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化学工业》PPT课件.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5551889 上传时间:2023-07-20 格式:PPT 页数:27 大小:238.4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现代化学工业》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现代化学工业》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现代化学工业》PPT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现代化学工业》PPT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现代化学工业》PPT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现代化学工业》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现代化学工业》PPT课件.ppt(2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现代化学工业,现代化学工业(1)-概述,20世纪是化学工业飞速发展时期,至60年代是化学工业真正成为大规模生产的主要阶段。在此阶段合成氨(包括化肥)和石油化工得到了飞速发展。高分子化工从无到有,品种基本配齐,形成了大规模化。精细化工也逐渐兴起。,现代化学工业(2)-合成氨、石油化学品,1913年德国哈柏法合成氨投产,该工艺在高温、高压、气体循环下实现。1916年实现了氨氧化制硝酸。1920年美国建立了用炼厂气中丙烯水合制异丙醇-第一个石油化学品。1923年,美国联合碳化学公司在查尔斯顿建立了第一个以乙烷和丙烷裂解生产乙烯的石油化工厂,打开乙烯为原料石油化工生产的序幕。,现代化学工业(3)-石油

2、化工兴起,1941年:开始了从石油轻质馏分催化重整制取芳烃的新工艺。同年,从烃类裂解气体中分离出合成橡胶的重要中间体丁二烯。20世纪30年代炼油工业发展迅速,热裂化和催化裂化分别工业化,同时生产出更多的烯烃。生产乙烯的同时,联产丙烯、C4烃、芳烃(苯、甲苯、二甲苯。石油化学工业:由乙烯、丙烯、丁烯、苯、甲苯、二甲苯等加工为一系列下游产品。,现代化学工业-石油化工中合成树脂与纤维工业,1928年:生产了第一个无色树脂(脲醛树脂)30年代:本体聚合法生产苯乙烯成功;有机玻璃,聚氯乙烯;低密度聚乙烯。高分子合成纤维发展要晚一些。1922年人造纤维产量已超过真丝纤维。1939年美国杜邦公司实现聚酰胺6

3、6纤维的工业化。1941、1946年德国分别进行聚酰胺6纤维、聚氨乙烯纤维的工业化生产。1950年以后,聚乙烯醇纤维、聚丙烯腈纤维、聚酯纤维等合成纤维相继工业化。基本上也配齐了合成纤维的品种。,现代化学工业(4)-石油化工中合成橡胶的工业,1931年美国杜邦公司小批量生产了氯丁橡胶,苏联建成了万吨级丁纳橡胶生产装置,同一时期德国也生产了丁纳橡胶,1935年德国法本公司开始生产丁晴橡胶,1937年又建成了丁苯橡胶装置。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由于战争的急需及天然橡胶产地被封,促进了合成橡胶,不但产量飞速增加,还使气密性极好的丁基橡胶工业化,促成了多种特殊橡胶(硅橡胶、聚氨酯橡胶)的生产。至此合成橡胶的

4、品种也基本齐备。,现代化学工业-石油化工中精细化学品工业,在石油化学工业发展大吨位产品后,人们也开始注意发展产量小加附加值的精细化学品发明了活性染料,增强了染料与纤维的结合,为对合成纤维染色,发明了专用性的染料,例如用于涤纶的分散染料,用于晴纶的阳离子染料,农药:40年代发明有机氯农药DDT后,又开发出一系列的有机氯、有机磷杀虫剂。医药:1928年发现青霉素,开辟了抗菌素药物的新领域。涂料:摆脱天然油漆的传统,改用合成树脂。,现代化学工业(6)-石油化工中规模的大型化,20世纪60年代,化学工业更重视规模的大型化。1963年美国凯洛格公司设计建设第一套日产540t合成氨单系列装置,是化学工业生

5、产装置大型化的标志。现代石油化工装置越来越大型化。,现代化学工业(7)-石油化学工业面临巨大冲击,70年代,国际石油价格发生了两次大幅度上涨,乙烯原料价格骤升,产品生产成本增加,石油化学工业面临巨大冲击。美国、日本和西欧地区主要乙烯生产国,纷纷采取措施:如关闭部分生产装置,节约生产能耗,开展副产品综合利用,进行深度加工,加强代油原料研究,把装置转移到发展中国家等。,现代化学工业(8)-发展精细化学品,发展精细化学品生产也是一个明显的趋势。有些大化学工业联合企业已把重点转移到此类生产部门。精细化学品不但品种多,而且变化快,产品换代周期短,因此需要更大的科研投入,白领(研究)人员多于兰领(生产)人

6、员。精细化率代表精细化学品的产值与整个化学工业产值的比例,发达国家的精细化率已超过50%。目前精细化率也可成为新的化学工业发展标志。,化学工业发展的标志,18-19世纪:人们长时间内把硫酸产量作为一个国家化学工业发展的标志。20世纪:乙烯成为化学工业标志性产品,人们把乙烯作为一个国家化学工业发展的标志。21世纪:目前精细化率成为一个国家的化学工业发展标志。,中国的化学工业发展史,我国的近代化学工业 新中国的化学工业,我国的近代化学工业-发展较晚(1),1876年在天津建成我国第一座铅室法硫酸厂,日产硫酸约2t,可作为我国近代化学工业的开始。1889年在唐山建成我国第一座水泥厂。1905年在陕西

7、延长兴办了我国第一座石油开采和炼制企业,1907年开钻出油。,我国的近代化学工业(2),近代化工奠基人:吴蕴初 范旭东 候德榜,吴蕴初,(18911953)化学工业实业家。生于江苏嘉定(今属上海市)。1913年任汉冶萍公司汉阳钢铁厂化验师及制砖厂厂长。1921年与宋伟臣合作在汉口开设炽昌硝碱公司,生产火柴原料。1923年张逸云投资五万元,在上海开办天厨味精厂。1928年创办中华化学研究所,任董事长,后被举为中华化学工业会副会长。1932年天厨厂增资改组,吴取得对该厂的控制权,又用天厨厂的盈利,先后开办天原电化厂、天厨第二和第三分厂、天盛陶器厂、天利氮气厂等。,范旭东,年出生于湖南湘阴县。年东渡

8、日本留学,年以优异成绩毕业于京都帝国大学理科化学系。年回国,在北洋政府北京铸币厂负责化验分析。于年在天津塘沽创办久大精盐公司。年开始创建永利碱厂。于年实现了正常运转,生产出优质纯碱。于年月着手创办永利碱厂。在办厂过程中,范旭东积极支持侯德榜等人革新苏尔维制碱工艺,于年研究开发成功了联合制碱新工艺。年月日突然身患急性肝炎,经医治无效,与世长辞。,候德榜中国近代化学史上的第一颗明星,1890年8月9日生于福建省闽候县。1907年以优异成绩毕业于美国教会办的福州英华书院,1910年考取清华留学预备学堂高等科,1913年以全部功课十科均满分完成预科学业并公费派往美国留学,1917年获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化

9、工专业、1919年获哥伦比亚大学硕士学位,1921年获该校博士学位。1921年10月回国后出任中国化工工业开拓者范旭东开办的天津塘沽碱厂总工程师。候德榜是中国近代化工工业的奠基人,世界制碱权威。,我国的近代化学工业(3),直到1949年,旧中国的化学工业还是很弱的,在世界上毫无地位。当年全国化学工业总产值仅占全国工业总产值的1.6%,化肥仅2.7万t,硫酸4万t,有机化学工业几乎还是空白,除少量电木外尚无高分子产品。1949年全国化工总产值仅占全国总产值的1.6%。,新中国的化学工业(1),第一个五年计划:新建了一些大型化工企业,并扩建了大连、南京、天津、锦西等几个老化工企业。组建了一批化工研

10、究、设计、施工队伍,开始了几个塑料(聚氯乙烯)及合成纤维(聚酰胺-6)品种的生产,开创了高分子化工产品的生产。1961年,我国在兰州建成了用炼厂气为原料裂解生产乙烯装置,开始了我国石油化学工业的生产。,新中国的化学工业(2),虽然我国石油化学工业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从50年代开始从国外引进了炼油装置和石油化工设备,60年代开发了大庆油田,从此我国的石油炼制工业有了大规模的发展。70年代,随着我国石油工业的迅速发展,集中力量建设了十几个以油气为原料的大型合成氨厂,并在北京、上海、辽宁、四川、吉林、黑龙江、山东、江苏等地建设了一大批大型石油化工企业.,新中国的化学工业(3),1983年,中国成立

11、了石油化工总公司,使我国的炼油、石化、化纤和化肥企业集中领导,统筹规划。至80年代,更组建了一批大型石油化工联合企业,这些企业在全国500强企业中许多是占前列的。新工艺、新产品不断补入,使石化工业有了很大的发展,生产能力和产品质量持续稳定增长,基本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具有相当规模的工业体系,与国外先进水平逐步接近。,新中国的化学工业(4),随着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化学工业飞速发展,不但石油化学工业在世界地位飞速上升,精细化学品生产也从无到有。十五规划确定,全国炼油综合能力将达到每年2.7亿t,乙烯生产能力达到900万t,建成广东、上海、福建3个近百万吨级乙烯基地,准备建其它几个大型乙烯石化基地,其

12、中上海石化投资将达1500亿元。,新中国的化学工业(5),从我国化学工业当前情况看,还有很大发展潜力。例如塑钢比(塑料与钢的质量比)在1999年仅为2674,虽与1980年1189有很大进步,但与世界平均水平(约各一半)还有很大差距,与世界先进水平(约60704030)差距更大;我国的合成纤维在三大合成材料之中是比较强,但我国人均合成纤维产量或消费量均还低于世界平均水平,若考虑合成树脂,我国人均消费量与世界人均消费相比差距更大。,新中国的化学工业(6),另一推动我国化工发展的压力是我国化工产品的进口量很大,例如1999年我国进口五大通用树脂量为880万t,已超过国内本身产量,至 2001年我国

13、塑料加工量已达2000万t,居世界第二位,但其中约一半塑料是进口的。合成纤维情况相同,生产涤纶纤维需要对苯二甲酸作为原料,中国大陆在2000年生产能力为216万t,当年进口量高达250万t,预计2005年生产能力为250万t,需求是580万t,仍需大量进口。,新中国的化学工业(7)-差距与方向,以人均计的产品产量仍比较低,大都还低于世界人均水平;化学工业结构仍不够合理,抵挡产品多,高产值产品、专用产品少,低档产品生产能力过剩,高档产品仍需进口;化学工业产品进口量大大高于产品出口量;,新中国的化学工业(8)-差距与方向,企业组织规模小而散,专业化水平低,以炼油厂为例,国外最大的规模已达4000万t,而国内最大的仅1600万t,还有一些100万t规模的小厂;经济效益差,成本高,效益差;技术水平与装备水平落后,能耗高,劳动生产率低;由于化学工业所产生的环境问题严重。,新中国的化学工业,中国在20世纪下半叶才开始工业化进程,比欧洲晚了200年。但新中国成立后的近60年来中国还是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那只是拉开了序幕,可以预见,中国化工事业在21世纪会有更飞速的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