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所理解的生命实践教育学.ppt

上传人:sccc 文档编号:5513069 上传时间:2023-07-15 格式:PPT 页数:16 大小:365.0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我所理解的生命实践教育学.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我所理解的生命实践教育学.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我所理解的生命实践教育学.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我所理解的生命实践教育学.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我所理解的生命实践教育学.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我所理解的生命实践教育学.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我所理解的生命实践教育学.ppt(1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我所理解的“生命实践”教育学,刘良华华南师范大学教科院邮箱:,1.问题与困惑,1.1从“生命实践”教育学的视角来看,现代教育有哪些进步和代价?未来教育的方向?1.2什么是美好的教育?教育思想史是怎样提出和回应这个问题的?教育中的“生命”意味着什么?教育中的“实践”?德、智、体、美、劳五育可以并列吗?谁是核心目标?劳动、德性审美?,1.教育哲学史的提问和回应,1.2什么是美好生活?哲学史是怎样提出和回应这个问题的?人类学?除了直接谈“生命”或“实践”,还有哪些类似的概念或思路?自然生命社会实践(列奥施特劳斯的“自然与习俗”)生命本能实践制度(尼采、海德格尔、福柯),1.“自然生命”与“社会实践”

2、,从“生命实践”的视角来看,教育学的核心问题是师生的“自然生命”与“社会实践”(教育实践)的关系问题。“生命”(生命本能)是自然的、超善恶的;而“实践”是经验的、德性的、社会化的(自然与经验)“自然生命”(生命本能)总是与“社会实践”(实践制度)处于对立、冲突之中。,1.“自然生命”与“社会实践”,人的实践(包括教育实践)如果彻底地自然化(自然生命化),则人就成为自然界的一般动物而不成其为人。人的实践(包括教育实践)如果过于社会化,人就会因而背离了自然本性而痛苦,人的教育就会因为破坏了人的自然本性而失败。,1.“自然生命”与“社会实践”,生命是皎洁的天空,实践是粗糙的大地。总体进程:“生命实践

3、”共生与统一,宜坚守两者的亲密关系。具体冲突:“生命”高于、优先于“实践”。社会实践(实践理性)需要不断向自然生命(生命本能)接近、靠拢而不是自然生命(生命本能)简单地向社会实践妥协与和解。,1.“自然生命”与“社会实践”,在教育思想史中,一直有坚持“自然生命”优先性的思路。老子:“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自然生命(道)高于、优先于社会实践(德)。夸美纽斯:大教学论式的“自然类比思维”,2.现代主体教育的进步与危机,2.1“科技教育”取代古典“劳动-知识教育”理性主义与科技教育第一,唯理论与观念主义:知识教育的右翼第二,经验论与实证主义:知识教育的左翼(相对主义、历史

4、主义)站在“生命实践”的角度,怎样看待知识教育中的唯理论与经验论?,2.现代主体教育的进步与危机,2.2“启蒙教育”取代古典“道德-信仰教育”“现代性”与启蒙运动第一,自由主义:公民教育的右翼第二,国家主义:公民教育的左翼(在民族国家内部,国家主义派生出民族主义)站在“生命实践”的角度,怎样看待公民教育中的自由主义与国家主义?,2.现代主体教育的进步与危机,2.3“消费教育”取代古典“游艺-情感教育”文化工业与消费主义第一,纵欲主义:情感教育的右翼第二,禁欲主义:情感教育的左翼站在“生命实践”的角度,怎样看待情感教育中的纵欲主义与禁欲主义?,3.未来自然教育的困难与方向,3.1从“科技教育”返

5、回“可持续发展教育”“生态主义”与“可持续发展教育”第一,复杂科学与混沌哲学:知识教育的右翼第二,生命哲学与新现象学:知识教育的左翼站在“生命实践”的角度,一种非对象性的言与思是否可能(孙周兴),3.未来自然教育的困难与方向,3.2从“启蒙运动”返回“信仰教育”/普世价值“反现代性”与“信仰教育”第一,古典理性主义:公民教育的右翼(列奥施特劳斯)第二,普世价值与世界主义:公民教育的左翼(杜威:“国家的教育与社会的教育”)站在“生命实践”的角度,能否以“自然正确”取代“自然权利”,3.未来自然教育的困难与方向,3.3从“消费教育”返回“情感教育”第一,审美主义:情感教育的右翼(尼采、海德格尔、福

6、柯的“审美主义”)第二,家庭革命:情感教育的左翼(无政府主义的家庭观;佛教)小结:走向“审美救赎”:,小结:现代教育的总体危机,“自然生命”(生命本能)受坏的“社会实践”(教育实践)的压制、压迫、破坏,好的“社会实践”(教育实践)有待显现1.人将自然视为征服的对象,天人合一的“劳动-知识生活及其教育”被对象化的“科技生活及科技教育”取代(关键文献:海德格尔论“技术”),小结:现代教育的总体危机,2.人将他人视为奴役的对象,自由平等的“信仰-道德生活及其教育”被“主奴关系”式的“政治科学及其政治教育”取代(关键文献:尼采论“道德”;列奥施特劳斯论“政治”)3.人将自然游戏视为消费的对象,游戏化的“审美生活及其教育”被“消费工业及消费教育”取代(关键文献:法兰克福学派;波兹曼的娱乐至死与童年的消逝),小结:“自然生命”与“社会实践”,生命实践自然生命社会实践生命本能实践制度一种个人化的讲课思路一次私人的猜想与想象一些教育的困惑与努力希望获得指正和帮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农业报告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