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剧文学欣赏》PPT课件.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5511682 上传时间:2023-07-15 格式:PPT 页数:50 大小:1.0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戏剧文学欣赏》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50页
《戏剧文学欣赏》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50页
《戏剧文学欣赏》PPT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50页
《戏剧文学欣赏》PPT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50页
《戏剧文学欣赏》PPT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5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戏剧文学欣赏》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戏剧文学欣赏》PPT课件.ppt(5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戏剧文学欣赏,戏剧与戏剧文学,戏剧是一门综合的舞台艺术。它是借助文学、音乐、舞蹈、美术等艺术手段塑造舞台形象,揭示社会矛盾,反映社会生活的。只有通过演员在舞台上的表演才能最后完成艺术形象的塑造。戏剧文学(又称剧本)是戏剧的文学成分,它多是为舞台演出而创作的。以人物台词为主要手段,在相对集中的场景中通过一定的剧情冲突来塑造典型人物,再现生活。因此,戏剧文学的基本特征必然受戏剧的综合性和舞台性所制约,这是我们研究戏剧文学所必须首先明确的前提。它既要符合文学产品所共有的特性,又要遵循综合艺术表演规律的要求。,戏剧历史概况,戏剧作为人类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与其他文化成分有着紧密联系。无论是欧洲的戏剧,

2、还是东方某些国家的民族戏剧,起源都可以追溯到古代的祭祀性歌舞。戏剧与歌舞有血缘关系。欧洲戏剧在形成和发展进程中,歌舞成分逐步减少,而发展成以形体动作和对话为基本手段的戏剧形式;东方民族戏剧在形成和发展中,戏剧成分逐步增强,但大量的歌舞成分却被保留下来,形成了以歌舞抒情性与戏剧性并重的艺术特点。东西方戏剧的这种区别,构成人类戏剧文化的两大支脉。,西方戏剧发展的历史,源于古希腊的西方戏剧的历史可以按时序划分为:古希腊罗马戏剧中世纪戏剧文艺复兴时期戏剧古典主义时期戏剧启蒙运动时期戏剧19世纪戏剧现代戏剧当代戏剧在某些历史时期,按照不同的风格类型又可以划分诸多流派。,中国戏剧发展史戏曲史,中国戏剧包括

3、戏曲和话剧:戏曲是中国固有的传统戏剧,话剧则是20世纪引进西方的戏剧形式。中国古典戏曲是中华民族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她以富于艺术魅力的表演形式,为历代人民群众所喜闻乐见。戏曲的形成,最早可以追溯到秦汉时代。但形成过程相当漫长,到了宋元之际才得成型。成熟的戏曲要从元杂剧算起,经历、明、清的不断发展成熟而进入现代,历八百多年繁盛不败,如今有360多个剧种。,戏剧分类,中国的戏剧,古代和现代有很大不同。古代戏剧以“戏”和“曲”为主要因素,称戏曲,包括南戏、杂剧、传奇以及各种地方戏。现代戏剧主要指的是20世纪以来从西方传入的话剧、歌剧、舞剧等,话剧是主体。外国戏剧一般专指话剧。,中西戏剧之比较,一

4、、祭祀与中西戏剧的起源 中西戏剧虽然产生于不同的历史文化土壤,但都是与人类原始的宗教活动即祭祀活动有着密切关系。西方最早的戏剧是古希腊的悲、喜剧。溯其源头则是起源于远古人类对酒神狄奥尼索斯的祭祀活动。与西方戏剧相比,中国戏曲的产生也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其源头同样可以溯源到原始时代的歌舞。不同的是,中国原始时代的歌舞是从模拟鸟兽开始的。,二、中西戏剧发展的不平衡研究 通观中西戏剧发展的历程,我们可以看到一个非常明显的现象,即西方戏剧的发展比中国戏曲发展的速度要快、要早。(一)叙事文学发展的影响 1、古希腊戏剧的产生和成熟是与它有着深厚的叙事文学的基础直接相关的。2、中国戏曲在早期既没有丰富系统

5、的神话故事作为其基础,也没有像荷马史诗这样优秀的叙事文体作为其典范。(二)政治和文化观念的影响,中西戏剧的产生虽然都与祭祀相关,但由于形成的基础不同,艺术旨向、审美趣味不同,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也就形成了不同的文化品格,各有所重,各具特色。一、写实剧与写意剧(一)西方戏剧的写实性 西方戏剧遵循的是亚里士多德诗学的戏剧观念。西方戏剧从演员表演到舞台设计都表现出“写实”的倾向性。1、追求真实的演员表演 2、写实性的舞台设置(二)中国戏剧的写意性 与西方“写实”戏剧不同,中国戏曲则更重视“写意”,在“形似”与“神似”两方面更关注于后者。1、舞台时空处理的灵活性 2、表演形式的程式化 3、戏曲表演和舞台

6、设置的虚拟化,二、动作对白剧与“主曲宾白”剧中西戏剧的又一个重要差异是:西方戏剧以演员的动作、对白演故事,中国戏曲以歌舞演故事。三、“结构剧”与“音律剧”,戏剧的种类,按照不同的标准,戏剧可以分为不同种类:1)按艺术形式和表现手法分为话剧(如雷雨)、歌剧(如白毛女)、舞剧(如丝路花雨);2)按剧情繁简和结构分为独幕剧(等待戈多)、多幕剧(如雷雨);3)按题材所反映的时代分为历史剧(如屈原)、现代剧(如雷雨);4)按矛盾冲突的性质分为悲剧(如屈原)、喜剧(如威尼斯商人)、正剧(如白毛女)。,悲剧:一般是以悲剧人物的苦难、不幸、死亡(毁灭)为题材内容,通过对伟大人物或普通人物中高尚、正义、伟大行为

7、遭到否定的悲剧冲突的表现,从而唤起人们悲痛、恐惧和赞美等心情的一种戏剧艺术样式。西方的悲剧艺术主要有三大类:一是命运悲剧,古希腊时期的悲剧主要是命运悲剧,如被缚的普罗米修斯;二是性格悲剧,主要指文艺复兴时期的悲剧,如莎士比亚的四大悲剧哈姆雷特奥赛罗李尔王麦克白;三是社会悲剧,主要指19世纪出现的着重挖掘悲剧产生的社会原因的悲剧,如小仲马的茶花女。,1、命运悲剧古希腊时期的神话、悲剧,背景:神本世界,神支配人生的悲哀痛苦,是与生俱来的,先天的,因而是无可逃避的宿命。古希腊的悲剧多取材于荷马史诗和神话传说,以神化的人与“命运”的冲突,曲折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矛盾,所以被称为“命运悲剧”。代表:索福克

8、勒斯 俄底浦斯王埃斯库勒斯被恩格斯称为“悲剧之父”,普罗米修斯 普罗米修斯为人类带来了火种,然而却因此受到残酷的惩罚,被缚在高加索的悬崖上,受着命运的折磨,欲生不得,欲死不能。,2、性格悲剧文艺复兴时期,背景:人本世界的确立,人的觉醒和解放。人的性格成了描写的主要对象。性格的缺点是造成悲剧的主要原因。代表:莎士比亚四大悲剧,麦克佩斯的贪婪、奥赛罗的嫉妒、李尔王的轻信和浮躁、哈姆雷特的优柔寡断。多以人物性格上的弱点构成悲剧的矛盾冲突,以人文主义观点宣扬了新兴资产阶级的政治理想和生活追求,所以被称为“性格悲剧”。,3、社会悲剧18、19世纪,十九世纪产生了具有批判现实主义精神的“社会悲剧”,广泛而

9、深刻地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种种矛盾冲突,具有较强烈的批判精神。背景:资产阶级启蒙运动,社会问题凸现。个人与社会的矛盾成为当时时代主题,所以一方面个人性格原因,另一方面社会时代原因。悲剧的内涵转向了社会,描写不合理的社会原则是怎样毁灭自由的人性和人类美好的本质力量,在社会枷锁下的毁灭,造成人的悲剧。代表:席勒强盗、易卜生玩偶之家、托尔斯泰安娜卡列尼娜、奥斯特洛夫斯基的大雷雨等。,喜剧:是一种用幽默滑稽、轻松可笑的形式来讥嘲恶习、劝谕良善、表现人物性格的戏剧样式。一般地说,喜剧的结局总是愉快的,圆满的。喜剧按冲突的不同性质可分为讽刺喜剧和幽默喜剧。讽刺喜剧多反映敌我矛盾,其主人公一般是丑角或反面人

10、物,其作用在于暴露和批判;幽默喜剧是反映人物性格的某些弱点或缺点,它的主人公一般是正面人物,或是有缺点的好人。此外,喜剧还分滑稽喜剧、性格喜剧、世态喜剧、抒情喜剧、轻喜剧、闹剧等多种类型。,正剧:是介于悲剧和喜剧之间的类型。在戏剧文学中,正剧是大量的。社会生活在大多数情况下,并不单纯呈现为悲剧性的或喜剧性的,而是有悲有喜,悲喜交织。,走进戏剧赏析世界上最短的戏剧法国剧作家特里斯旦勃纳德流亡者,堪称世界上最短的戏剧。全剧如下:(幕启:边境附近山间一幢木屋里,一个山里人正坐在炉边烤火,一阵敲门声,流亡者进屋了。)流亡者:不管您是谁,请可怜可怜一个被追捕的人吧!他们在悬赏捉拿我呢!山里人:悬赏多少?

11、(流亡者马上离开了。幕落),戏剧文学的艺术独立性是相对的,要服从戏剧塑造人物形象的需要,因而戏剧文学的特征同戏剧是不可分割的。那么戏剧文学的特征主要有哪些,我们大家一起来探究。,阅读下面的两段文字,比较比较巴金的长篇小说家与曹禺改编的同名剧本中的共同场景,来分析探讨小说和戏剧的区别,让我们走进戏剧,了解戏剧文学的基本特征。,小说家三十六章,写陈姨太借口“血光之灾”逼迫瑞珏到城外去生孩子:他们要觉新马上照办,他们说祖父的利益超过一切。这些话对觉新虽然是晴天霹雳,但是他平和的接受了。他没有说一句反抗的话。他一生就没有对谁说过一句反抗的话。不论他受到怎样不公道的待遇,他宁可哭在心里,苦在心里,在人前

12、他绝不反抗。他忍受一切。他甚至不去考虑这样的忍受是否会损害别人的幸福。觉新回到房里,把这件事情告诉了瑞珏。瑞珏也不说一句抱怨的话,她只是哭。她的哭声就是她的反抗的表示。但是这也没有用,因为她没有力量保护自己,觉新也没有力量保护她。她只好让人摆布。,小说通过叙述人的语言剖析了他们深切的无言的悲哀,使读者对这两个人物性格有了更深刻、更真切的了解。,在曹禺改编的剧本中觉新和瑞珏的表现是:陈姨太(阴沉的)大少爷?觉新(望一望低着头的瑞珏,转对克明,痛苦的)三爸,您看(克明毫无勇气的低下头来。觉新转对周氏)母亲,您(周氏用手帕擦着眼角。觉新缓缓转头,哀视着瑞珏,)瑞珏(哀痛中抚慰着觉新)不要着急,明轩。

13、(对陈姨太,沉静的)我就搬,(转对周氏)城外总可以找,找着房子的。,想一想:戏剧文学有什么特点?,一、高度集中,分幕、分场。主要是受舞台演出的时间和空间的制约。欧洲古典主义曾提出“三一律”。二、戏剧语言是构成剧本的基础,包括人物语言和舞台说明。人物语言的独特性:1、高度的个性化和充分的表现力。2、富有动作性。3、明朗动听而又含蓄深邃。品味潜台词。(情节的发展和推进、人物内心世界的表现、人物性格的塑造,都靠剧中人物语言来实现。)三、没有冲突就没有戏剧。戏剧有“戏”就是指引人入胜的矛盾冲突。,一、戏剧文学的基本特征,(一)尖锐、集中的戏剧冲突 戏剧冲突是指由戏剧中的人物性格间的差别、矛盾而形成的对

14、立和斗争在戏剧中的展示。这种冲突的展开便构成了戏剧的情节,戏剧冲突的发展和结局所产生的戏剧效果即为戏剧性,通常所说的“没有尖锐的冲突就没有戏剧”。戏剧性戏剧冲突应比生活矛盾更强烈,更典型,更集中。,为什么戏剧文学的矛盾冲突,比小说集中而尖锐?,1、戏剧是舞台艺术,如果没有尖锐的矛盾冲突所形成的戏剧性,便无法吸引观众。2、只有两个多小时的舞台演出时间,没有尖锐而集中的矛盾冲突也无法完成典型性格的塑造,表现一个事件的发展过程。矛盾一旦展开便需迅速推向高潮。3、戏剧是视觉艺术,人物、事件一闪而过,不再重复。冲突不集中,情节太分散,观众便无法把握。所以,戏剧文学必须抓住人物性格的主要特征,组织尖锐而集

15、中的戏剧冲突,在有限的时间和空间内,迅速展开情节,紧紧抓住观众的情绪,完成艺术形象的塑造。,戏剧冲突包括人物间、人物自身、人物与环境的矛盾冲突,其中主要表现为剧中人物的性格冲突。,这主要与剧中人物不同的性格、不同的文化修养、不同的人生观和生活态度、复杂的人物关系有关。,由此可见,分析戏剧矛盾冲突要抓住:冲突中的人物关系、冲突中的人物性格、冲突中的人物人生观、冲突中的人物阶级性,(二)人物、场面、时间要高度集中,1、一般来讲,戏剧出场人物要尽量减少,特别是主要人物更不宜多。要把尖锐的戏剧冲突集中在几个人物身上展开。在塑造一个个具有鲜明特征的典型性格的同时,反映了极为深广的社会内容。2、戏剧文学的

16、场面也不能象小说那样可以任意地增设,而必须高度地压缩和集中。能在同一场景中展开的情节就不要增设另外的场景,只有这样才能适合舞台演出的需要。3、一出戏一般只能限定在三个小时左右的时间内演完,否则观众就无法坚持,因此戏剧文学在时间上也要求高度集中。戏剧文学的上述特点,在那些由小说改编的剧本中体现得最为分明。它常常要把些次要人物删去,甚至把几个人物发生的事情集中在一个人物身上,场面也大大减少。这也是戏剧文学创作所以难度较大的一个重要原因。,(三)人物语言具有突出重要的意义,戏剧文学主要是由人物语言(对话和独白)所构成的。人物性格的刻划、故事情节的展开以及环境的描写等等,都要通过人物语言来表现。小说中

17、所有叙述人语言所要完成的任务,在戏剧文学中都要由人物语言来完成。“剧本(悲剧和喜剧)是最难运用的一种形式,其所以难,是因为剧本要求每个剧中人物用自己的语言和行动来表现自己的特征,而不用作者提示。”“剧中人物之被创造出来,仅仅是依靠他们的台词,即纯粹的口语,而不是叙述的语言”。高尔基(论剧本)戏剧的语言主要是台词。戏剧主要是通过台词推动情节发展,表现人物性格。因此,台词语言要求能充分地表现人物的性格、身份和思想感情,要通俗自然、简练明确,要口语化,要适合舞台表演。,戏剧文学的语言(亦即台词)要具有“严格的独特性和充分的表现力”。1、要求语言要性格化,每一句对话或独白都能显示人物独特而鲜明的性格特

18、征,要求语言简洁、明快,含意深刻,句式的冗长和语言的浮泛是戏剧文学的大忌。2、要求人物语言还要具有动作性,使演员能够把语言化为动作,为演员的表演留有余地和创造必要的条件。台词是性格化的,是富有动作性的,即人物的语言是是同他的行动联系在一起的。台词的表现形式有对话、独白、旁白(登场人物离开其他人物而向观众说话)、内白(在后台说话)、潜台词(登场人物没说出来的语言,而是用表情表现出来的言外之意)等等。,小结:戏剧鉴赏,戏剧鉴赏的方法不外乎抓住人物,分析冲突,品味语言,体会作者的爱憎,联系社会环境,从而把握戏剧主题。,雷雨,曹禺原名万家宝。1910年生于天津一个没落的官僚家庭,原籍湖北潜江。他是第二

19、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出现的有很大成就和广泛影响的剧作家。被称为“中国的莎士比亚”。,曹禺简介,其父曾任总统黎元洪的秘书,后赋闲在家,抑郁不得志。曹禺幼年丧母,在压抑的氛围中长大,个性苦闷而内向。三岁即随继母看戏,是一个小戏迷。,1922年,入读南开中学,并参加了南开新剧团。导师张彭春对他格外器重,他则以扮演娜拉等角色而闻名,绽露表演才华。少年时,喜写新诗,常吐露着感伤和凄婉的调子。,1928年,入南开大学政治系,翌年转入清华大学西洋文学系。在校期间,继续演剧并攻读了大量的中外剧作,广泛涉猎欧美文学作品,特别喜欢古希腊悲剧和莎士比亚、易卜生等人的戏剧作品,这为他以后的戏剧创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曹

20、禺擅长以现实主义笔触,深入挖掘人物内心世界,展示紧张、尖锐的戏剧冲突。,1933年毕业前夕,年仅23岁,即完成了处女作雷雨。继而又发表了日出(1936)、原野(1937)。他的三部曲,犹如一道道的丰碑,矗立在中国的剧坛话剧发展上,特别是话剧文学上的奠基上,从而决定了曹禺在中国地位。1940年创作了北京人,并且根据巴金的同名小说成功地改编了话剧家。解放后,长期担任北京人民艺术剧院院长,这一时期的主要作品为历史剧胆剑篇(1961年)和王昭君(1978年)。,雷雨是一出杰出的现实主义悲剧,是30年代的优秀话剧之一,在中国文坛有着深远的影响。这部话剧通过一个封建资产阶级家庭内错综复杂的矛盾,深刻地揭示

21、了封建大家庭的罪恶。,雷雨是一部不但可以演,也可以读的作品。巴金,雷雨主要人物关系表 繁 漪(35)周 冲(17)周朴园(55)周 萍(28)鲁侍萍(47)鲁大海(27)四 凤(18)鲁 贵(48),夫妻,主仆,+,情人,夫妻,(继)父子,主仆+情人,主仆,(继)母子+情人,集中场景,集中时间,戏剧冲突,周公馆的客厅,同一天上午至午夜,周鲁两家爱情、血缘、阶级的复杂关系,四幕话剧(三一律原则),集中的地点,集中的时间,集中的事件,元杂剧知识介绍,“元曲”,一般包括杂剧和散曲。杂剧是戏曲,散曲属诗歌,它们都以曲辞为主,因而总称为曲。,杂剧是元代文学最高成就的标志。,散曲包括小令和套数两种形式。小

22、令是独立的只曲,相当于一首单调的词,主要是从民间的小曲和词调变化来的。如我们熟悉的马致远的越调天净沙秋思。套数是由两支以上同宫调的曲子联缀而成的组曲,各套曲子的联缀多有一定的顺序,末曲多以尾声结束。,元杂剧的发展,以成宗大德年间为界,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前期杂剧中心在大都,是元杂剧的鼎盛时期。这个时期产生了伟大的戏剧家关汉卿(窦娥冤救风尘单刀会),重要的杂剧作家还有王实甫(西厢记)、马致远(汉宫秋)、白朴(墙头马上梧桐雨)、杨显之(潇湘夜雨)、康进之(李逵负荆)、高文秀(双献功)、纪君祥(赵氏孤儿)、尚仲贤(柳毅传书)等人。前期杂剧具有强烈的现实主义精神,揭露了黑暗的社会现实,歌颂了人民的反抗斗

23、争。,后期杂剧中心南移杭州,作家作品的数量比前期减少,这与南方人习惯于南曲而对北曲尚未适应不无关系。由于后期杂剧作家脱离现实的倾向日趋严重,在他们的创作中逐渐失去了前期作家那种战斗的锋芒,作品的质量也不如前期。后期杂剧比较重要的作家有郑光祖、宫天挺、秦简夫等人。郑光祖(倩女离魂)被誉为“元曲四大家”之一,他的作品成就还是相当高的。总的看来,元代杂剧的创作出现了空前繁荣的局面,它以辉煌的成就在中国戏剧史上竖起了第一块丰碑,在中国文学史上也占有重要地位。,在结构上,一本杂剧通常由四折组成。一折相当于现代剧的一幕或一场,是故事情节发展的一个较大的自然段落,四折一般分别是故事的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

24、四折之外可以加一二个楔子。楔子一般放在第一折之前,介绍剧情,类似现代剧中的序幕;也有的放在两折之间,相当于后来的过场戏。但也有少数杂剧突破了一本四折的形式,如西厢记是五本二十一折的连本戏。每本杂剧的末尾有两句、四句或八句对语,用以概括全剧内容,叫做“题目正名”。如窦娥冤,元杂剧的体裁特点,在音乐上,杂剧的每折用同一宫调的若干曲牌组成套曲。楔子只能用一二支小令,不能用套曲。宫调,即调式,相当于现代音乐的C调D调等。曲牌,是曲调的名称,每个曲牌都属于一定的宫调。剧本中每套曲子的第一支曲子前面都标明宫调。如窦娥冤第三折第一支曲子标示的【正宫】【端正好】,表示这一折自【端正好】以下各曲均属【正宫】。,

25、在内容上,杂剧的每一折均由唱、白、科三部分组成。唱是元杂剧的主要部分,包括宫调曲牌名称和曲词。剧本里唱词前面都标明宫调与曲牌的名称,如正宫端正好、商调集贤宾,“正宫”、“商调”是宫调名称,“端正好”、“集贤宾”是曲牌,即曲子的名称。曲谱是固定的,戏曲家按谱填词即可。元杂剧规定一折戏只能唱同一宫调的一套曲子,首尾一韵;还规定一本戏由一个角色唱到底,其他演员只有道白。男主角唱的叫末本,女主角唱的叫旦本。但也有变例,如西厢记第四本出现了莺莺、张生、红娘轮流唱的情况。这说明元杂剧在发展中逐渐突破了它自身的局限。,白又叫宾白,即剧中人物的台词、道白。因杂剧以唱为主,故把道白称为“宾”。元杂剧的宾白,除一

26、般的独白、对白外,还有定场白、冲场白、背白和带白。定场白是角色第一次上场时作的自我介绍,一般用韵语。如窦娥冤第一折里赛卢医第一次上场念:“行医有斟酌,下药依本草;死的医不活。活的医死了”。然后自报姓名、籍贯、身份之类。这是元杂剧的一种程式,可以看出话本说唱的影响。冲场白是角色再次上场的说白。背白是角色背着同台其他角色向观众的独白。带白是插在曲词中的道白。科又叫科范,指剧本中关于动作、表情、音响效果等的舞台指示。如“笑科”、“把盏科”。,元杂剧的角色,元杂剧角色大致可分为末、旦、净、杂四类。末是男角,男主角叫正末,还有副末、冲末、大末、二末等。旦是女角,女主角叫正旦,还有贴旦、花旦、老旦、小旦等

27、。净多扮刚勇人物或喜剧角色,有净、副净、二净之别。杂是杂角,如孤(官员)、祗从(侍从)、孛老(老头)、卜儿(老妇)、徕儿(小孩)、细酸(书生)、邦老(盗贼流氓)等。,元杂剧的四大悲剧,窦娥冤关汉卿汉宫秋马致远梧桐雨白朴赵氏孤儿纪君祥,元杂剧的四大爱情剧,拜月亭关汉卿西厢记王实甫墙头马上白朴倩女离魂郑光祖,流行于元代的南戏四大奇书拜月亭 白兔记 荆钗记杀狗记,救风尘元关汉卿 西厢记元王实甫 看钱奴元郑延玉 中山狼明康海 墙头马上元白朴 李逵负荆元康进云 幽闺记元施君美 绿牡丹明吴炳 玉簪记明高濂 风筝误清李渔,中国古代十大喜剧,窦娥冤元关汉卿 赵氏孤儿元纪君祥 精忠旗明冯梦龙 清忠谱清李玉 桃花

28、扇清孔尚任 汉宫秋元马致远 琵琶记明高则诚 娇红记明孟称舜 长生殿清洪升 雷峰塔清方成培,中国古代十大悲剧,三国演义 水浒传 好逑传 平山冷燕 玉娇梨 西厢记 琵琶记 花笺记 斩鬼记 三合剑,中国古代十大才子书,元杂剧鉴赏方法,1、把握戏剧冲突,2、明确人物关系,3、品味戏曲语言,要以曲词为主,但又必须将之与宾白、科介相结合,整体鉴赏。鉴赏古代戏曲语言,要注意理解其中的古白话词语,注意了解曲词的富于抒情性和音韵美的特点,以及常用的比喻、夸张、用典、对偶、排比等修辞方法。,4、赏析人物形象,想象、夸张和借景抒情,是古代戏曲重要的艺术手法。想象、夸张以奇异的情节塑造人物形象,反映生活;借景抒情则是继承了我国古代诗歌意境美的传统,是一种形象化和富于诗意的表现人物的方法。鉴赏时,要着眼于艺术效果,通过揣摩语言来体会想象、夸张手法所表现的浪漫色彩,以及借景抒情手法所表现的优美意境,认识它们对表现剧情和刻画人物性格的作用。,欣赏古代戏曲艺术手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