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因监测概述》PPT课件.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5538270 上传时间:2023-07-19 格式:PPT 页数:59 大小:3.1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死因监测概述》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59页
《死因监测概述》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59页
《死因监测概述》PPT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59页
《死因监测概述》PPT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59页
《死因监测概述》PPT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5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死因监测概述》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死因监测概述》PPT课件.ppt(5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人口死亡信息登记工作概述,阳泉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2014年8月,背景,我省目前工作进展,全国人口死亡信息登记报告实施细则(试行),内容提要,各级工作要点,一、背景,人口死亡信息登记必要性国家死因监测基础与变化,(一)人口死亡信息登记必要性,人口死亡信息是研究人口死亡水平及死因、加强人口管理、评价居民健康水平的基础性资料,是制定发展规划、完善卫生政策、优化资源配置的重要依据评估“十二五”社会经济发展规划和医改规划目标实现程度的核心指标之一(预期寿命、前5位疾病别死亡率)为加强实有人口管理,由公安部、卫生计生委等5部委正在建设国家人口基础信息库,卫生系统提供出生、死亡、全员人口等信息,(二)国家

2、死因监测基础与变化,工作基础:800多个县区开展死因统计,每年约收集400万张卡片资源整合:整合国家死因统计系统(VR)与疾病监测系统(DSP),建立605个死因监测点(省级代表性)落实经费:2013年起每年安排3500万元补助605个死因监测点 中国cdc400万元,统计信息中心160万元政策支持:2013年底三部委联合印发文件 国家卫生计生委拟印人口死亡信息登记管理规范部门协作:5部委共建国家人口基础信息库,建立信息共享机制,为配合登记管理工作的修订,中国疾控中心对死因登记报告信息系统进行了改造升级,报告卡将使用新的死亡证明书格式中国疾控中心慢病中心编写供死因监测不同角色工作人员用资料 人

3、口死亡信息报告实施细则-供死因信息报告管理人员阅读 疾病和有关健康问题的国际统计分类-供死因编码人员阅读 死亡医学证明书填写手册-供临床医生阅读国家级会议与培训 上海市:省级和20个监测点 成都市:省级卫生行政部门、省级疾控中心 广西南宁:省级和抽到10个新增监测点(除大同县、寿阳县、昔阳县和万荣县),605个监测点分布图,VR系统,DSP系统,二、我省工作进展,(一)山西省全人群死因监测及心脑血管疾病监测培训班,距中国慢性病防治工作规划(2012-2015年)提出的指标要求【死因监测覆盖90%县(区)、危险因素监测覆盖30%县(区)、开展心脑血管发病和肿瘤发病报告】还有很大的差距。11个市、

4、11个死因监测点和创建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二)2013年5月全国死因监测点扩点调整方案,按照国家监测点选点原则确定我省20个县(区、市)为国家监测点原国家6个监测点原省级5个监测点各市推荐1个监测点,山西省中央补助经费支持死因监测点,(三)开展新死因监测系统质量控制,国家成都会议通报,常住人口死亡率与户籍人口死亡率的比较,婴儿死亡率低于千分之三的监测点,编码不准确率大于百分之十的监测点,截止2014年6月报告情况,截止6月底20个监测点报告死亡数达到6估算数50%以上的县为寿阳县 40-49%县(区)有绛县、万荣县、翼城县、昔阳县、壶关县、黎城县 30-39%县有清徐县、大同县、代县、榆次

5、区、临县、灵丘县 20-29%有杏花岭区、平定县、晋城城区、侯马市、汾阳市 10-19%有原平市10%以下有朔城区,省级督导通知,发现问题,医疗机构没有接诊,有出具家庭死亡医学证明书情况 院内两个科室管理,科室之间没有登记居委会出具死亡证明书直接火化,漏报告 乡镇卫生院存在纸质与录入不一致、编码错误率高疾控中心审核能力差没有返卡订正部分疾控中心没有设立专人负责,省疾控中心新死亡医学证明书印制,(五)我省三部委文件下发,(六)省疾控中心死因监测工作整合,监测点全死因监测-慢病科县级以上医疗机构死亡登记-信息科,三、全国人口死亡信息登记报告实施细则,信息登记与报告质量控制信息利用与管理组织机构及其

6、职责保障措施,(一)信息登记与报告,死亡证签发与填写死亡信息报告,1、死亡证签发,1)签发对象 发生在辖区内的所有死亡个案,包括在辖区内死亡的户籍和非户籍中国居民,以及港、澳、台同胞和外籍公民(含死亡新生儿)2)责任单位及责任人死亡证签发与信息报告的责任单位为负责接诊或死亡调查的医疗卫生机构(包括急救中心和急救站)。死亡证填写责任人为负责救治的执业医师或负责死亡调查的执业(助理)医师。医疗卫生机构指定专人负责死亡证管理和信息报告等工作自2014年1月1日起,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使用全国统一制定的新版死亡证,3)签发单位(死亡个案填报)在医疗卫生机构或来院途中死亡(含出诊医生到现场已死亡)的死亡

7、证,由负责救治的医疗卫生机构签;在家中、养老服务机构、其他场所等正常死亡者的死亡证,由本辖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或乡镇(街道)卫生院签发 未经救治的院外死亡,医疗卫生机构不能确定是否属于正常死亡者,需经公安司法部门判定死亡性质,公安司法部门判定为正常死亡者,由负责救治或调查的执业(助理)医师签发死亡证;公安司法机构判断为非正常死亡者,由公安司法部门按照现行规定及程序办理,4)死亡证补发死者家属遗失死亡证,可由死亡证签字家属或委托人持有效身份证件向签发单位申请补发一次补发办法如下:已办理户籍注销及殡葬手续的,仅补发第三联;未办理户籍注销及殡葬手续的,补发第二至第四联补发死亡证时,需在第一联及补发联“

8、医疗卫生机构盖章”栏注明“补发”及补发时间,医疗卫生机构应当按照填表说明准确、完整、及时地填写死亡证四联(后三联一致)及死亡调查记录。具备条件的医疗卫生机构应当出具打印的死亡证或直接使用国家人口死亡信息登记管理系统打印死亡证死亡证填写必须使用黑色墨水笔,项目齐全、内容正确、字迹清楚、不得勾划涂改、医生签名、逐联盖章填写内容 居民死亡医学证明(推断)书一般项目、致死的主要疾病诊断、其他项目,5)死亡证填写,6)死亡证管理死亡证进行户籍注销、殡葬等人口管理的凭证,由卫生计生、公安、民政部门共同管理第一联是原始凭证,由出具单位永久保存第二联是死者户籍所在地公安部门永久保存第三联是死者家属保存第四联是

9、民政部门收集保存,死亡医学证明书各联流向,2、死亡信息报告,1)死因信息报告方式死亡医学证明书通过中国疾控中心人口死亡信息登记管理系统进行网络直报各级信息采集报告平台,与国家平台进行数据推送和交换,2)报告程序、时限县级以上医疗卫生机构责任人在签发死亡证15日内通过国家人口死亡信息登记管理系统或省市级信息采集平台网络报告死亡证第一联(含死亡调查记录),录入根本死因和ICD编码。如实填写死因链和调查记录县级以下医疗机构:防保医生定期收集死亡证,在签发死亡证15日内完成审核,并通过网络报告 暂不具备上网条件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在签发死亡证10日内将纸质死亡证第一联复印件报送至县区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10、,由县区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代报 如果乡镇卫生院或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缺乏合格的编码人员,由所属县区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补录根本死因和ICD编码其他系统医疗机构按照本规范进行死因登记报告,3)死亡信息管理死亡信息的审核:医疗机构的死亡报告管理人员对填报的死亡医学证明书自查,不符合要求应向诊治(填写)医生进行核实 县区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负责县级以下医疗机构报告的死亡病例的根本死因确定和编码,具备条件县级以下的医疗机构也可承担根本死因确定和死因编码工作 县区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责任人在死亡信息上报后7日内完成数据初次审核确认,审核不通过要注明审核意见,并将错误信息反馈报告单位核实,确保根本死因判断及ICD编

11、码质量,数据订正:对已审核确认的报告信息,填报单位如发现死因诊断变更或填卡及编码错误,应当通知县区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订正。数据补报 正常死亡: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责任人应当定期与街道派出所、养老服务机构、民政助理、计划生育专干和乡村医生等比对校核死亡名单(含新生儿死亡),及时发现漏报开展入户调查并补报信息。儿童死亡、孕产妇死亡: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和妇幼保健机构相互比对校核并补充漏报的孕产妇和5岁以下儿童死亡信息。非正常死亡县区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将按月收集的公安部门提供的非正常死亡信息(法医鉴定书)移交乡镇(街道)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由乡镇(街道)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进行入户调

12、查后补填并报告死亡证第一联信息,死亡信息的查重:县区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按月对本辖区报告的人口死亡信息进行查重,对重复报告信息确认后删除,工作流程图,(二)质量控制,1、数据库建设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负责建立覆盖全人群的本辖区人口死亡信息库(包括正常死亡及非正常死亡信息)、死因监测数据库2、605个国家死因监测点要定期组织开展漏报调查,确保数据完整性3、考核评估各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要建立绩效考核、质量评估、结果通报制度,确保人口死亡数据质量考核评估指标主要为总死亡率、婴儿死亡率、审核率、根本死因编码准确率等,考核方式一般采取网络报告资料考评与现场考评相结合的方式,分为上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对下级疾

13、病预防控制中心、各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对本辖区医疗机构和医疗机构内部的考核评估等考核频次上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对下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至少每年考评一次,县(区)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对辖区全部报告单位的考评每年1-2次,医疗机构内部至少每季度考评一次。所有考评均需有书面记录考核内容主要包括组织管理、网络建设、培训情况、报告质量(正确性、完整性)、资料分析与利用等内容,正确性:指的是收集、登记获得的监测数据与客观实际的符合程度。涉及所有的监测资料,如人口资料(年龄构成、性别构成)、死亡资料(性别、年龄、职业、死因等)。完整性:疾病监测的资料不仅应该正确,而且要力求完整。全人群的死亡病例监测要减少漏报,粗死亡

14、率不能过低(),质量控制贯穿整个监测工作,人员培训,督导评估,监测系统建立,监测数据收集,监测数据录入,方法标准的统一,工作机制的建立,工作制度保障,多部门协调机制,查重、查错,质量分析指标,监测数据分析利用,数据分析方法标准,数据清洗,(三)信息利用与管理,1、信息共享各级卫生计生部门要建立跨部门、跨系统、跨区域的人口死亡信息共享机制2、统计分析各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要加强人口死亡信息的统计分析、数据挖掘与利用3、信息发布各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应当建立死亡信息发布制度,及时公布人口死亡信息。人口死亡信息属于重要卫生数据,省级人口死亡信息发布前要报国家卫生计生委备案,4、信息保存5、数据使用管理实

15、行人口死亡信息使用申请审批制度6、信息标准人口死亡信息采用相关国家标准和卫生信息标准的最新版本,各地不得自行制订分类标准7、信息安全,(四)各级机构职责,国家:4个单位相互配合,优势互补规划信息司:印发文件、部门内外协调、信息发布疾控局:死因监测协调及经费管理统计信息中心:协助文件起草、国家级库建设、部门间信息共享与校核、信息发布前审核等中国疾控中心:系统建设、数据收集与质控、统计分析、培训督导等技术性工作,地方:医疗卫生机构:负责签发死亡证、信息报送、证书管理各级疾控中心:负责编码、数据审核、漏报调查、数据分析、培训督导等业务,省级CDC还负责省级平台建设省级统计信息机构:协助卫生计生委开展

16、相关工作计划生育专干和乡村医生:提供死者名单、协助入户调查,省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组织协调建立健全制度协调系统建设统筹管理纸质死亡证印制发布本辖区人口死亡信息省级卫生计生统计信息机构协助省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开展相关工作参与本地区人口死亡信息库建设负责部门间信息共享与校核、数据发布前审核等。,市级及县区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负责本辖区人口死亡信息登记工作,组织本辖区监督检查和考核评估,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专人负责(业务管理、技术培训和指导)数据收集、分析、报告和反馈 有条件的省级、市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负责部署或自建本地区人口死亡信息登记管理平台及运行维护数据的安全管理和备份考核和评估县(区)级疾病预防

17、控制机构履行以上职责的同时审核负责尚不具条件的县级以下医疗机构报告死亡病例根本死因确定和死因编码代报,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医疗卫生机构负责死亡证的填写、签发、报告、核对、保存等工作,协助县区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开展人口死亡信息登记的质量控制。乡镇(街道)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还需负责辖区内非院内死亡的入户调查。计划生育专干和乡村医生负责向乡镇卫生院报送辖区内死亡者(含新生儿死亡)名单,协助乡镇卫生院开展入户调查,(五)保障措施,政策支持经费支持人员保障制度保障,工作网络的建立,省、市CDC,县(区)CDC,县(区)及以上医疗机构,乡镇(街道)医院,村(社区)诊所,培训、督导、分析反馈等,代报、审

18、核、补报、培训、督导、分析反馈等,医疗机构内死亡,在家中或其他场所死亡非正常死亡本医疗机构内死亡,定期上报在家或其他场所死亡信息,负责上报,负责上报,县(区)公安、民政、计生妇幼,核对补漏,乡镇(街道)派出所、计生妇幼,核对补漏,四、各级工作要点与措施,各级卫生行政政策、机构、经费组织工作考核和通报各级疾控机构机构、人员建设制度(例会、常规审核、定期补漏、死因核查、档案管理、督导考核等)定期培训、质量控制与考核评估定期分析利用,乡镇卫生院/县级以上医疗机构组织机构,多部门协作人员、职责、培训制度(死因登记报告管理制度、例会、死亡信息补漏、死因核查、交接记录、考核评估等)村级人员、职责、培训制度(定期参加例会、死因核查等)建立死亡登记册,交接记录,监测点每年开展漏报至少1次每年开展评估建立通报制度(数量与质量指标)逐级培训,提高项目人员的能力,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