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生活垃圾清运处置工程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方案.docx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5524216 上传时间:2023-07-18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3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城市生活垃圾清运处置工程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城市生活垃圾清运处置工程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城市生活垃圾清运处置工程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城市生活垃圾清运处置工程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城市生活垃圾清运处置工程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城市生活垃圾清运处置工程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城市生活垃圾清运处置工程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方案.docx(1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城市生活垃圾清运处置工程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方案1.1 地形地貌根据项目的工程地质初步勘查报告,项目区域上属构造侵蚀低中山地貌特征,主要山脉多近北北东延伸。地形切割较深,海拔2000-2400m,相对高差400m,地形坡度15-25o,山体较稳定,山脊构成地区性分水岭。东侧约IKn)处发育一条近南北向“V”形断拗(陷)深谷,谷底高程1975m,比勘测场地低70m;而其西边2Km处为一呈“S”型南北延伸的金所盆地,最低高程1968m,较勘查场地低60m;南北两侧为低中山,均比勘察场地高。勘察场地位于一近东西走向的“U”型冲沟中,沟口朝西紧靠铁路,北、东、南三面环山。冲沟长800mo底宽30-50m

2、.顶宽600mo汇水面积0.48km2,平面形状呈“葫芦”形。两侧谷坡较缓,坡度9o左右,谷底中间高,两边低,高差在2.2m以内,相对平坦。1.2 水文地质特征1.3 .1地貌、构造与地层及其富水性项目区域位于“金所湖积盆地”北侧边缘中低山区,金所为盆地的最低处,最大相对高差60m,区域内地下水由北东向南西径流。区域位于嵩明一一沧溪、寻甸一一功山两条断裂带之间,该两条断裂为压性断裂,断裂两侧岩石虽较破碎,但在后期漫长的地质作用下,断裂带被铁、钙质胶结,具一侧相对阻水的特性。嵩明一沧溪断裂为西侧阻水、东侧充水;寻甸-功山断裂为西侧阻水,东侧充水。沿断裂带充水一盘常有上升泉或下降泉出露。1.2.2

3、水文地质分区场地所处水文地质单元内,有金所和新街两个富水块段,位于其西南侧。这两个富水块段的成因结构模式均为属断陷(拗)溶蚀谷盆型,两富水块段岩溶发育,且以溶隙为特征。构成了该类型的独特的赋水条件,富水性均匀,动态变化较稳定。不仅覆盖于第四系、第三系之下的含水层组富水,而且岩溶裸露的谷地中地下水也较丰富。根据项目岩土工程地质初勘报告的结果,场地内地下水流向与区域地下水流向近于相反,区域上地下水流向自北东向南西流,而场地内地下水总体流向位自西向东流,且在其东侧“以其末”冲沟中渗透排泄,不对金所和新街两个富水块段进行补给。由于排泄量较小,在排泄过程中经蒸发未能在冲沟中形成常年地表水体,因此场地内地

4、下水与周围地表水体没有联系。勘察场地内地下水既不是当地水源地,同时也不对当地金所和新街两富水块段进行补给,与这两个富水块段不是同一个含水体系。地下水文图见图5-1。区域地层及其富水性见表5-1o表5-1区域地层及其富水性一览表地层系统岩性含水类型泉流量(L/M)平均径流模量富水性评价系统组符号第四系Qel+dl粘土、砂孔隙水0.84弱一较弱迭系上统玄武岩组灰色致玄武岩、杏仁状玄武UU石裂隙水3.048.96较强(均一)下统栖霞、茅口组P2灰色白云质泥灰岩、生物骨屑灰岩、白云UU石岩溶裂隙水257.7118.12强(不均一)梁山组Pil灰白色石英砂岩、裂隙水0.090.78较弱黑色页岩泥盆系上统

5、宰格组D3Zg粉细晶白云岩、灰质白云岩、角砾状白云岩夹灰绿色页岩岩溶裂隙水13.496.09较强(较均一)中统海口组D2h灰白色石英砂岩夹紫红色泥质粉砂岩、粉晶白云岩裂隙水2.052.89中等志留系上统玉龙寺组S3y黑色钙质页岩、泥岩夹瘤状泥灰岩裂隙水0.321.60较弱妙高组S3m灰色瘤状灰岩、泥灰岩、灰质白云岩岩溶裂隙水22.028.22强(不均一)及钙、泥质页岩关底组s3g灰黑色钙质页岩、泥质页岩、粉砂岩夹灰岩、白云岩灰岩及灰泥岩岩溶裂隙水4.174.80中等(不均一)奥陶系下统红石岩汤池组Qt+h长石右英砂岩、页UU石裂隙水1.583.63中等寒武系中统双龙潭组2S白玄岩、粉泥晶白石、

6、4砂质白云岩夹砂岩溶裂隙水30.799.51强(不均一)陡坡寺组2d灰绿色钙、泥质页岩、粉砂岩、夹岩溶裂隙水6.601.90较强(较均一)泥质白云岩、白云U-I石清水沟场地内下伏基岩含岩溶裂隙型潜水,局部具承压性,主要接受大气降水补给,富水性中等。场地上部次生红粘土渗透系数为4.17X1(/69.(HX10-5,虽然较小,但不能满足生活垃圾卫生填埋技术规范CJJ17-2004中渗透系数不应大于1.OX107的要求,即本项目的场地需要做防渗处理,以防止垃圾废水污染地下水。地下水化学类型为HCO3-Ca型水,场地内地下水对混凝土结构和凝土结构中钢筋无腐蚀性,对钢结构具弱腐蚀性。1.1 .3垃圾填埋

7、库区地表水及充水量估算勘察场地位于冲沟中,地形上为一相对独立的地表水径流单元,旱季沟内无地表水体,仅在冲沟南侧靠近垃圾坝与污水调节池间的南侧山脚处地下以下降泉形式排泄(所处位置高程为2043m,实测流量为L7f7d),但该泉已经在拟建库区以外,对库区充水没有影响。当垃圾坝建成后,大气降水将沿分水岭向垃圾填埋库区汇集,库区充水主要来自于当地的大气降水。1.2 .4地下水开采利用情况寻甸县城垃圾填埋场附近的村庄为清水沟村。该村距垃圾填埋场大于1km,因靠近县城,饮用水源为自来水。此垃圾填埋场的建设不会涉及周围居民的饮用水源。1.3 工程勘查的地质水文结论及建议根据建材昆明地质工程勘察院云南省寻甸回

8、族彝族自治县生活垃圾处理场岩土工程地质初步勘察报告以及报告的补充说明,项目所在场址的地质结论为:1 .场地范围内无滑坡、泥石流、崩塌、采空区不良地质作用存在,地基土主要由第四系残破积次生红粘土和泥盆系上统强风化白云岩组成,没有发现溶洞和土洞,地基稳定性好。2 .场地位于寻甸-功山发震断裂西侧,平均距离约Iknl,但场地内无断层通过,所处沟谷地形坡度较缓,地基土结构单一,主要由硬可塑状次生红粘土及强风化白云岩组成,无饱和砂土和软土存在,属抗震有利地段。勘查场地为11类建筑场地,地基土属于中硬地基土。抗震设防烈度不低于9度。3 .根据地勘报告显示,场地附近次生红粘土广泛分布,储量丰富,其渗透性弱,

9、且不具备膨胀性,是良好的筑坝和填埋材料,完全可以满足垃圾处理场筑坝和日后填埋的需要,无需到其他地方运土。4 .场区地基土主要由第四系残坡积次生红粘土和盆泥系上统强风化白云组成,其承载力基本值的平均值分别为2IOKPa和400KPao其中次生红粘土可作天然基础的持力层选择,而强风化白云是深基础的良好的保证。5 .勘查场地的下伏泥盆系上统宰格组(DsZg)强风化白云岩中含岩溶裂隙型潜水,地勘结果表明控制深度内地层的渗透性为微弱一透水,基岩富水性中等,天然渗透系数不能满足生活垃圾卫生填埋技术规范中渗透系数不应大于1.0XlOV的要求,垃圾场需要进行人工防渗处理。综上述:拟建场地地基稳定,地质条件良好

10、,除了需进行人工防渗处理外,其余条件均适宜进行垃圾处理场地的建设。1.4 地下水环境质量现状监测、评价场区附近发现雨季有少量浅层地下水出露。因此本评价将对场区附近的浅层地下水进行水质监测。(1)监测点布设由于项目场址附近雨季有地下水出露,本次地下水环境质量现状监测设1个监测点,为填埋场场区附近的地下水出露点。项目监测布点见图5-2。监测项目本次地下水质量现状监测项目为pH、氨氮、悬浮物、五日生化需氧量、高镒酸盐指数、总大肠菌群、粪大肠菌群、总硬度共8项。(3)监测时间和频率本次地下水监测时间为2007年6月18日至20日,连续监测三天,每个取样点每天采集一组水样,共取三组水样。(4)监测单位委

11、托寻甸县环境监测站进行监测。(5)水样采集、保存、分析方法水样采集、保存、分析方法均按国家环保总局颁布的环境监测技术规范执行。(6)监测结果与评价地下水质量现状监测结果统计表见表5-2o表5-2地下水质量现状监测结果统计表监测断面*目日,PH高镒酸盐指数BOD5NH3-N总硬度SS总大肠菌群(个/L)粪大肠菌群(个/L)地下水出06.186.824.71.901.160.38172381230露点06.196.894.81.911.172.2215341025606.207.144.91.951.152.31148375211平均值6.954.81.921.161.64158389232标准值

12、(IH)3.0/*-/0.24503.0参照GB/T14848-93地下水质量标准In类标准,监测点地下水水质基本都超过标准限值。填埋场场区地下水相对较高的NR?-N、CODMn是由于该取样点受人畜活动,农田施肥等因素影响所致。1.5 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1.1.1场地防渗根据岩土勘察报告,县城垃圾填埋场天然防渗系数在110-5cms左右;不满足垃圾场的防渗要求,所以项目必须采取人工防渗措施才能满足渗透系数小于IXl(TCns的防渗要求。可研报告根据地勘结论,提出采取库底防渗拟选用L5mHDPE膜,满足聚乙烯土工膜(GB/T17643)标准。上铺400g?土工布一层,下铺300g112土工布一层

13、;支持层为100Omm的粘土层,保护层为200mm中粗砂层,保护层上铺设300mm砾石层。沿谷底设置地下水排水盲沟及地表水排水盲沟。铺设HDPE膜前,填埋库区场底应去除有可能损伤HDPE膜的杂物如树根、碎玻璃、石子等。HDPE膜的焊缝搭接宽度不小于100mm。边坡防渗将先进行边坡修整,再铺设L5mmHDPE防渗膜,膜下铺一层BOOg/m?土工布一层,膜上铺400g11)2土工布一层,其上用袋装土保护。在采取人工防渗后,可以取得良好的防渗效果,使场区渗透系数小于10/cmso由于垃圾填埋场设置了渗滤液收集系统,能将渗液从垃圾堆体中排出,减少了渗滤液在场内的停留时间和下渗污染地下水的可能性。本评价

14、认为,县城填埋场无不良地质现象,在采取人工防渗后,能满足城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技术规范(CJJI72004)要求,可以取得预期的防渗效果,消除渗滤液对地下水的污染。112对生活饮用水源的影响寻甸县城垃圾填埋场附近的村庄为清水沟村。距垃圾填埋场大于1km,因与县城距离不远,饮用水源为自来水,其它村庄距垃圾填埋场距离较远,坝区村庄饮用水以自来水为主。因此垃圾填埋场的建设不会影响周围居民的饮用水源。1.1.3地下水污染风险评价垃圾填埋场在运营过程中因防渗材料脱焊断裂、老化、破损而失去防渗功能,致使场内渗透系数增加,渗滤液下渗污染地下水是地下水污染的主要风险。此外地质灾害也是地下水污染风险的原因之一。本

15、评价认为,可研报告根据填埋场的水文地质特征,采取了县城垃圾填埋场进行“三水分离”的排水方案;场底进行清基处理,可以减小树根,碎石损伤土工膜;若在施工中严格按“规范”和设计要求对土工膜的铺设进行严格把关,边坡土工膜进行锚圃,并采取填埋场投入使用后底层垃圾不预压实以避免固碾压造成土工膜破损的措施后,能防止土工膜的脱焊、断裂和破损,达到减小渗滤液污染地下水的风险。寻甸县境内构造运动剧烈、断裂发育,属地震多发地带,不利的地质构造是否会影响垃圾填埋场的安全和诱发渗滤液的风险污染,是本评价关心的环境问题之一。地质勘察显示,场地位于寻甸一一功山发震断裂西侧,平均距离约Iknl,但场地内无断层通过,所处沟谷地形坡度较缓,地基土结构单一,总体分析,场地处于相对安全地带。因此从地质构造分析,县城垃圾填埋场因构造运动诱发渗滤液风险污染的可能性相对较小。1.6对策措施1、为尽量减小地下水污染的可能性,调节池须进行防渗硬化处理。2、对坝基和坝肩应进行防渗处理,防止渗滤液绕坝污染地下水。3、发现地下水质出现异常现象时,应加大取样频率,并根据实际情况增加监测项目,查出原因以便进行补救;同时极时上报当地环保部门及其他相关部门,采取应急措施。查出原因以便进行补救。4、防渗工程应采用双人工衬层场底防渗层结构,人工合成材料的抗压强度及厚度应加大,最大可能的防止渗滤液渗漏污染地下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