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电压 电阻 教学设计.docx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5539105 上传时间:2023-07-19 格式:DOCX 页数:53 大小:126.6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六章电压 电阻 教学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3页
第六章电压 电阻 教学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3页
第六章电压 电阻 教学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3页
第六章电压 电阻 教学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3页
第六章电压 电阻 教学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六章电压 电阻 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六章电压 电阻 教学设计.docx(5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六章电压电阻一、电压【教学目标】一、知识和技能初步认识电压,知道电压的作用,电源是提供电压的装置。知道电压的单位:伏、千伏、毫伏。会连接电压表,会读电压表。二、过程和方法通过观察小灯泡亮度的变化,获得电路中电流的强弱的信息。三、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对摹生正确使用电压表技能的训练,使学生会阅读说明书,并养成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工作作风。【教学重、难点】1 .会使用电压表,会读数。2 .能正确知道电压的含义及作用。【教学器材】小灯泡、开关、电源、导线、电压表。【教学课时】1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课题各小组按照图片所示进行实验,看看你们能观察到什么现象?并通过合作找出发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什

2、么?二、合作探究,学习知识1 .小组合作,阅读探究电压相关知识教师:现在以小组为单位,阅读教材4-5页电压部分相关知识,解决如下问题:问题展示:我知道了生活中存在电压的例子。电源的作用是什么?电压的作用是什么?你掌握电压的符号和电压单位以及单位转换了么?你知道了生活中那些常见的电压呢?学生:A、阅读教材及资料学习电压的相关知识B、将自己没有掌握准确的知识交给小组,进行合作、交流互相解答问题C、小组代表发言为全班同学解答问题D、小组内解决不了的疑问提出来,其它小组答疑(如果没有则该步骤不用进行)教师:A、组织学生进行解答问题、质疑B、板书电压相关知识,并纠正学生回答过程中的错误和不足。2 .小组

3、合作,学习测量电压A、观察电压表教师:测量电压用电压表,现在观察各小组实验器材中的学生电压表,看谁能说出它由那些部分构成的呢?学生:观察电压表,说出电压表的构成。B、连接电压表教师:同学们阅读电压表的说明书然后回答下面的问题:问题展示:电压表应该与被测用电器怎样连接?电压表的红色、黑色的接线柱应该怎样连接?什么情况下使用“3”接线柱?什么情况下使用“15”接线柱?从说明书中你还看懂了什么?请你和同学们交流一下。学生:观察电压表并阅读电压表说明书,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教师:学生进行回答的同时进行板书并纠正学生表达过程的错误和不足。3 .学会读数并动手测量电压教师:刚才同学们表现的很好,那谁知道如

4、何进行读数呢?学生:学生自愿回答(如果学生不能正确全面的回答则进行小组讨论交流如何进行读数)教师:选小组代表回答如何进行读数。板书读数的方法:教师:现在各小组利用现有的器材按照下面的电路图进行连接并测量出两只灯泡两端的电压各是多少伏?看那一组做的最好?学生:按照电路图进行连接电路。三、课堂检测1 .课本后7页“想想做做”、“动手动脑学物理二2 .完成题纸中的内容。【小结】1 .通过本节的学习你学到了什么?2 .通过本节的学习你有什么感想和体会呢?3 .通过本节的学习你有什么遗憾呢?【课后活动】巩固复习本节内容;了解家中各种用电器的电压值,观察家里的可调亮度的台灯是怎样调节亮度的?【板书设计】【

5、教学反思】二、探究串、并联电路中电压的规律【教学目标】1、知识和技能探究串、并联电路中电压的规律;训练连接电路和使用电压表的技能。2、过程和方法科学探究全过程的切身体验,领会科学研究的方法。3、情感、态度、价值观严谨的科学态度与协作精神。【重、难点】1、连接串联、并联电路,作出电路图。2、能用电压表测出各导体两端的电压,找出规律。【教学器材】小灯泡、开关、电源、导线、电压表【教学课时】1时【教学过程】一、前提测评:画出由两个灯泡组成的串、并联电路的电路图。,:2::串联电路ii并联电路:二、导学达标:引入课题:1、在串联电路中(如上图),ab、两用电器及电源两端的电压有什么关系?2、在并联电路

6、中(如上图),a、b、两用电器及电源两端的电压有什么关系?进行新课:1、探究:串联电路中的电压关系(1)、学生猜想:Ua=Ub=UUa+Ub=U(2)、设计实验:把电压表分别接入a、b、电源两端,测量出两端的电压,就可以找出规律。(3)、作出对应的电路图(共三个)(4)、进行实验:把结果记录在下表a两端的电压Uab两端的电压Ub电源两端的电压U第一次测量第二次测量(5)、分析实验结果,寻求规律:教师总结:串联电路中的总电压等于各部分电路的电压之和。即U=U1+U2+(6)、讨论结果,你还能得到什么结论?(串联电路的电压分配规律)2、探究:并联电路中的电压关系(1)、学生猜想:U=U1+U2HU

7、U1U2(2)、设计实验:把电压表分别接入a、b、电源两端,测量出两端的电压,就可以找出规律。(3)、作出对应的电路图(共三个)(4)、进行实验:把结果记录在下表a两端的电压Uab两端的电压Ub电源两端的电压U第一次测量第二次测J=f.里(5)、分析实验结果,寻求规律:教师总结:在并联电路中,各支路两端的电压相等即U1=U2=U3(6)、讨论结果,你还能得到什么结论?3、实例:上两规律在实际中的应用三、达标练习:完成物理套餐中的本节内容。【小结】根据板书,总结本节内容,明确重、难点。【课后活动】1、完成物理套餐中课堂未完成的内容。2、课本后练习。【板书设计】【教学反思】三、电阻【教学目标】1、

8、知识和技能知道电阻及其单位。知道滑动变阻器的构造,会使用滑动变阻器。2、过程和方法通过观察试验、对比等方法,学习利用滑动变阻器来改变电流、电压。3、情感、态度、价值观了解电阻在现代科学技术中的应用。【重、难点】电阻的大小因素。滑动变阻器的使用。【教学器材】小灯泡、开关、电源、导线、电阻丝【教学课时】1时【教学过程】一、前提测评:串联电路电压规律并联电路电压规律二、导学达标:引入课题:试验:结果:不同的电阻丝,灯泡的亮度不同。进行新课:1、电阻: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1)符号:R单位:欧姆(欧)(C)其他单位:千欧(k)兆欧(MQ)lk=10001M=1O6(2)一种元件:电阻器,符号2、探究

9、影响导体电阻大小的因素(1)提出问题:影响导体电阻大小的因素可能有哪些?是长度、横截面积,还是材料、温度?(2)设计实验(3)实验器材:导体电阻影响因素示教板一个、电流表一块、电源一个、开关一个,导线若干(4)实验过程:将示教板上导体A的两端接入如书所示的电路中,测出A中通过的电流。将测量数据填入书中表格中。(5)得出结论:电阻的大小与导体的长度、横截面积和材料的性质有关,还与导体的温度有关。3、导体、绝缘体导体绝缘体4、学生阅读:半导体、超导现象(教师可进行一定解释)三、达标练习:完成物理套餐中的本节内容。【小结】根据板书,总结本节内容,明确重、难点。【课后活动】完成物理套餐中课堂未完成的内

10、容。【板书设计】【教学反思】四、变阻器【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熟悉常用的滑动变阻器的结构,能正确使用滑动变阻器。会用滑动变阻器来控制电路中灯泡的亮度。2、过程和方法通过观察实验、对比、探究等方法,学习利用滑动变阻器改变电流、电压。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探究活动,体验探究的乐趣,使学生乐于观察、实验,培养学生团队合作与交流的能力。【教学重点、难点】滑动变阻器的使用方法以及滑动变阻器的构造和原理。【教学准备】教师:滑动变阻器、可调台灯、电位器。学生:滑动变阻器、铅笔芯、灯座、小灯泡、3V电源、开关、导线、实验报告单(共计12组,每4人一组。)【教材教法】“提出问题实验探究交流评价”的物理课堂教

11、学模式。【教学课时】1时【教学过程】一、新课引入:采用演示实验引入新课。(应用演示实验,把要研究的物理现象生动地展现在学生的面前,使其感到惊奇,产生疑问,引起思维,激发兴趣,从而顺利引入新课)。具体做法是:教师出示调光台灯实物,并当堂演示调光台灯亮度的变化,并引导学生观察的同时提出问题:这种台灯与其它的台灯有什么不同的地方?调节旋钮,台灯的亮度有什么变化?它能够改变亮度的原理是怎样的?二、变阻器原理的学习:(约5分钟)提出问题教师引导:灯泡亮度的变化是由通过的电流引起的,而电流的变化则是由电阻的变化引起的。启发学生猜想:调光台灯的电阻变化是由改变导体电阻的什么因素引起的?实验探究用铅笔芯使电路

12、中的电流连续的变化方案目的(改变长度):如图所示,在导线间夹入一段铅笔芯,使一端在铅笔芯上自由滑动,通过改变接入电路中铅笔芯的长度来改变接入电路中的电阻大小,观察并记录小灯泡的亮度变化,并加以比较。交流评价让学生动手完成并在小组相互交流,归纳筛选出这样一个结果:改变导体的长度能改变小灯泡的亮度。最后师生共同总结归纳出:调光台灯,实质上是通过改变接入电路中电阻的长度,来改变电阻,从而改变台灯的亮度的。要想弄清其原理,我们先来学习一种能改变电阻的器件变阻器。其实,实验室所用的变阻器也是通过改变接入电路中电阻线的长度来改变电阻的器件。原理:变阻器就是通过改变接入电路中电阻线的长度来改变电阻的器件。(

13、板书)三、学习正确使用变阻器变阻器结构的学习教师首先要求学生结合实验桌上滑动变阻器的实物认识变阻器的主要构造,并重点强调观察4个接线柱和表面涂有绝缘漆的合金线所绕成的线圈,猜想这种结构的设计有什么理由。然后打出投影: 电阻丝什么位置的绝缘漆被刮去了?为什么要刮去? 哪两个接线柱之间的电阻是不变的? 哪两个接线柱之间的电阻很小,几乎是零?教师介绍其构造,理解铭牌上数据的物理意义;并要求学生学会画滑动变阻器的结构简图和电路符号。(板书)结构:瓷筒、电阻线、金属棒、金属滑片、接线柱符号:正确使用滑动变阻器能使变阻器电阻变化的接法有4种(“一上一下”);不能使变阻器电阻变化的接法有2种,其中“同下”电

14、阻总是很大,而“同上”电阻总是很小。滑片越靠近下端的接线柱,接入电路的电阻越小。四、变阻器的实际运用油量表【小结】根据板书,总结本节内容,明确重、难点。【课后活动】完成物理套餐中课堂未完成的内容。【板书设计】【教学反思】第七章欧姆定律一、探究电阻上的电流跟两端电压的关系【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通过实验探究电流、电压和电阻的关系;2 .会同时使用电压表和电流表测量一段导体两端的电压和其中的电流;3 .会使用滑动变阻器来改变一段导体两端的电压。【过程与方法】领悟用“控制变量法”来研究物理问题的科学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有克服困难的信心和决心,能体验战胜困难、解决物理问

15、题时的喜悦;2 .养成实事求是、尊重自然规律的科学态度。【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实验探究电流、电压和电阻的关系的过程难点:运用数学一次函数图象分析出电流、电压和电阻的关系式【教学器材】教师方面:电流表、电压表、学生电源(或三节干电池)、滑动变阻器、定值电阻(R1=5Q和R2=10Q)、开关、导线。学生方面:电流表、电压表、三节干电池、滑动变阻器、定值电阻(Rl=5Q和R2=10)开关、导线。【教学课时】1时【教学过程】一、创设物理情境,引导学生进入科学探究教师:前面我们学习了电流、电压和电阻三个量的知识。这三个量之间的关系并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互相联系、互相影响的。如:加在导体两端的电压越大,

16、通过它的电流就会越大;导体的电阻越大,流过它的电流就会越小。这些例子同时还揭示了电流与电压、电阻之间的定性关系。如果知道一个导体的电阻值,还知道导体两端的电压值,你能不能计算出通过它的电流值呢?(或用数学表达式表示出来)二、进行科学探究1 .提出问题让学生回答: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之间有什么定量关系?2 .猜想或假设应根据以下两个事实来引导和启发学生的想像力,进行猜想或假设加在导体两端的电压越大,通过它的电流就会越大;导体的电阻越大,流过它的电流就会越小。学生回答: 可能是I=UR; 可能是导体两端的电压增大几倍,导体中的电流也增大几倍; 可能是U=IR; 可能是。3 .设计实验(采用启发提问

17、式,帮助学生设计实验)以下教学过程是师生一问一答问:我们所学电流、电压和电阻三个量,哪些量可以测量出,分别用什么仪器来测量?答:能测量的量有:电流和电压,仪器分别为电流表和电压表。问:电阻不能测量,我们怎样知道导体的阻值呢?答:可以给出导体的电阻值。问:也就是说在研究电流和电压、电阻之间关系时,我们是固定电阻不变,让电压发生改变,观察电流的变化,这种研究物理问题的方法叫什么?答:控制变量法。问:实验时,针对于某一导体测量一组电压和电流值,行吗?答:不行。问:为什么?师生共同回答:多次测量可以减少误差,同时考虑到物理规律的客观性、普遍性和科学性,应该多测量几次。教师还应进一步指出:不仅针对同一导

18、体测量几组电压和电流值,同时还要更换定值电阻反复进行实验,这种研究物理问题的方法是不可忽视的。实验时,给出了二个不同的定值电阻(R1=5Q和R2=10Q)问:我们在实验要多次测量电压和电流值,那么怎样去改变导体两端的电压和通过它的电流呢?学生1答:改变电源的电压,如:增减串联的干电池的节数。学生2答:用滑动变阻器来改变。师总结指出:同学们知道了改变定值电阻两端电压的方法,请大家根据你认为最适合你的方法和刚才我们设计的思路,对照自己桌前的器材选择你所需的实验仪器,并画出能够同时测量电压和电流的电路图。4 .进行实验实际操作中,要提醒学生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连接电路时,开关应处于断开状态,滑动变阻

19、器的滑片应放到最大阻值的位置_ho 测量次数不要过多,根据时间而定,一般测量三次或四次左右。 若用滑动变阻器来改变导体两端的电压的情况下,尽量使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成整数倍地变化(如:IV,2V,3V)o同样若用干电池(或学生电源)改变电源电压时,也应该使电源电压成整数倍地变化。教师巡回指导学生进行实验,指出学生在实验中错误,并要求学生实事求是地填写实验数据。5 .分析和论证数据处理时,可引导学生仔细思考测量数据:分析电压是怎样发生变化,从而影响到电流的怎样变化;同时还应考虑到实验会有误差,可能数据不很一致。得出电流、电压的关系的结论。结论:电阻相同时,通过导体的电流和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然后

20、指导学生用测量的数据对照课本图7.1-1画出U-I图。启发学生对比数学中的一次函数的知识,推导出U-I表达式:U=IRo6 .评估要求学生在探究报告反思自己的探究活动一些问题,如:(1)实验设计方案是不是最优的,还可能会存在着不合理的地方。(2)操作中有没有什么失误,读数时会不会有失误。(3)测量结果是不是可靠的。(4)探究中是不是还有哪些问题还不清楚,哪些问题弄明白了。7 .交流要求学生课后进行交流,交流时,可以相互交换各自的探究报告,也可以口头表述自己在探究与他人不同的意见,同时还应听取他人正确的意见。交流时,不应只是交流探究结论,交流的重点应放在探究的过程中。如:为什么我的猜想和别人不一

21、样?为什么我的方法与你不一样?为什么你能得出这样的结论,我的结论不和你一样?【小结】根据板书,总结本节内容,明确重、难点。【课后活动】完成探究报告,并在报告写出对自己所选的实验探究过程进行评估。【板书设计】【教学反思】二、欧姆定律及其应用【教学目标】1、知识和技能理解欧姆定律,并能进行简单计算。使学生同时使用电压表和电流表测量一段导体两端的电压和其中的电流。会用滑动变阻器改变部分电路两端的电压。2、过程和方法使学生感悟用“控制变量”来研究物理问题的科学方法。3、情感、态度、价值观重视蕤对物理规律的客观性、普遍性、科学性的认识。【重、难点】能利用欧姆定律进行计算和解释有关现象。【教学器材】小灯泡

22、、开关、电源、导线、电流表、电压表、滑动变阻器【教学课时】2时【教学过程】一、前提测评:通过讲解上一节课的练习纸复习前面所学知识。二、导学达标:1、欧姆定律:导体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即I=UZR单位:U电压一伏特(V)I-电流一安培(八)R电阻一欧姆(C)公式变换:U=IR或R=UI额定电压:额定电流:短路:R=OJ很大断路:R很大,I=O2、例题现有一支试电笔,其中的电阻为880kC,敏管的电阻和人体的电阻都比这个数值小得多,可以不计,使用时流过人体的电流是多少?解:R=880k=8.8X105U=220VI=UR=220V8.8105=2.5X104A答:流

23、过人体的电流2.5X104A例题实验测得一个未知电阻两端的电压是4.8V,流过的电流是320mA,这个电阻的阻值是多少?学生练习:完成计算题(认真检查)3、综合练习(1)在下电路中,已知电源电压为4.5V,测得Rl的电流为0.2A,电压为2V;求R2的电流、电压和电阻。(2)在下电路中,已知R1=6Q,R2=10,当开关闭合时,Vl的示数为3V,求电源电压和电路中的电流大小。(3)在下电路中,已知电源电压为1OV,Rl=5,R2=8,求电路中干路以及各支路的电流分别为多少?(4)电路如图所示,已知电流表的示数为O.8A,R=5,流过L2的电流为O.3A,求灯L2的电阻有多大?4、达标练习:完成

24、物理套餐中的本节内容。【小结】根据板书,总结本节内容,明确重、难点。【课后活动】完成物理套餐中课堂未完成的内容。【板书设计】【教学反思】三、测量小灯泡的电阻【教学目标】1、知识和技能应用欧姆定律,学习一种测量电阻的方法。会同时使用电压表和电流表,了解鸨的特性。2、过程和方法通过测量小灯泡的电阻,了解欧姆定律的应用。a情感本由价侑加:验(的设言、连接以及测量过程的兴趣培养。【重、难点】电路的设计、连接,作出电路图。掌握电阻的特性。【教学器材】小灯泡、开关、电源、导线、电压表、电流表【教学课时】1时【教学过程】一、前提测评:一个电阻被接在6V的电路中,通过它的电流是2A,若把它接在12V的电路中,

25、它的阻值是多少?二、导学达标:引入课题:电流一一用电流表测量电压一一用电压表测量电阻?能否利用所学知识测出小灯泡的电阻?进行新课:1、探究:测量小灯泡的电阻(1)学生分析I=UZR可得R=UZI(测出U、I,就可以求的电阻)这种方法叫“伏安法”测电阻(注意电阻的特性)(2)、设计实验:讨论滑动变阻器的作用、使用电流表、电压表的使用方法(3)、作出对应的电路图,对学生的电路要进行讨论。(4)、进行实验:把结果记录在下表电压U电流I电阻R第一次测量第二次测量第三次测量第四次测量平均值(5)、实验结果:利用多次测量求平均值的方法可以减少误差。2、本试验你得到的启示:三、达标练习:完成物理套餐中的本节

26、内容。【小结】根据板书,总结本节内容,明确重、难点。【课后活动】完成物理套餐中课堂未完成的内容。课本后练习。【板书设计】【教学反思】四、欧姆定律和安全用电【教学目标】1、知识和技能会用欧姆定律的知识理解安全用电的道理。2、情感、态度、价值观使学鱼有安全用电的意识和社会责任感。能自觉地执行和宣传安全用电。通过了解避雷针的发明过程,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的精神。【重、难点】知道家庭电路的组成。能用欧姆定律分析怎样安全用电。【教学器材】电脑平台、家庭电路的样板【教学课时】1时【教学过程】一、前提测评:1、根据电路画电路图二、导学达标:图3.4引入课题:同学们,电池有电压,家庭电路也有电压,为什么前者安全?

27、后者却很危险?进行新课:1、为什么电压越高越危险?学生讨论:教师总结:人体是导体,阻值一般不变化,由I=UR可知,电压越高,产生的电流越大,所以越危险。参考资料电流:电流的大小对人体的隼害电流大小人体反应安全电压:不高于36V(经验表明)2、为什么不能用湿手触摸电器:学生讨论:教师总结:(1)手湿后人体电阻减少,由I=UR可知,电流变大。(2)水是导体,又会流动,易使人体与电源相连。3、注意防雷:雷电的特性、数据避雷针三、达标练习:完成物理套餐中的本节内容。【小结】根据板书,总结本节内容,明确重、难点。【课后活动】完成物理套餐中课堂未完成的内容。【板书设计】【教学反思】第八章电功率一、电能【教

28、学目标】1、知识和技能知道电能的单位是焦耳,另一个单位是千瓦时,知道电功率的单位是瓦或千瓦。会使用家庭电能表。2、过程和方法体验电能可以转化其他形式的能量。3、情感、态度、价值观了解电能在人类社会中的作用。认识节约用电的重要性。【重、难点】电能的概念、相关单位。围绕“电能”进行教学。【教学器材】电脑平台、小灯泡、开关、电源、导线【教学课时】2时(1复习电路及学电压表的使用,2读数及实验)【教学过程】一、前提测评:连接一个使小灯泡发光的电路。二、导学达标:引入课题:小灯泡发光的能量是哪里来的呢?进行新课:1、能量和电能:(1)能量:是物质存在的一种基本形式。存在方式:热能、光能、电能、机械能、原

29、子能等学生讨论:能量可以转化吗?教师总结:不同形式的能量是可以相互转化的。例举一些其它能一电能的例子(2)电能:现代社会中应用最广的一种能量形式。学生讨论:电能的应用教师总结电能的单位:千瓦时(kWh)即“度”能量的国际单位:焦耳(焦)(J)lkWh=3.6106J2、电能表:测量电能的常用工具之一。(1)电能表的结构:接线柱、转盘、示数(对照实物观察)(2)电能表的使用:“220V”“10A”“50Hz”接线方法(3)读数:例:投影图片让学生读数,计算使用的电能练:给出图片让学生读数,计算使用的电能(4)介绍新型的电能表:3、电功: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叫电功(做功)有多少电能发生转化,就说

30、电流做了多少功?符号:W单位:与能相同焦耳。三、达标练习:课本后32页“动手动脑学物理”完成物理套餐中的本节内容。【小结】根据板书,总结本节内容,明确重、难点。【课后活动】完成物理套餐中课堂未完成的内容。【板书设计】【教学反思】二、电功率【教学目标】1、知识和技能知道电功率表示消耗电能快慢,知道电功率的单位是瓦。会用功率的计算公式p=wt进行简单的计算。会用功率的计算公式P=UI进行简单的计算。2、过程和方法观察体验电能表盘转动快慢跟用电器功率的关系。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重、难点】理解电功率的含义。会用公式P=WtP=Ul进行简单的计算。【教学器材】电脑平台、电能表

31、【教学课时】2时【教学过程】一、前提测评:电能电能表电功二、导学达标:引入课题:电能表有时转的快?有时转的慢?为什么?各电器的“W”是什么意思?进行新课:1、电功率:表示电流做功快慢的物理量。(学生讨论:如何表示?)教师:规定一时间,看谁做的功多!(1)定义:用电器电功率的大小等于它在IS内所消耗的电能。即电功率=功/时间P=WZt或Iw=Pt(2)单位:W一一电流做的功一一焦耳(J)t时间秒(三)P功率瓦特(W)1W=1JsIkW=100OW(3)、功率的应用、常见电器的功率例:电视机的功率P=200W=Kw例:我们说洗衣机的功率是500W,其含义是2、“千瓦时”的来历因为W=Pt所以若P一

32、千瓦、t一一小位则W一千瓦时(1课时)3、怎样测量功率学生讨论:功率表示做功快慢,电功率的大小与电流、电压大小有没有关系?试验表明:P=IU单位:I一一安(八)U伏特(V)P瓦(W)例题:课本35页例题练习:1、一只标有“220V40W”的灯泡接在电路中,若电路的电压为200V,求灯泡的实际功率?(利用本题解释额定一一实际)2、某电能表标有“220V3A”字样,这表最多可以在220V电压下给多少只60W的灯泡供电?(利用本题解释功率可以相加)三、达标练习:完成物理套餐中的本节内容。【小结】根据板书,总结本节内容,明确重、难点。【课后活动】完成物理套餐中课堂未完成的内容。课本后练习。【板书设计】

33、【教学反思】三、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教学目标】1、知识和技能加深对电功率的理解。巩固电流表、电压表的操作技能。2、过程和方法通过测量,体验额定功率和实际功率的区别。锻炼学生根据公式P=IU设计试验的方法。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讨论和交流,培养合作学习的意识和态度。【重、难点】电路的设计、连接,作出电路图。分析实际功率和额定功率的区别。【教学器材】小灯泡、开关、电源、导线、电压表、电流表、滑动变阻器【教学课时】1时【教学过程】-、前提测评:标有“220VUW”“220V22Ww的灯泡各1只,若把它们串联起来接在220V的电路中,它们的实际功率各是多少?二、导学达标:引入课题:电流一一用电流表

34、测量电压用电压表测量电功率P=wtP=UI能否利用所学知识测出小灯泡的电功率?进行新课:1、探究: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1)、学生分析P=UI测出U、I,就可以求的电功率(2)、设计实验:讨论滑动变阻器的作用、使用电流表、电压表的使用方法(3)、作出对应的电路图,对学生的电路要进行讨论。(4)、进行实验:把结果记录在下表电压U电流I电功率P第一次测量第二次测量第三次测量第四次测量(5)、实验结果:实际功率与额定功率是不同的。2、本试验你得到的启示:三、达标练习:完成物理套餐中的本节内容。【小结】根据板书,总结本节内容,明确重、难点。【课后活动】完成物理套餐中课堂未完成的内容。课本后练习O【板书设

35、计】【教学反思】四、电与热【教学目标】1、知识和技能知道在电流相同的条件下,电能转化成热能时的功率跟导体的电阻成正比。知道利用和防止电热的场合和方法。2、过程和方法通过试验探究电流的热效应跟电阻大小的关系。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赢的利用和防止知识的学习,认识科学是有用的。【重、难点】电流的热效应:电能热能热效应的计算公式:P=I2RP=U2R的使用。【教学器材】电脑平台、电阻丝、开关、电源、导线【教学课时】1时【教学过程】一、前提测评:连接一个使电炉丝发热的电路。二、导学达标:引入课题:电炉丝、电饭煲发热的能量是哪里来的呢?进行新课:1、电流的热效应:电能转化成热能的现象。讨论:为什么电流

36、相同的情况下,电炉丝热的发红,而导线基本不发热?电流的热效应跟什么有关系?学生猜想教师分析结论:跟电阻的大小有一定的关系2、影响热效应的因素:P=IU=I2RP=IU=U2R即:P=I2RP=U2R讨论:热效应与电阻成正比?反比?例:把阻值为6欧、8欧的电阻串联起来接在12V的电路中,它们的实际功率各是多少?解:Rl=6欧R2=8欧U=12VI=UR=U(R1+R2)=12V/14欧二6/7APl=IU=I2R1=P2=1U=I2R2=例:把阻值为6欧、8欧的电阻并联起来接在12V的电路中,它们的实际功率各是多少?结论:两公式都成立,一个是电流相同时使用(串联)一个是电压相同时使用(并联)3、

37、电热的利用和防止:学生阅读即可三、达标练习:课本后“动手动脑学物理”完成物理套餐中的本节内容。【小结】根据板书,总结本节内容,明确重、难点。【课后活动】完成物理套餐中课堂未完成的内容。【板书设计】【教学反思】五、电功率与安全用电【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知道电功率越大,电路中的电流就越大;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体验,知道保险怎样“保险”;归纳安全用电的知识;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具有安全用电的意识。【教学重点】通过实验,观察体验电功率与电路中电流的关系,观察体验保险丝的工作过程。【教学难点】“电功率越大,电路中的电流越大”的应用。【教学器具】电路演示板保险管【教学课时】1时【教学过程】一

38、、弓I入新课师:电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方便,但是如果不注意安全用电,所造成的危害和损失让人触目惊心的。例如下面这些例子:1、(羊城晚报)2000年3月29日,河南焦作一影视厅发生罕见惨剧一一“天堂”烧死74人。2、(羊城晚报)2002年3月23日,一民房今晨失火死2人疑是家中电线短路引起3、(厦门日报)“用电不当毁了世界文化遗产”20031月19日19时左右,世界文化遗产武当山古建筑群重要宫庙之一的遇真宫发生特大火灾,主殿在这场大火中全部烧毁。师:上述的例子大多与电器有关。关于安全用电的知识,在前面我们已经学习一部分了,这一节课我们从另一角度来学习安全用电的知识。“电功率与安全用电”(板书

39、)二、进行新课(一)电功率越大,电路中的电流就越大师:近几年来,我国许多地区对供电线路进行了改造。将电线换成更粗的,电能表的额定电流换成更大的。为什么要这样做呢?师:上课前同学们已经进行了一次家庭调查,调查十年前和现在所使用的用电器分别有哪些。屏幕上的是一个同学的调查结果。大家互相交流一下调查结果。看看可以得出什么结论。生:讨论交流。师:添置了新的大功率用电器。那么添置前和添置后对电路有什么影响呢?我们现在用电功率的知识来计算十年前和现在究竟是哪些地方不同。让时光倒流回十年前,我们的家里有这些用电器,(屏幕出示用电器的名称和相应的电功率)你们能计算出干路的电流是多少?生:计算。师:回到我们现在

40、,添置了这些用电器,(屏幕出示用电器的名称和相应的电功率)那么干路中的电流又是多少呢?生:计算,讨论得出结论师:从计算结果可以看出,当电压一定的时候,电功率越大,电路中的电流就越大。(板书)现在大家能不能告诉我为什么要进行线路改造呢?生:讨论回答师:演示实验,证明电功率越大,电路中的电流越大。得出:电路中同时使用的用电器不能太多。(二)保险丝师:在刚才的电路中,由于具备安全用电的知识,才避免了大的损失。这都得归功于电路中安装了保险丝。(板书)常见的保险丝如课文的插图所示。大家可以看看桌面上的两个保险管。阅读书本的材料,可以参考桌面上的两个保险管。从中你可以得到什么关于保险丝的知识呢?生:阅读讨

41、论师:总结保险丝的特点以及使用保险丝的注意事项。(板书)生:练习(屏幕投影)某学校教学楼里有12间教室,每间教室装有40W的日光灯4盏。如果你是学校的电工,你应该选择哪种规格的保险丝?常用保险丝的规格见右表。(三)总结安全用电的知识直径(mm)额定电流(八)生:根据投影的画面,对安全用电的知识进0.213.75行知识归纳。0.985师:归纳总结安全用电的知识。(板书)1.026三、达标练习:完成物理套餐中的本节内1.257.5容。1.5110【小结】根据板书,总结本节内容,明确重、难点。【课后活动】完成物理套餐中课堂未完成的内容。【板书设计】【教学反思】六、生活用电常识【教学目标】1、知识和技

42、能了解家庭电路的组成,了解安全用电常识。2、过程与方法观察家庭和教室的实际电路,能简单描述家庭电路的主要特征。3、情感、态度、价值观提高安全用电的意识。【重、难点】1、知道家庭电路的组成。2、能分析家庭电路的各组成部分。【教学器材】电脑平台、家庭电路的样板、电源、试电笔、保险丝【教学课时】1时【教学过程】一、前提测评:1、根据电路作出电路图或根据电路图连接电路(电流小于05A)二、导学达标:图3.4引入课题:同学们,你们知道家庭电路与我们前面所学的电路有什么区别和联系吗?让我们一起去探索吧!进行新课:1、家庭电路的组成问题:保险丝有什么作用?什么是空气开关?用电器如何安装?按照顺序逐一分析电路

43、中的各部分,并让学生讨论如何连接用电器?同时作出相应的电路图。2、火线和零线火线:零线:与地面相连试电笔:结构:说明流经试电笔的电流很小使用方法:通过演示说明3、两种类型的触电及急救触电:一定要形成通路观看106页图形急救:断电源隔离带电物4、三线插头和漏电保护三线:火线、零线、地线思考:什么是地线?有什么作用?讨论地线如何起保护作用的?漏电保护开关:原理、使用三、达标练习:完成物理套餐中的本节内容。【小结】根据板书,总结本节内容,明确重、难点。【课后活动】完成物理套餐中课堂未完成的内容。课本后练习。【板书设计】【教学反思】第九章电与磁一、磁现象【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知道磁体有吸铁性和指向性;知道磁体间的相互作用规律;了解磁化现象。2、过程方法体会运用实验来研究、感知物理问题的方法。3、情感目标:了解我国古代的科技成就对航海事业的发展做出的贡献,对学生渗透爱国主义思想教育;使聚生养成良好的科学态度和求是精神。【教学重点】磁性、磁化的概念,磁体间的相互作用规律【教学难点】磁体间的相互作用规律,磁化现象【教学方式】讲授法、讨论法、自主探究法【教学器具】铁架台、条形磁铁、蹄形磁铁、磁针、铁屑、铁钉、软铁【教学课时】1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6min)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