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基础知识》PPT课件.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5568740 上传时间:2023-07-29 格式:PPT 页数:243 大小:2.3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综合基础知识》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43页
《综合基础知识》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43页
《综合基础知识》PPT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43页
《综合基础知识》PPT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43页
《综合基础知识》PPT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4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综合基础知识》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综合基础知识》PPT课件.ppt(24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语言综合基础知识,北京外国语大学 中文学院 陈小明,课程介绍与要求,1.课程介绍(1)内容 现代汉语 现代汉语(增订四版)上下册,黄伯荣、廖序东主编,高等教育 出版社,2007年。现代汉语教程,刘叔新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汉语和汉语研究十五讲,陆俭明、沈阳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汉语描写词汇学,刘叔新著,商务印书馆,2005年。汉语词汇结构论,周荐,上海辞书出版社,2004年。汉语方言概要,袁家骅等,文字改革出版社,1989年。汉语方言学教程,游汝杰,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年。,语言学概论,叶蜚声、徐通锵 语言学纲要,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社会语言学,陈松岑社会语言

2、学导论,北京大学出版社,1985.戴庆厦等社会语言学概论,商务印书馆,2004年。,一、现代汉语的特点,(一)汉语是一种古老而完善、多样而统一的语言 1.汉语有悠久的历史 汉语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语言之一。跟人类文明最古老发源地相对应的四种语言是古埃及语、巴比伦语、古印度语和华夏语(上古汉语),其中的前三种都早已消亡,唯独最后一种一直发展到今天,演变成了现代汉语。,2.汉语有丰富而完善的表现手段 望着天上的一轮明月,她情不自禁地想起了遥远的故乡。(“望”表示向高远处看)你别老瞅着我,怪不好意思的。(“瞅”表示很注意地看)小李瞥了他一眼,什么也不说就走了。(“瞥”表示很快地看)他跟小王说话的同时

3、,还不时瞟一眼小李。(“瞟”表示斜着眼睛看),他不愿意啊!(惊讶语气,原来以为他会愿意)他不愿意吗?(疑问语气,不知道他愿不愿意)他不愿意吧?(猜测语气,估计他可能不愿意)他不愿意了。(陈述语气,他原来愿意,现在不愿意了),3.汉语有多种多样的方言 汉语方言的分区“十里不同音,百里不同俗”a.“八区说”(李方桂,1937):北方官话、西南官话、下江官话、吴语、赣客家话、闽语、粤语、湘语。b.“五区说”(王力,1950):官话、吴语、闽语、粤语、客家话。c.“七区说”(袁家骅、詹伯慧,1981):北方方言、吴方言、湘方言、赣方言、客家方言、粤方言、闽方言。d.“十区说”(朗文,1988):官话、

4、晋语、吴语、湘语、赣语、客家话、粤语、闽语、徽语、平话。,汉语方言的差异 a.语音差异 唇齿声母f即古代的“轻唇音”,一般来源于古非、敷、奉母,现代汉语方言中有的把非、敷、奉声母念成f,如官话、吴语、湘语等;有的方言则根本没有f声母,如闽语就是最典型的例子,闽方言各地都把古非、敷、奉母字念成p、p,也就是说还保留了上古音“古无轻唇音”“轻唇归重唇”的重要特点。例如把“飞机”的“飞”和“富人”的“富”的声母念成p。,b.词汇差异 残存独特的“底层词”。所谓“底层词”指的是汉语在和其他汉藏语系语言相互融合的过程中,其它民族留在汉语方言里的语词。譬如在广东、广西有很多地名带有“那”字,比如光是广西钦

5、州市,就有“那梭”“那朋”“那良”“那洞”等十几个带“那”的地名,为什么这么多带“那”的地名?“那”是什么意思?经过考证,原来“那”是南方少数民族壮族“田”的意思,“田”在壮语里念na2,是水田、田地的意思。“那”可以看作是壮语遗留在汉语南方方言里的“底层词”。,保留较多的古汉语词。有时候某一词语都是来源于汉语,但各地方言继承的流派不同。比如“看”这个动词,北京话说“看、瞧”,温州话说“眙()、张(i)”,福州话说“觑”(),广州话则说“睇”。此外,有些方言保留了比较多的古汉语词,如粤方言中的“食(吃)、行(走)、着(穿)”等。,同一个概念、同一个意思,在不同的方言里往往造出不同的词来指称它。

6、为什么?因为不同区域的自然条件、人文环境,以及不同方言区人们观察事物角度的不同、心理反应的不同等主客观因素,所以会形成这种造词的差异。比如,“冰棍儿”武汉话叫“冰棒”,温州话叫“冰条”,梅县话叫“雪枝”,广州话叫“雪条”,福州话叫“冰箸”,这是因为不同地区的人对“冰棍儿”观察的角度,也就是对其外形特征取舍不同造成的,此外,因为客家方言区、粤方言区终年不见下雪,没有区分冰与雪的经验,所以反映在语言里就是冰雪不分,如“雪柜”、“雪条”等。又如,“猪舌头”,一般方言叫“猪舌”、“猪舌头”或“口条”,但广州话叫作“猪脷”,为什么?主要出自要避讳的心理,因广州话“舌”与“折/蚀”同音,不吉利,所以改作“

7、猪脷”。,c.语法差异 重叠形式有所不同。譬如普通话和各种汉语方言中的部分形容词都可以重叠,但是在重叠形式上却存在着一定的差异。例如,上海话形容词有一种独特的“A透A透”重叠形式,用来加重词的意义,例如“寿透寿透”(非常傻)、“趣透趣透”(非常漂亮);闽方言厦门话的单音节形容词一般可以重叠两次,第一次重叠表示比较级,第二次重叠表示最高级,如果要表示超高级时,则可以重叠至五次。例如:红红红红红红红红红红红。,语序有所不同。普通话与其他汉语方言之间在语序上的差异不是很大,大体都是“主语谓语宾语”“修饰语在前,中心语在后”的排序格式。当然,大同中也存在一些差异。比如在双宾语、状语的位置上就有一些不同

8、之处。,双宾语句在普通话中,一般是指人宾语在前,指物宾语在后,而在中国东南各方言中,却存在着恰好相反的语序。普通话:我给他一本书。广州话:我畀一本书佢。梅县话:涯分一本书其。南昌话:我拿一本书到他。上海话:拨本书伊。,状语在普通话中,通常放在动词或形容词之前,但在不少汉语方言中,却存在着状语倒置的现象。普通话:我先走。广州话:我行先。厦门话:汝行在先。温州话:我走去先。,4.汉语有发展成熟、使用广泛的共同语 对汉语有两种理解:一种认为汉语就是汉民族的语言,包括古代汉语、近代汉语和现代汉语;一种认为汉语指的是现代汉民族的语言。而对“现代汉民族的语言”又有广义、狭义两种理解。狭义的理解,仅指现代汉

9、民族的共同语(普通话);广义的理解,既指现代汉语共同语,也只现代汉语的各种方言。一般所说的汉语,通常是指现代汉语共同语,就是指“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普通话”。随着语音、词汇、语法等规范标准的确立,汉语共同语的系统性和科学性得到了进一步的加强,并向成熟完善迈进了一大步。,现代汉民族共同语普通话,60年来在中国内地政治、经济高度统一的社会条件下,得到了积极的推广,现在已经成为中国各省区的主要交际工具。它不仅是汉族人民的共同语,也是中国各族人民之间的族际交际语。在很多地方,大多数人除了会说本地方言或少数民族语言以外,还会使用普通话进行交际,形成了

10、一种“双语双言”现象。普通话作为汉语的共同语,对各地汉语方言的影响应该说是越来越大的,但是中国政府提倡并推广使用普通话,并不是要消灭方言,方言与普通话是互相影响、互相促进的关系。现在已经有很多方言词进入了共同语,比如说粤方言的“打的”、“埋单”、“靓仔”、“靓女”等词语已经正式进入了普通话词汇系统,(二)汉语是一种独特的语言,1.语音上的特点 每个音节都有声调 x x x x 西(西方)习(学习)喜(喜欢)系(中文系)她买东西。她卖东西。,元音占优势,没有复辅音 什么叫元音占优势?就是说在汉语音节里以元音为主,元音是最重要的。一个音节可以没有辅音,但是一般不能没有元音。好像“阿姨”的“阿”()

11、,只有单元音“”,没有辅音;“爱人”的“爱”(i),只有复元音“i”,没有辅音。,音节分明,乐音成分大 由于汉语有声调的高低升降,而且元音占优势,所以音节分明洪亮,抑扬顿挫,节奏鲜明,富有音乐性。,Chung qin mng yu gung 床 前 明 月 光,Y sh d shng shung 疑 是 地 上 霜。J tu wng mng yu 举 头 望 明 月,D tu s g xing 低 头 思 故 乡。,2.词汇上的特点 双音节词占优势 汉语词汇如果从音节多寡的角度来划分,可以分为单音节词、双音节词和多音节词。举例如下:单音节词:天 地 走 好 双音节词:日本 北京 学习 漂亮 多

12、音节词:联合国 收录机 马大哈 浪漫主义,有学者对现代汉语8000个常用词进行了统计,发现其中双音节词一共有5680个,占71%,数量最多;其次是单音节词,共有2080个,占26%;多音节词共有240个,只占3%还有学者对1996年出版的现代汉语词典进行了统计,这本词典一共收了58481个条目,其中双音节词有39548个,大概占词典条目总数的67.63%。,复合词占优势 汉语词汇如果按照所含语素的多少来划分,可以分为单纯词和合成词两大类。由一个语素构成的词叫做单纯词,如“天”“山”“咖啡”等;由两个或两个以上语素构成的词叫做合成词,构成合成词的方式主要有“词根+词根”的“复合式”(如“大学”“

13、努力”)、“词缀+词根”或“词根+词缀”的“派生式”(如“老虎”“桌子”)。在合成词中,由“词根+词根”构成的复合词最多。曾有学者对1978年的现代汉语词典进行了统计,光是由“词根+词根”构成的双音节复合词就有32346个,占总数的57.8%。,人才 人道 人际 人间 人杰 人口 人类 人力 人伦 人马 人民 人命 人品 人气 人情 人群 人参 人生 人事 人体 人为 人文 人物 人像 人心 人选 人烟 人样 人妖 人意 人影 人缘 人造 人渣 人质 人治,复合词的语素组合具有某种理据性 复合词的两个词素组合,为什么A可以选择B,而不可以选择C?为什么A可以在B之前,而B却不可以在A之前?这是

14、有一定理由的,是能够进行解释的,其中存在着某种理据性。,a.从语素选择看理据性 请看下面例子(加号者不成立):丑类/美类 认输/认赢 坏蛋/好蛋 奸徒/忠徒 良民/贼民 忠臣/奸臣 好人/坏人 智者/愚者 食品/吃品 累卵/累蛋 疾驶/快驶 诠释/诠解,“美类”“认赢”“好蛋”“忠徒”之所以不能成立,是因为组合中的两个语素所表达的语义色彩不一致的缘故。“美”“好”“忠”为褒义语素,而“类”“蛋”“徒”或多或少含有一些贬义色彩,所以褒贬义“相克”,不能组合在一起。“认赢”不能组合,也是同样的道理(“认”有消极义,表示无可奈何)。也就是说,它们不能组合是可以解释的:非并列式复合词的两个语素如果要组

15、合在一起,它们的语义色彩必须协调一致,否则不能成立。,复合词的两个语素如果其中之一为中性语素,即不褒不贬,那么,另一语素的语义色彩也随之可褒可贬,如上面所举词例中的“民”“臣”“人”“者”等,均为中性语素,所以“良”/“贼”,“忠”/“奸”,“好”/“坏”,“智”/“愚”这些一褒一贬的语素均可以跟同一中性语素搭配。,“品”“累”“驶”“诠”均含有书面语体的文雅风格色彩,相应地也要求与之搭配的语素具有这一风格色彩,“食”“卵”“疾”“释”因具有相应的风格色彩,故可以与之搭配成词;“吃”“蛋”“快”“解”则含有口语体的通俗风格色彩,而两种截然不同的风格色彩决定了二者不可以结合在一起构成复合词。,b

16、.从语素组合顺序看理据性 复合词语素组合顺序的理据性,比较充分地体现在并列式复合词身上。这类复合词的语素排列情况大致如下:好坏 是非 荣辱 甘苦军旅 城镇 岁月 头脑夫妻 父子 姐妹 兄弟朝夕 秦汉 古今 南北,在汉语里,这种由两个意义相反或相对语素构成的并列式复合词,其语素排列顺序必须遵循一定的原则,大致来说,以上四组并列式复合词的语素序体现了以下排序原则:先“好”后“坏”(表肯定、积极义者置前)先“大”后“小”(表范围、数量大者置前)先“上”后“下”(表长辈、重要者置前)先“早”后“晚”(表时间、空间在前者置前),3.语法上的特点 缺乏形态标志和形态变化 a.词类本身没有形态标志 比如说,

17、汉语、日语都有动词、形容词,日语的动词、形容词都是用“词尾”来作为词类的形态标志的。例如,日语动词的词尾都在“”段上:五段动词“書”、上一段动词“起”、下一段动词“数”、变动词“”、变动词“来”;日语的形容词的形态标志都是词尾“”:“寒”、“暑”、“難”、“易”等。,但是汉语的动词、形容词却没有严格意义的形态标志,例如,跟以上日语动词相对应的汉语动词“写”“起床”“来”“做”,跟以上日语形容词相对应的“冷”“热”“难”“容易”等形容词,它们都没有像日语词尾那样的形态标志。,b.名词、动词、形容词进入句子后没有形态变化 日语的动词进入句子后,词尾要随着语法意义发生变化,也就是要有各种“活用形”,

18、比如说:动词的未然形、连用形、终止形、连体形、假定形、命令形、推量形等。但是汉语的动词进入句子前跟进入句子后,并没有发生形态上的任何变化。汉语的动词进入句子后可以作谓语、主语、宾语和定语,可以带宾语、补语等等,但是不管它们在句中是什么语法成分、起什么作用,它们的形态都始终没有变化。下面我们来看看“研究”这个动词进入句子之后的情况:,A:他研究汉语语法吗?B:他研究。(做谓语)A:语音问题他打算研究吗?B:打算研究。(做宾语)A:他研究什么?B:他研究语法。(带宾语)A:你记的是什么问题?B:研究问题。(做定语),在特定的语境下,有些句法成分可以省略 在英语中,主语、谓语、宾语都是不可以随便省略

19、的。例如:A:Who is Xiao Zhang?B:I am Xiao Zhang/Xiao Zhang is me/I/Is me.,在汉语中,主语、谓语、宾语等句法成分在一定的语境下是可以省略的,例如:A:小张是谁?B:小张是我/是我/我。再比如:A:你喝啤酒吗?B:我喝啤酒/我喝/喝。A:你喝什么?B:我喝啤酒/喝啤酒/啤酒。,词类和句法成分是一对多的对应关系 英语是一对一的关系 a.名词主语/宾语:The car stopped./Mum is playing piano.b.动词谓语:I like Chinese food.c.形容词定语:a pretty girl d.副词状语:

20、He shouted angrily.,汉语是一对多的关系 名词/动词/形容词等主语/宾语 运动让人美丽。(动词-主语)她特喜欢卖弄。(动词-宾语)漂亮是人人向往的。(形容词-主语)她一向都那么爱干净。(形容词-宾语),句子和词组的构造规则基本上是一致的 这个特点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来看:第一个方面,词组和句子都有主谓、动宾、动补、偏正、联合等语法关系。例如,“他感冒”是一个表示主谓关系的词组,而“他感冒了!”加上一个句调之后,就变成了一个表示主谓关系的句子;第二个方面,印欧语里,词、词组、句子之间是“组成关系”,汉语的词、词组和句子之间却是“实现关系”。印欧语里,先由词构成词组,再由词组构句子

21、,三者之间是一层一层的“组成关系”。而在汉语里,词和词组之间可以看作是“组成关系”,也就是说,由词和词可以组成词组。,例如,“我”加上动词“去”,组成主谓词组“我去”,但是词、词组和句子之间却是一种“实现关系”。在汉语里,几乎所有的实词和词组,只要加上一个句调(指整句话的音高升降变化,有升调、降调、平调、曲调等),就实现了由词、词组变成句子的转变。例如刚才说的词组“我去”,如果加上一个下降的语调“我去!”就变成了一个带有一种肯定和请求语气的句子,如果加上一个上升的句调“我去?”就变成了一个表疑问语气的句子。如果有人问这样一个问题:“谁去倒垃圾?”然后可以这样回答“我!”,“我!”带上了下降句调

22、以后,就成了只有一个词的句子,也就是所谓的独词句。,语序是汉语表达语法意义的重要手段,而且具有很强的理据性 a.不同的语序可以表示不同的关系 汉语缺少严格意义上的形态,语法意义无法像其他语言那样通过丰富的形态标志和形态变化来表示,因此,语序就成了表达语法意义的一个重要手段。现代汉语的基本语序是“主语在谓语之前,宾语在动词之后,修饰语在中心语之前,补语在动词或形容词之后”。随着语序的变动,语法关系和语法意义也会发生某种改变。比如,“吃饭了”表示的是动宾关系,“饭吃了”表示的是主谓关系;“客人来了”表示主谓关系,“来客人了”表示动宾关系;“我的朋友”表示偏正关系,而“我和朋友”则表示并列关系。,b

23、.不同的语序可以表示不同的意义 不同的语序,表达出来的意义是不一样的。“不很好”和“很不好”有什么不同?“不很好”表示不是很好,但是还马马虎虎,不是很差,比如有人问你“这次考试怎么样?”你回答:“不很好,只考了70多分”;“很不好”,则是很差,比如同样是问“这次考试怎么样?”的问题,用“很不好”回答时,可以这样说:“很不好,才考了40多分。”如果有人问“明天的运动会大家都参加吗?”,你估计大家都不参加或只有一部分人参加时,你将如何回答?与所要表达语法意义相对应的的答案,可以是以下两个语序不同的结构:“都不参加”/“不都参加”。,c.汉语的语序体现了“时间顺序”原则,具有较强的理据性 词与词、句

24、法成分与句法成分之间的排列顺序,为什么这个在前面,那个在后面?在汉语里有很多情况是可以作出解释的,有着较强的理据性,而且这种理据性还体现了汉民族的特点。汉语的语序,很多时候体现了“时间顺序”的象似性原则。也就是说,汉语的句法顺序跟时间的先后顺序有一致的关系。,动作在前,结果在后 譬如,汉语的“动补结构”,就是表示动作在前,结果在后的。如果现在问大家一个问题:“老师刚才说的,你们听懂了吗?”你们可以回答“听懂了”。“听懂了”就是动补结构,表示动作的“听”在前面,表示结果的补语“懂”在后面,因为只有先“听”了,然后才会“懂”。所以只能说“听懂了”而不能说“懂听了”(还有“打破”“看清楚”等)。,先

25、发生的动作在前,后发生的动作在后“出题考学生”和“考学生出题”这两个句子哪个是对的?为什么?前面的句子是对的,后面的句子是错的。因为“出题”是先发生的动作,应该放在前面;“考学生”是后发生的动作,应该放在后面。“他把黑板上的字擦了”和“他把黑板上的字写了”这两个句子都能说吗?前一句可以,后一句不可以,为什么?因为先有字才可以“擦”,所以第一句“黑板上的字”在前,“擦”在后,这是对的;而第二句,应该是先“写”才会有“字”,所以不应该把“黑板上的字”放在前,把“写”放在后,只能说“他写字写在黑板上”。,有丰富的量词,表量方式独特 具有丰富而表义细腻精确的量词,是汉语的一大特点。虽然每种语言都有表示

26、量的方式,但它们的表量方式都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汉语主要是通过不同种类的量词以及在数词和量词中间插入形容词来表示量的大小的。一般情况下,汉语在对人或事物进行计量时,不能直接采用“数词+名词”这种表达方式(除特定语境下的古汉语残存形式外),通常都要在“数词+名词”之间加上一个量词来表示。比如,可以说“我买了一件衣服”,不可以说“我买了一衣服”。,a.通过不同种类的量词构成级次系统来表量 汉语的量词可以从表量的多寡,划分为“部分量词”“个体量词”和“集体量词”,而这三类量词如果依次排列,就可以构成一个从小到大的级次系统来表示某一事物的量。以下例子从左到右,随着量词的不同,依次体现出由小到大的量变关系

27、:部分量词 个体量词 集体量词 一截甘蔗 一根甘蔗 一捆甘蔗 一瓣桔子 一只桔子 一筐桔子 一片黄瓜 一条黄瓜 一箱黄瓜,b.通过在“数量”中间插入形容词来表量 汉语有一种独特的表量方式,即通过在数量结构中间插入某些形容词来表示量的大小。数量结构中间插入形容词,它的主要作用是强调量的大小,带有某种夸张的表达色彩。当然,能插入数量结构中间的形容词是极其有限的,常见的只有“大、小、厚、薄、满、整”等几个形容词。,数量结构中间插入形容词表量大:一大杯水 一大沓纸 一大把香蕉 一大包糖果 一厚本书 一满杯酒 一整箱苹果 一满碗米饭 数量结构中间插入形容词表量小:一小杯酒 一小勺糖 一小块饼干 一薄片肉

28、 一薄层冰 一薄本书,有独特的语气词,表义细致入微 跟印欧语相比,语气词是汉语特有的一个词类,也是外国人学习汉语的一个难点。语气词一般用在句末(“你是日本人吧?”),有时候也可以用在句中(“孩子对父母嘛,本来就应该尊重!”)。语气词的主要功能是表示各种语气,可以表示陈述(如“了”“啦”“罢了”)、疑问(如“吗”“呢”“吧”)、祈使(如“吧”“了”“啊”)等语气。有时候同样一个陈述,由于使用了不同的语气词,它们在语气上的细微差别就能清楚地显示出来:,a.你是老师吧?(表示猜测的语气)b.你是老师了?(表示求证的语气)c.你是老师吗?(表示疑虑的语气)d.你是老师呀?(表示吃惊的语气),4.文字上

29、的特点 汉字是具有表意成分的文字 世界上的文字大致可分为“表意文字”和“表音文字”两大类。汉字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而且一直沿用到现在的表意体系文字,它跟表音文字有着本质的区别。它不是直接表示音位或音节的字母(如日语的文字“假名”就是表音文字中的音节文字),而是用大量表意符号来记录汉语的词和语素,这一点从“象形”“指事”“会意”等汉字造字法上便可以得到充分的体现。譬如,用“指事”方法造出来的指事字“刃”,在“刀”上加一点,表示“刃”就是“刀锋”的意思;用“会意”方法造出来的会意字“休”,把“人”和“木”这两个部件组合在一起,用这两个部件的意义“人在树木下”构造出“休息”这个新义。,“形声”是一种

30、最重要的造字方法,它把表示字义类属的部件和表示字音的部件组合在一起,构造出一个新字来,这种新字叫做“形声字”。形声字通过形旁区别字义、通过声旁标示字音的作用,是其它字符形式无法取代的。比如“桌”“椅”“柜”“橱”这几个形声字,我们通过形旁“木”就可以知道它们跟木头有关;再比如“诚”“城”“盛”这几个形声字,通过它们的声旁“成”,就大体能推出这些字的声母是舌尖后音,韵母是一个舌根鼻韵母(当然由于种种原因,形声字的表音和表意是有局限性的,此处不详述)。现代汉字中大部分都属于形声字,而且种类比较复杂。根据形声字中形旁声旁所处位置的不同,可以把形声字分为以下几类:,a.左形右声:惜 挑 梧 肝 b.右

31、形左声:致 攻 胡 战 c.上形下声:空 零 竿 芳 d.下形上声:基 袋 盒 照 e.内形外声:闻 辩 问 瓣 f.外形内声:裹 固 阁 囤,汉字字形不跟着读音改变,具有超时空性 只要跟印欧语等表音文字比较,汉字的超时空性就可以得到显著的体现。在表音文字中,读音改变了,文字也会跟着改变,因此现代英国人如果没有经过学习,可能就看不懂600年前的英语诗歌;而汉字即使读音改变了,字形和字义也保持基本不变,所以现代中国人读2000年前的书,譬如读论语中的“有朋自远方来”“温故而知新”“三思而后行”等词句,能大体了解其中的意思,应该是没有太大问题的。,此外,不同方言地区的人虽然用方言口头沟通有一定的困

32、难,但却可以通过汉字进行书面交往和书面阅读,这一点也充分体现了汉字的超时空性。中国是一个方言大国,从南到北,从东到西,有众多的方言土语,今天的广州人说的“广州话”和上海人说的“上海话”,会让北京人、新疆人感到像听“外语”一样难懂,但是只要用汉字进行书面交流,或者阅读用汉字作为书写符号的报刊杂志,却没有任何的障碍,这主要是因为方言之间的读音虽然不同,但是写成汉字时,汉字的字形和字义并不因为读音的不同而发生改变。譬如,“一个人”在下列这些汉语方言中读音上都有所不同,但写成汉字都是一样的:,二、词汇知识与词汇教学,(一)词汇的教学1.1词汇教学的现状1.2词汇教学的趋势1.3词汇教学的目的1.4词汇

33、教学的原则1.5词汇教学的方法,1.1词汇教学的现状,轻词汇,重语法 只满足于念念生词表和做一些简单的扩展轻视词汇教学的原因 有生词表注释,无需再讲练(称谓词、文化词、附加色彩等)可查阅词典,自学自查即可(“讨厌”“见面”等)词汇是开放性系统,无法进行系统教学 初学者尚未遇到词汇难题,1.2词汇教学的趋势,新的主张:“对外汉语教学应该以词汇教学为中心”“强化词汇教学,淡化句法教学”本人看法:“强化词汇教学,但无需淡化句法教学”,1.3词汇教学的目的,识词辨词用词,识词,短平快碧螺春烤鸭难过一次性筷子/小心地滑/这次比赛我们班长跑第一/急救中心的大夫开始抢救火车里的伤员,1.3.2 辨词,借 t

34、o borrow;to lend诞生/出生 赶紧/赶忙 或者/还是光临 莅临 光顾 周到,1.3.3 用词,莫名其妙人家陈小明 小明 明,1.4词汇教学的原则,常用先教精讲多练由浅入深交际实用,1.5生词的教学方法,生词教学的步骤1.5.2 生词教学的方法,生词教学的步骤,(1)生词的展示(2)生词的讲解(3)生词的练习,1.5.2 生词教学的方法,(1)展示生词的方法(2)讲解生词的方法(3)练习生词的方法,(1)展示生词的方法,综合展示独词展示,综合展示,a.按生词表顺序展示b.按词类排列展示c.按义类排列展示,生词表,1、大胜2、惨败3、险胜4、惜败5、主队6、精彩7、客队8、沉闷,按词

35、类排列展示名词:主队、客队 动词:大胜、险胜、惨败、惜败形容词:精彩、沉闷,按义类排列展示球队:主队、客队 胜负:大胜、险胜/惨败、惜败场面:精彩、沉闷,如果让你讲练以下生词,你将如何展示?酱油、炒、香、煮、花生、味精、加、放、西红柿、盐、甜、胡萝卜、咸、糖,动词:炒、煮、加、放 名词:酱油、花生、西红柿、胡萝卜、味精、盐、糖 形容词:香、甜、咸,做法:炒、煮、加、放 原料:花生、西红柿、胡萝卜 调料:酱油、味精、盐、糖 味道:香、甜、咸,独词展示,a 通过朗读展示b 通过板书展示c 通过实物、图片展示d 通过听写展示e 通过多媒体展示,(2)讲解生词的方法,直接翻译以旧释新实物释义图片释义同

36、义释义反义释义表演释义,直接翻译 杯子:cup 盘子:plate 点球:football penalty kick,以旧释新 用学过的词来解释生词。如以前已经学过“隔壁”,现在学习生词“邻居”,就可以说:“住在隔壁的人就是邻居”。旧词 新词 妈妈/姐姐/妹妹 姨 爸爸/哥哥/弟弟 叔/伯 第一名/冠军 蝉联,实物释义 有一些词语跟特定的文化生活相关,或者指称的是某一民族所特有的事物等等,如果用一般释义方法很难加以解释,或者解释效果不是很理想的时候,我们就可以考虑运用“实物释义”的方法。如中国特有的食品:饺子、油条、包子、元宵、臭豆腐;中国特有的日用品:旗袍、中国结、毽子等。,图片释义 在缺少实

37、物或没有条件展示该实物时,可以采用展示图片的方式来进行讲解。如:颜色、水果、运动、动物等。,同义释义,请/邀请他整天不认真工作,什么事情都马马虎虎,吊儿郎当 我为你骄傲,我为你自豪,反义释义,教室里很安静,外面却很嘈杂哥哥很谦虚,弟弟却很自大 这儿的服务员挺冷淡的,一点儿都不热情,表演释义,推、拉、抬、提盯、瞪、瞥、凝望、睥睨(pn)举目四望怒发冲冠怅然若失鸡鸣狗盗,(3)练习的方法,卡片展示法问答法情景法替换法完句法游戏法填空法,问答法,经过1.问:从北外到人大要经过什么地方?答:从北外到人大要经过()。2.问:从你家到学校要经过什么地方?答:从我家到学校要经过()。,寄信、邮局、信封、贴、

38、邮票,问:寄信去什么地方?答:寄信要去邮局。问:信写好了放在哪儿?答:放在信封里。问:信封上要贴什么?答:信封上要贴邮票。,情景法,最近天气很冷,你担心你的朋友穿得太少会感冒,请你用“千万”对他说一句话。你弟弟今天下午两点有考试,请你用“千万”对他说一句提醒的话。,替换法,过头 A:到公主坟的乘客请下车,下车请刷卡。B:哎哟,我要去北外的,刚才睡着了,睡过头了。(动词+过头)A:这种水果怎么样?B:甜过头了,我不太喜欢。(形容词+过头),请为以下语言点设计替换练习:不已 嘛 连也 且不说,就是也,见到了喜爱的歌手,歌迷们 激动不已。A:怎么这么多人喜欢安娜?B:她漂亮嘛!这个汉字太难了,就连中

39、国人也不知道。A:来中国以后,你花钱多吗?B:太多了!且不说住宿费,就是每个月的交通费也要花上好几百。,完句法,1.你最好把电话号码记下来,(免得)2.他在中国学过五年汉语,(难怪),免得忘了,难怪说得这么好,请为以下语言点设计完句练习:中(中看不中用)一+动词/形容词/方位词+一+动词/形容词/方位词,小李说话总是那么,专挑别人的毛病。(中)这支笔看起来很漂亮,用起来却一点儿都不好用,真是。(中)这个菜的样子挺好看的,但是味道很一般,真是。(中)我昨天买的这件衣服挺时髦的,不过穿起来一点儿都不舒服,真是。(中),这条小鱼的嘴巴,非常可爱。(一+动词1+一+动词2)上课的时候,老师和学生,配合

40、得非常好。(一+动词1+一+动词2)小王和小李 跑进了教室。(一+方位词+一+方位词)他们俩,正好形成鲜明的对比。(一+形容词+一+形容词)这两个菜,你喜欢哪个?(一+形容词+一+形容词),游戏法,猜词游戏词语接龙游戏词语搭配比赛,猜词游戏,听解释猜词语:垃圾(不用的东西,扔掉的,两个字)看动作表情猜词语:沉思、着急、东张西望、大发雷霆,请用下列词语设计猜词游戏A.听解释猜词语 大夫、历史、聪明 司机、文学、着急B.看动作表情猜词语 凝视 天真 四顾茫然 如梦初醒 痛不欲生 苦思冥想,通过猜谜语记忆词语 人在天上飞(打一字)再见(打一字)一只狗四个口(打一字)12345(打一成语)乞丐学魔术(

41、打一成语),词语接龙游戏,春天-天空-空间-间隔-隔开-开始-始终陈小明-明天-天气-气候-候机室-室内,每个人用自己名字的最后一个字来作为词语接龙游戏的首字,词语搭配比赛,词语搭配比赛:要求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从右边的词语中挑选出又多又准的词语和左边的动词搭配 A.包揽 冠军、亚军、冠亚 军、金牌、银牌、金银牌、金银铜牌、晋级机会、决赛资格、前三名、第一名、第二名、冠亚季军B.痛失,用下列词语进行搭配比赛A.前加词语和“完毕/完结”搭配B.前加词语和“虚假/虚伪”搭配,A.表演/检查/打扫/学习/录音+完毕 关系/感情/生命/项目/故事+完结,B.虚假/虚伪 的数字;的报道;的消息;的内容;的

42、情节;的现象;的作风;的态度;的性格;的行为;的同情;的面孔,填空法 请在横线上填上本课所学过的语言点:好不/不是而是/谈不上/不是就是/如此 第一次见面,很多人都以为尤丽亚是西班牙人,其实她 西班牙人,意大利人。她 是一个好学生,因为每次考试,她 考四五十分,考六七十分;但是她绝对 是一个美女,因为经过她身边的男人 身不由主地多看她几眼,大胆地跟她搭讪。外貌 之美,学习却 之差,这种鲜明的对比,让她 伤心!,请用以下语言点设计一个填空练习:1给予 2副(量词)3一+动词/形容詞/方位詞+一+动词/形容詞/方位詞 4动词1+也+动词1+不+补语 5全然 6陡然 7中(zhng,动词),母爱如海

43、,父爱如山,相信很多人都曾经得到过父母 的无私的爱。随着时间的推移,许许多多的事情我们可能都 忘记了,可是父母的这种爱,无论你在什么时候,无论你在什么地方,你。也许父母曾经对你说过让你感到 的话,可是现在想起来,那也是一种爱的特殊表现。如今,你可能与你的父母相隔遥远,或者是,或者是,不过,这种时空的阻隔,一定阻隔不了父母对你的永不停息的爱。当然,作为孩子的你,也一定时刻牵挂着父母,母亲那 慈祥的面孔会时常浮现在你的眼前,而远方 传来的父亲身体不佳的消息,总是让你担心不已,寝食难安。爱孩子,爱父母,爱一切熟悉和陌生的人!如果能这样,我们的心就会变得柔软,变得更加善良,这个世界也会变得更加地美好!

44、,生词教学应注意的问题,忌无情景提示的“硬讲”忌讲而不练忌单纯追求形式忌脱离学生实际,(二)词汇单位的成员和教学,1.词汇和语汇2.词汇单位的确定原则3.词汇成员之一词 4.词汇成员之二固定语,1.词汇和语汇,1.1现代汉语词汇所包含的词语 现代汉语词典(5版)共收词约65000条,基本反映了目前现代汉语词汇的面貌。1.2如何对“词汇”作出界定 大体有两种不同的看法:“一种语言中具体的词的总汇”“一种语言中全部词语的总和”,各种语言除了具有大量的词以外,还有很多成语之类的固定组合体:a.他们聚精会神地听着 b.他们专心地听着 a.这个人居心叵测 b.这个人阴险 其中的“语”可看作是词的等价物,

45、其作为语言建筑材料用于构造句子的作用相当于词。,1.3 可否用“语汇”代替“词汇”与“语音”“语法”仅仅是表面的一致;造成术语混乱;“语汇”与“语音”“语法”之“语”含义不同;“词汇”与“语汇”侧重点不同。,2.词汇单位的确定原则,2.1 确定词汇单位的总原则 只有直接构成词汇的,即成为词汇直接成分的构造成分,才能是词汇的构造单位。词汇直接成分之下的层次上的成分,不可能是构造词汇直接成分的单位。2.2语素是不是词汇单位 作为单纯词出现的部分语素可看作词汇的构成单位:蝙蝠、踌躇、罗嗦、哆嗦;只作为词的构造成分出现的部分语素,不可看作词汇的构成单位:韭、倜、跹、啬;既可独立成词,又可成为词的构造成

46、分的语素,应作具体分析:天、地、人(词汇的构成单位);天空、大地 人民(词的构造成分)。,2.3自由短语不是词汇单位 王同亿在其编抄的现代汉语大词典、新现代汉语词典、语言大典里将“叫的饭菜”、“垫高小猪”、“刺女巫嫌疑犯的人”、“哗啦哗啦地涉”、“酒糟所喂得的猪”等非词汇性单位列为词条,极其荒谬,极其恶劣,成为语言学界的一大笑话。,3.词汇成员之一词,3.1词的重要地位 词是语言系统内居于中心、作用最突出的一种单位(有声语言有时被称为“词的语言”)词不仅是基本的词汇单位,而且也是语法的基本单位,3.2对现代汉语词的界定词的语法定义:词是语言中最小的能独立运用的单位。对此定义的评价:这个定义基本

47、上是句法定义,完全没有涉及词的词汇方面,即它在意义上和语音形式上的特点。因此,不能认为这个定义全面概括了词的本质特点,至少不能用于说明词怎样作为词的单位,而且何以是词汇的基本单位。,该定义模糊不确切。所谓“能独立运用”可作宽严两种理解:a.凡可不依赖于同特定成分的组合或搭配而进入句子的,就是能独立运用;b.凡可单说而构成句子或可充作谓语的,是一种更为严格的独立运用。例:眼帘、风发、昂扬、飒爽(按a的理解不成词);连词(和、跟)、介词(对、向)、量词(只、根)、副词的大部分(毕竟、悄然)(按b的理解均不成词),“最小的”和“能独立运用”可起作用的范围有限。只管个别语句范围内的情形,某个单位在不同

48、语句中出现一些差别算不算同一个词的问题则完全管不上。例如:a.他吃吃/苹果,又/吃吃/梨。b.他/正在/吃/苹果。c.吃/父母,/你/羞愧/吗?,此定义无法有效地在词汇范围内对词与固定语进行鉴别。a.他们是老朋友了/她的朋友要结婚了 b.红花/菜花/热带鱼/石板桥 c.敝帚自珍/缘木求鱼/运筹帷幄,词的词汇定义:词是完整、定型的最小语言建筑材料单位。如何理解词的“完整”?语言建筑材料单位的“完整”,意味着它能独立地为一个整体而被人们所理解,独立地同别的建筑材料单位组合,并且这个单位可能有的各个变体都被统合起来成为一体。a.既可以完整又可能处于不完整地位的单位 劣完整:文劣,难以卒读/不完整:其

49、上画一劣弧 非完整:非此即彼/不完整:这是非常事件 b.只处于不完整的地位而无完整性表现的词的构成单位 鲤 璀 枸 痹 珑 娜,如何理解词的“定型”?语言建筑材料单位的定型,意味着它有稳定的语音形式和意义,两个方面都不是随意的、变动不居的。这里的“稳定”,是指在社会集团中成为一定的习惯而不不会被轻易改变的,具有相当的社会客观性而排斥个人的主观性。例如:a.大洞/新书/好吃 b.美好景色/真愉快/凿隧道/吆喝谁/c.工程兵不大一会功夫就凿通了隧道/后勤人员能保证大家吃得好,睡得好,a组是两个语素的自由组合。“大洞”可换成“小洞”、“深洞”、“浅洞”、“大坑”、“大山”、“大岭”等;b组是自由短语

50、。“美好景色”可以换成“美好环境”“美好容貌”“美好回忆”“新奇景色”“醉人景色”等;c 组是自由组合语句。可替换为多少种不同的说法几乎难以尽举。a、b、c三组中“大”“好”“吃”“凿”“隧道”“得”以同样的语音形式和意义重现,可见其具有相当的稳定性。亦即定型性必定带来复呈性。复呈性是语言词汇单位和语法单位都具有的特征。,如何理解词的“最小”性?具有了完整定型性的语言建筑材料单位,未必就是词,而可能是固定语。因此,词还必须是一种最小的完整定型的语言建筑材料单位。所谓“最小”,就是本身不能分出两个或更多个完整定型的语言建筑材料单位来。例如:居心/叵/测 囫囵/吞/枣,词汇单位的词与语法单位的词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