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足口病防控》PPT课件.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5514012 上传时间:2023-07-15 格式:PPT 页数:22 大小:230.4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手足口病防控》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手足口病防控》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手足口病防控》PPT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手足口病防控》PPT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手足口病防控》PPT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手足口病防控》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手足口病防控》PPT课件.ppt(2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手 足 口 病疫情概况 及 防 控 措 施,疫情概况,基本情况:2014年1月1日-6月15日,我市手足口病累计共报告发病12340例,重症31例(枣阳11例,南漳8例,襄州和谷城各3例,宜城和老河口各2例,襄城和高新各1例),其中死亡4例(枣阳、宜城、南漳和谷城各1例)。比去年同期发病数(5456例)上升了113.82%。,周分布,2014年第1周至24周襄阳市手足口病周报告发病情况:第1-6周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第7周与去年同期持平;第8-18周,发病数一直持续上升,其中18周报告发病最多为1403例、其次为17周报告1358例、16周报告1103例,第6周报告发病最少为33例;第19-2

2、4周报告发病数呈逐渐下降趋势,但是报告发病数与去年同期相比仍然有较大幅度上升,发病率一直处于高位。,手足口病十六字预防方针,一、村级巡诊二、乡镇留观三、定点救治四、市级重症,一、村级巡诊,村级工作是落实手足口病防控最基础、最关键的工作在村委会或社区居委会的组织领导下,对辖区3岁以下儿童(包括暂住儿童)进行详细摸底造册,每天开展巡查。采用一问(是否身体不舒服)、二看(手足口臀是否出疹,精神状况)、三摸(额头是否发热)、四量(发热儿童量体温)、五消毒(配备“84”消毒液,有异常时,检查一人,体温计和手消毒一次)的方式。对每个儿童家庭宣传手足口病防控知识,发现发热和(或)出疹患儿,及时转送到乡镇卫生

3、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及以上医疗机构就诊。,一、村级巡诊,4.镇、村(居委会)干部负责包片排查和跟踪03 岁儿童。发现异常情况要专人护送到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及以上医疗机构就诊。要与每个观察对象的监护人保持电话联系。5.村医或社区卫生服务站医务人员主导排查、追踪工作,并对参与排查、追踪工作的村(居委会)干部进行技术指导。医生负责收集、汇总排查结果,每日及时向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上报巡查结果。6.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站)和个体诊所接诊发热或皮疹患儿后,应立即转往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任何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站)和个体诊所不得对3 岁以下发热或皮疹患儿进行治疗就诊

4、。,二、乡镇留观,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及其他综合医疗机构)要建立发热疱疹诊室、留观室,落实预检分诊,切实将发热、疱疹患儿分诊到发热疱疹门诊。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及其他综合医疗机构)必须开展手足口病实验室快检工作,包括EV71和COXA16的金标检测法,有条件的单位鼓励开展ELISA检测,对6岁以下发热、疱疹儿童进行快检。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及其他综合医疗机构)接诊医生对发热或手、足、口有疱疹的患儿,进行实验室快检,实验室结果阳性的必须明确诊断手足口病,并按规定进行报告和处理。,二、乡镇留观,实验室检查结果阴性,临床症状较轻的患儿接诊医生根据情况可建议居家隔离治疗;结果阳

5、性有临床表现的未达到重症标准的可在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及其他综合医疗机构)留观治疗。在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及其他综合医疗机构)留观的患儿若发现病情加重或重症倾向时,留观医疗机构应及时与重症救治医疗机构实行无缝对接,并及时用专车将患儿转诊到市区重症救治医疗机构。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及其他综合医疗机构)指导社区卫生服务站及村级医疗机构对居家的患儿进行追踪随访、密切接触者的管理,形成文字记录。,三、定点救治,定点救治的医疗机构实验室要开展ELISA检测工作。要加强院感控制工作,按照实验室结果病毒分型设立不同的病区,避免院内交叉感染。要加强院内住院病人的管理,上级医师每周对住院

6、病人大查房或医生每日对住院病人查房时对患儿病情进行评估,做到早期重症的识别。医生对患儿病情进行评估达到重症的标准后,由定点救治医疗机构及时派专车将重症患儿转至重症救治医疗机构。,四、市级重症,转诊到重症救治医院的患儿,临床医生按照重症诊断标准明确诊断重症分期,并将重症患儿病历、病程记录、会诊记录等相关资料及时报告医务科及疫情管理员,由疫情管理员在中国疾病预防信息系统里进行上报,注明重症分期,并将重症资料发送到邮箱重症救治医疗机构住院的手足口病(期、期和期重症病例)重症患儿,市CDC将在第一时间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和采样工作,及时撰写流调报告,在中国疾病预防信息系统里订正实验室结果,并将实验室结果、

7、流调报告、手足口病重症(死亡)个案调查表、临床资料等相关资料反馈至患儿所在辖区CDC,由重症患儿所在县(市、区)CDC进一步完善进展报告、结案报告。,四、市级重症,医疗机构住院的重症手足口病例(期、期和期重症病例),需要市CDC实验室检验结果的,市CDC将提供手足口病采样器材,由医护人员填写手足口病采样送检单并签字采样,通知市CDC进行实验室检验,市CDC及时向采样实验室结果反馈给采样医疗机构。,托幼机构及小学等集体单位的预防控制措施,1.本病流行季节,教室和宿舍等场所要保持良好通风;2.每日对玩具、个人卫生用具、餐具等物品进行清洗消毒;3.进行清扫或消毒工作(尤其清扫厕所)时,工作人员应穿戴

8、手套。清洗工作结束后应立即洗手;4.每日对门把手、楼梯扶手、桌面等物体表面进行擦拭消毒;,5.教育指导儿童养成正确洗手的习惯;6.每日进行晨检,发现可疑患儿时,要对患儿采取及时送诊、居家休息的措施;对患儿所用的物品要立即进行消毒处理;7.患儿增多时,要及时向卫生和教育部门报告。根据疫情控制需要当教育和卫生部门可决定采取托幼机构或小学放假措施。,成立防控组织建立完善晨检制度、病例管理制度(登记、追踪、隔离要求)、消毒制度、宣传制度等(隔离室)配置必备的防控用品:体温计、消毒剂、消毒器械、口罩等发现一个班一天内出现相同症状的35名学生,如发热、出疹等异常症状,一是做好记录,二是立即报告疾控部门(3

9、554878)和上级教育主管部门。,学校托幼机构手足口病晨检规范,1、对晨检老师的要求穿工作服、戴手套、戴口罩2、晨检用品体温表(医用),84 消毒液;0.5%碘伏;消毒容器(脸盆或桶),毛巾,3、晨检流程问:询问是否有身体不适感;看:察看儿童手、足、口腔有无皮疹或疱疹,精神状况;摸:用手触摸儿童额头,是否发热;量:对怀疑发热儿童进行体温测量;4、留验:对有发热、出疹、精神差的儿童进行留验,安排在单独留检室;,学校托幼机构手足口病晨检规范,5、消毒:对体温表每使用一次消毒一次,晨检老师每晨检一人,消毒手一次。消毒方法:、消毒对象:手和体温表、消毒药物:84 消毒液;0.5%碘伏;、消毒药物的浓

10、度:半脸盆(约5 升)水加84 消毒液一次性杯子半杯,形成500mg/L 浓度;、将体温表浸泡15 分钟后再用毛巾擦干;、手消毒方法:用0.5%碘伏搽拭5 分钟,小学、托幼机构防治手足口病卫生管理制度,一、每个班都要有洗手的设施,包括肥皂或洗手液、流水龙头、脸盆;二、毛巾、口杯专人专用;三、用品用具实行每日消毒制度,以84 消毒液对重点部位进行擦(拖)拭或浸泡。消毒对象:门把手、课桌椅、玩具、水龙头、扶梯、地面、室内游乐设施。室外游乐设施每日清洗消毒1 次;学生到校前,小学、托幼机构防治手足口病卫生管理制度,开窗通风半小时;四、寝具应勤洗勤晒;五、食堂应按食品卫生要求落实相关措施;六、手足口病防控知识宣传单做到家长人手一份,并在学校醒目处设置手足口病防治知识宣传专栏。,小学、托幼机构停课标准,小学、托幼机构停课标准一、小学和托幼机构以班为单位,一周内发现2例手足口病例,为聚集性病例,该班停课10天;二、托幼机构一周内出现5例以上手足口病、或有3个班级同时有2例,或一例重症病人或死亡病例,全园停课,直至CDC评估允许解除停课措施后方能上课;三、经检查,达不到卫生要求的小学或托幼机构作停课处理。,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