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学校《暑期校外培训》致家长的一封信 3篇 (最新).docx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5541710 上传时间:2023-07-19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8.2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年学校《暑期校外培训》致家长的一封信 3篇 (最新).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23年学校《暑期校外培训》致家长的一封信 3篇 (最新).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23年学校《暑期校外培训》致家长的一封信 3篇 (最新).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2023年学校《暑期校外培训》致家长的一封信 3篇 (最新).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2023年学校《暑期校外培训》致家长的一封信 3篇 (最新).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3年学校《暑期校外培训》致家长的一封信 3篇 (最新).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学校《暑期校外培训》致家长的一封信 3篇 (最新).docx(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2023年暑期校外培训致家长的一封信亲爱的家长朋友:暑期将至,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双减”政策,巩固我县“双减”工作成果,维护广大学生和家长的合法权益,切实减轻学生校外培训负担,让孩子们度过一个愉快、充实、安全的假期,我们特别提醒您如下事项:一、树立正确育人观念。“双减”政策是党中央、国务院立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着眼于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做出的重大决策。国家推行“双减”政策的目的在于有效减轻中小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广大学生家长要紧跟国家教育方针,树立正确科学的教育观、成才观、育儿观,积极承担起家庭的

2、教育责任,高度关注孩子的身心健康,应尊重孩子兴趣爱好,不盲从、不攀比、不跟风,理性选择参加非学科类培训,科学合理安排孩子的假期学习生活,切实减轻孩子校外培训负担,让孩子度过一个丰富多彩的假期。二、远离违法违规培训。暑假是孩子进行休息调整、自我提升的重要时间节点,也是各种违法违规校外培训的高频高发期,违法违规校外培训机构由于未经审批,一旦产生经济纠纷、安全事故,维权难以保障。希望各位家长朋友提高警惕,坚决不送孩子到“无证无照”(未取得县教科局颁发的民办学校办学许可证和县市场监管局颁发的营业执照或县民政局颁发的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证书)的非学科类培训机构学习培训。拒绝各类学科类校外培训,自觉抵制以“

3、家教辅导”“一对一”“托管”“众筹私教”“素质拓展”等名义开展的非法培训,或者在科技、体育、文化艺术等非学科类培训机构中开展学科类培训的违规行为。三、选择正规培训机构。校外培训并非孩子成长的必由路径,参加校外培训因人因需而异,切忌过度焦虑、盲目攀比。确需参加非学科类培训的,选择培训机构时,一定要审慎选择合法正规、培训行为规范、无安全隐患的校外培训机构,根据孩子实际需求,适度参加。中小学生校外培训机构已纳入全国校外教育培训监管与服务综合平台统一管理,各位家长可以通过“XX培训家长端APP”查看培训机构的证照、培训教师资质、培训内容及课时、收费项目与标准、预收费监管专户等信息,并通过“XX培训家长

4、端APP或机构代缴的方式进行线上购课、消课、评价。四、维护个人消费权益。在确定好参加机构培训后,家长需要注意培训费用一次性缴费时间跨度不要超过3个月或60课时且不超过5000元,缴费后索取正规发票,签订教育部和市场监管总局联合印发的中小学生校外培训服务合同(示范文本)(2021年修订版)。签订合同时,请家长仔细研读合同条款,务必抵制校外培训机构以各种优惠、折扣、送课等方式诱导超标超期超额缴纳费用,提防合同“概不退费”等霸王条款。妥善保管好合同文本、缴费发票、支付截图、电子合同的完整截图等票据资料,以此作为维权凭据,切实防范校外培训机构“退钱难”“卷钱跑路”风险。遇到纠纷,首先与机构协商解决。如

5、不能解决,请联系教育、市场监管等部门进行调解。若调解不成,可用法律维护自身合法权益。五、主动做好社会监督。随着校外培训治理力度的加大,隐形变异违规培训开始出现,这些违法违规培训影响了政策实施,造成不良影响。“双减”工作需要您的积极参与,我们真诚欢迎广大家长进行监督,如发现学校在职教师有偿补课、利用居民住宅开展各类培训、无证无照开展培训、进行虚假广告宣传等违规行为,请您及时向县教科局举报(举报电话:0933-6125168),我们将迅速核查,积极处置。立德树人,健康成长,让孩子们在良好的环境中接受符合青少年成长规律的教育,是我们共同的心愿。希望广大家长朋友积极配合,和我们共同为孩子营造一个健康、

6、安全、快乐的成长环境,维护您的合法权益!2023年暑期校外培训致家长的一封信尊敬的家长朋友:您好!“双减”政策实施以来,在XX县大力推进校外培训机构治理工作,取得初步成效。2023年暑假将至,为切实减轻学生校外培训负担、维护学生家长的合法权益,现就参加校外培训相关事宜温馨提醒大家:一、理性选择校外培训。有培训需求的家长,应选择合法校外培训机构,不攀比不盲从。要仔细查看办学资质,合法的培训机构要具备两证,即民办学校办学许可证、营业执照(或民办非企业登记证),尤其要看清许可证上明示的办学地点、办学范围等是否与实际情况相符,是否在有效期内,机构是否将教师资格证、培训内容及收费标准等信息上墙公示。无证

7、校外培训机构未经审批缺乏有效监管,疫情防控、安全环境、教师资质等存在一定风险隐患,一旦发生经济纠纷、安全事故,难以有效维权,广大家长要高度警惕,坚决抵制无证校外培训机构。二、防范培训收费风险。不要盲目听从销售人员的优惠推销或打折许诺等优惠活动,一次性缴纳超过3个月(或60课时)的培训费用。家长在报名前必须通过全国校外教育培训监管与服务综合平台(“XX培训家长端”APP),查验校外培训机构的资质、师资、课程、场地等信息,线上选课购课、合同签订、缴费销课等。不要以现金、微信、支付宝、网络转账等方式将培训费缴入机构非资金监管账户或个人名下,以免机构倒闭或者卷钱跑路,造成经济损失。三、坚决抵制违规培训

8、。目前有少数校外培训机构改头换面,或由“地上”转为“地下”,如有以“教育咨询、文化传播、家政服务、上门服务、住家教师、众筹私教”等名义隐形变异开展学科类培训,非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开展学科类培训,都属于违规行为,希望广大学生及家长予以自觉抵制。郑重提示:坚决不让孩子参加无证无照的非法培训机构!请积极参与校外培训机构专项治理行动。2023年暑期校外培训致家长的一封信尊敬的家长朋友:您好!“双减”政策实施以来,我市“双减”工作稳妥有序推进,取得了较大的成效,得到了广大家长朋友的理解和支持。为巩固“双减”成果,持续做好校外培训治理工作,切实减轻学生课外培训负担,让广大中小学生的课余生活多一些温馨快乐。

9、XX市教育局提醒家长应正确看待校外培训,理性选择校外培训机构,注意以下事项:一、亲情陪伴让孩子快乐成长过重的课后补习负担不利于孩子身心健康,建议您理性看待校外培训,合理安排孩子课余时间,多一些亲情陪伴和亲子互动,让孩子的课余生活多一些温馨快乐。如您为孩子选择兴趣爱好类培训,建议多听听孩子自己的想法,选择孩子喜欢的内容。二、拒绝隐形变异学科类培训根据规定,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不得在寒暑假、节假日及周末开展培训。请家长不要让孩子在此期间参加任何形式的学科培训,拒绝到以“教育科技公司、教育咨询公司、文化传播公司、家政服务中心、托管中心”等名义经营的无证场所参加培训辅导。自觉抵制以“一对一”“住家教师”

10、“高端家政”“众筹私教”以及各类冬夏令营等名义开展隐形变异学科类培训。三、谨慎选择非学科类培训孩子确有音乐、美术、舞蹈、科技等非学科类培训需求的家长,应选择证照齐全合法合规校外培训机构。家长可以在全国校外教育培训监管与服务综合平台(XX)查询并选择证照齐全的培训机构,避免误入“黑班级”“黑机构”,防止“退费难”卷钱跑路”等风险发生。按照有关规定,培训机构不得一次性向学生家长收取或变相收取时间跨度超过3个月或60个课时的费用,且一次性收费不得超过5000元。要警惕以“充值赠送”等方式诱导超时段、超限额收费。四、使用“XX培训家长端”APP保障合法权益为切实维护广大学生和家长的合法权益,教育部推出了“XX培训家长端”APP,学生家长可通过“XX培训家长端”APP选择合法正规的培训机构,实现选课、购课、退费的服务。学生家长在“XX培训家长端”APP购买课程,将自动签订规范的中小学生校外培训服务合同,明晰双方权利义务,明确退费办法。缴费后请索取正规发票并妥善保管。切勿通过转账或现金等方式将培训费用支付给除预收资金监管账户以外的任何账户。五、监管维权找相关部门根据有关文件规定,学科类培训机构由市教育局负责监管,文化艺术和体育类培训机构由市文体旅局负责监管,科技类培训机构由市科技局负责监管,劳动技术类培训机构由市人社局负责监管。当您遇到问题或维权时,可以向相关部门反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