依恋依恋:是婴儿与主要抚养者(通常是母亲)之间的最初的社会性连结,也是婴儿情感社会化的重要标志。依恋的发展阶段:无差别的社会反应阶段(03月)有差别的社会反应阶段(36月)特殊的情感联结阶段(6月3岁)依恋的类型:安全型依恋 占65%70%回避型依恋 占20%反抗型依恋 占10%15%,复习题:1、什么是儿童心理年龄特征?2、三岁前儿童的一般特征有哪些?3、新生儿的无条件反射包括哪些?4、儿童动作发展的规律是什么?5、婴儿期思维的名称及特点是什么?6

8、、托马斯、切斯的三种气质类型是什么?7、简述婴儿依恋的名称、形成过程及类型,第三章 幼儿心理发展的特点 学前期儿童(36、7岁)一、游戏是幼儿阶段的主导活动主导活动:在某一年龄阶段最适合儿童身心发展的一种活动形式。(一)游戏是幼儿阶段最主要的活动和学习方式游戏能满足幼儿的需要1、追求快乐的需要2、认识和行动的需要3、自我表现和获得成功的需要4、社会交往的需要,(二)游戏最符合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三)游戏是促进幼儿身心发展最好的活动形式二、主要的具体形象思维和进行抽象逻辑思维的可能性1、具体形象思维 具体形象思维是指儿童的思维活动主要依赖具体事物的表象以及表象之间的相互联系,即依靠事物的具体形象

9、进行思考。具体形象思维的特点:(1)具体形象性(2)开始具有计划性、预见性,(3)具有不准确性2、抽象逻辑思维抽象逻辑思维:是指使用概念、判断、推理等思维形式进行思维,通过抽象逻辑思维可以认识事物的本质特征以及事物内部的本质联系。三、心理活动和行为的无意性占优势 注意 记忆 想象,四、开始形成最初的个性倾向(一)气质胆汁质多血质粘液质抑郁质,(二)生活习惯的养成(三)第一反抗期 反抗的对象:父母 反抗的目的:是争取自我主张和活动与行为动作的自主性与自由权,复习题:1、幼儿期的一般特征有哪些?2、什么是主导活动3、为什么说游戏是幼儿阶段的主导活动?4、简述幼儿期思维的名称及特点5、幼儿期的四种气质类型分别是什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农业报告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