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诊断3=白细胞检验=李.ppt

上传人:sccc 文档编号:5509535 上传时间:2023-07-15 格式:PPT 页数:75 大小:6.5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实验诊断3=白细胞检验=李.ppt_第1页
第1页 / 共75页
实验诊断3=白细胞检验=李.ppt_第2页
第2页 / 共75页
实验诊断3=白细胞检验=李.ppt_第3页
第3页 / 共75页
实验诊断3=白细胞检验=李.ppt_第4页
第4页 / 共75页
实验诊断3=白细胞检验=李.ppt_第5页
第5页 / 共7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实验诊断3=白细胞检验=李.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实验诊断3=白细胞检验=李.ppt(7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一节 血液一般检验检查参数,红细胞部分白细胞部分血小板部分,一、WBC计数二、WBC分类计数 1.中性粒细胞 2.嗜酸性粒细胞 3.嗜碱性粒细胞 4.淋巴细胞 5.单核细胞三、白细胞直方图,一、白细胞计数,白细胞(white blood cell;leukocyte)白细胞计数(white blood cell count)是指测定单位体积周围血液中(循环池)中各种白细胞的总数。,【参考值】,成 人(410)109/L 新 生 儿(1520)109/L 6月2岁(1120)109/L,【临床意义】,白细胞增多:白细胞减少:意义见白细胞分类。,第一节 血液一般检验检查参数,红细胞部分白细胞部分

2、血小板部分,一、WBC计数二、WBC分类计数 1.中性粒细胞 2.嗜酸性粒细胞 3.嗜碱性粒细胞 4.淋巴细胞 5.单核细胞三、白细胞直方图,二、白细胞分类计数(WBC differential count,WBC-DC),【检查方法】手工法制备血涂片,瑞氏或瑞特吉姆萨染色显微镜,通常分类100个,各种白细胞百分比。,二、白细胞分类计数【参考值】,成人%绝对值中性杆状核粒细胞 15中性分叶核粒细胞 5070嗜酸性粒细胞 0.55 嗜碱性粒细胞 01淋巴细胞 2040单核细胞 38,1.中性粒细胞(neutrophil,N):,人为划分:分裂池:原、早、中。成熟池:晚、杆。储备池:杆、分循环池:

3、周围血,即白细胞计数值边缘池:附着于血管壁。,祖细胞,释放入外周血液,边缘池,循环池,原粒细胞,早幼粒,中幼粒,晚幼粒,杆状核,分叶核,成熟池(髓内),分裂池(髓内),贮备池(髓内),白细胞成熟过程,1.中性粒细胞(neutrophil,N):,具有趋化,变形,粘附,吞噬及杀菌等功能。数量最多,对白细胞总数影响最大。,中性粒细胞生理性变化:,年龄:初生儿白细胞(1520)109L。34天后降至10109L左右,约保持3个月 渐减至成人水平。,中性粒细胞生理性变化:,日间:早晨较低,午后较高。运动和进食:可增高;疼痛和情绪:高温或严寒:妊娠:最后一个月(1217)109L,分娩更高,产后25日恢

4、复正常。吸烟,中性粒细胞生理性变化:,白细胞生理波动较大,在30%内波动,因此只有通过定时和反复观察才有诊断价值,中性粒细胞病理性增多,急性感染(最常见):急性化脓性炎症。轻度感染,WBC可正常,N%有所增高;中度感染,WBC(1020)109L,N%增高,伴核左移;重度感染,WBC(20 30)109 L,N%明显增高,常伴明显核左移和中毒改变。,中性粒细胞病理性增多,严重的组织损伤及大量的血细胞破坏:大手术后1236h,白细胞常达10109/L以上。术后感染 急性心梗12天内白细胞增多,可持续一周。,中性粒细胞病理性增多,急性大出血:特别是内出血,如脾破裂,白细胞迅速增高,常20109L以

5、上。白细胞明显增高作为早期诊断内出血的重要依据之一。,中性粒细胞病理性增多,急性中毒:代谢性中毒: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等,急性化学药物:急性铅、苯中毒等。白血病及恶性肿瘤:粒细胞性白血病 消化道恶性肿瘤(产生促粒细胞生成素),中性粒细胞病理性增多,大剂量应用糖皮质激素引起反应性白细胞计数增多,中性粒细胞增高淋巴细胞减少。,中性粒细胞病理性减少,某些感染:某些革兰氏阴性杆菌感染,如伤寒、副伤寒 某些病毒感染,如流感、水痘等。血液病:再生障碍性贫血,中性粒细胞病理性减少,慢性理化损伤:长期接触放射线、放疗、苯、氯霉素、抗肿瘤药等。脾功能亢进自身免疫性疾病:如SLE等。,中性粒细胞的核象变化,核象指中性

6、粒细胞的分叶状况,它反映粒细胞的成熟程度。核左移(shift to the left):外周血中性杆状核粒细胞增多(5%)或(和)出现晚幼粒、中幼粒、早幼粒等细胞。,中性粒细胞的核象变化,中性粒细胞的核左移,中性粒细胞的核象变化,核右移(shift to the right):外周血中性粒细胞核分叶5叶以上者超过3%。常见于巨幼贫、造血功能衰竭、抗代谢药物后等。,中性粒细胞的毒性变化,大小不等中毒颗粒(toxic granulation)空泡变性(vacuole)杜勒小体(Dhle body),中毒颗粒,中毒颗粒 空泡变性,杜勒小体,杜勒小体,棒状小体(auer body),粒细胞和/或单核细

7、胞内红色杆状构,一个或多个,长约16m。见于急粒、急单白血病;急淋无此结构。,1.中性粒细胞,试总结急性化脓性细菌感染时白细胞总数、中性粒细胞%或绝对值、核象形态变化。,2.嗜酸性粒细胞(eosinophil,E),嗜酸性粒细胞主要作用,抑制并清除嗜碱性粒细胞和肥大细胞合成释放的活性物质如组胺,从而限制过敏反应。,嗜酸性粒细胞生理变化,白天较低,夜间较高。劳动、寒冷、饥饿、精神刺激等,E 降低。交感神经兴奋,糖皮质激素增多最好固定标本采集时间(早晨8时),2.嗜酸性粒细胞增多,过敏反应性疾病:寄生虫病:钩虫病,可90,嗜酸细胞型类白反应。某些皮肤病:如湿疹、银屑病等。猩红热(一般急性传染病)乙

8、型溶血性链球菌产生的酶活化补体成分,趋化作用。某些血液病:如慢性粒细胞白血病。,3.嗜碱性粒细胞(basophil,B),嗜碱性粒细胞(basophil,B)增多,过敏性疾病:慢性粒细胞白血病,4.淋巴细胞(lymphocyte,L),淋巴细胞,起源于骨髓造血干细胞人体重要的具有免疫活性的细胞,T细胞和B细胞,其次K细胞及NK细胞等。,淋巴细胞 生理性增多:,初生一周 新生儿血白细胞N为主,以后 L渐增,婴幼儿期L70左右到46岁后,L渐减,N渐增。,淋巴细胞 病理性增多:,绝对增多:主要为病毒:如传单。某些细菌:如百日咳、结核病。急、慢淋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淋巴细胞病理性增多:,相对增多:A

9、A、粒细胞缺乏症等。分析白细胞分类结果时,绝对值的意义比百分比更大。,淋巴细胞病理性减少,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接触放射线免疫缺陷病相对减少:急性化脓性感染。,“外周血白细胞计数一般不升高或降低,常有淋巴细胞计数减少”诊断非典或疑似非典的重要依据,新型冠状病毒,破坏淋巴细胞,细胞免疫功能下降。,异型淋巴细胞(atypical lymphocyte)(abnormal lymphocyte),在病毒或过敏原等因素刺激下,淋巴细胞增生并发生形态上的变化(表现在胞体增大、胞质量增多、嗜碱性增强、细胞核母细胞化),称异型淋巴细胞。,异型淋巴细胞分三型:,I型(空泡型):又称浆细胞型型(不规则型):又称单

10、核细胞型。型(幼稚型):又称未成熟细胞型。,I型(空泡型):又称浆细胞型,型(不规则型):又称单核细胞型,型(不规则型):又称单核细胞型,型(幼稚型):又称未成熟细胞型,异型淋巴细胞增多,主要见于:病毒性疾病: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病毒性肝炎、流行性出血热、湿疹等。过敏性疾病。,试总结病毒性感染血常规白细胞的主要变化特点,5.单核细胞(monocyte,M),单核细胞,粒-单祖细胞。血中停留36天后进入组织为巨噬细胞。单核-巨噬细胞 强大的吞噬功能抑制、破坏肿瘤细胞的生成。,单核细胞,生理性增多 正常儿童M平均9,2周内新生儿可达15或更高。病理性增多:某些感染,如感染性心内膜炎、疟疾、活动性

11、肺结核等。,类白血病反应(leukemoid reaction):,机体受某些因素刺激后,某些血细胞自骨髓提前释放出现的类似白血病改变的血象反应。病因去除后,血象随之恢复。除嗜碱粒细胞外,所有白细胞均可发生该变化。,第一节 血液一般检验检查参数,红细胞部分白细胞部分血小板部分,一、WBC计数二、WBC分类计数 1.中性粒细胞 2.嗜酸性粒细胞 3.嗜碱性粒细胞 4.淋巴细胞 5.单核细胞三、白细胞直方图,白细胞体积分布直方图,白细胞三分群:,第一群(3590fl)小细胞区SCR:淋巴为主。第二群(90160fl)单个核细胞区MCR:单核/嗜酸/嗜碱/原始/幼稚细胞等。第三群(160fl以上)大

12、细胞区LCR:中性粒。,白细胞三分群评价:,异常直方图只是提示检查者粗略判断各类白细胞比例变化或有无明显异常细胞出现,不能仅根据白细胞直方图的变化,进行某种疾病的诊断显微镜检查结果准确.,第一节 血液一般检验检查参数,红细胞部分白细胞部分血小板部分,一、WBC计数二、WBC分类计数 1.中性粒细胞 2.嗜酸性粒细胞 3.嗜碱性粒细胞 4.淋巴细胞 5.单核细胞三、白细胞直方图,某医师接待了一面色萎黄、偏食、拒食的幼儿,其血常规化验结果显示:Hb 70g/L,血片上多见大红细胞及Howell-jolly小体,白细胞分类有核右移;医师建议其进行骨髓穿刺以明确病因,但其家长不合作。为不延误诊断,可以

13、()A.补铁,2-3天后观察网织红细胞的变化 B.补铁,2-3天后观察红细胞直方图的变化C.补叶酸或B12,2-3天后观察网织红细胞的变化D.补叶酸或B12,2-3天后观察红细胞和Hb的变化,某女39岁,经常感到心慌、乏力。面色苍白,睑结膜血管颜色浅淡。问诊自称无不良饮食习惯,但月经每次续7-10天。医师嘱其进行血常规检验。结果:RBC3.41012/L,Hb82g/L,Hct0.27,MCV79.4fl,MCH24pg,MCHC303g/L,RDW17%,WBC8.2109/L,LCR62%,MCR8%,SCR30%。血涂片上红细胞大小不一,中心淡染区扩大。试分析该检验结果请提出进一步检查建议该病人贫血的原因?,选 择,某青年主诉午后低热一月余,最近感疲劳、纳差、干咳、痰中带血。查血WBC 8.2109/L,N:42%;L:43%;M:15%。医生建议其做血沉并拍胸片,最为可能的理由是()A.怀疑他患有肺癌B.怀疑他患有肺结核 C.怀疑他患有大叶性肺炎 D.怀疑他有肺脓肿,讨 论,某成年男性,突发右下腹疼痛。体检时面色苍白,强迫屈膝位,右下腹压痛、反跳痛。体温39,心率92次分。血液分析仪检验结果:WBC15109L,LCR93%,MCR1%,SCR6%,余正常。(1)请根据该血象作出初步判断。(2)如果进行手工法白细胞分类,可能发现什么改变,从而进一步支持诊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农业报告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