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魏晋言诗首》PPT课件.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5541396 上传时间:2023-07-19 格式:PPT 页数:44 大小:2.2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汉魏晋言诗首》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4页
《汉魏晋言诗首》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4页
《汉魏晋言诗首》PPT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4页
《汉魏晋言诗首》PPT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44页
《汉魏晋言诗首》PPT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4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汉魏晋言诗首》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汉魏晋言诗首》PPT课件.ppt(4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汉魏晋五言诗三首,重点:1、迢迢牵牛星用平凡意象表达的销魂之情。2、白马篇外在美和内心美的和谐统一。3、归园田居悠然自得的心态。,汉魏晋五言诗三首 教学目的1、领会五言诗的特点。2、学习诗中所表现的为国捐躯、视死如归的高尚精神。难点了解三首诗分别用的叠字、铺叙和情景交融的艺术手法。教学方法1、点拨法。即抓住关键诗句进行点拨,以点代面。2、诵读法。即通过反复诵读,逐步加深对诗意的理解,重点提示。3、联系法。本课的练习设计精要,以练习题为纲,纲举目张。,迢迢牵牛星,牛郎织女的传说,相 爱,结 婚,受 阻,恳 求,分 离,遥 望,迢迢牵牛星选自古诗十九首,古诗十九首是东汉末年一批文人诗作的选辑,最早

2、见于南朝梁代萧统文选。这十九首诗没有题目,一般拿每首第一句作题目。诗作表现了动荡、黑暗的社会生活,抒发了对命运、人生的悲哀之情,艺术风格含蓄动人,朴素凝练。刘勰文心雕龙称之为“五言之冠冕”,钟嵘诗品赞颂它“天衣无缝,一字千金”。迢迢牵牛星抒写牛郎与织女隔河相望而不能想见团聚的相思之情。,萧统与文选,萧统,南朝兰陵人,文学家,武帝(萧衍)的长子。武帝天兼元年立为太子,年三十,未即位而卒,谥昭明,世称昭明太子。文选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各类文学作品的选集,收集秦汉以来的文学作品,共三十卷,也称昭明文选。,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皎皎,灿烂。河汉,银河。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擢,摆动,举起。終日不成章,

3、泣涕零如雨。章,经纬交织的布幅。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去,离。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盈盈,清澈。脉脉,含情相视而不语。,这最后四句是诗人的慨叹。那阻隔了牵牛和织女的银河既清且浅,牵牛与织女相去也并不远,河汉虽然清浅,但织女与牵牛只能脉脉相视而不得语。这句诗用了“盈盈”“脉脉这些叠音词,使这首诗质朴、清丽,情趣盎然,情景相生。“盈盈”写水美,“脉脉”写情深,这美好的情和景与”不得语“的残酷现实形成巨大的矛盾反差,从而使诗意更加哀怨动人。一个饱含离愁的少妇形象若现于纸上,意蕴深沉风格浑成,译文赏析,一边是遥远的牛郎,一边是隔着银河的灿烂织女。轻巧地摆动着柔美洁白的双手,一扎一扎地穿梭纺织。整天

4、都织不出布来,眼泪零落就像下雨。清清的银河水浅浅,相隔的距离又有多远?隔一条清清的银河,只能含情注视默默不语。,思路结构,两星的现状 织女的相思 分离的痛苦,隔河相望,思想感情,赏析要点,起首两句描写两星相对的清冷环境,于景中寄寓离愁;中间四句描写织女,以动作神态写哀怨;最后四句直接抒发诗人的慨叹,暗示离别的根源:诗中充满着浓厚的浪漫气息,将神话和现实和谐地结合起来。全篇十句有六句以叠词起头,不但使诗具有很强的音乐节奏美感,而且对写景写人起到“景情并生”的作用。,艺术特色,1、情景交融,哀婉动人。2、连用六个叠音形容词,增加音乐美、节奏美。如“迢迢”写距离之远,“皎皎”写星光之亮,“纤纤”状素

5、手之美,“札札”状织布之繁忙,“盈盈”写水清浅的样子,“脉脉”写人含情的样子。,迢迢牵牛星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終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煮豆燃豆箕,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七步诗,观沧海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曹植简介:字子建,世称陈思王,曹操第三子,著有曹子建集,代表作洛神赋、名都赋、赠白马王彪。他是建安时期成就最大的作家,钟嵘称为“建安之杰”,与曹操、曹丕合称为“三曹”。他的风格以

6、曹丕继位为界,前期以宴饮游乐为主,后期以抒忧发愤为主。钟嵘评价其艺术特色为“骨气奇高、词采华茂”。,白马篇塑造了一个怎样的人物?,英勇无畏的爱国少年英雄形象。,白马篇从哪几个方面来塑造少年英雄形象?,外在美,内在美,游侠身世 豪侠英武,勤练武艺 武艺高超,为国杀敌 英雄业绩,弃家保国 视死如归,名望高,武艺高,功劳高,品德高,“白马饰金羁,连翩西北驰”是写马吗?为什么?,不是。骏马配英雄,英雄驭骏马,表面写马,实际写人,把游侠少年叱咤风云的英姿展现在读者眼前。,“借问谁家子?幽并游侠儿”用了什么修辞方法?,用了设问。,这一部分仅仅是作者客观的记述吗?为什么?,不是。“扬声沙漠垂”还包括作者对少

7、年的赞扬。,写少年武功高强,在结构上起什么作用?,既是“扬声沙漠垂”的重要原因,也为后半部分卫国杀敌作了铺垫。,这八句用了什么艺术手法?,用了铺陈的手法。,请同学们品味一下这段动作描写的成功之处,并指出原因?,用词准确,选了破、摧、接、散四个动词,从静和动两方面和左右上下四个不同方向展现了少年武艺高超的形象。,比喻恰当。,既写出了比猴猿更敏捷的身手,又写出比豹螭更勇剽的气势。,表现人物仅仅写他的外在美够不够?作者作了怎样的处理?,不够。作者把人物放到战斗场面中加以刻画。,第三部分哪一句话最能表现少年的英雄气概?为什么?,“长驱蹈匈奴,左顾凌鲜卑。”,一个“蹈”字,一个“凌”字,写出长驱直入、锐

8、不可挡、排山倒海之势,尽现为国征战,蹈死不顾之勇。,英雄为什么能够左凌右蹈呢?,除了武艺高超之外,主要还是英雄的品德高。,最后一部分作者用了什么艺术手法和修辞方法来表现英雄弃家保国、视死如归的爱国精神,有何好处?,铺陈手法,淋漓尽致,极写英雄精忠报国的英雄肝胆。,连用两个反问句,把这种爱国感情表现得更强烈,显示义无反顾的气概。,请同学们把这两句话改成陈述句,体会一下感情有何不同?,这首诗仅仅是描写一位少年英雄吗?为什么?,不是。因为这首诗写在曹植的前期,当时也才华横溢,胸部怀大志,这首诗实际上也抒发了曹植想要建功立业的理想。,学了本文之后,你认为有什么可借鉴之处?,1、少年的爱国精神,但是首先

9、要有过人的本领,所以现在要好好学习。,2、准确的用词,四个准确的动词。,仔细阅读下面一篇短文雨中护伞,文中有些动词用得不够准确,请你改得更生动一些。同时,请你说出此文的成功之处?,一个充满活力的少女,生来一副男孩子性格,请你通过一段描写(以动作描写为主)来表现她的性格。,雨 中 护 书 放学已有十多分钟了,雨还在下着。“家中生病的母亲怎么样了?”“反正十分钟就能骑到家!”想到这里,他把书 在怀里,出了教学楼。他在雨中半 着身子,遮护着书包,快步跑向自己的自行车这种半弯着腰,向前猛跑的形象,倒有几分战士在弹雨中冲锋的劲儿。冲到车前,出一只手,掏出钥匙,打开车锁,却发现上车变得困难。他先用左臂抱紧

10、书包,右手去扶车把,右腿高高抬起也只能从大梁上跨过,右脚踩住了脚蹬,左脚一次一次向后面蹬地,车走了起来,于是用右手掌握着平衡和方向,左脚用力一跳,屁股向上一抬,终于坐在了座上骑动了身子始终向前俯着,左手把书包紧 在胸前书包里的书总算是安全了。,放,跑,立,伸,放,抱,冲,俯,腾,贴,归 园 田 居,陶 渊 明,教学目的 1、了解陶所处的时代背景、陶的生活经历体会诗中的思想感情,全面理解陶渊明其人。2、分析体会诗的平谈质朴的语言。3、初步学会诗歌分析、诗歌赏鉴的技巧。,陶渊明:(365427),字元亮,一说名潜,字 渊明,晋浔阳(今九江)人。曾祖曾官至大司马,到他时已家境没落。陶少年代大有“大济

11、苍生”之壮志。但是反动门阀制度却对他不利。陶曾祖是高官,尚被当时之人讥骂为“小人”、“溪狗”。到了陶渊明时,家世没落,自然更得不到社会的重视。陶到29岁时才出仕,不久又归隐。后又时隐时仕。在39岁时,为彭泽县令,在官八十余日,逢郡里督邮来县,属吏告诉他应束带接见,他叹道:“我不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即日,他便解职而归,从此,他结束了仕隐不定的生活,坚决走了归田的道路。死后,友人私谥“靖节”,世称“靖节先生”。(五柳先生),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 著(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髻,并怡然自乐。陶渊明 桃花源记,“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

12、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注 胡:为什么。谏:挽回。追:补救。陶渊明归去来兮辞,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适:适应,迎合。韵:气质,本性。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羁鸟:笼中鸟。拙:愚拙。荫:遮盖。暧暧:昏暗、模糊。依依,轻柔缓慢的上升。墟:集市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既可理解为自然界,又可理解为田园生活。,.这组诗约作于从彭泽弃官归隐的第一年,时年四十二岁。.韵:风度。.三十年:当作十三年。陶潜自太

13、元十八年()为江州祭酒,至彭泽弃官,共十二年。次年作这诗。正好十三年。.羁鸟:束缚在笼里的鸟。.故渊:鱼儿原来生活的水潭。.方:傍。.暧暧:依稀不明。.依依:轻柔的样子。墟里:村落。.虚室:空寂的屋子,比喻内心明净洞澈的境界。,少无适欲韵,性本爱丘山。从小没有投合世俗的气质,性格本来爱好山野。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错误地陷落在人世的罗网中,一去就是十三年。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关在笼中的鸟儿依恋居住过的树林,养在池中的鱼儿思念生活过的深潭。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到南边的原野里去开荒,依着愚拙的心性回家耕种田园。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住宅四周有十多亩地,茅草房子有八、九间。,榆柳荫后檐,

14、桃李罗堂前。榆树、柳树遮掩着后檐,桃树、李树罗列在堂前。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远远的住人村落依稀可见,村落上的炊烟随风轻柔地飘扬。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狗在深巷里叫,鸡在桑树顶鸣。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门庭里没有世俗琐杂的事情烦扰,空房中有的是空闲的时间。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长久地困在笼子里面,现在总算又能够返回到大自然了。,归 园 田 居 陶渊明,研究、思考、讨论一、陶渊明笔下的田园风光美在哪里?,这里描写的一切,是极为平常的。你看:土地,草房;榆柳,桃李;村庄,炊烟;狗吠,鸡鸣但正是这些平平常常的事物,在诗人笔下,构成了一幅十分恬静幽美、清新喜人的图画。在这画面上,田园风光以其清

15、淡朴素的、毫无矫揉造作的天然之美,呈现在我们面前,使人悠然神往。这不是有点儿像世外桃源的光景吗?这些描写初读起来,只觉得自然平淡,其实构思安排,颇有精妙。“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是简笔的勾勒的近景,以此显出主人生活的简朴清雅。虽无雕梁画栋之堂皇宏丽,却有榆树柳树的绿荫笼罩于屋后,桃花李花竞艳于堂前,素淡与绚丽交掩成趣。“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这是远景,给人以平静安详的感觉,好像这世界不受任何力量的干扰。从近景转到远景,犹如电影镜头慢慢拉开,将一座充满农家风味的茅舍融化到深远的背景之中。画面是很淡很淡很淡,味道却是很浓很浓,令人胸襟开阔、心旷神怡。这景象太过清静

16、,似乎少一点生气。但诗人没有忘记这一点,请听,“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一下子,这幅美好的田园画不是活起来了吗?因为这鸡犬之声相闻的动景与静景有机结合,才最富有农村环境的特征,和整个画面也最为和谐统一。,二、这首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心情?是如何表 现的?,表现了诗人厌恶官场、回归自然的心情。诗人用“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这些诗句来表现他的心情。他把官场比作“尘网”、“樊笼”,显示他对官场的厌恶,把自己比作“羁鸟”、“池鱼”,把园田生活比作“旧林”、“故渊”,显示他本性超凡脱俗,对自然无比留恋。,晋 陶渊明 田园诗派南朝宋 谢灵运 山水诗派

17、唐 王 孟 山水田园诗派,山水田园诗派发展脉络,归园田居(其三)陶渊明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注兴:起身。荒秽:指野草之类。带:作“戴”、披。长:丛生。,本篇是归园田居五首中的第一首。诗歌描写了诗人重归田园时的新鲜感受和由衷喜悦。在诗人的笔下,田园是与浊流纵横的官场相对立的理想洞天,寻常的农家景象无不是现出迷人的诗情书意。诗人在用白描的手法描绘田园风光的同时,也巧妙地在其间融入自己的生活理想、人格情操。如果说那洒遍浓荫的庭院就象是诗人“复得返自然”之后的恬静心境,那么在材落上空缓缓弥漫的炊烟就象是诗人对故乡田园的依恋之情。甚至那几声最普通不过的鸡鸣狗吠也以其特有的乡土气息传达着诗人对淳朴、宁静的生活理想的追求。以田园之景写胸中之意,是此诗的显著特色。,这首诗显现的画面很有层次。近处,宅院、林木,亲切可即;远处量村落、炊烟,给人以悠长的遐思。一近一远,使画面具有纵深感。诗歌的语言就象那茅舍一样质朴无华;其间的意趣就象那缕炊烟一般高速。诗人以叙家常的笔调吐露胸襟,整首诗宛如一条涓涓溪流,以其从容不迫的流动,将作者带入一个“豪华落尽见真淳”的艺术境界。诗人采用了一种与朴实淳厚的田园生活本身完全谐调的艺术形式,从而使诗歌具有自然真挚之美。而这正是陶诗独具的魅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