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代及明洪武青花.ppt

上传人:sccc 文档编号:5522188 上传时间:2023-07-18 格式:PPT 页数:33 大小:1.0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元代及明洪武青花.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元代及明洪武青花.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元代及明洪武青花.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元代及明洪武青花.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元代及明洪武青花.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元代及明洪武青花.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元代及明洪武青花.ppt(3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陶瓷系列之青花部分,之,元至正 明洪武青花,元代随着国内外贸易的发展需要,中国瓷业较宋代又有更大的进步,景德镇窑成功的烧制出青花瓷器。青花瓷的普遍出现和趋于成熟,产销兴旺,元人蒋祁著陶计略(记元代景德镇瓷业情况的唯一书籍)中记述:“窑火既歇,商争取售,而上者择焉,谓之捡窑。交之际,牙侩主之,运器入河,肩夫执券,次第件具,以凭商筹,谓之非子。”元青花瓷以景德镇为代表,其制作精美而传世极少,故而异常珍贵,根据时间大致分为延祐期、至正期和元末期三个阶段,其中又以“至正型”为最佳。元青花瓷开辟了由素瓷向彩瓷过渡的新时代,其富丽雄浑、画风豪放,绘画层次繁多,与中华民族传统的审美情趣大相径庭,实在是中国陶

2、瓷史上的一朵奇葩,同时也使景德镇一跃成为中世纪世界制瓷业的中心。元青花瓷造型独具特色。从制作工艺上看,此时出现了胎体厚重的巨大形体,如大罐、大瓶、大盘、大碗等。但也有精细之作,如胎体轻薄的高足碗、高足杯、匜、盘等。在元代社会,青花瓷还没有成为宫廷或人们日常生活的必需品,除酒具、明器外,主要产品是对外输出,因此元青花瓷的造型有一定特殊性,其原因乃是为了满足不同地域、不同生活习惯使用者的需要。如大罐、大瓶、大盘、大碗是为了适应伊斯兰国家广大穆斯林席地而坐、一起吃饭的习惯而特别生产的大型饮食器皿。而元时生产的小型器皿如小罐、小瓶、小壶则多销往菲律宾。根据考古资料可知,许多小件元青花瓷都是当年为满足东

3、南亚人陪葬需要而制作的外销商品。除了外销,元青花生产者对内为了符合元代社会生活习俗还生产了中小型瓶、炉、笔山、高足碗、连座器等。大体可综合为五大类。此外,还有鼎、水盂、香炉、观音等,其中以高足杯、玉壶春瓶、罐、梅瓶和大盘五种造型为最多。总之元青花瓷器造型既有恢弘雄伟的大器,又有秀美灵巧的小器,不论何种器型均形态优美,古朴端庄。元青花由于其存世量稀少(举世亦不过500件之多),历来被奉为不可多得的稀世珍品,成为瓷中之龙凤。,元青花简介,名作欣赏,这件珍贵的元青花双兽耳大罐,又称“僧帽盖钮青花罐”。高475厘米,口径166厘米。造型浑圆俊秀,纹饰绚丽多姿。侈口直颈,斜肩鼓腹,肩腹交界处置对称双兽耳

4、,下为矮圈足。通体绘有花纹六层。盖子绘莲瓣和金钱纹各一周,颈绘海浪纹,肩部饰连续的仰莲瓣纹,瓣纹中填绘杂宝。肩腹交界处绘二方连续花卉缠枝纹,腹部主题纹样为缠枝牡丹,以六朵盛开的牡丹大花为中心,枝叶缠绕其间,婉转多姿。下腹绘卷草和仰状莲瓣纹。通体纹饰富丽繁密,层次分明。青花色泽浓艳,釉面肥厚莹润。青花是一种传统的釉下彩瓷器,是元代景德镇制瓷业的重要成就。此件青花大罐于1973年在安徽蚌埠市东郊曹山明初大将汤和墓出土,是景德镇窑元青花瓷中一件难得的大器。,元景德镇窑青花双兽耳大罐,高35.6厘米口径5.5厘米英国国立维多利亚工艺博物院藏外撇小口,短颈,长圆腹,矮圈足。器外釉下绘青花,自肩往下依次为

5、几何形花瓣纹、缠枝花纹、人物故事图,菱格纹、仰覆莲瓣纹。人物故事图为元曲故事西厢记中崔老夫人拷问红娘一节,此即有名的“拷红”片段。人物刻画深刻,笔绘精细,青花呈色鲜艳,是十分难得的元青花精品。,元 景德镇窑青花西厢故事图瓶,高27.5厘米口径20.4厘米 上海博物馆藏 此罐即为典型的元代青花瓷器。器型直颈,圆腹,浅圈足,颈部绘海水波涛纹,肩部为缠枝莲,腹部主题纹样绘缠枝牡丹,陉部作变形莲瓣纹,图案繁密,但繁而不乱。,元 景德镇窑青花缠枝牡丹纹罐,口径42.5厘米足径25厘米 香港葛氏天民楼基金会藏 高7.8厘米十六瓣菱花式扳沿口,弧壁,矮圈足,足底露胎,呈米黄色。内外绘青花图案,盘心正中绘竹至

6、巴蕉及瓜果莲花纹,内壁为留白凸印花果纹,口沿绘波涛间饰梅花花朵纹一周。外壁绘变形莲瓣纹一周,釉色白中闪青,青花色调青蓝,局部有黑斑。,元 景德镇窑青花芭蕉瓜竹花果纹菱口大盘,高44.1厘米口径5.1厘米 江苏省江宁县沐英墓出土,南京市博物馆藏 此瓶为我国青花瓷中的上品,虽出自景德镇民窑,但其形态秀丽。瓶体肩部饰杂宝、缠枝莲一周,中部绘人物、松、竹、草、石等,下部饰变形莲瓣纹。瓶中所绘人物神情生动,景物布局适度,富有动感。体现了当时工匠的绘画水平。,元 景德镇窑青花“萧何月下追韩信”梅瓶,高32.5厘米底径9.8厘米口径9.7厘米 1964年保定永华南路出土,河北省博物馆藏胎薄而致密,釉面细腻润

7、泽。瓶呈八棱形,撇口,细长颈,鼓腹,圈足微外撇。身绘青花纹饰九层。颈绘蕉叶纹、回纹和莲瓣纹,腹部主体纹饰为双狮戏球图,狮回首翘足,嬉戏争斗。狮身系彩绸缨络,空白处间以杂宝。下腹、陉、足部绘线纹、莲瓣纹、回纹及卷草纹。青花色泽浓艳,纹饰生动,造型别致。,元景德镇窑青花狮球纹八棱玉壶春瓶,高36.8厘米 英国国立维多利亚工艺博物院藏唇口,短颈,圆肩,扁方体。肩两侧各有两条向上爬行状青花螭龙,组成双系,通体绘青花,颈部绘卷草纹,两面上部绘如意状云肩纹,内绘花卉凤纹,下部绘海水三爪云龙;两侧绘如意纹和花卉纹,造型别致,同类形制传世极少,制作精美,堪称佳品。,元 景德镇窑青花龙纹扁方瓶,高23.6厘米

8、静乐轩藏瓶喇叭口,细长颈,垂腹,圈足略外撤。器身作八棱形。腹部依瓶体分布八个梯形开光,开光内分绘各种题材的折枝花叶纹。主体纹饰之外,以蕉叶、仰覆莲瓣、卷草等作为辅助纹饰。八棱造型是元代景德镇青花瓷器的特殊风格,有玉壶春瓶、梅瓶、葫芦瓶、罐、执壶等各种器型。,元 景德镇窑青花折枝花叶纹八棱玉壶春瓶,高16厘米口径7.5厘米底径6厘米 1980年11月高安市出土,高安市博物馆藏 喇叭口,折肩,圆球腹,腹部出四戟,腹下部呈圆锥形。口沿内饰卷车纹:器外自颈至下腹部饰蕉叶纹、西蕃莲、变体莲纹及如意状卷叶图案,胎白质坚,白釉闪青,肥厚莹润,青花色泽青翠浓艳,造型古朴,构图严谨,是景德镇窑生产的青花瓷中的上

9、乘之作。,元 景德镇窑青花蕉叶纹出戟觚,高18.7厘米底径4.5厘米口径4厘米 1970年北京市旧鼓楼大街元代窖藏出土,首都博物馆藏 造型奇特。小口短颈,矮圈足,腹体扁圆。壶流塑成凤鸟的头部,羽毛长而飘洒。壶柄拳曲作凤尾,配上用青花勾画的两翅垂至壶体两侧,下面绘缠枝花卉。好像凤鸟飞翔于花丛之中。通体施白釉,釉色白中泛青。青花色泽浓重艳丽,有晕敌现象。扁壶造型新颖独恃,将天鸡壶和马蹬壶的造型合二为一。配上精美的青花纹饰,相互衬托,使其更增添几分艺术感染力,是不可多得的元青花瓷珍品。,元 景德镇窑青花凤首扁壶,高9.5厘米口径11厘米足径5厘米 1980年11月高安市出土,高安市博物馆藏敞口,直腹

10、壁,竹节形管状足。腹外壁绘缠枝菊纹,内口沿饰卷草纹1圈,底心直行草书“人生百年长在醉,算来三万六千场”的诗句。青花呈色泛灰,为国产青料所致。在瓷器上题诗盛行于唐代长沙窑,在一件长沙窑褐釉诗文壶上就有“春水春池满,春时春草生,春人饮春酒,春鸟鸣春声”的题诗。而元代景德镇青花瓷上题诗仅见此例。此器装饰独特,诗文直接表明了高足杯是饮酒器。,元景德镇窑青花诗文高足杯,口径29厘米足径10厘米 香港葛氏天民楼基金会藏 高12厘米撇口,浅腹,小圈足。属元代典型器型。内外绘青花纹饰,内心单圈绕内绘莲池鸳鸯纹,池中莲荷盛开,两只鸳鸯相对游弋,画面清新,笔绘自然流畅。内口沿绘缠枝栀子花一周。外壁绘缠枝莲纹一周,

11、腹下部为元青花常见的仰蓬纹装饰。,元 景德镇窑青花莲池鸳鸯纹碗,高11.4厘米口径13.2厘米足径3.9厘米 辽宁省博物馆藏敞口,弧壁,底置高足。白瓷胎。施白色透明袖,釉色白中乏青,足根及里露胎。以印花相青料绘画作为装饰,内底中心绘六瓣小花,并在花纹外围印一周莲瓣纹,内壁印双龙纹,外壁腹上部绘一火焰云龙纹,腹下部绘莲瓣纹,足外壁绘卷车纹和蕉叶纹。青花色调淡雅,印纹清晰。龙纹姿态矫健。,元 景德镇窑青花龙纹高足碗,这件元代青花八棱执壶高23.6厘米,口径4.9厘米,底径7.8厘米。胎色白黄,质地细腻,釉色蛋青,质感莹润。青花颜色较暗淡,有黑色沉淀。有盖。壶口为喇叭状,颈细长,腹颈间前有流后有柄,

12、下腹鼓,近底处内收,圈足外撇。通身绘青花纹饰。盖为圆尖钮,鼓顶八棱形,饰覆式莲瓣纹,向柄一侧有一小圆形钮。颈中部内束,饰一周回纹,上半部饰蕉叶纹,下半部覆莲纹内绘火焰宝珠纹。腹的上部在两周卷云纹之间饰六组折枝花卉,下部为仰式莲瓣一周。圈足饰卷草纹。流细长,自腹壁向上前弧曲,口流与壶口平,流颈间有S形花饰相连接,流身两侧饰卷云纹。柄宽而扁,安于腹颈之间,柄顶堆贴一卷云纹。造型秀美典雅,纹饰繁缛。1964年河北保定窖藏出土。现藏河北省博物馆。,元景德镇窑青花花卉纹八棱执壶,元青花云龙纹梨壶,壶呈梨型,矮圈足,平底。壶身饰一条张牙舞爪的龙。壶身两侧分饰流和把,与壶身主体纹饰相连。,元青花孔雀牡丹纹双

13、铺首罐,罐全身有纹饰五层。主体纹饰为盛开的牡丹及一只展翅的孔雀。其上下各饰仰覆莲一周,中饰各种花纹。两侧分饰一个铺首,亦有青花花纹。整件器端庄大气,纹饰繁缛,铺首亦为元青花少见,实属珍品。,通高48.7厘米,口径3.5厘米,底径14.1厘米。小口、凸唇、短颈、丰肩、圆鼓腹下收,短圈足稍外扬。配覆杯形盖,中置宝珠钮,盖内中心置空心圆柱形直管,合盖时不易脱落。此梅瓶纹饰多达九层,但却排列有序、主次分明。腹部主题纹饰缠枝牡丹,其余部位分别配以卷草、仰覆莲、格锦、灵芝、弦纹、云肩等辅助纹饰,云肩内填水浪,衬以荷莲。此瓶造型端庄挺拔,轮廓线秀美圆润,胎质坚实,青花发色浓艳青翠,料浓处见黑斑,构图丰满而雅

14、致,釉面莹润光亮,无愧于“冰肌玉骨”之美誉。属元青花梅瓶之上品。,元景德镇窑青花缠枝牡丹纹带盖梅瓶,佳士得香港2004年4月26日春季拍卖会,成交价21903750港元 高50.5cm 整罐纹饰可达六至七层,盘口,肩略收,圆腹,平底,似无圈足,肩两侧各饰一鱼耳,肩上方绘鸟语花卉纹,下绘覆莲,中饰杂宝,腹部主体绘缠枝牡丹,牡丹雍容华贵,青料聚集处泛黑,下部饰仰莲纹,整器纹饰繁而不杂,端庄大方,为元青花罐中极品。,元景德镇窑青花缠枝牡丹纹双鱼耳大罐,土耳其托普卡比博物馆藏 口径45cm 整盘体型硕大,折沿,纹饰为三组,最外为菱格纹,中为缠枝花卉纹,盘心主体纹饰绘孔雀庭院纹,中一伫立的孔雀分外显眼,

15、犹如鹤立鸡群,为整盘之亮点。在旁的庭院有明显的异域风格,这件作品可作为散落海外的元青花佳品。,元景德镇窑青花孔雀庭院纹大盘,土耳其托普卡比博物馆藏 口径45.1cm 青花实分两种,一为白地青花,一为青地白花,此即为一青地白花作品。此类型的作品至少以目前来看存世稀少。此盘棱口,青料满布盘身。无青料处呈白色,形成纹饰。从纹饰上看,此器有明显的异域风格。可见此器应为当时阿拉伯贵族向元朝政府订制的,从这个意义上讲,它见证了当时中国与阿拉伯地区的和睦关系。,元景德镇窑蓝地留白青花盘,土耳其托普卡比博物馆藏 高18.5cm口径40.5cm 此器可谓巧夺天工。不仅体型硕大,碗上每个部分都绘花纹,更将青花的两

16、种样式合二为一,既有青地白花,又有白地青花。此种碗又称大海碗,只在今阿拉伯地区有所发现。与上面的盘子相配,均为食器。由此可见当时阿拉伯人喜群聚而食,此器绘满了莲花。仅圈足漏胎,雍容华贵,为元青花之珍品。,元景德镇窑青花花口满莲纹大碗,土耳其托普卡比博物馆藏 高27.5cm 此罐主体纹饰为鱼藻纹,中绘一条大鱼,旁边绘水草,海藻,主体纹饰下绘仰莲纹,此器纹饰相较于上述的作品较简,但更显自然,朴素,给人以另一种气息。故此亦为元青花珍品。,元景德镇窑青花鱼藻纹大罐,高7.2厘米口径39厘米足径22.8厘米 香港葛氏天民楼基金会藏扳沿口,弧壁,矮圈足,足内无釉。内外釉下绘青花,主题纹样为鱼藻图,内心双圈

17、线中心绘鳜鱼一条,上下为水草两丛,鱼与水草笔绘十分流畅,富有动感。内壁绘缠枝莲花纹一周;口沿绘卷草纹一周。传世及出土元青花器上以鱼为主题者较为少见。,元 景德镇窑青花鱼藻纹菱口大盘,明洪武朝(西元13681398年,明太祖朱元璋年號),歷時30年。明代建國後不久,明太祖在景德鎮珠山設立禦窯廠,成為明代景德鎮最早的官窯,但到目前為止,還未發現真正帶洪武官窯紀年款的瓷器實物。南京博物院曾於明故宮玉帶河遺址發現了青花雲紋殘盤和其他一些青花殘片,雖然是殘瓷,但從其製作的精細上判斷,應為洪武官窯器,南京和江西等地區則出土了大量民窯實物標本。總體來說,洪武朝的青花瓷各方面都繼承了元代風格。器型粗大,胎體厚

18、重,青花色澤偏灰,圖案裝飾線條粗疏豪放,改變元代層次多,花紋滿的風格,趨向多留白。洪武青花瓷的胎體比較厚重,但比元代同類產品薄,呈現土黃色或者灰白色,手感均比較平滑。因為瓷土淘洗的粗細不同,胎質也有粗有細。官窯器因為工藝精細,一般瓷化程度較高,因而胎體緻密細白。民窯器則大多數胎體略含雜質,氧化鐵黑黃色疵點,偶有小片的窯渣粘附,呈淺灰白色。釉層肥厚光潤,白中泛青,晚期釉色趨淡,有極淡的卵白色。有些民窯器因為胎體稍粗而呈青灰或灰白色。釉質玻化程度較高,釉面極少有開片現象,釉面細膩、潔淨。,明洪武青花简介,洪武官窯青花主要使用含鐵量低、含錳量高且淘煉欠精的國產青料,呈色青中帶有灰色調,偏淺灰色,有部

19、分鐵銹斑深入胎骨,這是由於鈷料中含有金屬錳、鐵等雜質的緣故。一部分呈現淡藍色,色澤穩定,無暈散,色澤濃密處常能見到散佈著一些小雜質點,反倒表現出青花的層次。還有一部分是淺淡色中含深藍點,有少量暈散。洪武青花不同於典型的至正青花的背翠豔麗,不同於典型永樂、宣德青花的濃豔色澤而有自己的特點。明代永樂、宣德青花多採用進口蘇麻離青料燒制,色彩濃豔的背花紋飾泛出點點銀黑色結晶斑。這種青料比國產青料鐵的含量豐富,錳含量低。事實證明,青花料若不罩在釉下燒出後則為黑色,近似唐代時耀州窯白地黑色的作品;如果罩在釉下燒制,成品則為灰藍色。,明洪武青花简介,高32釐米 口徑8.5釐米 足徑11.5釐米 故宮博物院藏

20、 瓶撇口,束頸,垂腹,圈足。裏白釉。裏口飾卷草紋一周,外頸飾蕉葉紋、回紋、卷草紋,上腹繪倒垂花葉紋一周,腹中部飾纏枝牡丹花紋,下腹飾仰蓮瓣紋一周,足邊飾卷草紋。底白釉,無款識。此器是洪武瓷器中的典型製品。這表現在其造型改變了元代玉壺春瓶那種瘦長的形體,而是演變成形體勻稱,比例協調,端莊典雅,對後世這種造型的發展奠定了基礎;紋飾則繼承了元代瓷器紋飾注重表現漢地傳統文化的傾向,並且在佈局上保留了元代嚴整的特徵,因而使裝飾畫面顯得規整飽滿。,明洪武 景德镇窑青花缠枝牡丹纹玉壶春瓶,名作赏析,高37釐米 口徑6.2釐米 足徑16.1釐米 上海博物館藏 小口圓唇,短頸豐肩,腹下部收斂,至底外侈呈鳳尾形。

21、胎質堅硬,釉色晶瑩,青料蒼翠濃豔。器腹主題紋飾繪青花雲龍紋,龍五爪伸展,昂首奔騰于雲海之間,畫面佈局合理,形象自然生動。肩部篆書“春壽”兩字,筆力雄健遒勁,洪武瓷中書寫篆款者稀少,再加之此器保留了元青花龍紋的神韻,以及優美的造型,堪稱是明洪武青花瓷中之上品。,明洪武 景德鎮窯青花雲龍紋瓶,通高37.8釐米 口徑7.7釐米 足徑11.7釐米 故宮博物院藏壺口微撇,頸細長,圓腹,圈足。肩上置長流,流與頸間連一橫片,另一側有曲柄,柄連於頸、腹之間,柄上端有一小鈕。通體青花裝飾,外口沿繪回紋一周,其下有蕉葉、回紋、纏枝靈芝各一周,腹部繪折枝菊、牡丹各兩株,近底部繪變形蓮瓣,足邊為卷枝紋,流及柄面均繪纏

22、枝花卉,壺蓋為兩層臺式,蓋頂有一圓鈕,蓋面繪纏枝花卉。,明洪武 景德鎮窯青花花卉紋執壺,高10.4釐米 口徑20.5釐米 足徑10釐米 故宮博物院藏直口,墩腹,圈足。通體青花紋飾,裏心飾纏枝花紋,裏外壁均飾纏枝花卉紋一周,裏外口均飾回紋一周。此器形制存在元代遺風:純樸、渾厚,紋飾描繪嫺熟明快。洪武時期的青花處於元代青花與明代永樂青花之間,因此其特色具有元代青花的於濃重色調中見凝滯黑斑的現象,但普遍泛灰沒有神采。,明洪武 景德鎮窯青花纏枝菊花紋碗,高8.1釐米 口徑46釐米 足徑26.7釐米 故宮博物院藏 折沿,淺腹,圈足。通體青花紋飾,盤心飾竹石、靈芝紋,四面各有一如意雲頭紋,紋間飾纏枝紋,裏壁飾折枝牡丹、石榴、菊花紋一周,盤沿飾卷枝紋,外壁飾纏枝菊紋及蓮瓣紋一周。此器紋飾富於寓意,竹石是一種高節不凡的象徵,靈芝是一種長壽的象徵。,明洪武 景德鎮窯青花竹石靈芝紋盤,高47.5釐米。此器不管從造型還是從紋飾來看,都仍有元至正青花遺風。唇口,短頸,豐肩,圓腹,腹以下漸收,圈足。頸部飾卷草紋,肩部和脛部分別繪有覆仰蓮瓣紋,腹部主體紋飾為纏枝蓮紋,大朵大朵的蓮花躍然於瓷器之上,而這也正是元青花的一大特色,體現了蒙古人豪放的性格。故由此判斷,此器不僅是洪武青花罐類器中的精品,還有可能是洪武早期青花的精品。,明洪武景德鎮窯青花纏枝蓮紋大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农业报告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