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空调冷负荷计算书.doc

上传人:sccc 文档编号:5511473 上传时间:2023-07-15 格式:DOC 页数:72 大小:197.0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央空调冷负荷计算书.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2页
中央空调冷负荷计算书.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2页
中央空调冷负荷计算书.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2页
中央空调冷负荷计算书.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2页
中央空调冷负荷计算书.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央空调冷负荷计算书.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央空调冷负荷计算书.doc(7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窗口标题窗口内容中央空调冷负荷计算2008-10-27 21:02 冷负荷构成及计算原理4.1.1 围护结构瞬变传热形成冷负荷的计算方法具体计算见附录11)外墙和屋面瞬变传热引起的冷负荷在日射和室外气温综合作用下,外墙和屋面瞬变传热引起的逐时冷负荷可按下式计算:LQ1=FK(tl n - tn) W (4.1)式中:LQ1外墙和屋面瞬变传热引起的逐时冷负荷,W; F外墙和屋面的面积,; K外墙和屋面的传热系数,W/(),可根据外墙和屋面的不同构造,表16(a)或表16(b)1中查取;tn室内计算温度,; tl n外墙和屋面冷负荷计算温度的逐时值,根据外墙和屋面的不同类型分别在表17(a)表17

2、(g)1中查取必须指出:(4.1)式中的各围护结构的冷负荷温度值都是以北京地区气象参数为依据计算出来的,因此对不同地区和不同情况应按下式进行修正: tl n =( tl n + td) ka kp (4.2)式中: td地区修正系数,见表18(a)及表18(b)1;ka不同外表面换热系数修正系数,见表1-91; kp不同外表面的颜色系数修正系数,见表1-101;2) 内墙,楼板等室内传热维护结构形成的瞬时冷负荷当空调房间的温度与相邻非空调房间的温度大于3时,要考虑由内维护结构的温差传热对空调房间形成的瞬时冷负荷,可按如下传热公式计算: LQ2=FK(tl s - tn) W (4.3)式中:

3、F内维护结构的传热面积,m; K内维护结构的传热系数,W /( mk) ;tn 夏季空调房间室内设计温度,;tl s 相邻非空调房间的平均计算温度, 。 tl s按下式计算 tl s = t + tl s (4.4)式中:t 夏季空调房间室外计算日平均温度,;tl s 相邻非空调房间的平均计算温度与夏季空调房间室外计算日平均温度的差值,当相邻散热量很少(如走廊)时, tl s 取3 ,;当相邻散热量在23116 W /m2时, tl s取5 。3)外玻璃窗瞬变传热引起的冷负荷在室内外温差的作用下, 玻璃窗瞬变热形成的冷负荷可按下式计算: LQ3=FK(tl tn) W (4.5)式中:F外玻璃

4、窗面积,m; K玻璃的传热系数,W /( mk) ; 本设计单层玻璃K=6.26 W /( mk) ;tl玻璃窗的冷负荷温度逐时值,见表1-131;tn室内设计温度, 。不同地点对t l按下式修正:t l=t l+ t d (4.6)式中:t d地区修正系数, ,见表1-141。4.1.2 透过玻璃窗的日射得热引起的冷负荷透过玻璃窗进入室内的日射得热形成的逐时冷负荷按下式计算: LQ4=FC ZD j.max CLQ W (4.7)式中:F玻璃窗的净面积,是窗口面积乘以有效面积系数Ca, 本设计单层钢窗Ca=0.85; C Z玻璃窗的综合遮挡系数C Z=CsCn ;其中,Cs 玻璃窗的遮挡系数

5、,由表1-161查得,6mm厚吸热玻璃Cs =0.89;Cn 窗内遮阳设施的遮阳系数,由表1-171查得,中间色活动百叶帘Cn =0.6;D j.max日射得热因数的最大值,W/m,由表1-181查得;CLQ 冷负荷系数,由表1-19(a)表1-19(b)1查得。4.1.3 设备散热形成的冷负荷 设备和用具显热形成的冷负荷按下式计算: Q7=Qq+QCLQ W (4.8)式中:Q7设备和用具实际的显热形成的冷负荷,W;Qq设备和用具的实际显热散热量,W;CLQ设备和用具显热散热冷负荷系数;如果空调系统不连续运行,则CLQ1.0。设备和用具的实际显热散热量按下式计算1)电动设备当工艺设备及其电动

6、机都放在室内时: Q1000n1n2n3N/ (4.9)当只有工艺设备在室内,而电动机不在室内时: Q1000n1n2n3N (4.10)当工艺设备不在室内,而只有电动机放在室内时: Q1000n1n2n3 N (4.11)式中:N电动设备的安装功率,kW;电动机效率,可由产品样本查得;n1利用系数,是电动机最大实效功率与安装功率之比,一般可取0.70.9可用以反映安装功率的利用程度;n2电动机负荷系数,定义为电动机每小时平均实耗功率与机器设计时最大实耗功率之比;n3同时使用系数,定义为室内电动机同时使用的安装功率与总安装功率之比,一般取0.50.8。2)电热设备散热量对于无保温密闭罩的电热设

7、备,按下式计算: Q1000 n1n2n3n4N (4.12)式中:n4考虑排风带走热量的系数,一般取0.5;其中其他符号意义同前。3)电子设备散热量 计算公式同(4.10),其中系数n2的值根据使用情况而定,本设计对计算机n2取1.0。4.1.4 照明散热形成的冷负荷根据照明灯具的类型和安装方式的不同,其冷负荷计算式分别为:白炽灯:LQ5 =1000NCLQ W (4.13)荧光灯:LQ5 =1000n1n2 NCLQ W (4.14)式中:LQ5灯具散热形成的冷负荷,W; N照明灯具所需功率,KW; n1镇流器消耗功率系数,当明装荧光灯的镇流器装在空调房间内时,取n11.2;当暗装荧光灯镇

8、流器装设在顶棚内时,可取n11.0;本设计取n11.0; n2灯罩隔热系数,当荧光灯上部穿有小孔(下部为玻璃板),可利用自然通风散热与顶棚内时,取n20.50.8;而荧光灯罩无通风孔时,取n20.60.8;本设计取n20.6; CLQ照明散热冷负荷系数。本设计照明设备为暗装荧光灯,镇流器设置在顶棚内,荧光灯罩无通风孔,功率为30w/m。设备负荷为40 w/m。4.1.5 人体散热形成的冷负荷人体散热引起的冷负荷计算式为:LQ6qsnnCLQ +qlnn W (4.15)式中:LQ6人体散热形成的冷负荷,W; qs不同室温和劳动性质成年男子显热散热量,W(见表1-201);n室内全部人数;n群集

9、系数,办公楼群集系数为0.93;CLQ人体显然散热冷负荷系数,人体显然散热冷负荷系数(见表1-211)。4.1.6 新风冷负荷目前,我国空调设计中对新风量的确定原则,仍采用现行规范、设计手册中规定或推荐的原则, 办公楼的新风量取30 m/h.p。夏季,空调新风冷负荷按下式计算:CLW1.2LW(hW-hN) W (4.16)式中: CLW夏季新风冷负荷,KW;LW新风量,kg/s;hW室外空气的焓值,kj/kg;hN室内空气的焓值,kj/kg。4.2 湿负荷 人体散湿量人体散湿量可按下式计算: D=nnw10-3 kg/h (4.17)式中:D人体散湿量,kg/h;n群集系数,办公楼群集系数为

10、0.93;w成年男子的小时散热量,kg/(hp);26时,极轻劳动成年男子的小时散热量为0.109 kg/(hp)。4.3 各层房间冷负荷计算表4.1 办公室冷负荷汇总表 时间房间8:009:0010:0011:0012:0013:0014:0015:0016:0017:0018:001#421847505011520244265671605863406520647958092#373741394323445345624629469147264740480145313#372341334330447345884661472047224747478445313#(2间)7446826686608

11、94691769322944094449494956890624#341438244021416442794352441144394438447542504#(3间)1024211472120634.4 各房间送风状态的确定4.4.1 方案终上所述,采用风机盘管加新风系统,风机盘管的新风供给方式用单设新风系统,独立供给室内。风机盘管加新风系统的空气处理方式有:1)新风处理到室内状态的等焓线,不承担室内冷负荷;2)新风处理到室内状态的等含湿量线,新风机组承担部分室内冷负荷;3)新风处理到焓值小于室内状态点焓值,新风机组不仅承担新风冷负荷,还承担部分室内显热冷负荷和全部潜热冷负荷,风机盘管仅承担一

12、部分室内显热冷负荷,可实现等湿冷却,可改善室内卫生和防止水患;4)新风处理到室内状态的等温线风机盘管承担的负荷很大,特别是湿负荷很大,造成卫生问题和水患;5)新风处理到室内状态的等焓线,并与室内状态点直接混合进入风机盘管处理。风机盘管处理的风量比其它方式大,不易选型。所以本设计选择新风处理到室内状态的等焓线,不承担室内冷负荷方案。4.4.2 办公室的新风量及新风负荷的确定按办公室的新风量指标30 m/h.p;本办公楼人员密度按0.15 m2/p估算;则新风量:Gw 1=301=30 m/hGw 4=304=120 m/hGw 5=305=150 m/h新风负荷计算: 在湿空气的h-d图上,根据

13、设计地的室外空气的夏季空调计算干球温度tw和湿球温度tws确定新风状态点W,得出新风的焓hW;根据室内空气的设计温度tN和相对湿度,确定回风状态点N(也就是室内空气设计状态点),得出回风的焓hN。则夏季空调的新风负荷按CLW1.2 LW (hW-hN) W 计算。 (4.18)根据室内外参数(tN=26, =50%;tw=35,tws=28.3)查h-d图(见图4.1)得hW=91.2,hN=52.4 ;h=hW-hN=91.2-52.4=38.8 KJ/Kg。则 CLW 1=Gwh=301.238.810003600=388(W) CLW 4= Gwh=1201.238.810003600=

14、1552(W)CLW 5= Gwh=1501.238.810003600=1940(W)图4.1湿空气的h-d图4.5 制冷系统负荷的确定制冷系统负荷Q0可按下式确定: Q0=QKrKKKb KW (4.19)式中:Q空调系统冷负荷,KW ;Kr房间同期使用系数,0.61.0 ,本设计Kr=0.8;Kf 冷量损失附加系数,风-水系统Kf=1.101.15; 直接蒸发式表冷系统Kf=1.051.10; 本设计为风-水系统,Kf=1.10;K效率降低修正系数,K=1.051.10;本设计K=1.05; Kb事故备用系数,一般不考虑备用,仅在特殊工程中才采用X台1备用的方式。本设计不考虑备用,Kb=

15、1.0。则本设计制冷系统的负荷Q0=QKrKKKb =475.7870.81.101.051.0 =439.627 KW5 风机盘管加新风系统选型计算5.1 风机盘管系统选型计算1) 空气处理方案及有关参数的查取采用新风直入式空气处理方式,新风机组不承担室内负荷,空气处理方案过程线如下图:图 5.1 空气处理方案过程图由tN=26, =50%得hN=52.5 KJ/Kg,tNS=18.6;由tw=35,tws=28.3得hW=91.2 KJ/Kg;查h-d图(见图5.1)tNL=14.9,tN-tNL=26-14.9=11.110,则取送风温度差为t=10;则tl(F)=26-10=16,由t

16、l(F)=16,l(F)=90%,在h-d图上定出风机盘管机器露点L(F),得hl(F)=44.9 KJ/Kg。2)房间所需冷量(包括新风)以1#办公室为例: Q=6520 W3)房间所需新风冷负荷以1#办公室为例: CLW 5 =1940W4)风机盘管所需冷量以1#办公室为例: QF=Q- CLW 5 =6521-1940=4580W5)风机盘管所需风量LF= QF/1.2(hN - hl(F)=4.58/1.2(52.5-44.9)=0.502m/s=1807 m/h6)选择风机盘管所选的风机盘管要求当进水温度为7时,进风参数DB/WB=26/18.6,LF=1807m/h,QF=4580

17、 W。 根据所需风量及中等风速选型原则,初选型号为FP-10WA的标准型风机盘管两台,其额定风量为1010 m/h,取最小水量L=656kg/h,进水温度为7时查得风机盘管的冷量为37490.91=3411.6W,满足要求。故选FP-10WA的标准型风机盘管两台,其水压降为3.7kpa。用同样方法确定其他房间风机盘管型号,见下表:表5.1 各房间风机盘管型号汇总表房间FP型号总负荷W新风负荷 W单台风机盘管负荷W单台中速风量m3/ h单台全冷量W水流量Kg/h水压降KPa台数1#FP-10WA625019404580/2810374959215.422#FP-12.5WA48011940286

18、1101042206563.713#FP-12.5WA478419402844101042206563.714#FP-12.5WA447519402844101042206563.715#FP-14WA499319403053117646216504.315.2 新风机组选型 表5.2 新风机组选型表空调分区所需要新风量m3/ h所需要新风负荷KW型号额定风量m3/ h冷量KW盘管数量电机功率KW水流量Kg/h水压降Kpa余压Pa西区150019.53FPG4-20D200020.94排0.371.1614.3220东区180023.28FPG6-20D200027.86排0.371.5426

19、1706 空调水系统的确定6.1 水系统的比较、选择空调水系统包括冷水系统和冷却水系统两个部分,它们有不同类型可供选择。表6.1 空调水系统比较表 1 类型特征优点缺点闭式管路系统不与大气相接触,仅在系统最高点设置膨胀水箱与设备的腐蚀机会少;不需克服静水压力,水泵压力、功率均低。系统简单与蓄热水池连接比较复杂开式管路系统与大气相通与蓄热水池连接比较简单易腐蚀,输送能耗大同程式供回水干管中的水流方向相同;经过每一管路的长度相等水量分配,调度方便,便于水力平衡需设回程管,管道长度增加,初投资稍高异程式供回水干管中的水流方向相反;经过每一管路的长度不相等不需设回程管,管道长度较短,管路简单,初投资稍

20、低水量分配,调度较难,水力平衡较麻烦两管制供热、供冷合用同一管路系统管路系统简单,初投资省无法同时满足供热、供冷的要求三管制分别设置供冷、供热管路与换热器,但冷热回水的管路共用能同时满足供冷、供热的要求,管路系统较四管制简单有冷热混合损失,投资高于两管制,管路系统布置较简单四管制供冷、供热的供、回水管均分开设置,具有冷、热两套独立的系统能灵活实现同时供冷或供热,没有冷、热混合损失管路系统复杂,初投资高,占用建筑空间较多单式泵冷、热源侧与负荷侧合用一组循环水泵系统简单,初投资省6.2 空调水系统的布置本系统设计可以采用双管制供应冷冻水,且具有结构简单,初期投资小等特点。同时考虑到节能与管道内清洁

21、等问题,可以采用闭式系统,不与大气相接触,仅在系统最高点设置膨胀水箱,管路不易产生污垢和腐蚀,不需要克服系统静水压头,水泵耗电较小。由于设计属于多层建筑,因此可以采用同程式水系统,此系统除了供回水管路外,还有一根同程管,由于各并联环路的管路总长度基本相同,各用户盘管的水阻力大致相等,所以系统的水力稳定性好,流量分配均匀,且此系统属于垂直同程系统。本设计采用的是模块化活塞式冷水机组,机组布置在一楼机房的方案。供水、立管均采用同程式,新风机组和风机盘管系统共用供、回水立管;各层水管也采用同程式,新风机组和风机盘管系统共用供、回水立管。画各层水管路西区和东区。定压补水系统采用膨胀水箱,膨胀水箱置于顶

22、层。6.3 标准层风机盘管水系统水力计算6.3.1 基本公式本计算方法理论依据张萍编著的中央空调实训教程1。1)沿程阻力Pe=e v 2/2 g mH2O (6.1)沿程阻力系数e=0.025L/d (6.2)2)局部阻力 水流动时遇弯头、三通及其他配件时,因摩擦及涡流耗能而产生的局部阻力为: Pm=v 2/2 g mH2O (6.3)3)水管总阻力 P=Pe+Pj mH2O (6.4)4)确定管径 mm (6.5)式中:Vj冷冻水流量,m 3/s ;vj流速,m/s 。在水力计算时,初选管内流速和确定最后的流速时必须满足以下要求:表6.2 管内水的最大允许水流速表1 公称直径:DNV(m/s

23、)公称直径:DNV(m/s)150.3651.15200.65801.60250.801001.80321.001252.00401.501502.00-3.00501.50空调系统的水系统的管材有镀锌钢管和无缝钢管。当管径DN100mm时可以采用镀锌钢管,其规格用公称直径DN表示;当管径DN100mm时采用无缝钢管,其规格用外径壁厚表示,一般须作二次镀锌。6.3.2 标准层的冷冻水供水管路水力计算表6.3 各房间末端设备的流量及接管管径(西区)表房间风机盘管型号每台水量水压降接管管径Kg/hl/s2#FP-12.5WA6560.1823.7201#FP-10WA5920.16415.4207

24、#FP-16WA10570.29214.5208#FP-7.1WA3320.0924.1201)供水管径的确定a.连接各风机盘管的所有供水支管管径取与接管管径一致,即均为DN20;连接新风机供水支管管径取与接管管径一致,即为DN50。b.选择最不利环路如图6.1所标的1-2-3-4-5-6-7-8-9-10-11-12。c.确定各计算管段中的流量,见附录冷冻水管水力计算表。d.确定1-2管段中供水干管的管径。初选管段1-2中的计算流速为V=0.6 m/s,根据公式可以算出管内径d=19.7mm,可初选管径DN20,再由公式反算出管段1-2的v=0.58 m/s。2)最不利环路供水管压力损失P计

25、算a.计算管段1-2的压力损失Pe由e=0.025L/d=0.025 计算出1-2的e=7.4 mH2O由Pe=e v 2/2 g 计算出1-2的Pe=0.1258 mH2Ob.计算管段1-2的压力损失Pm管段1-2中有等径三通一个,其局部阻力系数=1.4;不等径三通一个,其局部阻系数=1.5;有90弯头一个,R/d=1.0,其局部阻力系数=0.8;有截止阀一个,其局部阻力系数=0.5。由Pm=v 2/2g 算出 Pm=0.0799 mH2Oc.水管总阻力:P=Pe+Pj =0.1258+0.0799=0.2057 mH2O用同样方法计算其他管段的水管压力损失P 。3)计算结果(见附录表2)当

26、前最不利环路为东区,其阻力损失为2.00775 mH2O不平衡系数为:2.00775 mH2O/(52.74-2.00775 mH2O)=3.96%5%,水系统平衡。6.3.3 标准层的冷冻水回水管路水力计算连接各风机盘管的所有回水支管管径都取与接管管径一致,即均取DN20。连接风机的回水支管管径取与接管管径一致,即为DN50。回水干管的计算方法同冷冻水供水管路计算方法相同。表6.5 西区冷冻水回水支管计算表 管段11a-10a10a-9a9a-8a8a-7a7a-6a6a-5a5a-4a4a-3a3a-2a1a-12a2a-1a流量1.161.3421.671.7622.0542.2352.

27、4172.5992.9633.3270.182DN4040404050505050656520表6.6 东区冷冻水回水支管计算表 管段12a-11a11a-10a10a-9a9a-8a8a-7a7a-6a6a-5a5a-4a4a-3a3a-2a1a-13a2a-1a流量1.541.721.8951.9872.1692.352.5322.7143.0783.4423.8060.182DN40405050505050506.3.4 空调风机盘管水系统凝水管考虑风机盘管机组在运行时产生的冷凝水,必须及时排走,排放凝结水的管路的系统设计中,应注意以下几点:1)风机盘管凝结水盘的进水坡度不应小于0.01

28、。其它水平支干管,沿水流方向,应保持不小于0.002的坡度,且不允许有积水部位;2)冷凝水管道宜采用聚乙烯塑料管或镀锌钢管,不宜采用焊接钢管。采用聚乙烯塑料管时,一般可以不加防止二次结露的保温层,但采用镀锌钢管时应设置保温层。 3)冷凝水管的公称直径D(mm),一般情况下可以按照机组的冷负荷Q(KW), 按照下列数据近似选定冷凝水管的公称直径:Q7KW, DN=20mm;Q=7.1-17.6KW, DN=25mm;Q=17.7-100KW, DN=32mm;Q=101-176KW, DN=40mm;Q=177-598KW, DN=50mm;Q=599-1055KW, DN=80mm;Q=105

29、6-1512KW, DN=100mm;Q=1513-12462KW, DN=125mm;Q12462KW, DN=150mm.本设计的凝水管采用聚乙烯塑料管,可以不加防止二次结露的保温层;风机盘管的凝水管管径与风机盘管的接管管径一致,均为DN20,就近排放至近的卫生间下水口;新风机组的凝水管管径为DN50,也就近排放至临近的卫生间下水口。6.3.5 冷冻水竖管水力计算采用同程式,计算方法与标准层冷冻水供水计算方法相同。表6.7 冷冻水竖管水管计算表 管段a-bb-cc-dd-ef-gg-hh-Ii-jf-k西区流量L/S3.3276.6549.98113.30813.3089.9816.654

30、3.32713.308管径 mmDN65DN80D1084D1084D1084D1084DN80DN65D1084东区流量L/S3.8067.61211.41815.22415.22411.4187.6123.81615.224管径 mmDN65DN80D1084D1084D1334D1334DN80DN656.3.6 风机盘管系统的水系统风机盘管系统的水系统与采暖系统相似(双水管时),故可以采用两管制水系统(如下图)。供回路水管各一根,具有简便、初期投资低等优点。系统设计时应注意把膨胀水管接在回水管上,此外管路要有坡度,并考虑排气和排污装置。水系统的调节方式有:风机盘管系统一般均采用个别水量

31、调节,当在进入盘处设置二通阀调节盘管水量时,则系统水量改变;当在设有盘管旁通分路及出口三通时,则进入盘管流量虽改变而系统水量不变。在本设计中可以采用前者。风机盘管机组在使用过程中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1)定期清洗滤尘网,以保持空气流动畅通;2)定期清扫换热器上的积灰,以保证它具有良好的传热性能;3)风机盘管制冷时,冷水进口温度一般采用7-10,不能低于5,以防止管道及空调器表面结露;4)当噪声级很高时,可以在机组出口和房间送风口之间的风道内做消声处理。7 空调风系统7.1 空调房间气流组织本设计室内温湿度参数冬季供暖18,=40%;夏季空调26,=50%,房间送风高度不大于2.8米,设计的空调系统

32、为舒适性空调,根据实用供热空调设计手册2表11.9-1中所示气流组织的基本要求,本设计各房间气流组织选择侧送侧回送风方式。7.2 风口的布置风机盘管加新风系统的送风口根据送风管尺寸新风量和风机盘管风量之和选择合适的双层百叶送风口(45度角),同时也要考虑送风距离、送风速度的影响。新风送风口选择双层百叶风口。7.2.1 新风入口注意事项1)新风进口位置:本系统采用独立的新风系统,因此只须考虑风机盘管机组配置合理;布置时应尽量使排风口与进风口远离,进风口应尽量放在排风口的上风侧;为避免吸入室外地面灰尘,进风口底部应距地面不宜低于2m。2)新风口其他要求:进风口应设百叶窗,以防雨水进入,百叶窗应采用

33、固定的百叶窗,在多雨地区,宜采用防水的百叶窗。7.2.2 风道的布置和制作要求1)风管应注意布置整齐,美观和便于维修、测试,应与其他管道统一考虑,要防止冷热源管道之间的不利影响,设计时应考虑各管道的装拆方便。2)风管布置应尽量减少局部阻力,弯管中心曲率半径要不小于其风管直径或边长。一般采用1.25倍直径或边长。3)风管法兰间应放置具有弹性的垫片,如海绵橡胶、橡皮等,以防止漏风,风管与风管之间不应有看得见的孔洞。4)风管涂漆。本系统设计时选用镀锌薄板钢板,可以不涂漆,但咬口损坏处要涂漆,施工时已发现锈蚀时要涂漆。7.2.3 百叶送风口的选择步骤1)绘制系统轴测图,标注各段长度和风量。当气流组织及

34、风口位置确定后,接下来就是布置风管,通过风管将各个风口连接起来,为风口提供一个输送空气的渠道。2)选定最不利环路(一般是指最长或局部构件最多的分支管路)。3)根据房间空调风机盘管送风量和使用场合要求的风口颈部最大风速来确定送风速度和百叶风口的尺寸。4)将选到的其他参数的要求,例如允许噪声,进行校核。若噪声超出,则重新选择风口。5)按所选的风口的参数,对其进行射程的校核计算。7.3 风口的选择7.3.1 气流组织设计计算西区,东区所有房间的风机盘管送风口及新风均采用侧送侧回的气流组织方式,如下图(以4#办公室为例) 。该办公室尺寸为5.65 4.2 2.8 m3;室内空调系统为风机盘管加新风系统

35、,其安装的风机盘管为FP-12.5WA型,风量656 m3/h,即0.182L/S;新风量为150m3/h。新风作为辅助送风,为简化计算,可忽略新风对气流的影响,因此只需对风机盘管送风的气流组织进行计算。本计算方法理论依据张萍编著的中央空调实训教程1。1)选定送风口形式,确定过程拟采用双层百叶送风口,其紊流系数为=0.16,射程为5.65-0.5=5.15 m(0.5 m为射流末端宽度)。2)选取送风温差t根据办公室风机盘管选型计算中送风温差的确定方法,得出t=10。3)定送风口的出流速度v0 m/s (7.1)式中:Fn垂直于单股射流的空间断面面积,m2,见(7.2)d0送风口直径或当量直径,m。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农业报告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