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制结构》PPT课件.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5564389 上传时间:2023-07-28 格式:PPT 页数:44 大小:226.9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税制结构》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4页
《税制结构》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4页
《税制结构》PPT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4页
《税制结构》PPT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44页
《税制结构》PPT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4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税制结构》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税制结构》PPT课件.ppt(4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三章 税制结构和税制改革,对我国税制发展的回顾,学习目的和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掌握税制结构的概念,了解税制结构的内涵和类型,理解税种设置及现代税制结构,了解我国税收制度的发展沿革。,内容简介,第一节 税制结构第二节 税种设置及现代税制结构 第三节 税制沿革,第一节 税制结构,一、税制结构的概念二、主体税种和辅助税种的选择三、税制结构的类型四、税制结构的影响因素,第一节 税制结构,一、税制结构的概念税制结构,是由税收制度的内在属性和职能要求决定的。复合税制:是指一个国家一定时期以多种课税对象为基础设置两个以上税种形成的税制。是由主次搭配、层次分明的多个税(类)种构成的税制体系。,一、税制结构

2、的概念,单一税制及其缺陷:1、几种观点单一生产税,单一消费税,单一财产税。2、单一税制及其缺陷其自身缺乏弹性,难以发挥税收筹集财政收入和调节经济的作用,基本上没有被真正采用过。税制结构是复合税制下的问题。,一、税制结构的概念,(一)税制结构的概念指一国税制中各个税种配置、税系之间相互关系的构成方式及其在社会经济运行中的地位。,(二)税制结构的含义,1、如何设置或开征哪些税种、税类;2、各税种或税类之间的关系,各税系间如何组合与协调,即主体税种和辅助税种的确定;3、各税系内部各个税种之间如何组合与协调,及其在社会经济活动中的地位和功能;4、每一税种内部各税制要素相互间及其各自内部间的组合与协调。

3、5税收征收管理层次之间的组合与协调。,二、主体税种与辅助税种的选择,(一)主体税种 指在税收制度中居于主导地位,起主导作用的税种,是表现一定税制结构类型的主要标志。,主体税种的基本特征,一是在全部税收收人中占较大比重;二是在履行经济调节职能等方面发挥主要作用;三是其征税制度变化会给整个税制带来举足轻重的影响。,主体税种的客观标准,(1)财政收入功能强。主体税种的税基应宽厚而扎实,能保证稳定、及时、充足地取得财政收入。(2)经济调控力强。主体税种既要保证市场资源配置的基础地位,又要克服市场的自发性和盲目性对经济发展的危害;要较好地配合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目标,应有利于国家实施总量调节和结构调整政策的

4、运行,有利于社会公平目标的实现。,主体税种的客观标准,(3)社会形象好。主体税种要符合民族优良传统,适应一个国家的纳税习惯;同时与社会分配原则和制度保持高度一致。(4)税务行政效率高。作为主体税种,税法实施效果应该与立法意图一致;征管程序简单方便,要有利税收征纳,能防止税收流失;有利于计算机及网络在税收征管中的运用,不断提高税务行政质量与效率。,二、主体税种与辅助税种的选择,(二)辅助税种 是指在整个税制结构中处于辅助地位,起主体税种辅助作用的税类。,辅助税种的特点,(1)功能的特殊性。辅助税种并不只是主体税种的消极附属,相反,它能补充或发挥主体税种难以替代的特殊功能。(2)设置的灵活性。在各

5、国普遍以商品劳务税、所得税为主体税种或以商品劳务税、所得税为双主体模式中,辅助税大都属于行为目的税、财产税、资源税等税种。税种设置具有较大的灵活性和地方因地制宜性。,辅助税种的特点,(3)职能范围的有限性。辅助税种不象主体税种那样,兼有税收的多重职能。相反,每一种辅助税种都有自身特殊的课征对象和调节层次,体现国家某种特定的征税目的。(4)负担的直接性。一般来说,辅助税种要有效地体现国家政策,从而要求辅助税种有较高的税负透明度,影响利益直接等特点。,辅助税种设计的基本规范和要求,(1)设置辅助税种要适应税制结构的总体要求。通过选择课税对象,设计税目税率,确定纳税环节等,发挥辅助税种对主体税种功能

6、的拾遗补缺作用。(2)辅助税种应尽可能做到普遍征税,均衡负担。公平税负是一个相对概念,要想使所有纳税人在主体税种面前一律公平,既不现实,也不可能。在这种情况下,通过辅助税负担的合理分配,就可以弥补主体税种税负不公的缺陷,实现整体税负的相对公平。,辅助税种设计的基本规范和要求,(3)辅助税种应力求简化,方便纳税人。根据需要与可能,可征可不征的,应当不征,或用其它手段来代替;可多征可少征的,应当少征,避免税种过滥过重。(4)辅助税种设置必须节时省费、卓有成效。开征每一种税,都必须在税收职能效应与征税成本之间再三权衡。(5)在辅助税种之间要界定职能分工,力求功能配套。,三、税制结构类型(税制模式),

7、(一)以商品劳务税为主体的税制结构(二)以所得税为主体的税制结构(三)商品劳务税和所得税双主体结构(四)资源税为主体的税制结构,(一)以流转税为主体的税制结构,优点:首先,体现在筹集财政收入上,流转税征税范围广、税源充裕,且税收不受生产经营成本、费用变化的影响,因而,它能够在今后较长时期内从财政上保证普遍、及时、稳定、可靠地取得收入。其次,流转税一般以销售额为计税依据,具有直接参与国民收入分配的特点;具有配合价格政策,体现国家计划偏好,促进生产,引导消费和调节产品盈利水平等积极作用。第三,流转税稽征容易、管理简单,征收费用低。,(一)以流转税为主体的税制结构,缺陷:首先,不利于贯彻税收的公平原

8、则。流转税一般采用比例税率,具有累退性,即随着纳税人收入的增加,税额占其收入比重是下降的。对选择性消费品征收的消费税可以在一定程序上贯彻公平原则,但这种作用也有一定的局限性,体现在比例税率的使用、税负转嫁的不确定性使得奢侈品的税负并不一定转嫁到高收入者身上等等。其次,流转税本身税收刚性较弱,难以适应经济情况变化等。,(二)以所得税为主体的税制结构,优点:首先,表现在贯彻税收公平的原则上。其次,在促进宏观经济稳定方面可以发挥重要的作用。累进制的所得税制度富有弹性,对宏观经济具有自动稳定的功能。第三,所得税为主体的税制结构在组织财政收入方面弹性较大,通过提高或降低税率,可以使收入适应财政支出需要。

9、而且所得税的收入再辅之以其他的选择性商品税,如特种消费税,可进一步增强这一结构的聚财功能。,(二)以所得税为主体的税制结构,局限性:首先,实行税率高、档次多的所得税制度虽有利于实现公平,但却会对经济效率产生损害。其次,所得税在征收管理上,相对于其他税种要复杂得多,所以征收管理相对困难,其征税成本居各税之首。第三,所得税虽然公平,但实践中受到征管可行性的制约,也难以彻底实现公平,因为所得的计算和费用扣除难以做到绝对合理。,(三)流转税和所得税双主体模式,特点:在经济运行机制上,计划调节和市场调节可以通过这种模式结合起来;在税收职能方面,它既可保证财政收入,又可充分发挥税收经济调节作用;在税收运行

10、方式上,这种模式将流转税的刚性和所得税的弹性功能有机地联系在一起,有着较强的财政经济适应性;从税制发展趋势看,双主体模式已成为世界各国税制结构的发展方向。,(四)资源税为主体的税制结构,四、税制结构的影响因素,(一)经济因素(二)制度因素(三)政策因素:(四)管理因素:(五)历史文化因素:(六)其他国家税制及其发展趋势,四、税制结构的影响因素,(一)经济因素生产力水平经济结构,四、税制结构的影响因素,(二)制度因素首先,财产制度对税制结构影响。财产制度实际上是指生产资料所有制,可分为公有制经济和私有制经济。其次,经济运行制度对税制结构影响。经济运行制度实际上是指经济运行机制或经济运行方式,可分

11、为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四、税制结构的影响因素,(三)政策因素首先,从税收的效率目标考虑,选择商品税还是所得税并没有什么大的差异,主要在于税制的设计方式。如果选择商品税为主体,对全部商品征税,其中大部分商品按统一比例对增值额征税,少数需要调节的商品按差别比例征税,税收收入主要来源于商品课税。如果选择所得税为主体,对大部分商品不征税,仅对少数需要调节的商品按差别比例征税,税收收入主要来源于所得税。所以,选择商品课税还是所得税为主体,对资源配置的效果是相近的,只是税收收入来源的侧重点不同。其次,从税收的公平目标考虑,虽然差别商品税和累进所得税都能起到公平分配的调节效果,但累进所得税对公平分配的调节

12、功能比差别商品税更大。第三,从税收的稳定目标考虑,所得税由于累进税率而形成的弹性税制比商品税由于比例税率而形成的刚性税制,对宏观经济稳定具有更大的调节作用。,四、税制结构的影响因素,(四)管理因素主要是管理水平和能力(五)历史文化因素(六)其他国家税制及其发展趋势,第二节 税种设置,一、税制结构优化的基本要求二、税种设置三、现代税制体系,一、税制结构优化的基本要求,一般而言,税制结构的优化应符合收入、公平、效率、确实、便利等税收原则。具体有三:1、保证政府财政收入、满足公共支出的需要。2、有效地服务于政府的公平与效率目标。3、能够被政府有效掌控和实施。,二、税种设置,(一)货币收支流程中的税制

13、设置马斯格雷夫模式:如图(P31)优点:把税种设置与国民经济中货币资金运动、与总供给总需求结合起来,力求把税制体系设置建立在科学的经济分析基础上。(二)社会再生产过程中的税种设置即按照马克思的社会再生产理论设置税种体系,根据再生产中的生产、交换、分配、消费四个环节的特点和税源分布状况分设相应税种。,三、现代税制体系,(一)商品劳务课税如周转税;增值税;销售税;消费税;关税;劳务税。(二)所得课税如个人所得税制;公司所得税制;社会保险税(三)财产课税根据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拟订的国际税收协定范本的标准,财产税大体分为三类:不动产税;财产转移税;财产净值税,或称财富税。根据征税范围的不同

14、,财产税又可以分为:一般(综合)财产税;个别财产税;财产净值税;财产转移税。,第三节 税制沿革,一、世界各国税制结构演变规律与发展趋势二、我国的税制改革与现行税制,一、世界各国税制结构演变规律与发展趋势,(一)世界各国税制结构演变规律 1、发展阶段古老的直接税间接税现代直接税 2、现代世界各国税制结构以流转税为主体的税制结构模式(所得税、财产税、行为税为辅)以所得税为主体的税制结构模式(商品税、关税和财产税为辅)流转税和所得税双主体的税制结构模式(财产税、行为税、资源税为辅),一、世界各国税制结构演变规律与发展趋势,3、世界各国税制改革的实践(1)对所得税降低税率、拓宽税基、减少税率档次。(2

15、)征收一般消费税;普遍开征增值税、提高标准税率、制定标准化的增值税。(3)开征绿色税收,重视税收对生态环境保护的作用。,二、我国的税制改革与现行税制,(一)我国税制的建立1、我国税制建立时间和标志:1950.1,全国税政实施要则2、我国新税制的内容3、我国新税制的特点4、我国新税制的作用,二、我国的税制改革与现行税制,(二)计划经济时期的税制改革1、1953年税制修正:商品流通税2、1958年税制改革:工商统一税,工商所得税,税利合一试点,农业税统一。3、1973年税制改革:工商税。,二、我国的税制改革与现行税制,(三)经济转轨时期的税制改革1、1979年税制改革;2、1980年起的涉外税制建

16、立3、1983年、1984年的“利改税”和工商税制全面改革,二、我国的税制改革与现行税制,(四)市场经济体制下的税制改革1、1994年税制改革 2、2004年税制改革(1)进一步改革和完善税制的必要性;(2)税制改革的指导思想和原则;(3)税制改革的主要内容。,现行税制,现行税制包括七大类计24个税种,分别由三个部门管理:1、由各级税务部门征收的五大类19个税种。流转税类: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资源税类:资源税、城镇土地使用税(2007);所得税类:企业所得税(2008)、个人所得税;财产税类:房产税、车船税(2007)、遗产和赠与税(尚未出台);行为目的税类:印花税、城市维护建设税、证券交易税(尚未出台)、土地增值税、固定资产投资方向调节税(2000年1月1日停征)、筵席税、屠宰税、车辆购置税。2、由海关征收的:关税、船舶吨税。3、由财政部门征收的:包括农业税(含农林特产税)、牧业税(2006年废止)、耕地占用税(2008)和契税。,复习思考题,一、名词解释1、税制结构2、主体税 3、辅助税,复习思考题,二、简答1、税制结构的内涵是什么?2、税制结构模式有几种?3、影响税制结构的因素有哪些?4、税制结构的相关概念是什么?5、我国税制的形成、发展及其改革的趋势是什么?,以史为鉴,你知道吗?昨天,今天,明天怎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