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富矿业红山西煤矿矿建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

上传人:sccc 文档编号:5517692 上传时间:2023-07-16 格式:DOC 页数:57 大小:457.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富矿业红山西煤矿矿建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7页
中富矿业红山西煤矿矿建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7页
中富矿业红山西煤矿矿建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7页
中富矿业红山西煤矿矿建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7页
中富矿业红山西煤矿矿建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富矿业红山西煤矿矿建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富矿业红山西煤矿矿建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5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靖远煤业伊犁资源开发有限责任公司第二分公司 中富矿业红山西煤矿中富矿业红山西煤矿矿建工程施工组织设计靖远煤业伊犁资源开发有限责任公司第二分公司二零一三年十一月二十六日前 言新疆中富矿业有限公司红山西煤矿(以下简称“红山西煤矿”) 距乌苏市约50km,行政区划隶属于乌苏市管辖,为新疆中富矿业有限公司下属煤矿。井田地处乌苏市东部,安集海河西岸,与乌苏市直线距离约50km。北距312国道40km,西距巴音沟牧场10km。省道S101从井田外的南边经过;北疆铁路距井田以北45km,交通方便。红山西煤矿经过近四年的建设,一期工程完工,二期工程除井底车场贯通外,其余尚未施工。为确保安全、优质、快速、高效地

2、完成二期、三期工程,并达到或超过业主对工期和质量的要求。我们按照工程特性及施工要求,编制了本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施工组织设计编制依据:红山西煤矿初步设计煤矿井巷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13-2010);煤矿井巷工程施工规范(GB50511-2010);钢筋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钢筋锥螺纹接头技术规程(JGJ109-96);煤炭工业建设工程质量技术资料管理规定;煤矿安全规程(2012年版);钢筋混凝土工程检验评定标准;煤矿井巷工程质量验收评定标准;煤矿井巷工程施工质量标准及检验评级办法;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钢筋焊接及验收规范(JGJ18-84);工

3、程测量规范(GB50026-93);矿井质量标准化检验标准;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JGJ33-86);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88);建设工程施工现场供用电安全规范(GB50194-93)。目 录第一章 工程概况- 4 -一、交通位置- 4 -二、自然地理概况- 4 -三、矿井剩余工程概况- 5 -四、工程地质特征- 6 -五、煤质- 8 -六、水文地质特征- 11 -地层代号- 11 -含(隔)水层(段)编号- 11 -含(隔)水层(段)名称- 11 -Q4al- 11 - 11 -第四系全新统冲积透水不含水层- 11 -J2t- 11 - 11 -中侏罗统头屯河组裂隙

4、弱富水性含水层- 11 -J2x- 12 - 12 -中侏罗统西山窑组裂隙弱富水性含水层- 12 -J1s- 12 - 12 -下侏罗统三工河组相对隔水层- 12 -第二章 施工准备及场地布置- 17 -一、施工条件- 17 -2.2临时设施工程- 17 -2.3措施工程- 18 -2.4施工场地布置- 18 -2.5施工准备工作- 19 -第一章 工程概况一、交通位置井田位于新疆乌苏市SE23,直线距离约50千米,安集海河的西北侧,行政区划属乌苏市管辖。井田范围与探矿权范围一致,井田东西长约4.6千米,南北宽约2.4千米,总面积约11.08平方千米。井田中心地理坐标:东经845931;北纬4

5、40330。井田南侧有一条砂石路面的101省道,东南侧有一条沥青路面公路可达312国道并与北疆铁路奎屯火车站相连通,交通方便。二、自然地理概况1、地形地貌井田地处天山北麓,为低中山区,地势西北高东南低,海拔1542-1850米,高差不大,但沿南东通过的安集海河切割强烈,切割深度高差在200米左右,西北部山势平缓,沟谷呈“U”字型,沟向近南东向。地貌上属天山北坡山前已肢解破碎的冲积扇区的一部分。2、气候与水文井田地处中亚腹地,气候干燥多风,降雨量少,年、日温差大,夏季较为凉爽,冬季寒冷,是典型的温带大陆性干旱气候。冬寒漫长,夏凉短促,春季升温快,但极不稳定,秋季降温迅速,冷空气活动频繁,故春秋多

6、大风、寒潮。全年偏西风较多,无霜期较短,具明显的高寒特点。据乌苏市气象局资料,勘探区年平均气温4.4-6.8。68月份为高温季节,最高气温可达40以上,最低7,一般为15左右。每年2月为低温季节,最低气温零下30以下,最高3,一般为零下ll。每年的11月封冻,次年3月解冻,最大冻土深度2.0米,无霜期仅150天左右。全年大风在100次以上,极大风速35米秒,一般风速2.3-4.5米秒,每年45月常有78级大风,最大可达10级。风向主要为西北风。井田内年降水量在248.9毫米左右,多集中在67月份,大多为暴雨,蒸发量为1836.5毫米。井田相邻发育水系有安集海河及其支流,由南而北流向山前安集海水

7、库,为常年性流水,井田内无常年流水,仅西北部山区有一些规模极小的沟谷,在暴雨和初春融雪时,偶有暂时性水流。3 、地震井田处于博罗霍洛地震带北沿,地震频繁,新疆地震局将本区地震烈度定为度,动峰加速度0.3g。三、矿井剩余工程概况设计矿井采用斜井开拓,全矿井布置3个井筒,一期工程已经全部完工,二期工程剩余1470m。矿建工程于2009年底开工,当时水、电均未通,施工条件极其恶劣,施工进度缓慢;2010年由于手续不健全,导致施工经常处于停工状态,致使施工人员流失,施工进度及质量无法保障;2011年由于手续不健全(对施工影响太大)及工程造价低等原因,主井施工单位中煤一建31处解除施工合同停工5个月未施

8、工;2012年由于手续不健全乌苏市政府下令要求红山西煤矿停止矿井建设,并封停了所有提升设备,导致工程停工到2013年4月底;2013年5月开工,由于开工晚,施工单位人员流失大,缺少技术水平高超的施工人员,导致施工进度慢,巷道成型差。10月15日建设单位为加快红山西矿井建设进度,提高矿井建设质量,决定解除兖矿新陆矿建分公司及温州矿山井巷工程公司施工合同,剩余的二期工程量:1709.6m/22637.28 m3,由甘肃煤炭第一工程有限责任公司施工。三期工程量:2100m/29760 m3 由甘肃华能工程有限责任公司施工。主斜井:1、11采区试采面联络巷,掘断面6.44m2,工程量61.38m/39

9、5.3m3。 2、11采区试采面煤仓,掘断面18.9m2,工程量14.8m/250.28m3。3、煤仓上口硐室,掘断面12.5m2,工程量7.7m/87.5m3。4、绞车硐室;掘断面12.5m2,工程量10.27m/127.5m3。5、1130m水平回风石门:掘进断面11.28m2,301.14m/3396.8 m3。5、回风上山;掘断面18.54m2,工程量513m/9511m3。6、井筒起底:1100m/1155.3 m3。7、铺底:1100m/1195.7m3。合计:908.14m/13768.38 m3。副斜井:1、井筒起底:1100m/1717.6 m3,铺轨:1100m/1210m

10、3, 2、水泵房:掘断面12.5m2,工程量18.5m/231.1m3。3、变电所:掘断面17.3m2,工程量32.5m/562.25m3。4、及管子道:掘断面9.52m2,工程量31.4m/298.9m3。5、水仓:掘断面9.52m2,工程量376.3m/3582.4m3。6、回风运输顺槽石门:掘进断面11.28m2,50m/564 m3。7、皮带运输顺槽石门:掘进断面11.28m2,150m/1692 m3。6、首采区煤仓:掘断面18.9m2,工程量35m/661.5m3。7、永久避难硐室: 掘断面17.3m2,32.2m/ 557.06 m3。8、人车等候硐室及通道:掘断面9.52m2,

11、工程量75.6m/719.7 m3,合计:801.5m/8868.9 m3。二期主副井合计总工程量:1709.6m/22637.28 m3。三期工程量:1、回风运输顺槽:掘进断面13.02m2,1000m/13020m3。2、皮带运输顺槽:掘进断面14.57m2,1000m/14570m3。3、开切眼:掘进断面21.7m2,100m/2170m3。合计总工程量:2100m/29760 m3。四、工程地质特征表2-1-2 陷落柱情况一览表 陷落柱编号位置长(m)宽(m)形状备注X1004号钻孔北部5535椭圆形5号煤层开采中揭露X2004号钻孔西部5040椭圆形X3X2南部6040椭圆形1.4.

12、3、3、井田内没有岩浆岩侵入。综上所述,本井田内断层分布密集,构造属复杂类型。1.4.4、煤层及煤质1、含煤性井田煤层赋存侏罗统西山窑组下段(J2x1)和中段(J2x2)。井田钻孔控制的0.30m以上的煤层13层,自下而上编号为B1、B2、B3、B4、B5、B6、B7、B8、B9、B10、B11、B12、B14,其中B4煤层为全区可采煤层,B6为局部可采煤层,其余煤层为不可采煤层。2、可采及局部可采煤层井田内B4、B6为可采煤层,其中B4煤层为全区可采的稳定煤层。B6为局部可采的不稳定煤层,可采及局部可采煤层特征详见表1-3-2。井田可采及局部可采煤层特征如表1-3-2。可采及局部可采煤层特征

13、表 表1-3-2煤层号煤层总厚(m)可采煤层厚度平均值(m)煤层间距(m)煤层结构顶底板岩性稳定性及控制程度面积可采率(%)煤层容重两极值平均值两极值平均值两极值平均值夹矸层数夹矸厚度(m)顶板底板B60.492.721.42(13)0.742.721.55(7)1.5021.50 9.63(13)0-20.23砂岩泥岩砂岩泥岩不稳定局部可采31.41.32B48.0816.4812.32(14)6.8614.8811.51(14)0-40.49砂岩砂岩泥岩全区稳定1001.33各可采煤层特征分述如下:1、B4煤层井田内B4煤层有14个钻孔揭露,控制煤层全层厚8.0816.48m,平均12.3

14、2m,煤层可采厚6.8614.88m,平均11.51m,煤层结构简单,含夹矸04层。顶板为粗、中砂岩、细砂岩、泥岩、粉砂岩;底板为细砂岩、粉砂岩、泥岩;该煤层14个见煤点均可采,为全区可采煤层,标准差为2.456m,变异系数为21.34%,属稳定型煤层,与其上的B6煤层层间距为1.5021.50m,平均为9.63m。2、B6煤层井田内B6煤层有13钻孔揭露,控制煤层全层厚0.492.72m,平均1.42m,可采厚厚0.742.72m,平均1.55m,煤层厚度变化较大;煤层结构简单,含02层夹矸,可采系数为53.8%。属薄中厚煤层。顶板为中砂岩、细砂岩、粉砂岩;底板为粉砂岩、泥岩;该煤层13个见

15、煤点中7个可采,为局部可采煤层,标准差为0.802m,变异系数为75.81%,属不稳定型煤层。五、煤质1、煤岩特征及煤的变质阶段(1)煤岩特征井田内的煤为高等植物形成的腐植煤,肉眼观测其颜色为黑色,条痕为褐黑色,光泽为沥青光泽,条带状结构,参差状断口,块状构造,较致密和坚硬。简易燃烧试验:煤易燃、烟浓、焰长、不熔融、不膨胀。B6煤层视相对密度平均值为1.32,B4煤层视相对密度平均值为1.33。(2)煤的变质阶段镜煤最大反射率B4煤层为0.67%,其变质阶段属阶,B6煤层为0.63%,其变质阶段属阶,显微煤岩类型为微镜惰煤。2、煤的化学组成1)煤的工业分析可采煤层的主要工业指标如表1-3-3。

16、可采煤层的主要工业指标表 表1-3-3 项目煤层号分析煤样Mad(%)Ad(%)Vdaf(%)B4原煤6.162.894.89(11)25.527.8812.73 (11)38.1134.3036.63(11)浮煤6.023.514.74(11)5.293.054.19(11)36.1432.9634.77(11)B6原煤6.193.665.26(5)30.676.2614.25(5)41.0235.1038.03(5)浮煤5.464.424.98(5)6.263.324.54(5)38.8034.4937.10(5)可采煤层元素分析成果表 表1-3-4 项目煤层号Cdaf(%)Hdaf(%)

17、Ndaf(%)(O+S)daf(%)B482.2078.8680.57(10)4.884.304.71(10)1.381.061.26(10)15.2411.5713.47(10)B680.8778.8579.71(3)4.904.324.63(3)1.421.091.28(3)15.1713.1314.38(3)可采煤层有害元素分析成果统计表 表1-3-5项目煤层号St.d (%)Pd(%)Fad (ug/g)Cld (%)As.ad (ug/g)B40.390.170.26(12)0.0190.0040.012(12)813256(12)0.2920.0170.060(12)312(12)

18、B60.460.190.33(5)0.0150.0040.011(5)584150(4)0.1450.0210.054(2)413(5)可采煤层原煤发热量分析成果统计表 表1-3-6项目煤层号Qb.d (MJ/kg)Qb.daf (MJ/kg)Qgr.d (MJ/kg)Qnet.d(MJ/kg)B429.3923.127.55(11)32.0131.0231.57(11)29.3223.0527.48(11)26.8526.2426.55(3)B629.6721.8727.36(5)32.3731.5431.90(5)29.6021.8027.29(5)28.7621.124.93(2)可采煤

19、层灰成分、灰熔融性分析成果表 表1-3-7煤层编号煤 灰 成 分 %煤 灰 熔 融 性 SiO2Fe2O3Al2O3CaOMgOSO3TiO2DTSTHTFTB435.88(9)16.74(9)16.73(9)16.57(9)4.82(9)2.71(9)0.83(9)1168(10)1191(10)1201(10)1252(10)B638.27(2)5.97(2)12.80(2)19.64(2)6.06(2)4.02(2)0.71(2)1350(2)1400 (2)1400 (2)1400 (2)可采煤层低温干馏分析成果表 表1-3-8项目煤层低温干馏%Tar.adCR.adWater.adG

20、as.adB66.6 76.6 8.9 7.9 6.6(1)76.6(1)8.9(1)7.9(1)B48.6-6.476.4 -74.610.0-8.08.8-7.77.5(3)75.3(3)8.9(3)8.2(3)(四)煤类及煤的工业用途评价井田内的煤为低变质烟煤,变质阶段属阶,煤类主要为不粘煤(31BN),煤质为特低灰-中灰,高挥发分中高挥发分,特低硫,特低磷低磷,高热值,低熔灰分的煤。煤类:井田内煤层B4主采煤层为不粘煤(31BN),B6煤层为不粘煤(31BN)及长焰煤(41CY)。煤的工业用途:是优质的动力用煤,也可做化工用煤及民用煤。六、水文地质特征(一)地表水井田范围内地表水不发育

21、,无常年性水体,地表水大部分补给地下水或汇入安集海河。(二)含(隔)水层(段)划分井田共划分了四个含(隔)水层(段),见表1-3-9。含(隔)水层(段)划分一览表 表1-3-9地层代号含(隔)水层(段)编号含(隔)水层(段)名称Q4al 第四系全新统冲积透水不含水层J2t中侏罗统头屯河组裂隙弱富水性含水层J2x中侏罗统西山窑组裂隙弱富水性含水层J1s下侏罗统三工河组相对隔水层1、第四系全新统坡积全新统冲积(Q4al)透水不含水层()大面积分布在井田内,分布于安集海河古河床两岸,由冲积砾石、卵石、砂粒组成,分选性差,据钻孔控制,厚120310m,平均181.41m,由于此层相对于安集海河最低基准

22、面位置较高,虽透水性较好,但不具储水条件。7-3孔、9-1孔、1-5孔抽水试验资料证实,本层不含水。2、中侏罗统头屯河组裂隙弱富水性含水层()主要岩性灰黄绿色、灰黄色粗砂岩,本组地层控制厚度34.32m,为弱富水性含水层。3、中侏罗统西山窑组(J2x)裂隙弱富水性含水层()该组含水层与隔水层以互层的形式组成。其中隔水层岩性主要以泥岩、泥质粉砂岩为主,而含水层岩性主要以粗砂岩为主。据1-1、3-1、3-2、5-2、7-2、9-2、9-3、1-5孔控制的情况,B4-B9段含水层厚度在7.6236.4m之间,平均21.30m。据7-3孔的抽水试验的结果,渗透系数()为0.004868m/d,钻孔单位

23、涌水量(q)0.00071L/sk;1-5孔的抽水试验的结果,渗透系数()为0.0096m/d,钻孔单位涌水量(q)0.00072L/sm。由此可知,此含水层为弱富水性含水层。4、下侏罗统三工河组(J1s)相对隔水层()以湖相为主的碎屑沉积。岩性由深灰、灰绿、灰黄色泥岩、粉砂岩、细砂岩夹少量砂岩组成,俗称“虎皮层”。7-1孔控制厚度仅90.66m。据区域水文地质资料,此层为相对隔水层。(三)地下水与地表水间的水力联系第四系为透水不含水层,且基准面高于安集海河河床,降雨和上侧地下径流水大部分经由地下补给入安集海河。(四)矿床充水条件分析影响井田矿床充水的主要因素有地层岩性、构造、地表水、大气降水

24、、地表暂时性水流。1、地表水大气降水和来自井田上方的地表水流大部分渗入井田第四系透水不含水层,通过地下补给入安集海河,对井下开采不构成直接威胁。2、安集海河侧向补给井田东界的安集海河直接盖于井田煤系地层之上,对下伏煤系地层及主煤段可直接充水。但井下开采区距安集海河较远,不至于发生由于安集海河河水而产生的矿井突水问题。3、构造井田地层向北倾斜,产状1945,为一单斜构造,无断层。因此,构造将不成为矿床开拓的充水因素。(五)矿床充水途径矿床充水主要以煤层及地层含水层充水为主,部分接受安集海河侧向补给。(六)井田水文地质勘探类型及涌水量分析根据地质报告提供资料,本井田水文地质勘探类型属裂隙类、水文地

25、质条件简单的矿床。即二类一型。地质报告预算+1000m水平矿井正常涌水量为409.87m3/d。设计以此涌水量值作为设计+1130m水平排水设施的设计依据。(七)突水的可能性分析及突水强度预计(1)突水因素分析1)地表水突水的可能性分析从区域地势分析,区域大量水汇集于本区的可能性几乎没有。本区发生强降雨、汇集后通过塌陷区溃入井下的可能性也很小。安集海河是该区域内地表唯一常年性水体,但安集海河位于井田东南部2.5km之外,与井田煤系地层之间水力联系微弱。2)顶板冒落导致突水的可能性分析开采本矿开采倾斜煤层,最终采空区冒落带导通地表。但由于井田内地表水系不发达,不会发生突水。含水层均属于弱含水层,

26、不会发生地下含水层突水。3)通过断层突水的可能性分析井田内无断裂构造。4)老采空区和回采形成的采空区积水突水的可能性分析回采形成大规模的采空区是必然的,在不采取疏干措施的前提下,会存积大量的老空水。一旦沟通,必然发生突水。本矿为新开发井田,区内无老的开采活动,因此无老采空区积水造成突水的可能;但矿井在今后的生产过程中应加强对生产采空区的管理,避免生产采空区突水事故的发生。5)邻近矿井采空区水害威胁本矿的危险性分析本矿临近生产井为红山煤矿二号平硐、红山煤矿四号井,但距离较远,临近生产井采空区对本矿无水害威胁。6)综上所述,按照突水水源划分,采空区大量积水可能引发突水;按照突水地点划分,可能发生突

27、水的地点包括导通 “积水采空区”的掘进工作面、回采工作面。(2)突水强度预计突水强度的主要影响因素为:水源、水头、突水通道规模及特性。在相同的条件下,突水量与水头成平方指数关系。本矿为新开发井田,区内无采空区存在,井田范围内地表无大型水体进行补给,顶底板裂隙含水层都属于弱富水含水层,类比表1-2-10(B)所列矿井水文地质条件,关于本井田+1130m以上突水强度,得出如下结论:本矿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采空区积水为矿井主要突水危险源,单点突水强度等级应为“小型突水”(水量60m3/h),且衰减迅速。(八)矿井涌水量及矿井水文地质类型预计地质报告预算+1000m水平矿井正常涌水量为409.87m3/

28、d(折合17.07m3/h)。设计以此涌水量值作为设计+1130m水平排水设施的设计依据。根据2009年9月21日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28号颁布的煤矿防治水规定之插表2-1中矿井水文地质类型划分标准,进行对照,如表1-3-10,可以看出:预计本矿井+1130m以上为水文地质条件中等类型。表1-3-10 矿井水文地质类型确定表分类依据类 别简单中等复杂极复杂受采掘破坏或影响的含水层及水体含水层性质及补给条件受采掘破坏或影响的孔隙、裂隙、岩溶含水层,补给条件差,补给来源少或极少。受采掘破坏或影响的孔隙、裂隙、岩溶含水层,补给条件差,补给条件一般,有一定的补给水源。受采掘破坏或影响的主要是岩

29、溶含水层、厚层砂砾石含水层、老空水、地表水,其补给条件好,补给水源充沛。受采掘破坏或影响的主要是岩溶含水层、老空水、地表水,其补给条件很好,补给来源极其充沛,地表泄水条件差。单位涌水量q/(Ls-1m-1)q0.10.1q1.01.0q5.0Q5.0矿井周边老空水分布状况无老空积水存在少量老空积水,位置、范围、积水量清楚存在少量老空积水,位置、范围、积水量不清楚存在大量老空积水,位置、范围、积水量不清楚矿井涌水量/(m3h-1)正常Q1最大Q2Q1180(西北地区Q190)Q2300(西北地区Q2210)180Q1600(西北地区90Q1180)300Q21200(西北地区210Q26000)

30、600Q12100(西北地区180Q11200)1200Q23000(西北地区600Q22100)Q1 2100(西北地区Q11200)Q23000(西北地区Q22100)突水量Q3/(m3h-1)无Q3600600Q31800Q31800开采受水害影响程度采掘工程不受水害影响矿井偶有突水,采掘工程受水害影响,但不威胁矿井安全矿井时有突水,采掘工程、矿井安全受水害威胁矿井突水频繁,采掘工程、矿井安全受水害严重威胁防治水工作难易程度防治水工作简单防治水工作简单或易于进行防治水工作量较大,难度较高防治水工作量大,难度高图例说明:表示相关项符合对照关系。矿井投产后,应根据煤矿防治水规定第十三条的要求

31、,每3年对矿井水文地质类型进行重新确定。第二章 施工准备及场地布置一、施工条件供电:该矿目前供电电源为10kV双回路供电,一回路电源引自35KV张兰变电站10KV工业专线,输电线路采用LGJ-95mm2钢芯铝胶线,线路长度15km。一回路电源引自连福变电站10KV侧,输电线路LGJ-95mm2,线路长度10km。两回线路采用分列运行方式。主副井施工单位井筒施工期在地面设置临时变电所供地面、生产及生活需要;二期在井下另建立临时变电所供井下施工需要。场地平整及进场道路:工业广场地较为平整,进场道路已修通,基本满足施工单位临时工程施工。压风:主副井在井口附近已经安装了压风机,满足供风要求。供水:该矿

32、生活水源主要由河坝处河水通过沉淀后供给,不足部分由生活用水补给。河水水质良好,通过沉淀,在河坝安装水泵,接管路至矿区使用,能够满足矿井用水要求。排水:场区内施工单位自行施工临时排水沟,将工业废水和矿井涌水直接排入建设单位指定的排水沟渠。通讯:施工单位先期利用手机或大功率对讲机进行通讯联系,然后接入固定电话,安装一部12门电话程控机即可满足与建设单位间的通讯联络。2.2临时设施工程尽可能的利用建设单位提供的永久建筑物,减少工程施工时临时设施的建设及费用。工程施工临时设施工程详见下表。工程施工临时设施工程一览表序号工程名称规格型号单 位数 量备 注1材料库彩板房m275主、副井2水泥库简易板房m2

33、200主、副井3料场砼地坪m23000主、副井4锅炉房彩板房m215主、副井5火药库砖木结构m280主、副井6井口值班室简易板房m230主、副井7信号房简易板房m230主、副井8锚杆加工棚简易板房m260主、副井2.3措施工程根据初设和工程施工的需要,尽可能的利用永久设施,减少工程施工时措施工程的建设及费用。矿建工程施工措施工程工程详见下列表。矿建工程施工土建安装措施工程表序号名 称结 构单位数量备 注一土建部分1临时变电所彩 钢m2120主、副井2压风机房彩 钢m2140主、副井3机电维修加工房简易房m2160主、副井4砼搅拌站彩 钢m240主、副井5暖风炉钢结套1冬季向主、副井供暖风2.4

34、施工场地布置2.4.1施工场地布置原则(1)符合工程施工工艺流程的需要,做到合理布置。(2)充分利用现有永久建筑物,临时建筑物的位置应避开永久建筑物或互不影响。(3)工广场区内生产运输线路应尽量避免与人流线路交叉。(4) 生产性建筑物与非生产性建筑物分开布置,并且生产性建筑物要靠近井口布置。动力设施靠近负荷中心。木材、钢筋、机修加工厂房靠近器材仓库和堆放场地。建筑施工器材运输及堆放方便。(5)根据施工方案和设计,提升、悬吊系统优先安排。(6)工业广场内供水、压风、供电、通讯、排水等管线沟网和料场、库房、加工车间、排矸场地的安排尽量减少影响。(7)尽量减少对公共设施、民用建筑、工业厂房及其设施的

35、影响。(8)充分利用建设单位已经购置的土地。(9)符合国家有关建筑规程、防火、防汛、防雷、环境保护、劳动保护、安全规程、规范和规定的要求。2.4.2场地布置目前永久设施已经80的建筑完毕,并且相对位置已经确定了,施工场地布置根据工程施工的实际情况,将永久设施之外的区域进行合理布置,将材料库钢筋堆放点、砂子、水泥棚、速凝剂棚等临时设施设在空闲的地带。2.5施工准备工作工程施工的准备工作主要包括技术准备、工程准备、器材设备准备、劳动力准备和对外协作工作,具体内容为:(1)校核主副井井筒测量腰线、中线、导线、控制点坐标的传递工作。(2)完成必要的生活福利设施和工业设施。(3)落实施工设备和物资供应,

36、按不同阶段劳动力需用计划组织施工人员进场,并实行必要的技术和安全培训工作。(4)完成安装压风机、主副井筒排水管路及电视监控系统等措施工程的施工。3.主要单位工程施工方案、施工方法及施工顺序3.1施工方案的确定根据新疆中富矿业有限公司新疆红山西煤矿二期矿建工程初步设计,主副井剩余工程采用普通法施工,基岩段中深孔光面爆破,机械装岩,二次混凝土支护硐室采用金属模板混凝土浇筑作业方式施工。3.2机械化配套方案3.2.1主、副井井地车场施工机械设备凿岩:主副井采用两台自动综掘机来完成二期工程凿岩装岩。提升:主、副井均采用一期工程施工中的提升机提升。排矸:主、副井均采用箕斗及圆包车排矸,排至地面以后,地面

37、铲运机装入自卸汽车排矸。砼搅拌站:主、副井均选用一台自动计量上料的JS-1000型砼搅拌站。排水:主、副井均采用二级排水方式,在主副井井底联络巷建设临时水仓,安装一台矿用电动潜水泵,然后利然后将工作面的积水用风泵排至临时水仓,临时水仓水满后启动型矿用电动潜水泵直接将水排至地面的排水方式。通风:分别在主、副井井筒井口附近工广内安装二台215KW型对旋风机,主井配备一趟600高强度胶质风筒,副井配备一趟800高强度胶质风筒,采用压入式通风方式即可满足需要,采用井壁悬吊,风井为回风。3.3施工工艺及方法3.3.1主、副井井底车场及相关工程掘砌施工方案及方法3.3.1.1主、副井井底车场施工总部署和井

38、筒掘砌作业方式进场后,首先要进行副井起底,铺设永久的轨道,满足提升速度及要求,并完成人车提升,永久轨道形成以后再施工主、副井井筒所需临时设施工程和井底车场以及水仓工程的施工。3.3.1.5过断层及围岩破碎带施工如果巷道或硐室在施工中遇到断层及围岩破碎带等不良地层时,根据实际揭露围岩的稳定情况,可采取缩小掘进段高、增加锚网喷、锚索支护或架设金属井圈、提高硐室砼强度、增加配筋及改善光爆效果等措施。改善光爆效果即减少周边眼眼距和抵抗距,采用不偶合装药,尽量减少爆破对井筒围岩的破坏,以保持围岩的完整性,充分利用其自身的抵抗能力,同时适当缩小掘进段高,尽量缩短围岩暴露时间,必要时增加架设金属井圈支护,以

39、确保井筒安全顺利通过断层及围岩破碎带等地质构造带。3.3.1.6过煤层施工根据矿方提供的资料,本矿井属低瓦斯矿井,煤层瓦斯含量低,多处于二氧化碳氮气带,煤尘具有爆炸危险性,煤层易自燃。为了保证回风上山过煤层的施工安全,依据煤矿安全规程和矿山井巷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及防治煤与瓦斯突出规定的有关规定,在巷道初次揭露煤层之前,必须对煤层进行突出危险性预测,并制定完善的巷道探煤、揭煤综合防突措施。(1)探煤:施工时,在巷道掘进工作面距煤层10m(垂距)处打2个前探钻孔,查明煤层的赋存情况及瓦斯含量、压力等参数,预测煤与瓦斯突出的危险性。(2)揭煤:当预测为突出危险煤层时,必须采取综合防突措施。采用地面远

40、距离震动放炮揭开煤层,防治煤层突出措施可采用抽放瓦斯和水力冲孔。在探、揭煤施工中,每班必须配备专职瓦斯检查员,经常检测井筒掘进工作面的瓦斯含量,当瓦斯浓度达到1%时,禁止放炮,瓦斯浓度达到1.5%时,必须停止工作,切断电源,撤出人员,进行通风处理。揭煤时由项目部经理统一指挥,爆破30分钟后,安全检查员方可进入工作面进行检查,根据检查结果,确定是否恢复工作。届时根据实际探测结果编制专门的主、副井井筒探、揭煤施工安全技术措施。3.4.1井筒工程防治水为了确保巷道过含水层的施工安全,对含水层段施工必须坚持“有疑必探,先探后掘”的原则,当预计井筒涌水量510m3/h时,根据实际施工揭露的围岩情况,制定

41、过含水层的施工方案,经建设单位批准后,采取强行通过进行壁后注浆或工作面预注浆的施工方案;当预计井筒涌水量大于10m3/h时,采取工作面预注浆的施工方案。对巷道过含水层施工采取“防、排、导、截、堵”等综合防治水措施,力争打干井,干打井。(1)防水:对巷道过含水层采取边探、边注、边掘的施工方法。利用风钻进行超前钻孔探水,探孔深度为10m,保护岩柱不小于6m,当预计巷道涌水量大于10m3/h时,进行巷道工作面预注浆,注浆达到预期效果后继续掘进。(2)排水:主要采用二台250QJ50-400型(250QJ50-440型)矿用电动潜水泵一级排水方式。(3)导水:当巷道过含水层未探出水而井筒揭露后个别裂隙

42、涌水或非含水层因构造出现少量涌水时,采取在巷道壁后预埋集水盒,采用高压软管将水导出,以防涌水沿巷道壁后进入工作面,影响浇筑砼巷道施工质量。(4)截水:当巷道帮上有淋水时,安装截水槽,截住井壁淋水,用塑料软管引到吊盘上的水箱中,以防淋水进入井壁浇筑砼中。(5)堵水:当主、副井井筒落底后,若井筒涌水量大于6m3/h,再对井筒进行壁后注浆封水工作,保证井筒涌水量不超过6m3/h。3.5冬、雨季施工和防风、沙及防雷电施工措施3.5.1冬季施工措施(1)井口房及井口房周围严禁有积水、如有积水随时清除,防止结冰。井口房及绞车房等均采取保温和保暖措施。井口、采取适当防冻、防滑保护措施。大雪后必须将井口积雪清

43、扫干净。现场火源,要加强管理,并有防爆炸、防煤气中毒措施。在离主井口30m处安装一套供热暖风炉,加工供热管路,接至井筒20m一下,将热风供入主井和副井,风井回风。(2)地面生活、生产供水管道埋好、包好,水管埋深不浅于1500mm,露出地面的立管、阀门用砖砌500500mm池子回填锯沫或其它材料保温,上面用双层草袋覆盖。(3)施工用的钢筋及其钢材进入现场后,应架空分类排放在材料棚内,以免风雪侵蚀。易冻的材料要存放在具备采暖条件的库房。(4)施工中掺加的外加剂,应严格按试验配比掺入,搅拌时较常规适当增加,并且严格按塌落度控制用水量,避免因水份过大影响砼的强度。(5)拌制混凝土时,砂、石材料及混凝土拌制用水等需采取保温和加热措施,砂、石、水泥和水的温度均应保持正温,水的温度控制在80左右,骨料中不得带有冰雪和冻团。搅拌好的砼要及时下井入模浇筑,砼入模温度不低于15。3.5.2雨季施工措施(1)根据施工情况:在雨季到来之前,及时编制雨季材料计划,按计划将各种材料运进施工场地,以免雨天道路泥泞,无法运输、影响施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农业报告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