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喉的护理》PPT课件.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5557377 上传时间:2023-07-20 格式:PPT 页数:49 大小:60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白喉的护理》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9页
《白喉的护理》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9页
《白喉的护理》PPT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9页
《白喉的护理》PPT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49页
《白喉的护理》PPT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4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白喉的护理》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白喉的护理》PPT课件.ppt(4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1,病例导入:男,9岁,以“咽痛犬吠样咳嗽声嘶3 d,呼吸困难2 h”于1996年9月21日入院,曾在当地按“化脓性扁桃体炎”抗炎治疗,生后未进行预防接种。查体:T38,P 110次/min,R56次/min,吸气性呼吸困难,唇绀,双侧扁桃肿大,仅留有直径约1 cm的小孔,扁桃体上覆有一层灰白色膜状物,不易拭去,双肺呼吸音清,心率110次/min,律齐,心音低钝,未闻及杂音,四肢末端轻度发绀,冰冷,办理入院手续后突然呼吸心跳停止。诊断:,子情境七 白喉的护理,3,学习目标,1.掌握白喉的概念 2、叙述白喉的流行病学特点3.写出白喉患者的主要护理诊断4.制定出白喉患者的主要护理措施5.说出白喉的

2、预防和健康教育要点,内容提要,1.概述 6.实验室 检查2.病原学 7.诊断3.流行病学 8.治疗4.发病机理 9.预后5.临床表现 10.护理,概述,白喉-由白喉棒状杆菌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致病因素:白喉外毒素为主。临床特征:咽、喉、鼻等部位灰白色假膜和全身毒血症状。严重者可并发心肌炎和周围神经麻痹。,6,病原学,革兰氏阳性杆菌 外毒素是本病致病的主要因素。白喉外毒素经0.3%0.5%甲醛处理-白喉类毒素(DT)预防接种、制备抗血清。,7,抵抗力 对冷冻、干燥抵抗力较强,干燥假膜中生存12周,衣物、玩具上存活数日。对湿热及化学消毒剂较敏感,煮沸1min死亡,58C 10分钟灭活,5%石炭

3、酸1分钟杀灭,阳光照射存活数小时。,发病机制与病理解剖,白喉杆菌,大量纤维蛋白渗出、变性、坏死、白细胞侵润、血管扩张,外毒素,假膜形成组织水肿,多脏器损病变:中毒性心肌炎、白喉性神经炎等,不易剥脱,易脱落,喉、气管,咽部,窒息,上呼吸道粘膜内繁殖,假膜-大量纤维蛋白、坏死 组织、炎症细胞、细菌,吸收、血流扩散,上呼吸道,全身中毒症状,10,主要病理变化:心肌、末梢神经 心肌:水肿、肿胀、变性、灶性坏死、肌纤维断裂等-中毒性心肌炎 末梢神经:中毒性神经炎改变,流行病学,传染源:病人和白喉带菌者。不典型、轻症患者常漏诊,延误诊治,传播作用大。健康带菌者占总人口0.1%-5%,但在流行期可达10%-

4、20%。v 传播途径:呼吸道飞沫为主 可经物品、食物及玩具间接传播,污染食物、牛奶可引起暴发流行。偶可经破损皮肤感染。,12,人群易感性 人群普遍易感。不同年龄组人群对白喉棒状杆菌的易感性有显著差异。2-10岁发病最高,近年来成人发病增多。病后可获得终身的免疫力。流行特征 通常散发;冬、春多发,儿童多见。我国已很少见。,临床表现,潜伏期:17日,多为2 4日。临床类型:按假膜部位分4型 咽白喉 喉白喉 鼻白喉 其他部位白喉,咽白喉,占白喉病人的80。,按假膜大小及病情轻重分四型:,普通型 轻型 重型 极重型,15,1.咽白喉 普通型,即典型咽白喉 缓慢起病,咽痛,发热(中度)、全身不适、食欲不

5、振、恶心、呕吐及乏力等症状。婴幼儿可表现为神态不活泼,易哭闹、流口水等症状。,咽充血,扁桃体肿大(中度)假膜(白喉假膜 diphtheric pseudomembrane,DPM)24小时后假膜形成,假膜多位于扁桃体,呈 灰白色片状并逐渐扩大,边缘清楚,不易剥 离,强行剥离易出血。可有颌下或颈部淋巴结肿大、压痛。,17,白喉引起的喉咙发炎,18,19,2.咽白喉轻 型,全身症状轻 轻微发热、咽痛扁桃体稍红,点状或小片状假膜,多局限于扁桃体上。有时假膜不明显。但培养白喉杆菌阳性,注意:流行时此型多见,易漏诊或误诊,3.咽白喉重 型,全身中毒症状重;高热T39C、面色苍白、极度乏力,严重者出现血压

6、下降。假膜厚而范围广,整个咽部呈大片状,色灰黄 污秽,甚至出血而呈黑色。咽痛明显、口臭;颈淋巴结、周围软组织水肿;中毒性心肌炎,周围神经麻痹。,4.咽白喉 极重型,急起,假膜范围较重型更广,污黑色腐败口臭味扁桃体和咽部高度肿胀颈部淋巴组织水肿-“牛颈”全身中毒症状极为严重心脏扩大、心律失常、中毒性休克等治疗不及时易致死亡。,喉白喉,占白喉病人的20%。1/4原发,原发性因毒素吸收少,中毒症状轻。3/4为咽白喉向下蔓延而致。特征:“犬吠”样咳嗽,声嘶或失声,吸气性呼吸困难,严重者出现 喉梗阻致“三凹征”。发绀,恐惧,冷汗等。假膜延伸至气管、支气管或假膜脱落可致 窒息死亡。,鼻白喉,原发者少见,原

7、发性因毒素吸收少,中毒症状轻。继发者多来自咽白喉。鼻塞,浆液血性鼻涕,鼻孔周围皮肤发红、糜烂或结痂;鼻前庭可有假膜;全身中毒症状轻。,其他部位白喉,可见于皮肤、眼结膜、耳、口腔、外阴、脐带、食管等部位。局部有假膜形成。全身中毒症状轻。,少见,并发症,中毒性心肌炎:最常见,本病主要死亡原因。分早期、晚期两型 早期中毒性心肌炎:病程3-5天出现,严重毒血症引起。可于数分 钟、数小时内突然死亡。晚期中毒性心肌炎:病程5-14天出现,心肌病变所致,进而影响周围循环。面色苍白、紫绀、脉博细弱、血压下降、心律不规则等。,27,周围神经麻痹 病程3-4周出现,常见软 腭麻痹、鼻声音重、进食呛可咳、腭垂 反射

8、消失等。其次,颜面肌、眼肌、四肢肌麻痹等。其他:支气管肺炎、化脓感染、中毒性 肾病、中毒性脑病等。,实验室检查,血象:WBC N细菌学检查:取材部位:假膜与粘膜交界处 涂片染色镜检白喉棒状杆菌 用2%亚碲酸钾溶液涂抹在假膜上,20min后假膜变为黑色或深灰色为阳性,提示棒状杆菌感染 荧光素标记白喉抗体染色检测白喉棒状杆菌 特异性强、阳性率高。确诊、早期诊断。,29,预 后,影响预后的因素:年龄、治疗早晚、临床类型、有无并发症、预防接种等。病死率,多死于心肌炎,诊 断,31,诊 断 流行病学 临床表现 实验室检查,32,临床诊断 白喉病人接触史+典型临床表现 发热、咽痛、声嘶,鼻、咽、喉部有不易

9、 剥脱的灰白色假膜,强行剥离可有出血。,33,确 诊 白喉病人接触史+临床特征+假膜边缘取材细菌培养白喉杆菌阳性并且毒力试验阳性,或荧光素标记白喉抗体染色检出白喉棒状杆菌,34,治 疗,一般治疗病原治疗对症治疗,35,一般治疗,严格卧床休息3周以上,重者 4 6周,合并心肌炎者绝对卧床,过早活动极易猝死。高热量流质饮食,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口腔卫生、护理。室内通风。,36,病原治疗,早期使用抗毒素和 抗生素,抗毒素治疗不能代替抗生素治疗,抗生素治疗不能代替抗毒素治疗,缩短带菌时间、控制病情、减少并发症,37,病原治疗(1),白喉抗毒素 特异治疗手段 仅中合血清中游离外毒素,对与细胞结合的毒素无作用

10、,不能改变外毒素已引起的损害-早期应用。原则:尽早、足量。尽早 病后34日 足量:用量取决于假膜范围、中毒症状、治疗早晚(病后3-4天为治疗早晚分界)不受年龄、体重限制 轻、中型 3万5万u;重型 6万10万u 治疗晚者加大剂量。,38,给药方法:im,iv drip。轻者半量肌注、半量于葡萄糖液缓慢静脉滴注 重型及治疗晚者将DAT于100-200ml葡萄糖液缓慢静脉滴注注意:必须进行皮试 过敏者采用脱敏法注射。咽白喉剂量适当减少,并注意 DTA 治疗后假膜很快脱落可能堵塞气道,39,抗生素抑制白喉杆菌生长,缩短病程和带菌时间疗程7 10日 剂量 80万160万单位/日,分2-4次肌注 红霉素

11、 40 50mg/kg/日 头孢菌素并发细菌性肺炎等时根据药敏试验加用相应抗生素,病原治疗(2),青霉素G 首选,40,对症治疗,中毒症状重或并发心肌炎者:必要时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镇静剂喉梗阻或假膜脱落堵塞气管:及时清理呼吸道分泌物和脱落假膜,吸氧,糖皮质激素必要时气管切开呼吸肌麻痹者:呼吸机辅助治疗,41,预 防,管理传染源 呼吸道隔离、治疗病人,病愈后2次(隔日1次)咽拭培养阴性者可解除隔离。不得早于治疗后7天。接触者检疫7日 带菌者隔离治疗7日(用青霉素或红霉素治疗)切断传播途径:病人的鼻咽分泌物及所用物品 彻底消毒。保护易感人群:最重要 预防接种:按计划免疫程序接种。新生儿:百白破接种。7岁以上儿童首次免疫或流行期易感者:吸附精制白喉和破伤风类毒素(DT)接种 密切接触者:抗毒素被动免疫。DAT 1000-2000U(儿童1000U)肌注,有效预防期2-3周。,42,常用护理诊断,1.疼痛 与白喉杆菌所致局部炎症有关2.体温过高 与白喉棒状菌感染有关3.有窒息的危险 与喉梗阻有关4.潜在并发症 中毒性心肌炎,43,护 理 措 施,44,谢谢!,45,白喉杆菌,46,图中所示为白喉杆菌,采用奈瑟氏染色法.图中甲是指异染颗粒,乙为菌体,47,颈部淋巴组织水肿-“牛颈”,48,颈部白喉,49,皮肤白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