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部公告第1309号.doc

上传人:sccc 文档编号:5519794 上传时间:2023-07-17 格式:DOC 页数:64 大小:245.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农业部公告第1309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4页
农业部公告第1309号.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4页
农业部公告第1309号.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4页
农业部公告第1309号.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4页
农业部公告第1309号.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农业部公告第1309号.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农业部公告第1309号.doc(6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公告第1309号绵麦48、大地55等59个小麦、油菜品种业经第二届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第三次会议审定通过,现予公告。 二九年十二月十七日审定编号:国审麦2009001品种名称:绵麦48选育单位:绵阳市农业科学研究所品种来源:绵阳01821/贵农19-4特征特性:春性,成熟期与对照川麦107相当。幼苗半直立,生长势较旺,分蘖力强,成穗率较高。株高93厘米左右,茎秆弹性较好。穗层较整齐,穗长方形,长芒,白壳,白粒,籽粒半角质,较均匀,饱满。平均亩穗数26.2万穗,穗粒数36.4粒,千粒重46.6克。抗倒力较好。接种抗病性鉴定:白粉病免疫,慢条锈病,中感赤霉病,高感/中抗(抗

2、性分离)叶锈病。区试田间试验部分试点表现条锈病、白粉病较重。2006、2007年分别测定品质(混合样):籽粒容重784克/升、770克/升,硬度指数52.8(2008年),蛋白质含量11.49%、13.42%;面粉湿面筋含量23.0%、25.4%,沉降值20.6毫升、30.0毫升,吸水率55.7%、56.6%,稳定时间2.8分钟、3.4分钟,最大抗延阻力168E.U、182E.U,延伸性15.5厘米、16.8厘米,拉伸面积35.9平方厘米、39.2平方厘米。产量表现: 2006-2007年度参加长江上游冬麦组品种区域试验,平均亩产403.2公斤,比对照川麦107增产6.8%;2007-2008

3、年度续试,平均亩产370.6公斤,比对照川麦107增产8.5%。2008-2009年度生产试验,平均亩产370.3公斤,比对照增产5.5%。栽培技术要点:合理密植,每亩基本苗14万-16万苗。注意防治条锈病、白粉病,多雨年份注意防治赤霉病。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国家小麦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在西南冬麦区的四川、重庆东部、云南中部和北部、陕西汉中和安康地区、湖北襄樊地区、甘肃徽成盆地川坝河谷种植。审定编号:国审麦2009002品种名称:云麦53选育单位: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玉溪市农业科学研究所品种来源:96B-254/96B-6省级审定情况:2007年云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

4、定特征特性:春性,成熟期比对照川麦107早熟2天。幼苗直立,分蘖力偏弱,植株生长较旺。株高89厘米左右,叶片下披。穗层较整齐,大穗,穗长方形,长芒,白壳,白粒,籽粒半角质,较饱满。平均亩穗数21.0万穗,穗粒数41.9粒,千粒重49.6克。抗倒力中等。接种抗病性鉴定:白粉病免疫,慢条锈病、叶锈病,中感赤霉病。区试田间试验部分试点表现条锈病、白粉病较重。2006、2007年分别测定品质(混合样):籽粒容重788克/升、764克/升,硬度指数59.8(2008年),蛋白质含量13.34%、13.46%;面粉湿面筋含量28.8%、25.6%,沉降值16.4毫升、18.2毫升,吸水率59.3%/59.

5、7%,稳定时间1.1分钟、1.3分钟,最大抗延阻力50E.U、40E.U,延伸性15.8厘米、11.5厘米,拉伸面积8.1平方厘米、5.5平方厘米。产量表现:2006-2007年度参加长江上游冬麦组品种区域试验,平均亩产399.9公斤,比对照川麦107增产5.9%;2007-2008年度续试,平均亩产362.9公斤,比对照川麦107增产6.3%。2009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376.2公斤,比对照增产7.2%。栽培技术要点:适时播种,最佳播种期10月20-25日。合理密植,每亩基本苗14万-15万苗。注意防治条锈病、白粉病。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国家小麦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在西南冬麦区的云

6、南、重庆、四川盆地及川西南地区、贵州北部、湖北襄樊地区种植。审定编号:国审麦2009003品种名称:宁麦16选育单位: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生物技术研究所品种来源: 宁麦8号/宁麦9号省级审定情况:2008年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特征特性: 春性,成熟期比对照扬麦158晚熟1天。幼苗直立,苗叶色淡绿,分蘖力较强,成穗率中等。株高87厘米左右,叶片略披,株型略松散。穗层整齐,穗纺锤形,长芒,白壳,红粒,籽粒半角质,较饱满。平均亩穗数30.1万穗,穗粒数42.5粒,千粒重41.2克。抗倒性中等偏低。春季抗寒性与对照相当,接种抗病性鉴定:中抗赤霉病,慢叶锈病,中感白粉病、纹枯病,高感条锈病。区

7、试田间试验部分试点表现叶锈病、白粉病、纹枯病较重。2006、2007年分别测定品质(混合样):籽粒容重800克/升、786克/升,硬度指数58.0(2008年),蛋白质含量13.28%、13.00%;面粉湿面筋含量28.0%、28.0%,沉降值36.9毫升、33.5毫升,吸水率53.1%、53.1%,稳定时间7.2分钟、6.7分钟,最大抗延阻力570E.U、460E.U,延伸性15.2厘米、13.2厘米,拉伸面积116.3平方厘米、82.2平方厘米。产量表现: 2006-2007年度参加长江中下游冬麦组品种区域试验,平均亩产443.9公斤,比对照扬麦158增产5.9%;2007-2008年度续

8、试,平均亩产451.3公斤,比对照扬麦158增产4.6%。2008-2009年度生产试验,平均亩产421.6公斤,比对照增产11.5%。栽培技术要点:适时播种,适宜播期10月下旬至11月上旬。合理密植,土壤肥沃的高产田每亩基本苗12万苗左右,土壤肥力中等的田块每亩基本苗15万苗左右。注意防治锈病、白粉病、纹枯病。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国家小麦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在长江中下游冬麦区的江苏和安徽两省淮南地区(皖西地区除外)、湖北中北部、河南信阳、浙江中北部中上等肥力田块种植。审定编号:国审麦2009004品种名称:生选6号选育单位: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生物技术研究所品种来源:宁麦8号/宁麦9

9、号特征特性:春性,成熟期比对照扬麦158晚熟2天。幼苗直立,苗叶色深绿,苗期叶片细长上举,分蘖力强,成穗率中等。株高79厘米左右,株型紧凑。穗层欠整齐,穗纺锤形,较小,长芒,白壳,红粒,籽粒粉质,较饱满。平均亩穗数33.3万穗,穗粒数38.6粒,千粒重39.2克。抗倒性中等偏强。春季抗寒性与对照相当。接种抗病性鉴定:高抗赤霉病,慢叶锈病,中感白粉病、纹枯病,高感条锈病。区试田间试验部分试点表现白粉病、纹枯病、叶锈病较重。2006年、2007年分别测定品质(混合样):籽粒容重800克/升、784克/升,硬度指数54.3(2008年),蛋白质含量13.10%、13.10%;面粉湿面筋含量26.6%

10、、26.3%,沉降值24.0毫升、23.5毫升,吸水率53.1%、54.0%,稳定时间:2.2分钟、2.1分钟,最大抗延阻力110E.U、152E.U,延伸性12.7厘米、16.3厘米,拉伸面积15.0平方厘米、35.2平方厘米。产量表现: 2006-2007年度参加长江中下游冬麦组品种区域试验,平均亩产437.6公斤,比对照扬麦158增产4.4%;2007-2008年度续试,平均亩产433.6公斤,比对照扬麦158增产0.53%。2008-2009年度生产试验,平均亩产400.4公斤,比对照增产5.9%。栽培技术要点:适时播种,适宜播期10月下旬至11月上旬。合理密植,每亩基本苗15万苗左右

11、。注意防治锈病、白粉病、纹枯病。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国家小麦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在长江中下游冬麦区的江苏和安徽两省淮南地区、湖北中北部、河南信阳地区种植。审定编号:国审麦2009005品种名称:许科1号选育单位:河南省许科种业有限公司品种来源: 97042/漯麦四号省级审定情况:2007年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特征特性:半冬性,中晚熟,成熟期比对照新麦18晚熟2天,与周麦18同期。幼苗半匍匐,分蘖力较强,成穗率一般。株高88厘米左右,株型稍松散,旗叶短宽、上冲、深绿色,茎秆粗壮。穗层厚,穗大穗匀,码密,结实性好。穗纺锤形,长芒,白壳,白粒,籽粒半角质,饱满度较好。两年区试平均亩

12、穗数36.8万穗,穗粒数37.0粒,千粒重45.8克。冬季抗寒性一般,耐倒春寒能力一般。抗倒性较好。后期较耐高温,叶功能好,耐热性较好,成熟落黄好。接种抗病性鉴定:中感叶锈病、白粉病和赤霉病,高感条锈病、纹枯病。2008年、2009年分别测定品质(混合样):籽粒容重781克/升、776克/升,硬度指数64、67,蛋白质含量12.96%、12.99%;面粉湿面筋含量28%、26.4%,沉降值23.4毫升、24.4毫升,吸水率59.2%、60.4%,稳定时间2.8分钟、3.4分钟,最大抗延阻力154E.U、169E.,延伸性14.0厘米、13.4厘米,拉伸面积32平方厘米、34平方厘米。产量表现:

13、2007-2008年度参加黄淮冬麦区南片冬水组品种区域试验,平均亩产600.6公斤,比对照新麦18增产10.1;2008-2009年度续试,平均亩产548.3公斤,比对照新麦18增产9.2%。2008-2009年度生产试验,平均亩产514.3公斤,比对照新麦18增产7.8%。栽培技术要点:适宜播期10月上中旬,每亩适宜基本苗15万-20万苗。注意防治条锈病、叶锈病、纹枯病、赤霉病、蚜虫等病虫害。高水肥地要掌握好春季追肥浇水的时期,以控制植株过高,防止倒伏。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国家小麦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在黄淮冬麦区南片的河南(信阳、南阳除外),安徽北部、江苏北部、陕西关中灌区高中水肥地

14、块早中茬种植。 审定编号:国审麦2009006品种名称:洛麦21号选育单位:洛阳市农业科学研究院品种来源:洛麦1号/周麦13省级审定情况:2006年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特征特性:半冬性,中晚熟,成熟期比对照新麦18晚熟1天。幼苗近直立,叶黄绿色,分蘖力中等,成穗率较高。株高90厘米左右,株型紧凑,旗叶短宽、上冲,长相清秀,株行间透光性较好,茎杆较粗。穗层厚,穗大穗匀,结实性好。穗纺锤形,长芒,白壳,白粒,籽粒粉质、大小较均匀,腹沟深,饱满度一般。两年区试平均亩穗数36.4万穗,穗粒数36.4粒,千粒重44.8克。冬季抗寒性一般,耐倒春寒能力偏弱。抗倒性中等偏弱。耐旱性较好,熟相较好。

15、接种抗病性鉴定:中抗赤霉病,中感条锈病、纹枯病,高感叶锈病、白粉病。区试田间试验部分试点颖枯病偏重发生,高感条锈病。2007年、2008年分别测定品质(混合样):籽粒容重768克/升、775克/升,硬度指数60(2008年),蛋白质含量14.29%、14.02%;面粉湿面筋含量33.1%、30.4%,沉降值28.7毫升、26.7mL毫升,吸水率58.5%、56.8%,稳定时间2.4分钟、2.2分钟,最大抗延阻力174 E.U、163E.U,延伸性16.4厘米、16.4厘米,拉伸面积42平方厘米、40平方厘米。产量表现: 2006-2007年度参加黄淮冬麦区南片冬水组品种区域试验,平均亩产537

16、.3公斤,比对照新麦18增产3.4;2007-2008年度续试,平均亩产584.2公斤,比对照新麦18增产7.5。2008-2009年度生产试验,平均亩产496.8公斤,比对照新麦18增产5.5%。栽培技术要点:适宜播期10月上中旬,每亩适宜基本苗12万-15万苗。注意防治条锈病、叶锈病、白粉病、颖枯病、蚜虫、红蜘蛛等病虫害。高水肥地注意控制播量,掌握好春季追肥浇水的时期,防止倒伏。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国家小麦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在黄淮冬麦区南片的河南(信阳、南阳除外)、安徽北部、江苏北部、陕西省关中灌区高中水肥地块早中茬种植。审定编号:国审麦2009007品种名称:豫农982选育单位

17、:河南农业大学品种来源:HY9153/百农3217/豫麦49特征特性:半冬性,中晚熟,成熟期比对照新麦18晚熟2天。幼苗半匍匐,分蘖力中等,成穗率较高。株高80厘米左右,株型较紧凑,旗叶短宽、上冲。穗层整齐,穗多穗匀,码密粒多,结实性好。穗纺锤形,长芒,白壳,白粒,籽粒半角质,均匀度好,饱满度较好。两年区试平均亩穗数38.6万穗、41.0万穗,穗粒数33.7粒、34.1粒,千粒重45.9克、45.3克。冬季抗寒性较好,耐倒春寒能力偏弱。抗倒性较强。灌浆较快,耐后期高温能力一般,熟相好。接种抗病性鉴定:慢叶锈病,中感白粉病,高感条锈病、赤霉病、纹枯病。区试田间试验部分试点中感叶枯病。2007年、

18、2008年分别测定品质(混合样):籽粒容重799克/升、790克/升,硬度指数63(2008年),蛋白质含量14.22%、13.48%;面粉湿面筋含量30.6%、28.6%,沉降值31.5毫升、28.3毫升,吸水率56.8%、54.6%,稳定时间5.5分钟、4.2分钟,最大抗延阻力216 E.U、170E.U,延伸性15.5厘米、16.8厘米,拉伸面积48平方厘米、42平方厘米。产量表现: 2006-2007年度参加黄淮冬麦区南片冬水组品种区域试验,平均亩产549.7公斤,比对照新麦18增产5.33;2007-2008年度续试,平均亩产578.2公斤,比对照新麦18增产6.3。2008-200

19、9年度生产试验,平均亩产504.3公斤,比对照新麦18增产5.7。栽培技术要点:适宜播期10月上中旬,每亩适宜基本苗15万苗左右。注意防治纹枯病、条锈病、赤霉病、蚜虫等病虫害。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国家小麦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在黄淮冬麦区南片的河南(信阳、南阳除外)、安徽北部、江苏北部、陕西关中灌区、山东菏泽地区高中水肥地块早中茬种植。审定编号:国审麦2009008品种名称:洛麦23选育单位:洛阳市农业科学研究院品种来源:豫麦18/淮阴9628特征特性:半冬性,中晚熟,成熟期比对照新麦18晚熟1天。幼苗半匍匐,分蘖力中等,成穗率较高。株高76厘米左右,株型稍松散,旗叶短宽、上冲、深绿色,

20、茎秆弹性好。穗层整齐,穗多穗匀。穗纺锤形,长芒,白壳,白粒,籽粒粉质、粒小、整齐饱满。对肥水敏感,后期有早衰现象。两年区试平均亩穗数41.3万穗、42.6万穗,穗粒数34.5粒、36.5粒,千粒重40.7克、37.4克。冬季抗寒性较好,耐倒春寒能力一般。抗倒性较好。接种抗病性鉴定:中感白粉病、赤霉病,高感条锈病、叶锈病、纹枯病。区试田间试验部分试点颖枯病较重。2008年、2009年分别测定品质(混合样):籽粒容重808克/升、796克/升,硬度指数51.0、50.4,蛋白质含量14.13%、13.66%;面粉湿面筋含量31.5%、31.3%,沉降值24.4毫升、25.4毫升,吸水率57.4%、

21、57.7%,稳定时间2.0分钟、1.8分钟,最大抗延阻力170E.U、164E.U,延伸性13.8厘米、14.4厘米,拉伸面积34平方厘米、34平方厘米。产量表现:2007-2008年度参加黄淮冬麦区南片冬水组品种区域试验,平均亩产575.2公斤,比对照新麦18增产5.4;2008-2009年度续试,平均亩产549.2公斤,比对照新麦18增产9.42%。2008-2009年度生产试验,平均亩产511.1公斤,比对照新麦18增产7.1%。栽培技术要点:适宜播期10月上中旬,每亩适宜基本苗15万苗左右。注意防治条锈病、颖枯病、赤霉病、蚜虫等病虫害。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国家小麦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

22、。适宜在黄淮冬麦区南片的河南(信阳、南阳除外)、安徽北部、江苏北部、陕西关中灌区、山东菏泽地区高中水肥地早中茬种植。审定编号:国审麦2009009品种名称:淮麦28选育单位:江苏徐淮地区淮阴农业科学研究所品种来源:周麦13/新麦9号特征特性:半冬性,中晚熟,成熟期比对照新麦18晚熟1天,比对照周麦18早熟1天。幼苗半匍匐,叶色浓绿色,分蘖力较强,成穗率偏低。株高93厘米左右,株型紧凑,旗叶宽长、上冲,叶色深绿,植株有蜡质,株行间透光性好。穗层不整齐,穗大穗匀,结实性好。穗纺锤形,长芒,白壳,白粒,籽粒半角质、腹沟较深、饱满度一般。两年区试平均亩穗数37.4万穗,穗粒数38.7粒,千粒重41.3

23、克。冬季抗寒性较好,耐倒春寒能力较弱。抗倒性中等。较耐高温,熟相好。接种抗病性鉴定:慢叶锈病,中感条锈病、白粉病,高感赤霉病、枯病。区试田间试验部分试点中感叶枯病,高感叶锈病和条锈病,有颖枯病发生。2008年、2009年分别测定品质(混合样):籽粒容重798克/升、790克/升,硬度指数49.0、51.5,蛋白质含量13.53%、14.12%;面粉湿面筋含量27.4%、28.2%,沉降值29.8毫升、32.7毫升,吸水率53.1%、53.4%,稳定时间6.4分钟、8.2分钟,最大抗延阻力298E.U、387E.U,延伸性13.9厘米、12.4厘米,拉伸面积59平方厘米、66平方厘米。产量表现:

24、2007-2008年度参加黄淮冬麦区南片冬水组品种区域试验,平均亩产576.3公斤,比对照新麦18增产6;2008-2009年度续试,平均亩产545.3公斤,比对照新麦18增产9.54%。2008-2009年度生产试验,平均亩产505.6公斤,比对照新麦18增产7.3%。栽培技术要点:适宜播期10月上中旬,每亩适宜基本苗15万-18万苗。注意防治条锈病、叶锈病、纹枯病、蚜虫等病虫害。高水肥地注意控制播量,掌握好春季追肥浇水的时期,防止倒伏。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国家小麦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在黄淮冬麦区南片的河南(信阳、南阳除外)、安徽北部、江苏北部、陕西关中灌区、山东菏泽地区高中水肥地块

25、早中茬种植。审定编号:国审麦2009010品种名称:淮麦29选育单位:江苏徐淮地区淮阴农业科学研究所品种来源:淮麦20/绵阳04254特征特性:半冬性,中晚熟,成熟期比对照新麦18晚熟1天。幼苗匍匐,分蘖力较强,成穗率一般。株高90厘米左右,株型半松散,旗叶上冲,植株有蜡质,长相清秀,株行间透光性好,茎秆弹性一般。穗层厚,穗多穗匀,穗偏小,结实性好。穗纺锤形,长芒,白壳,白粒,籽粒角质、均匀饱满。两年区试平均亩穗数41.8万穗,穗粒数32.9粒,千粒重41.7克。冬季抗寒性好,耐倒春寒能力较好。抗倒性中等偏弱。后期有早衰现象,耐旱性一般,熟相一般。接种抗病性鉴定:中感条锈病、白粉病、纹枯病,高

26、感叶锈病、赤霉病。区试田间试验部分试点高感条锈病,叶枯病重。2007年、2008年分别测定品质(混合样):籽粒容重800克/升、808克/升,硬度指数64.0(2008年),蛋白质含量14.91%、14.08%;面粉湿面筋含量33.3%、31.0%,沉降值35.0毫升、30.2毫升,吸水率59.3%,57.0%,稳定时间6.8分钟、6.9分钟,最大抗延阻力346 E.U、324E.U,延伸性13.4厘米、13.2厘米,拉伸面积64平方厘米、59平方厘米。产量表现:2006-2007年度参加黄淮冬麦区南片冬水组品种区域试验,平均亩产548.4公斤,比对照新麦18增产5.6;2007-2008年度

27、续试,平均亩产573.7公斤,比对照新麦18增产5.2。2008-2009年度生产试验,平均亩产501.7公斤,比对照新麦18增产5.2%。栽培技术要点:适宜播期10月上中旬,每亩适宜基本苗12万-15万苗。注意防治条锈病、叶锈病和赤霉病。高水肥地注意控制播量,掌握好春季追肥浇水的时期,防止倒伏。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国家小麦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在黄淮冬麦区南片的河南(信阳、南阳除外)、安徽北部、江苏北部、陕西关中灌区、山东菏泽地区高中水肥地块早中茬种植。审定编号:国审麦2009011品种名称:浚麦99-7选育单位:浚县丰黎种业有限公司品种来源:98264/豫麦52特征特性:半冬性,中熟

28、,成熟期与对照新麦18同期。幼苗半匍匐,叶宽短、叶色浓绿,分蘖力中等,成穗率较高。株高86厘米左右,株型偏紧凑,旗叶短宽直立,干尖较明显,茎秆弹性一般。穗层整齐,穗子较大。穗长方形,长芒,白壳,白粒,籽粒半角质、饱满度较好。两年区试平均亩穗数41.3万穗,穗粒数36.1粒,千粒重40.0克。冬季抗寒性较好,耐倒春寒能力较弱。抗倒性中等偏弱。较耐后期高温,熟相好。接种抗病性鉴定:中抗纹枯病,中感叶锈病、白粉病、赤霉病,中感至高感条锈病。区试田间试验部分试点叶枯病中等偏重发生,高感条锈病。2007年、2008年分别测定品质(混合样):籽粒容重786克/升、782克/升,蛋白质含量14.78%、14

29、.13/%;面粉湿面筋含量32.6%、31.2/%,沉降值32.9毫升、33.3毫升,吸水率54.5%、53.3/%,稳定时间2.6分钟、2.6分钟,最大抗延阻力223 E.U、216/E.U,延伸性17.0厘米、16.8厘米,拉伸面积56平方厘米、53平方厘米。产量表现:2006-2007年度参加黄淮冬麦区南片冬水组品种区域试验,平均亩产540.5公斤,比对照新麦18增产4.1;2007-2008年度续试,平均亩产577公斤,比对照新麦18增产5.8。2008-2009年度生产试验,平均亩产500.4公斤,比对照新麦18增产4.9%。栽培技术要点:适宜播期10月上中旬,每亩适宜基本苗12万-

30、15万苗。注意防治条锈病、叶锈病。高水肥地注意控制播量,掌握好春季追肥浇水的时期,防止倒伏。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国家小麦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在黄淮冬麦区南片的河南(信阳、南阳除外)、安徽北部、江苏北部、陕西关中灌区、山东菏泽地区高中水肥地块早中茬种植。审定编号:国审麦2009012品种名称:郑育麦9987选育单位:郑州市友邦农作物新品种研究所品种来源:豫麦21 /豫麦2号/豫麦57省级审定情况:2007年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特征特性:半冬性,中晚熟,成熟期比对照新麦18晚熟2天。幼苗半匍匐,分蘖力中等,成穗率较高,成穗数中等。株高78厘米左右,株型半紧凑,旗叶短宽、上冲,株行

31、间透光性好,茎秆硬。穗层整齐,穗大穗匀。穗近方形,长芒,白壳,白粒,籽粒半角质、光泽度好、饱满度较好。两年区试平均亩穗数38.6万穗,穗粒数30.7粒,千粒重51.2克。冬季抗寒性中等,耐倒春寒能力较弱。抗倒性较强。叶功能好,耐后期高温,熟相中等。接种抗病性鉴定:中感条锈病、白粉病、赤霉病、纹枯病,高感叶锈病。区试田间试验部分试点条锈病较重。2007年、2008年分别测定品质(混合样):籽粒容重787克/升、780克/升,硬度指数62.0(2008年),蛋白质含量13.41%、13.42%;面粉湿面筋含量30.0%、28.9%,沉降值19.1毫升、24.7毫升,吸水率59.1%、57.8%,稳

32、定时间2.2分钟、2.8分钟,最大抗延阻力143 E.U、132E.U,延伸性15.5厘米、14.1厘米,拉伸面积33平方厘米、28平方厘米。产量表现:2006-2007年度参加黄淮冬麦区南片冬水组品种区域试验,平均亩产542.3公斤,比对照新麦18增产3.92;2007-2008年度续试,平均亩产567.6公斤,比对照新麦18增产4.4。2008-2009年度生产试验,平均亩产496.4公斤,比对照新麦18增产5.4%。栽培技术要点:适宜播期10月上中旬,每亩适宜基本苗18万-22万苗。注意防治叶锈病、条锈病。春季适当提早进行返青期、拔节期的水肥管理。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国家小麦品种审定标准

33、,通过审定。适宜在黄淮冬麦区南片的河南(信阳、南阳除外)、安徽北部、江苏北部、陕西关中灌区高中水肥地块早中茬种植。 审定编号:国审麦2009013品种名称:轮选988选育单位: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新乡市中农矮败小麦育种技术创新中心品种来源:矮败小麦轮回选择群体特征特性:半冬性,中晚熟,成熟期比对照新麦18晚熟2天。幼苗半匍匐,分蘖力中等,成穗率较高。株高90厘米左右,株型松散,旗叶窄长、上挺,下部郁蔽,茎秆弹性差。穗层整齐,穗大穗匀。穗纺锤形,长芒,白壳,白粒,籽粒角质、饱满度中等。两年区试平均亩穗数41.1万穗,穗粒数33.7粒,千粒重43.5克。冬季抗寒性较好,耐倒春寒能力较好。

34、抗倒性较差。耐旱性较好,熟相较好。接种抗病性鉴定:高抗白粉病,慢条锈病、叶锈病,中感赤霉病、纹枯病。区试田间试验部分试点感白粉病较重,叶枯病中等发生。2007年、2008年分别测定品质(混合样):籽粒容重794克/升、792克/升,硬度指数62.0(2008年),蛋白质含量14.31%、14.16%;面粉湿面筋含量32.2%、32.0%,沉降值32.8毫升、31.3毫升,吸水率63.4%、63.4%,稳定时间2.0分钟、1.9分钟,最大抗延阻力192 E.U、168E.U,延伸性16.4厘米、17.9厘米,拉伸面积46平方厘米、44平方厘米。产量表现:2006-2007年度参加黄淮冬麦区南片冬

35、水组品种区域试验,平均亩产537.4公斤,比对照新麦18增产3.5;2007-2008年度续试,平均亩产575.4公斤,比对照新麦18增产5.9。2008-2009年度生产试验,平均亩产495.9公斤,比对照新麦18增产5.3%。栽培技术要点:适宜播期10月上中旬,每亩适宜基本苗12万-15万苗。注意防治白粉病、纹枯病、赤霉病、蚜虫等病虫害。高水肥地注意控制播量,掌握好春季追肥浇水的时期,防止倒伏。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国家小麦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在黄淮冬麦区南片的河南(信阳、南阳除外)、安徽北部、江苏北部、陕西关中灌区、山东菏泽地区高中水肥地块早中茬种植。审定编号:国审麦2009014

36、品种名称:新麦21选育单位:河南省新乡市农业科学院品种来源:偃展1号/新麦9号特征特性:弱春性偏半冬性,中晚熟,成熟期比对照偃展4110晚熟2天。幼苗半匍匐,叶短宽,分蘖中等,成穗率高。株高85厘米左右,株型紧凑,旗叶上冲,茎秆弹性好。穗层整齐,穗多穗匀,结实性好。穗纺锤形,较长,码稀,长芒,白壳,白粒,籽粒半角质,饱满度较好。两年区试平均亩穗数41.7万穗,穗粒数34.1粒,千粒重40.9克。冬季抗寒性好,耐倒春寒性较好。抗倒性较好。有一定耐旱性,耐后期高温,熟相较好。接种抗病性鉴定:中感叶锈病、白粉病、赤霉病、纹枯病,高感条锈病。2007年、2008年分别测定品质(混合样):籽粒容重795

37、克/升、800克/升,硬度指数65.0(2008年),蛋白质含量14.95%、15.04%;面粉湿面筋含量35.7%、34.7%,沉降值30.0毫升、34.5毫升,吸水率64.2%、63.6%,稳定时间2.3分钟、2.3分钟,最大抗延阻力174 E.U、145E.U,延伸性20.0厘米、22.0厘米,拉伸面积51平方厘米、47平方厘米。产量表现:2006-2007年度参加黄淮冬麦区南片春水组品种区域试验,平均亩产522.1公斤,比对照偃展4110增产2.8%;2007-2008年度续试,平均亩产587.2公斤,比对照偃展4110增产6。2008-2009年度生产试验,平均亩产500.5公斤,比

38、对照偃展4110增产4.9%。 栽培技术要点:适宜播期10月中下旬,每亩适宜基本苗16万-18万苗左右。注意防治条锈病、白粉病、蚜虫等病虫害。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国家小麦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在黄淮冬麦区南片的河南(南部稻茬麦区除外)、安徽北部、江苏北部、陕西关中灌区高中水肥地块中晚茬种植。审定编号:国审麦2009015品种名称:山农17选育单位:山东农业大学农学院、泰安市泰山区瑞丰作物育种研究所品种来源:L156 /莱州137特征特性:半冬性,晚熟,成熟期比对照石4185晚熟3天。幼苗近匍匐,分蘖力强,成穗率中等。株高81厘米左右,株型稍松散,旗叶上冲,茎秆细软,弹性一般。穗层整齐度一

39、般,穗长,小穗排列较稀,顶部小穗不育明显,小穗上位小花结实性差。穗纺锤形,长芒,白壳,白粒。两年区试平均亩穗数46.3万穗,穗粒数34.9粒,千粒重38.7克。抗寒性鉴定,抗寒性1级,抗寒性好。较耐后期高温,熟相好。接种抗病性鉴定:中抗赤霉病,高感条锈病、叶锈病、白粉病、纹枯病。2008年、2009年分别测定品质(混合样):籽粒容重804克/升、812克/升,硬度指数65.0、65.8,蛋白质含量13.33%、12.97%;面粉湿面筋含量28.1%、26.2%,沉淀指数37.5毫升、35.0毫升,吸水率56.6%、59.1%,稳定时间10.5分钟、8.6分钟,最大抗延阻力493E.U、530E

40、.U,延伸性12.8厘米、12.2厘米,拉伸面积85平方厘米、84平方厘米。产量表现:2007-2008年度参加黄淮冬麦区北片水地组品种区域试验,平均亩产548.4公斤,比对照石4185增产6.18%;2008-2009年度续试,平均亩产549.7公斤,比对照品种石4185增产7.93%。2008-2009年度生产试验,平均亩产531.0公斤,比对照品种石4185增产7.29%。栽培技术要点:适宜播种期10月上旬,每亩适宜基本苗10万-12万苗。高肥水地块注意控制播量,适当晚浇返青期、拔节期水,防止倒伏。注意防治条锈病、叶锈病、白粉病、蚜虫等病虫害。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国家小麦品种审定标准,通

41、过审定。适宜在黄淮冬麦区北片的山东、河北中南部、山西南部高中水肥地块种植。审定编号:国审麦2009016品种名称:冀5265选育单位:河北省农林科学院粮油作物研究所品种来源:冀5006/9204省级审定情况:2007年河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特征特性:半冬性,中晚熟,成熟期比对照石4185晚熟1天左右。幼苗匍匐,分蘖力强,成穗率中等。株高73厘米左右,株型半紧凑,旗叶宽,干尖重,茎秆弹性好。穗层整齐,穗纺锤形,长芒,白壳,白粒,籽粒角质、饱满。两年区试平均亩穗数41.4万穗,穗粒数36.4粒,千粒重40.4克。抗寒性鉴定,抗寒性1级,抗寒性好;耐倒春寒能力一般。抗倒性好。接种抗病性鉴定:

42、中抗赤霉病,中感纹枯病,中感至高感叶锈病,高感条锈病、白粉病。2007年、2008年分别测定品质(混合样):籽粒容重793克/升、813克/升,硬度指数61.0(2008年),蛋白质含量14.36%、14.83%;面粉湿面筋含量32.0%、33.5%,沉降值31.7毫升、28.4毫升,吸水率56.6%、56.5%,稳定时间3.6分钟、2.6分钟,最大抗延阻力190E.U、156E.U,延伸性17.2厘米、18.2厘米,拉伸面积47平方厘米、42平方厘米。产量表现: 2006-2007年度参加黄淮冬麦区北片水地组品种区域试验,平均亩产530公斤,比对照石4185增产3.78%;2007-2008

43、年度续试,平均亩产552.2公斤,比对照石4185增产6.91%。2008-2009年度生产试验,平均亩产523.2公斤,比对照品种石4185增产5.72%。栽培技术要点:适宜播种期10月上旬。每亩适宜基本苗18万-20万苗。播前种子包衣或药剂拌种,注意防治条锈病、叶锈病、白粉病等病害。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国家小麦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在黄淮冬麦区北片的山东、河北中南部、山西南部高中水肥地块种植。审定编号:国审麦2009017品种名称:邯麦13号选育单位:邯郸市农业科学院品种来源:山农太91136/冀麦36特征特性:半冬性,中熟,成熟期比对照石4185晚熟1天。幼苗半匍匐,分蘖力中等,成

44、穗率高。株高77厘米左右,株型紧凑,旗叶上举,长相清秀,茎杆坚硬。穗层较整齐,小穗排列紧密。穗纺锤形,短芒,白粒,角质,籽粒饱满。两年区试平均亩穗数40.3万穗,穗粒数37.7粒,千粒重40.6克。抗寒性鉴定,抗寒性2级,冬季抗寒性较好;耐倒春寒能力一般。抗倒性好。落黄好。接种抗病性鉴定:中抗赤霉病,中感条锈病、白粉病、纹枯病,高感叶锈病。区试田间试验部分试点感叶枯病较重。2007年、2008年分别测定品质(混合样):籽粒容重812克/升、822克/升,硬度指数61.0(2008年),蛋白质含量15.22%、15.43%;面粉湿面筋含量33.9%、35.0%,沉降值36.4毫升、34.1毫升,

45、吸水率56.6%、57.4%,稳定时间4.1分钟、3.8分钟,最大抗延阻力218E.U、202E.U,延伸性16.2厘米、17.4厘米,拉伸面积51平方厘米、51平方厘米。产量表现:2006-2007年度参加黄淮冬麦区北片水地组品种区域试验,平均亩产534公斤,比对照石4185增产4.56%;2007-2008年度续试,平均亩产537.5公斤,比对照石4185增产4.07%。2008-2009年度生产试验,平均亩产522.9公斤,比对照品种石4185增产5.66%。栽培技术要点:适宜播种期10月5-15日,中高水肥地每亩适宜基本苗20-22万苗。注意足墒播种、播后镇压,浇越冬水,注意防治叶锈病

46、、叶枯病、蚜虫等病虫害。 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国家小麦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在黄淮冬麦区北片的山东、河北中南部、山西南部高中水肥地块种植。审定编号:国审麦2009018品种名称:石麦19号选育单位:石家庄市农林科学研究院、河北省小麦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品种来源:石4185/(烟辐188/临8014)F2特征特性:半冬性,中熟,成熟期与对照石4185相当。幼苗半匍匐、分蘖力强,成穗率高。株高77厘米左右,株型紧凑,旗叶上冲,有干尖,茎秆韧性好。穗层整齐,小穗排列紧密,小穗多,结实性好。穗纺锤形,长芒,白壳,白粒,籽粒角质、光泽好,饱满。两年区试平均亩穗数42.0万穗,穗粒数38.2粒,千粒重4

47、0.3克。抗寒性鉴定,抗寒性1级,抗寒性好。抗倒性较好。较耐后期高温,熟相好。接种抗病性鉴定:中抗赤霉病,中感纹枯病,中感至高感条锈病,高感叶锈病、白粉病。2008年、2009年分别测定品质(混合样):籽粒容重808克/升、806克/升,硬度指数62.0、63.6,蛋白质含量14.43%、13.61%;面粉湿面筋含量30.3%、29.1%,沉淀值28.6毫升、31.0毫升,吸水率54.1%、55.6%,稳定时间4.4分钟、4.6分钟,最大抗延阻力268E.U、358E.U,延伸性12.6厘米、11.4厘米,拉伸面积47平方厘米、56平方厘米。产量表现:2007-2008年度参加黄淮冬麦区北片水

48、地组品种区域试验,平均亩产548.0公斤,比对照石4185增产6.10%;2008-2009年度续试,平均亩产543.9公斤,比对照石4185增产6.8%。2008-2009年度生产试验,平均亩产520.1公斤,比对照石4185增产5.09%。 栽培技术要点:适宜播种期10月5-15日,高水肥地每亩适宜基本苗18万-20万苗,中水肥地每亩适宜基本苗20万-22万苗,晚播适当加大播种量。播前种子包衣或药剂拌种,注意防治条锈病、叶锈病、白粉病等病害。 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国家小麦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在黄淮冬麦区北片的山东、河北中南部、山西南部高中水肥地块种植。审定编号:国审麦2009019品种名称:河农6049选育单位:河北农业大学品种来源:石6021/河农91459省级审定情况:2008年河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特征特性:半冬性,中熟,成熟期与对照石4185相当。幼苗匍匐,分蘖力较强,成穗率中等。株高90厘米左右,株型略松散,旗叶宽大。穗层厚,穗层整齐度一般,穗较大。穗纺锤形,长芒,白壳,白粒,籽粒半角质、较饱满。两年区试平均亩穗数40.5万穗,穗粒数40.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农业报告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