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问答题和计算题.doc

上传人:sccc 文档编号:5518170 上传时间:2023-07-16 格式:DOC 页数:20 大小:227.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作业问答题和计算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作业问答题和计算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作业问答题和计算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作业问答题和计算题.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作业问答题和计算题.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作业问答题和计算题.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作业问答题和计算题.doc(2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考试题型:填空题(本大题共8道小题,每空1分,共20分)、简答题(每小题6分,共30分)、论述题(本大题共4道小题,13小题8分,第4题12分,共36分)、计算题(本大题共2道小题,每小题7分,共14分)2 分析总固体、溶解性固体、悬浮性固体及挥发性固体指标之间的相互联系,画出这些指标的关系图。答:水中所有残渣的总和称为总固体(TS),总固体包括溶解性固体(DS)和悬浮性固体(SS)。水样经过滤后,滤液蒸干所得的固体即为溶解性固体(DS),滤渣脱水烘干后即是悬浮固体(SS)。固体残渣根据挥发性能可分为挥发性固体(VS)和固定性固体(FS)。将固体在600的温度下灼烧,挥发掉的即市是挥发性固体(

2、VS),灼烧残渣则是固定性固体(FS)。溶解性固体一般表示盐类的含量,悬浮固体表示水中不溶解的固态物质含量,挥发性固体反映固体的有机成分含量。3生化需氧量、化学需氧量、总有机碳和总需氧量指标的含义是什么?分析这些指标之间的联系与区别。答:生化需氧量(BOD):水中有机污染物被好氧微生物分解时所需的氧量称为生化需氧量。化学需氧量(COD):在酸性条件下,用强氧化剂将有机物氧化为CO2、H2O所消耗的氧量。总有机碳(TOC):水样中所有有机污染物的含碳量。总需氧量(TOD):有机物除碳外,还有氢、氮、硫等元素,当有机物全都被氧化时,碳被氧化为二氧化碳,氢、氮及硫被氧化为水、一氧化氮、二氧化硫等,此

3、时需氧量称为总需氧量。这些指标都是用来评价水样中有机污染物的参数。生化需氧量间接反映了水中可生物降解的有机物量。化学需氧量不能表示可被微生物氧化的有机物量,此外废水中的还原性无机物也能消耗部分氧。总有机碳和总需氧量的测定都是燃烧化学法,前者测定以碳表示,后者以氧表示。TOC、TOD的耗氧过程与BOD 的耗氧过程有本质不同,而且由于各种水样中有机物质的成分不同,生化过程差别也大。各种水质之间TOC或TOD与BOD不存在固定关系。在水质条件基本相同的条件下,BOD与TOD或TOC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关系。4水体自净有哪几种类型?氧垂曲线的特点和使用范围是什么?答:水体自净从净化机制来看,可分为:物理

4、净化:水体中的污染物通过稀释、扩散、沉淀等作用,使污染物浓度降低;化学净化: 水体中的污染物通过氧化、还原、分解等作用,使污染物存在的形态发生变化或浓度降低;生物净化: 水体中的污染物通过微生物及水生生物的代谢作用,使污染物存在的形态发生变化及浓度降低。 氧垂曲线适用于一维河流和不考虑扩散的情况。特点:污水未排入前,水中DO很高,污水排入后因有机物的分解作用耗氧,耗氧速率大于复氧速率,do向下游逐渐降至最低,此后,耗氧速率因有机物浓度降低小于复氧速率,DO逐渐回升至开始状态。1、试说明沉淀有哪些类型?各有何特点?讨论各类型的联系和区别。答:自由沉淀:悬浮颗粒浓度不高;沉淀过程中悬浮固体之间互不

5、干扰,颗粒各自单独进行沉淀, 颗粒沉淀轨迹呈直线。沉淀过程中,颗粒的物理性质不变。发生在沉砂池中。絮凝沉淀:悬浮颗粒浓度不高;沉淀过程中悬浮颗粒之间有互相絮凝作用,颗粒因相互聚集增大而加快沉降,沉淀轨迹呈曲线。沉淀过程中,颗粒的质量、形状、沉速是变化的。化学絮凝沉淀属于这种类型。区域沉淀或成层沉淀:悬浮颗粒浓度较高(5000mg/L以上);颗粒的沉降受到周围其他颗粒的影响,颗粒间相对位置保持不变,形成一个整体共同下沉,与澄清水之间有清晰的泥水界面。二次沉淀池与污泥浓缩池中发生。压缩沉淀:悬浮颗粒浓度很高;颗粒相互之间已挤压成团状结构,互相接触,互相支撑,下层颗粒间的水在上层颗粒的重力作用下被挤

6、出,使污泥得到浓缩。二沉池污泥斗中及浓缩池中污泥的浓缩过程存在压缩沉淀。联系和区别:自由沉淀,絮凝沉淀,区域沉淀或成层沉淀,压缩沉淀悬浮颗粒的浓度依次增大,颗粒间的相互影响也依次加强。6、加压溶气气浮法的基本原理是什么 ?有哪几种基本流程与溶气方式,各有何特点?答:加压溶气气浮法的基本原理:空气在加压条件下溶解,常压下使过饱和空气以微小气泡形式释放出来。基本流程及特点:全加压溶气流程,特点是将全部入流废水进行加压溶气,再经减压释放装置进入气浮池,进行固液分离。部分加压溶气流程:将部分入流废水进行加压溶气,再经减压释放装置进入气浮池,其它部分直接进入气浮池,进行固液分离。部分回流加压溶气流程:将

7、部分清液进行回流加压,入流水则直接进入气浮池,进行固液分离。溶气方式:水泵吸水管吸气溶气式、水泵出水管射流溶气式、空压机供气式3 活性污泥法有哪些主要运行方式?(15种)各种运行方式有何特点?答:1,传统推流式:污水和回流污泥在曝气池的前端进入,在池内呈推流式流动至池的末端,充氧设备沿池长均匀布置,会出现前半段供氧不足,后半段供氧超过需要的现象。2,渐减曝气法:渐减曝气布置扩散器,使布气沿程递减,而总的空气量有所减少,这样可以节省能量,提高处理效率。3,分步曝气:采用分点进水方式,入流污水在曝气池中分34点进入,均衡了曝气池内有机污染物负荷及需氧率,提高了曝气池对水质、水量冲击负荷的能力。4,

8、完全混合法:进入曝气池的污水很快被池内已存在的混合液所稀释、均化,入流出现冲击负荷时,池液的组成变化较小,即该工艺对冲击负荷具有较强的适应能力;污水在曝气池内分布均匀,F/M值均等,各部位有机污染物降解工况相同,微生物群体的组成和数量几近一致;曝气池内混合液的需氧速率均衡。5,浅层曝气法:其特点为气泡形成和破裂瞬间的氧传递速率是最大的。在水的浅层处用大量空气进行曝气,就可以获得较高的氧传递速率。6,深层曝气法:在深井中可利用空气作为动力,促使液流循环。并且深井曝气池内,气液紊流大,液膜更新快,促使KLa值增大,同时气液接触时间延长,溶解氧的饱和度也由深度的增加而增加。7,高负荷曝气法:在系统与

9、曝气池构造方面与传统推流式活性污泥方相同,但曝气停留时间公1.53.0小时,曝气池活性污泥外于生长旺盛期。主要特点是有机容积负荷或污泥负荷高,但处理效果低。8,克劳斯法:把厌氧消化的上清液加到回流污泥中一起曝气,然后再进入曝气池,克服了高碳水化合物的污泥膨胀问题。而且消化池上清液中富有氨氮,可以供应大量碳水化合物代谢所需的氮。消化池上清液夹带的消化污泥相对密度较大,有改善混合液沉淀性能的功效。9,延时曝气法:曝气时间很长,活性污泥在时间和空间上部分处于内源呼吸状态,剩余污泥少而稳定,无需消化,可直接排放。本工艺还具有处理过程稳定性高,对进水水质、水量变化适应性强,不需要初沉池等优点。10.接触

10、稳定法:混合液的曝气完成了吸附作用,回流污泥的曝气完成稳定作用。本工艺特点是污水与活性污泥在吸附池内吸附时间较短,吸附池容积较小,再生池的容积也较小,另外其也具有一定的抗冲击负荷能力。11,氧化沟:氧化沟是延时曝气法的一种特殊形式,它的池体狭长,池深较浅,在沟槽中设有表面曝气装置。曝气装置的转动,推动沟内液体迅速流动,具有曝气和搅拌两个作用,使活性污泥呈悬浮状态。12,纯氧曝气法:纯氧代替空气,可以提高生物处理的速度。在密闭的容器中,溶解氧的饱和度可提高,氧溶解的推动力也随着提高,氧传递速率增加了,因而处理效果好,污泥的沉淀性也好。13,吸附生物降解工艺;处理效果稳定,具有抗冲击负荷和pH变化

11、的能力。该工艺还可以根据经济实力进行分期建设.14,序批式活性污泥法:工艺系统组成简单,不设二沉池,曝气池兼具二沉池的功能,无污泥回流设备;耐冲击负荷,在一般情况下(包括工业污水处理)无需设置调节池;反应推动力大,易于得到优于连续流系统的出水水质;运行操作灵活,通过适当调节各单元操作的状态可达到脱氮除磷的效果;污泥沉淀性能好,SVI值较低,能有效地防止丝状菌膨胀;该工艺的各操作阶段及各项运行指标可通过计算机加以控制,便于自控运行,易于维护管理。15,活性污泥生物滤池(ABF工艺): 在通常的活性污泥过程之前设置一个塔式滤池,它同曝气池可以是串联或并联的。滤池也可以看作采用表面曝气特殊形式的曝气

12、池,塔是一外置的强烈充氧器。因而ABF可以认为是一种复合式活性污泥法。3简述城镇污水生物脱氮过程的基本步骤。答:污水生物脱氮过程氮的转化主要包括氨化、硝化和反硝化作用。(1)氨化:微生物分解有机氮化合物产生氨的过程称为氨化反应。在氨化微生物作用下,有机氮化合物在好氧或厌氧条件下分解、转化为氨态氮。(2)硝化反应:在亚硝化菌和硝化菌的作用下,将氨态氮转化为亚硝酸盐(NO2-)和硝酸盐(NO3-)。(3)反硝化反应:在缺氧条件下,NO2-和NO3-在反硝化菌的作用下被还原为氮气。6生物脱氮、除磷的环境条件要求和主要影响因素是什么?说明主要生物脱氮、除磷工艺的特点。答:生物脱氮、除磷影响因素有:(1

13、)环境因素,如温度、pH、DO;(2)工艺因素,如污泥泥龄、各反应区的水力停留时间、二沉池的沉淀效果;(3)污水成分,如污水中易降解有机物浓度,BOD5与N、P的比值等。常用脱氮除磷工艺性能特点工艺名称优点缺点AN/O在好氧前去除BOD,节能;硝化前产生碱度;前缺氧具有选择池的作用脱氮效果受内循环比影响;可能存在诺卡氏菌的问题;需要控制循环混合液的DOAP/O工艺过程简单;水力停留时间短;污泥沉降性能好;聚磷菌碳源丰富,除磷效果好如有硝化发生除磷效果会降低;工艺灵活性差A2/O同时脱氮除磷;反硝化过程为硝化提供碱度;水力停留时间短;反硝化过程同时除去有机物;污泥沉降性能好回流污泥含有硝酸盐进入

14、厌氧区,对除磷效果有影响;脱氮受回流比影响;聚磷菌和反硝化菌都需要易降解有机物 倒置A2/O同时脱氮除磷;厌氧区释磷无硝酸盐的影响;无混合液回流,流程简单,节能;反硝化过程同时除去有机物;好氧吸磷充分;污泥沉降性能好;厌氧释磷得不到优质降解碳源;无混合液回流时总氮去除效果不高 UCT减少了进入厌氧区的硝酸盐量,提高了除磷效率;对有机物浓度偏低的污水,除磷效率有所改善;脱氮效果好操作较为复杂;需增加附加回流系统改良Bardenpho脱氮效果优秀;污泥沉降性能好池体分隔较多;池体容积较大PhoStrip易于与现有设施结合及改造;过程灵活性好;除磷性能不受进水有机物浓度限制;加药量比采用化学沉淀法小

15、很多;出水磷酸盐浓度可稳定小于1mg/L需要投加化学药剂;混合液需保持较高DO浓度,以防止磷在二沉池中释放;需附加的池体用于磷的解吸;如使用石灰可能存在结垢问题SBR及变形工艺可同时脱氮除磷;静置沉淀可获得低SS出水;耐受水力冲击负荷;操作灵活性好同时脱氮除磷时操作复杂;滗水设施的可靠性对出水水质影响大;设计过程复杂;维护要求高,运行对自动控制依赖性强;池体容积较大2、 设置沉砂池的目的和作用是什么?曝气沉砂池的工作原理和平流式沉砂池有何区别?答:设置沉砂池的目的和作用:以重力或离心力分离为基础,即将进入沉砂池的污水流速控制在只能使相对密度大的无机颗粒下沉,而有机悬浮颗粒则随水流带走,从而能从

16、污水中去除砂子、煤渣等密度较大的无机颗粒,以免这些杂质影响后续处理构筑物的正常运行。平流式沉砂池是一种最传统的沉砂池,它构造简单,工作稳定,将进入沉砂池的污水流速控制在只能使相对密度大的无机颗粒下沉,而有机悬浮颗粒则随水流带走,从而能从污水中去除砂子、煤渣等密度较大的无机颗粒。曝气沉砂池的工作原理:由曝气以及水流的螺旋旋转作用,污水中悬浮颗粒相互碰撞、摩擦,并受到气泡上升时的冲刷作用,使粘附在砂粒上的有机污染物得以去除。曝气沉砂池沉砂中含有机物的量低于5%;由于池中设有曝气设备,它还具有预曝气、脱臭、防止污水厌氧分解、除泡以及加速污水中油类的分离等作用。5从气体传递的双膜理论,分析氧传递的主要

17、影响因素。答:气体传递的双膜理论的基点是认为在气液界面存在着二层膜(即气膜和液膜)这一物理现象。这两层薄膜使气体分子从一相进入另一相时受到了阻力。当气体分子从气相向液相传递时,若气体的溶解度低,则阻力主要来自液膜。影响氧传递的因素主要有如下:污水水质:水中各种杂质如某些表面活性物质会在气液界面处集中,形成一层分子膜,增加了氧传递的阴力,影响了氧分子的扩散。水温:水温对氧的转移影响较大,水温上升,水的黏度降低,液膜厚度减小,扩散系数提高,反之,扩散系数降低。氧分压:气相中的氧分压直接影响到氧传递的速率。气相中氧分压增大,则传递速率加快,反之,则速率降低。总的来说,气相中氧分压、液相中氧的浓度梯度

18、、气液间的接触面积和接触时间、水温、污水的性质、水流的紊流程度等因素都影响着氧的转移速率。1 生物膜法有哪几种形式?试比较它们的特点。答:生物滤池:处理效果好,BOD5的去除率可达90以上,出水 BOD5可下降到25mg/L以下,硝酸盐含量在10mg/L左右,出水水质稳定。(1)不需曝气和回流,运行时动力消耗和费用低;(2)运行管理简单,技术要求不高;(3)工作稳定,适应能力强;(4)适应不同浓度、不同水质的污水;(5)剩余污泥量少,易于沉淀脱水;(6)没有滤池蝇、恶臭、堵塞、泡沫、噪音等问题;(7)可多层立体布置;(8)一般需加开孔防护罩保护、保温。一种浸没曝气生物转盘:生物接触氧化法:式生

19、物滤池,是曝气池和生物滤池综合在一起的处理构筑物,兼有两者优点:(1)具有较高的微生物浓度,一般可达1020g/L;(2)生物膜具有丰富的生物相,含有大量丝状菌,形成了稳定的生态系统,污泥产量低;(3)具有较高的氧利用率;(4)具有较强的耐冲击负荷能力; (5)生物膜活性高;(6)没有污泥膨胀的问题。生物流化床:滤床具有巨大的表面积容积负荷高,抗冲击负荷能力强,生物流化床每单位体积表面积比其他生物膜大,单位床体的生物量很高(1014g/L),传质速度快,废水一进入床内,很快被混合稀释。 微生物活性强,对同类废水,在相同处理条件下,其生物膜的呼吸速率约为活性污泥的两倍,可见其反应速率快,微生物的

20、活性较强。 传质效果好,由于载体颗粒在床体内处于剧烈运动状态,气固液界面不断更新,因此传质效果好,这有利于微生物随污染物的吸附和降解,加快了生化反应速率。1活性污泥法的基本概念和基本流程是什么?答:活性污泥法是利用悬浮生长的微生物絮体处理有机废水一类好氧生物的处理方法。活性污泥是指由细菌、菌胶团、原生动物、后生动物等微生物群体及吸附的污水中有机和无机物质组成的、有一定活力的、具有良好的净化污水功能的絮绒状污泥。活性污泥法处理流程包括曝气池、沉淀池、污泥回流及剩余污泥排除系统等基本组成部分废水经过预处理后,进入曝气池与池内的活性污泥混合成混合液,并在池内充分曝气,一方面使活性污泥处于悬浮状态,废

21、水与活性污泥充分接触;另一方面,通过曝气,向活性污泥供氧,保持好氧条件,保证微生物的正常生长。废水中有机物在曝气池内被活性污泥吸附、吸收和氧化分解后,混合液进入二次沉淀池,进行固液分离,净化的废水排出。大部分二沉池的沉淀污泥回流到曝气池进口,与进入曝气池的废水混合。1什么是生物膜法?生物膜法有哪些特点?答:生物膜法处理废水就是使废水与生物膜接触,进行固、液相的物质交换,利用膜内微生物将有机物氧化,使废水获得净化,同时,生物膜内的微生物不断生长与繁殖。生物膜法具有以下特点:(1)固着于固体表面的生物膜对废水水质、水量的变化有较强的适应性,操作稳定性好。(2)不会发生污泥膨胀,运转管理较方便。(3

22、)由于微生物固着于固体表面,即使增殖速度慢的微生物也能生长繁殖。(4)因高营养级的微生物存在,有机物代谢时较多的转化为能量,合成新细胞即剩余污泥量较少。(5)多采用自然通风供氧。(6)活性生物量难以人为控制,因而在运行方面灵活性较差。(7)由于载体材料的比表面积小,故设备容积负荷有限,空间效率较低。2试述生物膜法处理污水的基本原理? 答:生物膜法是使细菌和菌类一类的微生物和原生动物、后生动物一类的微型动物附着在滤料或某些载体上生长繁殖,并在其上形成膜状生物污泥生物膜。污水与生物膜接触,污水中的有机物,作为营养物质,为生物膜上的微生物所摄取,污水得到净化,微生物自身也得到繁衍增殖。1、简述好氧生

23、物和厌氧生物处理有机污水的原理和适用条件。答:好氧生物处理:在有游离氧(分子氧)存在的条件下,好氧微生物降解有机物,使其稳定、无害化的处理方法。微生物利用废水中存在的有机污染物(以溶解状与胶体状的为主),作为营养源进行好氧代谢。这些高能位的有机物质经过一系列的生化反应,逐级释放能量,最终以低能位的无机物质稳定下来,达到无害化的要求,以便返回自然环境或进一步处置。适用于中、低浓度的有机废水,或者说BOD5浓度小于500mg/L的有机废水。厌氧生物处理:在没有游离氧存在的条件下,兼性细菌与厌氧细菌降解和稳定有机物的生物处理方法。在厌氧生物处理过程中,复杂的有机化合物被降解、转化为简单的化合物,同时

24、释放能量。适用于有机污泥和高浓度有机废水(一般BOD52000mg/L)。8、影响生物滤池的处理效率的因素有哪些?它们是如何影响处理效果的?答:滤池高度:随着滤床深度增加,微生物从低级趋向高级,种类逐渐增多,生物膜量从多到少。各层生物膜的微生物不相同,处理污水的功能和速率也随之不同。负荷率:在低负荷条件下,随着滤率的提高,污水中有机物的传质速率加快,生物膜量增多,滤床特别是它的表面很容易堵塞。在高负荷条件下,随着滤率的提高,污水在生物滤床中停留的时间缩短,出水水质将相应下降。回流:(1)回流可提高生物滤池的滤率,它是使生物滤池负荷率由低变高的方法之一;(2)提高滤率有利于防止产生灰蝇和减少恶臭

25、;(3)当进水缺氧、腐化、缺少营养元素或含有有害物质时,回流可改善进水的腐化状况、提供营养元素和降低毒物质浓度;(4)进水的质和量有波动时,回流有调节和稳定进水的作用。供氧:微生物的好氧性,厌氧性,兼氧性使微生物有不同的氧需求,氧气量就制约了微生物的活性,进而影响了微生物分解有机物反应速率,进而影响了处理效果。1、稳定塘有哪几种主要类型,各适用于什么场合? 答:好氧塘:好氧塘的深度较浅,阳光能透至塘底,全部塘水内都含有溶解氧,塘内菌藻共生,溶解氧主要是由藻类供给,好氧微生物起净化污水作用。适用于低有机物浓度污水。兼性塘:兼性塘的深度较大,上层是好氧区,藻类的光合作用和大气复氧作用使其有较高的溶

26、解氧,由好氧微生物起净化污水作用;中层的溶解氧逐渐减少,称兼性区(过渡区),由兼性微生物起净化作用;下层塘水无溶解氧,称厌氧区,沉淀污泥在塘底进行厌氧分解。适用于富含N,P等营养物质及一些难去除的有机污染物的污水。(占地面积大)厌氧塘:厌氧塘的塘深在2m以上,有机负荷高,全部塘水均无溶解氧,呈厌氧状态,由厌氧微生物起净化作用,净化速度慢,污水在塘内停留时间长。适用于高温高有机物浓度的污水。曝气塘:曝气塘采用人工曝气供氧,塘深在2m以上,全部塘水有溶解氧,由好氧微生物起净化作用,污水停留时间较短。深度处理塘:深度处理塘又称三级处理塘或熟化塘,属于好氧塘。其进水有机污染物浓度很低,一般BOD530

27、mg/L。常用于处理传统二级处理厂的出水,提高出水水质,以满足受纳水体或回用水的水质要求。1、 污水土地处理系统中的工艺类类型有哪些?各有什么特点?答:慢速渗滤系统:慢速渗滤系统的污水投配负荷一般较低,渗流速度慢,故污水净化效率高,出水水质优良。快速渗滤系统:快速渗滤土地处理系统是一种高效、低耗、经济的污水处理与再生方法。适用于渗透性能良好的土壤,如砂土、砾石性砂土、砂质垆坶等。污水灌至快速滤渗田表面后很快下渗进入地下,并最终进入地下水层。灌水与休灌反复循环进行,使滤田表面土壤处于厌氧-好氧交替运行状态,依靠土壤微生物将被土壤截留的溶解性和悬浮有机物进行分解,使污水得以净化。地表漫流系统:地表

28、漫流系统适用于渗透性的黏土或亚黏土,地面的最佳坡度为 2 8。废水以喷灌法或漫灌法有控制地在地面上均匀地漫流,流向设在坡脚的集水渠,在流动过程中少量废水被植物摄取、蒸发和渗入地下。地面上种牧草或其他作物供微生物栖息并防止土壤流失,尾水收集后可回用或排放水体。湿地处理系统:湿地处理系统是一种利用低洼湿地和沼泽地处理污水的方法。污水有控制地投配到种有芦苇、香蒲等耐水性、沼泽性植物的湿地上,废水在沿一定方向流动过程中,在耐水性植物和土壤共同作用下得以净化。地下渗滤处理系统:地下污水处理系统是将污水投配到距地面约0.5m深、有良好渗透性的底层中,藉毛管浸润和土壤渗透作用,使污水向四周扩散,通过过滤、沉

29、淀、吸附和生物降解作用等过程使污水得到净化。2、厌氧发酵分为哪个阶段?为什么厌氧生物处理有中温消化和高温消化之分?污水的厌氧生物处理有什么优势,又有哪些不足之处?答:通常厌氧发酵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水解发酵阶段:复杂的有机物在厌氧菌胞外酶的作用下,首先被分解为简单的有机物。继而简单的有机物在产酸菌的作用下经过厌氧发酵和氧化转化成乙酸、丙酸、丁酸等脂肪酸和醇类等。 第二阶段为产氢产乙酸阶段:产氢产乙酸菌把第一阶段中产生的中间产物转化为乙酸和氢,并有二氧化碳生成。 第三阶段为产甲烷阶段:产甲烷菌把第一阶段和第二阶阶段产生的乙酸、氢气和二氧化碳等转化为甲烷。厌氧生物处理可以在中温(35一38)进

30、行(称中温消化),也可在高温(52一55)进行(称高温消化)。因为在厌氧生物处理过程中需考虑到各项因素对产甲烷菌的影响,因为产甲烷菌在两个温度段(即35一38和52一55)时,活性最高,处理的效果最好。厌氧生物处理优势在于:应用范围广,能耗低,负荷高,剩余污泥量少,其浓缩性、脱水性良好,处理及处置简单。另外,氮、磷营养需要量较少,污泥可以长期贮存,厌氧反应器可间歇性或季节性运转。其不足之处:厌氧设备启动和处理所需时间比好氧设备长;出水达不到要求,需进一步进行处理;处理系统操作控制因素较复杂;过程中产生的异味与气体对空气有一定影响。3、 影响厌氧生物处理的主要因素有哪些?提高厌氧处理的效能主要从

31、哪些方面考虑?答:影响厌氧生物处理的主要因素有如下:pH、温度、生物固体停留时间、搅拌和混合、营养与C/N比、氧化还原电位、有机负荷、厌氧活性污泥、有毒物质等。提高厌氧生物处理的效能可考虑:1 .pH维持在6.87.2之间, 2.温度可以维持在中温(35一38),也可以是高温(52一55) 3.保持较长的生物固体停留时间 4.系统内避免进行连续的剧烈搅拌 5.碳:氮:磷控制为200-300:5:1为宜。 6.需控制有毒物质的浓度,以防止有毒物质影响微生物的生存而使效果降低。4、 试比较现有几种厌氧处理方法和构筑物的优缺点和适用条件。答:几种厌氧处理方法和构筑物的优缺点和适用条件如下表:方法或反

32、应器适用条件优点缺点传统消化法在一个消化池内进行酸化,甲烷化和固液分离。适用于小型,低投入系统。设备简单反应时间长,池容积大;污泥易随水流带走厌氧生物滤池微生物固着生长在滤料表面,适用于悬浮固体量低的污水设备简单,能承受较高负荷,出水悬浮固体低,能耗小底部易发生堵塞,填料费用较贵厌氧接触法用沉淀池分离污泥并进行回流,消化池中进行适当搅拦,池内呈完全混合,能适应高有机物浓度和高悬浮固体的污水能承受较高负荷,有一定抗冲坝子负荷能力,运行较稳定,不受进水悬浮固体的影响;出水悬浮固体低负荷高时污泥会流失,设备较多,操作要求较高上流式厌氧污泥床反应器消化和固液分离在一个池内,微生物量很高,适用于高负荷污

33、水负荷高;总容积小,能耗低,不需搅拌如设计不善,污泥会大量消失,池的构造复杂两相厌氧处理法酸化和甲烷化在两个反应器进行,两个反应器可以采用不同反应温度能承受较高负荷,耐冲击,运行稳定设备较多,运行操作较复杂3、化学混凝法的原理和适用条件是什么?城镇污水的处理是否可以用化学混凝法,为什么?答:原理:混凝是通过向废水中投加混凝剂(coagulant),破坏胶体的稳定性,通过压缩双电层作用、吸附架桥作用及网捕作用使细小悬浮颗粒和胶体微粒聚集(aggregation)成较粗大的颗粒而沉降与水分离,使废水得到净化。适用条件:废水中有细小悬浮颗粒和胶体微粒,这些颗粒用自然沉降法很难从水中分离出去。城镇污水

34、处理不适合用化学混凝法,因为要不断向废水中投药,经常性运行费用较高,沉渣量大,且脱水较困难。7、 物理化学处理与化学处理相比,在原理上有何不同?处理的对象有什么不同?在处理成本和运行管理方面又有什么特点?物理化学处理化学处理原理利用物理化学反应的原理来去除污水中溶解的有害物质,回收有用组分,并使污水得到深度净化的方法。利用化学反应的作用去除水中的杂质处理的对象与化学处理相似,尤其适于杂质浓度很高的污水或是杂质浓度很低的污水水中的无机的或有机的(难于生物降解的)溶解物质或胶体物质处理成本较高较高,但相对物化处理法较低运行管理较方便,但比化学处理法复杂较为方便4、在稳定塘的设计计算时一般采用什么方

35、法?应注意哪些问题?答:一般采用经验法。要注意:塘的位置:稳定塘应设在居民区下风向200m以外,以防止塘散发的臭气影响居民区。此外,塘不应设在距机场2km以内的地方,以防止鸟类(如水鸥)到塘内觅食、聚集,对飞机航行构成危险。防止塘体损害:为防止浪的冲刷,塘的衬砌应在设计水位上下各0.5m以上。若需防止雨水冲刷时,塘的衬砌应做到堤顶。衬砌方法有干砌块石、浆砌块石和混凝土板等。在有冰冻的地区,背阴面的衬砌应注意防冻:若筑堤土为黏土时,冬季会因毛细作用吸水而冻胀,因此,在结冰水位以上位置换为非黏性土。塘体防渗:稳定塘的渗漏可能污染地下水源;若塘体出水再考虑回用,则塘体渗漏会造成水资源损失,因此,塘体

36、防渗是十分重要的。但某些防渗措施的工程费用较高,选择防渗措施时应十分谨慎。防渗方法有素土夯实、沥青防渗衬面、膨胀土防渗衬面和塑料薄膜防渗衬面等。塘的进出口:进出口的形式对稳定塘的处理效果有较大影响。设计时应注意配水、集水均匀,避免短流、沟流及混合死区。主要措施为采用多点进水和出水;进口、出口之间的直线距离尽可能大;进口、出口的方向避开当地主导风向。第一题,处理污水量为21600m3/d,经沉淀后的BOD5为250mg/L,希望处理后的出水BOD5为20mg/L。要求确定曝气池的体积、排泥量和空气量。经研究,还确立下列条件:(1)污水温度为20;(2)曝气池中混合液挥发性悬浮固体(MLVSS)同

37、混合液悬浮固体(MLSS)之比为0.8;(3)回流污泥SS浓度为10000mg/L;(4)曝气池中MLSS为3500 mg/L;(5)设计的c为10d;(6)出水中含有22mg/L生物固体,其中65是可生化的;(7)污水中含有足够的生化反应所需的氧、磷和其他微量元素;(8)污水流量的总变化系数为2.5。 1.估计出水中溶解性BOD5的浓度出水中总的BOD5出水中溶解性的BOD5出水中悬浮固体的BOD5确定出水中悬浮固体的BOD5 : (a)悬浮固体中可生化的部分为0.6522 mg/L =14.2mg/L (b)可生化悬浮固体的最终BODL 0.65221.4 mg/L 20.3mg/L (c

38、)可生化悬浮固体的BODL为BOD50.6820.3 mg/L13.8mg/L (d)确定经曝气池处理后的出水溶解性BOD5 ,即s 20 mg/Ls13.8 mg/L s6.2 mg/L 计算处理效率E :E=(250-20)/250=92%若沉淀池能去除全部悬浮固体,则处理效率可达E=(250-6.2)/250=97.5%2.计算曝气池的体积3.计算每天排除的剩余活性污泥量 计算排除的以挥发性悬浮固体计的污泥量计算排除的以SS计的污泥量4.计算回流污泥比r 5.计算曝气池的水力停留时间 (1)生化反应中含碳有机物全部生化所需的氧量:(2)生化反应所需氧量:所需氧量(7744-1.42164

39、5.7) kg/d 5407.1 kg/d 1)若空气密度为1.201kg/m3,空气中含有的氧量为23.2,则所需的理论空气量为: (2)实际所需的空气量为: (3)设计所需的空气量为: 第二题,设城市污水厂的BOD5为200mg/L,SS为200mg/L,其中80为VSS,VSS中40为不可降解的惰性物质。污水经过初次沉淀后,BOD5的去除率为30,SS的去除率为60,污水最大流量为420m3/h,要求处理后出流的SS为20mg/L左右,BOD5小于10mg/L。计算曝气池的体积和需氧量。 1.计算曝气池的体积曝气池体积为:2.计算MLSS 3.计算理论需氧速率每天的理论需氧量为:第三题,

40、已知污水处理厂设计平均流量Q=20000M3/D,服务人口100000人,初沉污泥量按25G、(人 日),污泥含水率97,请设计曝气式沉砂池和平流式沉淀池。解:Qmax=20000/(24*3600)=0.23M3/S=833.3M3/H曝气式沉砂池:总有效容积:V=60*Qmax*t=60*0.23*2=27.6m3池断面面积:A=Qmax/Vmin=0.23/0.08=2.88m2池总宽度:B=A/Hmin=池长L=V/A=27.6/2.88=9.58m所需曝气量:q=60D*Qmax=60*0.23*0.2=2.76m3/min平流式沉淀池:沉淀区表面积:A=Q(max)/q=833.3

41、/2.5=333.3m2沉淀区有效水深:h2=q*t=2.5*1=2.5m沉淀区有效容积:V=A*h2=333.3/3=111.1m3沉淀池长度:L=3.6*v*t=3.6*0.0005*3600=6.48m沉淀区总宽度:B=A/L=333.3/6.48=51.44m沉淀池数量:n=B/b=51.44/401,取2污泥区容积:V=(S*N*T)/1000=(20000*1000*4*3%)/24*1000=100m2沉淀池总高度:H=h1+h2+h3+h4=0.3+2.5+0.3+2.1=5.2m(S1=25m2 S2=1m2 h4=0.35m h4=1.75m L1=1.5m L2=0.3m

42、)贮泥池容积:V=1/3*h4(S1+S2+ )=3.61m3贮泥池以上梯形部分污泥容积:V=(L1/2+L2/2)*h4*b=63m3第四题, 某种污水在一连续进水和完全均匀混合的反应器中进行处理,反应不可逆,符合一级反应,V=KSA,K=0.15D-1,求当反应池容积为20M3,反应效率为98时,该反应池能够处理的污水流量为多大?解:设Q为污水流量,S为底物浓度:则Q*S=20*v=k*S*20则:Q=20k=0.15*20=3m3/d Q(实)=Q/98%=3.06m3/d第五题,某工业废水水师为600M3,BOD5为430MG/L,经初沉池进入高负荷生物滤池处理,要求出水BOD5=30

43、MG/L,试计算高负荷生物滤池尺寸和回流比。解:设回流稀释后进水BOD5为250mg/L430Q1+30Q2=250(Q1+Q2)回流比Q2/Q1=0.82设有机负荷Lv=1.2kgBOD5/(m3*d)V=QS/(Lv*1000000) =215m3设池深为2.5m,A=V/H=86m2采用5个池,则:A1=A/5=17.2m2直径D= =4.68m第六题,某印染厂废水量为1500m3/d,废水平均BOD5为170mg/L,COD为600mg/L,采用生物接触氧化池处理,要求出水BOD5=20mg/L,COD=250mg/L,试计算生物接触氧化池的尺寸。解:有效容积:V=Q(S0-Se)/L

44、=1500(170-20)/5*1000=45m3总面积:A=V/h=45/3=15m2池数:N=A/A1=15/3取5个池深:h=h0+h1+h2+h3=3.0+0.5+0.5+0.5=4.5m有效停留时间:t=V/Q=945/1500=0.63d供气量:D=D0Q=15*1500=22500m3第七题,某印染厂废水量为1000m3/d,废水平均BOD5为170mg/L,COD为600mg/L,试计算生物转盘的尺寸。解:转盘总面积: A=(QS)/L=(1000*170)/30=5666.7m2转盘盘片数: m=0.64A/D2=0.64*5666.7/1.5=2417.8取2418片处理池

45、有效长度: L=m(a+b)K=2418(25+20)1.2=130.6m处理池有效容积: V=0.32(D+2&)(D+2&)L=0.32(1.5+2*0.25) (1.5+2*0.25)130.6=167.2m2转盘的转速: 设为3.0r/min.第八题,某地区设计人口为80000人,人均日污水量为100L,污泥含水率为95,试估算完全混合污泥消化池的有效容积。解:设采用厌氧消化法,消化时间为0.5天,则V=Qt=80000*0.1*0.5=4000m3第九题。已知某城镇人口80000人,排水量定额为100L/(人d),BOD5为 20g/(人 d)。设有一座工厂,污水量为2000m3/d

46、,其BOD5为2200mg/L。拟混合采用回流式生物滤池进行处理,处理后出水的BOD5要求达到30mg/L。解: 基本设计参数计量(设在此不考虑初次沉淀池的计算) 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总水量: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混合后的BOD5浓度:由于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混合后BOD5浓度较高,应考虑回流,设回流稀释后滤池进水BOD5为300mg/L,回流比为BOD5为300mg/L,回流比为:生物滤池的个数和滤床尺寸计算 设生物滤池的有机负荷率采用1.2kgBOD5/(m3d),于是生物滤池总体积为: 设池深为2.5m,则滤池总面积为: 若采用6个滤池,每个滤池面积: 滤池直径为: 校核 经过计算,采用6个直径21m、高2.5m的高负荷生物滤池。第十题,某废水处理厂的剩余活性污泥量为240m3/d,含水率为99.3%,泥温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农业报告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