剪力墙平法之二.doc

上传人:sccc 文档编号:5512052 上传时间:2023-07-15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292.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剪力墙平法之二.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剪力墙平法之二.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剪力墙平法之二.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剪力墙平法之二.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剪力墙平法之二.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剪力墙平法之二.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剪力墙平法之二.doc(1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从计算设置学平法之二剪力墙的计算设置介绍剪力墙分为墙身、墙柱(暗柱和端柱)和墙梁(暗梁和连梁)。剪力墙墙身中的钢筋一般有水平钢筋、垂直钢筋和拉筋。墙柱的钢筋有纵筋、箍筋和拉筋。墙梁的钢筋也分为纵筋和箍筋,有时候还有拉筋。 下面主要介绍剪力墙的钢筋算法,墙柱的算法见柱/墙柱计算设置介绍,墙梁的计算比较简单,这里不做详细介绍。一、剪力墙算量基本方法:一、水平筋的计算(图集规定):(一)长度计算:水平筋计算,需要根据端部是暗柱或端柱,取不同的做法。一字型端部无暗柱的水平筋做法,见03G101-1第47页;采用U形封边或者端部弯折15d。有暗柱的L形和T形墙水平筋做法,见03G101-1第47页;有端

2、柱的墙水平筋做法,见03G101-1第47页。(二)根数计算:根数=(墙高-起步)/间距+1,扣洞口。二、垂直筋的计算:(一)长度计算:1、基础层:插筋长度=露出长度(按规范计算,见计算设置第20项)+搭接长度+基础厚度-保护层+弯折(按规范取,见计算设置第21项)垂直筋长度=层高-本层露出长度+上层露出长度,见03G101-1第48页。2、中间层:垂直筋长度=层高-本层露出长度+上层露出长度,见03G101-1第48页,同上图。3、顶层:垂直筋长度=墙高-本层露出长度-节点高+锚固,见03G101-1第48页。(二)根数计算:根数=(净长-2*起步)/间距+1,扣洞口。三、拉筋的计算:(一)

3、长度计算:墙身范围内拉筋长度=bw(墙厚)-2*保护层+2*拉筋弯勾长度+拉筋调整长度边框梁范围内拉筋长度=hb(边框梁截面宽度)-2*保护层+2*拉筋弯勾长度+拉筋调整长度(二)根数计算:1、计算拉筋应扣除连梁、洞口范围;2、当墙上有暗梁、边框梁时,且暗梁、边框梁输入了拉筋时,则需要扣除暗梁、边框梁的范围;3、当墙上有暗梁、边框梁时,且暗梁、边框梁没有输入拉筋时,则不扣除暗梁、边框梁的范围,同时边框梁范围的拉筋长度应根据边框梁的截面宽度进行计算;4、计算拉筋数量时,还需要根据节点设置中拉筋的布置方式进行排列计算;拉筋双向布置计算方法:1、N=ceil(墙净面积/拉筋面积)+12、拉筋面积=S

4、1*S2拉筋梅花布置计算方法:1、N=2*ceil(墙净面积/拉筋面积)+1二、软件计算设置:一、公共设置项:2.纵筋搭接接头错开百分率:提供四种选项。来源:00G101第25页(选择0时)和 03G101-1第34页说明:指在同一截面上的搭接接头的面积百分率;提供0、25%、50%、100%四种选择;影响范围:纵筋的长度;不同的接头率决定不同的搭接长度修正系数;钢筋搭接长度=修正系数*锚固长度;接头率越大,修正系数越大,需要的搭接长度越长。3.暗梁/连梁/边框梁拉筋配置:按规范设置,如图:来源:03G101-1第51页关于“连梁、暗梁和边框梁侧面纵筋和拉筋构造”的说明,如下图所示。说明:根据

5、梁高度不同,配置不同信息的拉筋。影响范围:影响梁属性中拉筋的默认值。4.暗梁/连梁/边框梁箍筋及拉筋弯勾角度:提供三种选择来源:施工工艺不同影响范围:弯勾角度不同,按外边线计算时,箍筋及拉筋长度不同。二、连梁:6.楼层连梁两侧暗柱内是否布置连梁箍筋:提供“是”和“否”的选择,默认为否。来源:03101-1第51页。说明:可以设置洞口两侧的暗柱内是否布置箍筋。影响范围:影响连梁箍筋根数的计算。7.楼层双洞口连梁时,两洞口之间是否设置连梁箍筋:提供“是”和“否”的选择,默认为“否”。来源:03101-1第51页。说明:用来设置双洞口连梁,两洞口之间是否设置箍筋。影响范围:影响连梁箍筋根数的计算。8

6、.顶层连梁锚固区内箍筋间距:默认为150,如图。来源:03101-1第51页。说明:平法规定顶层连梁锚固区箍筋间距为150,但是一些设计中规定与平法不同,为了满足不同的设计需要,提供了该项设置。影响范围:影响顶层连梁的箍筋根数计算。9.连梁箍筋、拉筋、侧面纵筋根数计算方式:提供“向上取整+1”等6种计算方式。来源:用户不同的算量要求。说明:计算箍筋、拉筋和侧面纵筋根数时,用长度除以间距后,需要确定如何取整。影响:影响连梁的箍筋、拉筋和侧面纵筋根数的计算。10.连梁侧面纵筋距连梁纵筋的距离:默认为s/2。来源:用户不同的算量要求。说明:侧面纵筋按照间距输入时,侧面纵筋距离纵筋的间距不同,按间距计

7、算出的根数不同。影响范围:侧面纵筋按照间距输入时,影响连梁侧面纵筋的根数计算。11.连梁交叉暗撑的箍筋加密区长度:默认为600.来源:03G101-1第52页,连梁交叉暗撑的箍筋加密区长度,如图。说明:存在不同的设计方法,用户存在不同的算量要求,所以提供该设置,与图集设置不同时,可以修改计算设置满足多样的计算要求。影响范围:连梁交叉暗撑箍筋根数的计算。三、暗梁:13.暗梁/边框梁在中间暗柱内是否布置箍筋:默认为否。来源:用户不同的算量要求,一些需要布置,一些不需要布置。说明:暗梁/边框梁与暗柱相交位置,设置是否需要计算箍筋,选择为是,计算暗柱位置的梁箍筋,选择为否,不计算暗柱位置的梁箍筋。影响

8、范围:影响着暗梁/边框梁的箍筋根数计算。14.暗梁/边框梁箍筋、拉筋、侧面纵筋根数计算方式:同第9项。15.边框梁与连梁重叠部位的箍筋间距:默认为“同连梁箍筋间距”,可以选择“同边框梁箍筋间距”。来源:08G101-5第74页,如图。说明:图集规定为边框梁与连梁重叠部位的箍筋间距,同连梁箍筋间距,但是实际工程中也有设计为同边框梁箍筋间距的,所以提供该设置。影响范围:影响与连梁重叠布置的边框连箍筋根数的计算。16.暗梁/边框梁侧面纵筋距暗梁/边框梁纵筋的距离:默认为s/2。来源:常用做法是s/2说明:存在有不同的算量要求,所以提供该设置供用户修改,满足不同需要。影响范围:当侧面纵筋按间距输入时有

9、效,影响暗梁/边框梁的箍筋根数计算。四、剪力墙:18.起始水平分布钢筋距楼面的距离:默认为s/2。来源:习惯做法是起始钢筋距离楼面距离为s/2。说明:存在不同的做法,所以提供该设置供用户修改。影响范围:剪力墙水平钢筋的根数计算。19.起始竖向分布钢筋距暗柱边的距离:默认为s/2。来源:习惯做法是起始钢筋距暗柱边距离为s/2。说明:存在不同的做法,所以提供该设置供用户修改。影响范围:剪力墙竖向钢筋的根数计算。20.剪力墙纵筋露出长度:默认为按规范计算,如图。来源:03G101-1第48页,如图:说明:剪力墙中间层的垂直筋计算公式一般为:层高-本层露出长度+上层露出长度。平法规定,采用不同的连接方

10、式,露出长度不同。影响范围:影响剪力墙垂直筋的计算。21.剪力墙基础插筋弯折长度:默认为按规范计算,如图。来源:04G101-3第32页,如图。说明:平法规定,根据基础厚度的不同,墙插筋在基础层的弯折长度不同。影响范围:影响剪力墙基础插筋长度的计算。22.墙在基础锚固区内的水平分布钢筋排数:默认为2.来源:04G101-3第32页,如图。说明:墙在基础内的水平筋根数间距500,且不少于2根。影响范围:剪力墙基础内水平筋根数。23.暗梁/边框梁梁纵筋与水平钢筋的距离在数值范围内不计算水平钢筋:默认为s/2。来源:常用做法。说明:用来控制剪力墙钢筋相对于暗梁边框梁的起步。影响范围:剪力墙水平筋根数

11、。24.水平钢筋根数计算方式:默认为“向上取整”。来源:常用算法。说明:计算剪力墙水平钢筋数量是用高度除以间距分段,段长度需要根钢筋。软件还提供了“向下取整”、“四舍五入”、“向上取整”、“四舍五入”和“向下取整”供选择。影响范围:剪力墙水平筋根数。25.垂直钢筋根数计算方式:默认为“向上取整”。来源:常用算法。说明:计算剪力墙垂直钢筋数量是用长度除以间距分段,段长度需要根钢筋。软件还提供了“向下取整”、“四舍五入”、“向上取整”、“四舍五入”和“向下取整”供选择。影响范围:剪力墙垂直筋根数。26.墙体拉筋根数计算方式:默认为“向上取整”。来源:常用算法。说明:例如采用双向布置,用面积除以间距

12、后加。软件还提供了“向下取整”、“四舍五入”、“向上取整”、“四舍五入”和“向下取整”供选择。影响范围:剪力墙拉筋根数。27.三、四级抗震及非抗震时竖向一级钢筋的端部做法:默认为“5d直钩”。来源:根据平法图集03G101-1第48页中的规定,如图。说明:软件提供了“5d直钩”和“180度弯钩”供用户选择。当选择为“5d”直钩时,弯钩长度为5d,当选择为“180度弯钩”时,弯钩长度为6.25d。影响范围:剪力墙垂直筋长度。28.顶层墙身垂直筋锚固计算起点:默认为“从板底开始计算锚固”。来源:根据平法图集03G101-1第48页中的规定,如图。说明:提供两种选择,“从板底开始计算锚固”和“从梁底

13、开始计算锚固”。处理当前位置同时存在梁和板构件的情况。此项设置仅针对中间变截面及顶层锚固节点有效。影响范围:剪力墙垂直筋长度。29.端柱满足直锚时,水平筋伸入端柱内的长度:默认为“lae”。来源:常见做法。说明:提供两种选择,“lae”和“伸至对边”。此设置仅针对【水平钢筋丁字端柱节点】节点一、节点二以及【水平钢筋拐角端柱内侧节点】节点一、节点二有效。影响范围:剪力墙水平筋长度。30.洞口加强筋的最小锚固长度:默认为“600”。来源:常用做法。说明:可以输入具体数值,数值*d或者数值*lae。影响范围:剪力墙中洞口加筋长度。31.拐角墙中间层水平筋计算方式:默认为“同墙内侧水平筋”。来源:常用

14、做法。说明:提供两种选择“同墙内侧水平筋”和“同墙外侧水平筋”。影响范围:剪力墙中间层水平筋长度。32.墙身钢筋搭接长度:默认为“按搭接错开百分率计算”。说明:提供两种选择“按搭接错开百分率计算”和“按平法计算”。按搭接错开百分率计算时,搭接长度为lle,错开距离为0.3lle。按平法计算时,搭接长度为1.2lle,错开距离为500。来源:前者按照规范计算。后者参见03G101-1第48页,如图。影响范围:剪力墙垂直筋长度。33.一级钢筋末端弯折时带弯勾:默认为“是”。来源:常用做法。说明:提供两种选择“是”和“否”,用户可以根据需要选择。影响范围:剪力墙中一级钢筋长度。34.剪力墙与集水坑坑

15、口相交处剪力墙水平筋是否计算:默认为“是”。来源:常用做法。说明:提供两种选择“是”和“否”,用户可以根据需要选择。影响范围:剪力墙水平筋长度和根数。35.剪力墙边线与柱边平齐时,水平筋是否伸入柱内锚固:默认为“否”。来源:常用做法。说明:当选择为“否”时,按照节点计算,当选择为“是”时,平齐一侧的水平筋均锚入柱内一个锚固长度。影响范围:剪力墙水平筋长度。36.剪力墙钢筋同间距隔一布一布置时,间距表示:默认为“不同钢筋之间的间距”。来源:常用做法。说明:提供两种选择,选择“不同种钢筋之间的间距”时,表示输入的间距为不同种钢筋之间的间距,例如当格式为B12/B10200时,表示每排B12与B10实际间距为200;选择“同种钢筋之间的间距”时,表示输入的间距为同种钢筋之间的间距,例如当格式为B12/B10200时,表示每排B12与B12实际间距为200。影响范围:剪力墙中钢筋长度和根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农业报告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