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与发展》PPT课件.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5523367 上传时间:2023-07-18 格式:PPT 页数:42 大小:5.0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旅游与发展》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2页
《旅游与发展》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2页
《旅游与发展》PPT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2页
《旅游与发展》PPT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42页
《旅游与发展》PPT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4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旅游与发展》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旅游与发展》PPT课件.ppt(4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Tourism:passport to development?二战以来旅游与发展理论演进及启示,背景和问题:,二战结束以来,如何促进经济发展摆脱贫困,一直是全球各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关注的核心问题。许多发展中国家把旅游业作为振兴经济的重要手段,但旅游业究竟能够在多大程度上促进不发达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摆脱贫困?半个多世纪以来,关于旅游与发展之间关系的理论演进脉络是怎样的?对于正处在现代化初级阶段的中国,旅游发展理论研究又有着怎样的启示意义?,发展理论的演进,什么是发展?,“发展”至少应包括五个方面的内涵:经济方面:经济增长,人均收入水平提高,社会财富分配公平,社会成员均等享受经济机会社会方面:教

2、育水平提高,健康状况良好,居住条件改善,就业充分,社会价值观体系稳定.政治方面:保障人权,政府清廉,政治开放稳定文化方面:尊重和保护文化多样性,文化自尊生态方面:保护自然环境,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可持续.“发展”基本上等同于现代化、工业化、城市化的过程,发达国家与欠发达国家,Developed countriesDeveloping countriesLeast developed countries(LDCs)一般认为,拉美地区、加勒比地区、南亚地区、非洲等是欠发达国家的典型代表。,二战以来发展理论的演进,现代化理论(1950s-1960s)依附理论(1960s-1970s)新自由主义理论(1

3、970s-至今)可持续发展理论(1980s-至今),现代化理论,形成并兴盛于1950s-1960s,以罗斯托的6阶段起飞理论为代表;从传统的农业社会进入到现代的工业社会,需要依次经历6个发展阶段,分别是:传统社会阶段,准备起飞阶段,起飞阶段,走向成熟阶段,大众消费阶段,和超越大众消费阶段;从不发达社会进入现代化社会,实现起飞的关键是什么?参与国际贸易,吸引外来投资,现代化理论评述:该理论的提出是基于对西方发达国家自18世纪60年代至20世纪60年代实现现代化过程的概括抽象,试图将欧美实现现代化的经验一般化并推广到发展中国家;该理论隐含的基本观点:西方文化中心论、发展道路同一论、英美式的现代化是

4、全球模版,带有浓厚的西方主导价值观;在这一理论影响下,二战后许多发展中国家特别是拉美地区的发展中国家纷纷走上了美国式的现代化道路。,现代化理论参考书目:,东方复兴:现代化的三条道路何传启箸,商务印书馆,2003。中国现代化进程段治文等著,浙江大学出版社,2008。,依附理论,兴盛于1960s-1970s,以阿明的中心-外围论(Core Periphery Theory)和普雷维什的依附论(Dependency Theory)为代表。源于发展中国家学者的反思和质疑:为什么美国式的现代化道路在发展中国家根本行不通?,主要观点:在世界经济体系中存在着中心-外围的层次关系,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构成世界经济

5、的中心,发展中国家处于世界经济的外围;处于中心的发达国家通过不平等的贸易关系和跨国资本投资,控制外围发展中国家的资源,掠夺绝大部分利润,不断剥削发展中国家,从而造成发展中国家的日益贫困;主张发展中国家应该退出国际贸易,切断与发达国家之间的经济联系;该理论沿袭了马克思主义关于资本剥削与资本扩张的理论以及列宁的帝国主义和殖民地理论,是新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理论学派之一,是当代西方发展经济学理论流派中的一种激进的学说。,现代化理论与依附理论的主要观点比较:研究旨趣相同,二者都关注非西方欠发达国家的发展问题,探讨其发展的途径,道路和模式等;都认同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分,但在两类国家的关系上,两种理论范式

6、的主张几乎完全相反;现代化理论认为所有国家都会沿着相同的发展轨迹逐渐摆脱贫困进入现代化阶段,国际贸易和外来投资是实现现代化的重要推动力量;依附理论则认为发达国家通过不平等的贸易关系和跨国资本投资不断剥削发展中国家,造成后者陷入“贫困增长陷阱”,主张发展中国家退出西方主导的国际贸易体系。,新自由主义,1980年代,两位新自由主义的代表人物:美国里根总统(1981年)、英国撒切尔首相(1979年)相继上台,标志着西方新自由主义重新执掌全球经济秩序;新自由主义反对国家和政府对经济生活的过多干预,主张通过市场的自由竞争来解决经济问题;再次强调以出口为导向的国际贸易在促进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中国改革开

7、放,新自由主义的东方实践?,另一方面,80年代末期苏东剧变,美国重新获得全球领导霸权,梦想了半个世纪的由其主导的“全球化”时代终于真正到来,美国学者重新找到了推动美式“现代化”的感觉。巴伯(Benjamin Barber)在其著作圣战对麦当劳世界中指出:当今世界上有二个潮流:一个是“麦当劳世界”(McWorld),通过美国主导的商业、通讯、娱乐的国际化把整个世界变成具有“共同”价值观与生活方式的全球化世界;另一个是“圣战”(Jihad);在维护传统、民族、多元化的信念支配下反对任何形式的国际整合。这两种力量彼此拉锯,构成了上世纪90年代以来的世界发展图景。目前,美英主导的新自由主义和全球化仍在

8、主导着世界经济政治秩序。,可持续发展理论,1980s以来西方兴起的一轮思潮,对以往过于关注经济增长和效率进行反思,呼吁更多关注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之间的和谐和代际公平;可持续发展:理念抑或理论?现实中的困境:京都议定书、哥本哈根世界气候大会、德班世界气候大会等谈判无果而终。未来在哪里?,旅游与发展,旅游发展理论演进脉络,受到现代化理论影响,旅游发展被等同于经济增长,许多发展中国家纷纷把旅游业作为促进经济发展摆脱贫困的重要产业部门,旅游业被看成是无烟产业,注重外汇收入、旅游就业、乘数效应及GDP,人们开始质疑旅游在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带动作用,低乘数效应和高漏损率,同时人类学者和社会学者开始关注旅游发

9、展带来的负面社会文化影响,环境学者也开始反思旅游的负面环境影响,替代性旅游、可持续旅游等概念兴起,对传统的大众旅游进行反思,一系列新的旅游形式和研究热点不断出现,如Ecotourism,Community tourism,Heritage tourism,Pro-poor tourism等。,替代性旅游(Alternative tourism)的关键词:小规模(small-scale);当地人所有(local-owned development);社区参与(community participation);文化和环境可持续(cultural and environmental sustaina

10、ble),两种理论范式,在如何看待旅游全球化及其对于发展中国家影响的问题上,有两种截然不同的理论范式:一是扩散理论范式(Diffusionist Paradigm),关注旅游发展对于发展中国家的积极经济影响;二是依附理论范式(Dependency Paradigm),对发展中国家优先发展国际旅游的发展政策持质疑和批判态度。,扩散理论范式,扩散理论范式的基本观点:经济发展是由核心区逐步向边缘区扩散渗透的过程,初期形成的极化效应通过扩散带动最终会促进区域间平衡;具有旅游业发展优势的不发达国家或地区,应将旅游业作为支柱产业,并优先打造以国际旅游为导向的旅游增长极,通过扩散效应逐步带动区域旅游发展;在

11、发展中国家旅游发展中的具体体现:以旅游创汇等经济功能作为旅游发展首要目标,优先发展入境旅游,积极引进国际性酒店投资集团,重点开发豪华度假酒店、度假区、游艇、高尔夫球场等旅游接待设施。1992年我国首批国家级旅游度假区的设立。海南国际旅游岛?,依附理论范式,依附理论范式的基本观点:不发达国家或地区以国际旅游为导向的旅游发展模式大多表现出飞地旅游(Enclave Tourism)特征;度假区旅游企业通常由来自发达国家或地区的投资者所控制,外国资本以很低的代价占有东道国的自然资源,却摄取了绝大部分旅游开发收益,旅游漏损很高;除了参与低报酬和琐碎繁杂的服务性工作外,大量的本地人仅获得很少或几乎不能获得

12、收益;不加控制的飞地旅游发展模式不但不能使当地社区获得合理利益,反而加剧了旅游地社会经济不平等和空间不平衡;这种客源地目的地关系类似于宗主国和殖民地之间的关系,因此被称为新殖民主义(Neo-colonialism)。,一位来自夏威夷的本土代表在一次第三世界国家旅游会议上的发言:“We dont want tourism.We dont want you.We dont want to be degraded as servants and dancers.This is cultural prostitution.I dont want to see a single of you in Ha

13、waii.There are no innocent tourists.”-quoted in Pfafflin,1987:577.,对当前中国旅游发展及理论研究的启示,启示1:重新审视中国旅游发展导向,中国旅游发展30年回顾:旅游的角色和定位角色:从政治接待,到出口创汇,再到拉动内需定位:从接待事业,到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战略性支柱产业站在新的历史时点上,反思中国旅游发展目标导向?以往过度重视和追求旅游的经济效益,而忽视旅游的社会、文化、生态效益?急功近利,过度超前,造成旅游市场种种乱象?发展仍是硬道理,经济导向在未来一段时间内仍将是中国旅游发展的重要取向,但需要平衡社会公平、文化、环境、和谐

14、、社区等多重利益主体。,启示2:中国旅游发展需要理性回归?,国内不发达地区:旅游不能承受之重挂羊头卖狗肉,旅游给地产卖唱陪嫁以旅游开发为名,政府联合开发商对社会弱势群体和生态环境的剥削压榨中国旅游发展承受了过多过重的期待,过于理想化的认识需要逐步回归理性,启示3:对于海南旅游发展的思考,海南旅游发展,国际旅游岛的政策导向?扩散理论范式和依附理论范式对于海南旅游发展的适用性?,启示4:新西兰毛利旅游发展,新西兰是在协调外来现代文明和土著传统文明矛盾方面的全球典范。新西兰土著毛利人在现代化进程中的命运。,新西兰建国后,英国殖民当局对待土著毛利人及毛利文化的政策可大致分为两个阶段:一是1840-19

15、70s年代,毛利人失去大量的土地。1843-1872年爆发毛利战争,毛利人的反抗遭到了殖民当局的残酷镇压和屠杀,人口从二十多万锐减到不足四万。在经济掠夺的同时是文化上的强制同化,主要表现在对毛利语的限制。在新西兰的历史上,有很长一段时间政府曾规定所有毛利学生均严禁在学校使用毛利语,违者将遭受体罚。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1960年。,1970s年代以后,新西兰政府开始反省以往对待毛利人及毛利文化的错误做法,大大改善了对待毛利人的政策,毛利文化开始全面复兴。确立新西兰作为双文化国家,毛利文化具有与欧洲移民文化同等重要地位。国会为毛利人设立了东、西、南、北四个席位,并通过纽西兰日法例将“怀唐伊日”(即每

16、年的2月6日)定为新西兰建国日。1974年毛利语被正式列入新西兰中、小学课程,政府大力改善毛利人的受教育水平。新西兰政府于1975年开始受理毛利人就过去失去土地给他们造成的损失而提出的申诉。所有这些都标志着新西兰政府开始改变过去对毛利人的政策,毛利人的地位从此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毛利人的社会经济地位改善得益于:殖民政府始终大力投入改善毛利人受教育水平,毛利人受教育程度与白人的差距大大缩小;殖民政府退还毛利人大量土地赔款,各毛利部落成立建立部落信托投资委员会制度(Maori Trust Board),负责部落成员集体财产投资和收益分红;毛利人投资行业主要是畜牧业、林业、渔业、采矿业、建筑业和地

17、产投资等,旅游业的投资比例不大,旅游业给毛利人带来的经济收入十分有限。,新西兰毛利旅游发展的启示:现代化过程中必须尊重并保证传统弱势人群对于自然资源的所有权;旅游发展可能并不是改变当地弱势人群社会经济状况的最佳途径,引导当地居民进入更为主流(mainstream)的商业机会;加强面向弱势人群的教育,提高他们的素质和能力是促进弱势人群发展的根本途径。,启示5:旅游研究与价值观,研究者保持价值中立(value free)?价值观决定了研究选题和研究视角。我们作为研究者的价值观是什么?自己的研究体会。海滨旅游度假区形态及治理结构优化研究国际旅游岛开发背景下海南世居少数民族边缘化研究,小结,在新自由主义和旅游国际化浪潮依旧盛行的今天,发展中国家旅游发展仍然面临着两难境地:一方面旅游是为数不多的产业选择,希望通过旅游发展带动当地经济摆脱贫困仍然是未来一段时间的必然选择;但另一方面良好的愿望往往难以实现,旅游收益大多被外来旅游跨国公司和本地精英摄取,而且有限的旅游收益同时伴随着很高的经济、社会、文化和生态成本。如何平衡和取舍?,谢 谢 聆 听!欢 迎 提 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