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渴小便不利淋病脉证并治第十三.ppt

上传人:sccc 文档编号:5570138 上传时间:2023-07-29 格式:PPT 页数:28 大小:204.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消渴小便不利淋病脉证并治第十三.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消渴小便不利淋病脉证并治第十三.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消渴小便不利淋病脉证并治第十三.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消渴小便不利淋病脉证并治第十三.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消渴小便不利淋病脉证并治第十三.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消渴小便不利淋病脉证并治第十三.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消渴小便不利淋病脉证并治第十三.ppt(2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目的要求,了解消渴、小便不利和淋病的概念及合篇意义。熟悉消渴的病因病机与淋病的证状。掌握消渴、小便不利的脉因证治。背诵原文第3、10条。,重 点,1、消渴病的成因、主证。2、消渴病的证治。3、小便不利的证治。4、淋病治禁。,难 点,1、金匮对消渴辨证与后世三消关系。2、消渴病与消渴症的鉴别。3、消渴病与小便不利的脉因证治。,消渴症:热性病过程中出现口渴引消渴 饮的症状 消渴病:以多饮、多食、多尿、身 体消瘦或尿有甜味为特征,小便不利指小便不通利的症状,可见于多种疾病中。,淋病指小便淋沥涩痛为主证的疾 病。可分气淋、血淋、膏淋 劳淋、石淋五种。,一、病机与主症,原文寸口脉浮而迟,浮即为虚,迟即为

2、劳;虚则卫气不足,劳则营气竭。趺阳脉浮而数,浮即为气,数即消谷而大坚;气盛则溲数,溲数即坚,坚数相搏,即为消渴。(二),提要第一段论述上消的形成机理,第二段论述中消的病机及证候 浮卫阳虚弱,气浮不敛 营气不足 燥热内生 迟营血不足,血脉不充 发为上消,寸口脉,浮胃气有余 胃热气盛:多食、多饮 数胃热亢盛火热消灼肠液大便干结水液偏走膀胱小便频数津液耗损,饮水自救消渴,趺阳脉,消渴主要内容,消渴病病机证治消渴症的治疗水饮内盛水热互结,二、消渴病证治,(一)上消证治渴欲饮水,口干舌燥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原文第12条)病机:肺胃热盛,津气两伤(二)下消证治男子消渴,小便反多,以饮一斗,小便一斗,肾

3、气丸主之。(原文第3)(三)上燥下寒证治小便不利者,有水气,其人若渴,栝蒌瞿麦丸主之。(原文第10条),消 渴 病,症状解释(白虎加参汤证),热能伤津,亦易伤气,气虚不能化津,津亏无以上承,故渴欲饮水以自救也。但饮入之水,因其气虚而不能敷布水津,水液反可直趋于下而为小便频数,则津亏不足以润泽脏腑,口舌亦失其滋润。,消 渴 病,(二)肾气丸证,1.饮一溲一的机制:肾阳不足,釜底无薪,水不化气,纯从小便而出,故饮一溲一。,2.适应证:除小便反多症状外,尚可见面色苍白、纳呆食少,皮枯肌瘦,唇淡、舌质淡、苔少乏津润,渴喜热饮,小便清长尿甜,脉象沉细无力尺部尤弱等证候。凡肾气不足引起的淋症、小便不利、糖

4、尿病、尿崩症后期及水肿病等,均有良效。化裁:尚可酌加花粉、黄精等润燥填精之品,或再选加人参、鹿角胶、肉桂、五味子、覆盆子等益气温肾药物。,(三)栝蒌瞿麦丸证,校勘:“若”“苦”讨论:1.为何列入消渴?,2.病机:上燥下寒,消 渴 病,栝蒌根、怀山生津润燥以止渴(治上);附子化气升津(治下);茯苓、瞿麦利水气,3.配伍特点,4.证候探讨:,5.使用注意:,6.运用:常用于肾病、尿毒症的治疗(口渴、水肿),1.为何列入消渴,症状有苦渴。消渴证一般认为应多饮多食多尿,何以小便不利?须知“三多”之证,其实不必兼备,故有“消中”、“消渴”、“肾消”之分。某些病例,不但不多,且有少者,如口不渴,或胃纳不佳

5、或小便少,此方正是治疗小便少之消渴。亦可列小便不利。,消 渴 病,3.配伍特点,总的特点:寒润辛温并用温而不燥,清而不寒,滋而不腻,补利兼施,三焦兼顾,阴阳并补,蜜丸递进,各达病所,各施其能,消 渴 病,4.证候探讨,小便不利肾阳不足,气化无权有水气可能腰以下浮肿,由小便不利,水停不化引起苦渴肾气不能化水,则津不上承而上焦燥热从“小便利,腹中温”可知可知本证尚有腹中冷,脉沉补充其小便频而尿清,不痛,舌脉无热象(脉当沉缓),消 渴 病,5.使用注意,剂量:如燥气独盛于上,渴饮严重时,无水肿症状,花粉应倍于附子,以增强生津润燥作用。本方病变重点在肾脾,故附、茯、怀的剂量不可随意减少。用药:不宜用肉

6、桂代附子,因肉桂乃辛甘大热,气厚纯阳,辛散行血之品,本证有上燥之口渴,故不伍大热之肉桂以化气,恐增其燥。为何不用桂枝:“肾气未动则宜桂,肾气已动则宜附”,消 渴 病,一、水饮内盛消渴证治,脉浮,小便不利,微热消渴者,宜利小便发汗,五苓散主之。(原文第4条)渴欲饮水,水入则吐者,名曰水逆,五苓散主之。(原文第5条),讨论:1.两条比较,消 渴 症,2.运用:产后尿潴留、慢性尿路感染、前列腺肥大等3.注意:水逆证宜散剂,不宜汤剂为了克服胃肠蓄水所致的吸收困难,最好有散剂。,1.比较,同:停水,小便不利,消渴症状异:第4条表邪未解,热不得泄,膀胱气化受阻,水停于下,津不输布,以致渴欲饮水,小便不利。

7、第5条是先因膀胱气化失职,水不下输,不仅下焦蓄水,进而胃中亦停水,津不上布而口渴,饮水则拒而不纳,故水入则吐。,消 渴 症,二、水热互结消渴证治,脉浮发热,渴欲饮水,小便不利者,猪苓汤主之。(原文第13条),讨论:1.病机:水热互结伤阴(下焦湿热伤阴)2.症状解释:,消 渴 症,3.比较:4.运用:阿胶可入血分,故可用治血尿,2.症状解释,脉浮发热,渴欲饮水,小便不利是水热互结,气不化津,故用猪苓汤利水滋阴,水去则热无所附,津复则口渴亦止。脉浮病在下焦,尺脉沉,故相对寸关脉浮。,消 渴 症,小便不利的治疗,从条文看,应包括五苓散证、猪苓汤证、栝蒌瞿麦丸证及蒲灰散、滑石白鱼散、茯苓戎盐汤证,因栝

8、蒌瞿麦丸已归于消渴病,五苓散、猪苓汤列于消渴症,故这里只介绍蒲灰散、滑石白鱼散、茯苓戎盐汤。,小便不利,蒲灰散主之;滑石白鱼散、茯苓戎盐汤并主之。(原文第11条),讨论:1.用药,2.三方归纳及比较,药物考证,蒲灰即蒲黄,此处应生用。邹润安:“蒲黄之质,因有似灰也”,非炒之成灰可知。白鱼衣鱼(书或衣服里的一种蛀虫),能“疗淋堕胎”(别录)消瘀行血。青盐即内蒙古一带所产岩盐,性味咸寒,疗溺血、吐血、助水脏、益精气。,小 便 不 利,三方归纳(蒲灰散),组成生蒲黄、滑石病机湿热挟瘀,蕴于下焦证状小便不利,茎中疼痛,少腹急痛,或有浮肿治法化瘀泄热,利窍,小 便 不 利,三方归纳(滑石白鱼散),组成滑石、乱发、白鱼病机湿热挟瘀,瘀为主证状口渴,小便不利,少腹胀满,或有血尿治法化瘀泄热利窍,小 便 不 利,三方归纳(茯苓戎盐汤),组成茯苓、白术、戎盐病机中焦脾虚,下焦湿热较甚证状腹胀满,小便不利,尿后余沥治法益肾清热,健脾利湿,小 便 不 利,三方比较,三方方治,有虚实轻重之别蒲灰散善于利湿通淋,但消瘀止血之功,不如滑石白鱼散;茯苓戎盐汤,则具有健脾之功,是通中兼补之方。,小 便 不 利,淋病,淋之为病,小便如粟状,小腹弦急,痛引脐中。(原文第7条)淋家不可发汗,发汗则必便血。(原文第9条),词解:小便如粟状、弦急、便血讨论:1.第7条属石淋典型症状2.禁忌:淋家不可发汗(不可拘泥于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农业报告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